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级数学上册23.2第4课时坡度问题教案2(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2:5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九年级数学上册23.2第4课时坡度问题教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九年级数学上册23.2第4课时坡度问题教案2》。

第一篇:2017年九年级数学上册23.2第4课时坡度问题教案2

23.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4课时 坡度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坡角等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知本节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认识到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意义.重点难点 【重点】

解决有关坡度的实际问题.【难点】

理解坡度的概念和有关术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建筑大坝、修地基等,它们的截面上底和下底不是同样宽的,侧面是有斜坡的,且倾斜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些在设计图纸上都要注明,以便施工时遵循.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 例:如图,一段路基的横断面是梯形,高为4.2米,上底的宽是12.51米,路基的坡面与地面的倾角分别是32°和28°.求路基下底的宽.(精确到0.1米)

师:已知一个大坝的横截面是梯形,坝顶宽6 m,坝高23 m,斜坡AB的坡度i=1∶3,斜坡CD的坡度i=1∶2.5,求斜坡AB的坡面角α,坝底宽AD和斜坡AB的长(精确到0.1 m).学生思考.二、问题探究

1.回忆旧知识.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坡度与坡角的概念.学生看课本.老师作图: 1

师: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长度l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或坡比,通常用小写字母i表示,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或倾斜角,一般用α表示.坡度与坡角的关系是:坡度越大,坡角越大.2.练习.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1)一斜坡的坡角为30°,则它的坡度为

;

(2)坡度通常写成1∶

的形式.如果一个坡度为1∶2.5,则这个坡角为

;(3)等腰梯形的较小底长为3,腰长为5,高为4,则另一个底长为

,坡度为

;

(4)堤坝横断面是等腰梯形,(如图所示)若AB=10,CD=4,高h=4,则坡度i= ,AD=;若AB=10,CD=4,i=,则h=.师:我们再来看几个练习,以加深对坡度和坡角的理解.教师找学生回答,然后集体订正.【答案】(1)(2)m 20°48'(3)4∶3 5 0.6

三、例题讲解

【例1】 如图,一船以20n mile/h的速度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继续航行1h到达B处,再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已知灯塔C四周10n mile内有暗礁,问这船继续向东航行是否安全? 分析:这船继续向东航行是否安全,取决于灯塔C到AB航线的距离是否大于10n mile.解:过点C作CD⊥AB于点D,设CD=x n mile.在Rt△ACD中,AD==.在Rt△BCD中,BD==.由AB=AD-BD,得 AB=-=20, 即-=20, 解方程,得x=10>10.答:这船继续向东航行是安全的.【例2】 如图,铁路路基的横断面是四边形ABCD,AD∥BC,路基顶宽BC=9.8 m,路基高BE=5.8 m,斜坡AB的坡度i=1∶1.6,斜坡CD的坡度i'=1∶2.5,求铁路路基下底宽AD的值(精确到0.1 m)与斜坡的坡角α和β(精确到1°)的值.解:过点C作CD⊥AD于点F,得 CF=BE,EF=BC,∠A=α,∠D=β.∵BE=5.8 m,=,=, ∴AE=1.6×5.8=9.28(m),DF=2.5×5.8=14.5(m).∴AD=AE+FE+DF=9.28+9.8+14.5≈33.6(m).由tanα=i=,tanβ=i'=,得 α≈32°,β≈21°.答:铁路路基下底宽为33.6 m,斜坡的坡角分别为32°和21°.【例3】 已知:在直线y=kx+b上有任意两点P1(x1,y1)、P2(x2,y2),这条直线向上方向与x轴正方向所夹的锐角为α.求证:tanα==k.证明:由α是锐角,可知直线y=kx+b是上升的,即函数y=kx+b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如图,设x1

y2=kx2+b.② 由②-①,得y2-y1=k(x2-x1), ∴k=.即tanα==k.四、巩固练习

1.为抗洪需修筑一坡度为3∶4的大坝,如果此大坝斜坡的坡角为α,那么α的正切值为()A.B.C.D.【答案】D

2.如图,防洪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高AC为6米,背水坡AB的坡度i=1∶2,则斜坡AB的长为

米.【答案】6 3.某人沿着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前进了10 m,此时 他与出发地的垂直距离为2 m,则这个坡面的坡度为

.【答案】1∶2

4.如图,斜坡AC的坡度为1∶,AC=10米,坡顶有一旗杆BC,旗杆的顶端点B与点A用一条彩带AB相连,AB=14米,求旗杆BC的高度.222【答案】设旗杆高为x,在Rt△ADC中,CD=AC=5,AD=AC=5,则在△ADB中,AD+BD=AB,即222(5)+(5+x)=14,解得x=6,所以旗杆高6米.5.如图,梯形ABCD是拦水坝的横断面示意图(i=1: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DE与水平长度CE的比),∠B=60°,AB=6,AD=4,求拦水坝的横断面ABCD的面积.(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参考数据:≈1.732)【答案】52.0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然后在草稿纸上完成解答过程.教师巡视,对有疑问的学生进行指导.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来作辅助线.在解直角三角形时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在有多种方法时,让学生讨论哪一种方法简单.这节课应用了坡比、坡度与解直角三角形的结合,而坡比、坡度的概念有些同学可能忘记了或记得不牢,难于灵活应用,所以在本节课开头我带领学生复习并练习了这些概念,使他们能熟练地在下面的练习中应用.4

第二篇:九年级美术上册《门》第2课时教案

九年级美术上册《门》第2课时教案

总课时

第11课时

****年**月**日

第5课

共2课时

第2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有一定主题和文化蕴意的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抒发内心强烈的审美感受。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门的风格特点的赏析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建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欣赏和理解。

情感与态度目标: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教学重

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教法学法

欣赏、交流、讲解、尝试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尝试说了传统建筑的门和现代的门的区别。

1、传统的皇宫贵族的豪华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现代家庭居室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二、新授

传统的建筑具体有哪些特点。

1、思考:皇宫大门的门钉有什么含义?为什么皇宫门环会有金桐之分?为什么中国传统民居总是装有门槛?其高度有什么讲究?

2、门楣、门柱、门头的装饰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制作的。

3、铁饰和木板的材质相映成趣,给人以质朴、浑厚的感觉。

4、门扣分为门环和铺首,又喻为“怪兽衔环”,在古代有避邪之意。

5、建筑各部件的设计需考虑:形状、大小、材料、位置、色彩、装饰纹样等。

6、门神。

三、综合探索

分组合作研究考察、查找资料再进一步了解传统建筑。

四、教师总结分析并结课。

1、制作工艺复杂,选材讲究。威严华贵,是权力、地位、富贵的象征,反映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2、造型别致、选材广泛讲究、制作工艺先进、自然简洁,极富现代气息。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新的审美观念、是多元文化在家居装饰中的突现点。

、学生分析、分组讨论。

2、通过欣赏、听讲、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国代的门的特点。

3、归纳传统的建筑具体特点。

合作学习,写出调查报告或者绘图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第三篇:九年级美术上册《美丽家园》第2课时教案

九年级美术上册《美丽家园》第2课时

教案

件www.xiexiebang.com 课

第7课

美丽家园

共2课时

第2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为我们居住地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作出规划设计。

方法与过程目标:参与调查,用图像、文字的方式记录、创作、展示,表达自己对环境的思考。

情感与态度目标:参与调查研究,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的历史和现状,关心它未来的发展。

教学重

记录展示自己喜爱的公共设施设计进行推广。

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体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巧妙结合。

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调查、小组交流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设置教学情境

1、“介绍你居住的小区,它有什么特点?还应增添什么?理想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

2、展示几幅小区的照片。

二、分析、探讨,切入主题

1、介绍小区,了解小区的功能。

2、画出你家周围的小区平面图。

设问:你希望居住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

三、认识小区的特色及规划

1、小区的特色:居住环境、交通、小区设施、绿化等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学习的场所。

2、小区的规划理念:注重人文素质,以人为本的设计是小区规划的重点。

3、关注细节:卫生设施、小区健身设备、休息场地、指示牌等。

4、展示不同类型、风格的小区影片和图片,有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人文素质的小区。

四、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临摹书本的规划图或者画出学校现在的规划图。

五、考察、实践

1、就分析的学校特色、人文景观。使学生对于整体的规划有直观上的把握。

2、布置学生课后作业。、学生自主回答,引导学生进入关注环境、了解社会的学习状态。

2、学生欣赏分析。

1、由学生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具有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服务设施,如商店、医院、游乐休息场所等,在自然、地理、经济方面的特点。

2、学生讨论,尝试表现。

以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小区理想模式。

尝试设计、感受体验。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现代小区的规划和拟定小区布局的设计方案。

教学反思

件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九年级美术上册《门》第2课时教案

九年级美术上册《门》第2时教案

总时

第11时

****年**月**日

第 门

共2时

第2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有一定主题和文化蕴意的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抒发内心强烈的审美感受。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门的风格特点的赏析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建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欣赏和理解。

情感与态度目标: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教学重

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教法学法

欣赏、交流、讲解、尝试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新

上节我们尝试说了传统建筑的门和现代的门的区别。

1、传统的皇宫贵族的豪华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现代家庭居室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二、新授

传统的建筑具体有哪些特点。

1、思考:皇宫大门的门钉有什么含义?为什么皇宫门环会有金桐之分?为什么中国传统民居总是装有门槛?其高度有什么讲究?

2、门楣、门柱、门头的装饰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制作的。

3、铁饰和木板的材质相映成趣,给人以质朴、浑厚的感觉。

4、门扣分为门环和铺首,又喻为“怪兽衔环”,在古代有避邪之意。、建筑各部的设计需考虑:形状、大小、材料、位置、色彩、装饰纹样等。

6、门神。

三、综合探索

分组合作研究考察、查找资料再进一步了解传统建筑。

四、教师总结分析并结。

1、制作工艺复杂,选材讲究。威严华贵,是权力、地位、富贵的象征,反映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2、造型别致、选材广泛讲究、制作工艺先进、自然简洁,极富现代气息。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新的审美观念、是多元文化在家居装饰中的突现点。

、学生分析、分组讨论。

2、通过欣赏、听讲、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国代的门的特点。

3、归纳传统的建筑具体特点。

合作学习,写出调查报告或者绘图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第五篇:九年级体育《太极(第2课时)》教案

太极

一、太极拳发展简说

(一)太极拳是成套拳架的名称,和拳套联系在一起的,还有太极推手,是练习对角的程式。太极拳已有二百几十年的历史,经过若干教师专家的改动,拳套已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除新编的几套外,从陈家沟传衍的杨、武(郝)、吴、孙四派大体上是相同的。至于姿势的规矩、动作的准则,基本—卜是一致的。至于推手的程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动步的,称为定步或站步推手。一种是动步的,包括活步、大捋等等。进入自由的对角,称为散手,这就不受程式的限制了。

太极拳的套子,涵有技击与养生两个作用。王宗岳传下的拳谱中《十三势歌》说;“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这指出了它的技击作用。又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指出了它的养生作用。太极推手虽然以练技击为主,也有益于养生。技击术与养生法是太极拳整个内容的两个方面。

(二)太极拳的内容的两方面是统一于姿势的规矩与操作的准则上的,但又可以分别发展,各起作用的。从练法上说,为健身、治病而练,单练拳套也可以,要练技击,就非加练推手不可。不练推手,即使拳套练得很熟,姿势与操作也都基本正确,也不会用于攻守。因为缺乏对角的经验,临敌就不知所措,工夫用不上了。其次,攻守的练法,要求全身内外部的反射活动,增加不少复杂性;要锻炼得深入细致;要不断地提高大脑皮质与本体感受器(即肌肉、腱和关节的感受器)灵敏的反,才能精确地使用自己的力,捕捉对方的空隙,利用对方的力。这种技巧,不从推手实践中是得不到的。

近一百多年来,从蒋发在清朝乾隆年间把太极拳传人陈家沟以后,直到光绪年间,杨、武两家都是以技击为重,在这方面发展。从清末到解放前,有人注意到了养生方面,但在这方面还是发展得很少。这一时期内,技击则处于保守状态。虽然不乏专家名师,其造诣已不如前人了。这都和旧社会的历史条件有关系,从陈、杨以来,掌握这套技术的专家,或者本身就是剥削阶级中人,或者是从属于剥削阶级者。太极拳的名手,有的曾经为清廷镇压太平军与捻军,有的充当贵族官僚的家庭教师。清亡以后,要学太极拳,至少是生活比较宽裕的人,能够出得起相当数量的学费,还要有空闲时间。否则,或与教师沾亲带故,才能得到受教。教师也不是轻易肯把关窍传出来的。所以首先就是传授不广;其次是难于学到真工夫。这是由于太极拳正在商品化。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推动下,太极拳开始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现已正式应用于医疗,列人体育运动项目,对大众健康起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运用现代科学的学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不少成绩。这是空前的一大发展。但从太极拳的整个内容来看,未免偏重午养生的一面。技击的一面几乎没有新的发展。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似乎存在着对太极拳技击术的认识问题。

(三)关于太极拳技击术的认识问题

其一,现在流行的太极拳有无技击内容的问题。有的看法以为太极拳最初是有技击作用的。像陈家的拳架和练法,沉着有力,并有显著的难度动作,这样的太极拳是有技术内容的。到杨、武两家手里,变为轻松柔缓,就只有养生的内容了。因此有人称太极拳是卫生拳。其实杨、武两家变得轻柔,丝毫没有忽略技击的内容,而是在陈家沟太极拳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练法,这不是取消或削弱了太极拳的技击作用,相反的倒是丰富了太极拳的整个内容‘·这一点下面还要详谈。

其二,现社会里练习武术,要不要重视技击作用的问题。有人认为,在新社会里,练技击无大作用。太极拳既能强身、治病,就可以单独发展它的养生一面,不须重视它的技击一面。我认为,在现社会内,发展武术中的技击术,·正为国防军事技术所需要,也符合劳卫制体育运动的目的。太极拳的技击术有其独到的精妙之处,而-且重视它的技击术,对强身、保健、医疗等,还能起推进作用。我们没有理由只让太极拳的内容单面发展。

其三,技击与养生两方面的关系问题。有人问,如果练太极拳的目的只为治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否可以不练技击?这当然可以,上面也已经提到,但是能练技击更好。况且养生与技击在太极拳的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在练法上虽然有所区别,也是有共同的原则的。为了说明理由,特把技击与养生两方面的关系分析一下: 第一,有些患病者只在医院中或在治疗时每日练习,病好就不练了。如果病好后能向技击术上追求,进而练习推手、发动各种攻守法门,就会引起许多兴趣,保证经常锻炼。

第二,在推手上,可以证明姿势与操作做得正确,就能有技击上的效果;做得不正确或不够正确,就不能生效,或者效果不够好。由此认识掌握了正确的姿势:与操作,就会深入探究,愈练愈精,由表向里,使机体各系统的器官加强其机能,乃至引起生理机制的变化。在经常锻炼中,既能阻止疾病侵犯,又能提高工作能力。大脑对内外部环境的感应都极灵敏,倘有病因萌生,很快就会感觉到,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内功去消除它。

第三,太极拳并不是专为老弱有病者设的体育运动项目,它的推手,可以看作与拳击、击剑、摔角相类的运动项目。是具备加强体力、耐力、速度、灵敏四个体育要素的训练课程。它能养成沉着、勇敢、机智、精细的能耐。尤其是工夫达到高水平,神经会受到最充分的深刻的锻炼。所以精通太极,可使精神活泼,而头脑灵活。

第四,太极拳在医疗上的作用,不仅能帮助患病者恢复健康,还能对针灸医生按摩医生在运指运掌卜起提高技术的作用(有位针灸医师在学习太极拳后,疗效有显著进步)。而这许多功能都要从练习技击的方法中取得。综观以上的分析,可见太极拳的内容虽分两面,却有其统一的整体性,因此有全面发展的必要。练习者最好能够全面掌握。

当然,如果年龄已有五六十岁,又是从未学过武术的人,可以不去研究技击。至于体弱或有病的人,如果是青少年或中年人,只要他有研究技击的兴趣,到了身体恢复健康后,还是可以学,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的。

总而言之,发展太极的技击一面,并不与发展它的养生方面相矛盾。至于怎样来运用,怎样来指导,那是学理研究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了!

(四)全面掌握,应特别注意于操练拳套。上面说过,“太极拳的内容是统一于姿势的规矩与操作的准则上的”,这一系列的规矩与准则。又必须由拳套的架式来实现。所以全面掌握又必须经常演练拳套。有人练出技击的兴趣后,专爱推手,把拳套放下,这是不妥当的。前辈杨澄甫先生、我师郝月如先生都是第一流太极拳。

工夫出自家传,推手技术,极为精能。但杨先生生年只有五十四岁,郝师生年只有五十九岁。杨先生年过五十时,身体就极肥胖,显然脂肪长得太多了。郝师是由脚气病逝世的。如果病因一起,及时发觉,是可以运用内功对治的,但郝师却没有这样做。这都是偏重于技击,忽略厂养生的缺点。他们在晚年有一相同的情况,都是只与人推手搁下了拳套。这对本体感受性反射与运动反射,虽然能保持高度的灵敏性,但对机体各组织与内脏器官缺乏深细的遍及的日常锻炼,就不能常保各组织与各器官的全部健康。内部感受性反射也就会不大敏锐,大脑皮质调节控制内部器官的能力也就会不够强。所以他们的技击工夫虽好,仍不能延年益寿。我们不该用迷信的命定论来解释,说是“生死有命”,“寿数难移”。应当从他们的环境和生活情况来研究,他们寿数不大,自然还有其它原因,但在太极拳练法上确有偏向,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

太极拳的魅力,以吸引了整个世界。许多国内外有识之士,入迷与太极拳已不单单限于学拳健身,而且从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位法国人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太极拳来领悟中国传统哲学的奥秘。

太极拳既是祖国绚烂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它又是凝聚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光耀夺目的明珠。犹如昆仑山上的一棵灵芝,它既是壮丽山河的一个点缀,又是巍巍大山所养育的一株仙草。它所以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因为它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它的根深深扎入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美学等多学科的广袤深厚的领域因此太极拳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产物。

太极拳,殆技而近乎道者也。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不矜才,不使气,雍容大雅。行所无事而应敌制胜,莫测端倪,不可思议。由于其行拳若行云流水,飘举欲仙,松静自然,犹如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故老弱妇孺均可练习。苟得其术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滋李洪志之流邪教之流弊,走火入魔,又无歪理邪说以视听,有利社会风俗,有利安定团结,确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最佳选择之一。

三、太极拳作为国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有清晰的师统承传,经过历史长期实践的检验,历世不衰。太 极拳世所公认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所创,在明代时就已定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代有传人,绳绳不绝。山西的王宗岳、河南温县赵堡的蒋发、陈沟的陈氏家族、及杨露禅、杨澄甫、武禹襄、李亦、郝为真、吴鉴泉、孙禄堂、郑悟清等等,都是各流派的精英人物。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各流派太极拳都有了极大发展,练拳人数不可胜数。各大门派都后继有人,蒸蒸日上。

(二)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长出来的一支奇葩,在长期发展中人们赋予它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其理论根基坚实,显现出高贵的文化气质。

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在我国,儒释道三大主流教派在思想、文化、理论上相互渗透、融合,因而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不仅限于道家思想,而几乎吸收了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三)太极拳有科学的、完整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拳架套路及刀、枪、棍、剑、扎杆等器械套路;有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训练程序和训练方法;有克敌制胜的技击、实战功能。且各派太极拳都有著作行世,代不乏人。

(四)太极拳有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功效。

王宗岳《太极拳经》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世之末也。”可见张三丰祖师创太极拳的初衷,不仅是注重技击功能,而是重在延年益寿。

四、其功能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太极拳舒缓柔和,轻松自然,是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者强身壮体、康复延寿的有效手段。

依据当今有关科学调查测算,人的自然寿限可达到130--150岁。要提高人类的自然寿命没有什么仙丹妙药,关键在于加强自我保健。太极拳以慢生柔,以匀求活,柔极生刚,刚柔相济。太极拳运动不温不火,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身,徐行之以稳其步,自始至终以意念贯穿。动如抽丝,藕断丝相连,行似流水,轻若浮云,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适度合宜,因而是保健卫生、延年益寿的好选择。

2、太极拳能醒脑清神,调节神经,特别适合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修炼。

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人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患神经衰弱、精神分裂、抑郁、烦燥不安等症,长期伏案,四肢躯干得不到运动易患颈椎、脊椎、腰椎或肛门病。太极拳温文尔雅,静心修身也可松弛神经系统,解除疲劳,使身心得以全面适度运动,使身心得以全面适度运动,使周身血液畅流不息,保证了脏器、细胞的正常活动,使人体力充沛,不易衰老。正应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古训。

3、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顽症有辅助物治疗的作用,可使治疗起到特效。因为,“是药三分毒”,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顾此失彼,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会造成药物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辅之以太极拳锻炼,可以使身体机能日趋健全,从内部增强免疫力,修复受到破坏的系统和功能,比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收效更显著。

4、太极拳强调身心合修,注重精神和体魄的平衡发展,宜于塑造心理、生理都健康的新人。

现代医学健康的标准已不再是身体上“没有疾病的状态”。而在精神(心理)卫生方面也有具体的标准。心理健康与否有以下几条标准:是否精神饱满,心情愉悦;是否能宽容别人,有自信力;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也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智力正常,言谈举止符合年龄特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尊重他人,不狂妄自大,自暴自弃;讲文明、懂礼貌;不盲从,不迷信;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挫折面前保持清醒冷静;乐于和人交往,不嫉妒,不猜疑,不忌恨别人;能不断地调整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精神和肉体本来就统一在人生命的过程中,没有离开肉体独存的精神,也没有丧失精神而有生命的肉体。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太极拳心身双修,在练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养成健全的心理,长期习练太极拳的人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富于同情心理,乐于助人,不怕挫折,明辨是非,不信鬼神。所以太极拳的修炼可以造就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

太极拳动作舒缓大方,易记易学,对场地、服装、器械没有特殊的要求,是广大群众健身的好运动,长期以来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和推荐。毛泽东曾说:“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运动。”周恩来 也曾亲自派顾留馨赴越南教胡志明主席练习太极拳,藉以治疗胡志明的疾病。此事已被传为中越友谊的一段佳话。邓小平更是推崇太极拳,曾为日本友人书赠“太极拳好”的题词,并由此更加推动了太极拳在中外的大推广,大普及。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富有深层文化内涵、具有明显健身效果,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优秀传统健身养生和防身运动。五、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招式

第一组:01、起势 02、左右野马分鬃 03、白鹤亮翅

第二组:04、左右搂膝拗步 05、手挥琵琶 0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07、左揽雀尾 08、右揽雀尾 第四组:0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第五组: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第七组: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第八组: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下载2017年九年级数学上册23.2第4课时坡度问题教案2(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九年级数学上册23.2第4课时坡度问题教案2(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植树问题[全文5篇]

    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2课时 植树问题(2) 教学目标: 1.建立并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2.通过画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

    2林中小溪(第4课时)

    第一单元 2林中小溪 第一课时(总第4课时) 授课时间:第二周 【教学内容】林中小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体会“亦文亦诗”的语言特点,通过仿写、编写,激发学生写诗的欲望。 过......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2.3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

    教学设计 22.3 实践与探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探索,学会解决有关增长率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 经历探索过程,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九......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点位置变化教案-第2课时

    小数点位置变化第二课时 主备:程岩 从备:泥娜 李增梅 蔡小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 口算的过程。 2.过......

    第2课时电动势(教案)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2课时 电动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动势的的概念及定义式。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3.通过类......

    尊严第2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3......

    《比一比》第2课时教案

    1、比一比(第二课时) 萧山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方卫卫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边、多、少、群、颗、堆”,学会书写生字“小、少”。认识1种新笔画“竖钩”和1个新偏旁“提土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