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建筑经济》有感
读《建筑经济》有感
读完《建筑经济》这本书让我深深感受到这是一本指导工程建筑来实现其最高经济效益的学科,经过通读之后,我对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的认识有了更准确的定义,对其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对它的发展和应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逐渐认识到它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重要地位。结合本书的一些工作方法和思路具体应用到工作中,以下就是我对《建筑经济》这
本书研读之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对建筑工程经济的概念有了较明确的认识。本书主要阐述了建筑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建筑领域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建筑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建筑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建筑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得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资金时间的价值及计算、建筑经济要素的构成、建筑经济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多方案的比较与选择、项目投资估算与融资、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非工业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经济分析、设备更新分析等。
第二,读完本书令我觉得映像最深、也最有难度的是关于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等值计算这一内容即资金的机会成本。资金的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在进行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中,必然会涉及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资金的价值与时间有密切的关系,资金具有时间价值,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现时可以H1来投资的一笔资金,比起将来同等数量的资金,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也更有价值—这是因为现时呵用的资金,能够立即用于投资,并在将来有可能获得比现时的投资额多得多的货币值。研究资金时间价值的意义在建设项目投资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中,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
第三,通过对建筑工程经济的研究学习。明确研究目标之后,广泛的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为实现之前确定的目标,可设计出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对各种建筑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细致、透彻、全面的分析,从而对每个建筑方案作出经济评价。
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还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采用各种数学公式、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在研究中采用两种以上的建筑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分析比较中选择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案。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经济的一些管理思路得到应用。价值工程的思想在工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成本优化领域,如对于桩基与支护方案,存在多方案比选,满足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寻找成本最低的方案。又如万达采取的限额设计的制度均是对价值工程的应用。通过价值工程的思想纠正设计者刻意追求造型复杂、材料华丽的设计惯性。明确成本上限,要求在有限的成本内完成最完美的设计。通过较强的成本意识与有效的沟通来寻求成本与艺术的平衡点,利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引导设计人员有效控制成本。
以上是我读建筑经济学的一点心得,以供参考。
第二篇:读《体验经济》有感
令人难忘 才能拥有忠诚度
——读《体验经济》有感
小孩子为什么喜欢吃肯德基?是他们所用原料独特,还是做法让其美味非常?相信都不是。不论是薯条还是炸鸡,肯德基用所用原料不会有什么特别之处,也只用工业化生产的原料,才能满足其庞大的需求量;而味道方面,对于味蕾十分挑剔的中国人来说,单调的汉堡包怎么也算不上美味吧?还有德克士、乡村基等可以说和肯德基产品一样的快餐连锁店也想分一杯羹,价格要比肯德基便宜很多,但却无法撼动肯德基牢固的龙头地位。对于没有什么秘方、并非什么美味的肯德基,为什么能赢得消费者青睐抢占市场制高点呢?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我对肯德基的成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深刻了解了“体验”的重要性。
体验是什么?体验为什么能创造价值?因为体验能让消费者融入场景中,忘记简单产品的表面价格,在享受快乐的过程中,为自己的感受付费。在肯德基,一个汉堡最少10块钱,不过一块肉、一片生菜、两片面包和一点沙拉酱而已。其味道一般没有什么特色,竞争对手也能提供完全一样的产品并且价格更便宜,但肯德基多年来营造的就餐环境、企业文化所带给顾客的独特就餐体验,却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而这体验,就是肯德基的价值所在。
记得有一个朋友给孩子过生日,他的孩子就希望能邀请朋友在肯德基过。孩子生日的小要求,当父母的肯定会满足,于是,他妈妈就打电话去肯德基订座。在肯德基,有一块专门为小朋友过生日的专区,不仅有舒适的座位,而且装扮风格也很活跃,很合适生日的气氛。并且,肯德基推出了生日相应的服务,如生日套餐、生日纪念品等,整套产品都为生日定制,最大限度能让孩子感受到生日的愉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肯德基在就餐过程中对氛围的营造。一进门,服务员就会为过生日的小朋友带上纸质的皇冠,凸显其“小寿星”的身份。在就坐后,服务员也没有像平时一样离开,其不仅仅帮助顾客端来食物(平时肯德基快餐都是自助的),而且一直引导孩子们为“小寿星”祝福,让他们一起快乐地吃东西、玩耍,过生日的小朋友能感觉到众星捧月的感觉,其他小朋友也吃得高兴,玩得尽兴。
就是因为小朋友玩得高兴,所以他们喜欢在肯德基过生日,企业的产品也就有了附加价值,父母也会为此买单。还有肯德基的游乐区,也是孩子们的天堂,就是平时,他们也爱在这里玩,玩完了自然要吃东西,这就是“体验”的魅力。
体验经济的魅力就在于能让消费者感受到精神的愉悦,为其留下美好的记忆。肯德基吸引小朋友过生日,就是让他们在小朋友面前有面子,可以留下美好的记忆。而记忆的产生,不论是阅读还是观看抑或是听闻,肯定没有亲自体验留下的印象深刻。
记得小时候学自行车,刚开始很害怕,不敢骑车往前走。但在一次次摔打之后,突然就学会骑车了,并且,即使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怎样骑。这就是因为反复的体验,让身体永远不会忘记骑车的感觉。如果让消费者反复体验产品,从而形成习惯、依赖后会怎么样呢?那样企业就拥有了高忠诚度的客户。
现在农家乐经济的发展,也验证了体验的重要性。
现在的人们,已不满足于产品的简单功能性需求,农家乐就是因为赋予了“吃饭”更多的体验——自己摘菜、抓鸡、洗果子等体验,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在简单而陌生的劳动中,消费者感受到了亲近自然、与朋友共同嬉戏的乐趣,从而愿意为这些简单,可能口味也并不能与城里饭店做出的味道相媲美的饭菜花费更多的价钱。
现在,很多农家乐所提供的体验还比较初级,就是让客户接触原材料在田地里的时候,但对于去过几次的消费者来说,他的吸引力就远没有第一次大了。其实,农业文化有很多体验可以挖掘,比如让消费者酿造酒,这样他第一次来酿,就会有第二次来喝,让他每次来都有不同的体验,就能长久吸引消费者前来。
现在很多农场推出了自己种菜的服务,让植物的整个生长期都一直吸引消费者,让其在照顾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瓜果中体验动手的乐趣。但现在好像这些形式都比较单一,种菜的就是种菜,吃饭的就是吃饭,如果将其结合起来,先种菜,成熟后可以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相信这样做,不仅延长了产品对客户的持久吸引力,也增多了客户的体验,能产生更大的吸引力。纳言
体验,能为产品附加价值。现在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甚至服务同质化严重的时候,正需要能凸显企业差异化的形式。体验经济的产生,给予消费者舞台,让其感受非同一般的享受,同时,也是企业的舞台,让其展现出不同凡响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让自己的产品为客户增加更多体验,也正是企业需要多思考的问题。
第三篇:读建筑史有感
读建筑史有感
中国建筑史的现状,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在这些方法论的影响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问题,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
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时代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
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社会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分析,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
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
此外,还有对建筑文化和现实建筑创作关系的讨论,这也是未来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一大领域。一些建筑文化理论常用“三段式”,先释何为“文化”,再论何为“建筑文化”。最后再谈及一点建筑。其实建筑自古就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史留下烙印最集中、最深刻的东西。建筑文化的讨论应从建筑本身谈开去,然后向其他相关文化领域延展与交织,并且形成关于社会、文化,与空间、建筑间相互关系的评论及批评氛围。应该指出,建筑历史和建筑文化研究与现实创作脱节的最明显表征之一,就是近几年来北京高层建筑上泛滥的“小亭子”。
建筑学界由于对大半个世纪的传统与创新之争没有一个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总结与升华,缺乏城市空间及其历史理论的多元批评和价值判断;城市设计控制作用的滞后,对使传统建筑语言转译为现代建筑语言的迷茫,从而导致修辞手法上的平庸与退化;以及决策方面在城市景观历史意识与现代观念上的误解和误导,从而提出对古今生硬“嫁接”的强制性要求等。都使现在的“高层十小亭子”形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犹如旧“民族形式”概念的回光返照,但又远不及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几次复古思潮及其作品来的明亮。这显然也涉及今后一个重要的历史理论研究课题——城市景观脉络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是一个“古都风貌”如何保留的问题。中国建筑史研究如能从一个角度对此有所贡献将是颇有现实意义的。跨世纪的中国建筑史研究需要顾后而瞻前,领会整体而又深谙一隅,在总结古今建筑意匠的同时,并对形成新的城乡景观脉络关系进行探索。
第四篇:读江村经济有感
真理能够解决问题,因为真理不是别的而是人对真正的事实和力量的实事求是。当学者被迫以事实和信念去迎合一个权威的教义时,科学便被出卖了。布,马林诺夫斯基在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虽然已是七十年前,却总让我想起中国这些年的坎坷。从事一种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但理论的编纂却来不得半点的虚伪,任何一点的动摇都意味着对科学的背叛。从某种程度上讲,费孝通在那些飘摇的年代里,守住了社会学在中国为数不多的星火,而江村经济的使命并没有在七十年前作为费博士的毕业论文时就此结束,他的另一个使命是在八十年代到来的时候,告诉世界这样一个事实,纵然社会学科在大学和理论研究所中消失了三十年,但他依旧真真正正的存在于这片土地。为此,我们必须的感谢费孝通先生有个不错的身体十年**,二十年右派分子的帽子,同时代多少人都被风吹雨打去了,费先生依旧站在台上不倒,否则,今日的社会学也许会是另一番天地了。
一个民族研究自己民族的人类学是艰巨的,当然这也是一个调查工作者最为珍贵的成就。江村经济成书不易,作为一个乡土公民对自己人民观察的结果,它融合了作者对爱妻王同惠的纪念,两人伉俪情深,王同惠却不幸于大瑶山考察时遇难,后作者应其姐姐费达声女士邀请,前往开鋗弓村考察,后远赴英国留学,1938年作为其博士毕业论文杀青。时值抗战,二战兵戎又起,世界大环境亦不利社会学正常发展,及至战后回国,始才收到英文译版,恰逢国内战乱又起,至解放,社会学被取消,不数年又逢反右,开始了二十年错误批判,期间坎坷种种,不能尽述。
30年代的中国,在历经了就是年的战乱屈辱之后,早已不堪重负。社会学至于中国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的能量,因为这个国家再也承担不起因失误而损耗任何的财富和能量。尽管社会学在此环境中并非社会的主流,甚至于一般人无足轻重。旧的体制不断的更改,有不断成为新的废墟。社会学就是要挽救当前的倒塌,还要在这片废墟上引导新的时代。
无论在哪个时代,乌托邦主义都是值得向往的美好。然而不管一个理论之前有过多少先例,看起来有多么的可行,纵然有最好的意图和理想的目的,如果一
开始对变化的环境有错误的理解与看法,那么计划也必然是错误的。对情况和形式的不准确的阐述或分析,不论是由于故意的过错或出于无知,对这个群体都有必然的伤害。民国时代,社会学者不会成为政客茶桌上的贵宾,一意孤行之下的结果是政治形象的严重损毁与经济的趋近崩溃,社会问题无以复加。这是时代的不幸,但我们依旧欣慰的看到社会学的独立与尊严。在社会主义最初的年代里,我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日复一日,而社会学却失去了发展的讲桌,学者受到摧残,当科学被迫屈从于政治的需要,一个国家的曲折也就此拉开了序幕。共产主义的梦想在一种近似疯狂的状态中回到了现实。一起回归的,还有科学与学者不曾熄灭的良知。
我无意再过多重复书中的精粹,却仍忍不住提及。百年的挣扎,西方的经济和思想已深入的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开弦弓村,中国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其经济转生活(桑蚕业)与人文思想已深受外来环境的影响。很多社会学学者都充分认识到,要正确解决实际困难,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科学的价值正在与为人民服务。
《江村经济》的主要题材是对湖泽地带的平原乡村生活的一次实地考察,那水道纵横的平原是数千年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哺育中国人民的地方。通过熟悉一个小村庄的生活,我们犹如在显微镜下看到整个中国的缩影。
本书贯穿了两个主题:土地的利用和农民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集中描述了中国农民生活的基本方面,包括对日常文化生活的细致总结,以及宗教经济和小范围的政治状况。从书中我没有看到现今各种书籍中描绘的那种混乱,仿佛那个时代除却混乱一无所有。我相信这才是那个真正的时代,一个普通的村落真实的写照。在一个崇高的社会学者笔下,历经岁月的验证,铺展在我们眼前。研究历史,可以把遥远过去的考古遗迹和最早的记载作为起点,推向后世;同样,亦可把现状作为活的历史,来追溯过去。两种方法互为补充,且须同时使用。
论文字功底,我很少佩服哪一个作家,却不得不被作者折服,能让我把一本原来并不热心的书籍在短时间内通读下来。没有冗长枯燥的理论,也没有艰涩难懂的语言。只是一串数字,貌似旁白的句子,将开弦弓村的四壁完整的向我们展示开来。简单的叙述自然地把我们带进故事发生的地方,河流,沿岸纵横的村落,我们可以看到村庄的河流,庙宇,和桑田的分布。作者娴熟的将他所欣赏到的具体资料,数据和明晰的描述三者完美的协调起来,对农村生活,农民生活资源,村民的典型职业的描述以及完美的节气农历和土地占有等,都提供一种深入确切的资料。对于这个之前沉迹于太湖之滨的普通村庄,无论我们想知道什么,总有我们想要的答案。唯一的遗憾是我所拜读的书籍,照片分辨不是很清晰,后来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方才弥补了这个不足。
整观全书,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感觉有不少共通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能帮我更好的理解书中的意图。第三章的家,第四章的财产与继承,第五章亲属关系的扩展等,至今仍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供我们借鉴与思考。生在农村,我对农村的一切有着天然的亲近之感,纵然有些内容如蚕桑业等都已远离这个时代,却仍能给我们留下一副想象的画卷,让我们知道前人是如何在这片水乡上耕耘自己的生活,作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基底的农业和农村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走过这许多年的春秋。
第十二章的桑蚕业,距离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已显得过于遥远,但却能激起我们对于父辈少年的沉思。他想我们介绍了家庭,企业,如何有计划地变革成为合作工厂,以适应现代形势的需要。他证明了社会学需要研究与社会工程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在故纸堆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不相续说那些早已耳熟能详的苦难,但我相信,生死价格的下降与农业收入的减少,比一番十分正确却有限的无比飘渺的理论演说,更能剥去他们热切的关心,中国社会学的路途依旧任重道远。
虽然江村经济是一个中国人写给西方读者看的,但作为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中国人,华夏的子孙比西方的观众,更能深刻理解那片土地上究竟发生过什么
样的故事,文字中没有特殊的辩护或是自恃的流露,相反,确实在通过质朴的语言深刻的剖析自己的民族与政府。作者的一切观察所具有的特征是:态度严谨,超脱,没有中国人对于西方自然地偏见。这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做学问的态度,即使是作者的导师布,马林科夫斯基亦赞叹不已,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不能不敬佩费孝通先生在学问层面的人格魅力,话说出来可能显得有点矫情,但是当一本书可以把你带进一个你从未想过的境界时,书已不再单纯是纸张与文字的结合,它具备了更高层次的内涵。
念及此,不能不让我联想到当今我国的社会及制度现状。科学一刻不停的发展,如费孝通者现今又有几人?巴金故去,世人皆曰国学大师不再。放眼如今大学主办研究机构,专心于做学问者能有几何?当物质与名利开始充斥学问的殿堂,这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悲哀。当社会学学者开始沦为政治的文笔,整日渲染一些耳熟能详的腔调,我不知道制度在这其中占有何种的位置,但我分明记得前言中这样写道:如果要组织有效果的行动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对社会制度的功能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且要同他们意欲满足的需要结合起来分析,也要同它们的运转所依赖的其他制度联系起来分析,已达到对情况的适当的阐述,这是社会科学者的工作。
只求民族一片净土。
斯人已逝,文笔长流,敬重!
第五篇:读外国建筑史有感
读外国建筑史有感——谈建筑的简与繁
通过一个阶段系统地学习了外国建筑史,从原始人类的茅草屋,到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古罗马的斗兽场,到拜占庭建筑,到中世纪哥特建筑,最后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各类建筑百花齐放。还有最近才开课的近现代外国建筑史,各类型的建筑纷繁复杂的建筑形象交杂在一起,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纠缠在我脑海中:建筑是“简”还是“繁’?
在铁器还不普及的时代,人们改造环境的能力还很弱,换句话说可用建筑材料种类很少,对材料的提升就更少了。对于石材这种密度高,质量大的材料,埃及人给出了最质朴的处理方法。简单地削切,精准地堆砌,塑造最简洁的几何形体。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的效果出奇的好,在广袤无垠的沙漠屹立这样高大、沉稳、简洁的方椎体,人是如此渺小,站在金字塔面前一种神秘感、崇敬感油然而生。这种看似局限在当时技术手段和简单的拜物意识下的建筑语言蕴含着这样的设计哲学——大巧不工。不也是我们近现代人所不断研究和提倡的吗?
反观,埃及金字塔巅峰时期自后,随着工具不断的发明和改良,石材的运用逐渐达到顶峰。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固然比例怡人,雕饰精美,古罗马的浴场和斗兽场固然是建造工程一大历史性的突破。但石头建筑的顶峰依旧落在了哥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那不是建筑的“简”,是建筑的“繁”带来的美。这种形式上不遗余力的追求细节,几乎穷尽一切在石头上表现的可能在室内外都展示精致之美。尽管这类建筑建造过程如此黑暗,血泪,金钱,人力,物资,时间统统浇筑在上头才孕育出了这样美的建筑。似乎只需要看一眼就可以感受的那些工匠的心血和那个时期的伟大。
再往后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了。以上所述都是当时社会主流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形态所主导下的,那么文艺复兴时期并没有走两个主义的极端。现在来体会,就是这个时期整个建筑行当变得非常成熟。文化,艺术百家齐放,建筑大家层出不穷。美学法则和人文思想统一于建筑艺术。甚至在麦西米府邸,我还看到一丝功能主义的萌芽。说到功能的演变,纵观大半个个外建史。功能似乎在平面中解决的。从最开始的功能单一散落布局,到功能分区统一布局。平面散乱,到平面统一,再到平面合理。建筑不单是单体建筑用来干什么的简单问题,而是必须考虑到这个建筑群里的功能分区。这个角度看,平面变得复杂,建筑变得繁杂。
待到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经过一轮新的复古思潮,古典主义,折衷主义盛极一时,其后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大行其道。建筑形式的繁与简再次交锋。一句“装饰即罪恶”无疑给“繁”式建筑以重创。在工业机器的轰鸣声,人们发现更加适合这个时代的特征的建筑材料,钢,混凝土以及后来的钢筋混凝土。它们高效,迅速,可靠。这里不得不提及刚刚探索新建筑时期,在德国斯图加特的维森霍夫住宅展。尽管那些住宅是当今住宅形式的鼻祖,但是其工业产品所特有的机械化,模数化,毫无多余装饰的特质让人感觉到冰冷而了无生气。大师柯布西耶也把住宅比作“居住机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仅仅是填入建筑中去显然是压抑的。显然,极简主义没有成功。
看当代建筑,也不同一百年前的那般简陋。我想说在建筑的基本技术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却是适用的。为什么?比以前更注重窗口的比例,更注重材质运用,更注重色彩的运用,还是更注重功能分区合理?我想都是,也都不是。应该是学习了文艺复兴那一套,更加关注人的需求。以这个“以人为本”的需求为出发点再考虑建筑是”简”还是“繁”就清晰一些了。在当下,实用,美观,经济,依旧是建筑的三大基本要素。同古人的观点亦无不同,变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建筑的美不在局限于用复杂的线脚,经典的柱式,精美的雕饰来展现,而是用它与人相匹配的一套审美原则下的任何建筑语言来表达。建筑再也不可能回到像哥特建筑那样极度装饰的模样,也不可能出现像金字塔那样功能单一体量巨大形制。在我看来,现代建筑形式趋于简洁(非简单),内涵趋于丰富。这里的内涵是广义的,既指空间,又指功能,也可以指建筑相配套的设备。而我也明白这种趋势看似稳定,其实也就如工业革命之前的那段时期。人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极尽所能挖掘各种材料,技术,设备组合的可能,来创造宜人的空间。一旦新的革命性的材料和技术成熟,这种局面立即被打破。新一轮,新内涵的“简”和“繁”将再次交锋。正如某建筑大家所总结那样,建筑史总是随着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