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顺德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调研报告
顺德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调研报告
顺德区妇女联合会
编者按: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及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下,提高妇女在基层民主治理的参与比例及能力也有了新的内涵。省妇联在2017年全省妇女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珠三角片区推进会上提出,推进妇女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一是省委、省政府作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二是历年来妇女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需不能断加强及推广。基于妇女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性,本栏目特推《顺德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调研报告》,为妇女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地方实践经验。
一 课题立意
构建国家治理体系与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底层微观设计,基层的治理现代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绩效。基层位于国家和社会的交会点,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加强党的领导,选好“领头人”,做好共治、善治、德治,将有利于打牢基层治理的基石。
2016年11月,顺德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出台了《顺德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管理的意见》及10个配套文件,涵盖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是新时期顺德基层治理的总纲领,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同时,随着上千亿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5年后顺德将有过半的镇(街道)通地铁,城市发展格局将迎来重大改变。政策的支持及交通的升级,为顺德的基层发展扩宽了空间、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加大了挑战。
怎么让这些举措真正“落地”、让顺德基层工作不是“摆平问题”而是“解决问题”?选用及培育到基层治理中的“领头人”至关重要。而妇女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是基层治理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应在基层治理中拥有相应的参与权、话语权。如何提升和强化妇女在基层民主治理体系中的水平和能力,这是顺德的必答题。
二 成绩和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顺德区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一是营造公开公平的民主治理环境。利用村(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将村居“两委”成员纳入管理范畴,以薪资和制度约束“两委”成员,配合开展政务工作,推动权力透明化;引导集体经济组织组建股份合作经济社,完善组织登记,将干部、财务管理及表决机制纳入监管范围,通过股份社将集体经济分离出村(居)委事务,减少利益争夺。二是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顺利完成,一大批女致富带头人、公益事业热心人、大学生村官等优秀妇女进入到村居妇联执委队伍,参与基层工作,进入群众视野。三是培育孵化妇女儿童社会组织共40个,蓬勃发展的女性社会组织成为基层妇女参与民主治理工作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2017年4月,换届选举启动后,顺德区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妇女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选举。借助非户籍试点工作,多途径推动非户籍女性参加“两委”换届选举,提高女性比例。以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下发指导性文件《关于在2017年村(居)委会换届中进一步推进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换届后,女村委会主任比例从1.85%提高到5.6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妇女的发展,是社会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尺度。妇女参政既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也是妇女政治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权力领域是否有妇女参与、以何种方式参与以及达到何种程度,其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妇女参政的关键性数据。而且,妇女的性别优势在于擅长沟通、做事认真、考虑周到,妇女干部在基层民主治理工作中能够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从纵向比较而言,顺德妇女参政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从横向比较来看,顺德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村居女干部数量比例低、正职少
2017年顺德区205个村居“两委”完成换届,居委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只有29.93%,这一数据离《顺德区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制定的目标值50%以上差距很大。村委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只有27.89%,也未达到规划要求的30%以上。担任村委会主任(一把手)的女性比例只有5.61%,远低于规划要求的10%以上。
2.女干部在基层权力结构中处于边缘化
从任职情况看,妇女在村居两委中有“三多三少”现象:副职多、正职少;虚职多、实职少;“闲”职多、要职少。虽然实现了每个村居都至少有一名女性委员,但她们绝大多数是担任村居妇联主席、计生主任,职位单一。村居“两委”分工时,女干部通常只分管计生、档案和卫生等工作。随着计生工作的难度减轻,村(居)委会对妇女干部的重视度也随之降低,妇女干部的号召力和认同感被削弱。女干部没有足够的锻炼和展示平台,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导致优秀女干部难以涌现。
3.村居后备女干部严重不足
基层妇女在权力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和边缘化大大消减了妇女精英参与竞选的积极性。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是顺德村居女干部群体中的普遍现象,在村委会和“村改居”的居委会中尤为明显。女党员少、尤其是年轻女党员数量匮乏,导致女干部源头不足,选举时只好“矮子里面挑高佬”。
(三)原因分析
妇女权力的现实状况与妇女所处的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条件紧密关联,影响妇女参政的因素复杂而多元,既有妇女自身因素,也有社会及选举等客观因素。就顺德而言,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受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
1.传统的性别观念根深蒂固
一方面,基层群众对妇女的角色定位仍然是“贤妻良母”“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很多男性认为妇女只要在家干农活、做家务、带孩子,相夫教子就好,不愿意妇女参与过多的社会公共事务,更不愿意妇女在政治上强过男人。而大部分妇女在家中处于从属地位,她们自身也默认社会对她们角色的定位,甚至认为参政议政是男人的事情。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妇女主体意识的缺乏,导致她们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意愿淡薄、议政热情不高。同时,仍有相当多的基层群众认为妇女缺乏担当精神,工作中怕得罪人、不敢碰硬、大局意识差、决断力不够、压不住场,即使当选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对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有抵触和怀疑态度,对妇女担任一把手更加态度消极。
2.基层民主治理制度尚未完善,利益争夺和各种矛盾较为突出
现行的基层组织法虽然为保障妇女参政做出了相应规定,比如“村民委员会中,妇女应当有适当名额”“村民委员会中妇女应有适当比例”,但缺乏硬性条文,没有一套可操作的程序制度做保证。许多基层组织在执行培养选拔妇女的目标规划上,往往把“至少有一名女干部”理解为“只要一名女干部”。因为没有明确规定妇女的人数,就无法找到妇女参与最广泛的民主治理和民主决策的法定依据。同时,由于顺德现有的97个居委会中,有75个是“村改居”,相关管理制度没有因应调整,选举方式和管理办法依然沿用村委会的模式。并且基层利益关系纷繁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存在较多的宗族关系割据和利益争夺,导致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时承受压力大、怕遭报复和冲击家庭,不愿意去竞争或缺乏竞争力,导致这部分居委会中的女干部比例较低。
3.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力度不够
女干部少、女一把手少、优秀女干部少,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培养选拔女干部的机制支撑。一方面,村支书、主任对女干部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女干部只要抓好卫计、妇女工作就行了,进不进班子无所谓,对培养女干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更缺乏健全的培养机制。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往往把女干部配备当成完成任务,换届时仓促应对,缺乏长期性、系统性的培养任用机制,并且没有因应男性和女性间的差异,进行区分培养,制定相关措施,造成女干部数量不足、质量不佳,青黄不接。现有女干部也缺少传、帮、带意识,不想培养后备干部,害怕有竞争对手,怕丢了自己的饭碗。
三 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顺德的基层治理应根据《顺德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管理的意见》及10个配套文件的要求,探索在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管治相结合的协同治理模式,以制度营造公平公开的基层民主治理环境,依法依章推进基层治理工作。
妇女在基层权力结构中属于边缘阶层。如果不从源头上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妇女的政治地位、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深度广度就难以得到大幅度提升。毫无疑问,参与政治性组织和寻求法律保护是保证妇女政治权利实现的主要方式,但现有的居委会和村委会组织法有关妇女参政比例的规定多是倡导性而非强制性。顺德作为一个县区级政府,没有制定相关法律的权力空间,但在健全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机制上可以主动作为。
(一)把培养女干部纳入顺德发展的战略设计框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妇女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主要作用,采取切实措施让更多女干部有机会脱颖而出。
首先,要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原则,把女干部、女党员的培养、选拔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计划。针对“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三项妇女发展规划指标,分别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确保操作措施的连续性。其次,要明确镇(街道)党委及基层村(居)党组织是推进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责任分解制度和经费投入计划,落实责任目标和任务。
(二)建立女干部成长机制
第一,要促使女干部靠出色的成绩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村(居)委会干部大多是票箱里选出来的,女干部能否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立足,关键还是靠自身的水平和能力,而不能一味靠“政策倾斜”和“性别保护”。而能力、水平的提升,除了要实践锻炼、积累经验之外,接受系统的学习培训也非常重要。组织部门和妇联系统应对新当选的村居“两委”女性成员进行持续的系统的培训,课程设置要接地气、有针对性,在强化政治教育、提高政治修养的同时,要提升理论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统筹管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对村居女一把手除了培训外,还要创造机会让她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其次,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大发展女党员,尤其是年轻女党员的力度。选拔有潜力的女党员、女能手、女骨干,让她们在村居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锻炼其领导管理能力。要建立优秀妇女干部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从那些有致富本领、有热心、有能力为群众办事的女青年和女大学生村官中,发掘一批优秀人才作为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作为村居主要领导干部的后备人选。
第三,要管好、用好女干部。结合女干部的能力特长、性格特质给予合适的岗位和分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女干部周到细致、亲和力强的优势,为她们打造能够展现才华、体现价值的工作舞台;引导女干部依托社会组织,一同为群众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倡导共治、善治、德治的理念。要加大女干部轮岗交流力度,使她们在更多的岗位上接受锻炼,丰富阅历和资历,提高参政能力,增加群众认可度。
(三)为村居妇女参政议政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保障
要为妇女参政议政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村居妇女参政议政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需要一个和谐的舆论氛围来弱化和消解人们对妇女从政的偏见和阻力;要引导妇女走出家门,积极关心集体事务,积极参与村委会、居委会、村民小组、村民代表的选举,不断提高知名度;要通过强大的舆论导向,让村居选民知晓“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的重要意义,“非常清楚”上级对“每个村委会至少有一名女性成员”的要求,从而为妇女在换届选举中大胆“站出来”打下坚实基础。
要积极宣传妇女成功案例。发现和树立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女村官、女能人、女党员,在各种媒体上大力宣传她们的先进事迹,充分释放优秀妇女的“明星效应”,让妇女既可“扫好一屋”,又能“扫天下”的特殊价值被社会所承认,为群众所知晓,为她们日后参政议政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引导群众把优秀妇女选进“两委”班子,提高群众对妇女干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认可和支持。
如果说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那么,占农村居住人口过半的妇女就必须发挥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全国先发地区的顺德,完全可以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率先探索,彰显顺德责任,做出顺德贡献。
报告评述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客座教授 陆德泉
《顺德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在未来5年间,城市发展的格局将带来大变革,上千亿的基建投资将带来城乡的更新改造。同时,区委区政府也提出加强农村管理的要求,这为顺德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带来重大的挑战和机遇。报告总结了顺德区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成绩:一是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加强了妇联工作在组织和制度上的执行力;二是区妇联推动了妇联改革的社会治理创新,培育妇女儿童社会组织的孵化平台,为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平台和渠道。在2017年的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女性当选村委会主任的比例增加了两倍,从1.85%增加到5.61%。
报告也看到当前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不足。虽然《顺德区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已提出村(居)委会成员妇女应占50%以上,妇女当一把手应占10%以上。但是,2017年的妇女当村干的比例才接近30%,一把手的只有5.61%,与目标相差甚远。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村(居)委会担任比较边缘的职位,缺乏发挥和展示能力的机会。报告对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困境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一方面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制约了妇女自身参政议政的意愿,同时男性主导的参政议政文化左右了基层对女性领导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选举制度上缺乏对落实妇女干部名额的具体措施,传统村落宗族政治错综复杂,让有参政愿望的妇女也望而却步。
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在顶层设计的关键策略,包括把女干部和党员纳入党建的整体计划,建立女干部成长机制,为村居妇女参政议政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保障等。笔者非常认同落实保障妇女参政议政制度的顶层设计,但是在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关键制度保障上,如何培育妇女参与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更是重中之重。正如广东省妇联要求各级妇联的工作重点要做好“五抓”:即抓思想政治引领、抓妇女作用发挥、抓服务与维权工作、抓两个规划重难点解决、抓基层妇联组织力提升,这五抓的核心也是妇女参政议政的主体性所在。随着顺德的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下的城乡格局带来重大的变革,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把握好这些变革对顺德妇女发展的挑战、需求和机遇的变化,一定可以更好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培养妇女在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主体性。
要进一步培育妇女参政议政的主体性,就需要进一步打破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和制度对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的制约。全国妇联在过去几年推动的启璞项目在提高村“两委”女干部综合素质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成果显著。陕西婚姻家庭研究会从十多年开始,通过培育村级妇女组织,参与社区管理事务,逐步参与村委会选举,再推动女村官培训等,以类社会工作的方法一步一步的陪伴妇女从妇女组织骨干、参与选举到女村官成长,共同学习应对男性文化主导的基层治理限制以及家庭和宗族内部的束缚,为农村妇女的共同发展努力。
顺德在进一步推进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态势,已经有一定的天时地利条件。原来妇联已经设计好清晰的制度目标,积累相当厚实的培育孵化妇女儿童社会组织基础,加上吸纳其他地方在培育妇女的参政议政的经验,一定可以在深化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上做出全国的表率!
第二篇:对当前农村基层妇女民主参与的调研报告
基层妇女参政是一个社会问题,历来是妇联组织关注的热点。明年是我市村委会换届之年,如何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村委会换届契机,全面推进我市基层妇女民主参与进程,妇联组织任重而道远。最近,市妇联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市农村妇女民主参与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形成文字,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基层妇女
民主参与在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和地位
基层妇女民主参与是衡量农村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村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程度则是农村民主政治得以存在发展的基本要素,占人口半数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意识、参与程度是衡量农村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农村妇女在民主参与中通过影响决策程序和决策方式促进农村政治民主化。农村妇女参政不仅可以培养优秀的女干部,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服务,而且可以充分体现民意,提高农村政治的民主化程度,防止政治上的专制与独裁,推动农村社会的民主和进步。
基层妇女民主参与是实现农村妇女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组成的,权力领域是否有女性参与、妇女以何种方式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已成为实现农村妇女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成为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
基层妇女民主参与是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妇女民主参与有益于发挥妇女的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的人力资源。女性领导者讲究授权,善于关心、鼓励人,善于创造人性化的管理环境,农村妇女民主参与有益于发挥领导班子的综合优势,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与男性优势互补,能增强团结和凝聚力,使组织决策更民主、更科学。
二、当前农村基层妇女民主参与的形式和现状
基层妇女民主参与的主要形式与农村男性公民一致,主要表现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个方面。但基层妇女民主参与现状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1、妇女在民主选举中主体权利的完全确认,意味着农村妇女由“家庭人”逐步转变成“社会人”。法律规定妇女同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得广大农村妇女享有了选择干部的权利和担任干部的被选举权。据统计,村委会选举的参选率一般都在80以上,这表明了广大妇女对选举的关注和对自身权利的珍视。同时,那些有能力、受拥戴的农村妇女脱颖而出,进入村委,有的还担任了领导职务。如小曹娥镇朗海村妇代会主任姚雪芬勤政廉洁、务实的工作,赢得了广大村民的高度认可,在上一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而且同时在支委、社管委中任职,是唯一在村三套班子中任职的村委。
2、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全方位体现,使农村妇女从参与中逐步认识了自身价值。从妇女在参与民主管理中的比例来看,全市269个行政村,有女性的村委213个,占村总数的79.2,比上届上升5.6个百分比,有237名女性进入村委,占村委员总数1083人的21.9,比上届上升3.5个百分比,其中,担任村主任的4名。女委员的参与民主管理,充分发挥了自身联系妇女和家庭的优势,为处理解决村里的许多难事急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妇女在参与民主决策的程度来看,全市12332名村民代表中,有女性代表1393人,占11.3,3628名村民小组长中,有女性72人,占1.99,比例与上届相比都略有上升。在村民代表会议中,女代表能主动掌握发言权,为村发展谏言献策,为村民具体生活利益提建议要求,有的还作为议案采纳。如泗门镇谢家路村,女村民代表就如何加强青少年在节假日期间的学习管理上交了一则提案,被村领导班子吸纳后,一个专为青少年学习交流,提高各方面素质的青少年假日学校成立了,深受广大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从妇女在参与民主监督的情况来看,全市1130名村民财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有女性64人,占5.7。女委员、女代表们善于做思想引导工作,积极参与村里的重大事务管理,在参与中代表村民利益讲话,在参与中认识自身价值,进一步推动了村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环境卫生治理(敲露天粪缸)、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推广、计划生育、自来水安装等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从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现状来看,农村妇女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农村妇女民主参与进程不快。主要表现在农村妇女参政议政比例不高。尽管在推进基层民主过程中,妇女的参与摆上了一定的位置,并且参与的比例逐年呈上升的趋势,但总的来看,比例仍然偏低,如村民代表中妇女比例仅为11.3,村民财务公开监督小组中妇女比例仅为5.7。我市还有56个村委中没有进入女性,其中有41个行政村村两委会班子里同时没有女性,与妇女占人口一半的比例很不协调。历届来,女性进入村委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上升的幅度不大,每届的增幅平均在1-5个百分点内,如本届村委会班子中的女性比例为21.9,比上届上升3.5个百分比,在村委会主任中的妇女比例仅为1.5。二是基层妇女民主参与深度不够。①一方面由于农村妇女对选举权利的认识不到位,往往出现放弃或让渡选举权利的行为,从而造成非自愿选举结果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妇女主体意识的缺乏,导致被选举权利的弱化。②在重大事项决策和村规民约的制定过
程中,由于力量上的单薄和观念上的影响,妇女往往不敢或难以表达妇女群体的利益和呼声。因此,出现妇女工作在村务管理中的空白现象,或者说一提到妇女工作就是指计划生育。从而导致近年来大量的涉及农村妇女利益的纠纷和矛盾不断出现,如土地权益问题、集体资产股份制问题、房屋拆迁问题等等。
分析原因,主要有:
1、基层组织法立法不全是阻碍妇女进入民主管理决策程序的重要原因。现行《村委会组织法》为保障村级妇女参政做出了相应规定,即第九条规定:“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村民委员会中,妇女应当有适当名额,……”但该法条的规定因缺乏应有的“硬性”而很难落实。在“海选”的大背景下,每个村民都有其心目中的“应当”的标准,当今农村社会环境下,大多数村的妇女当选村委会组成人员的可能性极小,也有许多村甚至于根本就不会产生女性侯选人。民政部为落实好《村委会组织法》关于“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有适当名额”的规定,专门出台了《民政部关于努力保证农村妇女在村委会成员中有适当名额的意见》(民发[1999]14号)文件,该文件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提出一些“组织”、“教育”、“引导”之类的措施,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在村民代表的产生规定中,只强调了一个“广泛性”,对于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群体来说,无法找到为她们参与最广泛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法定依据。
2、责任主体的缺乏,使妇女民主参与的进程步履缓慢。余党[2002]6号文件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定的妇女代表比例”“村民代表要有广泛的代表性”。余党[2004]14号文件也规定:“要为青年和妇女进入村两委班子,参与村务管理创造有利条件,村两委班子中一般应有一名女同志”。文件中妇女参政除了缺乏钢性规定之外,最关键的是缺乏责任主体。
3、农村妇女的自身原因是影响民主参与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缺乏参与机会和传统文化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多农村妇女的参与意识较弱,能力水平偏低,文化知识相对缺乏,也是造成农村妇女民主参与进程不快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
我市是个农业大市,人口占半数的农村妇女为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努力提高农村妇女参政议政水平,教育引导她们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不仅是妇女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当前应紧紧抓住村委会换届契机,积极推进农村妇女的民主参与进程。
1、完善《村委会组织法》立法规定是推进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基本前提。立法机关应对现行《村委会组织法》第九条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女性进入村委会。建议修改为:“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较小的村可不设此职)、妇女委员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妇女委员是村民委员会中专职做妇女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及其他工作的组成人员,由女性村民担任。”如此规定只是保证农村妇女参政的法律底线,并不排斥有威信、有工作才能的女村民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等更重要职务。
2、明确妇女参政议政比例是推进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必要手段。有关部门在出台《村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时,要明确村委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女性,同时村民代表和村财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女性比例要求在20以上。在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要注重换届选举中各环节引导,如在组建村民选举委员会时,要引导村民会议或村民小组吸收女村民;在选举产生村民代表时,在明确女性比例的同时,要引导村民提名符合条件的女村民。
3、明确加快妇女民主参与进程的责任主体是推进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重要环节。要明确各级政府及基层村委会是推进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责任主体。要制订责任分解制度,落实责任目标和任务,同时,各有关单位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宣传妇女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和典型,为农村妇女的发展和民主参与村委会选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加强基层妇女干部的培养是推进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重要措施。一是要加强农村妇女的素质教育培训。只有大力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其参政水平和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基本文化素质、科技致富能力和参政议政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管理能力。二是要加大推优工作力度。应加大女党员和后备女干部的培养工作力度,增加农村妇女中女党员的比例,培养和选拔有潜力的女党员、女能手、女骨干,让其在村里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锻炼其领导管理才能,为选拔优秀女性进村委建立一支后备女干部队伍。三是要充分发挥妇代会组织和妇代会主任的作用。努力为妇女参政争取政策,创造条件。各级妇女组织要充当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当好党组织的参谋助手,选配好妇代会干部,真正把那些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妇女选拔到农村妇代会当中,使基层妇代会真正成为妇女的娘家和“核心”。同时建议村委会与妇代会进行同步换届。一些村妇代会主任如不能在党支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中当选支委或村委,则常面对被新的两委班子以各种理由撤换的情况。因而,村委会与妇代会的同步换届,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和妇女人才的培养。
第三篇: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深入发动和引导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妇女广泛参与文化建设,是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县妇联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走访等形式就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深
入调研。
一、妇女参与文化建设成效愈来愈显现
**是文化大县,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特产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各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县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文化富民、文化提质、文化兴乡这一主线,群众文化发展呈现出“政府主导、协会配合、全民参与”的全新格局。我县先后获得“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尤其是我县九溪乡文化现象得到省、市的高度关注,该乡先后荣获全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群众文化体育先进乡镇”等光荣称号。2012年1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还以“湖南常德草根剧团唱响农村舞台”为题报道了九溪群众文化活动经验。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县人民积极支持配合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强县”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更少不了我县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
1、妇女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性越来越强。近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县妇女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商业意识均得到了大幅提高。妇女群众广泛参与到业余爱好性的和专业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来。我县每个乡镇均有1支以上的广场舞健身团队,参与者均为女性;每个乡镇均有1个以上民间演出艺术团,参与者女性占到50%以上;每个乡镇均有3支以上民间演出管乐队,参与者女性占到80%以上。如我县双溪口乡有民间演出艺术团1个,演员12人,其中有女演员6人,占总人数的50%;民间演出管乐队5个,演奏人员40人,均为女性;有广场舞健身团队1个,成员50人,成员均为女性。我县盘塘镇有7个村(居)有妇女自发组织的演出团队,全镇共9支文化团体,其中,5支以演出为目的,每年承接演出近300场次,4支为民间自发的健身团队,几乎天天进行健身锻炼,全镇共有122名农村妇女直接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我县九溪乡目前共有戏剧、歌舞、管乐、健身、民俗等专业艺术协会5个,政府认可的有演出资质的艺术团体26支,专业从艺人员772人,其中女性145人。基本形成了集戏剧、歌舞、管乐、民俗、健身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演出格局。除板龙灯舞、傩戏等必须男子参与的专业队伍外,其他各类文艺团体中都有女性成员,其中8个团体的负责人为女性,5个团队的成员全部为女性。而且全部772名从业人员中,板龙灯这种需要上百人参加的团队3个就有500名成员,其他272位演艺人员中,女性145名,占了53.4%的比重。就连我县地处偏远山区的观音寺镇境内都有各类文艺队伍12支,其中90%的队员为女性。同样,我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黄石镇也有2个女子文艺团体,每支团体都有约30名女性。
2、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事实上,我县妇女对文化生活是长期热爱并积极主动参与的,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是台上唱主角。我县太极拳协会成员75%以上是女性,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文明礼仪宣讲团的8名宣讲成员其中女成员占7名,县乡跳广场舞的群众几乎全部都是女性。二是领办挑大梁。我县第一个“心灵之家”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创建人是女性。我县关心下一代网站创建人也是女性。我县九溪乡文艺团体中,神龙、黑豹、小白杨艺术团,龙凤、凤鸣、小梨园剧团都是远近闻名的艺术团体。其中凤鸣汉剧团、小梨园艺术团的团长为女性,其他4个团体的负责人虽然是男性,但在文艺表演中以女性表演为主。例如黑豹、小白杨、龙凤这三个团的创始人均为女性,后来发展壮大了才交予丈夫管理。三是创作有热情。电影《女儿船》具有细腻的女性风格和浓烈的地方色彩,该影片的拍摄场地就在我县的风景区桃花源和夷望溪,贯穿该片的音乐与主题歌均为常德丝弦,很好地展现了桃花源里淳朴的乡音乡情,《女儿船》的原作者、导演和主演全部都是**籍女性。我县观音寺镇文化建设带头人江淑珍牵头创建的观音寺鼓乐艺术团,一直致力于自主创作,推陈出新。她们编的节目有相声、小品、有快板、三句半、顺口溜等多种类型。江淑珍本人结合党委政府工作,创作了弹词《十唱党的政策好》、快板《坚持科学发展观我真面貌大改观》、快板《三句半》、群口相声《十条规定促转变》、常德丝弦《观音寺镇是我家安全卫生靠大家》《我们的好村官》、表演唱《计划生育》《地球妈妈,我爱你》、《和谐之歌》等优秀作品,现已汇编在《观音寺之声》一书中出版。同时艺术团成员还贴近群众喜好,根据当地文化,创作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节目,如劝婆媳、劝妯娌、劝邻里等,深受群众喜爱。
第四篇: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深入发动和引导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妇女广泛参与文化建设,是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县妇联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走访等形式就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妇女参与文化建设成效愈来愈显现
**是文化大县,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特产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各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县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文化富民、文化提质、文化兴乡这一主线,群众文化发展呈现出“政府主导、协会配合、全民参与”的全新格局。我县先后获得“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尤其是我县九溪乡文化现象得到省、市的高度关注,该乡先后荣获全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群众文化体育先进乡镇”等光荣称号。2012年1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还以“湖南常德草根剧团唱响农村舞台”为题报道了九溪群众文化活动经验。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县人民积极支持配合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强县”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更少不了我县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
1、妇女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性越来越强。近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县妇女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商业意识均得到了大幅提高。妇女群众广泛参与到业余爱好性的和专业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来。我县每个乡镇均有1支以上的广场舞健身团队,参与者均为女性;每个乡镇均有1个以上民间演出艺术团,参与者女性占到50%以上;每个乡镇均有3支以上民间演出管乐队,参与者女性占到80%以上。如我县双溪口乡有民间演出艺术团1个,演员12人,其中有女演员6人,占总人数的50%;民间演出管乐队5个,演奏人员40人,均为女性;有广场舞健身团队1个,成员50人,成员均为女性。我县盘塘镇有7个村(居)有妇女自发组织的演出团队,全镇共9支文化团体,其中,5支以演出为目的,每年承接演出近300场次,4支为民间自发的健身团队,几乎天天进行健身锻炼,全镇共有122名农村妇女直接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我县九溪乡目前共有戏剧、歌舞、管乐、健身、民俗等专业艺术协会5个,政府认可的有演出资质的艺术团体26支,专业从艺人员772人,其中女性145人。基本形成了集戏剧、歌舞、管乐、民俗、健身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演出格局。除板龙灯舞、傩戏等必须男子参与的专业队伍外,其他各类文艺团体中都有女性成员,其中8个团体的负责人为女性,5个团队的成员全部为女性。而且全部772名从业人员中,板龙灯这种需要上百人参加的团队3个就有500名成员,其他272位演艺人员中,女性145名,占了53.4%的比重。就连我县地处偏远山区的观音寺镇境内都有各类文艺队伍12支,其中90%的队员为女性。同样,我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黄石镇也有2个女子文艺团体,每支团体都有约30名女性。
2、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事实上,我县妇女对文化生活是长期热爱并积极主动参与的,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是台上唱主角。我县太极拳协会成员75%以上是女性,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文明礼仪宣讲团的8名宣讲成员其中女成员占7名,县乡跳广场舞的群众几乎全部都是女性。二是领办挑大梁。我县第一个“心灵之家”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创建人是女性。我县关心下一代网站创建人也是女性。我县九溪乡文艺团体中,神龙、黑豹、小白杨艺术团,龙凤、凤鸣、小梨园剧团都是远近闻名的艺术团体。其中凤鸣汉剧团、小梨园艺术团的团长为女性,其他4个团体的负责人虽然是男性,但在文艺表演中以女性表演为主。例如黑豹、小白杨、龙凤这三个团的创始人均为女性,后来发展壮大了才交予丈夫管理。三是创作有热情。电影《女儿船》具有细腻的女性风格和浓烈的地方色彩,该影片的拍摄场地就在我县的风景区桃花源和夷望溪,贯穿该片的音乐与主题歌均为常德丝弦,很好地展现了桃花源里淳朴的乡音乡情,《女儿船》的原作者、导演和主演全部都是**籍女性。我县观音寺镇文化建设带头人江淑珍牵头创建的观音寺鼓乐艺术团,一直致力于自主创作,推陈出新。她们编的节目有相声、小品、有快板、三句半、顺口溜等多种类型。江淑珍本人结合党委政府工作,创作了弹词《十唱党的政策好》、快板《坚持科学发展观我真面貌大改观》、快板《三句半》、群口相声《十条规定促转变》、常德丝弦《观音寺镇是我家安全卫生靠大家》《我们的好村官》、表演唱《计划生育》《地球妈妈,我爱你》、《和谐之歌》等优秀作品,现已汇编在《观音寺之声》一书中出版。同时艺术团成员还贴近群众喜好,根据当地文化,创作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节目,如劝婆媳、劝妯娌、劝邻里等,深受群众喜爱。
3、妇女参与文化建设获得的成果越来越多。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积极踊跃,成果也颇为丰硕。2012年常德市抽调全市100个民间剧团进行节目展演即“百团大赛”。我县作为文化大县选出15个民间团体参加了此次大赛,我县着名傩戏--《姜女晒衣》等作品博得了观众阵阵喝彩,小戏《喜主任说媒》、民俗表演《婚礼民俗风》、小品《良心帐》民间舞蹈《虾趣》和《快乐的九子鞭》等作品获得了“精品节目”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我县妇女群众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舞蹈《咏荷》的表演者燕昊、歌伴舞《春天的苞蕾》的表演者李婧等女演员获得新人奖。2012年8月5日,我县明月山村广场舞队艾舞队、星德福山广场舞队和创维健身舞队,代表我县参加《舞味俱全》全省广场舞大赛常德赛区预赛,明月山村广场舞队艾舞队荣获常德赛区预赛金奖,直接晋级省广场舞大赛决赛,获金杯一个;星德福山广场舞队和创维健身舞队获优胜奖。2012年8月19日,我县女民歌手李靖代表我县参加由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湖南省群众文化学会、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永州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中国共产党宁远县委、宁远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年首届中国九嶷山民歌节暨第三届中国九嶷山旅游小姐选拔赛,李靖凭借较高的演唱技巧和各方面的出色表现一路过关斩将,获得银奖。近些年来,我县“女子太极”队队员也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赛事并屡次获奖。
二、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文化惠民,文化强县”为宗旨,切实提升我县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努力促进我县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我县根据国家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先后完成了5个乡镇示范性文化站、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96家农家书屋的建设。如今,全县50%以上的村有文化活动室、电子信息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等文化休闲场所。全县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均实行了免费开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为更好地丰富妇女群众娱乐休闲生活,我县九溪乡政府耗资20万元安装了整套健身器材。据悉,每天傍晚,都有上百的妇女群众自发地来到农民文化宫前坪跳广场舞、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健身、散步休闲,妇女群众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提高。2011年,我县盘塘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设占地300平方米的镇中心文化站,并准备逐步实现购置乐器、图书等器材,建成后的镇综合文化站将成为集休闲、娱乐、学习为一体的全镇文化中心,妇女群众可以尽情享受这一文化资源。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文化三送下乡活动常抓常新,2011年送戏下乡151场,送电影下乡10416场,全县妇女群众看电影人数达104万人次。送图书下乡6万多册。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实现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
3、文化活动异彩纷呈。2011年举办了“仙境和韵”春节晚会、迎新年民间文艺大展演、“益丰大舞台。快乐老人”第三届社区才艺展演、“红歌颂党恩”歌咏晚会、第七届农民艺术节、2012年举办了常桃路统筹示范带庆“三八”巾帼风采展、**县首届民间文艺汇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另外还在文昌阁文化广场、纺城广场等地举办了音乐会、书画作品展、文艺演出等广场文化活动。全县妇女群众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风貌更加昂扬。
三、妇女参与文化建设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与制约因素
(一)薄弱环节
1、精神文化生活情趣不高。从调查反馈情况看,部分妇女群众参加的业余活动以散步、串门聊天、听广播看电视、陪家人为主,其他方面业余爱好参与较少,收看的电视节目主要集中在电视剧和娱乐消遣打发时光类节目,缺乏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妇女平常有读书看报习惯的只占10%左右,有些活动从未参加过得人数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如绘画、弹琴、旅游、书法类从来不参加的达到90%,集邮收藏类从不参加的达到95%。
2、参与文化建设主体意识不强。大部分年轻有文化的女性多数在外务工,社会、家庭对妇女参与文化活动的认识还有偏见,造成部分妇女文艺骨干不敢或不愿参与文艺活动。妇女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特别是集体性文化活动少。从调查反馈情况看,有组织的村级集体文化活动非常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部分乡镇,在妇女文化建设中,妇女群众存在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希望政府大包大揽,不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内涵丰富,格调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来。
3、各相关部门加以引导和培植不多。妇女文化活动缺“送”文化、“扶”文化、“植”文化长效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送到农民家门口的太少,有关妇女文化建设的内容就更少。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风格清新纯朴的文艺节目缺少编导扶持。妇女文化人才,特别是创作人才,文化骨干队伍缺乏培养。
4、流动面窄且创新不够。文艺团队演出流动区域不大,主要集中在本乡及周边乡镇流动演出。艺术表演团体基本不外出联系演出业务,主要靠顾客上门约请,演出时间一般都集中在节假日、婚丧庆典等活动期间。文化活动多为商业演出,公益活动很少。妇女参与文化活动多为有偿商业演出,每人每场演出收入在100元--300元不等,每个团队每年商业演出50--120场,每人每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艺术水平还不是很高,女演员一般为初、高中毕业,没有经过专业的艺术培训,多是从自娱自乐干起,演出内容多为仿、学、套,作品创作,艺术创新甚为稀有。
(二)制约因素
1、受制于思想观念的制约。一是受传统观念束缚,部分妇女不愿到公众场所参加活动,认为扭腰、唱歌跳舞是年轻人的事,每天家里家外的劳动就是一种锻炼,作为家庭妇女还需要什么文化知识?读书、看报有什么用?会带孩子、理家务就行了。二是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普遍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青壮年男劳动力外出务工,让部分农村妇女长期留守在家中,整天围着家务和农活、老人和孩子转,无暇去参与和享受精神文化生活。
2、受制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从所调查的村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村落分布比较分散,一个村一处健身场所,一间文化书屋,一个阅报栏根本无法满足分散居住的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3、受制于农村妇女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自我意识淡薄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业余生活时间大多选择易于组织,随意性较大的串门、聊天、逛街、打牌等活动。
4、受制于专业人才缺乏。文化站人员在编不在岗,形同虚设,再加上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形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缺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以产生吸引力。从农村层面看,文化专业人才奇缺,出现断层和老化现象,即使有几位文艺爱好者,其生存和发展也比较困难。
四、进一步推动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妇女的文化素质决定民族的未来,没有妇女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妇女的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和社会应为女性参与文化建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供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1、提高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增加妇女文化底蕴的积累。妇女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状况决定了其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随着国家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的落实,目前我县农村6-16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女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16周岁以上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女性人数较往年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但仍有一部分因家庭贫困而不能进一步接受高中或高中以上的教育。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农村贫困女生的救助工作,为提高新一代女性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奠定基础。
2、统筹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妇女参与文化活动的阵地。现阶段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与当地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活动经费紧缺等密切相关。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有助于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为丰富农村妇女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农村妇女的基本文化权益。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合理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统筹阵地建设,开辟村与村之间的文化资源共享交流新渠道,在中心村建文化设施和文化场地,实现阵地共享。
3、加强骨干人才队伍的建设,搞好妇女文艺队伍的传帮带。重点培养农村的文艺骨干,通过他们引领农村妇女参与健康文化,通过身边的典型的人和事来激发妇女群众参与的热情和兴趣。重视发现和培养妇女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不断壮大民间妇女文化工作队伍,要定期举行文艺人才培训班,搞好文艺队伍的传帮带。
4、整合社会文化资源送“文化下乡”,激活妇女的文化意识。一是建议文化、教育等部门在农闲和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根据农民需要组织文化团体下乡演出,编排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的节目,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接受社会主义主导精神的教育,促进农村妇女文化品位、道德情操的提升。二是加强与驻乡镇、驻村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驻乡村单位在精神文化生活上人力、物力优势,通过联谊活动的经常开展,带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三是充分挖掘本村民间文化资源,努力将农民由被动接受者逐渐转变为主动创造者。组建文艺宣传队,在专业文艺团体的指导下,把党的理论、政策等编成小段子,以说、唱、演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让广大妇女群众从中得到娱乐,受到教育。
5、依托“妇女之家”平台,提升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能力。加强妇女之家阵地建设,基层妇联组织要把妇女之家建成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传递信息的纽带、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窗口、展示妇女风采的平台。依托妇女之家图书室、活动室等阵地,组织妇女学习法律、科技、文化、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知识,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网络培训,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更新广大妇女文化知识,号召农村妇女争做学习型、创新型新女性。一是弘扬时代女性精神。引导广大妇女做“四自”精神的自觉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示范引领者。大力宣扬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先进妇女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妇女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提高素质。坚决抵制贬损女性人格、歪曲女性形象等歧视妇女的腐朽落后观念和不良社会现象。鼓励创作正确反映妇女地位、作用和贡献,讴歌妇女“四自”精神的优秀的文艺作品,促进形成有利于妇女全面发展、平等发展、文明向上的文化环境。二是抓好组织和引导。结合农村妇女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自觉践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带领广大妇女群众主动参与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巾帼文明健身骨干培训、组织妇女踊跃参与唱戏和听戏,传承国粹,鼓励妇女养成到农家书屋借阅书籍的习惯,到免费开放服务场所参加健身等文化活动。其次是引导妇女在参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实是求是的积极献计献策,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于基层妇联组织及时有效地加以改进。最后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妇女群众健康意识和商业意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顺应广大妇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组织妇女群众开展喜闻乐见、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以活动吸引妇女,凝聚妇女,不断提升“家”的形象,拓展“家”的功能,扩大“家”的影响,让妇女在参与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一是广泛开展节庆活动、刺绣活动、广场活动、知识竞赛、文体竞赛充实妇女群众的精神生活。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和谐家庭、环保家庭等各类特色评选表彰等活动,以家庭的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二是从女性角色为着力点,引导组织农村妇女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共同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三是大力开展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主旨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在爱心帮扶、文化宣传、生态保护、心理调适、关爱空巢老人中的作用。
第五篇:基层妇女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一、托云牧场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现状
托云牧场距离喀什60公里,西北与吉尔吉斯坦国接壤,边境线240公里,直接压线72公里。现有土地面积78.3万亩,天然草场66.47万亩,耕地300亩,全场总人口1565人,柯尔克孜族1478人,占总人数的95%,维族人25人,汉族和其他民族69人,全场从业人员347人,职工248人,离退休人员178人,农牧业连队3个,卫生院、学校各一所。2010年底干部72人,少数民族42人,女干部26人,党员108人,少数民族党员95人,妇女党员20人。近年来,在托云牧场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
下,托云基层妇女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普遍提高”。
一是基层妇联组织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各级妇联组织借助十二五兵团农业大发展机遇加快后发赶超的大好形势,加大协调力度,及时调整、充实场部、连队妇联队伍,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热爱妇女工作、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妇女干部进入基层妇联组织,使新配备的妇联干部更趋于年轻化和知识化,改变了以往妇联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工作能力不强的现状。调查显示,仅机关就新增年轻妇联干部6名,且70%以上是大中专毕业生,全场的妇女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是基层妇联组织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工作水平普遍提高。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连队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着力增强服务能力、组织能力、引导能力,引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抓培训,强素质。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的要求,妇联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业务和科技、文化等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为她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2、抓宣传,树典型。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维权意识,营造男女平等、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氛围。同时,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以点带面,辐射全局”的作用,提高了整体工作水
平;3、抓服务,促发展。全面增强服务意识,按照“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在做好维权工作的同时,着眼于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为她们牵线搭桥,寻找出路,尤其是在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小额信贷项目、零就业家庭帮扶、贫困母亲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妇联工作的和谐发展。在托云牧场场部,有50多名农村妇女通过妇联组织得到了贷款,发展了养殖、种植等特色产业,不但自己致了富,而且带动了周边许多妇女发展了生产。
三是基层妇联干部对做好妇女工作充满信心,工作能力普遍提高。近年来,随着基层妇联组织的不断调整、充实,基层妇联干部提高了对妇女工作的认识,绝大部分妇联干部能够借助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为广大妇女同胞服务,以良好的工作业绩体现自身价值。在工作实践中,妇联干部们都能自觉地带领广大妇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大力宣传有关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教育、科技文化等知识,组织开展具有妇女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例如社区通过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宣传、家庭文化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丰富多采的活动,给妇女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进而带动了“双学双比”、“星级文明家庭创建”、“美德在农家”等活动的普遍开展,较好地促进了该镇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社区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托云的基层妇女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妇女干部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牧场、连队工作繁重,而前些年妇女工作没有具体量化的指标和要求,导致一部分领导对妇女工作认识不足,把妇女工作当成是“软”任务和“虚”工作。而近年来,妇女工作已向范围广、内容实、任务重转变,部分领导及妇联干部还停留在以往的观念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面对新时期妇联工作在工作领域、范围、对象及方式上发生的新变化,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妇联干部,仅靠过去的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已很难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妇女工作的要求。调查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连队,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连队,由于领导干部的重视不够,妇女干部的作 为不够,致使妇联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局面。
二是连队、社区妇联干部兼职过多,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机构改革后,由于行政编制的限制和妇联干部提拔、交流等原因,专职妇联干部逐年减少,兼职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妇女工作的开展。从总体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层妇联干部兼职过多。从调查来看,目前,托云基层妇联干部大多一人身兼数职,除本职工作外,普遍兼任计生、信访、宣传等多项繁琐的工作。对于这种现象,妇联干部们无
奈地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我们只有尽力而为。”此种现象也造成妇联干部时间不够用、精力跟不上,常常顾此失彼,被动应付,工作有时流于形式;2、基层妇联工作有时被“边缘化”。由于妇联工作大多是党政领导分管工作中的一项,相对其它那些层层考核或“一票否决”的中心工作来讲,妇联工作缺少刚性要求,也导致党政领导工作忙时,往往是“中心工作先行,妇联工作让道”,有时处于“边缘化”状态。这种情况在连级妇代会中更加突出。
三是部分妇联干部不能把本职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基层工作包罗万象,只有学会弹钢琴,搞好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目前还有不少妇联干部习惯于“单打一”,不懂得把妇女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导致工作效率不高,职能难以实现,形成了“无为无位”的尴尬局面,妇联的重要地位也就无从体现。
四是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基层妇联组织要在提高女性素质、宣传引导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女性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但财税体制改革后,基层财政普遍困难,无法保证妇女工作经费。由于缺少经费,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妇女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导致基层妇女组织的职能发挥不够。
三、对策和建议篇二: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_1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掌握全镇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妇女维权工作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情况,总结经验,补充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为领导决策和召开全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提供参考依据特作本次调研工作。
现将本次调研工作作如下报告:
一、妇女维权站点规范化建设情况、维权工作在“妇女之家”开展情况介绍
我镇辖6个村1个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皆备有一名专职妇女维权工作人员,由村(居委会)妇女主任担任,并备有一名专职的法律咨询顾问及与上级妇联单位联络的信息员,由村(居委会)大学生村官担任,保证妇女权益的合法维护及及时得到相关单位的帮助。目前我镇共建有“妇女之家” 7 个,而妇女维权工作在每个村(居委会)都有开展,为将妇女维权工作开展得更到位,我镇按照上级妇联工作的要求及本镇实际情况,建立妇女信访代访制度和协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妇女利益表达机制、矛盾化解机制、情绪疏导机制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妇女维权工作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我镇将妇女维权工作纳入综治考核目标中,妇女维权工作的开展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综治的测评,更加提高了村(居委会)两委成员对开展妇女维权工作的重视程度。另外,我镇为使妇女维权工作更加专业化、科
学化、扩大维权服务范围,特成立了一支以村官为主体,融合镇司法所、法庭、派出所、计生办、国土所、社会事业办、镇中学等部门专业工作人员的志愿者队伍,这支专业性强、政策水平高、综合素质硬的队伍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在村(居委会)妇女维权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重要性,认识到妇女维权,工作人员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如何让妇女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变被动维权为主动维权,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我镇妇联利用综合集贸市场等妇女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法律宣传,着力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进而提高妇女的维权意识。
二、全镇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情况
妇女在平安建设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谐家庭、和谐邻里,都与妇女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我镇在加强从社会管理方面入手及权力维护妇女权益的同时,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平安意识,为构建平安家庭做出妇女应有的贡献。
上半年以来,我镇共举办开展平安家庭创建讲座6次,参加讲座人数达300余次,平安家庭达1008户,平安居委会1个,平安村6个,并在镇综治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将平安家庭考核机制纳入到综治考核体系中;配有法律咨询队伍、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关爱儿童志愿者队伍、婚姻家庭咨询志愿者队伍,每支队伍平均有8人左右,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文化素质,在妇女维权、提高广大妇女法律意识、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妇女维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志愿者队伍缺乏,难以应对新时代妇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人们生活水平取得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镇化进程中贫富差距的拉大,人们金钱观念的改变,征地拆迁中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时而引发的纠纷、问题等,比较棘手;另外由于我镇地处偏远,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缺乏留住专业人才的基本条件。目前我镇没有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志愿者队伍中法律专业的人员偏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急需提高。
(二)广大妇女尚未认识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不高。
妇女们在自身利益受到伤害时,不是忍气吞声就是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对抗手段,利用正当手段进行维权的意识较低。另外,有些事情,如家庭暴力、离婚或邻里纠纷等,受中国传统思想即“家丑不可外扬”的影响,广大农村妇女“羞于”诉说家中丑事,志愿者队伍难以发挥作用。心理指导志愿者队伍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难以发挥大的作为,同时也由于广大妇女同志们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有些问题由小集大,最终难以化解。
四、妇女维权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
(一)着力提高志愿者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的业务水平。
可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最终采取结业考试,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村官选拔,可侧重于法律、心理专业方面的,已填补农村人才在这些方面的缺口。
(二)努力促进妇女综合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我镇农村女性在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整体上来看,农村女性的文化素质提高相对较慢,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还比较低。仍有一部分女性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必须有效地提高农村女性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技素质,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入手,把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使她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维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不仅是各级妇联组织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的全体关注,进而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篇三:关于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
县妇联主席 孙雪宗
(2010年8月15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这是对妇联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带来的新契机。妇联是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是党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推进以党组织建设来带动妇联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根据“三查三看”教育活动要求,县妇联对全县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深入到腾越、马站等部分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通过现场参观、直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基本情况:全县18个乡镇221个村(社区)均建立了妇女组织,组建率100%,本届村“两委”中女性支委委员占20.8 %,女性村委委员占21.9%;全县县直及省市驻腾各单位已建妇女组织48个,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妇女组织2个,建女领导干部联谊会组织1个。
主要做法:一是争取党委重视。全县各级妇联组织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积极争取党委专门召开工、青、妇工作会议,定期听取妇联工作汇报,专题研究中 1 央、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把社团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固本强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是健全基层妇女组织网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的结构、层次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妇联坚持与时俱时,不断创新基层妇联的组织形式。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成立了女领导干部联宜会,在各类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各级妇联积极争取联合举办各类妇女干部、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等培训。通过培训,着力提高妇联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着力提升妇联干部和女性人才应对形势的工作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
四是工作有活力,妇联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县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开展了“巾帼建功”,“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把妇女工作做的有声有色。乡村妇女组织在带领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们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积极在“生产发展”中创佳绩,在“生活宽裕”中建新业,在“乡风文明”中作贡献,在“村容整洁”中显身手,在“管理民主”中有作为,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在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广大妇联干部积极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主动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尤其在婚姻家庭纠纷、家庭暴力等方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处理问题,妥善解决矛盾,赢得了妇女群众的信赖和拥护。2
二、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县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层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县18个乡镇妇联主席大专学历为39%、大学学历占61%;221个村(社区)妇代会主任高中以上学历的占52%。其中有一部分妇联干部带领妇女致富和带头致富的本领较差,服务妇女群众的本领较弱,与新形势的要求和广大妇女的愿望上有一定的差距,一些村妇代会主任自身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开展工作起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兼职比例较高,开展工作力度不够。全县乡镇妇联主席兼两职以上的为95%,村妇干兼职的达98%,专职比例很低,全县18个乡镇17名妇联主席分别兼办公室、组织、统计、计生,民政等工作,因兼职较多时间精力有限,投入到妇女工作上的精神就少,重视程度就不够,工作力度就不大,村妇代会主任职能被弱化,主动开展活动很少,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用在有严指标、硬任务的工作上,对软指标弹性大的妇女工作就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妇联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乡镇、村级妇女组织活动经费保障不平衡。经费不足也是制约妇女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各乡镇的活动经费保障不平衡。有的高为10000元以上,个别地方甚至无经费,而大多数仅集中为“三八”期间活动的开支,许多乡、村如若开展活动只能向政府、村委专题申请。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力、物力的支撑,致 3 使妇联活动受到限制,影响了妇联职能的履行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妇联工作往往陷入了被动和应付的状态,妇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受到挫伤。
三、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全县妇女人数占人口数的一半,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伟大的主力军,妇女事业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重要尺度。只有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让她们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半边天作用,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1、各级党政领导要重视支持基层妇女组织的建设。各级党委重视妇女工作,把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统一规划、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是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关键,推进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乡镇妇联主席进党委,是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保证。
2、创建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延伸妇联组织工作手臂、解决妇女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问题,建议在《中华妇女联合会章程》明确规定的各类专业协会,民营企业中建立妇委会,设专职妇委会主任。
3、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妇女干部队伍。妇联干部的水平决定着妇女工作的水平。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培养选拔女领导干部的力度。二是加强妇联干部的转岗交流和使用。三是定期从应届优秀毕业生中录用一批妇联干部以解决妇联干部来源问题。
4、改善妇联的工作条件和落实干部的经济待遇。各级财政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妇联工作、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需要,按各 4 地女性人口数每人每年一定标准硬性规定妇女工作经费,为妇联开展业务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村妇代会主任的报酬问题得到落实,因村妇代会主任也是广大妇女,可推广村妇代会主任同时兼任计生管理员,既整合社会资源,又解决报酬问题。
5、增强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各级妇联组织,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政策和措施,宣传妇女的贡献和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妇女典型,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妇女干部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要着重在女性特色教育上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加强与各界妇女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发现优秀妇女人才,建立健全妇女人才档案,主动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妇女干部。
面对新形势各级妇联要以科学创新的思维,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到党政工作的大局中去把握,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点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打破妇联单打独奏的传统做法积极协调其他部门,结合各种资源开展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