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执教:王必方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
2、尊重民族礼仪。
3、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二、重难点关键:
1、知道我国的56个民族。
2、了解贵阳的民族文化。
3、不能直接参以各民族文化节日,只能从图片上了解。
三、课型:综合性学习。
四、教法:引领、合作、探究、实践。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和谐的民族大家庭
(一)引言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汉、苗、布依、侗、彝、水、回、忆佬、壮、瑶等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民族传统节日。根据调查和各县文化馆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一年之中,全省有大大小小的民族节日集会四百四十八次。按民族分,苗族二百七十次,布依族八十二次,侗族三十六次,水族十三次,讫佬族八次,回族四次,彝族、瑶族各三次。
(二)板书: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三)贵州省由哪些民族组成?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由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回族、侗族、水族、羌族、瑶族等50多个民族组成。
(四)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等有哪些不同?
1、在贵阳这个民族大家庭中,虽然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大家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各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祥和幸福。
2、说一说你了解的民族特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文化)
3、介绍几种主要的少数民族。(1)、苗族
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的苗族有60%住在贵州省。苗族在省内分布面积最广,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此外,黔南、黔西南自治州和松桃、威宁自治县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雄”等。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过去没有文字,1949年后新创了苗文(部分苗族有语言,没有文字)。苗族喜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村寨多依山建筑,有的靠河溪的山脚,有的在山腰,有的则靠近山顶。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式。苗族服饰差异较大。一般说来,男子蓄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妇女头顶束髻,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和项圈、穿裙子。大多娄裙子为百为百褶裙,因居住地区不同,裙子的长短不一,颜色为青、蓝二色为主,也有其它颜色。上衣开襟,一般不用扣,多以花带束腰。
苗族崇拜祖先,信鬼神,也有信其他宗教的。主要节日有:苗年、吃新节、四月
八、芦笙节、端午节、龙船节等。
(2)布依族
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全国均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也有聚居在安顺地区、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等的。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后称“僚人”,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羊可僚”分析,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居民历史悠久。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1949年后创造了布依文。
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单家独户很少风。他们喜住楼房,房子一般为三层。底层饲养牲畜,堆放农具、杂物;二层住人,三层储存粮食等。有的地区也居住吊脚楼式的房子。
布依族服饰,男性式样简单,与汉族大致相同;女性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大多数穿裤,也有穿裙的。喜欢腊染,领、肩、襟、袖、衣摆都镶有花边。地区不同,服饰也各有异包头帕,系围腰,妇女喜欢银饰等。
布依族信鬼神,尤崇拜祖先。也有信外教的。主要节日有六月六、三月
三、等。
(3)侗族
源于古百越族系,秦汉时由百越西瓯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迁徙于今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分布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一带。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1949年后创立了拉丁字母拼音的侗文。现在还是多以汉语为交际工具。
侗族多依山傍水而居,溪流上建有桥梁,以“风雨桥”(花桥)最为出色。村寨建有宝塔式的“鼓楼”,是侗族地区别具特色的建筑。凡是有鼓楼和风雨桥的地方就是侗族聚居地。
侗族的住房一般是木结构的外廊式楼房,楼上住人,楼下圈牲畜。居住在平坝的人多住楼下,牲畜另圈。
侗族的服饰男女有别。男装和汉装无异,妇女也因地区不同而各有异。农村里,妇女穿青色百褶裙;打绑腿,有的地方穿长裤,束围腰,系飘带。足穿云钩鞋。冬青穿右衽无领衣,夏秋改着开襟衣,衬胸襟。头盘髻,包青布大包头,喜银器。
侗族崇拜祖先,供奉“祖母”“萨岁”女神。主要节日有过侗年、吃新节等。(4)彝族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相传是古羌人的分支。贵州的彝族人口约707,400余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威宁、赫章、毕节、大方、黔西、纳雍、织金、金沙及六盘水等县市。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文在历史起过重要作用。
彝族多住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或山间的小盆地中,村落较分散,住宅形式与汉族相同。
彝族服饰,男子穿黑色窄袖斜襟上衣和多褶阔脚长裤。妇女通常头上缠包头,用围腰和腰带。彝族信鬼神,崇拜祖先。主要节日有火把节、丰收节、祭山节等。
(5)水族
水族族源与布依族、侗族相同,都是古越人的分支,和侗族一道几经迁徙,现居黔、湘、桂边境一带,在贵州主要生活在苗岭以南、都柳江游,人口有322,000余人。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市。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有一种叫“水书”的古老文字,为鬼师占卜之用,老百姓不认识,也不使用。普遍用汉文。
水族多聚族而居,同村寨的成员大多有血缘关系。水族服饰,无论男女都喜穿青、蓝色服装。妇女穿无领对襟半长衫,身大袖宽,下宽长裤,系青布围腰,托肩和裤腿均镶有花边,穿翘鼻子绣花鞋。节日佩戴耳环、颈圈、手镯等。男子包头,服装和汉族相似。
水族信鬼神,而且鬼神多国繁多。节日主要是“端节”和“卯节”。(土家族
早在2000多年前,土家族先民就在湘西及贵州一带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单一的民族,并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生活。贵州的土家族分布在印江和沿河两县。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多数讲汉语。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多依山傍水而居,房前屋后喜种植果木花草。每个自然村寨多为同姓同宗,一户人家居住一栋房子。房屋有吊脚楼式,也有一般平房式楼房,式样不一。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有别,妇女穿左襟大褂,滚花边,衣长而肥,袖大而短,无领,身着围腰,裤脚镶花边,脚穿尖尖花鞋,喜包白色头帕,戴银饰。男子穿领大襟衣,右衽,青年人喜欢对襟短衣,排扣很多,青布裤子,白布裤腰,裤脚短,头包白帕或花帕。土家族崇拜祖先,也信鬼神。主要节日有过年、四月
八、端午、六月
六、重阳等
(五)贵阳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进步
历史上,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互通有无,和睦相处,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如一家”的关系。在共建生态文明城市的今天,贵阳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互相尊重,齐心协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六)说一说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感悟?
第二课时
百花竞放的民族文化
(一)引言: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使贵阳成为一个民族聚集的城市。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携手创造了异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
(二)板书课题:百花竞放的民族文化
(三)各民族的“文化大花园” 每个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族、苗族、回族、布依族、仡佬族等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贵阳这座五彩缤纷、百花竞放的“文化大花园”。
(四)欣赏各民族的文化图片(课件)
1、苗族“跳场”又名“二月场”。主要活动地点:乌当区东凤镇石头寨;南明区永乐乡桐木岭;花溪区党武乡;云岩区野鸭塘。
2、布依族“三月三”。主要活动地点:乌当区新堡乡、偏坡乡。
3、苗族“四月八”。主要活动地点:贵阳喷水池,花溪区高坡乡。
4、布依族“六月六”歌会。主要活动地点:
(五)居住环境
1、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居住环境。苗族一般居住在山上,花溪区高坡是苗族同胞聚居地地方,那里青山绿水,层层梯田,风光秀美。布依族则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花溪镇山村是贵阳最典型的布依山寨,层层叠叠的石板房,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布依族山寨风光。
2、欣赏图片(课件)
(六)民族服饰。
1、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民族生活情趣、审美观念和手工技艺的集中体现,各少数民族服饰色彩斑澜,风格各异,充分反映了本民族文化的特色,苗族的刺绣,布依族的蜡染等传统工艺,在本民族的服装上都得到了完美展示。
2、欣赏民族服饰。(课件)
(七)议一议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体现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将会日益密切。在与其他民族的朋友相处时,我们应如何对待这种文化差异呢?
第二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服务一方水土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服务一方水土
——李市教育总支2011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2011年,我镇教育工作成绩显著:一是学校整体成绩全面提升,李市中学在2011年中考再传捷报,沙洋英才班上线人数达27人,综合成绩位居全县农村初中之首;李市小学在小学毕业班质量监测中喜获全县第二名,张马小学也受县局表彰;二是学生个性成果突出,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我镇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人,省级5人次,市级23人次;学生习作书画作品共有32人次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李市中学组建的男女篮球队在第七届初中生篮球赛中分获冠、季军。三是教师业务成果丰硕,2011年我镇中小学共有15科进入县教研室表彰行列;在各级教学比武中有多人次获奖;教学教研论文多人次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悉心支持和关心,离不开我镇父老乡亲的理解和帮助,更离不开我镇全体教师的全心付出和奉献。
一、加强综合治理,创设和谐育人环境
1、完善包保制度,确保辞退民师生活稳定
辞退民师的维稳工作,关系到我镇教育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我镇教育的形象。为切实解决我镇民师的维稳工作,我们在年初就制定了辞退民师包保责任制,由各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总支成员分片负责。同时,建立民师定期走访的长效机制,通过和民师的促膝谈心,切实解决民师的实际困难,和镇民政联系,为特困民师办理低保;和县医保办接洽,为民师办理医疗保险。多项措施并举,为民师解决了后顾之忧,民师上访的老大难问题得以缓解。
2、完善家长学校,畅通家校联系
我镇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比较突出;我镇地处几个县的交接地带,学生的家长素质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家长学校的建立是解决教育薄弱地带的重要手段。
我镇的家长学校已经成为联系家校和更新家长教育方法的重要渠道。各校定期的家长学校例会制和家长学校议会制,有效地缩短了家长和学校的距离,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有条件的学校采用了多种活动方式:李市中学用校园网的方式把优秀的家长事迹置放在网页上供家长们学习;李市小学采用定期巡访制,对问题学生跟踪引导。教师的付出多了一点,学生和家长的笑容多一点,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我镇形成。
3、完善慰问制度,保证退休教师生活幸福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退休教师为我镇的教育事业发展曾
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退休生活的幸福指数直接影响到我镇教育事业的稳定。
为做好老教师的工作,我们教育总支牵头,专门制定了我镇退休教师的慰问制度。遇到重大节日邀请退休教师到校参观,重大决策邀请退休教师参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总支还与各学校共同设立了退休教师慰问基金,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对生病住院的退休教师探访和对生活较困难的退休教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镇的退休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来。退休教师彭大庆义务帮助培训篮球运动苗子,李市小学退休教师成立义务护路队等。他们的参与让我们看到了更好的明天。
4、构建群防网络,保学校和谐环境
我镇学校的和谐育人环境的形成,必须依靠全镇的力量才能形成,必须有老百姓的支持。
首先,总支和各学校多次与各村委会联系沟通,让村干部把教育信息传达到每个村民,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加强和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李市中学通过和李市派出所结成联系对子,李市中学的学校安全有了切实的保证。再次,通过网络平台和新闻媒体加强对我镇教育的宣传,获得社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有了李市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我镇的教育进入到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二、加强教师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个好学校需要一群好教师。我镇在前几年的时间里,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师资水平明显下降。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是我镇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针对教师素质提升,我镇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教师管理,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从制度为出发点,以绩效为抓手,公平量化教师的业绩;以师德为核心,以评先表模为依据,公正衡量教师师德形象。
2、以国培为基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镇各校的公用经费都有很大的比例投入到教师的业务学习中来,有力保证教师业务学习的需要。国培计划的稳步推进,让我镇教师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信息。
3、建立学习制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总支牵头,各学校制定教师学习制度,并将教师的业务学习和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评先表模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教学科研,推进优质教育进程
李市小学参与荆南片协作体活动和李市中学参与的荆潜片协作
体活动我镇教育教学成果的取得是各校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的必然结果。对我镇的教学科研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活动的开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这样说,我镇教育教学成果的取得是各校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的必然结果。
首先各学校校长能够深入角色,以身示范,充分调动了本校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展示了各科教学特点,推动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进程。特别是李市中学,本学期认真组织的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改革活动,获得了的好评,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他们还在八、九年级分别推行快乐课堂和效率课堂的改革实验,实验的效果已达到预期目的。
其次,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提高了教研质量。本期以来,老师们自制课件到远教室上课,已蔚然成风,全镇有很多老师能自制课件,各校教师每人每学期各上了6次远教课,掀起了我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上课的高潮。
再次,李市小学与后港的蛟尾小学的联校校本教研活动、董场小学进行的手拉手联片教研活动,由于准备充分,安排周密,因此得到了与会教师的好评和两校领导的肯定.总体看,我镇在总支的协调下,通过“互相听课评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外出教师汇报课”、“教学片段与反思评选”、“我的教育教学故事评选”等多种形式研讨,大家从备课、上课,到说课、反思,既有自己的思考,也有集体的智慧,使本学期新课程理论的实施落到实处,教师们都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课堂效率全面提高。
四、加强校园安全,构建安全网络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学校发展的稳定大局。在县教育局关于“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精神的指导下,以争创市“平安校园”为创建目标,我镇各学校积极开展了以“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主题的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责任机制
总支和各学校高度重视,按照平安校园建设的要求,把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常抓不懈,精心组织,层层落实,有力保证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平安创建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在创建活动中,各学校成立了“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统筹学校的安全工作管理。
2、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的工作理念。各学校按照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要求和内容多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和全校师生大会,全面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认真组织研究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实施与方案,并针对学校实际作具体布置。以创建“平安校园”为载体,加强校园对综治工作的领导,加强综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综治工作制度建设,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整治;提高师生安全文明意识,营造“关注安全,防患于未然”氛围。保证学校无重大事故,使学生的违纪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周边环境进一步得到净化,内部秩序更加和谐有序,努力杜绝一切因学校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使教师有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环境,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
3、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力度
各校认真制订每周班会课必讲的安全内容,做到安全工作经常化、细致化。把安全教育内容以班长周记形式向学校反馈,学校根据反馈的情况认真加予解决,营造平安、和谐校园。
各校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主阵地,举办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进行防踩踏、防地震的安全演练,教育学生如何进行安全逃生,采取自防自救活动,不断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等途径,加强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同时各校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办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
4、紧急联动,保证学生上下学安全
下半年,校车事故频发。我镇紧急向镇委镇政府汇报,及时和县交警大队和镇派出所联系,对我镇接送学生车辆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同时召集所有接送学生车辆的车主召开安全驾驶的专题会,向每位学生家长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各校认真组织学生召开安全乘车的专题班会。多项措施并举,有力保障了学生的安全上下学。
五、抓好“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提升我镇教育形象(一)周密安排 宣传到位
按照县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通知和方案要求,我镇各校认真地制定了方案。10月8日,组织全镇教师分两个会场认真聆听了省教育厅陈厅长的讲话,并学习县局和本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在各自的服务的辖区内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册和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取得社会人士和老师们的认同。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各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校长任副组长,学校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各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把教师“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也作为推荐、评选优秀、骨干教师、评优表模的必备条件。
(二)分层推进 步步扎实
1、特色推进课内比教学
我镇课内比教学的活动分两个层面进行:初中组和小学组。李市中学推行“学、研、练、赛、推 ”五步推进法,准确把握新课改理念,以学促素质提升,以研带动新人,以练展个性,以赛选优秀,以推树典型,环环相扣,扎实推进比教学活动。重温教育心理学知识,加强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老师在一摞摞学习笔记中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给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压担子,重点帮扶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艺术和技能。李市中学组织骨干教师和各学科带头人共上示范课16节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年级组和教研组为核心,组织全校性的大练兵活动,对每位教师的随堂课现场评价,既展示了每位教师的个性,又促进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提升。进入到赛课阶段,以大教研组为龙头,组织教师全面参与,并邀请县教研室的领导进行跟踪指导,打磨高效课堂。赛课活动中有12名教师评为一等奖。通过李市中学的宣传小组的活动,把李市中学赛课成绩优秀的教师在新闻媒体宣传,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参加新课改,落实新课改理念的决心和信心。我镇辖区的五所小学实行“学、练、赛”三步走的方法。老师们的业务学习侧重于对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探讨。通过老师的自主学习和观看专家的视频讲座相结合,让课改的理念深入到每位教师的心里。在练的阶段各校都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推进此项活动:李市小学把本校的35岁的老师专门组织起来听老教师的示范课;董场小学把教学开放月活动结合进来,让家长当评委;邓洲小学将老师分成老教师组和青年教师组,由老教师引领,青年教师跟进;张马小学把效率课堂的理念播散到每个教师的心里,让每节课都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新城小学请我镇的小教专家上示范课,全体教师学习提高。赛课以镇级比武的形式开展,覆盖小学学段的9门学科,共30位教师参与。我们以巡回授课的形式,让每所小学都能参与进来,极大地提高了老师的积极性。赛后评出了一等奖5名,二等奖12名。
2、爱心缩短家校距离
按照各校的安排部署,老师们都积极投身到“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中来。我学区参与家访的领导和教师共238名,受访学生2029名,家访率达到100%,入户家访1961名,占全校学生95.6%。其中留守儿童936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62名;单亲家庭学生54名;家庭特别困难学生298名,残障学生4名。老师在走访时以情感为纽带开展“访万家”活动,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缩短了家校之间的距离。爱心家访在老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五彩缤纷的心灵彩虹。在李市中学就读的四名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亲自走访,并向他们赠送了书籍、学习用品和食品,并与他们结成了帮扶对子。邓洲小学教师胡义新,年近60,这次大走访活动中,他主动承接了班上26名学生的走访任务。他利用放学时间和双休的时间,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带到了家中,把家长的殷切地希望又带到了学校。李市中学熊清平、赵锐两位教师利用双休时间,奔走在每名学生的家长之间,和他们促膝长谈,把学校的管理、老师的要求和孩子的心声转达到每位家长的耳边。回来后,又利用时间与每名学生谈家庭、谈理想、谈奋斗。同时,自己还撰写了4000多字的家访手记。
(三)细化管理 规范档案
1、严格过程管理。自“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开展以来,各校教导处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又是指导者,在过程管理上,做到认真组织、热情服务、悉心指导、细致整理。按照各校“教学大比武”活动安排表,教研组提前通知讲课教师做好准备,并做好当天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有专人收集活动图片资料。各校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听课并且参与打分。讲课结束,即开展教研活动及时总结当天的“比武”情况,并做好比武教师的教案、说课稿、评课稿、教学反思、比武图片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2、做好“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从上级通知方案到学校、通知、方案、比武课程安排表和教师走访安排,从教师的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到比武得分表和教师家访手记,建立个人业务档案。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新的征程已经起步。在这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对我镇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帮助,有社会人士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我镇老百姓的嘱托和信任,有我镇全体教师的务实和奉献,李市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第三篇:小学生演讲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小学生演讲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有这样一个地方地处小兴安岭脚下,松嫩平原腹地。有这样一个地方,它麦海飘香,花草盈目,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养育着一代代淳朴的儿女。有这样一个地方,它让千千万万游子魂牵梦绕,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嫩北农场。
诗人常说蓝天是白云的家;森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美丽的嫩北农场就是我的家。从小就听长辈们说家乡的事,说家乡的山,说家乡的水,说家乡的人。那些美丽动人的故事,秀丽绝伦的山水,尤其是老一辈垦荒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我。使我从小就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的一切。今天我想在高声表达我对家乡的满心爱。我爱你——嫩北农场!爱您秀丽的山!爱您奔腾的河!爱您!因为您那秀丽的山河养育着生活在这里淳朴的人民。一望无际的绿海就是上天赐予我们嫩北人无尽的宝藏。广袤肥沃的黑土地,养育着世代的嫩北人,爱您!因为您充满了自然地魅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我们呱呱坠地之际,是您那颗殷赤之心承认了我们,当我们还是只小雏鹰时,是您用那饱经风霜的双手,雕塑了一双双天使般纯洁的翅膀,当我们成为一个个青春的精灵时,是您赋予了我们飞向蓝天的力量和勇气,期待着我们有朝一日,向着冉冉升腾的朝阳翱翔。等到我们都老了,是您献出自己的躯体掩盖我们的灵魂。这就是哺育我的家乡——嫩北农场!
五年二李甜琪
第四篇:第二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推荐)
第二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5.民居与饮食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民居的特点,探究房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画出家乡独具特色的民居。2.了解家乡饮食的特点,实地品尝独具特色的家乡小吃,知道它的特点。
3•通过学习,探究家乡的民居、饮食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家乡。教学准备
I.师生共同收集全国各地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民居的图片资料、声像资料等。
2.进行实地的参观和调查活动,了解家乡的传统民居和饮食方面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3.收集我国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调查各地饮食的不同特点。
4.品尝并归纳家乡风味小吃的特点,尝试学习制作某一种小吃。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传统民居大聚会
1. 首先要求同学们将事先收集的有关祖国各地民居的图片资料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2.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交流学习收获。
活动二:探究房子的秘密
1.将学生收集的各种家乡传统房子的资料汇集在一起,并将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2.举办“夸夸家乡的房子”汇报交流活动。教师要注意相机引导和指点。
3.请学生自由以图画的形式,将本节课所收集的家乡住房展现出来。
活动三:天南地北话吃饭
1.教师导人: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饭? 2.学生交流,教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倾听。
3.教师引导:你们刚才听到同学们说到爱吃的饭时,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 4引导学生了解饮食的地域差异。
5.提出学习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来共同交流祖国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请大家在阅 读课本的基础上,说说各地饮食有什么不同?
6.学生阅读课本,联系收集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表格的填写。
7师生交流,明确: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造就了人们饮食习惯的不 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主要食品及其形成原因。
活动四:风味小吃“品尝会”
1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活动,从下列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进行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一个卡片,收集整理一个地方名小吃的介绍资料。
(2)学会制作一种地方风味小吃,亲手制作一种家乡风味小吃带到学校来。
(3)在了解记录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购买一种家乡的风味小吃带 到班级来。
2. “风味小吃品尝会”。
6.家乡的方言
教学目标
l.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2.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进行各地方言的了解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方言资料。
2.学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
3.家乡地方戏曲或方言节目录音录像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利弊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各种节目录像导人,引导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交流谈话: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大家说方言时有什么感受?
3.学生交流,体会家乡方言的特点。4.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方言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5.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家乡人与方言的关系。
6.引导学生交流说方言在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7师生共同归纳:方言不利于广泛的交流,特别是在与外地人的交往中,很多时候可 能会因为交流不便,耽误事情,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活动;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
2.小小辩论会
(1)辩论会将学生按照见解的不同分成小组,小组合作进行辩论。分别阐明己方见 解。
(2)归纳明确:普通话与方言都应该会说,针对不同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 的语言,既不妨碍交流,又保留家乡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
活动三: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课外)
l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在班上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对比,让自己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
7.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方戏剧、曲艺和各种民间文艺,学会欣赏这些民间艺术,在欣赏中感悟家乡人的心灵手巧。
2.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感悟其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3.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力争初步掌握一种民间艺术。4.树立要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家乡地方戏剧、曲艺资料,教师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家乡地方戏剧、曲艺文字、图片资料,并学习其中一种,做好表演的准备。
3.师生共同收集家乡民间工艺的各种实物、图片、文字资料。教师将教材中介绍的各种工艺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4.教师带领学生或引导学生走访家乡名艺人,了解家乡民间工艺的产生、制作过程,尝试学习制作工艺品。
5.准备自己制作工艺品的材料。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欣赏民间戏剧、曲艺
1.教师导人:课件播放各种民间戏剧、曲艺声像资料,引导学生欣赏,受到艺术熏陶。
2.学生将自己欣赏的感受谈出,感悟其魅力所在。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各种民间戏剧、曲艺资料。
活动二:我来演一演
1.教师引导学生课余学习家乡民间戏曲。
2.师生共同创设“家乡民问戏曲会演”的场景,请学会各种家乡戏曲的学生进行表演。
3.向他人学习:引导学生相互学演、学唱家乡戏曲。(可延伸到课外。)
活动三:家乡民间工艺展示会
1.师生共同布置教室:将教室中间布置成一个大展示台。
2师生一起将课前收集的各种家乡工艺品摆放其中。
3.教师应用多媒体播放家乡工艺声像资料课件,引导学生欣赏。
4.引导学生相互参观、品味、欣赏展示台上的工艺品实物。
5.全班交流:
(1)向全班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工艺品。
(2)邀请收集人介绍他最喜爱的一种工艺品。
(3)谈谈自己收集、欣赏、交流的感受。6.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通过展示活动,你了解了什么?感悟到什么?有什么体会?
8.家乡的民俗探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民俗的形成、流失与演变情况。
2.列举家乡民间特色活动。列举本地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分析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3了解迷信的骗人本质,认识迷信的危害性,从思想上、行动上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学会用科学战胜迷信。教学准备
l.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民俗活动的声像、文字、图片资料。
2.准备模拟民俗活动的相关用具。
3.走访身边老人,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一些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资料,并做好资料的整理记录。
4观察记录身边的迷信活动。
5.为“揭开迷信的外衣”准备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走进丰富多彩的民俗
1. 教师导人:大家都喜欢过年,请说一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过年?
2.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师生共同归纳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明确这些习俗是传统的习俗,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
3.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各种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体味这些习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活动二:探索民俗的秘密
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家乡习俗质疑:它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习俗?激发学生 探究习俗秘密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进行探秘活动。
教给学生制订探秘方案的方法。
A.确定探秘的目的;B.寻找探秘的方式:调查、询问他人,上网,查阅图书资料; 活动三:用科学战胜迷信 1. 认清迷信的嘴脸 2. 揭开迷信的外衣 3. 用科学战胜迷信 4. 积极行动,反对迷信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也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准备
1. 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2. 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笔。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夸夸我的家乡人
1.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2.按照学生所收集到的人物,将同一个或同一类分成小组,先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 的资料,然后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完毕,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填在教材第50页的表格里,主 要事迹可在进一步完善后粘贴或写在下方的空白处。
活动二:名人就在我们中间
课前安排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周边寻访著名人物的事迹。可以通过以下步骤:
1.成立访问小组。
2确定寻访人,制定访问计划。
3.双方约定…次访问。
4.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小组分工。
5.进行访问。
6.整理访问材料。
7.进行交流。
活动三:我们是家乡未来的骄傲
可以写一篇小作文,也可以开一个座谈会。
谈谈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为家乡做贡献。
第三单元 发展中的家乡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的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学习调查问题的方法,并能与大家交流调查结果,分享学习成果。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1•搜集新旧生活用品的实物或图片。
2•准备反映所在地区发展的纪录片或影音资料。
3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自己家庭生活情况的变化(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来了解)。
4学生能够调查家乡道路交通的变化情况(包括铁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立交桥、公交线路等)。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
l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里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者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家。重点介绍自己家的住房结构,家庭陈设,家人的起居生活等,为后面学生的介绍做一个范例。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
4.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介绍。
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导言: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让我们去问问爷爷奶奶吧?
2.播放录音: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生活。
活动三:大搜寻行动
1.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
2.学生带着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集体汇报交流。
3.教师播放反映本地区道路交通发展的资料片,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全面地感受到家乡道路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
活动四:争当小小导行员
1.教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定起始地点,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本地交通现状的了解熟悉情况设计出行方案。
2.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出行方案,可以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走不同的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五:小记者行动:放眼看家乡
1-请学生们看看他的家乡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在他家附近都有什么新的变化?新 建了哪些公园、绿地、购物场所、娱乐场所等?请他记一记、画一画、拍一拍。
2.说一说,议一议:
(1)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活动九:放羊娃的故事
教师讲述教材第65页《放羊娃的故事》。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 “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
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67页插图及文字说明,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自己关于环境污染产生原因的观点。
3.自由组合: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
4.交流确定调查表的前三项内容。
5.指导学生,按照调查表的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进行填写。
活动二:调查结果发布会
1. 教师导入: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下面我们就以发布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吧!2.各小组发布自己的调查结果。
3.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4.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活动三:环保资料交流会
活动四:家乡的环保行动
活动五: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交流会)
1.交流会:学生交流自己的好建议。
2.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总结本次活动。
3.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好建议写在教材第73页空白处。12.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畅想家乡美好未来,愿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激发起学生为祖国、为家乡的美好前景而奋发图强的光荣使命感。4.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自己所在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和目前正在实施的规划情况和资料,可以是规划图,或者是纪录短片。
2.为歌颂家乡、歌颂祖国的飞速发展变化排演小节目。
3.学生准备彩笔和纸张。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家乡的未来
1.教师为大家展示自己家乡的未来规划图或纪录片,并加以讲解。
2.请学生谈谈:你看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活动二:信息交流会
1. 收集信息: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自己家乡的未来发展规划,获取信息。2. 信息交流
3.小结: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可以想象家乡的未来将会是多么的美好,作为家乡的主人、祖国的主人,我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要从小立志为家乡的 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三:金点子交流会
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祖国的大发展,大家想办法,我们来为家乡发展献 一计。希望大家结合信息交流会的收获和自己平时的观察思考,开动脑筋,努力创新。我 们来比一比,谁设计的点子最好,最有价值。
2.学生自己设计金点子。
3.小组讨论交流金点子。
4.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要求发言的同学围绕自己设计的点子,做两三分钟的发言,切合实际,有说服力和可 行性。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做好评价准备。
5.评价各小组的点子,从中选出金点子、银点子、铜点子各若干条。
6.将学生设计的金点子交送有关部门。
活动四:我为家乡绘蓝图
1.尽情畅想:你希望家乡的未来是什么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家乡的美好明天,可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等。
3全班交流你为家乡绘制的蓝图。
活动五:我们大家一起唱
1.分小组编排歌颂家乡、歌颂祖国的小节目。
2在班内表演小节目,全班欣赏,激发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积极情感,畅想家乡的美好 未来。
3欣赏并共同演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五篇:一方水土 一方文明——乐平市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方阵解说词全分享
一方水土 一方文明——乐平市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方阵解说
词全分享
导读昨天,乐平市第五届文化艺术节隆重开幕,30个特色巡游方阵备受关注,所到之处无一不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乐平之窗》报道这一盛况后,不少网友后台留言“看的不过瘾”,所以,今天小编特向大家奉上,由“梁禅”先生整理的“乐平市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方阵解说词”,并配上全部方阵的精彩剪影,让大家一次看个够!▲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柴有江 摄)
乐平中学“洎水东来翥色苍,宫墙辉映益堂皇。马公著作洪公节,千载犹为梓里光。”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乐平中学方阵。他们高擎第五届全民艺术节会牌,高举彩旗,昂首阔步,意气风发。乐平中学是百年老校,百年名校,以读书救国为己任,是为国家为人民培养栋梁之才的摇篮,是社会发展,科技腾飞的基座。他们将引领着乐平的未来!
十里岗镇十里岗上凤尾森,杜鹃满山红东南。红色故土创大业,绿色乡村展新颜。现在走过来的是十里岗气球方阵。十里岗是革命老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有绿色的宝库,这里是红色的地方,这里放飞着我们缤纷的梦想。
后港镇后土五黄气凝结,港汊纵横育葱茏。这是来自后港镇的民俗方阵。花团锦簇的团扇,是后港人民幸福美满的象征,迎风飞舞的长扇,是后港人民如火如荼的激情。后港,一片美丽的乐土,一处绿色的家园。这里山清水秀,这里民风淳朴,这里是“赣剧之父”石凌鹤的故乡。丰富的物产使这里正稳步行进在小康之路,醉人的民俗风情使这里让人流连。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
洪岩镇洪公伟节称浩气,岩洞奇观艳神州。这是来自洪岩镇的秧歌方阵。洪岩,风景迷人的圣地,令人神往的地方。幽幽仙境观奇幻,莽莽林海听竹喧。历居寺院揽盛景,曹家沟里觅桃源。这里不仅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更有永垂青史的洪公气节。这热情洋溢的秧歌,扭出的正是洪岩人对世界的拥抱。
双田镇双分黑白两色山,田夫纾难动地天。天分山的传说为双田镇增添了几许神秘,梨园豪杰夏廷宜的英雄壮举为这里书写着不朽的传奇。来自双田镇的傩舞方阵,带来一股原始的洪荒气息,为我们展示的是祖先对神祇的信仰,对天地的敬畏,对幸福吉祥的祈祷。
洎阳街道洎水欢歌向天笑,阳光苍穹舞金龙。这是来自洎阳街道办的男女舞龙方阵。洎阳,乐平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千年古镇,现代城市。环境大整治,不仅让整个城区街道整洁,面貌一新,而且更加凸显出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这腾飞的巨龙,舞出的正是洎阳人民勇往直前的精气神。高家镇高天流云化甘霖,家室茶香迎贵宾。高家镇茶文化艺术方阵正向我们走来。高家镇,绿色的乡镇,乐平古十景之一的“梅岩雪霁”曾经令多少文人墨客诗兴大发,如今,这里大力发展以茶业为主的特色农业,更增添了文化色彩。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的文化雅致浓郁,千百年来,是人们追求的一种高品位生活。
塔山街道塔下今不闻禅语,山中只听锣鼓声。来自塔山街道的串堂锣鼓方阵,彰显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精美绝伦的锣鼓架,充分体现了我市人民的聪明才智,铿锵激越的锣鼓奏出的是满怀豪情,高亢的赣剧唱腔,唱不尽人间的美好情怀。
镇桥镇镇泽利民汇清流,桥连四海八方客。这威风凛凛的腰鼓方阵来自乐平西南重镇——镇桥。镇桥,一座丰富的宝藏,一片迷人的乐土。这里常闻笙箫管笛,这里四季瓜果飘香。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国宝古戏台等你观赏,这里有欢乐的海洋任你徜徉。听,这咚咚的鼓声,敲出了镇桥人民冲天的豪气,昂扬的精神。
涌山镇地涌金涛献宝藏,山舞绿龙创辉煌。这是来自乐平北部重镇涌山的军鼓方阵。涌山,一幅雄伟的画卷,一个神奇的地方。丰富的物产富裕着人们的生活,厚重的历史丰腴着人们的精神,古人类的足迹书写着文明的历程。黑色的金子是大地给勤劳的涌山人丰厚的馈赠,墩本昭穆是先辈留给涌山人的精神财富。
塔前镇雁塔重现欣盛世,砚山溶墨著新篇。来自塔前镇的腰鼓方阵敲出的是奔放与粗犷,是一腔豪气冲云霄。塔前镇山清水秀,文化源远流长,奇峰异石、史前遗址、千年“陶乡”、砚山奇秀,古街、古桥、古民居,古道、古风、古戏台,还有奇特的神峰、乳泉、古柏、古樟等自然景观,令人流连。浯口镇(黄小坡 摄)
浯溪潺潺溢诗意,口吟呖呖流画情。来自浯口镇的少数民族特色方阵,为我们展示别样的异族风情。浯口镇,有着乐平仅有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村落——瑶冲。这里群山环抱,瑶族同胞别具特色的民族色彩,为乐平文化增添了别样的情调。鸬鹚乡竹排自在织清波,鸬鹚从容戏锦鳞。鸬鹚乡的彩旗方阵正在从我们眼前走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猎猎彩旗正如鸬鹚多彩的文化。这里有神秘的泪滩双月,这里有帝王驻足的神奇传说,这里是滋生忠孝节义的沃土,这里是怡情养性的最好处所。欢乐的彩旗,焕发出彩色的热情,彩色的梦。赣剧演艺有限公司(黄小坡 摄)
最甜家乡水,最美是乡音。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乐平市赣剧演艺公司的高腔特色彩车和赣剧人物方阵。乐平是著名的中国古戏台之乡,是著名的戏曲声腔“乐平腔”的诞生地,是当代赣剧的发祥地,是拥有赣剧和马灯戏两个剧种的地方。古戏台和赣剧文化已经成为乐平两张闪光的文化名片。名口镇名口花争艳,洎水尽流芳。这是来自洺口镇的秧歌舞方阵。洺口,有着江南最大的自然村,这是是古乐平的县治所在地,是革命家许凌青、表演艺术家许还山的家乡,物产和文化资源相当丰富。秧歌,汉民族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它扭出了人们节日的欢乐,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接渡镇绿色长虹飞南北,接竹渡来八方财。这是来自接渡镇的南窑文化彩车。接渡,乐平市区的东大门,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优越的环境,雄厚的经济实力打造出区域特色文化。这里是台湾知府袁闻柝的家乡,是名扬四海的正宗乐平狗肉的生产地,更是景德镇地区陶瓷文化最早的遗址——南窑所在地。南窑文化,光大天下。
乐港镇乐歌乐舞乐升平,港浦雄狮有威名。迎面过来的是乐港镇手狮舞方阵。这里不仅有绿色的“菜篮子”,更有活力四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狮舞。看,一只只多彩的狮子在一双双粗壮的手中,舞出的是生命的活力,是激奋的群情,是丰收的喜悦,是民心的奋进,是我们美好的前程。临港镇
(柴有江 摄)临港如龙十八湾,鹰鹄岚气彩翠环。现在从我们面前行进的是来自临港镇的武术方阵。临港,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著名的乐平古十景之一的“鹄岫晴岚” 就在境内。这里不仅是商品粮基地,还是江南武术院所在地。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集搏击与健美为一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看,他们一个个雄姿英发,充满着阳刚之气。中乐古建公司(朱东海 摄)
飞檐翘角云天外,厚重根基万年台。现在开过来的是中乐古建公司的古戏台特色彩车。中乐古建公司是乐平古建行业的领头雁。乐平是著名的赣剧发源地之一,是闻名中外的古戏台之乡。近五百座古戏台星罗棋布,争奇斗艳,它们是乐平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乐平人民精神的家园。
众埠镇众人划桨开大船,十里长街成新埠。来自众埠镇的龙灯方阵,正是对众埠形象最好的诠释。众埠,江西城镇建设百强乡镇。南宋贤相马庭鸾的故里,史学巨著《文献通考》诞生的地方,摩崖石刻“雾障云屏”让人充满遐想。这里还是红十军的摇篮,赣剧高腔、乐平马灯戏的发祥之地。马氏文章,书香天下,龙灯闪闪,众埠辉煌。礼林镇(黄小坡 摄)
安宁殷实长流水,礼仪之林永昌盛。来自礼林镇的桥板龙灯,绵延不断,蔚为壮观,它是礼林人民礼仪传家、世代书香的象征。礼林,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科技文化为一体,洄田排粉、光伏发电已经成为礼林传统制作技艺和现代科技的代表性名片。
乐平九小春苗茁壮沐雨露,阳光哺育成栋梁。这是来自乐平市第九小学的健美操方阵。孩子们健康活泼,在快乐的韵律中,体现出整齐划
一、团结向上的力量,他们是初升的朝阳,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是祖国美好的未来。
乐平四中发展体育运动,开展全民健身。这是来自乐平第四中学的体育方阵。近年来,我市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得如火如荼,各种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市运会、省运会、全运会甚至奥运会上,都能看到我市运动健儿奋勇拼搏的矫健英姿。奥运亚军胡建关就来自这所重点中学。沐浴党的十九大春风,乐平四中迈向新时代。太极拳协会、老年体协静如处子捷如隼,刚柔相济稳似磐。来自乐平市太极拳协会的太极方阵,尽显中华武术的魅力。乐平太极拳协会近年来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中华太极最根本的理论,它蕴含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彰显着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
民族舞协会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流向那万紫千红一片海,火辣辣的歌谣是我们的期待,一路边走边唱才是最自在。这服装艳丽、多姿多彩的方阵来自乐平市民族舞协会。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采,多彩的文化组成多元的世界,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和谐地融为一体,是人类文明的终极体现。广秧协会花儿舞起来,杨柳舞起来,我们和天空一起舞起来。载歌载舞的广场舞方阵,为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新的时代,新的观念,新的面貌,新的风采。近年来,我市广场舞活动在全市城乡掀起一个又一个浪潮,冲刷着旧的生活方式。并且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人们热爱美,追求美,追求健康,追求文明。最炫民族风,舞出新世界。
共库、金鹅山农科园明珠熠熠放光彩,金鹅唱响兴农歌。这是来自共产主义水库管理局和金鹅山农科园的特色方阵。地处乐平北部的共产主义水库,是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写照,她是一股清流,滋养着千千万万的人;金鹅山农科园担负着科技兴农的示范使命,我市农业科技的腾飞就像这金鹅高唱,昂首向天。
旗袍协会东方有神韵,仪态万方淑,佳丽姿容美,最美乐平姝。这是来自乐平旗袍协会的旗袍方阵。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乐平人民对美好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正如春潮狂涌。各种文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种协会应运而生。旗袍方阵,正是乐平人民热爱美、追求美的强烈愿望的最好写照。
乐平三中乐天乐道乐家园,平世平明平地春,神州大地花似锦,中华儿女齐欢腾。现在走来的是乐平三中鲜花方阵。鲜花盛开,花香四溢,鲜花与笑脸相映,笑脸伴鲜花灿烂。浓郁的花香象征乐平人民美好的品德,鲜艳的花朵象征乐平大地美好的未来,祝愿乐平三中永远焕发青春的活力。老年大学(黄小坡 摄)
莫道桑榆晚,依然霞满天。这是来自乐平老年大学的特色方阵。看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健步如飞,神采奕奕,舞姿翩翩,谁能相信他们都是年逾花甲的老人?新时期以来,我市老年大学办得红红火火,舞蹈班、声乐班、诗词班、戏曲班等各种特色班开展得有声有色,老人们在这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依,仿佛焕发了青春的活力。作者:梁禅;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周建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