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调查
昌
吉
学
院
06 体
育
系
(2)班
张
鑫
现代中学生对体育课兴趣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昌吉市中学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问题,让中学学生结合自己做出回答
1.2.2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找出护理解决办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组织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2.1.1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的动力,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保障。但是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来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的体育学习打好基础。
2.1.2 教学方法单一
如果说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一直只使用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你仅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情,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让学生充分的学到本节课所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且会让学生本身对体育课的观念越来越畏惧,从一开始的勉强上,到最后的不想上,这样教师既没有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也让学生没有学到自己应该多学到的知识。
2.1.3上理论课死板,教师只会照书念
现在的大多数教师不能说不会上理论课,只是能说是平时的实践课上课课时要多而且要大于理论课的课时,所以造成现在的大多数教师一到上理论课就想着把自己的课让给别的老师去上,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也只能一味的学习体育运动中的室外运动,但对于与体育相关的大部分理论知识还处于相当模糊的阶段。就算是有些教师对理论课有备课,但是在上课后也知识一味的照着书上的死知识去念,并不结合自己或是那些已经出成绩的世界运动员为实例来说明,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不仅仅只是能够打打球,跑跑步就算完事的了,我们也要有理论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大脑,只有这样才能全方面去发展,才能去教书育人。
2.2教师要改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2.2.1教师在课堂中起到主导作用
教师是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让学生喜欢体育课首先让学生喜欢老师,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具备创新意识。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式的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做徒手操的模式,大多数情况人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散失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另外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时往往选择一些竞技性较强的运动来进行教学,最后的成绩也是用参加这些项目达标标准评定。往往就造成那些天生身体素质就比较好和一些运动尖子他们考的成绩很好甚至超过最高标准,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又达不到标准,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以往那种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使同学们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而每周有限的体育课,往往是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健康则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一成体力的较量。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将很难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着眼与怎样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与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的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我慢慢的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伴随他们的一生。
2.2.2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气氛
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优良的课堂环境和优良的课堂气氛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
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问题。传统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只有主动,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他们的体能水平运动技能水平和健康水平才能得以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让他们被动的接受;要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交流与合作,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此外,还应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他们在探究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我认为教室上课时态度要和蔼,讲解要具体生动,示范动作要优美正确,这样学生才能在积极愉快,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锻炼,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无时不再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自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能直接影响和谐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眼光,反复的示范区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时都要及时给与肯定,即使是失败了,哪怕只是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得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当然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放弃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如一趟篮球课,基本战术训练讲解中,一些学生可能从未接触过,很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示范讲解,学生每做出一个细节都要鼓励他们,从一个传球到一个跑位开始,都要及时给与肯定。
2.2.3指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
学生个别差异较大,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有的较差,因此,考核方案的制定应因人而宜,否则,将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的考核可适当提高难度和标准,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考核可降低标准,只要求他们装我基本的技能。技术,并不断鼓励他们,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论如何制定考核方案,都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了解学生,要合理,科学。
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评价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新课程从以下三方面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制度:第一,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重视学生自身的相对评价,特别是对体能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对体质较差的学生的评价趋向于合理化,这样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体育课有畏惧转变为喜爱。第三,多元化评价制度建立,更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主动参与,课堂表现,知识理解等,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细致。在教学中,坚持以阶段一考核,一个模块一考核。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态度是否端正等。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各项考核,如出勤,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并能带动其他同学锻炼,技术能力,综合测试。这样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个别学生身体素质差,可以通过其他考核来弥补,身体素找的学生,如果不端正态度积极参与,考核评价分值与不一定高,使学生拥护这样的综合评价。用新的评价制度来评价学生,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2.2.4改进场地器材
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的体育器材和设施基本上是一种摆设,多数是成人的标准,经济色彩太浓。比如篮球架太高,孩子们够不着,球的分量太重,还在们拿着累这大大影响了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对体育课望而生畏。更重要的是,小身材的孩子们使用成人化的体育器材和设施,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学生的体育器材,设施的规格标准必须要有教育性,科学性,安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广大学校和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征“缩小”体育场地器材。这样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1.2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对体育课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1.3在中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3.1.4中学体育课堂中师生之间要营造良好气氛 3.2 建
议
3.2.1 对体育课的内容进行“加”或“减”
体育课的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任务,也是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他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内容要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具体内容进行“加”或“减”的调整,“加”主要是着重增加实用性,趣味性强,与全民健身运动一致的内容,走向综合化,多样化的生活化:“减”则是减去内容的简单重复,动作复杂和技术要求偏高但实际价值并不大的一些体育内容或降低技术要求标准,如取消高低杠练习,降低竞走,铅球和跳高等项目在教学中的技术要求。对女生体育课的内容要紧另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健康的锻炼。
3.2.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首先要敢于创新教学,克服教法模式化,从课堂兴趣来说,如果教学模式化,课堂上没有特色,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星期的下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法的更新。在教学中经常变换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2.3 要因材施教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的教学。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的影响不同,思想智力,体力各异,而且男女生在生长发育期间心理,及心理差异有明显改变。因此,采用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要求,会使学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分类指导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体质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来分组,对身体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适量加大运动量,提高信心,而后逐步提高要求。如在跳山羊的教学中,对过不去的学生我们可以降低高度,而且不要求他们的动作,只要能过“山羊”就是好的。因为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关键在于能否过山羊,否则根本就过不去,那还有什么兴趣可谈呢?总之,分类指导是为了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改变对体育的态度,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3.2.4 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有声音,图像,动画等,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运用多媒体教学比较是单一讲解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也是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教学意图和动作技术,运用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所以运用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地点适时运用,如体育理论教学,不能不分内容,场合过多过滥的使用。同样适时恰当的音乐配乐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松身心,调节情绪。
3.2.5 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有了能力,会有成功的享受,就会有乐意参与,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比如在感一新生中身体素质能力在初中上的同学,到了高中后课外活动只好在边上看其他同学打球,根据这种篮球运动缺乏能力,而不是参与的情况,我们就得按篮球水平的高低分层次教学,对未学过的学生从一开始的参与机会,再到参与中的提高,这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其他项目中就要根据情况降低动作难度,让学生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就是不上体育课他们也能自动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3.2.6 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要让民主作风体现并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感,让学生称为课堂的主人,必须理解片面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包办一切,样样通教师唱主角的做法,而应当注意学生所长,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学习和锻炼,如有的练习可以让学生自己示范,有的内容让学生讲解容许学生对教师质疑,并进行一些趣味性的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倍增,课堂上就会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要重视用非语言表达来感染学僧的情绪。非语言表达:是指教师用眼神,举止,表情等无声信号,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行为。他是叫是心灵的外部表现,能体现教师的整体表现。
3.2.7 做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
首先表现在体育教育事业上,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多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升值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当然,也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其次,要热爱学生,体育教师适时生之间的双向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切忌过于强调自身作用,还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单纯把他们看做学生,更要把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教师的态度应和蔼可亲,富有无限亲切感。这样,学生会更加信赖教师亲近教师。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马马虎虎,上课松松垮垮,对学生放任自由。
第二篇:如何提高体育课中学生的兴趣
如何提高体育课中学生的兴趣
[摘要]:在农村高中的体育教学中的最大的困然在于学校的体育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多数学生的体育学习要求,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点燃学生上体育课的激情,因此寻求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提高
农村高中生
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1、体育兴趣促进体育学习的效果。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体素质与原有技能水平大体一致的情况下,有体育兴趣的人较无兴趣的人活动效果更优。这是由于体育兴趣对体育学习或锻炼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1.1指向作用
体育兴趣是人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个性倾向性的体现,每个人在体育兴趣方面都可能有差异。同时,体育兴趣又是人们心理和行为上对体育活动的趋近倾向。它使人可能从多种活动中做出选择,选择他所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或形式,并且乐此不疲。但是,不同年龄学生的体育兴趣可能发生变化或分化,而使兴趣的指向性越来越明确而趋于稳定,甚至逐渐形成对某个项目的中心兴趣。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指向作用会因活动结果的积极强化而不断得到加强,从而表现出体育兴趣的动力性和体育参与的延续性。有人(徐和庆,1998年)将我国15座城市各类大专院校毕业的两届毕业生924人(男454人,女470人)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调查法来确认体育兴趣的延续性。将体育活动归纳为三类:娱乐型、健身健美型和竞技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学、大学和学校后三个阶段在三类体育活动的兴趣上显示了高度的一致性。其中,对健身健美活动的兴趣呈增加趋势;对娱乐型活动感兴趣的人,无论在校时还是学校后都超过另两类,并有很高的一致性。924名被试体育兴趣与运动实践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兴趣对运动参与有长期明显的定向作用,对促进终身体育的实现有积极的影响。
1.2强化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可以促使人们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体育活动要求人们付出较多的体力,比较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但是,如果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地投入,刻苦学习,努力进取。实验表明:中学女生多数不喜欢长跑,但改成音乐伴奏下的跑跳步练习,在生理负荷相同的情况下仍然情绪振奋不感疲劳,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2.体育兴趣具有年龄特点
人的体育兴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在社会需要原则和个人适应原则之下,在学校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主体实践活动培养起来的。
2.1.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体育兴趣也有一些变化。研究表明,一至三年级为充分活动阶段,他们多选择游戏、跑步等技术简单、富有趣味的活动;四年级为变化剧烈阶段,喜欢球类者急剧增多,占53.1%,不喜欢球类的占14.4%,体育兴趣有明显分化;五至六年级为喜欢学习运动技术阶段,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跳高、跳远、武术、球类等有一定技术、技巧的动作项目。但整个小学阶段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2.2.初中生的体育兴趣
初中生的体育兴趣比较广泛,但容易分化。受教师教学水平、学校体育传统和个人体育专长与体育成绩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开始有了体育的专一兴趣。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使男女生的体育兴趣发生了较明显的分化。男生喜欢活动量大和能表现灵活、敏捷、竞赛性强的活动,如篮球、足球、武术、田径等。女生则喜欢姿势优美、节奏感韵律感强,能表现柔韧、机智和美感的项目,如艺术体操、排球、技巧等。但她们对脏、累项目如长跑最不喜欢。男生比女生体育兴趣广泛,但多数初中生尚未形成对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
2.3.高中生的体育兴趣
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可能更加稳定,且有明显的选择性。但同时也显现出更大的不平衡性:如从年龄上看,高一、二年级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有上升趋势,而到高三却出现停滞和下降趋势。有的学生仍然喜欢体育,有的学生却对体育毫无兴趣。在性别的差异上也很明显,男生喜欢竞争性强、对抗激烈的项目,女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惰性更加明显,怕脏、怕苦、怕晒、怕出汗,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但是,在正确教育和影响下,有些高中生会对某些体育项目或体育锻炼产生执着的兴趣。
3.农村高中生的体育兴趣现状 从追溯性的研究中发现,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多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已奠定,具有连续性特征,可见,小学、初中阶段是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关键期。但是,这种现象只是在城市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中凸现,在广大农村落后地区却不尽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造成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和教育教学观念的相对滞后,小学、初中阶段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个别地区甚至起到抑制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反作用。调查显示,在农村高中生中,97.3%的学生认为体育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并有91.2%的学生表示喜爱体育活动(铜山县夹河中学“农村高中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与研究”,2000年元月)。进一步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兴趣存在很大的盲从性,从我校2002—2003学实施分项分层体育教学的探索来看,农村高中生中只有10%—15%左右的学生形成了对某项体育项目的专一兴趣或中心兴趣,且呈现出很大的不均衡性,这类学生多集中在高三年级。大多数学生报名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均为盲从性质,并无明确的指向性,他们对各类体育项目了解不多,各项运动技术掌握较差,有少数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来未接触过各种球类项目。这就给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在高中阶段学生不能初步形成专一或中心的体育兴趣的话,这将对学生在大学或学校后的体育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实现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就成为农村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4.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夸美纽斯)。“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乌申斯基)。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4.1.成功教学法
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4.2愉快教学法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贯彻愉快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情,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防止由于体育活动内容的苦、累、脏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学生惧学的消极心理。
4.3满足教学法
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喜欢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易分散,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高中生的求新好奇心理仍然较明显。好奇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探索事物或获得知识的认识需要。对我校学生的调查显示,有85%以上的学生不希望几个月、一学期甚至一学年只进行一项体育项目的学习,体育课上学生希望教学内容常换常新,每节课都有新东西、新活动、新收获。体育教师应抓住“国家新体育课程标准”和“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有利时机,尽量在新字上下功夫,不仅要教材新,而且要教法新。如同是喊口令,既可以由教师喊或吹哨子做,也可以由学生喊、师生轮呼口令做,敲击乐器做,音乐伴奏做等;同是队列练习,队形可变换成不同的类型等。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争强好胜是中小学生的突出特点,采取比一比、测一测的方法学生会感到有变化、有新意、有趣味。体育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的语言美、动作美、教态美、形体美能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美的熏陶,通过美的启迪,易于实现体育活动中的“苦学”变“乐学”。
4.4.教学“引趣”法
体育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环境因素的诱发。教学中持续“引趣”是引起学生愉快体验并逐渐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新颖的教法、生动的教学用语、优美的示范、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设置疑难、情景设置和丰富的体育信息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体验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体育兴趣,并初步形成专一的或中心的体育兴趣。
针对目前农村大多数高中生缺乏必要的体育体验,学生的体育兴趣存在很大的盲从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的现状,在农村高中生中应首先强调学生广泛体育兴趣的培养,不宜过早地将一项或几项体育项目作为高中学段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又不能把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向极致,学生的体育兴趣只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依据之一,而不是唯一依据。而且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可以培养、可以拓展和可以改变的。在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中,除体育兴趣外,还包括体育参与需要、体育参与动机、体育态度和体育活动习惯等因素,只是在中小学阶段体育兴趣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些。并且,学生在高中阶段后的去向以及环境预期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选择和倾向。
[参考文献]:
[1]、徐和庆(1988年):兴趣对学校体育长期效果的影响。哈尔滨体院学报,第2期22—26页。
[2]、詹兴斗(1984年):高中生上体育课的心理研究。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论文集。
第三篇:如何提高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如何提高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高峰相应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自身的微妙变化,使其呈现出对体育课不敢兴趣,不拿体育课当回事,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自由及怕这怕那,一切为自己逃学或不好好上课寻找理由等散、乱、差的局面。
除改善条件、师资、减少外界不良影响外,最主要的是通过教师设计好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关键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认识与掌握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具有积极情绪不变的心理倾向。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很重要。如何培养呢?笔者想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加以分析说明:
一、尊重学生与其成伙伴让学生喜欢你
想让学生对上体育课感兴趣,先让学生喜欢你接受你。首先,体育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活学习中的知心朋友和伙伴,让学生信赖你,愿意把心里的小秘密告诉你,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坎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与特点。你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才能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你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其次,通过体育教师特有的能力与魄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欣赏你,崇拜你,激发学习欲望。想拥有体育教师健美的体魄,想学会那舒展、优美漂亮的动作,我不相信学生对上体育课会不感兴趣。
二、让教学设计符合学生需求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需求,首先要从选材上下功夫,尽量选择那些:学生喜欢的、新颖的、有趣味的、对抗竞争强的、有现实意义的、并且有一定难度。经过主观努力能够掌握的教材。例如:球类、体操、武术、街舞、游戏等,都是学生需求的材料。其次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学生能够在健康与安全第一的宗旨下,自由飞翔,体验玩中学、学中玩,乐在其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要转变教学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接受水平,改变过去竞技模式下的要求。如:过分的要求学生掌握完美的技术动作;全体学生一个标准;一切以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师传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特点和意愿等。只要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能安全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增进学生健康即可。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最终是学生内心吸收的过程结果。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把时、育锻炼对其终身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上好体育课是自己的事情,在老师的引导与帮助下,树立信心,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锻炼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投篮每每成功;射门屡屡得手;自己分组组织活动;享受体育课带来得种种乐趣;日久天长体验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 的效果等!
听:老师我们玩三字经吧?经学生介绍,我暗想这不是追逐跑吗玩!
看,师生们(我也不例外)经过石头、剪子、布一通拼杀,最后决出追者。追者开始追,学生们开始跑。眼看一为学生就将被捉住了,说时迟,那是快,只听那
位学生脱口而出:你真好站住不动了。追者无可奈何,又去追别人去了。不一会,过来一位学生拍打了刚站住的学生一下 营救 了。这样我和学生们玩了大约五分钟的时间,看到大家满头大汗,都比较累了,便招呼大家歇一歇。
这时,我趁机对大家说:我们换种玩法吧。我们不说三字经了,我们说一首歌曲的名字并唱两句,你们看好不好。好!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于是学生们又兴奋起来,忘记了疲劳,你追我赶的玩了起来。这个说,《真的好想你》真的好想你,真的好想你。。。那个说,《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位好朋友。。。这样学生们玩的更起劲了,你追我赶的玩了个热火朝天。转眼间,下课了。学生们余兴未尽,不舍得离去。
嘿!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学来源于学生,用于学生。只要充分利用现实条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并且尊重、重视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感到上课是自己的事情,学习锻炼是为了自己。我们时刻捕捉可挖掘的素材,来组织课堂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才能积极主动、有兴趣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才有活力,教学才有生机。
这是我不经意间捕捉到的一点教学信息,给了我启迪,上了一堂满意的课。课下,我又经过反思三字经。只要我们勤于动脑,多听、多看、多想加以收集、变通就可以把无趣的教材变成有趣的、学生喜欢的东西。显然,我们还可以把三字经游戏,变成多人的追、有场地限制的、有营救限制的游戏等等。只要你努力的探索,发现到处都是可用之材。拿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满足学生的需求。愿我们大家多多留心,好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应手可得。
四、给予学生展示个性与才华的机会
学是为了用,学了就要显示出来,征得别人的赞赏与认可,在体育课中或其他方面,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空间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表现自我个性。为了多组织些活动、游戏、比赛、竞技、多组建些业余队等,从中充当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表演者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个性、特长、潜能创造性的挖掘出来,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学生怎么不会对上这样的体育课上瘾呢!增加学生竞争比拼、展示才华、个性的机会。如,教师征求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的漂亮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制定活动的规则和形式;
五、让学生在宽容与赏识中成长
宽容与赏识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力量、一种胸襟、一种教育、一种善意的批评。教师具备了宽容与欣赏的思想与心态才能允许学生犯错误;让学生说不、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创造性的得以发挥。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成长。兴致勃勃的作好每一件事,上好每一节课,对这样的体育课充满信心与依赖,他能够塑造完善的人格,帮助其全面发展。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谅解并善意的引导,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要赏识、激励的心态对待每位学生。
六、充分挖掘校本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考虑到学生群体、个性各异,兴趣多样,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高低,发展需求和爱好各不相同。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补充、吸收、借鉴、反思,增强校本课程的适应性、选择性、开发性,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 体验成功的快乐。开展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教学活动;老师用多功能体育组合套件各垫子搭好的跑蔬菜大棚,穿田间小道 越田边小沟的模型和利用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淬在学生中的游戏组织教材象北张村的五虎拳投荷包扭秧歌的动作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跑十步花样踢毽子石头、剪子、布流传在学生中的游戏及田间美丽的场景组织教材。活动时在优美的乐曲中进行。
看,他们在干什么呢,那个人挤挤眉毛,这个人翘起了小嘴,在玩什么游戏呢?原来,他们自己创造了一些游戏正在玩呢,这是新一版的石头、剪子、布眉毛动一动代表石头,小嘴一翘就是剪子,而捏捏鼻子则代表布,多么有保险单的游戏呀!原来,体育课上老师建议大家用的各个部位来替代传统的石头剪子布,大家都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想象,瞧那几个人也在玩呢,这个扎了辫子的女孩向前跨了一步,同时,短发的女孩也向左迈了一步,经她们介绍,在这个规则里,向前跨是表示 石头,向左和向右分别象征剪子和布再看这几个男孩子,竟然在对眨眼睛,哦,他们是把眨左眼看作剪子,眨右眼看作布,而张嘴看成是石头,同学们一个个玩得乐翻了天。这种游戏不公提高了人们的创新能力,又开拓了我们的思维,真是太棒了!
综合上述,合理改善体育课程和教学,不让体育教学失去吸引力。学生随之失去对体育学习兴趣,就会把行为转向错误的目的。所以,要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增强教学的情趣和魅力。例如:营造生动的教学情景;在规则的范畴中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大胆的让学生去尝试、体现个性和创造性。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体现双主体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等。将课程逐步深入,在各种活动之间有效的转换,不断得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让学生思维紧张、活跃的运转,在其中获得快乐。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合理的改进教学是关键!
第四篇:浅谈培养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囝育平台
浅谈培养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河南省新安县体育运动学校邓桦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培养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首先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也是培养学 生学习兴趣的保证。
【关键词】:浅谈培养中学生体育课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3—8809(201 0)07—0090—01 一、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
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 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 的。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 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 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 点、器材场地的实际,应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 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和积极练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 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l、合理安排教材,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以学习材料作为刺激的 “诱因”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 味性。如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教 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 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 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的技术,克服了 “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奔跑兴趣。这样 不仅发展了素质,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有易到难 的规律。因此,在给他们教的过程中,应以打基础为主。基础 学好了,他们就会要求学习教难的技术。同时,教师的教学只 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 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之乐。既有效地促 进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又使学生越练越想练积 极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勇于突破新教材,提高教 学效果。固定的队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同一个教材 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 降。为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根据学生需要合理运用各种练习手段,既可以严密教学组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以丰 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情况,灵 活运用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 证
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永远是平等的朋友。比较而言,学生更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 课。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 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l、多用激励的语言
(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 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 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90 l 2010年第7期 ~ l(2)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 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而某些有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 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 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 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3)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 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再次,以勉励的口气布置 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 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为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教”。体育 的竞技性特征,使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经常要承受成 功和失败的心理体验。
2、爱护、尊重和信任学生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 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 “动”起来。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 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 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 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 的全面锻炼及对三基掌握的有利;课中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 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队列 站队的背风、背阳光直射;课中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 课后要冷静反思。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 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
3、参与到学生中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 戏,一起打比赛。当他们打篮球比赛兴趣下降时,就参与到他 们的比赛中。当学生长跑体力下降时,就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 的距离。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 间的感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学习兴趣因素之一。在 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 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练习中,学生掌握动 作有快慢之别、优劣之分,这种差别就形成了同伴问的相互影 响,鼓励差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并提倡技术好的学生都和 技术差的学生共同练习,因为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学生,能够边 练习边观察好的学生的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而动作好的 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做老师的感觉,要想教别人,自己的技术 必须要提高。在动作练习一定时间后,要有意识地让动作较好 的学生来做示范,这样不仅能增强本人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 激发动作较差的其他同学的练习,带动其完成动作。这样既提 高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上好体育课的必要 前提。教学的艺术就在于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 种方法和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们喜欢上 体育课。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内容提要:提高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是中学生《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执行《全民健身纲要》的需要,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加强,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已成为中学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 体育课兴趣提高
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要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必须从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入手。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实践和收集大量的有关资料,以下四方面是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主要因素。
一.准备活动多样化
质量高的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都比较丰富多样。有队形新颖的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S形跑等;有适合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的击掌操、行进间操、棍棒操、实心球操、双人操、手帕操、短绳操、模仿操、艺术体操、哑铃操、沙袋操、篮排球操和表情操等十几种。而且在动作的节奏和编排上考虑到尽量使学生注意集中,兴趣浓。譬如,击掌操要求一、三拍时击掌一次,二、四拍时击掌两次。原地徒手操的腹背运动这一节,要求第一、三列体前屈,第二、四列
体后屈,这样交替,使学生饶有趣味。
质量不高的课中,原地徒手操占多数,而且总是那么几节。有的是节节课都是四列横队徒手操或广播操,有的学校操场上同时有几个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的课,而做的徒手操准备活动却是一个样,这样学生容易厌烦,产生抑制。某中学的一节随堂课,老师带领导慢跑后,四列横队徒手操,扩胸、体侧、踢腿等,都是经常做的几节,有较多的学生显得注意不集中,动作马虎,尽管教师提醒了几次,仍收效不大。最后一节跳跃运动,是上下肢协调配合的练习,由于动作新颖,稍有一定难度,学生都唯恐动作做错,就自然地集中注意了,有几个在做前面几节时打打闹闹的学生,做这节却挺认真。类似的情况在看课
中见到不少。学生对过多地重复一个动作感到厌烦,他们喜新鲜,所以要经常变花样,尤其是课的准备活动上得好,能一开始就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
二、教法手段和教学步骤合理
上体育课时,学生一般都渴望学会正确的动作,教师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学生就觉得“没劲”。事实也是这样,我见到有的学生学不会,就兴趣不大,可是当他初步学会,并且逐渐熟练后,就越练越想练,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学会动作,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要教会学生动作,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各种教法手段和合理的教学步骤。譬如,一位小学教师教后滚翻动作,由于能
合理地采用团身滚动,斜面滚动滚翻,颚下夹纸滚动滚翻等练习,学生都较快地掌握了动作。又如,女生对单杠翻身上的动作一般都感到较难,有点怕练。我看一位女教师上这个教材,她每节课都有一、二个教法和有针对性的素质练习,如用跳箱盖和助跳板降低难度,用标志物作为条件作业,用短绳帮助练习等,学生就进步快,感到并不难。所以,我感到,有的课质量不高的原因,并不是学生不想学,而是教师教学手段少,教法步骤不合理,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一位教师上女生单杠翻身上的课,没有诱导性练习和辅助练习,节节课都是完整动作练习,尽管这位教师忙着到这组保护,到那组帮助,但教学效果不显著。有位教师上女生横箱分腿腾越课,教师的示范动作做得很好,但是他从自己出发,认为动作并不难,不必什么教法手段,所以学生学不会,他就急躁,认为“学生笨”。总之,我们的教学应符合学生学习动作的规律,要恰当地采用手段和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会了就有了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与学会动作取得成绩紧密相联的。
但是,教法手段在一节课中的运用,并非越多越好,要防止盲目地求多。看一节跨栏教材的新授课,教师从准备活动的跨栏步压腿,原地的摆动腿,起跨腿的模仿练习,栏上的攻栏动作,慢跑中从侧面过栏,直到完整的过栏练习,教学手段用得倒不少,但每个练习的时间少,实效小。因此学生也没有因为手段多而兴趣足;相反,由于每个动作都学不会而产生抑制,尤其是最后完整动作练习时学生明显地产生恐惧心理。
三、通过竞赛和游戏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一般都好胜性强,喜欢比高低。我从看课中感到,不管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中学生,不论是重点学校还是非重点学校的学生,都对比赛和游戏感兴趣,即使是补课班的学生也不例外,以一所中学的一个补课班和留级班同时上课为例,一位教师是先慢跑后做广播操,然后让学生进行球类活动,有篮球和排球,但学生并不感兴趣,有的学生活动十几分钟后
就坐下来休息了。另一个班级的教师一开始就组织学生按地上的白线站成两个圆、做一个“结队追逐跑”的游戏,虽然开始组织时有点乱,但活动后学生兴趣足,很活跃,十分钟后集合起来做几节徒手操,再做双杠练习,从效果看,明显比另一个班级好,因为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被比赛吸引而注意集中了。所以,在一些纪律比较差的班级,对一些锻炼目的性不明确、自觉性不高的学生,要更加注意运用竞赛游戏来引起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先把兴趣激发起来,然后运用兴趣迁移的规律,组织学习各项教材。但是有些教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怕纪律差,竞赛和游戏组织不起来,于是一上课就是队列操,操不好就操十几分钟,二十几分钟。我看到学生站在操场上满面愁容,一点积极性也没有。当然这并非说队列操不要,而是如何掌握学生的心理,操得更好。运用竞赛和游戏,对一些纪律好的班级也同样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的质量。有些课虽然纪律好,但学生不活跃,显得呆板,如果适当运用竞赛和游戏,能使课上得严而不死,生动活跃。
四、运用表扬和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凡是成功的课都能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并且把表扬和批评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譬如:小学做扑步练习很认真,老师及时表扬讲:“大家腿一定有点酸了,有的小朋友面孔也涨红了,但是他们一声不响。”这样,原来有点怕艰苦、不想坚持的学生也更加认真了。又如,老师表扬一学生说:“大学可能不知道,某某同学今天身体不好,可是他还坚持。”表扬了一个,激励了一批。另一位教师在障碍接力比赛后的讲评中说:“某某同学刚才把障碍碰倒后,能按规则及时扶起来,虽然他们组输了,但遵守纪律,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表扬。”由于教师掌握了学生爱表扬的心理,及进适当地鼓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反之,在一些质量差的课中,普遍反映出教师不善于表扬,急躁,批评多。例如:一位教师看到个别男生站队不齐,即冲口而出:“你与女生排在一起好吗?”一个学生步伐走错,教师当着全班的学生吼道:“你怎么连走路也不会?!”设身处地为学生想一想,是够难受的。我注意观察了,受批评的学生脸色难看、低着头,尽管没有立即“反抗”,但心理呢,老师的话虽只有几秒钟,可是在学生的记忆中要“保存”好几天,甚至更长一些。还有的教师威胁学生“你不想做,就出去好了!”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不能讽刺挖苦,对动作做得不正确的也不可责难,有的教师让动作做错的学生做错误“示范”:“上次好象也是你做错,这次再做一下”。这样一讲,其它学生当即都笑了,显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师生间的情感。学生对教师没有感情,是很难对这位教师的课有兴趣的。
》 人民教育出版社 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谢永亮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新课程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3.《体育学院通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