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建筑空间组合论》有感1000字
读《建筑空间组合论》有感1000字
建筑与规划系 建筑学161班 白俊天
这本书,让我对建筑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首先讲到的是功能,接着是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待建筑,然后是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待建筑。在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混搭,应该是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完美结合,也即是二者精华的重现。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待,功能对于结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结构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但建筑,不能一味的追求技术结构上的更新与进步,艺术的浪漫情怀碰上技术的实用主义,唯一的结合点,就是而且也只能是功能。建筑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内容、手段和形式这三者之内既互相对立又相互制约而造成的。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念,那就是我们中国式的建筑很有信心,是不会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只是现在正处与一个相对的低谷期,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建筑,以及中国国力日益提升后,中国建筑必定能焕发出它独特的魅力!
在我印象最深的是“形式美的规律”这一章节,指出形式美规律和审美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前者应当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而后者则是随着民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发展的、较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形式美的规律,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在这一学期学习建筑学的一些初步的东西的时候,我也深有体会,比如做立方体切割模型的时候,就要做到保留切割的体块几何形体的完整性。
书中也有讲到韵律与节奏,韵律本来是用来表明音乐和诗歌中音调的起伏和节奏感的,以往一些美学家多认为诗和音乐的起源是和人类本能地爱好节奏与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连续、渐变、起伏、交错,适当的运用这些韵律,可以求得丰富多彩的变化,韵律美在建筑中的体现极为广泛、普遍,不论是中国建筑或西方建筑,也不论是古代建筑或是现代建筑,几乎处处都能给人以美的韵律节奏感。因而就有人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书中“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这一部分。从近代到本世纪末的近两百年历史中,建筑的审美却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折,这就是:第一次从古典建筑的形式美学到现代建筑的形式美学;第二次从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学到后现代、解构等建筑流派的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异。建筑空间和建筑实体相互结合形成了完美的建筑,因此建筑美也包含了空间美和实体美。实体美是外在的、开放的,空间美是内在的、含蓄的。一般说来,像国外集中型的建筑,整体集聚成庞大的体量,建筑的体量美、形体美给人较强的冲击力,在这里实体美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像中国木构架体系这样的离散形的建筑则与此相反,由于单体建筑体量不大,结构相似,建筑组群由多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内向庭院的整体空间景象成为建筑表现的主体,主建筑和附建筑都成了庭院空间的构成因子。这本书讲叙从各个角度分析建筑,也提出了建筑学发展的本质联系,让我对建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二篇:建筑空间组合论读后感
《建筑空间组合论》读后感
21:4910.6.2009
建筑创作的原理也许其实是和大部分艺术创作是一样的,如文学创作。以前小学作文指导,一般就是告诉你什么样的分段形式,什么的句式,分别有些什么样的效果,比如排比句有气势,散句活泼性强等等。而在建筑的语汇中,这些句式技巧变成了比例、尺度、主从、韵律。正如写文章也讲究主从的整体结构,而细部注重词藻的修饰润色,建筑也讲究主从,而在细节处便是装饰,韵律。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以前的写作经历,说算不上好,但也偶有佳作,而对于那些理论性指导书籍由于过于概括,理论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并无太大用处(当然也可能是我个人感受)。只是完成写作后,特别是完成较好的文章后与书中所述好的文章所共同具备要素一对照,才发现自己有意无意也有了这些要素。这当然不是巧合,但同时联想很多文学大师的自学成才之路会发现,他们也并不是从小抱着这种理论性书籍研究,而是在长期练笔有阅读好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自己觉得建筑创作也是同样道理,像彭大师的《空组》等理论性书籍是大师一生践行的结晶,是一种理论上的指导,阅读时就像阅读“怎么教你写作文”等书籍一样,想要运用并不是那么快,甚至你会感到全无用处,如果硬是要从书上的规范,理论死搬硬套那更是纸上谈兵。
当然这并不是说阅读这些理论化的东西没用,只不过真正要做到理解,以至于某一天的顿悟,要做的不是整天捧着这些书奉为金科玉律,而是读后先暂放一旁,同时应像长期练笔写作那样,长期坚持自己的创作,不断的练习,像阅读好文学作品一样,阅读建筑大师的经典作品,偶尔还抄些“好词好句”,这样在某一天,这些理论才会被吸收,被顿悟。
第三篇:建筑空间组合论读后感
建筑空间组合论读后感
08121126建筑学一班胡洋
《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彭一刚老先生的代表作。在书中,他为我们介绍了有关建筑空间的很多基本知识。作为刚刚接触建筑学的大一学生来说,这本书既不会那么的深奥难懂,又能给我们很深的教育与影响,应该是我们的必读书之一。以前我也看过一些其他的有关建筑理论的书,但只讲统一、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有关形式美的范畴。我们只能从中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而不能灵活的运用。本书既设一章来分析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又另设三章来分别说明上述规律在内部空间、外部体型以及群体组合处理中的运用。非常有助于我们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本书的总论依然在延续一个不变的话题,建筑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我在我以前的文章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两者同样重要,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放在建筑学中也很适合。首先一栋建筑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要有功能性,不然没用的建筑是基本没人要的。但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是因为人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所以说建筑发展到一定地步就会跨入艺术的领地,来反映建筑师的内心活动或者精神追求。来体现一种美,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一种和谐的感觉。而且建筑离不开现实,图纸上的建筑虽然好看,但要修出来,还要靠强大的技术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带来了建筑的新发展。但终究技术还是处于次要地位,因为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本书共有九章,除了上述的总论之外其余的章节都是介绍的建筑中的精髓,那就是空间。建筑说白了就是限定一个个空间,比如说客厅、餐厅、卧室、洗手间等等,这都是简单的分割,内容上的分割。还要更困难的是形式上的分割,通过分割空间来寻找一种感觉,一种建筑师心中对美的感觉,并通过空间传播给大家。好的建筑会有一种让人很舒服的感觉,因为空间划分的非常好,不仅满足了内容上的需要,更体现了一种精神的境界。比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光的十字。光和十字都是纯洁和圣洁的代表,两者结合给人一种精神的洗礼。这就是空间的魅力,难以掌握,又让人如痴如醉。
这九章中我规律要说的是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因为我更喜欢建筑的美感。我认为美才是建筑的最高追求,只有美的才是好的。建筑一定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赋予他们以美的属性。
首先美的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导致人们的审美标准不会太一致。比如东方人对美的感觉就和西方人有不小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美的体验也会改变。特别是本世纪初由于功能、技术、材料的发展,在建筑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古典建筑形式几乎完全的被否定。可以看出美是没有一套固定的标准的。完全相反的东西都可以是美丽的。社会会进步,人们的思想也会进步,作为建筑师思想体现的建筑必然也会发生改变。所以说美是多样统一的,在同一种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即使在表面上大相径庭,但是在遵循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的普遍原则这一点上,则是毫无例外的。
追求统一最简单的的方法就是以简单的几何体求统一。就我来说,我觉得圆
或者球是最完美的形状,没有棱角,绝对对称。而且简单的几何形体给人一种清爽干净的感觉。这些几何体本身就简单明确肯定,、各要素之间有着严格的制约关系。许多大型的体育馆建筑,都每每借圆或正方形的构图而获得了完整的统一性。所以说要求完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简单几何体构图。清爽而又完整美丽。
每一个要素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和所处的地位,将会影响到整体的统一性。每一个东西都有重点和次要的,建筑也不例外。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各组成部分是不能不加区别而一律对待的。他们应有主与从的差别;有重点与一般的差别;有核心与外围组织的差别。如果平等地对待所有的要素,整体就会难免很松撒而且很单调,而失去统一性。我们一般要很注意这一点,在处理重点与次要的时候。突出重点,以次要的作为陪衬,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然们喜欢把重点放在正中央,次要的放在它两边。这样的话会很突出重点,可看多的话又难免会单调。所以我更喜欢将重点放在一边,而次要的附庸在主体上。不再是死板的对称,而是更为活泼的突出。突出主从的方法有很多种。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就是通过大小来表现,中国的故宫就是很好的例子,大的永远就是好的,就是皇上用的。还有就是通过位置来表现,处于正中间的是主体,故宫也很好的符合了这点。但上述说过,这样做有点死板,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在现代建筑中,所谓的突出重点,就是指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功能特点,有意识地突出其中的某个部分,并以此为重点或中心,而使其他的部分明显处于从属地位,这也可以达到主从分明,完整统一。也就是说,主体和从体在外表上可能没太大的差别,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你会慢慢体会到其主次之分。这就需要建筑师需要对空间很强的划分能力,以空间来决定主次,这才是最高境界。
地球是有引力的,地球上的一切都会被它吸引,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与重力斗争的结果。人们在与重力的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与重力有关的审美观念,那就是均衡与稳定。实际上的均衡与稳定与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科学,后者属于美学。就我来看,前者属于制约,后者属于追求。我们追求美学上的均衡与稳定但也要受到科学的制约。对称的形式是天然的稳定,但这并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喜欢以不对称的形式来维持稳定。这种稳定要比堆成活泼轻松得多。静态是最常见的平衡,而我更喜欢动态的平衡,旋转的陀螺,行驶着的自行车都是这种形式。动态的平衡在建筑中显得更隐蔽,因为建筑是静的,要通过变化与韵律的改变来维持动态的平衡,对于建筑师来说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突破是必然的,上大下小是以前建筑的金科玉律,比如金字塔,这是因为重力的缘故,要维持一种静态的平衡。现在出现了不少的倒三角的建筑,就是一种突破,这既是审美的突破,也是技术的突破。
现代建筑越来越注重对比的运用。没有对比的建筑会单调的厌烦,而过于对比则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如何协调好这两者,那就要看建筑师自己的功底了。
我们在学习时还经常提到一点,那就是韵律与节奏。这本来是音乐和文学用语。韵律美是个很抽象的概念,这完全靠我们在观察建筑时的理解与感觉。韵律美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连续的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和交错韵律。它们虽然有区别,但都极强的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借助这一点既可以加强整体的统一性,又可以求得丰富多彩的变化。就我看来,韵律是建筑外形中最难掌握也是最抽象的一方面。节奏韵律等等都是抽象的概念,需要人们亲自去在建筑中体会。有韵律感的建筑几乎处处都能给人以美的韵律节奏感。过去有人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其道理正是如此。
任何物体,都存在着长宽高的度量,比例所研究的就是这三个度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说黄金比例,就是最和谐最完美的比例。许多建筑都是按照这个比例来设计的,所以看上去非常的和谐。我们一般都是从美学角度来考虑比例问题,实际上功能对比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譬如房间的长、宽、高三者的尺寸,都是由功能决定的。除了这两点,不同民族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往往也会以其创造的独特的比例形式,而赋予建筑独特的风格。构成比例的的因素是复杂的,企图找到一个放在任何地方都适合的比例,事实上是办不到的。我们建筑师的任务,就是找到适合于当地的最完美的比例。
我在上述的文章中主要强调的是第四章的内容。因为局限于我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爱好,我更喜欢从形式角度来观察和学习建筑。还有第九章我也很喜欢,作者赏析了现代西方建筑,这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潮流。但篇幅所限,我就不能在此详细的讲解了。
总之我认为《建筑空间组合论》是一本很好的建筑理论作品,不太深奥又不太肤浅,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刚入门的大学生。其图文交错,既不显得太死板,又不会太花哨。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的必读书之一。
2009年5月30日
第四篇:《建筑空间组合论》观后感
《建筑空间组合论》观后感
经老师介绍读《建筑空间组合论》感觉受益匪浅,初读感觉很枯燥,再读觉得其所说都是精华,很值得一读再读。
本书的重点是讨论建筑形式的处理问题。建筑形式受到功能、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第一章总论是科学论证建筑中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人们盖房子总有它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这在建筑里面叫功能,建筑不仅是满足个人和家庭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这就使建筑有不同的功能,从而使其反映在形式上也是千变万化的。二:从精神和审美来看。每一个建筑因为功能性质不同,地形及环境不同,设计者的意图和构思不同应当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特点除此之外建筑形式还不可避免地反映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民族、地区的特点。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御用建筑师维鲁威写下了著名的《建筑十书》,他体术建筑设计的三位一体基本原理,即一切建筑物都应该恰如其分的考虑到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其中说的“便利实用”显然就是它的功能性。三: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一定的功能必须要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然而获得某种形式的空间主要取决于工程结构和技术发展的水平。以摩天大楼为代表的高层建筑设计是最能说明物质技术手段的有效例子之一,虽然在19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了高层建筑,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们利用1871年芝加哥城大伙所提供的重建该城的机会呢充分利用新建筑材料和新施工技术,设计了最早的一批高层建筑——一钢铁骨架构成内部支撑结构而外面壳体不起支撑构架作用的10层上下的楼房这种国际性的普及与推广首先建立在当时高新科技的发明和推广的基础上1915年出现了自动控制电梯,上升速度达到每分钟365m,1950年群控系统开始使用,由于垂直交通问题的顺利解决和不断改进,由于优化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40层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这种名副其实的“摩天大楼”才得以实现。四:从建筑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建筑内部矛盾双方既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的结果,在建筑中功能表现为内容,空间表现为形式这两者所构成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是按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而呈周期性太特点的。建筑随着功能要求日益复杂和多样化,都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室内空间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相对于自然空间而言的,是人类有序生活组织所需要的柏质产晶.人对空间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满足生活上的物质要求,到满足心理上的精神需要的发展过程.但是,不论物质或精神上的需要,都是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干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人们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也相应发生改变。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因此,室内空间的内涵、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补充、创新和完善。
在第二章功能与空间里我认识到形式由句话给予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那么与功能有直接形式要素的就是空间了,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就是指建筑功能要求有与之适应的空间形式,但是又不能说空间形式就是有建筑功能决定的,但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
一,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现实生活中 一般以平面面积作为设计的依据,根据使用要求的的不同 面积要随之发生变化。二,功能对于空间形态方面的规定性。在确定了空间大小和容量之后就是确定空间的形态,是正方形长方形还是椭圆等等,根据不同的功能而进行选择,例如教教室、剧院、体育馆不同的功能要进行不同的选择使其能够满足需求。三空间对于空间质的规定性。空火箭指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量一个是形,但仅仅有这两点还不
够,还要使空间在质的方面有与之相适应的条件,质的条件一般式能够遮风避雨再进一步是采光通风,少数还要求房间防震恒温恒湿等等。
二功能对于空间形态方面的功能性。不同的房间由于不同的功能对空间形态有不同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功能与空间的形态存在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功能对于空间的规定性首先表现在量和形的两个方面,但仅有量和形的适应还不够,还要使空间在质的方面也具备与功能相适应的条件。所谓质的条件,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能够避风雨、防寒暑;再进一步的要求则是具有必要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少数特殊类型的房间还要求防尘、防震、恒温、恒湿等。避风雨、御寒署几乎是一切房间都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自不待言。少数特殊类型的房间要求防尘、防震、恒温、恒湿等条件,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设备特殊的构造方法来保证的,与空间形式的欢喜不甚密切,这里也无需详细讨论。对于一般的房间,所谓空间的质,就是指一定的采光、通风、执照条件。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开窗和朝向。不同的房间,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则要求有不同的朝向和不同的开窗处理。
在一般情况下,集中于一栋建筑物之内的各个房间的性质和功能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联系,房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将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布局。在组织空间时要综合、全面的考虑各房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并把所有的房间都安排在最适宜的位置上而使之各得其所,这样才会有合理的布局。
此外,还要善于根据功能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空间组合形式。什么是“空间组合形式”?空间组合形式就是指若干空间是以什么方式衔接在一起的。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空间组合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初看起来似乎很难按模式化的方法把它们分成若干种类型。但是不论这种变化是何等地复杂,它终究要反映不同功能联系的特点,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概括出千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形式。
在一般情况下一幢建筑的主体部分空间组合和房间未知的安排基本上都是根据建筑的主要人流路线决定的。有些建筑,主要人流只是各种流线中的一种,这时,主要人流路线虽然乐意左右建筑物主体部分的空间组合形式,却不能决定整个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这往往也是一幢建筑必须综合采用几种类型空间组合形式的原因。
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既要尊重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规定性,也要充 分利用它的灵活性。无规定形而随心所欲的杜撰形式必然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相反的,过分的拘泥于规定性也可能会是建筑形式缺少变化而千篇一律。我们只有把规定性和灵活性辩证统一起来。
在第三章空间与结构中我知道了显示和充任某种功能的空间就是功能空间,他强调的是空间的功能意义和价值,比如说交流空间、工作空间、展示空间、销售空间、审美空间等被美国建筑师迈耶1967年设计的美国康涅狄格州达连位于海滨的史密斯住宅,其客厅采取了敞开式的几何风格设计,一面无墙,朝着蔚蓝色的大海,另外一大面积玻璃幕墙充作建筑物超向外面的空间界面即外墙,既封闭了空间,又使室内外的人可以透过玻璃互相看见,具有某种通透感,这是一种开放与封闭相结合的空间设计。美国建筑师戈登邦夫特1962年设计的纽约布法罗市奥尔布赖特—诺克斯艺术馆增建部分,1962年设计的纽约马林—米德兰大厦,都采用了这种空火箭、处理方式。
对于不同的空间形态人们产生了不同的空间评价尺度其中又往往交杂着复杂的成分在一个居住或工作空间内为人们日常生活余姚服务的家具同事担任充实空
间和虚拟分割空间的任务。
一以梁和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墙体本身既要起到围隔空间的作用,同时又要承担无眠的荷重,把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这两重任合并在一起,一身而而任。
二、框架结构体系
三、大跨度结构体系
四、悬挑结构体系
关于第四章 形式美的规律,我们知道对于建筑空间形象的美感问题,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别,往往难于一致,而且审美观念就每个人来说也是发展变化的,要确立统一的标准是困难的,但这并不能否定建筑形象美的一般规律。
建筑美,不论其内部或外部均可概括为形式美和意境美两个主要方面.空间的形式美的规律如平常所说的构图原则或构图规律,如统一与变化、对比、徽差、韵律、节奏、比例、尺度、均衡、重点、比拟和联想等等,这无疑是在创造建筑形象美时必不可少的手段.许多不够完美的作品,总可以在这些规律中拽出某些不足之处.由于人的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这些规律也在不断得到补充、调整,以至产生新的构图规律.
人们要创造出美的空间环境就必须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设想知道把它变为现实,以新老建筑来讲他们都共同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多样统一,但在形式处理上又由于审美观念的发展和变化有不同的标准和尺度。不明确这一点,就会陷入思想上的混乱,甚至会因为的字标准和尺度的差异而否定普遍、必然的共同准则。
统一性每一个艺术家的目的都是要在自己作品中表现的一种思想每一个设计在平面和立面图中 丢必须表现出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联系。构图组合与并置是对立的并置缺乏连贯的谈吐所具有的力量只是一些无意义的、不连贯的单词而已两座相同又相邻的雕像,两座同样的房屋,层高相等的两层楼一上一下叠置都不能构成统一性,而是竞争性;因此,一切几何形式凡是人眼感到很明显可以分为两半部的(例如由两个正方形组合成的矩形)都应避免采用
对比。在哥特式教堂中,垂直因素明显占优势,维奇奥府邸以实面为主,而神职人员大楼则正好相反。流水别墅以水平因素占优势,但如果垂直因素不存在的话,也就没有对比,整个组合形式就会显得好像陷入地底去了,就他现在的样子看来,则更为生动活泼,材料的表面质感有光滑、有粗糙,相互对比,色彩效果也构成对比。
对称对称对建筑物起平衡效果,对称的构成形象包括像凯旋门和维克多·伊曼纽尔纪念碑、帕提农神庙、圣萨比娜教堂等等,不对称建筑物实例有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大楼和包豪斯校舍等等,单位符合统一性的原则,这些不对称建筑必须服从平衡或均衡的规律。
均衡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如果我们在天平的一对盘子里各放上数量相等的砝码,其结果就是平衡的;如果这些砝码的摆放在两边都是一样的,我们得到的就是对称形式;如果一边的砝码摆成一堆另一边则摆成一行我们得到的就是均衡。流水别墅二楼上的平台并不对准一楼的正中心,但是那宽大的雨棚和那个烟囱的垂直线与其体量互相平衡。这是均衡最好的见证。
比例比例总是建筑物进行划分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要达到统一、均衡重点突出有对比以及协调和有节奏。
尺度。一般来说一座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是很突出的,但是在纽约市尺度效果
则反过来了,在华尔街区的大群摩天楼中那座小小的三一教堂在周围环境中则因其小而居于主导地位。尺度意味着人们感受到的大小效果,意味着与人体大小相比的大小的效果,所以,它是很重要的。
空间式建筑的主角,直到现在我们还不习惯从空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一个人,哪怕只是稍微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就会懂得建筑的特性——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维空间语汇。当你想盖一座住宅时建筑师会画一张外观的渲染图,可能再加一张起居室的透视草图给你,他还会提出平面、立面、剖面图,换句话说他得把围成和分隔建筑体积的各个竖直面和水平面,地板、屋顶、内外墙等分别加以表现。现在艺术方面的教科书中有大量的显然比重过大的篇幅用来阐述建筑物的雕塑方面、绘画方面、社会方面,有时甚至心理方面的历史,而不是用来阐述建筑的实在性和建筑空间组合这个精髓部分,当然,这个样的资料也有其价值,这好比不熟悉意大利语的人如果要读《神曲》仙人感到需要学习其中词汇的含义,需要通过学习中世纪意大利语的句法来弄懂其中句子的含义,也需要学习中世纪的历史和神学思想以及但丁一生的史实以及心理活动的演变,但在这一系列预备性的钻研活动中如果忘掉了原先的动机和最终的目的是要深刻体会《神曲》那就很荒谬可笑。
现代建筑中有两种最主要的空间概念就是功能主义和有机建筑运动。现在这两派都是带有国际性的了,在现代住宅建筑的杰作中,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和赖特的流水别墅明显表现了他们构图方式的区别也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思路。
勒·柯布西耶从一个方格状的结构网出发从一个有等距离的支柱的四方形出发在一个合理的、几何程式的范围内他的空间有四堵有连续条形窗的墙壁围起来,只是从这个出发点才开始了开放平面的探索。分隔墙不是固定的,而是由薄的可以移动的墙构成的。二楼有一个大平台室内和室外空间正好在一面玻璃墙上会合,这面玻璃可以全部打开。而竖直方向上,楼层之间由一道宽敞的坡道贯穿房屋的中部来联系,直达顶层平台。所有的这些设计都设计的自由开放,但都服从一种精确的布局。
在赖特的设计中追求空间的连续性更带有开朗活泼的特色,它的建筑集中围绕内部空间的生活真实情况因此与基本的体积形式有矛盾在赖特看来开放平面并非在一种建筑体积的范畴内推敲,而是从一个中心向各方面延伸出各个空间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最后结果。因此所产生的戏剧性的体积效果就具有一种大胆和丰富的特色,是功能主义所梦想不到的。
对现代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固然与过去的没什么不同但现代建筑的艺术理想却是与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一面弯曲的墙面已经不再是某种幻想的产物,社会的、集体与个人的迫切需要是当前发源于功能主义的现代城市规划以及建筑的指引和促进力量。
美观的建筑就必须是其内部空间吸引人、令人振奋,在精神方面是我们感到高尚的建筑(像法兰西哥特时期沙特尔教堂那样),而难看的建筑必定是那些其内部空间令人厌烦和使人退避的建筑,但是要紧的是必须明确凡没有内部空间的都不能算作是建筑。.作为建筑师我认为不应在建筑上突出装饰性使之超过空间性,那么作为评论家和史学家,我们就不应当突出我们对装饰手法和图案效果的爱憎来作为作为我们评价所有时代建筑的唯一标准。
建筑历史主要是空间概念的历史,对建筑的评价基本上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评价,如果没有空间一件作品就不能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评论,如果一座建筑物的评价在空间概念方面在体积造型方面和装饰效果方面都是肯定的,那我们就面临一个稀有的、完整的艺术品。
空间——空的内部——应当是建筑的“主角”这毕竟是合乎规律的,建筑不单式艺术,它不仅是对生活的认识的一种反应而已,也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写照而已;建筑师是生活环境,是我们生活展现的舞台。
关于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审美的变异建筑形式美规律大体上可以解释自古希腊、罗马到现代建筑等哥哥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及形式处理所遵循的某些统统准则然而自60年代开始西方新出现的后现代建筑却大异其趣,从而对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形式美提出质疑和责难。从古希腊、罗马到近代社会,历史跨越了2000多年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然而,从近代到本世纪末的历史中,建筑的审美观念却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折,这就是:第一次从古典建筑的形式美到现代建筑的技术美;第二次从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学到后现代解构主义流派的建筑审美观念的差异。
建筑审美冲突是建筑审美差异性的必然结果和现实表现。建筑审美冲突既反映了性质相异的建筑审美文化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不同群体的建筑审美意识、建筑审美标准的相互区别和个性特征,是建筑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
西方当代建筑美学主要是由四种美学风格建构起来的:即历史主义、美学、新现代主义美学、技术主义美学和有机主义美学。这四种美学风格,分别体现了四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审美取向。”[3](P53)虽然关于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流派的划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课题,但西方当代建筑审美的多样性的事实足以证明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而且,就是历史主义建筑美学内部,亦存有新古典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新地方主义的审美取向之分,从而更充分地显示出建筑审美群体性冲突的多样性表现。若对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细加分析,则可发现,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总是通过区域性冲突、时代性冲突、民族性冲突和阶级性冲突而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
首先,审美文化具有区域性,建筑审美也必然出现区域性冲
其次,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表现在民族性上,或称民族性冲突,这与区域性冲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特定的民族必定有其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其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也一定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可以说,人类的审美活动总是渗透着民族精神,体现出民族特点的。黑格尔就曾谈到:事实上一切民族都要求艺术使他们喜悦的东西能够表现出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愿在艺术里感到一切都是亲切的、生动的,属于目前生活的。卡尔德隆就是以这种独立的民族精神写成《任诺比亚和赛米拉米斯》的。莎士比亚能在各种各样的题材上印上英国民族性格。总之,“在艺术作品中各民族留下了他们的最丰富的见解和思想。再者,建筑审美的时代性冲突也是建筑审美差异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
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维纳斯”几近成为美的代名词,维纳斯雕像随处可见。可是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徒们却“把所有的维纳斯叫做女妖,只要有可能就到处加以消灭。”[7](P838-839)在欧洲建筑发展史上,建筑风格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就很好地反映了建筑审美标准的时代性,古希腊罗马柱式严谨地模仿了人体的度量关系,充满了对现世人体的热情讴歌,反映了对人本主义世界观和对理性美的崇拜,表达了欲将理想美和现实美统一于艺术构图法则之中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理想。而到了以宗教神学为本的中世纪时期,其建筑风格完全脱离古希腊
罗马的影响,高耸的尖塔随处可见,垂直线条的广泛运用,成为这一时期建筑的基本形式,故称“高直式”风格。它表现出一种向上飞腾的气势美和威严神秘的宗教意蕴,流露出鲜明浓郁的时代气息。同样可以看到,由古希腊罗马向中世纪过渡的时代变迁,是教会神权和封建王权走向结合的过渡时代。这也直接反映在建筑审美风格上。“罗马风”建筑即是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真实写照。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建筑群,“它们既不追求神秘的宗教气氛,也不追求威严的镇摄力量,作为城市战胜强敌的历史纪念物,它们是端庄的、和谐的、宁静的。
从现代主义运动开始以来,当代西方建筑思潮经历了从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到重新注重形式意义的后现代主义,再到当前重视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的过程。
现代主义运动是伴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新技术性新材料的出现以及战后大规模的建设需求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性新材料给现代主义提供了能力,大规模的建设需求则提供了动力。人类始终有在建筑上倾注情感的秉性,在现实问题基本解决后就有赋与建筑艺术性的欲望,从而催生了后现代主义。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生态建筑应运而生,计算机技术、铝合金、膜结构等等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为之提供了技术保障。人类对环境的态度也从傲慢变为谦虚。
西方建筑变异的过程揭示了建筑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利用当前技术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建筑审美适应不是单向的文化制约或移植,而是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建筑审美适应的完成和实现意味着审美互动取得了结果。它一方面失去一些审美特质,另一方面又获得一些审美特质,在交互作用中不断调整、不断变化、不断出新、不断发展。
建筑审美适应是一个建立新的建筑审美文化模式的过程。建筑审美文化体系内审美特质的变化必将引发审美规范、审美观念、审美标准等等的再解释,必将导致审美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再取向。因此,建筑审美的适应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一些旧的审美特质,或采纳一些新的审美特质,而是一种新的综合过程,也是产生新的建筑审美文化体系的过程。
第五篇:读书笔记建筑空间组合论
读书笔记
———彭一刚《建筑空间结合论》读了这本书,我最欣赏的是他表述的建筑美学及建筑空间与功能的关系这几部分的内容。谈到建筑功能时,建筑理论界一直有所谓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功能之说。建筑一般都会具有实用功能,有待于发展其精神性的审美意义,只有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才是健全的。
一、突出建筑的空间美
建筑空间和建筑实体相互结合形成了完美的建筑,因此建筑美也包含了空间美和实体美。实体美是外在的、开放的,空间美是内在的、含蓄的。一般说来,像国外集中型的建筑,整体集聚成庞大的体量,建筑的体量美、形体美给人较强的冲击力,在这里实体美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像中国木构架体系这样的离散形的建筑则与此相反,由于单体建筑体量不大,结构相似,建筑组群由多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内向庭院的整体空间景象成为建筑表现的主体,主建筑和附建筑都成了庭院空间的构成因子。在这里空间美就上升到了主导地位。中国传统建筑是土木为材所形成的木构架建筑体系,由于建筑材料自身物理属性的影响和限制,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不向超长的高度发展的体制。但建筑要满足多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就必须有满足它的足够的空间。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传统建筑走上了群体组合的发展道路,通过建筑物的群体组合来延伸、扩大空间。空间组合通过引导、联系、过渡、集合、总结等方式进行,因此,人置身并行进在建筑的空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空间序列在我们面前不断呈现,此起彼伏,在起、承、转、合中体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正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美,也就随着时间的进程,在虚实相间的空间布局中流溢出来。
四合院的空间特性表现为内向性的美,这是由于它的围合特征所决定的。这种围合以轴线对称的方式来进行,围合出来的空间相对具有封闭、内敛、独立、宁静的特征。在这种组群的处理方式中,呈现出了均衡、对称的空间布局形式,这样的空间氛围和中国的传统的宗族、血缘、道德、伦理关系又相适应。由于社会的构筑关系决定和催生了这种空间的处理方式,反过来这种围合的空间又加强了这种社会家族关系。相对于四合院的严谨、秩序的空间美,江南地区的传统建筑呈现出来的又是另一种美。建筑多由天井庭院式布局以适应江南多雨湿热的气候;住宅群相伴成街巷空间,实现物质与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码头、桥梁组合成水岸空间,参差错落,繁而不乱。水、桥、房融合成独特的江南建筑的空间美。
二、空间使用
从物质技术来看空间使用
人们盖房子总是有它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的,这在建筑中叫做功能。自古以来,建筑的式样和类型各不相同,仔细考查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功能在其中无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建筑,不仅用来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面且还要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由于社会向建筑提出各种不同的功能要求,于是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建筑类型。各类建筑由于功能要求的千差万别,反映在形式上也必然是千变万化的。
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或者说最原始的细胞就是单个的房间,它的形式—包括空间的大小、形状、比例关系以及门窗等设置,都必须适合于一定的功能要求。每个房间正是由于功能使用要求不同而保持着各自独特的形式,以使之区别于另一种房间。例如居室不同于教室,阅览室不同于书库,生产车间不同于观众厅……这个道理是十分浅显和不说自明的。老
子(道德经》。
然而就一幢完整建筑来讲,功能的合理性却不仅仅有赖于单个房间的合理程度,而且 还有赖于房间之间的组合。
相反地,同一功能要求也可以用多种形式的空间来适应。例如同一使用要求可以用不 同的方案来解决,这就是说,功能对于空间形式既有规定性又有灵活性。
建筑,既然是为人提供一定的物质空间环境,而人又是不能脱离开社会而孤立地存在 的,因此我们还应当看到建筑功能与社会的联系。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社会财富集中于少 数统治阶级手中,建筑作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主要是用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就是说,它首先必须用来满足统治阶级对它提出的功能要求。
以建筑类型来讲,近代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于是伴 随着机器生产就出现了规模巨大的新型工业厂房。特别是由于在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基础上 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的巨大变化,于是对建筑提出了许多新的、前所未有的功能 要求,正是在这些功能的驱使下,才相继出现了像原子能发电站、可容万人的体育馆、超 高层建筑··一等许多新的建筑类型。
建筑中的功能因素所回答的正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而这种要求却不是静止 的、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发展的因素。联系到前面所分析 的—建筑空间形式一定要适合于功能的要求,那么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将意味着什么呢? 不言而喻,就意味着新的要求与原有的空间形式之间必然要从相对的统一而逐渐发展成为 冲突、对抗,随着这种矛盾的日益尖锐,最终必将导致对于旧的空间形式的否定。
处于资本主义近代建筑前夜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形式,就是以它那种古板、僵死的躯壳而严重地阻碍·束缚了建筑功能的发展,其结果不一可避免地在建筑领域中导致 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尽管西方近现代建筑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过分地夸大了功能对于建筑形式的决定作 用,但是它的出现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当时苏联的建筑界却没有正视这一点。有些建筑由于功能的要求不适合采用对称的形式,和对称的形式一样,非对称的形式
也可以产生另外一种气氛和艺术感染力。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说对称的形式易于造成庄严、肃穆、雄伟的气氛;那么非对称的形式则较有助于获得自由、轻巧、活泼的感受。最明显 的例子如我国古典的园林建筑,就是以不对称的形式而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个别建筑类型如纪念碑、凯旋门,其形式的决定主要不是取决于物质功能,而是取决 于精神要求。
与上述的情况正相反,也有一些类型的建筑如仓库、堆站等,由于和人的关系不甚一密 切,对于这一类建筑,它的形式则基本上取决于功能使用要求,而很少、甚至不考虑人的 精神感受方而的要求。
除以上的建筑类型外,一般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都必须同时满足人们对 它提出的物质功能和精神感受这两方面的要求,并且以这两方而的因素作为基本内容而谋 求与之相适应的建筑形式。
建筑性格特征所表现的是建筑物的个性。每一幢建筑由于功能性质不同,地形及环境 条件不同,设计者的意图和构思不同,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特点。除此以外,建筑 形式还不可避免地要反映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民族、地区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处 于同一时代的建筑,不论属于哪一种建筑类型,除了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外,又都共同地 体现出一种共性特征,这种寓于个性之中的共性特征,由于是时代所赋予的,所以称之为 时代风格。同理,处于同一民族或地区的建筑,不论它属于哪一种建筑类型,除具有不同 的性格和个性特征外,又都共同地休现出一种共性特征,这种寓于个性之中的共性特征,由于是民族或地区所赋予的,所以称之为民族或地区风格。一幢建筑,从时间上讲它必然
要处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从空间上讲它必然要处于某个特定的民族或地区,因而它必 然同时兼有上述两重风格。
再进一步地说,除时代、民族和地区会分别赋予建筑以某种特征外,作者也会赋予作 品以某种特征。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一书中所讲的“才性异区、文辞繁 诡”,就是说明作家的不同创作个性形成了作品风格的差异。在建筑设计领域中,这种由 作者赋予建筑以某种特征的称之为个人风格。由此可见:单就风格来讲就可以把它分解成 为三个侧而—时代的、民族或地区的和作者个人的。
建筑,作为一种巨大的物质财富,总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它不仅要满足统治阶级 识形态。例如古代的埃及建筑,尽管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却都具有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这正反映了占埃及极其神秘化的宗教组织形式和奴隶的最高统治者—法老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埃及相比较,古希腊建筑则显得开朗、明快一些,这也是和当时希腊在自由民中所实行的相对民主的制度分不开的。高直建筑所采用的细而高的比例、竖向线条的装饰和尖拱、尖塔等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所反映的则是人对于宗教神权的无限向往和崇拜。对它提出的物质功能要求,而且它还必须反映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义。
三、空间与功能的关系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居于决定的地位。具体到建筑活动,正如前而已经分析过的,功能作为建筑的首要目的。它的发展不仅带有自发性,而且又与社会的发展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就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正是由于功能的要求和推动,才促进了工程结构的发展,全部建筑历史的发展过程也雄辨地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在古代,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根本不可能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因而就大大地限制了人们在室内活动的可能性。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人们力求用各种方法扩大空间,正是在这种要求的推动下才相继地创造出拱形结构、弯窿结构,并用它来代替梁柱式结构,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室内空间,使数以千计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
近代建筑的发展也令人信服地表明了功能对于工程结构的推动作用。在扩大空间方面 协调统一性,这反映在外部形式必然符合于均衡、稳定的原则;各部分往往具有合理的形状 和比例关系,各种构件的组合往往具有强烈的韵律感……,这些,都是和形式美的原则不相冲突的。
诚然,古典建筑的形式是美的,它的美正体现了上述各方面的和谐统一性,但是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当时的材料和结构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把新的材料和结构包裹在旧的形式中去,这里必然会造成表里不一,而表里不一的东西还有什么内在的和谐统一性可言呢。新的材料和新的结构方法要求在新的基础上的统一,这就必然导致对于传统形式的否 定,这种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种变革。当然,新材料与新 结构的出现与建筑形式之间的统一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又是一 个创造的过程。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建筑实践活动,特别是意大利J建筑师奈尔维的许多创作,对于谋求新结构和建筑形式之间的统一性,对于我们都是很有启发
和参考价值的。
除结构外,其它工程技术对于建筑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与结构、材料相比毕竟处+次要的地位,为节约篇幅这里就不作分析了。
两千多年以前,罗马伟大的建筑家维特鲁维斯在论述建筑时,就曾把“适用”列在建筑三要素之一。嗣后各个历史时期,尽管所强调的侧重时有不同,但是谁都不能抹煞功能在建筑中所处的地位。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新建筑运动应运而生,为了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又再一次强调功能对于建筑形式的影响和作用,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形式由功能而来”的看法,正是这种观点的一种集中表现。从那时起到现在,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尽管有人不时地批评、指责现代建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存在的片面性,甚至公然宜布“现
代建筑已经死亡”,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形式由功能而来”这句
名言给予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在讨论功能与空间的关系时,已经具体地分析过一定的功能必须要求有一与之相适应的 空间形式。然而,能否获得某种形式的空间,却不单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愿望,而主要是取 决于工程结构和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所需要的那种空间将要变成 幻想。例如古希腊就曾出现过戏剧活动,这时已经有建筑剧场的要求,可是由于技术条件 的限制,人们不可能获得一个足以容纳数以千计的观众在其中活动的巨大的室内空间,因 而当时的剧场就只能采取露天的形式。由此可见,功能与空间形式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讲 又表现为功能与工程技术,特别是与结构的矛盾。由于功能是要求,上程结构是为了达到 要求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因而,这种矛盾关系又可以说是目的与手段或内容与形式之间 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内容和形式看成是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事物的形式是由它的内容决定的。功能既然作为人们建造建筑的首要目的,理所当然地是构成建筑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它必然要左右建筑的形式,关于这一点是确定不移的。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却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尤其不能用简单化的方法来硬套“内容决定形式”的公式,从而机械地认为:有什么样的建筑功能,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应当看到事物内部联系的复杂性,否则有许多问题便无法解释。
例如人们经常提到的“建筑形式”,严格地讲,它是由空间、体形、轮廓、虚实、凹凸、色彩、质地、装饰……等种种要素的集合而形成的复合的概念。这些要素,有的和功能保持着紧密而直接的联系;有的和功能的联系并不直接、紧密;有的几乎与功能没有什联系,基于这一事实,如果我们不加区别地把这一切都说成是由功能而来的,这显然是
错误的。由此看来,“形式由功能而来”这句近现代建筑的格言,尽管有它合理、正确的一面,但笼统地认为一切形式均来自功能,则显然夸大了功能的作用,就这一点来讲它确 实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那么,与功能有直接联系的形式要素是什么呢?是空间。关于这一点人们对它的认识 似乎越来越明确、越深刻。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建筑师都引用老子的话:“诞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正表明: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从这一点出发,有的人更进一 步把建筑比作容器—一种容纳人的容器。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就是 指:建筑功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那么,能不能说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建筑 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来决定的呢?也不能。诚然,建筑的空间形式首先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人一步地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 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因而,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建筑的空间形式 就是由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但是有一点必须给予充分地肯定:即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
一、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
房间是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它通常是以单一空间的形式出现的,不同性质的房间,由于使用要求不同,必然具有不同的空间形式。为了搞清楚功能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制约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一)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的规定性「图a}
功能对于空间的大小和容量要求理应按照体积来考虑,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都是以平面面积作为设计的依据。设计工作一开始,首先要求确定房间面积。然而,以什么为标准呢?例如一幢简易的低标准住宅和另一幢豪华的高标准住宅,其居室的面积相差甚远,究竟怎样才算是符合居室的功能要求呢?为了满足起码的生活起居要求,或达到理想的舒适程度,其面积和空间容量应当有一个比较适当的下限和上限。我们所讲 的功能对于空间在大小或容量方面的规定性,就是指不要超越这种限度。以我国当前的一 般情况来看,一间居室,为保证基本使用要求,其面积大约在15---2Q时之间。
使用要求不同,面积就要随之变化。居室在住宅中属最大者,但与公共建筑用房相比,其空间容量是小的。以教室为例,一间教室要容纳一个班(50人)学生的教学活动,至少要安排5}张桌椅,此外还必须保留适当的交通走道,这样的教室至少需要50澎左
右的面积,这就意味着要比居室大三倍左右。
再如影1}J院中的观众厅,对空间容量的要求则更大。至于大到何种程度,则要看它拥 有的观众席位,容纳观众的席位愈多,其面积和空间体量就愈大,如以每个席位占
0.75mz计算,一个拥有IDD}席位的观众厅其面积大约为75Umz,这个数字比教室大15 倍,比居室则大}a倍。
更大的厅堂,如容纳数千人、甚至万人的大会堂或体育馆比赛厅,其面积可能高达居 室的soo倍!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不同性质的房间或厅堂,其空间容量相差竟如此悬殊!造成 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是功能。可见,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及容量的规定性在实践中表现 得何等的鲜明!
(二)功能对于空间形状方面的规定性
在确定了空间的大小、容量之后,下一步就是确定空间的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 抑或是圆形、三角形、扇形、乃至其它不规则形状的空间形式?当然,对于大多数房间来讲,多是采用长方体的空间形式,但即使是这样,也会因为长、宽、高三者的比例不同而有很 大的出人。究竟应当取哪种比例关系?也只有根据功能使用特点才能作出合理的选择。例如教室,如果定为so平方米,其平面尺寸可以是 7rra x 7m, Gm X Sm,5m x I(lm, 4tnx 12m,......,哪一种尺寸更适合于教室的功能特点呢?我们知道教室必须保证视、听效果,从这一点就可以对以上儿种长、宽比不同的平面作出合理的选择。先分析7m x 7m的一=i`面:这种平面呈正方形,听的效果较好,但由T-前排两侧的座位太偏,看黑板时 有严重的反光。Sm x I Um的平面较狭长,虽然可以避免反光的干扰,但后排座位距黑板、讲台太远,对视、听效果均有影响。通过比较,在这两者之中取长补短,而取}m x $m的平面形式,则能较好地满足视、听两方面要求。
(三)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性
功能对于空间的规定性首先表现在量和形的两个方面,但仅有量和形的适应还不够,还要使空间在质的方面也具备与功能相适应的条件。所谓质的条件,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能 够避风雨、御寒暑;再进一步的要求则是具有必要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少数特殊类 型的房间还要求防尘、防震、恒温、恒湿等。避风雨、御寒暑几乎是一切房间都必须具备 的起码条件,自不待言。少数特殊类型的房I}求防尘、防震、恒温、恒湿等条件,主要 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设备或特殊的构造方法来保证的,与空间形式的关系不甚密切,这里也 无需详细讨论。对于一般的房间,所谓空间的质,就是指一定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开窗和朝向。不同的房间
和不同的开窗处理。
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则要求有不同的朝向
(一)用一条专供交通联系用的狭长的空间—走道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 式(二)各使用空间围绕普楼梯来布里的空间组合形式
{三)以广厅直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
(四)使用空间互相穿套、直接连通的空间组合形式
{五}以大空间为中心、四周环绕小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
四、突出建筑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人对空间的一种综合的心理感受,是在视觉、触觉、听觉、运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精神心理的审美需求,它表达的是人与建筑之间的情感互动,体现人的审美需要、人的精 神、思想和情感本质。这就说明,建筑中的空间是人的审美活动赋予的结果,只有人的审美活动参与其中,它才有意义。人的活动不存在,则它的意义也就消逝,变成一种物理的自然的空间。因此,中国传统建筑灰空间呈现的不仅是“空间组合的美”,“空间的层次美”,更多的是一种动态的、人的感受上的美。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解释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在这里,“有”指建筑实体,“无”指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有用的建筑空间必须通过建筑实体的构筑才能取得,空间是有限的;而完全封闭的空间也不能使用,贯通的空间是无限的。传统建筑空间就很好地处理了空间“有”“无”的关系,呈现出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之美。中国建筑的意境美
如民居住宅中天井的运用:从功能上看,天井具有通风采光的作用。但从精神意义上理解,天井更是主人情感投入的场所。人们在其中种植修竹、芭蕉、兰菊等以象征个人的品质。这些景物及其投影与住宅围墙的虚实交融、明暗交替使室内外空间得以相互渗透,这样有限的空间因分隔成不同层次而获得了丰富而无限的内涵。正如郑板桥在一则题画中所描述的:“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面积虽小而意蕴浓郁,这是一个“有情有味”的空间。此外,还有诸如亭台楼阁等观景类建筑,在“无限”概念的中的人以无限的感情。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诗文中所描写的建筑多属这空间组织,如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范仲淹所描写的岳阳楼等等。古人从建筑所创造的空间景观中找到了“无限”的精神境
界。中国传统建筑还得益于中国绘画空间构成理论的指导,讲究虚实、藏露、对比等原则。如园林空间布局中常常留有大幅的水面、空地、草坪,庭院建筑中围合的天井、中庭,就像画中的留白部分。由于虚与实相生相存,园林中实体景素未到的“空白”空表现上既创造了具有实在意义的开阔视野,又激起了置身其间,在与整个园景的关系中,成为有机组成部分。留白使景园具有丰富的启发性、暗示性和召唤性,从而为游园者想象和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传统建筑动态的空间美,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具有多向度的美的内涵。人置身并穿行于建筑之中,它的空间不停地流动、起伏、变幻,给人一种激动人心的旋律感。这种时空感。
外国的建筑的意境美
迫求多义与含混
日本建筑黑川纪章设计的日本名古屋币立现代美术馆.用梁柱讯墙等构件组成一个独立的框架置于挂筑前部,既象征大门又是室外展品。位于底层的下沉式庭园,通过舒展的玻璃幕墙向中庭延续。形成内外交融的中间领域。高度抽象的不锈纲与混凝土所构成的“鸟居针式框架,带有天文图案的圆窗,类似帐子的坡面,象征朽木之柱子圆形方形,二角形等不同形状的组织,花岗石、大理石、瓷砖、不锈钢」」一各种要素相互冲突,又相互包容。创造出饱含模糊信息的建筑区域J
Zr追求个性表现
迫求个性丧现是当代西方建筑中的一种倾向,如美国建筑师盖}I!.认为“美”的本质规
定存在若1观随意性。人们可以认定和谐统一等古典式的完美,他就同样可以认定“鱼”是 完美的标志。因此,他把’‘角”作为自己解构建筑的符弓-一不仪用塑料制作鱼灯,川,在建筑中反复运用’‘鱼”的母题。本图为他设川的日本鱼餐馆。
乡土主义倾向,追求高技术的倾向,解构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