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幼儿集体舞教案
活动内容:
走进幼儿集体舞
活动目标:
1.了解集体舞的概念,明确集体舞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2.结合实例研讨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开展集体舞教学奠定基础;
3.在集体合作设计集体舞的过程中,掌握集体舞的指导要点。
活动准备:
1.事先学会大班集体舞《逗牛》第一部分,视屏链接
2.教师集体舞教学案例收集、整理。
3.健康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集体舞《逗牛》导入。
1.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在活动开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逗牛》吧!
2.主持人带领教师共同跳集体舞《逗牛》的简单部分。
3.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吧!现在,我想来问问大家,你觉得刚才我们所进行的是音乐活动中的哪个类型呢?为什么?
4.教师自由回答,并说出理由。
二、集体舞概念学习
1.主持人PPT播放音乐游戏及集体舞的概念,帮助教师梳理。
●音乐游戏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用游戏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将音乐的内容用游戏化呈现出来,使音乐与游戏融为一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教师在游戏中教。
●集体舞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
主持人小结:音乐游戏更加关注的是游戏性,而集体舞更关注的则是人际交流,而《逗牛》虽说也创设了一个逗牛的游戏情境,但是更加关注的却是动作与相互间的交流,因此,我们刚才所进行的活动是集体舞,但这只是集体舞中最简单的一种队形。
2.集体舞有什么作用?
在简单、重复的动作表演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演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体现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主持人小结:《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中提到:在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而集体舞不仅需要幼儿进行独立的舞蹈动作的表现,同时也需要与他人互相配合、进行交流,因此非常符合《指南》精神。
3.集体舞包括哪些要素?(音乐、动作和队形)
三、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学习
主持人:那么如何开展集体舞教学呢?我们可以借助哪些教学策略呢?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
(一)请个别教师进行交流,其余教师进行补充。
(二)主持人根据教师的回答总结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1.巧用游戏、情境策略
2.妙用“舞谱、道具”策略
3.善用类比迁移策略
4.适用进入、退出示范策略
5.会用教学指令语策略
(三)集体舞应该遵循的规律:
主持人:集体舞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简单,重复,可以让所有的人很快地加入到舞蹈的行列之中。从幼儿动作发展能力出发,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三条规律:
1.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2.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3.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
四、集体舞《逗牛》续编
1.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们表演的这个《逗牛》大家觉得它具有的典型的集体舞特点是什么?(动作简单、重复)那么如何体现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呢?我们可以进行怎样的变动?
2.教师自由讨论、尝试。
3.表演更加成熟的《逗牛》集体舞。
4.主持人:经过大家的续编,最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个完整的集体舞了,前面类似于音乐游戏的部分是前期铺垫,从中相信大家已经明确,教集体舞必须先将舞蹈进行分解,要循序渐进,遵循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学得更快。
五、集体舞《健康歌》创编
(一)主持人:除了教本上的集体舞教学,我们也可以自行选择、创编一些集体舞,那么,在为幼儿选择集体舞活动的材料时,请老师们记住要从以下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1.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
2.设计简单易学的动作
3.编排循序变换的队形
(二)布置创编任务
1.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给大家现成的音乐来进行大班集体舞的创编。在创编过程中请老师们遵循创编原则,我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抓紧时间,待会我们来进行表演。
2.教师进行编排、讨论。
3.新编集体舞表演。
4.主持人小结:今天,我们走进了幼儿集体舞,明确了在集体舞指导过程中,一般要采取游戏情境、激发兴趣;分解难度、循序渐进;语言提示、把握节奏;运用道具、分清方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们对于集体舞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将今天学到的内容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第二篇:白族集体舞教案
白族集体舞教案
一、课题类型
白族舞蹈基本动作
二、课时
2课时
三、教具
舞蹈碟片、DVD、广场舞音箱
四、教学目的
通过对白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族舞蹈的了解与热爱。
通过对白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颤膝(要求膝关节绝对保持一种松弛的运动状态,兼有柔韧性和弹性)
六、教学方法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
2、视频展示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基本素质训练检查
1、身体的软开度
2、身韵练习(呼吸提沉)
3、直立半脚尖、小跳练习(二)白族舞蹈的简单介绍
白族舞蹈是白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白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及周边民族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族民间舞蹈。
(三)白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 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三)踢踏类(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和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匀.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2/4 中速
准备:身体面向一点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点方向。身体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点方向。身体由外及里“摊”。
[4]-8 反复[3]-8的动作。身体对三、一点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2/4 中速
准备:身体面向一点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规格及要领摆手”。
7-8:身体面向一点方向,原地左右“碎踏”两步。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3]-4:做[1]-8动作。5-8:做[2]-8动作。[4]-8:反复[3]-8动作。3.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2/4 中速
准备:身体面向一点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一次。[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3-4:做1-2方向动作。5-8:做1-4反复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膝颤步
动作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两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2/4 中速
准备:身体面向一点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3-4:做1-2反向动作。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动。
5、退踏步
动作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打拍支撑腿踏地,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2/4 中速
准备:身体面向一点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 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基本动作加强训练
1、颤踏组合 音乐 2/4 中板
准备:身体面向一点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1]-4:保持体态,双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弯腰90°,右脚勾脚“旁虚步”敬礼。[2]-4:收右脚正步位,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颤膝。5-8:保持体态,(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体态,原地右“颤踏”(踏右脚颤膝,抬左脚),里“横向摆手”。
3-4:原地左右“碎踏”,外“横向摆手”。5-8:做1-4反向动作。
[4]-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前行。[5]-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两拍移转)。
1-2:双手体前内“抹”,3-4:双手外“摊”,5-8:反复1-4动作。
[8]-2:(右始)向左横“踏”四步,双手体侧“摊手”。3-4:原地右脚“踏”两次,双手体前内 “抹”外“摊”。5-8:做1-4反向动作。训练提示:
1、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第三篇:集体舞暑期教案
大理市银桥一中2013——2014学年“乡村学校少年宫”
暑期白族集体舞教案
辅导教师:蒋玉峰
一、课题 藏族舞
二、课时 2课时
三、教具 U盘、广场音箱
四、教学目的
藏族舞的基本动律、脚下步伐及藏族舞风格的训练
五、教学重点、难点
基本动作的准确性、风格性、韵律性
六、教学方法 教师示范教学 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师生共同讨论
七、教学过程
1、主要动作及要领
(1)颤踏:双脚全脚交替踏地,膝盖松弛,重拍向下颤膝。
跺踏:(以右为例)右脚全脚踏地,同时左膝微颤。跳踏:(以右为例)1-右腿屈膝上抬同时左脚微跳。2-4右左交替颤踏3次。
赶步:(以右为例)在左前丁字位1-右脚屈膝全脚踏地,同时左腿屈膝抬起
2-左脚直膝全脚踏地,同时重心随脚前移。
牧童舞姿:(以右为例)右手勒马手于体前,左手空拳叉腰,双腿屈膝,双脚蹦跳至右侧大丁字步,同时右顶胯,右倾头。
吹笛子舞姿:(以右为例)双手自然屈指,掌心向内,位于右脸颊旁,模仿手持笛子,双腿屈膝,双脚蹦跳至右侧大丁字步,同时右顶胯,右倾头。
遮阳手:双手五指并拢,平搭于额前,模仿遮太阳的动作。(2)、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2点方位,踏步半蹲,身体前俯,展胸抬头,左手背手,右手空拳置于下颚处。
准备音乐:
(散板音乐):保持准备位状态
领舞保持舞姿,身体上下起伏一次,身体向左横靠,视一点,再回至准备位姿态
a 1-8 保持准备位舞姿颤膝8次,重拍在下 b 1-8 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同时双脚碎步
第一段
a 1-4 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同时双脚右起颤踏8次前进
双手扶胯,体对8点方位,同时右脚跺踏1次,视8点
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同时身体转至2点方位前俯,左膝半蹲,右脚跺踏,视2点
7-8 重复(1)5-6动作 b 1 右侧牧童舞姿
双脚蹦跳至左侧牧童舞姿 3-4 重复(1)1-2 5-7 体对2点,左手经1点与8点之间方位,右手经4点方位盖至遮阳手位,同时赶步3次向点方位前进
双手遮阳手位,右脚跺踏1次 c 1-4 重复(1)1-4动作
双手胸前折臂搭肘,体对8点方位,同时右脚跺踏1次,视8点
左手保持姿态,右臂保持折臂抬至额前,同时身体转至2点方位前俯,左膝半蹲,右脚跺踏,视2点
7-8 重复(3)5-6动作 d 1 右侧吹笛子舞姿
双脚蹦跳至左侧吹笛子舞姿 3-4 重复(4)1-2动作
5-7 体对2点方位,双手右耳侧拍手3次,同时赶步3次向点方位前进 8 保持姿态拍手1次,右脚跺步1次 E 1-4 身体由前俯至上扬,同时双手经旁斜下位托至旁斜上位,双脚跳踏步右左各1次
5-6 胸前折臂搭肘,双脚蹦跳右左各1次,同时倾头,摆胯
7-8 重复(5)5-6动作
F 1-8 经左转身至6点方位,左手4点与5点之间,右手8点方位经体前下位交叉打开至左手斜上,右手斜下位,同时双脚赶步8次
g-h 转身至1点方位重复(5)-(6)动作 I 1-2 经左跳至2点方位,双手于嘴旁呈呼喊状,右脚重心,左脚绷脚旁点地
3-6 保持姿态,身体前附下弧线至8点方位,同时双脚经移重心至右脚绷脚旁点地
7-8 保持姿态,碎步向8点方位跑动 J 1-2 继续(9)7-8动作
3-4 右脚向8点方位上步,身体前俯落至准备位反面动作
(3)、提示
a、颤踏步动作膝盖松弛,身体微微随动。b、舞姿节奏清晰,位置准确。
c、表演时体现出牧童放牧时轻松活泼的心情。
第四篇:集体舞寒假教案
大理市银桥一中2013——2014学年“乡村学校少年宫”
寒假白族集体舞教案
辅导教师:蒋玉峰
一、课题类型
蒙古族舞蹈
二、课题
体态动律组合以及手位与脚位组合
三、课时
4课时
四、教学目的
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神韵,注意呼吸在蒙古族舞蹈中的运用。
准确掌握蒙族的手位与脚位,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注重蒙古族女子舞蹈端庄、柔美的神态及舞姿与呼吸的配合。
手位与脚位结合在一起练习,注重呼吸的运用;并且将提压腕贯穿到手位、脚位中,注重整体的配合。
六、教学方法
口传身授
七、教学过程
蒙古族的体态十分明显,在后点步位上,上身略后倾,颈部稍后枕,手于平手位。在情感、形态、气息、发力中体现的是一种“圆形、圆线、圆韵”的东方思维观念。
(一)、活动
1、肩部的软开
2、腰部的柔韧性
(二)、体态动律组合
1、体态练习
(1)提胯、立腰、拔背、敞胸、重心略偏后呈微靠势,是蒙古族女子舞蹈的基本体态。
(2)目光远视,气息下沉,稳重、端庄、含蓄、柔中带刚,是蒙古族女子舞蹈的审美特征。
2、手型与脚型
(1)五指平伸为基本手形,要求五指自然平伸,手掌不要过分用力伸展。
(2)基本脚型是既不勾也不绷,既不外开也不向里的自然形态。
3、碎步
(1)直线调度的碎步(2)圆形调度的碎步
(3)要求碎步时要提胯、沉气;膝、踝关节松弛灵活;双脚在正步基础上,步幅小而碎;行走时要平稳,不能上、下颤动。
4、胸背练习
(1)胸背练习必须贯穿动作的收与放,前仰时要含胸,切忌前趴;后仰时要挺胸,切忌端肩,伸脖子。(2)手臂在做前后、环动、上下等动作时,要从意识上强调圆弧的形状,做到舒展、流畅。
(3)拧转胸背转体时要求身体像磨盘一样整体移动;胯和腰不能主动,颈部放松,头随身体自然转动。
5、板腰练习(1)地面板腰(2)中间姿态板腰
6、手与臂部练习(1)软手练习(2)四位小柔臂练习
(三)、手位与脚位组合
1、基本手位
(1)一位手——双手呈圆形于胯前(2)二位手——双手平伸于前斜下方(3)三位手——双手平伸与侧斜下方(4)四位手——双手平伸与侧平位(5)五位手——双手平伸与旁斜上位(6)六位手——双手屈于胸前位
2、基本脚位
(1)一位脚——两脚自然位(2)二位脚——两脚呈小八字位(3)三位脚——两脚呈大八字位(4)四位——两脚呈小踏步位,后膝盖抵在前膝盖窝处,后脚掌立住。
(5)五位脚——前脚脚跟转开,双腿弯曲有利,腰后平躺。
3、手位与脚位的配合(1)一位手与一位脚的配合(2)二位手与二位脚的配合(3)三位手与三位脚的配合(4)四位手与四位脚的配合(5)五位手与五位脚的配合(6)六位手与四位脚的配合
(7)斜下交叉手位与四位脚位的配合
4、提压腕练习
(1)注意提压腕发力点在手腕,切忌手指主动。(2)提压腕要小而脆,与情感、气息紧密配合。
5、手位与脚位综合组合
(1)注意手脚的配合,位置要精准。(2)时刻保持手形,要有厚重感。
(3)不同手位的提压腕与气息、情感相配合。
第五篇:幼儿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
幼儿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陆春燕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0-02-07 集体舞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作为一种集体参与的艺术活动,它既强调幼儿个性气质的展现,又强调幼儿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在简单、重复的动作表演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在我园一年一度的“快乐集体舞”活动中,我们对幼儿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相互研讨和交流,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游戏情景的教学策略
幼儿集体舞的终极目标在于愉悦的审美享受,最基本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运用“游戏情景”的方式,设计特定的游戏情景作为集体舞流程的线索,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使幼儿迅速进入审美享受的状态。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强调的是在各种活动中注重内容的整合性、形式的活动性、方法的多样性、师生的互动性、教育的过程性等等,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性的体验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集体舞教学中,游戏情景是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动作、完成舞蹈流程最有效的方式。如集体舞《小白船》是全国小学生集体舞中的一套,有方型和圆型两种队形变化,动作也相对有一定的难度。我们把它引入到大班的集体舞教学,设计了一个“月亮船”的游戏情景,帮助幼儿在游戏的互动过程中完成整个舞蹈流程。音乐开始,男小朋友扮演桂花树站姿准备,女小朋友扮演小兔双脚交叉蹲坐准备,前奏末句,男小朋友做邀请动作,女小朋友回应并站立拉手开始舞蹈游戏。我们把《小白船》的四个乐句分别设计成上船、朋友见面、划船、交换朋友四个游戏情景,和孩子们一起设计舞蹈动作,并最终完成整个舞蹈流程。在集体舞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两两结伴,运用动作和眼神进行游戏交流,享受着集体舞蹈的愉悦。我们发现,集体舞的游戏性不仅仅体现在游戏情景的设计上,还在于舞蹈过程中师幼之间、舞伴之间的游戏性情感交流,眼神、表情及动作交汇出“逗你玩”“真好玩”的情趣,让孩子们真正体验集体舞蹈的愉悦。就如大二班的集体舞《魔术》,“魔术师”和“谦女郎”的相互逗趣,不仅让孩子们在舞蹈中感觉快乐,更逗得观众们开怀大笑。
事实上,游戏不是一种教师用来控制幼儿学习知识的法宝,而是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主动积极地、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去获得各种经验。在集体舞教学中,我们以教师“逗你玩”的游戏性教学激起了孩子们“真好玩”的学习情趣,有效地促进了活动过程中多种形式的互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自我表现,从而获得了整体性的发展。
二、舞谱、道具的使用策略
游戏的魅力在于它是有趣的、充满快乐的、令人高兴的,游戏性的集体舞教学吸引孩子们进入集体舞之中,并使孩子们在舞蹈过程中充满了游戏性精神。而舞谱、道具的使用,更增添了游戏的情趣,增加了舞蹈的气氛,使舞蹈更具美感。同时还能帮助幼儿辨别动作方位,在舞伴交换中辨别队形线路,使孩子们很快就能掌握集体舞的表演动作和队形变化。
如大二班的集体舞《魔术》,在音乐编配上采用了周杰伦的《魔术先生》,在舞蹈流程上设计了男女魔术师合作表演的魔术小游戏,在道具使用上更别出心裁地使用了魔术帽和魔术手杖,“小刘谦”和“谦女郎”有板有眼地随着音乐表演起神奇的魔术„„为了帮助孩子们整体感知、理解舞伴的交换方式、舞蹈队形的变化流程,从而完整地表现舞蹈,我们用图示的方法记录成舞谱,引导幼儿按舞谱探索队形变化,尝试看舞谱小组学习队列舞,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大四班的集体舞《炒黄豆》,为了帮助孩子们记忆动作的方位,我们在孩子的右手手腕上套上了手铃。在表演过程中,教师以鼓点提示幼儿拍手的节奏,手铃和大鼓组成和谐的打击乐声,再加上孩子们拍手、拍肩、拍腰等动作所发出的不同声响,就如同“炒黄豆”过程中黄豆翻炒时发出的声音,增添了集体舞的游戏情趣。
运用道具、舞谱、语言讲解等多种手段,可以帮助幼儿以最轻松的方法学习舞蹈。教师以自身富有表现力的情绪影响幼儿,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幼儿情趣,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创设情景,提供动作、造型的创编机会,使幼儿主动参与,大胆表现,享受快乐。
三、教师适时进入、退出的示范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集体舞教学中教师示范的适时进入和退出很关键。教师的示范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入:向幼儿展示他们从未学习过的舞蹈动作;当幼儿无法独立将动作或动作组合与音乐相匹配时;当幼儿无法理解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操作要求时。退出则是指教师弱化对幼儿支持的一种教育机制。教师示范的适时退出有益于培养幼儿自我驾驭及相互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关键是要灵活把握示范的进和退,做到放手不放任。
以大六班的舞蹈《请你恰恰恰》为例。因是第一次接触“恰恰舞”,我们先请孩子们欣赏了“少儿恰恰舞”的成品舞,感受体验舞蹈的风格情绪及动作韵味。同时教师重点示范了恰恰的基本舞步和基本动作,帮助幼儿迁移成品舞蹈中的经验。在孩子们初步掌握之后,我们就采用了“退出”的策略,鼓励孩子自己根据音乐自由表演恰恰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和孩子一起编排了《请你恰恰恰》的集体舞。在教师“退出”之后,我们用一些固定不变的指令语,帮助幼儿在队形变化上和身体方向辨别中形成特定的舞蹈队形或动作常规。如“面向圆上、面向圆心、好朋友面对面圈上行进走、向有标记的方向转一圈、和好朋友手拉手向有标记的方向转一圈、绕好朋友走一圈回到原位”等都是我们常用的舞蹈指令。如:“面向圈上”指所有舞者身体都按顺时针方向面部对着自己前方舞伴的后脑;“面向圆心”指所有舞者身体和面部朝圆心的方向„„《请你恰恰恰》的教学采用了邀请舞的基本教学流程:感知节奏——探索动作——讨论邀请方式——集体体验。同时,我们又采用了“创设游戏化情景(故事、舞谱、标记、音乐)——探索创编动作队形(散点位置、队形位置)——尝试按调控练习(舞谱、指令、标记)——集体交流表现”的方式,很好地完成了整个集体舞的教学、练习和表演。
集体舞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简单、重复,可以让所有的人都很快地加入到舞蹈的行列之中。从幼儿动作发展能力出发,我们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下三条规律:1.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2.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3.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而以上有关教学策略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学习集体舞的效率,在享受舞蹈愉悦的同时,促进了孩子们审美、交往等能力的发展。编辑: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