第一篇:《墨竹情韵》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挺拨修长、青翠欲滴,这就是外形清丽的竹。它具备“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历代艺术家以竹为灵感的源泉,创作了许多精妙绝伦的作品,竹文化的出现,显示着人类文化的深厚积淀。
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竹文化,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四年级教材《翠竹声声》这一单元,集音乐、诗文、民间工艺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编写了竹的系列课题,其中作为视觉艺术的水墨画,造型洗练,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对象的精神、气韵,所以我以《墨竹情韵》为课题,开展以美术活动为主的教学。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1、竹,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植物。四年级的学生通过诗文、歌曲的学习,对竹文化有过初步的感知。
2、在美术知识技能方面,他们具有线描写生的能力。对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已有所掌握。
3、水墨画重在“写意”,造型洗练、传神写照,而他们缺乏把生活中的竹转化为写意墨竹的经验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竹的形态特点,了解水墨画表现竹的方法。
2、能力目标:会用基本的笔墨技法,较准确地表现竹的局部形态特点。
3、情感目标:加深对竹文化的理解,体验竹的高洁、正直、虚心、向上等人格精神,油然而生喜爱之情。
四、重、难点分析:
1、重点:
其中“(1)、体验竹的人格精神;(2)、掌握竹的局部形态特点,并用较准确的笔墨技法进行表现”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
而“用水墨表现”和“感受水墨画洗练的表现手法”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正是迁移法运用于教学的核心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迁移”,就是让学生将已经具有的各类有待提炼的信息和感性认识,随着迁移导向训练的不断内化,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观念和能力。我在本课中将“迁移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用情感迁移和技能迁移实现了两种转化。
情感迁移,实现由“生活体验”到“精神感悟”的升华;技能迁移,实现了由“知识经验”到“能力发展”的构建,两种迁移互相促进,从而形成学生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艺术素养。
生活体验
精神感悟
情感迁移
能力发展
知识经验
技能迁移
为了实现情感迁移,师生共同在课前搜集了许多有关竹的诗歌、绘画作品、游览竹海的照片、竹制品等。
六、教学过程:
我们的教学过程分为四大板块。
(一)素材交流,精神感悟
1.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的热情。所以,开课之初,我把课堂设在学校翠竹葱茏、野趣怡然的育园,欣然导入:
“同学们,置身于育园这幽雅的环境中,我真想给大家演奏一曲,大家想听吗?”
在学生的欢呼声中,教师拿出竹笛,即兴演奏本单元的歌曲《紫竹调》,翠绿的竹丛在悠扬的音乐中随风摇曳,学生的心情也不由轻松起来。开放的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让竹的素材交流活动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中自然开展。
2、交流体验
通过对各类素材的欣赏和评述,大家体验到:
竹海景美,秀丽清新;竹制品实用,质朴无华;诗文凝炼,意蕴深远;
而清代艺术家郑板桥(郑燮),这位品格如竹的大师,用神形兼备的水墨画,更是酣畅淋漓地把竹的千姿百态和气节神韵展现到了极致。
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多种艺术形式的“竹文化”中,学生对竹的初浅感知不断深化,体验到竹刚直不阿、虚心向上的精神内涵,陶冶了情操、提升了人格,实现了由“生活体验”到“精神感悟”的情感迁移。并由“听、赏、议、品”,过渡到“画”竹。
郑板桥总结历代画家画竹的经验,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学生虽有“眼中之竹”,但无“胸中之竹”,又怎么可能有“手中之竹”呢?
如果学生能够把“眼中之竹”的这一已有的初步认知,在迁移导向的学习中内化,转化为对竹的特征的新认知,不就能够“胸有成竹”吗?“实景观察,线描写生”正是实现这种迁移导向的手段。
(二)实景观察,线描写生
线描是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写生方法。它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对象特征,并快速地记录下来。教师请学生在竹杆、竹枝和竹叶中任选其一,并精取其“一枝一叶”,用线描写生的方法画出其形象特点。
带着用线描收集的竹的局部形象特征的准确素材,回到教室,教学活动进入“技法探究,水墨表现”环节。
(三)技法探究,水墨表现
水墨画竹,通过笔锋和墨色的变化,精妙地表现出竹的神韵。为了让学生理解其一笔一墨均是源自于竹的形态特点,突破“感受水墨画洗练的表现手法”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在技能迁移中,逐步达成“手中之竹”。
师生通过对写生记录的形象分析,得出竹杆具有“竹节略宽,质地粗糙,节间部分长而匀直”的形态特征。
这种形态特征,就是技能迁移法中的新旧技能的“共通点”。抓住这一“共通点”,教师示范了用水墨画竹杆的画法。学生通过模仿、交流、尝试,总结出:水墨画竹杆,通过笔头醮浓淡墨,以侧锋行笔,形成墨竹竹杆的立体感;起收笔提按和最后以中锋重墨勾竹节,使竹杆的形态结构特征更加准确。同时也对比出线描写生和水墨画的不同艺术效果,体会到水墨画巧妙地表现对象特征的独到之处——这就是水墨画“一笔而就”的洗练特点。
“技能迁移”,就是将已掌握的经验、技能、方法等运用于对新对象的探究,找到新旧对象的共同特性,探索得到新的技能或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技能上的迁移更新,而且是一种学习方法上的触类旁通。
在探索竹枝和竹叶的水墨技法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运用技能迁移的学法,自主探索。
通过各阶段的体验、探究,学生掌握了表现竹局部特征的方法,明确了水墨画笔墨洗练的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使“知识经验”转化为“能力发展”,完成了新知识和技能的构建。
迁移法,是一种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它不是在方位上的简单位移,而是层次上的深入递进。在多次迁移中,学生的能力不断得到螺旋式的上升发展。
(四)名作欣赏,整体感悟
当然,艺术课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课程,而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艺术和人文素质的人文课程。需要把精神内涵深厚,具有最高艺术成就的经典作品融入课堂教学。
当学生在教室四周的墙上挂出局部水墨练习作品,并津津有味的欣赏和评述的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我国历代画家创作的墨竹作品。随着清越的笛音,一幅幅或酣畅淋漓、或萧疏清矍、或英姿勃发的墨竹图强烈地撞击着孩子们的视觉和心灵。它不仅帮助学生将墨竹的表现由局部刻画迁移到整体感悟,更会不断增加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对新的创作跃跃欲试。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了充分准备。
《墨竹情韵》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文化的熏陶。在情感迁移和技能迁移中,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态度,实现了艺术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不断地求取自我完善!亦如这破土的春笋一般,一节,一节,又一节,生长,生长,再生长……
第二篇:《墨竹》教学设计
承德县第四小学校本课程系列之国画美
《中国画——墨竹》教学设计
承德县第四小学 张静
一、设计理念
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强调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的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围绕这一理念,本节课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引导学生以更广阔的艺术视野挥洒笔墨。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挺拨修长、青翠欲滴,这就是外形清丽的竹。它具备“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历代艺术家以竹为灵感的源泉,创作了许多精妙绝伦的作品,竹文化的出现,显示着人类文化的深厚积淀。
《墨竹》这一课是我校校本教材中第六章第一课内容,是继写意瓜果、写意小动物进一步的扩展与延伸,也是写意花鸟范畴的重要启蒙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和欣赏中国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本课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怎样激发学生自信,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2、学情分析
竹,是小学生们熟知但并不常见的植物。他们对竹文化的认知大多来自于诗文和歌曲。承德县第四小学校本课程系列之国画美
本课所在的章节对应的是小学中段的学生,在美术知识技能方面,随着经验技法的增长,他们具有线描写生的能力。对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已有所掌握,但缺乏构图意识,笔墨表现具有一定的任意性,表现在欣赏水平上也是有限的。
三、教学目标
(1)巩固和学习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2)尝试和探索中国画——墨竹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力和对国画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运用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表现墨竹 难点:墨竹的构图及笔墨变化
五、教学方法
(1)欣赏分析法(2)演示讲解法(3)观察交流法(4)评价激励法
六、教学准备
校本教材、课件、国画用具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欣赏示范激兴趣
1、同学们,听着这悠扬的古琴声,此时此刻,在老师的心中正激荡着一股创作热情,想不想看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带来什么呢? 教师范画展示(一枝竹子)
(设计意图:采用现场作画的方式快速画出一只墨竹,第一时间承德县第四小学校本课程系列之国画美
抓住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
2、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赞美和表现竹子,这是为什么呢?(设计意图:采取与小组分别对话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奠定基础)
竹的精神:奋发向上,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坚贞气节。(鼓励性评价:你知道的可真不少!我相信你也一定能成为像竹一样,具有坚韧品质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画——墨竹(出示课题 板书)
(二)质疑解疑,自主探究寻真知
第一步:欣赏图片,观察交流
中国画自古以来就讲究师法自然,也就是向大自然学习,那自然界中的竹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PPT展示)
我们首先来观察竹:
竹子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老师收集到了几种常见品种,请看PPT 质疑:现在老师考考同学们的眼力,自然界中的竹由哪几部分组成?谁来试着说一说?
生:——
(师评价)
看看同学们回答的准确吗?
PPT解析
竹竿:由一节一节的竹节组成,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
生——上细下粗(师评价)承德县第四小学校本课程系列之国画美
竹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竹枝从哪长出?
生——节与节之间(一枝或多枝)(师评价)
竹叶:像你见过的什么叶子?生:长长的、尖尖的
◆预设:如果学生想不出来,展示柳叶对比观赏
生长特点有什么不同?生:一组一组的
组合在一起像那几个汉字?(小组讨论)
了解了竹子的结构,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老师画竹子是怎么用笔的?
生:中锋、侧锋(用笔)
焦浓重淡青(用墨)
出示板书 第二步:温故知新,小试牛刀
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可根据已学的笔墨技法尝试着画一画(一枝竹即可)
选两幅学生作品评价总结
老师专门为同学们准备了墨竹四步口诀(请同学们齐读)承德县第四小学校本课程系列之国画美
第三步:名作赏析,整体感悟
导语:数千年来中国墨竹画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代有承袭,因为它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寄托感情的载体,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家们是怎样通过画竹来表达情感的?
①《兰竹图》 赏析析构图层次、笔墨变化、感悟画家情怀
生: 简介郑板桥
《竹石》诗句
②《高洁图》没骨法
分析构图
(学生评价)③《竹石图》双勾法
对比学习
与自然界中的竹相比,画家笔下的竹更有一种生动的、变化的、自然的美,名家的作品我们就欣赏到这。第四步: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接下来老师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这幅墨竹小品,同学们想不想看?
演示绘画方法、分布讲解(放音乐)
边画边提示:胸有成竹、执笔姿势、节与节间的空隙、竹节的画法、竹叶的画法、用墨层次分明等
师作品完成后,你们看看这算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吗? 生:落款(诗句)印章 第五步:同龄作品,欣赏借鉴 继续欣赏几幅学生作品
请看PPT(着重欣赏画面层次、背景烘托、动静结合三个方面)
(三)胸有成竹,自由创作重体验
下面就让我们拿起画笔,尽情的表现墨竹吧!承德县第四小学校本课程系列之国画美
作业内容:大胆运用中国画技法完成一张墨竹作品 要求:
1、构图——注意疏密
2、用笔——侧锋、中锋
3、用墨——浓淡对比
(四)展示作品,取长补短展评析
1、你最欣赏哪幅作品,为什么?
2、这幅作品画的很好,本人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画?(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终于美
今天,我们初步掌握了画竹的技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并且能用笔墨来创造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将中国画这门传统艺术继续传承和发扬。
我们还将陆续学习竹并称为四君子的梅、兰,菊,有感兴趣的同学课下查阅资料
注意收拾自己的国画用品 下课!
八、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发现有些学生入门很快,很快就掌握了中国画的最基本的蘸墨、行笔技法,构图略显平平,但是能表现出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能表现出墨色的浓淡变化。还有一些同学的作业,不能完全表现出中国画的笔墨浓淡变化,但是有些作品表现的很大胆。
从这节课来看,学生们接受能力强,基础扎实,我还应该彻底的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演示。但是还应该注意的是承德县第四小学校本课程系列之国画美
不能把学生教“死”了,因为有些学生掌握较快,应该发挥他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一下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教师作范画在美术教学中不可少,这样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绘画技巧和绘画方法,但是很容易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应该把握好这个尺度。另外,我在这节课的时间安排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学生画的时间不够长,这样就不能充分的显示教学效果,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三篇:墨竹图题诗
墨竹图题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拓宽学生视野
<过程与方法>
1、师生交流诗歌创作的背景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2、学生结合资料、注解自主学习
3、理解字词,品读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竹子所拥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学习诗人的气概、培养学生为民着想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题画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突破
分析法、诵读法相结合,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提高认识,通过读、画、悟等方法升华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借物抒情,借自然之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他们虽然所系不同属科,但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他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文人所仰慕,被誉为岁寒三友。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一道去欣赏墨竹图,去感受诗情画意。
二、解题,交流写作背景及作者的资料
1、板题,读题,解题
2、同桌之间交流所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相关资料
补充,郑板桥是一位杰出的人物,扬州八怪之一他不仅对清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更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把书法、绘画、文学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他微观清廉、爱民亲民,因不畏权贵而被罢官,后以卖画为生。乾隆十三年,弘历冬巡时,封郑为书画史,中国近百年来的著名书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毛泽东等都深受扬州八怪的影响,徐悲鸿称其为中国近三百年来的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3、通过预习课文,同学们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那么谁来说说这首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他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本文记载的又是一个夜不能寐的夜晚,作者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板桥立即联想到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诗,送予上
级,使其了解民间疾苦,并上书请示放赈,救济百姓。)
4、观画:既然这是一首题在画上的诗,我们就要先看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请同学们看图,看看竹子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常绿,多年生,在冬夏生笋,有年份之分,茎有佷多节,中间是 空的,质地坚硬。是一种坚强的植物,傲然挺立,有君子之称,一生中只开一次花,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
三、初读诗歌,字词过关,了解大意
1、初读诗歌
前面,我们了解了许多都是为了读,现在请同学们按自读要求自由读诗歌。要求:第一遍,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借工具书自己解决。第二遍:借助资料,初步体会诗歌大意。第三遍:通过诗画结合,了解诗歌意蕴,体会情感。第四遍:带着理解再读,注意节奏型及重读的地方。
2、学生反馈自学情况
A、抽读生字,注意字形衙斋燮赈遂
B、抽生读诗,指导朗读(朗读基调应充满仁爱之心、体恤之情,语气幽婉深情,语调低沉舒缓。通过要表现出作者的人格魅力及思想情怀)注意节奏感、重读,校正
C、提问单字义;从你们的理解中,你们认为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研读诗歌,赏析感悟
1、逐句研读,分析理解
<1>学生分小组研读讨论并指名回答,教师补充
A、释义:(前两句)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两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B、赏析: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是作者由凄凉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地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C、释义:(后两句)我们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D、赏析:三四句畅述胸怀。第三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其他官吏等,可见忧国忧民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语双关,看似写竹,实则写人。这句话即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感情,写出了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
<2>教师小节赏析
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特,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把一个铁骨铮铮的文人写得极如情理,表现了他特立独行的品格。前人画竹多写实,竹竿粗,竹叶小。郑板桥笔下的墨竹图,竹子竹竿很细,但细中有强;竹叶着色不多,却浓淡疏密有致,青翠欲滴,鲜活之气跃然纸上。并且,全用水墨,更显其傲然挺立,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文中“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一个凄风冷雨之夜,但竹却傲然挺立,丝毫没有风吹雨打之姿,更让人对其充满敬佩之意,对诗人充满仰慕之情。因此,作为题画诗,诗画共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与气节,诗与画应为一个整体,以后,在赏析题画诗时不能忘记观画。
2、写作特点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及借物喻人的方法。
<1>怎样理解象征手法?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明月寄托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圆月则象征着团聚,残月是人们心情沮丧、失落的象征,而竹子是因为有节、笔直象征有气节,不低头等,这是郑诗中的,杜甫的诗中对竹子却是批判的。
<2>借物喻人要找到事物的相似之处,借物是为了喻人,因此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密切关联,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醒地认识到要借物赞誉什么样的人。例如,我们可以借路来赞誉老师,表现老师像路那样默默奉献的情怀。借蜜蜂、春蚕和蜡烛来赞美有奉献精神的人。
3、齐读诗歌,再次体会作者情感:《墨竹图题诗》是一首题画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借竹喻人,表达了画家淡泊名利、亲民爱民、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五、拓展延伸、知识积累
1、指名说说关于竹子的成语:竹报平安青梅竹马势如破竹
成竹在胸罄竹难书斑竹一枝千滴泪
2、郑板桥的其他诗。(生答)。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俩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3、课外收集扬州八怪的诗、画。
4、找一找生活中具有高尚品格的人,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去歌颂他。(300百字以上)
板书: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写竹傲然挺立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喻人心系百姓
淡泊名利爱民亲民关心百姓疾苦
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
第四篇:天伦情韵歌词
天伦情韵(歌词)
德孝伦理文化·家组歌
1.我的家,我的根 2.难忘父亲 3.妈妈,我知足 4.老伴就是老来福 5.弟兄情缘 6.孝敬等不起 7.宝贝,亲吻你 8.远方絮语
1.我的家,我的根(歌词)
郭向凡
(一)那河那沟那道梁 那村那街那老巷 爹娘盼儿归家来 泪眼对夕阳 当年离家乡 告别咱爹娘 一步一送拉着手 难舍难分背行装 啊,我的家我的根怎能忘记家的模样
(二)那房那院那白杨 那锅那灶那热炕 儿知爹娘年岁迈 长叹秋叶黄 如今想家乡 梦里叫爹娘 一针一线牵着情 粗茶粗饭暖心肠 啊,我的家我的根回家的感觉不一样1
2.难忘父亲(歌词)
郭向凡
(一)山是你刚健的脊梁 海是你宽阔的胸膛 村头那座平朴的老房 记忆着你恒久的盼望 小时候,你教儿学会坚强 长大后,你让儿勇敢担当 看着你岁月洗染白发苍苍 儿知道那是你无悔的梦想 父亲啊父亲,儿心中的难忘 寒来暑往轮回着你脚步匆忙 捧起你那根褪色的老拐杖 穿越那人生的旅程遥远漫长
(二)天是你深邃的目光 地是你博大的肚量 窗前那棵挺拔的白杨 守护着你真切的慈祥 生活里,养育儿茁壮成长 工作中,叮嘱儿奋发向上 看着你皱纹悄然布满脸庞 儿知道那是你欣慰的绽放 父亲啊父亲,儿心中的难忘 春绿秋黄浸润着你汗滴滚烫 撑起你那柄老伞挡雨遮阳 儿将把思念的苦涩如蜜珍藏
3.妈妈,我知足(歌词)
郭向凡
(一)小时候在我眼里头 妈妈总是那么忙碌 忙碌的双手从未闲住 忙碌的身影历历在目 忙着家里一日三餐油盐酱醋 忙着家里一年四季洗涮缝补 妈妈忙弯了腰板妈妈说是福 妈妈忙白了头发妈妈不嫌苦 拥有妈妈的呵护 我真的很知足
(二)长大后在我心里头 妈妈还是那么忙碌 忙碌的双脚从未停步 忙碌的生活依旧重复 忙着儿女打里照外唠叨倾诉 忙着儿女嘘寒问暖仔细关顾 妈妈忙老了容颜妈妈仍付出 妈妈忙走了青春妈妈不在乎 记忆妈妈的嘱咐 我真的很知足
4.老伴就是老来福(歌词)
郭向凡
(一)星儿陪着月儿走 老伴总是常携手 老伴是姻缘的眷顾 老伴是炽热的温度 年轻时好妻好夫 年老时好伴好偶 天长地久冬夏春秋 白头偕老相依相助 笑谈人生千般事 老伴就是老来福
(二)云儿陪着风儿走 老伴总是同甘苦 老伴是青春的音符 老伴是生活的记录 在家时唠叨满腹 在外时牵肠挂肚 天荒地老严寒酷暑 执著陪伴相挽相扶 纵有世间万种情 老伴就是老来福
5.弟兄情缘(歌词)
郭向凡
(一)你是否还记得儿时的梦乡 憨憨的微笑在脸庞荡漾
你是否又在凝望村头的老房 重温着弟兄熟悉的模样 天地茫茫,几多寒霜 酸甜苦辣咱同品尝 弟兄生来一家人 携手咱并肩敢担当 好弟兄啊,一条心 好弟兄啊,一脉承 好弟兄啊,一股劲 好弟兄啊,一生情
(二)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梦想 声声的祝福在耳际回响
你是否又在背起出发的行装 眷恋着弟兄情谊深长 岁月漫漫,几多风浪 春夏秋冬咱共度量 弟兄生来手足亲 放步咱向前追太阳 好弟兄啊,一路走 好弟兄啊,一起闯 好弟兄啊,一棵藤 好弟兄啊,一个根
结束句:
好弟兄啊,一条心 好弟兄啊,一股劲 好弟兄啊,一起闯
好弟兄啊,一个根嗨!6.孝敬等不起
郭向凡
(一)从古到今常说这句话 父母恩情比天大 含辛茹苦一辈子 牵肠挂肚放不下
你可记妈妈给你缝新装你可记爸爸陪你上学堂你可记妈妈为你端热汤你可记爸爸送你到村旁一生呵护亲所系 一世爱缘更珍贵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难割舍儿女情
(二)从小到老都认这个理 儿女孝敬等不起 父母养育多少年 感恩报答平日里
你可是在给妈妈梳梳头你可是在帮爸爸捶捶背你可是在给妈妈洗洗脚你可是在为爸爸揉揉腿一声问候暖融融 一个祝福抵千金 走遍天下莫忘根 操守善德家康宁
结束句: 记住这句话 相信这个理 父母恩情大 孝敬等不起
7.宝贝,亲吻你(歌词)
郭向凡
(一)望着东方浮现的晨曦 听到你响亮的第一声哭啼 从懵懂中走向多彩的世界 你可是在期待大地鼎立 爸爸吟着生日歌 妈妈哼着摇篮曲
炽热的情愫孕育梦的甜蜜 浓郁的温馨诠释家的定义 啊!宝贝,亲吻你 啊!宝贝,亲吻你 虽然你还未曾记忆
生命的历程将律动开启
(二)望着远方抹染的新绿 珍藏你人生的第一份厚礼 从襁褓里走向精彩的岁月 你可是憧憬长天搏翼 爷爷端着美酒杯 奶奶捧着花棉被
爽朗的笑声荡漾心的涟漪 欣慰的泪滴放大爱的真谛 啊!宝贝,亲吻你 啊!宝贝,亲吻你 尽管你还未曾准备
生活的墙帆已乘风扬起
8.远方絮语(歌词)
——写给农村留守儿童
郭向凡
(一)枝头的喜鹊叫啦 妈妈从远方传来了话 孩子你可好吗 我们珍爱时代年华 冰雪总会融化 希望总要焕发 今天你是破土幼芽 明天撑起幸福大厦 啊,无论酸甜苦辣 留守是一份追梦的牵挂
(二)村头的耕牛叫啦 爸爸从远方传来了话 孩子你在干啥 我们期盼快点长大 岁月总是加法 道路总在脚下 今天你是绽放山花 明天扮靓宇际彩霞 啊,无论春秋冬夏 留守是一座人生的灯塔8
第五篇:黑河情韵晚会主持词
《黑河情韵》
解说词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男:女士们,先生们
女: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合:晚上好!
女:盛世欢歌,激越的鼓点是铿锵的音符、岁月的礼赞。
男:盛世欢歌,缤纷的焰火是团结的花絮、未来的畅想
女:山多娇、水多姿,男:风多媚、人多情,合:大漠不夜城、万众歌盛世!
女:滔滔黑河水,悠悠民族情
男:共饮黑河水,同是一家人
女:今天,让我们用优美的旋律,祝福各族人民安康幸福,男:今天,让我们用矫健的舞姿,祝愿家乡繁荣昌盛。
女: 观众朋友们,下面即将开始的是《〈黑河情韵〉2011•中国•额济纳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
男:《黑河情韵》文艺晚会由《金秋狂欢》、《幸福家园》、《多彩故乡》、《吉祥祝福》四幕组成,首先请您欣赏第一幕《金秋狂欢》
第一幕:《金秋狂欢》
1、《情满裕固草原》演出单位:肃南县
2、《舞韵金塔》演出单位:金塔县
3、《牧人的幸福生活》演出单位:阿右旗乌兰牧骑
4、《激情额济纳》演出单位:额济纳旗乌兰牧骑
第二幕:《幸福家园》
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下,在水利部、黄委会、黑河局等流域机构的精心调度和流域各方全力呵护之下,额济纳___这片原本
被干旱窒息的绿洲苏醒了,重现了生灵跳跃,万物丰茂的动人景象。男:如今,大漠深处、敖包山下的这片湖泊,就像一盏执着的明灯,点亮了人们对黑河下游生态重建的希望,燃起了全流域人民建设幸福家园的豪迈激情。请欣赏《黑河情韵》第二幕《幸福家园》
6、女声独唱:《胡杨的爱》、《红柳赞》演唱者:敖登格日勒
7、二重唱《生命的绿洲》演出单位:额济纳旗乌兰牧骑
8、三重唱:《神奇的巴丹吉林》演出单位:阿右旗乌兰牧骑
9、《裕固新歌》演出单位:肃南县
女:黑河水,吉祥水;滚滚的冰雪水从祁连山一路奔涌到居延海,不仅唱响了一曲绿色的颂歌,也唱响了一曲民族团结的颂歌。
男:额济纳河,母亲河,滋养弱水绿洲、哺育居延儿女。一路奔流,一路欢歌,一路绿色,一路深情,谱写了河流生命的华章。请欣赏
10、儿童剧:《居延海的故事》演出单位:额济纳旗小学
第三幕:《多彩故乡》
女:心相连,情相依
男:黑河情韵,民族情深
女:您把生命绿色带给沿岸的各族人民
男:您孕育了两岸悠久灿烂的文化
女:在庆祝黑河成功分水十周年之际,让我们把吉祥的祝福献给多彩的故乡
请欣赏《黑河情韵》第三幕《多彩故乡》
(主持人介绍肃南县)
11、舞蹈:《牛角鼓》演出单位:肃南县
12、萨克斯独奏:《成吉思汗》演出单位:肃南县
13、男声独唱:《天边的骆驼》演出单位:肃南县 演唱者:白天杰(主持人介绍阿右旗)
14、女群舞:《喀尔喀布斯贵》演出单位:阿右旗乌兰牧骑
15、男声独唱:《母亲》演出单位:阿右旗乌兰牧骑
演唱者:铁木尔巴特尔
(主持人:介绍金塔)
16、秦腔表演唱:《沁园春•雪》演出单位:金塔县文化馆表演者:马艳荣、张丽、杨兴年等
17、群舞:《金塔腾飞》演出单位:金塔县
第四幕:《吉祥祝福》
女:天赐和瑞,额济纳;地显吉祥,额济纳!
男:额济纳吉祥如歌,额济纳和谐欢歌!
女:美丽的额济纳,我们把吉祥献给您!
男:美丽的额济纳,我们把祝福送给你!
18、呼麦演唱:《祝福》
演出单位:额济纳旗乌兰牧骑表演者:达娃、恩克等
女:今夜,“天宫一号”将从额济纳大地发射升空、问鼎苍穹
男:这是额济纳人民的自豪,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女:额济纳,神舟故乡,请欣赏男声独唱:《遥远的故乡》
19、男声独唱:《遥远的故乡》
演出单位: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演唱者:巴音那木尔
20、《土尔扈特故乡》演出单位:额济纳旗乌兰牧骑
结束语
女:盛世欢歌,我们用火样的热情把今天吟唱;
男:盛世欢歌,我们用心灵的赤诚把未来叩响;
女:缤纷的礼花点亮节日的苍穹,男:艳丽的色彩装扮今天的生活。
女:观众朋友们:《〈黑河情韵〉2011•中国•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到此结束。让我们相约明年的十月金秋,让我们相约更加灿烂辉煌的美好未来!
(四人合:)朋友们,再见!
注:主持蒙语在前,再次汉语,最后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