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访"虎"》有感】以人为镜方知得失

时间:2019-05-15 16:1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访"虎"》有感】以人为镜方知得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访"虎"》有感】以人为镜方知得失》。

第一篇:【读《访"虎"》有感】以人为镜方知得失

【读《访“虎”》有感】以人为镜 方知得失

一个星期的时间,我把《访虎》一书细细研读完成。掩卷沉思,感触良多,内心无比沉重。

“人之初。性本善。”人生来本是善良的,谁也不想被别人当作是坏人。社会就像一盘泥沙,当你在社会中混杂久了,难免会被沾染灰尘,而生活将是你的过滤器,如若你依旧与灰尘为伴,而不是出淤泥而不染,那必将会是筛出来的“杂质”.从书中受访者反思自己腐败原因的过程可知,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腐败分子,曾经也是积极努力奋斗的一员,他们都有辉煌的人生经历。但是,当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走到位高权重的时候,反而被筛了下来,这样不得不悲哀,不得不惋惜感叹啊!

他们都是从小节开始堕落的,先是从一点一滴开始,之后慢慢地积攒,越来越多,最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就像《圈中人》所说,“开始收得少,慢慢地也就觉得心安理得,越收越多,欲望之门也从此敞开了。”这是他们所拥有的共同点,从过年过节几百、几千,到之后的几十万,有的开始时还退过款,晚上还睡不着,但是在长期接受一些商人“朋友”“兄弟”式服务中,变成温水煮青蛙,越陷越深。从“步步堤防”沦为甘于“围猎”.欲望多了是恐怖的,它会使你丧失免疫力,动摇最初的信仰,丢掉宗旨,当你还在心存侥幸之时,欲望也正在你的头上摇摇欲坠。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一日三省,防微杜渐着实重要。

“他们给我送钱,我帮他们办事。”“礼尚往来”“当时的我错误的认为这是‘双赢’之举,既有利益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帮助了别人,成全了自己‘地方父母官’的美名。”……从书中的很多描述不难发现,他们曾经也在挣扎,在好与坏之中挣扎着,最后变成了一个双面人,表面一套,背面一套,他们内心中都知道不对,甚至知道违纪违法,但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不敢面对自己的良心,不敢正视问题、改正问题,导致无法自拔。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素养。

人一旦被欲望蒙蔽双眼,就会变得狼狈起来,权欲、物欲、性欲相交织,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相混合,资本围猎、权力围猎相配合,一处失守,处处失手,所以,不可纵欲,不能任性,要保持好最初的梦,树立好自己身为一名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是重中之重。

不良的家风是腐败的根源,我们在外努力奋斗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但是作为一个文化家庭,一个党员干部家庭,我认为,树立良好的家风是十分重要的,腐败往往也会跟家风有着很深的关系,有些是为了家人,放任家属成为自己的代言人,有的就像《巅峰陨落》一文中提到,是扭曲的家庭氛围促使他走上了不归路,最终落得全家遭殃的境地。因此,和谐的家庭,良好的家风,正确的人生观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廉政从政的关键。

每个人内心深处可能都会有个“虎患”,只有时刻保持好自己正确的心态,时刻提醒着自己: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作 者:勐戛镇纪委书记 马岩顺

第二篇:读《访虎》有感 访虎反腐纪实心得体会

读《访虎》有感 访虎反腐纪实心得体会

最近读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纪委宣传部编写的《访虎》一书,心有触动,久未平静,遂将点滴感受记述下来,留下所学所获,也用来鞭策自己,助学习、成长。

案例中的人,早期的成长模式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青春激荡的年龄,满腔热血,敢拼敢闯,思想纯洁,态度积极,学习勤奋刻苦,工作废寝忘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成为学业和工作上的佼佼者,是家人和乡亲们的骄傲……我读着书,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一股股向上向善的热流,景仰之心油然而生!然而,慢慢地,正当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中“他们”却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未能始终保持警醒,而深陷在被权欲“围猎”的“舒服”中不能(愿)自拔,逐渐迷失了自我,一发不可收拾,最后成为阶下囚。梳理了一下,很多人收礼受贿都是从一开始的胆战心惊、脸红心跳到慢慢地习以为常,在“温水煮青蛙”中不知不觉离党的纪律底线远去了十万八千里,直到办案组查证统计出具体数目时,才大吃一惊,感叹“我怎么会错得如此离谱”?纵使万般悔恨也回不到从前了,那一句“假如还能重新选择,我想回到那段时光,继续活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直触我的心底,让我为之一震,也酸楚难耐,这世上,我们可以通过不懈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却唯独求不到后悔药!读书里的每一个案例,就像坐过山车,让你天上地下冰火两重天,上半场是艰苦奋斗拼人生的荣耀,下半场便是权欲横行践踏公权的的龌龊……这般感受,我想“他们”局内人该更加深入骨髓。“人之初,性本善”,“他们”为什么最终会沦为阶下囚,为什么会害了自己,害了家人,也害了他人,这是我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谨记的教诲,而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掌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真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着眼于早,着手于小,在党员干部成长的过程中,适时伸出手帮一帮,拉一拉,有效防止党员干部小错铸成大错,为党和国家守护好干部队伍这片森林,让每一颗树木终其一生都健康成长。

说到悔恨,“他们”最悔的是伤了母亲,害了子女。“他们”中大多数人幼儿时也经历了各种困难坎坷,是在母亲冷水下饭团的节省劳作中一步步长大成人,是在母亲负重蹒跚的坚持下有了后来的蟾宫折桂,当时,母亲以此为荣。现在“他们”犯了颜面尽失的事,受伤最大的莫过于母亲。因此,最害怕母亲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足以见得母亲对子女成长付出的关爱、艰辛和那份永远的期冀,也可见“他们”后悔之余体现的尚未全部泯灭的人性。对于子女,“他们”有的以仕途要紧为由,疏于管教;有的是在飘飘然中刻意回避家庭,子女幼年时没花心思教育引导,后来为了补偿曾缺失的关爱,又对子女百般纵容,甚至还把其当做输送利益的载体,白白断送了子女的幸福和前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总书记是在告诉我们,社会祥和文明了,我们的小家庭也会更加幸福。在此,我想我们要更加努力学做能给家庭发展带来福报的父母,怀揣一份爱心和责任,育好子女,敬好老人,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负责。

插一句闲话,从人的本能需求上来说,如果一个人靠正常的劳动不能满足吃饱穿暖这个基本需求的话,那他有可能会动歪脑筋,去偷或抢别人的财物来满足自己,这个逻辑我认为是说得通的,因为他饿肚子。但是像“他们”,职位高,家境好,家里不缺钱花,却还照样收礼受贿;不抽烟不喝酒,照样收受高价烟酒,按照“他们”的话说“钱是其次,情更重要,送说明他敬重你,在乎你”,“有人为你买单,彰显的是地位和身份”,用这样的方式刷存在感,我无法苟同,一个人,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是本职本分要求,“他们”却把手中的公权力当成其个人的通天本领,遍地耍“官威”,以此来换取个人私利,满足私欲,实在是无法无天!等东窗事发锒铛入狱后才幡然醒悟:“别人崇拜的只是他们的需求,不是你”.说到这,受访的其中一位进去以后带话给他的孩子,说“要慎交朋友,交有道德的人,有理想的人,能干事情的人,诚实的人……尽心尽责努力把工作做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社会,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我也一并与之学习了。

读完这本书,里头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人很沉重,惋惜、痛心……五味杂陈,说不出话来。这些人,曾经都是通过自己的奋发拼搏取得了好成绩,为社会做出过实实在在的贡献,是得到过党和人民认可的,最后却在理智与权欲较量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脱离了正常的人生轨道,走向没落,甚至灭亡。他们当初的成就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后来遭遇的人生滑铁卢,不仅害了自己,也造成党和国家的损失,这样的局面,无论站在个人的角度,还是社会的角度,都是令人无比痛心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人做事都要守规矩。记得曾在一次学习讲座上听老师讲过:“什么叫道路,有道就有路,只要走在道上,就有路……道是路,同时它也是个约束。火车走在铁轨上,汽车走在公路上,飞机走在航路上,人得走在人的道上。人的道是八个字,即儒家八德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如果不走在这八字上,他就可能脱离主流群体,被主流群体的人抛弃。”我认为这个理儿多么透彻明了,没错,人要走在人道上,沿着道来走路才不会脱轨,才会走得安全,走得更远。

(驻住建局纪检监察组 饶芳)

访“虎”心得体会【读《访“虎”》有感】以人为镜方知得失《中国虎》读后感:觉悟与使命纪检监察干部《访“虎”》读后感【读《访虎》有感】起于拼搏乱于忐忑陷于囹圄

第三篇:【读《访"虎"》有感】心灵富豪

【读《访“虎”》有感】心灵富豪

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再高飞了。

——泰戈尔

1我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创造的物质财富可以用“无价”两个字来形容,载誉胜名后仍以一个农夫的姿态躬耕于田畴,嗅着泥土的芬芳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事业,可谓淡泊名利,真实自我,是当之无愧的心灵富豪。“草鞋书记”善洲老人,一个放弃退休后安逸生活的清贫高官,硬生生用双手褪去家乡的贫瘠,把绿了的大亮山无偿奉献给国家,是值得世世传颂的一辈子守住精神家园的共产党员。

2人的生存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来做支撑,活在当下完全不追求任何物质也是不可能的,但人不是为了物质而生存,正如袁隆平、杨善洲这两位老人,他们没有因为获得丰厚的物质而摒弃自己心中的理想,仍然选择无私奉献,在一直支撑他们不忘初心的精神世界里,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诺贝尔曾说过:“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过多了,它就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3世间万象。有的人在身披金缕衣后却失落了,之前种种为民服务的信仰、思想、道德等精神文明的因子在金钱、美色、利益的重重“攻关”或“潜移默化”下涤除无存,身陷囹圄后才开始反思自己堕落的根源,追悔莫及,可世上无后悔药可医治这种“毒瘤”.读罢《访“虎”》这本由云南省纪委宣传部精心编写的反腐纪实,我由衷感叹,对书中的“虎”既觉得可憎又心生惋惜,憎的是他们破坏了党和国家的秩序,颠倒了公平和谐的内涵,累及亲人,惜的是他们曾经靠奋斗打拼出来的人生光环因此而消失,才干随之东流,但人总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必然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4社会的发展呈阶段性递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转型由初期向中期过渡,各种各样的关系、利益相互交织,物欲充斥,纵然有的现象还难以靠个人力量去改变,但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行走人世间却是个人最大的自由权利。每一个在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洪潮大浪中穿梭奔走还仍然坚持铸造自己丰富精神世界的人,当他的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精神文明的高度被拔高后,他还会把追求物质财富、贪图享受安逸放在人生阶梯的高位上吗?此时,他俨然已成为一位心灵富豪,体健心康,不能腐蚀!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作 者:杨丽娟(市纪委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组长)

第四篇:【读《访虎》有感】贪婪改变人生

【读《访“虎”》有感】贪婪改变人生

大家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句话,许多莘莘学子通过学习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

《访虎》的第一位主人翁老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从“山高坡陡水湍急”的小山村一步步成长为厅级干部,学而优则仕,成为州里的“一把手”,读来不可谓不感叹。在仕途顺趟的道路上,老虞被“围猎”,没有抵住金钱、美女的诱惑,成为了别人的猎物,最终锒铛入狱,悔不当初。

纵观这位州委书记的人生,第一次收过节费,2000元,多次拒绝,心里忐忑,后来礼金数额越来越大,反倒认为“礼尚往来”,思想防线的慢慢被攻陷,崩塌。

他忘记了权力姓“公”,运用手中的权力为己谋“私利”,甚至让儿子成为利益输送的“传输器”.他因知识改变了命运,而又因贪婪改变了人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深刻指出“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更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姓“公”,不姓“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抵御各种风险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能力。

有权不能任性,用权必受监督,滥用权力必受惩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多项党规党纪、法律出台,为党员干部、所有行使公权力人员划出“红线”,定下规矩,开列“负面清单”,权力的笼子越扎越紧,让监督“长牙”,纪律“带电”,构筑起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体制,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使敢于违纪贪腐的人付出代价,使领导干部心生戒惧。

同时,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党员领导干部们只有守住心灵深处的那份宁静,守住做人做官的底线,按照党规党纪法律划出的“边界”,莫伸手,莫越雷池,莫让贪婪毁了本已出彩的人生。

作 者:陆金华(市纪委派出市直属机关工委纪工委副书记)

第五篇: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这些天小阅了钱穆先生所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描绘了中国史上重要的制度,是钱穆先生在1950年代据其讲稿所整理的一系列国史制度知识。

全本书说了中国史上五个最重要的朝代:汉、唐、宋、明、清,从这五朝大体上便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主要讲五个时代:汉、唐、宋、明、清。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主要讲两个方面:人事、制度。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

其中,制度不能离开人事,离开人事制度就只是条文,无可讲。其次,制度是各项配套存在的;然后,制度随人事变动而变动,变动必有渊源,制度的成熟必是有人事上的需要;再次,制度没有绝对的利弊,所谓利弊,是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判断制度利弊的标准只能是当时的历史意见(比如可以从“历代名臣奏议”中参考),而非后世的“时代意见”;制度要注重地域性,即国别性;最后对制度的考察要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钱穆先生所认为其分析中国历代制度中有七大原因,而我印象最深的便是 “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以及“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这两大点。钱穆先生试图客观地看待历史,客观地分析某一朝代的制度得失,认为“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对制度利弊分析的意见,应该是“历史意见”,而不是“时代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即如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是需要民主政治的时代了,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同时,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就不一定这样了。正因制度是一种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 四海而皆准,正如其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谈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制度,也当如先生所说:“正该重视中国历史之特殊性。若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像我们当前学术界风尚,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好,中国的一切都要不得,那只是意气,还说不上意见,又哪能真切认识到自己以往历代制度之真实意义与真实效用呢?”

这样的立场逐渐渗透给我。也许我们在回顾和反思中国文化的时候,凭借自己对历史如同冰山一隅的见解,误解了很多传统文化。看着本书的时候,在一段段历史、制度被分析中,透露的是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在中国文化,可以说整本书都是活史记。

书中,钱穆先生极力反对当时用“专制黑暗”评价中国政治制度的武断言论。在读这本书之前,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我潜意识的认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封建专制的历史,没有任何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而钱穆先生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凡是能够经历几百年时间考验的制度一定有其长处,一定能与当时的人事相配合,是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地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的。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必不可少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科举制度来说,从汉代的“乡举里选”、“选举孝廉”起,中国的科举制度就一直在朝着“民主”的方向前进着。“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而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隋唐时期的科举选官制,做官开始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只需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的考试即可。这一制度扩大了选官范围,有利于下层庶族地主参与政治,也基本可以使有才之士脱颖而出,提高统治阶级的素质,大体上说比以前是进步的。但是到明清时期,随着皇权的加强,其逐渐演变皇帝控制社会思想的得力工具,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学术丧失活力。但这却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时代发展的使然。“开始时,也并不是政府存心要愚民毁丧人才的,目的还是在录取真人才。然而人才终于为此而消磨了。现在只骂创始此制的人存心不良,怀有极大的恶意,其实此制度也不是某一时某一人所创始的。而且纵使存心公正善良的人,其所创制度,也可有偏弊,有流害。我们必如是想,才能对政治制度有深一层之研讨与警惕。”

钱穆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是走向中央集权而社会阶层又是一天天走向 2平等的。从某一方面讲,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经历从四分五裂到统一集中的过程。中国的中央集权在历史上是必然的,并且应当得到正面评价。“但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提防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的第一事”。尽管中国经历了千年“封建帝国”,但是中国的社会各阶层确实在一天天走向平等的,中国是这样一个事实:政府始终是高高在上的,社会平等。平民百姓可以通过考试得到管职,得到“坐观”的机会。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逐步走向繁密化的,正是这种制度化的过程,“让中国政治有后不如前之感”,而西方政治则是走向人事化的,他们依靠选举,法治由人来决定。故中国的政治逐步走向了人才束缚之路,这直接导致了其没有起色的根源。

关于中国的未来,钱穆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之将来,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简化,使人才自由发展,这是最紧要的”。他还强调,我们不能成为西方潮流的跟随者,而是应当学会用自己的旧经验为自己打开一条出路,寻找一条属于中国的,属于这个龙的国度的正道。

“西方人在政治经验上比谁都还短浅——能说这话的只有中国人”。历史终究是客观事实,无论世界怎样变化,历史总会有自己的定论。错误的人不把历史当做参照,“政治也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我们回头历史再看一看,总还不是要不得”。

在总论中,钱穆先生谈到历史的作用:“当前英国哲人罗素曾说过:讲哲学,至少有一个功用:即在减轻人一点武断。我想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因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开在历史上。知道历史,便可知道里面有很多的问题。一切事不是痛痛快快一句话讲得完。历史终是客观事实,历史没有不对的,不对的是在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我想,以后我也许会忘记书中所写的内容,但是钱穆先生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方式会一直影响着我。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真理,在看待某一件事时,多思考当事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约束、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就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反省,多一些客观的评价,最终以史为鉴,以他人为鉴,对当前、对未来,做更好的把握。

下载【读《访"虎"》有感】以人为镜方知得失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访"虎"》有感】以人为镜方知得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花了两个星期终于将钱穆老先生的这本书看完了,看起来有点费力,毕竟现代的语言与当时的还是有区别的,他的年代还带着部分的文言文语言,有的句子要细细琢......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兰因小舍我始终觉得,对像我这种读书不勤的人来说,与一本书的相遇很需要缘分,就像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尽管粗略知道钱穆先生其人,但却是前不久才......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有感 最近我读了钱穆先生写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这本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百官、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等......

    读角虎集有感

    读《角虎集》有感 受皈依、受五戒、受菩萨戒,还有人要受比丘戒,这是我们的本师啊!佛法最主张、最着重的就是“师承”。“师承”教导有如传灯。 释迦牟尼佛说的法,作为智慧的......

    读《虎妈战歌》有感

    《虎妈战歌》读后感 徐舟峰 有一次在看央视2频道的“对话”栏目,听到了一位来自美国的华裔蔡美儿的育儿观念并深深被吸引,她的许多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虎妈”,是美国耶鲁大......

    读《密林虎踪》有感

    读《密林虎踪》有感小作者:范哲蒙 指导老师:邱梅芬衢州市常山县育才小学二(2)班文末可“写留言”,给小作者几句点评和鼓励吧!书是带我们走进智慧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书是带我们去遨游......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纵欲之鉴观后感》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纪律教育学习活动之《纵欲之鉴》观后有感 为响应集团党委《关于开展2014年度XX集团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的通知》的号召,我们XX公司支部在XX同志的组......

    【读《访虎》有感】起于拼搏乱于忐忑陷于囹圄

    【读《访虎》有感】起于拼搏 乱于忐忑 陷于囹圄孔德伟读完《访虎》一书,不经掩卷而思。文章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素材、写实的手法,将7名落马官员从"领头雁"蜕变为阶下囚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