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专题研究》有感2000字
读《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专题研究》有感2000字
钟政营
这两天,县里进行期末数学统测,回卷时面对学生的错题:填空出错、计算错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失分严重,我困惑、迷茫。不仅反问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知识的遗忘过快?也许应该从平时教学新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做到扎实、有效。正在我困惑、迷茫的时候,恰逢近段时间细读《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专题研究》此书,受益匪浅。它使我豁然开朗,原来数学课可以这样上,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书围绕八个专题(概念、计算、探究、应用题、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广角、综合与实践)分为八章,每章都包含“观点报告”和“课例研讨”两个部分。本书内容与以往一般的教育专著有所不同,它不像课例集,缺少系统性和理论,也不像纯理论的专著那么枯燥。本书既具有理论的系统性,又具有课例的鲜活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
1.关于“观点报告” ——以学为中心,观点鲜明
观点报告以开展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反思各专题教学存在的困惑点,探寻突破策略,并积极大胆地付诸实践。每阅读完一个专题,总能给我以新的启迪,让我经历“柳暗花明”的美妙境界。
书中的“观点报告”一般包括“教学疑难问题梳理”和“教学策略与建设性的意见”两项内容,针对内容涉及面比较广的专题,把12册内容分成两个学段展开阐述。每个观点报告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和建设性意见都是主讲人在参阅大部分理论书籍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整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启发性。比如在“专题
一、概念教学”章节中,从教材缺失、教师缺位、学生不到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概念教学困境原因及教学突破的策略,值得一线教师学习借鉴;“专题
二、计算教学”章节,将疑难问题采用了表格的形式进行清晰而又系统的梳理,让大家看了一目了然……
2.关于“课例研讨” ——以课为抓手,课例典型
通过对本书八个专题课例研究的细读,文章中每个专题并选取几节典型课例进行解析,现将点滴体会赘述如下:
(1)概念教学,基于“学生经验”的激活。
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判断、解释、推理、运算和解决问题。
比如,课例认识“乘法”,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活动,在激活旧知的同时,学生获得“几个几”用“连加计算”的经验,促进学生对“乘法”的意义的构建;
反思自己的课堂:每节课的教学是否激发学生的“经验”?是否经历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感知材料——聚类分析(分类分析)——提炼概括”?……
(2)计算教学,基于“算法与算理”的融合。
书中提到,数的概念和算理、算法三位一体,算法的依据算理,那么算理的依据是什么?那就是数的意义了。比如:课例“三位数乘两位数”,注重迁移,在迁移中明晰算理和算法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结合海宝玩具的价格这个现实情境理解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
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在计算教学时关注算理与算法的沟通?算理与算法的沟通过程是否有效?……
(3)探究教学,基于“猜想与验证”的落实。
探究学习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能满足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的需要。
比如,课例“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先复习近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的,引出转化思想,再动态的把三角形顶点沿对边平行线拉长,就形成了梯形,通过猜测、验证,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反思我们的课堂:一些适合探究类的知识是否放手让孩子探究?探究的形式怎样才能做到有效?……
(4)解决问题教学,基于“情境与数量关系”的应用。
平时我最苦于应用题教学,拿到此书时,我就从这一专题看起,每一课例给我留下了颇具借鉴的价值,给我答疑解难,帮助我更好地掌握教学规律,使我能更好地教学。
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清楚地知道:教学目标需“三维一体”,教学方式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评价要“讲过程,重多元”,教师角色应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
反思我们的课堂:每一节课如何体现“三维一体”的目标?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提高数量关系分析的有效性?如何创设情境?……
(5)图形与几何教学,基于“几何直观”的建立。
比如,绕着等腰三角形的中垂线旋转,形成的是圆锥,再沿着底面直径剪开,就是那个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猜测、演示(借助几何画板)活动有利于建立几何直观。
反思我们的课堂:如何体现思想方法(转化思想)?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何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深入骨髓?……
(6)统计与概率教学,基于“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
比如,课例“可能性大小”教学,整节课体现操作与观察推理的有机结合;论理概率与实验规律的和谐统一;数学思想与数学文化的渗透融合。关注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反思我们的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
(7)数学广角教学,基于“思想方法”的感悟。
比如,课例“找规律”教学,渗透了对应思想和极限思想。对应思想体现在重复出现各组元素之间是一一对应,正因为有这种一一对应,才有重复的可能。整节课都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思维美。
反思我们的课堂:通过怎样的活动感悟思想方法?
(8)综合与实践教学,基于“数学经验”的积累。
比如,课例“打电话”教学,从“通知3名队员”入手,以解决用简洁的方式表达打电话的过程;接着探究“通知7名队员”方案,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寻找最优方案。再探究“通知15名队员”的最优方案,以发现规律,最后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获得对数学的情感体验,积累活动经验。
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的效果如何?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只要我们多看书,多吸收书中的知识,那么总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之“道”,育人之“道”。
第二篇:读《小学新思维数学研究》有感
读《小学新思维数学研究》有感
龙港一小 谢树样
最近,我拜读了张天孝老先生的《小学新思维数学研究》一书,深深被他的执着精神所感动,被他的数学教学思想所折服。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设计学习新序列
关于学习的序,我第一次是在俞正强老师的讲座中听到的,俞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就是选材和立序的问题,而《小学新思维数学研究》则在一个更宏观的范围上,谈论了通过“重组结构,更新内容,滚动发展”的方式,设计学习新序列。
本书认为可以通过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整合,设计学习新序列。例如,以“乘法分配律”为核心,将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和乘法分配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整合在“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的主题下,形成一个教学单元。从步测和目测开始,为长方形周长学习积累经验,从长方形周长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中引出乘法分配律,用乘法分配律来说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解决较复杂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问题。这样整合使得每个知识点的学习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
书中提到,采取“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呈现序列进行滚动发展。前有孕伏:结合可以联系的知识点,将学习一个重要知识点所必需的基础进行前期铺垫,降低在新知学习第一时间产生的难度。中有突破:让学生主动利用原有的知识,突破新知探索中的难点,使经验材料数学化,数学材料逻辑化。后有发展:是指把“中有突破”的探索中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在知识运用的深度、广度和灵活度上有所拓展。
其实不管教材研究还是一节课的研究,它们的思想是相通的。我曾经利用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理念设计一个教学案例,竟然获得了温州市案例评比一等奖的好成绩,真是喜出望外。
教学三环节实务和理论
课堂教学应遵循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规律,即数学思维的问题律、情境律、发展律,相应的组织教学过程,应做好引入、展开、巩固三个环节。
引入按照数学思维的问题律,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抓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引出学生思考。展开按照思维的情境律,采用操作、图示、模拟等手段,通过分析和比较,抽象概括出原理和结论。巩固按照思维的发展律。既有模仿例题的基本训练,又有增加非本质干扰因素的变式训练和一题多解的灵活训练。
应用题教学的继承和发展。
书中为我们解释了应用题、问题解决教学的来龙去脉,这是新课程以来,一线教师比较困惑的内容。曾几何时,应用题教学销声匿迹,成了谁都不愿提及的话题,似乎谁提及,谁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谁就因循守旧。其实是我们学养不够,唯上唯书的表现。张老先生在本书中专门讨论了应用题教学的相关内容,给人一种豁然开朗、醐醍灌顶的感觉。
应用题是把日常生活或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文字或图形、表格来表示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的相互关系,而求未知数量的问题。虽然课程标准没有出现应用题的名称,()教科书也没有将应用题作为单独的教学单元列出。但是,应用的意识应是一个教学目标,更是一种教学意识、教学方式,应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书中认为应重视帮助学生分清条件和问题,建立“问题”—— “条件”——“算法”之间的联系系统,切实用好列式训练、补充训练、编题训练、选择训练、变式训练,让五种训练成为教学的有力抓手。
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落实好以下几种思想:
(1)比较的思想:比较是思维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纵向比较,即对数量关系发展变化的不同层次的比较;另一种是横向比较,是对数量关系发展变化的同层次上不同的分析方法和不同解法的比较。采用比较法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新旧联结点上迅速展开,把“已知”作为基础,充分运用了已有的解题经验,因此有利于形成解题方法的逻辑联系。
(2)对应的思想:找数量关系的对应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在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问题、分数应用题和比例应用问题的教学中,都要作为一项基本功训练。
(3)假设的思想:把题中的某一条件先假设为其相近的另一个条件,从而使问题的解决趋向于简单明朗。
(4)替换的思想:把一个数量替换为另一个数量,使数量关系趋向明朗。
(5)转化的思想:转化比较的标准;从数量之间的不对应关系转化为对应关系。
总之,通过本书的阅读和学习,让我了解了教材编写的思想和特点,更好的利用教材,开展有效的教学,让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更确切地说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课例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面积的认识)
——李梅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82—85页。教材分析:
活动一,通过师生观察教室内物品的对话,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教材设计了“ 室里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是正方形的”这个问题和观察身边事物的活动,以及指出课本封面和铅笔盒表面哪个大、哪个小的问题讨论。上面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知识的背景下,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活动二,把两个不同但容易比较的长方形纸进行大小比较,在学生操作、比较、交流的基础上,通过黄色的纸比蓝色的纸大,就是黄色纸的面积比蓝色纸的面积大;引出“面积”的概念。
活动三,比较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操作活动。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表面、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2.认识面积的含义,了解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来进行面积比较的方法。
3.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同学们,新校舍正在建造之中,老师想请你当一名小小的美化师,为我们新校舍的草坪添上亮丽的一笔。(出示两块大小差异较大的草坪形状),哪位美化师愿为它们涂上美丽的颜色?
要求给草坪涂满色,并比一比谁第一个涂完,其余同学分成两组为他们加油。(学生对比赛结果产生异议)
为什么不公平?看来比赛结果和草坪面的大小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探究“面积”概念。
2、教学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表面一样大吗?并摸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
师小结: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桌子表面的大小是桌子表面的面积;凳子表面的大小是凳子表面的面积。
指出你的数学课本的封面和铅笔盒盖的表面,说出哪个面的面积大些,哪个面的面积小些?重点说出是怎样知道的,同桌互说。而后全班交流。
师小结: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3、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
出示教科书附页中两个长方形纸片,现在请你观察一下,手中的两个长方形纸片,哪一个纸片大,哪一个纸片小?
学生独立操作,比一比。
交流:(学生将两个纸片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
黄色的长方形纸片比蓝色纸片大。
师: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什么比较大?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师小结: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黄色长方形纸的面积比蓝色长方形纸的面积大。
4、总结“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比较面积的大小。
出示孙悟空扛着芭蕉扇的图片,比较两把芭蕉扇的表面哪个大?
出示实物:手绢和方巾哪个面积小?
学生演示,进行比较。
6、巩固拓展应用。
(1)下面三个图形,哪个图形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尝试解决,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比较的
方法——数格子比大小。
使用数格子比大小方法的条件——图形上的方格大小必须统一。)
(2)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大。(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引导其他学生通过质疑掌握不满一格情况的处理方法。
7、师生总结概括。
学生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谈谈自己对面积的认识。
第四篇: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课例研究
探究命题教学课例研究
数学的核心内容是由命题组成的。命题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成为当今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
课例:勾股定理探究教学课例研究
(一)设计背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勾股定理的教与学是数学教改的晴雨表:上一世纪五六十年代数学课程中的严格论证,后来提倡的“量一量、算一算”之后的“告诉结论”,“做中学”,直到现在的探究式等,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都有各自的追求。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数学计算、数学论证乃至数学推断等能力,勾股定理的教学正是一个恰当的例子。为实施探究水平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两个难解的困惑:①通过度量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计算它们的平方,再归纳出a2+b2=c2,由于得到的数据不总是整数,学生很难猜想出它们的平方关系,因此教师常常把勾股定理作为一个事实告诉学生;②勾股定理的证明有难度,一般来说学生很难自行探究,寻得解决的方法。
根据对世界各地对勾股定理的处理,我们发现美国和澳大利亚倾向于直接呈现勾股定理,而辅以直观的操作来确认定理的真实性,而捷克、香港和上海倾向通过活动去发现定理,然后介绍多种证明方法,不过捷克和香港证明以直观操作确认为导向,而上海的证明是直观操作及逻辑推理并重。
可见,直接让学生猜想和证明勾股定理是有困难的。事实上,多数教师教勾股定理,基本采用讲解的方式,在我们视野所及的范围内,即使有教师力图实施探究性教学,也只是停留于形式,称不上实质意义上的探究。那么能否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情境做铺垫,引发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否在铺垫的基础上,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自行论证,并从中懂得反驳与证明的价值呢?上海青浦的一项研究做了这样的改进:运用“脚手架”理论,通过“工作单”进行铺垫,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教学协助,帮助学生完成在现有能力下对高认知水平学习任务的跨越。
(二)教学过程
通过工作单形式组织如下教学环节:
1、探究活动:发现和证明定理作铺垫
工作单1.在方格纸内斜放一个正方形ABCD(如图1(1)所示),正方形的4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怎样计算正方形ABCD的面积?
图1(1)图1(2)
这一环节是教师设置铺垫,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教学协助。斜放正方形的面积可按图1(2)启示的思路计算(正放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阴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这样所得数据都是整数,为下一步发现定理的探究活动(见下面工作单2)作准备,也为后面定理证明方法(面积补割的方法)的发现做了伏笔。
2、定理的发现:操作、计算、观察、猜想
工作单2.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a、b)和斜边(c)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前面提供的方法分别计算下列四图中的a2、b2、2ab及c2的值,并填表,然后猜测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 ②
图2 ③ ④
注:表内数据是后来填上去的。
学生运用第一份工作单提供的方法,计算并填表,然后归纳表内数据,猜测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和斜边之间可能有的关系。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很容易猜想出“a2+b2=c2”。出人意料的是,有的学生根据数据表还归纳出了“2ab+1=c2”的猜想。对这个猜想,教师提问“它是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呢?”。于是,学生投入到确认或反驳的争论中去:
T:从上式子,我们可以看出a2+b2=c2,2ab+1=c2,两式都成立吗?那我们来试一下看看。第一图中,a2+b2=12+22=5=c2,2ab+1=4+1=5=c2,对吗?对的!请同们验证在其它几个图中,这两个关系是否仍成立?(学生独立验算。)
S:表中的数据这两个关系都成立吗?
T: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再画一个不同的三角形来,可以利用现有的方格纸来画图(学生自画)。
T:再把你们画的直角三角形的a2,b2,c2,2ab写到表格旁边,再看一下这两个关系是否还成立。(学生填表,教师巡视。)
T:好,现在教师看到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李斌画的。你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多少?
S:
2、2。
T:他画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是2。那么,算出来a2=4,b2=4,2ab=8,2ab+1=9,那么c2=9吗?我们请同学们们算一下,同学们算出来是(c2)8,对不对?对的。所以2ab+1=c2不成立,但是a2+b2=c2仍成立。下面看王涛的画的。你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多少?
S:两条直角边都是1。
T:这是两条直角边都是1的直角三角形。请坐,那么我们再来验算一下,在这个直角三角形中,a2+b2=12+12=2=c2,仍成立。而2ab+1=2+1=3不等于c2,所以2ab+1=c2不成立。因此,2ab+1=c2在一般直角形中是不成立的。但是,根据前面的验算,a2+b2=c2都成立。那么,这个关系是否在任意直角三角形中都成立?这是我接下来要证明的问题。
上面的试验推翻的2ab+1=c2,那么“a2+b2=c2”是否也可举例推翻呢?例子举不胜举,但都否定不了,看来要确认它为定理,只有依赖逻辑证明这一有力手段了。在这里,学生的尝试错误已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成为他们懂得反驳与证明的价值,激发探究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的直接动因。
3、证明的发现:从特殊到一般
工作单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命题是从以上几个特殊例子得出的,而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它是否成立呢?把图中的方格纸背景撤去,并且隐
去a、b的具体数值,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CB=90°,BC=a,CA=b,AB=c,利用刚才计算斜放正方形面积的方法证明a2+b2=c2这一命题的正确性(如图3所示)。
图3(1)图3(2)
第三个环节拆除了原先的铺垫,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学会逻辑证明的一般方法。之前,第一个环节计算斜放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实际上蕴含了一种通过计算论证定理的思路:c2=(a+b)2-2ab,第二个环节又强化了这一条思路,到这时经过上述铺垫,定理证明的难度明显降低了,学生完全可以亲自“做出来”,如下片段所示:
T:我们请同学来说说看,他在这时是怎么验证:a2+b2=c2,我们刚讲过先求c2,怎么求呢?张洁说说看。
S:在斜正方形四周补上三个直角三角形。
T:以这个以C为边的正方形四周补上三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呢?
S:大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a+b)
2T:所以c2=(a+b)2减去?
S:减去。
T:减去,每个小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那么,这就是我们求的c2了,然后怎么去验证结论呢?
S:把这个平方展开。
T:把这个平方计算出来,我们计算一下。
S:等于a2+2ab+b2-2ab=a2+b26。(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T:c2=a2+b2算出来了吗?
S:出来了。(齐声回答。)
由于,在前面两个阶段都对面积计算方法作了铺垫,因此,学生证明定理获得是水到渠成之事。学生成功地亲身经历了定理的猜测和验证过程,充分体验了解决问题的愉悦。紧接着,教师又组织学生探究证明的多种证明,开拓学生的思维。
工作单4.请用四个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为c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含有至少一个正方形(边长为a,b或c)的正方形,并比较不同拼图之间的面积关系。
学生通过尝试,很快得到了下述的两种拼图,然后,教师启发他们计算各种拼图的面积,于是得到了另一种定理的确认。
接着,教师介绍了勾股定理的发现历史及中国古代数学家取得的辉煌成就。最后,指出使用勾股定理,可能在直角三角中,已知两边求第三条边。
4、定理应用:变式训练
工作单5.图4
(1)在图4左图Rt△ABC中,a=3,b=4,求c。
(2)在图4右图Rt△ABC中,a=3,b=4,求c。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边长是3和4,求第三条边的长度。
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变式训练,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为灵活运用打下了基础。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精心设计了工作单这一“脚手架”,使学生在内在的情感和动机驱动下,主动探究,猜测,确定或反驳,体验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从再获得对定理本身及相应思想方式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通过变式训练,更让学生体验到使用自己发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
第五篇:读《小学数学教学论》有感
读《小学数学教学论》有感
前些日子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感触很大。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复习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
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四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去年我曾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并以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进行。
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 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样学生自主地看书,收获会很好。
以上是我的一点儿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各位同仁们能对这本书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上,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