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测量与评价的综合研究[定稿]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体育测量与评价
课程论文
题 目:健美操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学院:
体育学院
专业:
体育教育
班级:
体育09-3班
学号:
09084010302
学生:
彭海燕
指导教师:
朱伟婵
完成时间:
2011
****年**月**日
健美操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体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健美操运动从中脱颖而出,它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身价值成为当前健美操运动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健美操是当前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对促进大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有关健身健美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对高校选修健美操课的大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研究。通过对健美操教学前后学生的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说明健美操锻炼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积极影响。关键词 :健美操 大学生 身体素质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增强体质、完善个性、全面发展的阶段。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自从将姿态优美、节奏感强又能改善外部形体的健美操运动作为必修课、选项课等教学组织形式纳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后,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参与。它带有浓厚的表演和娱乐色彩,充分迎合了女大学生生理、心理和文化的需要,使得女生从运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获得精神压力的解脱,缓解因学习任务的繁重所带来的神经紧张。[1]近年来,随着健身运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身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知识水平和健身的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健身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出现了多种新型的健身形式,如近年来兴起的水中健美操和利用器械的集体力量练习,以及在特殊场地进行的固定器械的有氧练习等。这些新的健身形式使健美操运动的内容更加丰富,适合的人群更加广泛,健身的效果更好,同时降低了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健美操运动从影响人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具有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控制体重、减肥、改善体形体态、提高协调性和韵律感具有良好的效果。虽然健美操运动发展历史不长,但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健美操不仅突出动作“健”和“力”的特点,而且更强调“美”[1-2]。对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有关健身健美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指导健身健美运动的各级教师了解当前该项运动开展的实际作用和学生对此项运动的实际需求以及如何调整自身健美操锻炼提供有力依据[3]。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选修健美操课的2009级女大学生120人,年龄(20.15±1.5y),身高(1.58m±0.05)。1.2 研究方法
实验对比法:于2010年8月对选修健美操课的12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十项指标(体重、胸围、腰围、髋围、大腿围、小腿围、肺活量、安静心率、立定跳远和800米跑)的测试,教学一年后,即2011年7月对该项目又进行测试。
1.2.1 体育统计法和数据对比法:两次测试数据均通过体育统计法进行对比处理。1.2.2 文献资料法:查阅和收集了有关体育统计方法和健美操锻炼价值等方面的资料。1.2.3 主要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姿态训练、有氧健身操和跑跳操、大众健美操及健美操等教学内容以及身体素质练习,对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有利于改善身体形态
健美操教学前后十项指标数据统计结果比较:
体重(kg)胸围(cm)腰围(cm)髋围(cm)大腿围(cm)小腿围(cm)肺活量(ml)安静心率(次/分)立定跳远(m)800 米跑(分)
教学前 51.16±3.95 77.22±3.29 66.31±2.98 81.14±3.81 49.01±3.14 33.53±2.87 2294±281 76.13±7.20 1.61±0.18 4.3±0.207
教学后 49.89±3.15 79.32±4.63 64.15±2.72 83.28±3.93 47.10±3.09 31.45±2.69 2499±299 71.16±7.59 1.75±0.14 4.12±0.168
检验(P)P<0.01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由上表可知,体重在教学前、后分别为:51.16(kg)、49.89(kg)平均降低了1.27(kg);胸围、髋围在教学前分别为:77.22(cm)、81.14(cm),在教学后分别为:79.32(cm)、83.28(cm),平均分别增加了2.10(cm)和2.14(cm);腰围、大腿围、小腿围在教学前分别为:66.31(cm)、9.01(cm)、33.53(cm),在教学后分别为:64.15(cm)、47.10(cm)、31.45(cm),平均分别降低了2.16(cm)、1.91(cm)、2.08(cm);因为健美操是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健美锻炼,练习方式多样,练习部位广泛,锻炼形式灵活多变。其中柔韧和基本姿态的练习,有利于挺胸,收腹和立腰;各种扩胸动作的练习,使胸背部肌肉发达,有利于增大胸围;提臀动作的练习,使臀部的肌肉发达,有利 于增大臀围;频率较快、跳跃动作较多、运动负荷较大的练习,要消耗练习者体内大量的能量和脂肪。健美操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在160次/分左右,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血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3]据相关研究,每天坚持进行半小时的健美操锻炼,一个月就可以减少1.5千克的脂肪,一年就可以减少18千克。因此健美操锻炼有利于女子健身减肥,保持健美的体形,实现了她们追求曲线美和姿态美的最终愿望。
2.2 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有利于提高机体生理机能
2.2.1 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有利于提高呼吸系统机能。由上表可知,肺活量平均数值由教学前的2294(ml)到教学后的2499(ml),肺活量增大了205(ml);安静心率在教学前、后分别为:76.13(次/分)、71.16(次/分),安静心率降低了4.97(次/分)。在健美操锻炼过程中,女生的心率一般都在150-160 次/分。根据运动生理学理论,在这一强度下持续长时间运动,能够提高呼吸系统的有氧代谢功能,增加肺的容量和通气量,提高了肺的功能。同时心脏通过这种强度的运动锻炼,回心血量增加,心肌细胞的初长度增长,收缩更加有力,心输出量增大,从而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4-5]能。因此健美操锻炼不仅能提高女大学生的最大吸氧量,而且能改善女大学生的机体运氧、储氧及利用氧的功能,有效地提高机体有氧耐力。
2.2.2 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有利于提高运动系统机能。在健美操练习中,各种跳跃和踢腿动作不仅提高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同时也提高了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抑制兴奋的转换能力。[6]由上表可见,女大学生的800米跑和立定跳远,在教学前分别为:4.30(分)、1.61(m),在教学后分别为:4.12(分)、1.75(m),所以成绩均有明显提高,这表明健美操锻炼能够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结论
3.1 健美操锻炼能够提高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并产生显著作用。健美操锻炼使练习者释放心情,减少抑郁,克服害羞的心理,从而增强自信心。
3.2 健美操锻炼能够促进女大学生体内脂肪的代谢,使体脂百分比下降,腰围减少,身高[7]体重指数下降等。结果表明它能够塑造女性健美的体型和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满足现代女性追求体态美的需要。
3.3 健美操锻炼能够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腹部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等身体素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3.4 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身体形态有负相关性。也就是说,改善体态、体脂有助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另外,今后应加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身体素质的相关性研 究。
3.5 健美操是一项具有锻炼实效,深受女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因此,高校应多为健美操项目创设条件,从而激发女大学生锻炼热情,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目的,同时,也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光来.健美操[M].第二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尚世耀,张洁.健美操运动的健身价值及现阶段发展方向的刍议[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20(4):53~54.[3]编委会组编.新世纪体育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 屈小川.关于有氧健美操训练的生理效果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4(2):93-96.[6]王慧萍.谈谈美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和[J].体育科研,1998,(4):41~42、54.[7]谭淑萍.论健美操运动的价值观——1992年全国职工健美操比赛调查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3,(02):79~81.
第二篇: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及评价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及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大学生素质的测评成为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大学生素质的认识和培养关系到祖国未来接班人的质量和水平;它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对素质的测量不同于一般的物理测量,需要采取特殊的测试手段。以大学生素质测评为对象,笔者主要研究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素质测量的方法及大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等内容。我们认为此研究的意义在于:
1、对受测者进行潜能评估 对个体的既有心理特征进行描述和诊断,发现个体才能结构上的长处和短处,以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本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提高。
2、对高等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素质评价可以起到反馈的作用,是教育者能根据反馈的结果对既有教育计划和措施的成败得失作出估计,并进行适当地调整。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
3、帮助用人单位选拔与分配大学毕业生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通过素质评价,对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进行鉴别,并将他们分配到与其最适合的职业和岗位,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素质这个词,就其含义来讲,是构成一事物的要素,即反映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成分或特征。人的素质从狭义上解释,一般是指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的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精神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素质是个体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素质就是遗传所赋予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基本特性。人的素质从广义上解释,它已扩展延伸到以人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事业心、责任感、原则性、民主性信念和世界观为基本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一个人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组织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决断能力、任贤能力、谋略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工作效率等为基本内容的业务素质似一个人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强健的体质为基本内容的身体素质以及反映一个人的智能和个性特征为基本内容的心理素质。所以,人的综合素质是指构成一个社会的人所具备的各种要素,是指人的本质和人的质量而言。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在身心和心理两大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其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或即我们通常而言的德、智、体、美等要素及品质;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而言,综合素质的各个构成是各有侧重的,各个要素之间又是一个相互关系、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个体而言代表了其“人才含金量”,关系到他的学习和就业的竞争力;对整体而言代表了祖国未来一代建设者的质量和水平。
1、品德。品德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和倾向,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了一个人是否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有较高的责任感等等。
2、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哲学上属于世界观、人生观的范畴。一个人的价值观,主要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家庭传统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制于一个人个性、能力情绪等心理因素。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价值观属于动力因素,它对于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向,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 1
为重要的,在科学价值观的调节下,可以提高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生活得更充实,为人类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3、性格。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心理及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人与人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心理学家在确定性格的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人们通常把性格理解为:“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会影响人的能力,能力的发展受性格的制约,即人的事业心、勤奋、责任感、坚持性、自信与自制力等性格特征影响着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性格特征往往能补偿能力的缺陷。中国古代就有人提出“勤能补拙”,也就是这个道理。美国心理学家推孟(TERMAN)对50名有成就的治理优秀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智力本身,也和性格特征有关。
4、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对需要的情绪表现。兴趣也属于动力因素。它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该认识倾向总是使个体以特定活动、事物以及人的特性为对象时,所产生的情绪紧张状态,及满意的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由于兴趣规定了个人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因而为认知和行动提供了动力,使其对感兴趣的事物优先注意,反映出独特的向往意识。因此,一个人如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便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对该事物感知敏锐、思维活跃、记忆牢固、情感深切、意志坚强。所以,兴趣具有探究性、情感性、专注性等特征。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只要是人感兴趣的事物必然直接或间接地符合人们的需要,兴趣上得到满足,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兴趣可使人的生活充满热情和情趣,使人增长求知的欲望和培养契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创造、发明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从兴趣开始的。
5、智力与能力。智力是一个人有目的的行动、合理的思维和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或综合的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顺利地、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质量、效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能力包含多方面内容,即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各种能力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且,各种能力表现在个体间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正如列宁指出的“期望社会主义的人们在力气和才能上平等是愚蠢”。
6、体能。体能概括了一个人的体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的基本情况。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的体质和必要的身体活动能力是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以上各项素质又可以用更具体的指标表现出来,即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见附表。
附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品德 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公私观;信用;诚实;善良
价值观 成就型;自由型;自我完善型;支配型;实惠型
性格 乐观性;独立性;挑战性;敢为性;合作性;坚持性;进取心智力 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等
技术能力(语言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
能力 社会能力(语言能力、说服能力、协商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开拓能力、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
兴趣 技术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经营型;常规型
体能(生理及医学指标)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方法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除体能之外)属于心理测量范畴,需要应用心理测量技术。
l、投射技术。投射,就是让人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态度、动机、内心冲突、价值观、需要、愿望、情绪等在下意识水平的人格特征在他人或环境中其他事物上反映出来的过程。是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通过分析,以发现其人格特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中,“品德”、“价值观”、“性格”指标适合采用此方法来获得数据。
2、自陈量表。自陈量表是受测者通过回答问卷的方式,自己提供自己相关特征的报告。对于一些具有内隐性的特征,适合采用自陈量表来获得数据。对测试结果可利用常模来解释。常模是指测试所应用的团体的平均水平和分数分布状态。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中,“性格”、“智力”、“兴趣”指标适合采用此方法来获得数据。
3、评定量表。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可以从他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上去观察,也就是可以从他对周围人的各种影响上去估量。这种通过观察给人的某种行为或特质确定一个分数(通常是等级)的方法叫做评定,表达评定结果的标准化程序叫做评定量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中,“能力”指标中社会能力适合采用此方法来获得数据,一般由受测者周围的人参与评价,有时受测者本人也可以参与。
4、器具测试。需要准备一定的器具,通过受测人的实际操作来完成测试。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中,“能力”指标中的技术能力(如操作能力)适合采用此方法来获得数据。
为保证测量数据的质量,还应做到:
1、如采用投射技术,由于测试没有客观的打分标准,因此要求测试者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一般由专门的心理测量专家来承担。
2、如采用自陈量表方式,必须保证测试问卷的质量。为此,在正式测试前,要对测试问卷进行试用,并进行信度及效度检验。信度,又称可靠性程度,用于分析一种测评方法所得结果的前后一致性水平,并以这种一致性程度为指标来判定量表和评定方法的可靠性。效度,是指测评结果真实反映所想测评对象的程度。
3、如采用评定量表方式,由于是多人参与评价,可能会评价人对受测人了解不够、评价人情绪波动或评价人脱离评价标准等等情况,难免出现评价误差。对此,可以通过应用测量误差理论(如利用肖维汉判据),剔除可疑数据。对保留下来的合理数据,再进行加权综合平均,权数是根据评价人的重要程度而确定的。
三、综合素质评价
通过测量,获得大学生个体的素质数据。然后,可以进行多项素质的综合评价和优势分析。首先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其中权重取决于对指标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进行优势素质分析。人的各项素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相对强些,有的相对弱些,以大学生群体平均水平为界限;超过平均水平的我们称其为个人优势;反之,低于平均水平的我们称之为个人弱势。其目的是发现优势,提高竞争力。根据常模资料,可知在单项素质上的分数分布,由此可推断受测者的所在区间及在人群中的相对位置。
第三篇: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及评价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及评价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在身心和心理两大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其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或即我们通常而言的德、智、体、美等要素及品质;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而言,综合素质的各个构成是各有侧重的,各个要素之间又是一个相互关系、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个体而言代表了其“人才含金量”,关系到他的学习和就业的竞争力;对整体而言代表了祖国未来一代建设者的质量和水平。
1、品德。品德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和倾向,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了一个人是否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有较高的责任感等等。
2、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哲学上属于世界观、人生观的范畴。一个人的价值观,主要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家庭传统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制于一个人个性、能力情绪等心理因素。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价值观属于动力因素,它对于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向,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在科学价值观的调节下,可以提高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生活得更充实,为人类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3、性格。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心理及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人与人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心理学家在确定性格的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人们通常把性格理解为:“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会影响人的能力,能力的发展受性格的制约,即人的事业心、勤奋、责任感、坚持性、自信与自制力等性格特征影响着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性格特征往往能补偿能力的缺陷。中国古代就有人提出“勤能补拙”,也就是这个道理。美国心理学家推孟(TERMAN)对50名有成就的治理优秀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智力本身,也和性格特征有关。
4、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对需要的情绪表现。兴趣也属于动力因素。它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该认识倾向总是使个体以特定活动、事物以及人的特性为对象时,所产生的情绪紧张状态,及满意的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由于兴趣规定了个人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因而为认知和行动提供了动力,使其对感兴趣的事物优先注意,反映出独特的向往意识。因此,一个人如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便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对该事物感知敏锐、思维活跃、记忆牢固、情感深切、意志坚强。所以,兴趣具有探究性、情感性、专注性等特征。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只要是人感兴趣的事物必然直接或间接地符合人们的需要,兴趣上得到满足,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兴趣可使人的生活
充满热情和情趣,使人增长求知的欲望和培养契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创造、发明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从兴趣开始的。
5、智力与能力。智力是一个人有目的的行动、合理的思维和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或综合的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
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顺利地、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质量、效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能力包含多方面内容,即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各种能力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且,各种能力表现在个体间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正如列宁指出的“期望社会主义的人们在力气和才能上平等是愚蠢”。
6、体能。体能概括了一个人的体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的基本情况。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的体质和必要的身体活动能力是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第四篇: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及评价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及评价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在身心和心理两大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其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或即我们通常而言的德、智、体、美等要素及品质;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而言,综合素质的各个构成是各有侧重的,各个要素之间又是一个相互关系、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个体而言代表了其“人才含金量”,关系到他的学习和就业的竞争力;对整体而言代表了祖国未来一代建设者的质量和水平。
1、品德。品德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和倾向,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了一个人是否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有较高的责任感等等。
2、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哲学上属于世界观、人生观的范畴。一个人的价值观,主要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家庭传统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制于一个人个性、能力情绪等心理因素。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价值观属于动力因素,它对于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向,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在科学价值观的调节下,可以提高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生活得更充实,为人类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3、性格。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心理及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人与人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心理学家在确定性格的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人们通常把性格理解为:“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会影响人的能力,能力的发展受性格的制约,即人的事业心、勤奋、责任感、坚持性、自信与自制力等性格特征影响着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性格特征往往能补偿能力的缺陷。中国古代就有人提出“勤能补拙”,也就是这个道理。美国心理学家推孟(TERMAN)对50名有成就的治理优秀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智力本身,也和性格特征有关。
4、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对需要的情绪表现。兴趣也属于动力因素。它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该认识倾向总是使个体以特定活动、事物以及人的特性为对象时,所产生的情绪紧张状态,及满意的情绪色
彩和向往心情。由于兴趣规定了个人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因而为认知和行动提供了动力,使其对感兴趣的事物优先注意,反映出独特的向往意识。因此,一个人如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便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对该事物感知敏锐、思维活跃、记忆牢固、情感深切、意志坚强。所以,兴趣具有探究性、情感性、专注性等特征。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只要是人感兴趣的事物必然直接或间接地符合人们的需要,兴趣上得到满足,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兴趣可使人的生活充满热情和情趣,使人增长求知的欲望和培养契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创造、发明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从兴趣开始的。
5、智力与能力。智力是一个人有目的的行动、合理的思维和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或综合的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
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顺利地、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质量、效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能力包含多方面内容,即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各种能力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且,各种能力表现在个体间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正如列宁指出的“期望社会主义的人们在力气和才能上平等是愚蠢”。
6、体能。体能概括了一个人的体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的基本情况。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的体质和必要的身体活动能力是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以上各项素质又可以用更具体的指标表现出来,即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见附表。
附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品德 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公私观;信用;诚实;善良
价值观 成就型;自由型;自我完善型;支配型;实惠型
性格 乐观性;独立性;挑战性;敢为性;合作性;坚持性;进取心
智力 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等
技术能力(语言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
能力 社会能力(语言能力、说服能力、协商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开拓能力、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
兴趣 技术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经营型;常规型
体能(生理及医学指标)
第五篇:测量与评价
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认识和想法
为什么要进行评价?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教与学。对学生学习的正确评价是关系到一个学生树立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唤起主体意识,激活创造意识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要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发展为目标,体现学生在各类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另外,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知识评价的手段之一。评价重点不再简单地重笔头考试、重结果;评价注重的是过程评价,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自主性监控和调整。
当前,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还是考试。新课改的要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或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当前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学业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单一。不是考试这种形式的原因,而是考试内容、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评价的结果。比如试题的质量难以保证,测试过程的公平性难以保证等。2.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激励与改进功能。典型代表是中考和高考。3.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学生在学校被塑造的千人一面,所有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统统被扼杀。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学生只有在学习成绩好的前提下,有些个性才能被允许存在,否则,一切免谈。4.关注结果,忽视过程。
毋庸置疑,理想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理想的学业评价必须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紧密结合。那么,理想的评价到底该如何实施?有几项原则是需要遵守的。
首先,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评价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有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等。第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不要局限于以考试结果来评价学生,那只是对学生评价的一小部分。比如在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可以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因此,老师不应拘泥于单一的评价方式。第三,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要从多个角度来制定评价的内容,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第五,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只注重结果是片面的,两者结合才能较全面、合理、正确、公正的评价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映,也直接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下一阶段和学习的结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老师评价学生的同时,要反思三点:一是评价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二是评价是否关注了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变化。三是评价是否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经常反思评价,善于捕捉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的服务教育。同时,我们要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投身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行动研究中,不拘泥于成见,不满足于现状,积极探索新型学业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