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学前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延平区学前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延平区统计局
为深入了解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找准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今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近期,区统计局对延平辖区范围内的学前教育情况通过实地访问、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了深入调查。采集了大量反映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有效信息,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类信息的基础上,查找当前学前教育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一)幼儿园配置基本状况
2017年末,延平辖区有幼儿园138所,其中:公立幼儿园20所,在园人数4898人;民办幼儿园75所,在园人数10264人;普惠性民办园20所,在园人数2150人;参与加盟、连锁、并购幼儿园22所,在园人数4382人;无办园许可园1所,在园人员159人。民办园个数和在园人数分别占总量的79.2%和68%.(二)师资力量配置情况
从教职工人数方面来看,延平辖区幼儿园职工数有1829人,其中:公立园职工总数436人,专任教师320人,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0人;民办园职工总数1393人,专任教师798人,具有教师资格证的452人。民办园专任教师占总量的71.4%.从教师收入方面来看,公立园在编教师月平均工资4696元,非在编人员月平均工资1900元;民办园教师月平均工资1700元。公立园平均工资明显高于民办园。
从教师学历方面来看,公办园教师本科生学历142人,专科及以下学历106人;民办园本科生学历98人,专科及以下学历643人。公办园教师本科生学历占比高于民办园44.1%
(三)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收费标准情况
2017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为5858万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10.83%;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100元/生年,财政拨款标准100元/生年。
2017年公办园收费标准在340-410元之间,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园最高限价800元,其他形式的民办园收费标准在150-2000元之间。
(四)到2020年教育资源目标与需求分析情况
2017年延平区3-5岁幼儿数为1434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0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51.2%,全区公办幼儿园招生4298人。
到2020年,预测全区3-5岁幼儿数有2126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目标85.2%,专任教师总量缺口1000人左右,学位总量缺口4500人左右。到2020年拟新建幼儿园20所,其中公办园13所,新增学位数4050人;改扩建幼儿园数15所,其中改扩建公办园6所,增加学位数1500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所需资金预计21000万元。
二、主要问题
(一)幼教资源短缺。一是随着幼儿入园压力不断增大,幼儿园数量少、超规模、大班额情况十分突出。国家规定最大办园规模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但本次调抽的夏道中心园和新东方幼儿园平均每班人数均严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二是公立幼儿园数量少,特别在近几年的招生中更出现了报名人数严重超过招生计划的问题,需要通过排队摇号入园。同时现有办园规模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经费保障不足。虽然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但仅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10.43%,并且只有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可以享受财政补助,而补助大部分都用于日常办公、园舍维修、设备添置、教师培训,所剩经费不多。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完全靠自筹经费支撑,有的园舍年久失修,教辅玩具短缺,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待遇不稳定,为了节省办园成本,经常招收半托生和日托生,处于超负荷运转。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是公办幼儿园在编的教师严重短缺。农村公办附属办儿班10人以下不给编制,外聘的保教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民办园为了降低成本,低薪招聘低学历非专业人员任教,无法保证教育质量。二是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全区外聘的教职员工(含公办园)月工资(含其他福利待遇)平均不到1800元,特别是民办园幼儿教师劳动强度大,很难保证“2师1 保”.因此,民办幼儿园的老师遇到待遇更好的幼儿园就会立刻跳槽,老师流动性极大,人员不稳定,不利于幼儿园的发展。
(四)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一是安全意识不到位,部分园不重视幼儿安全能力的培养,安全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二是部分民办幼儿园租用非教学用房,不符合抗震标准且无网络设施。三是部分园餐饮卫生条件差,消毒和防蝇设备不齐全,炊事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未配备保健保安人员。四是部分幼儿园周边环境差,门前摆摊经营小食品者较多,直接危及在园幼儿食品安全。
三、几点建议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意义重大。为加快发展我区学前教育事业,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认真落实规划建设扶持政策。一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安排和落实。在新城开发、旧城改造中,同步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幼儿园。对现有的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幼儿园,要逐步进行改造。二要把学前教育作为落实“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抓住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发展学前教育的机遇,集中建办一批高质量、示范性、标准化幼儿园,利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
(二)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要科学安排学前教育投入。严格执行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政策,逐步将学前教育经费单独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对农村困难家庭幼儿、城镇低保家庭幼儿、孤儿和残疾幼儿入园给予资助。二要出台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目前全区民办幼儿园75所,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78.94%,在园幼儿占全区在园幼儿的一半多,这些民办幼儿园,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为全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收费较低、投入不足,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相比,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职工待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这种公、民办幼儿园表像上的待遇不公平,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在园幼儿受教育程度和效果的不公平。因此,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培训教师、结对帮扶、减免租金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幼儿园给予扶持、研究出台对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园、投资办园。
(三)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通过多种途径,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师资队伍。一是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编制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测算和核定幼教编制,继续向省上争取幼教编制。二是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人社部门制定师资补充方案,采取引进、签约、招考、招聘、培训转岗等途径,加快幼教师资配备。同时,在职称评定、班主任津贴评审发放、评选优秀等方面,幼教与中小教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幼教培训纳入教师整体培训计划,尤其要把中小学转岗教师培训作为重点,通过园内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专家引领、专业自修等途径,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的幼教师资队伍,为提升我区学前教育质量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幼儿园是幼儿活动、学习、休息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一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定期进行应急预演练,确保紧急情况下教职工和幼儿能够安全地撤离、疏散。二要督促落实幼儿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幼儿健康体检等各项安全制度,对校舍、大型教玩具、消防器材定期检查维修,发现安全问题应立即解决。三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餐饮消毒、食品留样、防蝇防鼠设备应尽快配备到位,食品采购加工操作要规范。严格校车管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驾驶行为。四要坚决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该关停的坚决关停,对民办幼儿园条件差、安全隐患严重、限期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取缔,不断规范办园秩序,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第二篇:区食品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为认真做好我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根据地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要求,我区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各环节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食品安全信息分布状况开展调查研究,并对试点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试点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局基本情况
**区始建于1965年,1970年设区建制,从而形成政企合一体制。区政府辖五个镇(林场)区(局)机关设在小扬气镇内,总面积459048公顷,人口49611人,其中镇内23397人,形成面广、人疏、线长的自然情况。
**区人民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大事常抓不懈,积极推行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和综合评价,加大对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为保证全区人民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区食品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38户,其中,豆制品加工19户,面食类加工8户,熟食加工8户,冷饮加工3户,已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4家,占总数的36%。这些企业,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较好,加工设备较落后,产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只有1家,5人以下家庭式作坊居多。各类食品经营企业有280家,年销售额五十万元的有6家。
餐饮业(包括食堂)有37家,其中饭店32家。食堂5家,全区共37户学校食堂和餐饮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我区评为b级的餐饮单位共有3家,其余34家均为c级单位。
以上反映出我区的食品加工业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生产加工能力差,种类偏少,是外地生产加工食品的销售区;食品流通业处于一般水平,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餐饮业具备一定的基础,呈逐步扩展的趋势。
三、近年来我区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近年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区借助“食品放心工程”这一有效载体,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集中各方力量开展了不同种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严厉查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饮料、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类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认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无证照生产小作坊的取缔力度,对有制假劣迹和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整治,对提高全区食品质量的总体好转起到了明显效果。
四、我区部分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1、我区肉制品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突出表现在:牛、羊肉定点屠宰尚未实行,没有检验、检疫设备,肉类品种的检验、检疫工作等于没有开展,导致我区鲜肉的安全质量没有保证;少数城乡结合部定点屠宰操作尚不规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整顿规范。
2、豆制品行业。我区豆制品生产企业有19余家,都为家庭作坊式,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环境卫生不符规定。而且都未办理生产许可证,虽进行多次清理整顿,但仍难以改变。
3、街头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甚忧。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增多,尤其是夏季夜市开始,绝大多数小吃摊点也随之开张,他们对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加之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和病从口入的隐患。
4、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现象依然存在。我区经济欠发达,为了生存,一些人无视法律法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由于牵涉到社会稳定,使查处取缔的力度大打折扣。
五、目前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1、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情况
我区于2004年6月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负责对全区食品安全总体分析、部署安排工作。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使区政府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有了一个“抓手”。这个机构成立以来,通过定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针对发现的问题整体部署各类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等活动的开展,集中了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执法资源和力量。
在该机构运转过程中,我们感到虽然协调委员会在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感到这是一个议事的、协调的机构,统一性、权威性特别是高效性难以得到真正树立,如果要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比较明显的改观,需要有一个更有力的机构具体进行实施。
2、检测监测情况。
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一方面在规范食品进货渠道的同时加强食品的检测和监测非常重要,我区目前还没有检测监测设备,要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很难达到的。
3、人员、经费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重、范围广、责任大。目前,我局仅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而无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经费。给食品综合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六、有关思考建议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我区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发挥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综合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力度,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在预警和控制上下工夫,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事件的发生。
2、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上进行适当的探索。我们认为,充分保障食品安全,一是各食品监管部门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对食品企业监管到位,加强食品生产和市场准入;
3、加大食品检测监测资金的投入。
4、食品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根据我区食品现状调查,我们选择了3家企业作为食品信用体系试点单位,(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试点单位:**区林格贝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为我区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年销售金额为五十万元,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好,加工设备先进,主要产品为加工提取华青素,生产前景好。(2)**区南味饭店:在我区餐饮业中为规模较大酒店,此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被评为b级餐饮单位,为**区最高等级评分。(3)**区东兴商店:此企业为批发兼零售食品超市,为**区信誉好的一家企业。
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委、质监、工商、卫生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我区已召开了动员会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试点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建立了诚信档案。
5、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全社会对信用的价值还缺乏深刻的认知,加之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失信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防范和严格的惩戒,违规失信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面对突出的信用供需矛盾,只有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才能促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食品市场环境的形成,才能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对我区食品现状调研情况看,我区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对我区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区政协关于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为促进全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5月份,区政协组织文化委相关委员对全区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委员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在了解掌握全区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区教体局坚持把学前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统筹管理,深化改革,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区学前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截止目前,全区共有登记注册幼儿园96所,其中政府办园1所,占1%;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31所,占32%;个人办园64所,占67%。从达标情况看,省级实验幼儿园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十佳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幼儿园9所。全区0-6岁学龄前幼儿10440人,在园幼儿9568人。其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3838人,入园率100%;学前二年在园幼儿6953人,入园率97%;学前三年入园率96%,发展规模基本满足了社会需求。
(一)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文件精神,出台《博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博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等,对全区学前教育的管理机制、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统筹推进,提高质量。有针对性地发挥各类幼儿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抓引导、抓规范、抓品牌,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交流和创先达标活动,有效发挥公办园的龙头带领作用;加强公办性质幼儿园的管理,严格实施对各幼儿园达标活动;保障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做到在各项评优树先、业务指导、工作考核中一视同仁。
(三)强化职责,扎实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列为重大民生工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落实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加大学前教育资金争取力度。2011年以来,共争取中央学前教育专项资金786万元,用于农村学校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和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工程建设;二是大力推进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目前,各镇、街道、开发区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其中白塔镇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中心幼儿园工程主体部分已完工,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三是建立并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设立学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根据区域实际科学确定资助标准,按在园孩子总数的10%进行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2012年,共资助988名困难幼儿,总资助金额达118.56万元。
(四)抓好队伍,提升形象。为提高全区幼教质量,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在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实行园长岗位资格证制度。目前,全区所有幼儿园园长均取得《园长任职资格证》。二是对在职幼儿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个人进修、优秀幼儿教师事迹报告会、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目前,全区在岗专任教师686人,其中公办幼儿教师28名,从学历层次看,本科以上37人,专科300人,中专271人;学历达标教师601人,占87%;学前教育专业教师550人,占80%。
(五)加强监管,优化环境。高度重视对无证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实行分类治理,妥善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26所,分流安置幼儿605名、教职工48名。对13所已经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进行审批,并发放《办园许可证》;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13所无证幼儿园依法取缔关停。
二、存在问题
(一)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比例严重失调。一是公办幼儿园数量少、规模小。全区公办幼儿园只有实验幼儿园1处,且规模偏小,原定规模为4个班,招生120人,但目前办园规模已达到11个班,在园幼儿420人,形成了幼儿园人多地少的局面,不符合省市关于幼儿园建设的要求。特别在近几年的招生中更出现了报名人数严重超过招生计划的问题,如2013年该园计划招生60人,但目前已经报名400余人,现有办园规模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意见较大。二是小学附设幼儿园不规范。我区小学利用学校资源附设幼儿园,多项工作不符合上级关于幼儿园管理的规定,违背了儿童正常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2012年9月,区教体局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学及附设幼儿园的通知》文件要求,对全区小学附设幼儿园进行了整顿,在目前公办性质幼儿园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为规范发展秩序,仍关停了实验小学幼儿园、五岭路小学幼儿园、石炭坞小学幼儿园3处不符合标准的学校附设幼儿园,并对其它小学附设幼儿园提出了整改意见。小学附设幼儿园的整顿工作,降低了全区公办性质幼儿园比重,增加了幼儿入公办幼儿园的困难,也加大了实验幼儿园的招生压力。同时,个别民办幼儿园乘机提高收费标准,增加了群众负担。根据上级要求,既要扩大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也要规范办园行为,所以做好公办性质幼儿园的规范与发展,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是镇中心幼儿园发展滞后。市教育局要求2012年60%以上镇(街道)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2013年所有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达到省级认定标准及相关任务指标,市政府也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区县政府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一项刻不容缓、非常艰巨的任务,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和其它各方面的原因,工程进度缓慢,差距很大。
(二)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办幼儿园经费不足。实验幼儿园因公办教师不足,聘用了33名幼儿教师,需为其购买社会保险、支付工资;教学楼有近300平方米产权不属幼儿园,需要每年缴纳2.5万元的租赁费用,这种状况导致管理协调难、安全隐患大。目前,全区各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所收费用均需上缴财政,但区财政难以及时拨付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的伙食费上缴财政后也不能及时拨付,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二是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收费较低。按照市财政局、物价局和市教育局要求,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实行按类别收费,其中类别最高的实验幼儿园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20.5元,其他公办性质幼儿园均低于该标准;而民办幼儿园实行收费申报政策,有较大的灵活性。三是我区与其他区县在学前教育投入方面差距越来越大。据了解,张店区2013年投资1200余万元新建三所公办幼儿园,每年公开招考10余名公办幼儿教师。临淄区实行了生均拨款制度,每个学生每年补贴300——500元不等。周村区将镇中心幼儿园调整为全额事业单位,每年投资200余万元用于幼儿园建设。桓台县每年拨付150万元作为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沂源县投资2000万元建成档次规模一流的公办幼儿园。高新区共投入1130万元实行了生均拨款制度。我区目前未招聘公办幼儿教师,未实行生均拨款制度,更没有学前教育资金的专项投入,这些困难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全区学前教育发展,2013年前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十分艰巨。
(三)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区学前教育师资素质不高、数量不足、待遇偏低、队伍不稳的问题较为突出,公办园教师老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培训,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不高,他们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了解,对幼儿教育规律把握不准,教育方法单调,教育内容单一,不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幼教质量的整体提高。另外,民办园教师待遇差,流动性大,直接影响师资水平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重视程度。一是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民办形式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园格局。二是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如教育、规划、土地、建设、财政等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例如,在房地产开发方面,政府要有硬性规定,要为学前教育预留建设用地,土地出让招拍挂要附加条件,引导开发商真正负起相应社会责任。三是认真落实教育普惠性均衡发展政策,努力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同步、协调发展,积极调整相关政策,使学前教育向义务教育靠近、衔接。四是在经费上加大投入,政府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和相关具体实施细则,整合社会资源,激活民间资本,努力改善幼教办园条件。
(二)加大科学管理力度,规范办园行为。要认真履行学前教育的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快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全区学前教育有序发展。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前教育的规定。当前要着力把《博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博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坚持政府统筹、分级管理、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促进各类幼儿园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管理力度。继续实行幼儿园年检制度,对不符合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要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坚决取缔。
(三)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稳定幼师队伍。一是针对幼儿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建议区政府给予政策倾斜,在编制紧缺情况下,允许使用自然减员指标,招考部分幼儿教师,满足全区幼儿教育发展对师资力量的现实需求。二是抓好教师培训。明确师资培养机构和资质要求,加强师资培养机构建设,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岗位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持证教师的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合法权益,实行教师最低工资和福利保障,按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推行非公办教师缴纳社会保险的政府补助政策。
(四)创新幼教工作思路,提升保教质量。一要重视素质教育。创新各种适合幼儿教育模式,指导幼儿园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突出素质和启蒙教育,注重体育锻炼、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二要创新办园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公办园和民办园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可引导开展“名园”带“民园”、城乡“姐妹园”活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实现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三要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定期对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进行科学评估考核,完善奖惩、激励、扶持等措施,并纳入政府科学化管理考评范畴,有力推动全区学前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第四篇:文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文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调 研 报 告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和下发了《文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文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县学前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文县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并以实施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幼儿园建设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财政投入,扎实推进幼儿园建设,有效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了全县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底,全县有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38所(含小学附设幼儿班22个),在园幼儿4194人。其中:公办独立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036人;小学附设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17人;已颁证民办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733人;小学附设幼儿班幼儿1008人。目前,全县学前一年、二年和三年毛入园(入学)率分别为88.16%、61.6%和61.06%。园舍占地面积共有76805平方米,其中:公办幼儿园10071平方米,民办儿园园舍66734平米。全县现有学前教育机构中,县财政只担负公办幼儿园教师平均月工资(3000元/人)的投入。民办幼儿园无财政性投入,自负盈亏;公办幼儿园收费 550元/生/学期(不含吃住费用),民办幼儿园收费500元/生/学期(不含吃住费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教育需求。我县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急需抢抓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历史机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缓解农村幼儿“无园上”、城区幼儿“入优质园难”的问题。2012年我县实施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所,其中新建2所:文县城关韩家坝幼儿园、文县桥头中心幼儿园,投资800万元(县配400万元);改扩建3所:文县临江幼儿园、文县石坊幼儿园、文县堡子坝中心幼儿园,投资240万元。并利用2012年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以奖代补资金(幼儿玩具)项目为梨坪中心小学等17所学校投入30万元购买设备(玩具)。2013年我县实施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其中新建4所:文县中寨幼儿园、文县尖山幼儿园、文县梨坪幼儿园、文县马营幼儿园,投资800万元(县配套800万元);改扩建3所:文县碧口幼儿园、文县天池乡屯寨幼儿园、文县舍书幼儿园,投资240万元(县配套24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学前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入园难”问题突出。2012年全县3-5岁适龄幼儿6800人,在园幼儿4194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只有61.7%。公办幼儿园和已颁证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3186人,仅占在园幼儿总数的76%,其中还有1008名幼儿在学前班接受“小学化”的学前教育。二是民办幼儿园条件简陋,办园不规范。由于民办幼儿园投入没有保障,收费偏低,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园舍、设施达标率较低,办园条件普遍简陋。现已颁证的民办幼儿园大部分只有幼儿活动室,没有必要的功能室,设施配备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常规保育教育设施寥寥无几,同时安全隐患也尤为突出。三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稀缺,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微弱。我县没有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省级二类幼儿园仅有2所。四是经费保障机制尚不完善,财政投入偏低。幼儿园教室、活动场地、游戏玩教具、卫生保健等基础设施配备简陋。尤其是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项目工程面临着征地和资金筹措难度大等诸多困难。五是幼儿教师严重不足,补充机制不健全。全县现有幼儿教职工245人,其中专任教师198人,其他人员47人。按照现行编制规定的一个班配备2名教师和1名保育员的基本标准,我县至少应配备幼儿教职工306人,短缺61人;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60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
率只有81%,幼教专业教师48人,只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6%。以上五个方面,既客观反映出我县幼儿教育的薄弱,也影响和制约我县学前教育发展。
三、加快发展我县学前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发展学前教育是国家重大战略,是我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需要,更是当前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政治任务。结合我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㈠科学规划,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前提。要根据目前幼儿出生率和现有幼儿园分布情况,统筹规划发展学前教育,完善幼儿园布点设置。到2015年,全县规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2所,总投资为864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952万元,省级部门资金690万元)。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所中心幼儿园(城关镇2所),实现全县20个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全覆盖。支持有条件的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方便适龄幼儿就近入园。依托农村教学点,在偏远山区建立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使农村偏远山区的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学前教育。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和支持具有一定基础的、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在加大县城、碧口镇幼儿园的扩容改造和晋等达标的基础上,依托城县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有效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努力建成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省级一类幼儿园4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4所,省级二类幼儿园8所。新增幼儿教师500人,入园园位3000个,使全县
学前一年、二年和三年毛入园(入学)率分别达到96%、74%、62%以上。鼓励经济发达、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率先发展。基本实现公办幼儿园资源明显扩大、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显著改善、民办幼儿园发展规范有序,县城、乡镇、村三级学前教育资源网络初步形成的目标。
㈡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发展学前教育是各级政府的应尽之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切实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保障。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扶持项目,确保更多的政策性资金投入幼儿园建设。二是由于县财政财力薄弱,建议减免县级财政对学前教育项目的配套资金。
(三)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办好公办幼儿园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依法保护民办幼儿园举办者的投资经营积极性和管理权益,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 确保民办幼儿园在建设规划、规费减免等方面享有与公办中小学同等的待遇,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园同等的权利。支持社会力量办普惠性幼儿园。通过政府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助,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以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格局,认真落实“文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覆盖城乡、布
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o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关于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路子,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县***局联合县教体局于月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幼儿园处(公办幼儿园处,民办幼儿园处)
其中,省级幼儿园处,市级一类幼儿园9处,市级示范幼儿园处;周岁在园幼儿名,学前三年入园率达%;目前,全县在职幼儿教师名,其中公办教师8名,非公办幼儿教师名。幼儿园经费渠道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幼儿家长交费、主办单位投入、公民个人投入、社会捐助等,收费
标准每生省级为元/月、市级一类为/月、市级二类为/月、县级为/月。幼儿园经费主要用于园所建设及设施配备、教师工资、教师培训、养老保险、日常办公支出。
二、主要成绩及经验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门的积极
努力下,我县学前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幼教政策不断完善。一是进一步
明确了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理顺了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召开了全县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人民政 1
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意见》月,自国务院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来,我县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及教育部门的号召,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下发了《***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为全县学前教育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了美好的蓝图。二是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对全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宏观规划、统筹协调等工作,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合力。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了统筹协调。
(二)资金投入稳步增长,办园条件逐渐改善。县政府逐年
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年全县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万元,年万元,年万元,推动了学前教育的较快发展。近三年,全县新投入资金0万元,按省一级幼儿园标准建设县实验幼儿园和县实验幼儿园。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投入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年底,县财政投入资金万元,作为个中心幼儿园建设的启动资金。年争取港商万资金项目用于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镇中心小学争取市妇联的扶持项目资金万元建设中心幼儿园,镇鲁庄中心幼儿园已建成,通过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校舍,改扩建依汶镇里庄、马牧池、杨坡、岸堤、苏村5个中心幼儿园。积极鼓励有合法资质、良好信誉的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其中引进社会个人资金万,新建幼儿园一处。
(三)加大整顿力度,规范了办园秩序。我县141处幼儿园
中,社会力量办园处,占%,这些幼儿园大部分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办园设施简陋,存在安全隐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严重地扰乱了学前教育办学秩序。为进一步提高办园水平规范幼儿园管理,在全县集中开展了民办幼儿园清理整顿活动,查封取缔了一大批违法、违规幼儿园,规范了办园秩序。目前全县有36处幼儿园顺利通过了登记注册取得了办园资格证书。
(四)完善管理机制,实现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为保证办园质量,从完善管理机制着手,全方位地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努力实现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一是完善了工作责任机制。县教育局与各中心小学、各中心小学与各联办小学层层签订了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工作任务。二是完善了工作督导机制。制定了《幼儿园千分督导评估细则》,对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定期督导,并将督导结果通报全县。
(五)师资建设得到加强,保教质量逐步提高。一是切实加强了教师资格管理,重点是严格“入口关”,把教师资格考核作为幼儿园年检的重要内容,重点检查现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二是加强了制度考核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教育教学责任制。三是加强了健康管理。对幼儿教师、保育员和饮食管理人员定期全面体检,发现传染病例,及时隔离、调岗。四是加强了工资待遇管理。县直公办教师工资、养老保险由县财政投入,乡镇公办教师、养老保险由乡镇财政投入,待遇等同于中小学教
师;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通过收缴入园费,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了幼儿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五是加强了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学历再深造学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理论层次,从而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六是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工程,依托县教育培训中心,面向全县各类幼儿园分期分批进行园长培训,以县幼儿教育教研室为培训主体,实施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和农村幼儿教师全员培训。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当前我县学前教育整体水平还不高,乡镇之间、城乡之间学前教育的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相比显得较为薄弱,这与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一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规划建设资金不足。虽然县政府及各乡镇政府已经对学前教育进行了三年行动规划,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制定的建设规划不能正常实施。影响了全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规划的进度。二是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不够高。在园幼儿名,学前三年入园率仅达%。广大家长特别是农村幼儿家长,对孩子入园接受学前教育的意识仍停留在学前一年上,对3-4周岁幼儿的早期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三是民办幼儿园管理不规范。全县处幼儿园中,有处为民办幼儿园,占%,在这些民办幼儿园中部分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不达标,举办者经济利益当头,对幼儿园的建设与设施配备资金投入较少。四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不
均衡。全县个乡镇(街道),处中心幼儿园达市级以上标准,还有8处中心幼儿园不达标,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由民办园代替履行中心幼儿园的义务,管理不规范。五是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全县幼儿教师人,其中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人,占教师总数的%,而且,多数幼儿教师年龄偏大。
四、今后工作建议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学前教育是人一生发展的起始教育和奠基教育,也是公民应该享有的教育权利和社会福利。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公办为龙头,民办为主体”的幼儿教育模式。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视学前教育为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承担起发展幼儿教育的主体责任,建议县政府把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对学前教育发展工作列入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工作综合考核之中。并研究建立贫困家庭幼儿助学体系和具体政策,让低收入家庭的幼儿享受公益性教育。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是在城区,根据人口分布情况、以社区为依托统一规划设置幼儿园;在农村,在建设中心幼儿园的基础上,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结合起来,按照“就近入园、扩大规模、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举办标准化联办幼儿园,二是做好宣传工作,指导好0-6周岁幼儿家长科学育儿和早期智力开发,努力改变幼儿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到全县基本普
及学前三年教育,实现“5” 即:全县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以上,%以上的幼儿园建成标准化幼儿园,在标准化幼儿园入园的幼儿人数占接受学前教育儿童数的85%以上,全县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和专业合格率均达到85%以上。
(三)政策扶持,增加投入。统筹谋划预算安排,优先保障教育的投入,加大财政投资力度,逐步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到年底,全县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达%。对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建议将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按实际投入情况进行一定比例的奖励。
(四)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规范办园行为,严格控制幼儿园的班额,配齐配足保教人员。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合作,堵疏结合,增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加大对非法办园的清理力度,对于被取缔的非法办学机构,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规范管理行为,建立动态检查指导制度,实行分类动态监管。要创造条件,尽快使小学与其附设的学前班彻底脱钩,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五)多措并举,提高素质。办好幼儿园,难点在园舍,关键在教师,而教师又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最薄弱环节。要采取积极创新思路,结合实际,通过培养培训、转岗聘任等多种渠道逐步建立起一支合格、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要从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挑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充实到师资队伍中,逐步改变幼教队伍素质低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