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艺术成就
浅谈《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艺术成就
内容提要:沙汀的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写的是川北回龙镇两个头面人物为抓丁事情争吵殴斗的故事。通过这件事暴露了国民党基层政权在兵役上的舞弊和土豪劣绅的横行霸道,揭露了国统区社会制度的腐朽和黑暗。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在结构上,作者匠心独运,从矛盾冲突的紧要处入手,采用明暗线相互交织,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的结构方法。又运用‚聚合性‛结构,选取‚茶馆‛这一特殊情境,让镇上各种势力统统登场,高度集中地揭示了国民党基层政权的腐败和兵役问题的弊政。小说在结构上还紧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掀起了情节的波澜起伏。同时,在写作手法上,作者运用‚抖包袱‛的讽刺技巧,把讽刺的因素不露声色地隐含在客观描绘的现实生活画面中和人物性格的冲突中。在语言方面,《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语言简洁生动,幽默质朴,且富于口语化、个性化,带有浓重的四川乡土色彩。
关键词:艺术成就
结构
讽刺
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创作于1940年,这篇约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说标志着沙汀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这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的小说和作者的其它作品一样,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对反动统治者——形形色色的封建余孽和官僚恶霸地主豪绅——不可抑制的愤怒和嘲笑。凡读过沙汀小说的人,都承认作者对四川农村生活真是太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习俗、人情世态、‚上层‛人物的奸险蛮横、尔虞我诈、胡作非为,尤其是四川农村反动基层政权与地主豪绅、帮会组织的情况等,作者在他的小说里都有极其精彩的描写。正是这样的描写揭示了旧社会制度的丑恶本质和它的日益腐败。
读完这篇小说,不能不为作家高超的艺术手法而慨叹。作品从头到尾,没有一处点明故事的发生地是四川。但看过之后,谁都会仿佛臵身于四川的乡镇。因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庭内有圈椅的四川茶馆,接触的是有喝茶、讲茶习惯的四川人,听到的是他们操的巴蜀方言土语,……作者在一景一时的简单布臵下,事件又仅只是一场吵架,怎样才能把这场争吵写得不流于表面的辱骂和斗殴,怎样把情节安排得波澜起伏有变化,把错综复杂的场面写得条理分明,从而突出地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呢?
一、巧妙的结构艺术
《在其香居茶馆里》以茶馆为事件的发生地点,从足以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的地方,即矛盾冲突的紧要处开始,以方、邢二人的冲突为明线,以邢大老爷与新任县长的交易为暗线,小说以这两条线索展开情节,以错综复杂的场面描写以及二人性格在冲突中的表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小说通过‚茶馆‛这一特定情境,让镇上各种势力人物纷纷登场,使情节结构集中紧凑。茶馆在四川是各种身份的人聚会的场所,‚吃讲茶‛、评断事理也都在茶馆,只有在这种地方才能把这些‚宝贝‛们集合一起。而且通过茶馆环境氛围的描写,也表现出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如邢么吵吵上场,茶客们都喊着:‚茶钱我给了!‛陈新老爷上场,茶堂里响着一片呼唤声,有单向堂倌叫拿茶来的,有站起来让坐位的,有争着付钱的。这使人看出了当时帮会头目、土豪劣绅的权威,以及那种阿谀权贵的社会风气。另外又写到方、邢二人吵架时茶客们的反应等等。这样不但使人看到主要人物的活动,而且看到他们是在怎样一种特定环境里活动。这种特定情境的选择,便于在真实的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更高的概括与集中,能很好地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这种‚聚合性‛的结构,不仅使小说具有了浓厚的川西北地方色彩,也起到了从小中见大,由一斑可窥全豹的艺术效果。作者选择特殊情境茶馆和一个狗咬狗的争吵事件,无疑是要让这些头面人物现出原形,让人们看看反动政权都是依靠一些什么人物来支持,作者的笔是从基础上来摇撼这个腐朽的社会制度的。
而小说在情节结构上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情节的波澜起伏扣紧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土豪邢么吵吵是个火炮性子,作者介绍说,‚这是那种精力充足,对这世界上任何物事都抱了一种毫不在意的态度的典型男性。‛邢么吵吵自己说得好,‚老子这张嘴么,就这样,说是要说的,吃也是要吃的;说够了回去两杯甜酒一喝,倒下去就睡……‛这真是一个无赖的自画像。他之所以敢这样胡闹,养成这样一种‚尊贵‛的脾气,还不就是因为‚他的大哥是全县极有威望的耆宿,他的舅子是财务委员,县政上的活动分子‛。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上层‛后台势力为庇护,邢么吵吵才敢将自己的火炮性格发挥到极致,才敢有恃无恐地挑起事端:‚嗨,对!看阳沟里还把船翻了么!‛
联保主任方治国呢,却是一个奸滑胆怯、见风转舵的软硬人,‚碰见老虎他是绵羊,如果对方是绵羊呢?他又变成老虎了‛。这种欺软怕硬看人行事的本领,在旧官场是被奉为处世哲学的。身为联保主任的方治国把这套本领化为自己性格的主要特征之一,这自然是无可惊奇的。‚……他一直规规矩矩地吃着祖宗的田产,在好几年以前,因为预征太多,许多人怕当公事,于是在一种策动下,他当团总了。他明白这是阴谋。但一向忍气吞声的日子引诱他接受了这个挑战。‛但后来他尝到了甜头:回扣、黑粮等等,并且走进茶馆的时候,招呼茶钱的声音也来得更响亮,更众多了。他的腰杆硬了。但他还是感觉有压力的,这压力就是有着‚上层‛后台的地方实力派人物——邢么吵吵。他密告邢么吵吵缓役四次的二儿子便是他自作聪明的:如果新任县长真有决心整顿兵役,他方治国能为县长效一点犬马之劳,说不定还能得到他老人家的一点宠幸;而且趁机可以把久压在头上的太岁动一动,也好显显自己的威风。如果这些如意算盘都能顺利实现,那他在地面上就可以多捞一把了。
象邢么吵吵和方治国这样的性格,碰在一起自然会有许多好戏可看,而且冲突的结果自然也无所谓谁是谁非,终归是各自现出原形,暴露出反动统治者的丑恶面目完事。这样的性格冲突给作品的情节结构带来了极大的兴味。
小说从矛盾冲突的最尖锐处入手,单刀直入地提出了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作者通过联保主任方治国的眼睛写了土豪邢么吵吵的出场,文中写道:‚当他看见从东头走来,嘴里照例扰嚷不休的邢么吵吵,他简直立刻冷了半截,觉得身子快要坐不稳了。‛接着扼要介绍邢么吵吵二儿子被抓的原因和邢么吵吵本人为人处世的秘诀,然后随着邢么吵吵的行动介绍了在座的诸位‚显要‛人物——十年前当过视学的俞视学;前征收局的管帐、现在靠着利金生活的黄光锐;会文纸店的老板汪世模汪二;方治国的军师张三监爷和方的重要助手黄毛牛肉。于是,这场争吵的阵势就布好了。简单的几笔,既烘托了茶馆的气氛,又介绍了出场的人物,并给下面的情节发展设臵了伏线。作者在写邢么吵吵向方治国进攻时,总不忘记描写周围诸人对他的言谈举止的反响;写方治国向邢么吵吵反击时,又总是在和他的助手喁喁私语之后。而且其间再插入作者简短的叙述,这就使得场面错综复杂而又有条不紊,故事就在这样交错的描写中向前推进了。
小说写邢么吵吵向方治国进攻的第一阶段,是并不指出被攻击人的姓名,只是隐射着对方,正象一通没头没脑的漫骂那样。面对邢么吵吵强烈的攻势,方治国虽然知道是针对自己,但他还只是跟他的军师和助手小声嘀咕,生闷气,这正符合了他‚软硬人‛的性格。
接着邢么吵吵说道:‚有道理我也当什么鸡巴主任了。两眼墨黑,见钱就拿!‛这时联保主任终于忍不住了,气得脸青面黑,一下子站了起来。故事情节在场面描写中向前推进。邢么吵吵向方治国的进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二人的正面冲突,邢么吵吵把矛头直接指向了联保主任。但面对邢么吵吵凶猛的攻势,心虚气短的方治国虽气得脸青面黑,但只是说了句:‚吓,邢表叔,你说话要负责啊!‛面对邢么吵吵的责问,也只是说:‚对,对,对,我吃你。‛
二人的性格在一张一弛的斗争回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也使得故事情节起伏变化,波澜横生。
在邢么吵吵和方治国激烈的斗争冲突中,间而提到了邢大老爷,以及邢大老爷的势力,小说的第二条线索就暗暗地铺开了,即邢大老爷与新任县长的交易,同时为文章的带有讽刺性的喜剧性结尾作了伏笔。
这场争吵的第三个阶段是方治国的反击,当他看见邢么吵吵松了劲,认为可以说理的机会到了。但最终是邢么吵吵又势焰重新点起,方治国只好‚漫应着,一面懒懒退还原地方去‛。而在此时,陈新老爷的出场把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陈新老爷的出场在小说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妙不可言。退休的团总、哥老会的头目新老爷平时懒于出门,他一露面就意味着事情已经不简单。作者不写他一开始就坐在茶馆里,这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在情节的安排上就把刚才由于当面争吵收缩起来的情节又重新铺了开来,否则就越收越紧,只闹得表面上打骂一场完事,那就很枯燥乏味了。作者安排新老爷出场,使茶馆里的气氛陡然一变,方、邢二人已经激化了的矛盾暂且缓解了一分。虽然表面上吵架的双方缓和下来了,但这场争吵并未结束。暗地里方、邢二人都观察着对方的动静,估量着应付的办法。作者写陈新老爷出面调解仍没有流于一般的叙述,还是恰到好处地结合人物的性格特征。邢么吵吵仍然用吵吵嚷嚷的办法进攻,方治国则接受了他的军师的建议,去找陈新老爷调解。陈新老爷一出场不仅使茶馆里的‚看客‛提高了兴趣,增强了场面感染力,更让读者为之一振,期待着情节的转变。故事就这样又在哥老会的团总、地头蛇、政府当权派之间展开了,从而更广更深地向我们展现出当时社会当政阶层的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的不可救药的溃烂状况。
矛盾终不可解决,并再次激化终至开打。然后情况急转直下,出人意料:人早已放出来了。邢大老爷与新任县长交易成功,小说到此明暗两条线索昭然若揭。明线上实权派和当权派的争斗揭露了国民党政权根基的腐朽和动摇;而暗线则更暴露出当时社会‚上层‛政权派的狼狈为奸。小说通过蒋门神的话写道:‚不是面子大,你就挨一百也出来不了呢。起初都讲新县长厉害,其实很好说话。前天大老爷请客,一个人早就到了:带他妈副黑眼镜子……‛一切说明新任县长的‚整顿兵役‛也不过是一个骗局。小说就这样在结构上步步发展,层层深入,几经转折,最后适可而止地结束。
二、高度的讽刺技巧和强烈的喜剧效果
沙汀遵循着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努力发掘生活的假、恶、丑,用他那解剖刀一样锋利的笔,深刻地给以揭露、嘲笑和鞭打。他在写作时,常常把自己的激情隐蔽在对事物的客观的、如实的描述之中,隐蔽在对人和事的冷静的解剖之中。他往往不直接表露对丑恶现象的看法,也不靠漫画式的夸张和辛辣的讽刺语言,而是把讽刺的因素不露声色地隐含在客观描绘的现实生活画面中和人物性格的冲突中,体现出精练冷峻的白描手法和含蓄深沉的艺术气质。如联保主任方治国的阴险奸滑、厚颜无耻的‚软硬人‛本相;邢么吵吵无赖恶棍、粗野蛮横的嘴脸都是在二人的性格冲突中通过人物的具体行动、语言对话来显示的。尤其写政府的当权派代表方治国,作者全篇不着‚讽刺‛二字,但字里行间无不充溢着对他的嘲弄与讽刺。
因相信了新任县长要整顿兵役的宣言,联保主任方治国出于自保,将土豪邢么吵吵的二儿子密告到了县里并被抓了壮丁。在茶馆里,面对邢么吵吵的大吵大闹,方治国厚颜无耻地分辩道:
‚你们想,我是吃饭长大的呀!并且,我一定要他去做什么呢?难道×××会给我一个状元当么?没讲的话,这街上的事,一向糊得圆我总是糊的!‛
可他却又问:‚兵役科什么人告诉你的?‛ 后来,‚看见吵吵松了劲,主任知道可以说理的机会到了,他就势坐向视学侧面去,赌咒发誓地分辩起来,说他是一辈子都不会做出这样胆大糊涂的事情来的。‛明明是自己告了密,却装出一副蒙受不白之冤的滑稽样子,真是可笑之至。当陈新老爷出面时,他又解嘲地继续道:
‚我的老先人!这个险我是不敢冒的。你说认真是我密告他的我都想得过……‛作者进一步叙述道:他佯笑着,而且装得很安静的神情。同么吵吵一样,他也看出了事情的诸般困难的;而他应该否认那密告的责任。但他没料到,他是把新老爷激恼了。新老爷揭示出:‚是大老爷亲自听兵役科说的!‛虚伪的嘴脸一经戳破,剩下的便是气急败坏了:联保主任干笑着,一面退回自己原先的座位上去。他觉得他在全市镇的人家面前受了辱,他决心要同他的敌人斗了。
在与邢么吵架碰了一鼻子灰时,作者还有一段这样叙述他:他的声口和表情照例带着一种嘲笑的意味,至于是嘲笑自己或者对方,那就要凭你猜了。他是经常凭藉了这点武器来掩护他自己的。而且经常弄得顽强的敌手哭笑不是。……
作者没有用尖锐深刻的讽刺语言,而是以‚看客‛的身份,用不露声色、冷峻的客观描写,使方、邢二人现身说法,其讽刺意味不言而喻,揭露出国民党官吏投机钻营、尔虞我诈及其流氓无赖的政客形象。就是这样的政客,在初做团总的时候‚……老是垫钱,但后来发觉甜头了:回扣、黑粮等等,并且走进茶馆的时候,招呼茶钱的声音也越来得更响亮,更众多了。‛而在五年前,他家的大门上已经有了一道县长颁赠的匾额‚尽瘁桑梓‛。
作者不直接表露对丑恶现象、反面形象的看法,也不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而是从生活本身所呈现的矛盾来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的真实面目,把具有讽刺意味的因素加以概括,不动声色地把黑暗社会无情地撕破给人看。而在整篇小说中作者运用类似‚抖包袱‛的讽刺技艺,给人造成悬念,于高潮处又突然出现意料之外的结局,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从而产生了‚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强烈艺术效果。
作者对那个戴着副黑眼镜子的新任县长给予了极大的讽刺。这个流氓气十足的小官僚,一上任就‚宣言要整顿兵役‛,弄得方治国信以为真,邢么吵吵也觉得事情不好办,觉得‚现在不同了,一切都要照规矩办了!‛‚新县长的脾气又没有摸到
常言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又是闹起搞兵役的,谁晓得他会发什么猫儿毛病呢!‛连那个刚从城里回来的小商人也说:‚这个人怕难说话,看样子就晓得:带他妈副黑眼镜子!‛但结果,‚起初都讲新县长厉害,其实很好说话,前天大老爷请客,一个人早就到了:带他妈副黑眼镜子!‛(蒋米贩子的话)原来‚宣言整顿兵役‛是一个烟幕,新县长仍然是个赃官,邢么吵吵的大哥一定贿赂了他,在兵役中营私舞弊他更甚于方治国。这个贪污卑劣的新县长,正是蒋管区千万县长的代表。国民党基层政权的腐败与黑暗,在这里表现得是太了然了。
而在全场群丑舞罢,‚一个吐着牙血,一个淌着鼻血,左眼睛已经青肿‛的情况下,结局却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邢么吵吵的二儿子已被‚开革‛出来了。群丑定格,‚看客‛哑然失笑。其强烈的喜剧性结尾增强了对以邢么吵吵为代表的土豪劣绅和以方治国为代表的政府当权派的嘲笑与讽刺,同时,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国民党基层政权的反动本质。
三、成功的语言艺术。
沙汀的短篇小说很少冗长的叙述。他总好用人物的言语行动来推到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在情节发展中偶尔用画龙点睛的几笔指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而这种特点读者马上又能在人物的言行中看到。从而对文中的人物有个立体的认识。《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语言简洁准确,幽默质朴,富于口语化、个性化,带有浓厚的川西北地方色彩。
沙汀刻画人物的形貌和性格的手法,是极为精炼和准确的。他刻画人物,都是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对话来显示人物的性格,纵有叙述,也是突出而精炼的。如写邢么吵吵:‚这是那种精力充足,对这世界上任何物事都抱了一种毫不在意的态度的典型男性。在这类人身上是找不出悲观和扫兴的。他常打着哈哈在茶馆里自白道:‘老子这张嘴么,就这样,说是要说的,吃也是要吃的;说够了回去两杯酒一喝,倒下去就睡……’‛写方治国:‚他的声口和表情照例带着一种嘲笑的意味,至于是嘲笑自己或者对方,那就要凭你猜了。他是经常凭藉了这点武器来掩护他自己的,而且经常弄得顽强的敌手哭笑不是。人们都叫他做软硬人。‛写黄毛牛肉:‚他是主任的重要助手,虽然并无过人之才,惟一的特点是毫无顾忌。‘现在的事情你管那么多做什么哇?’他常常说,‘拿得到的你就拿!’他应付这世界上一切足以使人大惊小怪的事变,只有一种态度:装做不懂。‛就是对那些不重要的人物,也能抓住特点,寥寥几笔画出一个生动的轮廓,如写邢么太太:‚这是个顶着假发的肥胖妇人,爱做作,爱谈话,浑名九娘子。‛
人物的对话都是生动、真实的,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和身份,邢么吵吵一张嘴就是粗话野话,方治国的话总带着自我解嘲的意味,黄毛牛肉一再说着:‚不要管他,你愈让他就愈来了!‛张三监爷却一再重复着:‚不行不行,事情不同了!‛
就连没有出场的新任县长,只两次由别人的嘴提到‚戴他妈副黑眼镜子……‛,由于恰当地写出了特定环境下的行动,也能让读者想象出他那流氓的形象——原来也是个卖狗皮膏药的家伙。作者在这里抓取了人物的特点,用有力的几笔便勾勒出了人物的形象。
《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行文语言也是简洁准确而又生动的,譬如小说的开头简短明快,径直走进故事,一开始就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坐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联保主任方治国,当他看见从东头走来,嘴里照例扰嚷不休的邢么吵吵的时候,简直立刻冷了半截,觉得身子快要坐不稳了。
这个不到七十个字的开头,写出了么吵吵的厉害劲,也写出了方治国的恐慌样,了了分明地勾画出了邢么吵吵的粗野蛮横和方治国的心虚怯弱的性格特征。
而小说的结尾,也是写得干净利索,耐人寻味。当方、邢二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蒋米贩子从县城里回来了,叙说着么吵吵的二儿子被‚开革‛的经过。故事还没有讲完,作者却把笔锋一转:
米贩子叙说着,而他忽然一眼注意到了么吵吵和联保主任。‚你们是怎么搞的?你牙齿痛吗?你的眼睛怎么肿啦?……‛ 小说戛然而止了。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就让读者去想去。想什么呢?想想小说的‚底‛——原来新县长也是一个吃请要钱的家伙,害得邢、方二人白白地打了一架!
总之,《在其香居茶馆里》一文中,作者善于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创作素材,通过对四川农村世态人情和风俗习惯的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与时代风云;冷峻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具体描绘,让反面形象显示出自身的矛盾和荒谬。通过对具有喜剧性色彩的人物性格的生动刻画,以及运用风趣而口语化的语言、巧妙的结构安排使作品情节生动,波澜起伏,矛盾激化,又能绝处逢生。人们在忍俊不禁的笑声中看完一场闹剧。却又在出人意料的结尾中,对富于喜剧性的矛盾冲突作出了深刻揭示,引起读者更多更深的联想,使作品洋溢着一种浓烈的讽刺力量。
参考书目:
1、《名作欣赏》,作者:孟照。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编印。时间:一九八O年。
2、《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李淑英编选,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印,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一九九七年第一版。
第二篇:在其香居茶馆里 读书笔记
《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读书笔记
第一次读起来,实际不甚明白——这到底是要说什么?后来看到了结尾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出闹剧——以幽默结尾的闹剧!读完后我也不禁嘲笑文中的邢幺吵吵与联保主任方治国这两个脸面人在茶馆里狗咬狗。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个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作为“吃过鲁迅的奶长大的”一代作家沙汀,借由茶馆这个吵闹的市井环境,牵引出了国民党统治下的兵役问题的黑幕。初初看来是一场闹剧——而它实际上就是一场闹剧——一场以小见大,接地气又韵味深藏的闹剧。
小说开篇就让我觉得有戏可看。实际上果然不假,联保主任与邢幺吵吵有“纠缠”。众所周知,农村豪绅与基层官僚相互之间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单就是邢幺吵吵的舅子,联保主任就得对邢幺吵吵有几分忌惮。利益统一,双方都笑脸相迎,好话说尽;若一方触及另一方的底线,便翻脸不认人。现如今由于方治国的原因,邢幺吵吵的二儿子被捉进城,一场吵闹不可避免的在茶馆上演。方治国分明是个吃着回扣和黑粮等许多甜头,还和官商勾结一伙的昏官,但“他的大门上已经有了一道县长颁赠的匾额”。真是一大讽刺。而张三监爷这一角色,也是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的存在——真真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跟在联保主任身边或许是赚得几分面子,可是“他的老婆在家里是经常饿着饭的”。
平时甚少出门的陈新老爷也走进茶馆来了。这个被称为“站在一切规矩之外”的重要人物,是镇上面子的代表。邢幺吵吵觉得在他老二被抓这件事上丢了面子,“眉毛快给人剪光了”,或许他想着请出陈新老爷能让他不至于太丢脸。“面子在这里就是如此的厉害”。与此同时,作者一直没有让传说中的新县长露面,这就有一个很细微的空子——新县长对兵役问题是否是是真的整顿。然而通过捎信人和小商人之口,“加之前一任县长正位壮丁问题撤职的”,渲染了整顿兵役的真实性,这些都让原本就惶惶不安的邢幺吵吵和方治国两人,更加认为新县长真的要来真的了。若是新县长是真的决定严加整顿兵役,那么他们的争吵还有点实际意义,然而这个新县长并不是邢方二人臆测的真的整顿兵役。他们两人在茶馆里众多百姓面前为了面子大吵大闹,而这边新县长钱权交易照旧进行,就连没有所谓特权的百姓也将他们的所谓的大事当成一出戏来看。剧情急转直下,邢方二人大打出手,众人看得人心沸腾的时候,蒋门神出现了,他淡定异常的撂下一句话:“人已经出来了”。又说道:“前天大老爷请客,一个老早就跑去了。”前后两句话,让坚信新县长必定整顿兵役的邢幺两人顿时变成一个实打实的笑话,在他们认为的在规矩中的百姓面前彻底丢了面子。他们如此“藐视”规矩的人,内心里竟然相信新县长会是个“遵守”规矩的人?作者不着痕迹的将新县长也拉入了这场笑话的幕后,他表面上没有什么“戏份”,实则他与大老爷的明争暗斗是这部小说必不可少的导火线。
到底是谁站在规矩之外?面子是“规矩”通俗的说法之一,认为站在规矩之外的人实则都受面子左右着。两位主人公的体面从此失去了,新县长的威严也荡然无存,国统区的弊端也完全的暴露出来。
第三篇:茶居元旦献词
这里是如此的多彩!这里是那样的绚丽!
你看!
在这里,暖暖的小风儿吹来,野百合的春天悄然来到,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美美的九色鹿,伴着紫星儿,闪着紫色玄幻,如梦幻天使般的来到这人间小天地,向
人间拨撒爱的芳心。
在这里,充满着友情善意,焕发着青春气息。大苹果果说:“只要大家愿意,我是开心果!”老茶树也
不甘寂寞,发出了尖尖的嫩叶,因为他红尘有梦,她要给人们献上一盏香茗,浸开人们清畅的心怀。就连相貌丑陋的老鱿鱼也奇迹般的变成了会说话会笑的玩偶。
在这里,黑海狂风带来了艾雨飘飞,敞开了你我的襟怀,洗涤着你我的心灵。
北风吹来,冬天的雪飘然而至,给人们带来一丝轻寒,感觉又是那样的舒适,就象送给你一朵雪中玫瑰,是那样的切意。
是啊!在这里我感到了家人的和睦;又象朋友在一起相聚;这里有捧腹的开心;这里有淡淡的忧伤;这里有推心置腹的慨谈;这里有善意的讽劝;这里有春天的温暖;这里有冬天爽人的洁寒。
在这里,每个人就象一首诗,不是吗?你看!
三道茶罢初歌宁,青山梅影映月明。
秋月无边愁无限,新姝阁内真依浓。
如歌月儿沉碧玉,悠然梅子苦含心。
斑竹凝碧月无恨,紫藤生香风晚清。
琴心剑胆忧忧曲,大力剑客侠洛风。
随风以逝真眉秀,无言相守杏林盟。
从前以后飞雪过,水月小乔一点心。
三味庄里三更雨,凡尘看客无尘心。
鱼樵老儿止岸处,风雨小舟送雨人。
花花非花花之雨,碧草青青草无芯。
西云飘飘无尽处,化做相思雁南飞。
愿做小草有所谓,蓝天白云总相随。
金边衣裳飞天舞,花雨女孩送温情。
卿卿舒展如冰鉴,款款张扬似雪心。
水中仙子凌波至,南海浩然想开心。
月亮女人太阳伴,苹果花红夏一丹。
绿色藤条束竹壶,浪猴观海那么蓝。
曼佳凭海临风处,萍聚江南丝雨中。
落叶无声任飘去,花开花谢独自红。
黯然消魂思故事,秋雨纷飞雨中行。
苍谷幽兰蔽小路,寒烟翠羽锁枫林。
小林探花赞雅典,袖盈暗香叹雨晴。
柳叶纷飞随缘去,情怀依旧梦羽痕。
流星飞火伴织女,牛郎相约过蓝河。
秋水伊人似冰儿,天上人间永传说。
情感荒漠风非月,珍珠花瓣诗雨多。
古道西风多往事,清朝遗老笑从容,清水如淡闲人静,竹林隐侠一曲空。
茶居!轻轻的走来,仿佛我曾轻轻的离去,与君初相识,有如早相知。
愿茶居里的茶友们......一杯香茗伴新年!
第四篇:月色茶香诗歌
又到中秋,夜色阑珊。
小院子里漫洒着柔柔的月光,淡淡的月色穿过窗户静静地泻在房间里,将地板点缀得斑驳陆离雅韵悠长。
沏上一杯香茗,飘出美丽的芳香,润泽我心灵深处的渴望。
慢慢地品味,品味你带给我的种种念想。
窗外,月光悄悄地爬上树梢,树就像披上了银色的缎带一样;
月亮把那清凉的光辉偷偷地溶入我的眼睛里,激起我心田里许多美妙的遐想。
茶香散发出迷人的波澜,透彻进我心湖里起伏波荡。
想那天依偎在你怀里,感受那诱人的心跳。
我的心砰砰乱响。
你用茶香筑起迷人的屏障,我再也跳不出你美丽的花墙。
你消失的日子里,我夜不成眠,心绪始终为你萦牵。
几许温柔,几许忧伤。
温茶一杯,淡淡的苦涩,伴着窗外清风徐徐,为你和一曲心弦,相思就这样疯长。
眷眷红尘,爱的记忆里小心珍藏,你那花前月下窃窃私语,那如火一样的目光。
那海誓山盟的话语铿锵。
静夜里,我把对你的爱轻帖安放。
这飘香的夜啊!
这如水的月光!
我心里总是禁不住痴痴地把你念想。
有时也感叹落花无语,如烟飞逝的时光。
常常独身一人看着落花发呆,那残红落下的是我一地哀伤。
茶香里,心,时时刻刻都装着幸福的模样。
思念依依,总是忘不了对你那深情的目光。
苦涩的茶香,熏醉了残墨断章,我想把你墨入心的诗行。
把思念衔接上你的目光。
指尖上上滑动着的是我的万千柔肠。
花开花谢,红尘缱绻。
我执念着思你的时光。
阵阵秋风阵阵寒,丝丝缕缕诉缠绵。
月色如水心如水,我心依旧盼月圆。
想你了,茶香如故,西风珠帘漫卷,却看不到你的身影,只看见萧萧黄叶纷纷落。
岁月无情心彷徨。
亲爱的,我不知道我是否还能经受住这岁月辗转。
是否还能在这一窗秋风里将你的身影搁浅。
夜晚微凉,一盏茶香。
我弄萧轻吟,余韵悠长。
花茶馥郁芬芳,念你心切,我禁不住两眼泪光.....
第五篇:故里居香抒情散文
雨,下得缠绵,下得腻人。
从县中心广场西北侧的单元楼踏出第一步,秋天就真的来了。没有刺骨的寒,只有温凉的雨落在发丝和每一个毛孔。路灯打下来的光晕黄了黑发和白发,脚踩下时的每一寸呼吸,心脏的每一次颤抖都是眉宇的力气,而压弯眼角的力量,是这个老县城伸出手抚过小孩指间污秽的疼惜,故里。
下了大概二十来级阶梯吧。我也不是小孩子了,就没有一阶阶去数,三岁起就蹦上蹦下的台阶,我却从来没有去数数到底有多少阶,它承载了多少个三岁,棱角才被磨得圆滑。头上尚且年稚的青杏,不轻意间结出的黄果高挂在枝头上。累累,秋天的眉。
“今天没人跳舞,我在的那个团。你看,对面那个团还在跳,真是风雨无阻。”妈妈笑着拉过我的手。妈妈今年四十多了,筋骨不大好,就参加了一个舞蹈团,跟着跳一些慢节奏的舞蹈,应该有近一年的时间了。每天吃完下午饭,拾掇好就匆匆赶到中心广场。这时候,一般是到了整段舞蹈的四五小节。有时候,爸回家回的早,妈还能站在队伍靠前的位置,跟着领舞的阿姨还能溜溜。至少开始是这样,刚开始呢就像小侄女学走路一样手忙脚乱,就老爱一个人站到队伍的后面,美其名曰:站后面,别人看不到我。妈也不是特别有跳舞的天分,在那个年代,文革的跌宕的年代,多少人为了填饱肚子,奔波在田、山、河里,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也就成了早早的陈设,摆放在城市一角的乡村的无数褶皱里。
八月,桂花开得旺。恰好我也桂姓,每每闻到桂花,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扑面而来。迷迭的香,乱了心。慌了路过的小狗的尾巴,像是有人把整个城市当作发酵好的面,摆在一个巨大的蒸锅上,随着薪火的不息,面的香甜被带出了蒸锅,暖气流中透出的幸福,是妈妈的幸福。
“以前那个乡上政府到大院子里呀,有一棵好几十年的桂花树,没人修理它,除了二三平方米的泥巴,其余地面全打上了水泥。但是啊,枝叶长得好。乡上那些工作的人,支起牌摊坐在下面。”
老人点着旱烟。一眨眼就是半夜,再一眨眼就是十六年。十六年,我长大了,它却枯死了。没人知道为什么,焦黄的灰尘的叶子落在地面上,像是扑了粉的老妇人。叶脉就是无尽的沧桑,曾经守护的、被守护的都离开了,剩下一群不知年代的孩子,用力削掉的树枝,剥掉的青色软树皮,浇了滚烫的开水的根,花开时,被狠狠掰掉的枝干,新房的修葺,水泥的搅拌,沙石的推攘,摧残着整个乡上大院的不朽。如今,乡上大院翻了新,红色的走廊,绿色的半涂墙,木色的大门,死一般的寂寞。自此,大院再无守护,十六年前被保护的人,如今散落天涯,带着记忆里不清晰的花香,路过一片片相同的味道,家,无尽的依恋,秋的微凉。
依着中央穿过县城的河,沿河道均匀种着金丝柳,不时被虫蛀了的柳叶掉落在头顶蓝色的伞上。沿住房商店的路边,从中心广场直到上街头,千儿八百米的距离种着桂花树。
“我给你说哦,广场那儿有几树桂花,可香可好了,隔老远都能闻到。”
“你闻多香。”我狠吞了一大口香沫,左手手心里上十朵零星的桂花是我走到附近的桂花树下踮着脚摘的,像偷了糖的小孩,含着甜,幸福地畏手畏脚跑开。
“前几天,我还坐在你黄姨店里说,这桂花怎么还不开,竟是较往年晚了些日子,不过真香,你看那树是黄桂花,那树是白桂花,我年轻的时候去江苏那边学习,寄住的那家后院里有好大一棵白桂花,桂花熟了,快掉落那阵,就在树下垫一层麻布,用竹竿打下来,不洗就做成桂花粥,桂花和花生核桃混合的馅饼以及必不可少的桂花糕,如今,桂花还在,做桂花糕的已经不在了,以往打桂花的人如洒落的豆子不知滚向何处。
“真想,在房子里挖个洞,种一棵桂花。”怕是,想乡上大院了吧,她比我爱的深。秋,思念的季节,夜里偷偷哭泣的秋。“那就填一半墙深的泥巴吧,以免桂花长不开。”玩笑中,又藏有多少真言,被感动的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模糊不清的表情以及身边路过的黑衣少年,冷冽的侧脸背后是不知名的牵挂,你、我、她都一样。
“你闻,妈,真的很香。”是啊,妈妈青春的味道,填满空挡的味道,妈妈头上发的颜色,花香仍旧,人呢?不知名的远方,娃娃拉着妈妈的手,走向远处薄雾中家的白炽,一杆旱烟敲落的灰沫,弥弥的山头雾。
故里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