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
2.兴奋的传导、植物性神经调节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c:理解)。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a:知道)。
教学难点
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教学用具
投影仪;脑模型。
电脑动画:反射弧模式图;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小体构模式图;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作用。
投影片:神经纤维传导的投影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结合直观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引言:在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九章中,我们学习过神经调节的基础知识,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现在大家先看四组画面。
(演示电脑动画。)
1.脊蛙的搔扒反射;2.马戏团的狗熊耍杂技;3.经过训练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4.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提问:哪组画面属于非条件反射?什么叫非条件反射?哪组画面属于条件反射?什么叫条件反射?
(回答:略。)
提问:条件反射有什么意义呢?
(回答: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讲述:以上我们搞清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那么究竟什么叫反射呢?
(回答: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讲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提问: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
(回答:略。)
讨论:就缩手反射的反射孤(针刺指尖)分析一下反射弧的五部分。
(由学生完成。教师小结,归纳板书要点。)
讲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只有完整才能完成反射。试想:当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怎样经过反射弧的各部分从感受器最终到达效应器呢?现在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演示反射弧模式图,并借助此图复习神经元结构的知识。(细胞体、突起、神经纤维,为兴奋传导打基础设伏笔。)〕
(演示反射过程中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的电脑动画。)
提问:根据上述讲解、观察,兴奋在一个反射弧上传导时,有的在一个神经元内(主要在神经纤维上),有时需要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这两种情况下的传导方式是否相同呢?
教师答:不相同。这是两种不同的传导方式。
我们先来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讲述:(出示神经纤维传导的模式图投影片。)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即物理课中的电势)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的膜发生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则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但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维持原来的外“正”内“负”。
提问:请同学们按照物理课的电学知识讨论一下将会出现哪些情形?
(回答:略。)
归纳: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电位差,有了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
提问:电流方向如何呢?(要求回答:膜外电流从本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则相反。)结论:在膜内外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可用示波器记录到其存在。
讲述: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依次进行下去,兴奋则不断向前传导,已兴奋部位又依次恢复原先电位。
需要说明的是兴奋传导在神经纤维上以电流形式进行,但它与电流在金属导线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演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全过程的电脑动画,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
提问: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如轴突)的末稍时,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呢?也就是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兴奋是如何传递的呢? 讲述: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演示突触小体结构模式图。)
讲述:边指图边讲解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叫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突触由三部分构成:
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
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联系生活实例加以分析说明)。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用电脑动画演示上述过程。)
请同学们阅读“细胞间传递部分”的倒数第二段内容,阅读后回答问题。
提问: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吗?为什么?
(回答:是单向的。因为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以兴奋的传导为重点,整个过程连续起来可表示为:刺激——膜电位变化——突触小泡内递质释放——膜电位变化。
大家在掌握上述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联系模式图,并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临床上用药物局部麻醉的机理是什么?(药物抑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兴奋不能传递。)
提问:我们知道,进食后食物要消化,食物消化的过程离不开胃肠蠕动。你能感觉到胃肠蠕动吗?为什么?
胃肠蠕动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原来调节其活动的神经叫植物性神经。
什么叫植物性神经呢?植物性神经调节作用有何特点?有关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课下阅读课外读“植物性神经调节”。
初中生物课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人的大脑皮层中有神经中枢,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提问: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回答:脑、脊髓。)
提问;中枢神经与神经中枢相同吗?
(回答:不相同。)
提问:人和高等动物的高级神经中枢指什么?。
(回答:大脑皮层。)
讲述: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大脑皮层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无论在控制躯体运动、人类的语言活动和内脏活动方面都是如此。下面我们首先看看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出示脑模型,并找到中央前回。)
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它的代表区,第一运动区的机能有哪些特征呢?
当刺激中央前回顶部时,可引起下肢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底部时,倒出现头部器官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其他部位时,可以出现相应器官运动。这不仅说明躯体各部分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其代表区,而且二者位置关系倒置。即:中央前回从顶部→底部,正好与躯体代表区从下肢→头部相对应。同学们看课本图4—14,并注意图下注释。
讲述:从图可以发现,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代表区范围的大小只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而与躯体的大小无关。如人类最灵巧的手虽然在整个人体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大脑皮层代表区中所占的区域却很大;又如:我们的一张小巧的嘴,却在大脑皮层代表区张开大口占据“地盘”;人体的躯干虽然占了人体的很大体积,但在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却只有很小一部分。因此,运动区的机理主要有上述两点特征。讲述:语言活动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语言功能在大脑皮层也有其特定代表区域,我们称之为言语区。
(看课本中图4—15。)
临床资料表明:当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即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不能讲话,不能用语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皮层额上回后部(h区)受到损伤时,则会出现病人会讲话、会书写,能看懂文字,却听不懂别人讲话,这种情况叫做听觉性失语症。
注意两类“失语症”的核心分别为:
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听不懂——听觉性失语症
另外,临床资料表明,当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受损,还会造成 失写症、失读症等。
下面请大家阅读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相关的两段内容(包括小字部分,了了解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的联系以及下丘脑的重 要调节作用。
小结:总之,神经系统是人和高等动物的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各项生命活动一般都是在大脑皮层、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等共同调节作用下才得以协调进行。
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脑干中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脊髓灰质里有排便中枢、排尿中枢;通过对本册小字部分的阅读,我们也了解到,位于间脑的下丘脑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它们的活动都要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这说明神经系统各部分的调节作用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正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协调统一,机体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适应内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研究结果还证实:大脑两半球的作用也存在类似特点,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如,左半球支配说话、写字,并在进行数学计算和抽象推理等方面起决定作用;而右半球在形象思维、认识空间、理解音乐和理解复杂关系方面的能力则优于左半球。二者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有助于人体的全面发展。
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神经调节的一些新的知识。前面大家还学习过动物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动物体内是同时存在的,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二者这两种调节作用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如性激素的分泌就是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就是大脑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在上述这两种调节作用中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
但是由于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因此,这两种调节方式各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比较一下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不同特点。
(投影展示表4-2。表中只给比较项目,具体内容采取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提问的方式完成。)
小结: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复杂,调节功能也很多,既有各自的独立性,更表现出高度的协调统一,神经系统的调节还与激素调节相互配合,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得以顺畅有序地进行,以适应机体内部对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教学目的
1.激素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a:知道)。
2.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a:知道)。
3.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a:知道)。
教学重点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
教学难点
先天性行为(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与后天性行为(包括印随、模仿、条件反射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用具
投影片:激素调节与行为的导读思考题;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的遮覆式比较表格;草履虫应激性实验;育雏的母鸡和小猫;大山雀偷饮牛奶;狗吃肉分泌唾液和铃声引起狗分泌唾液的示意图。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阅读、归纳相结合。
讲述与谈话、观察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提问:初中学过哪些动物的行为?
(回答:略。)、提问:根据行为的来源,可将这些行为分为几类?
(回答:两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提问:这些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哪些系统的直接参与?
(回答: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讲述:我们今天就重点学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与动物行为的关系。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阅读“激素调节与行为”这部分内容,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出示投影片:“激素调节与行为”导读思考题。)
1.激素调节在动物的哪些行研究结果还证实:大脑两半球的作用也存在类似特点,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如,左半球支配说话、写字,并在进行数学计算和抽象推理等方面起决定作用;而右半球在形象思维、认识空间、理解音乐和理解复杂关系方面的能力则优于左半球。二者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有助于人体的全面发展。
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神经调节的一些新的知识。前面大家还学习过动物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动物体内是同时存在的,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二者这两种调节作用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如性激素的分泌就是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就是大脑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在上述这两种调节作用中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
但是由于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因此,这两种调节方式各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比较一下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不同特点。
(投影展示表4-2。表中只给比较项目,具体内容采取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提问的方式完成。)
小结: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复杂,调节功能也很多,既有各自的独立性,更表现出高度的协调统一,神经系统的调节还与激素调节相互配合,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得以顺畅有序地进行,以适应机体内部对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教学目的
1.激素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a:知道)。
2.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a:知道)。
3.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a:知道)。
教学重点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
教学难点
先天性行为(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与后天性行为(包括印随、模仿、条件反射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用具
投影片:激素调节与行为的导读思考题;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的遮覆式比较表格;草履虫应激性实验;育雏的母鸡和小猫;大山雀偷饮牛奶;狗吃肉分泌唾液和铃声引起狗分泌唾液的示意图。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阅读、归纳相结合。
讲述与谈话、观察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提问:初中学过哪些动物的行为?
(回答:略。)、提问:根据行为的来源,可将这些行为分为几类?
(回答:两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提问:这些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哪些系统的直接参与?
(回答: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讲述:我们今天就重点学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与动物行为的关系。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阅读“激素调节与行为”这部分内容,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出示投影片:“激素调节与行为”导读思考题。)
1.激素调节在动物的哪些行
第二篇:第54课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2013威坪中学
高二生物资料
第54课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的实验?
※自主学习案※
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内分泌腺)和细胞,这些腺体或细胞在一定的刺激(神经或体液的刺激)作用下,可以分泌某种特异性的物质到体液中。
(1)有的内分泌细胞比较集中,形成内分泌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有的比较分散,如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
(3)有的是兼有内分泌的作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激素: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__________的物质,可以作用于_________的器官,并______它们的活动。(1)微量和高效,传递信息;
(2)通过体液运输(可以通过抽取血液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3)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因为只有相应的靶细胞具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4)激素一经靶细胞作用后就被灭活。
3.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激素进行调节人体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方式。由于激素通过_______的运送而发挥调节作用,故又称为_______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比较_______,作用持续时间比较_____,作用的范围比较_______。
经典实验2: 1886年,两位生理学家G.Mering和O.Minkowski注意到切除胰腺的狗出现“糖尿病”症状。192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F.G.Banting 和C.H.Best结扎狗胰腺的腺导管,等到胰腺萎缩后,从中提取抗糖尿病的“胰岛”提取物,即胰岛素。随后Banting又与 J.J.R.Macleod合作获得了治疗糖尿病效果稳定的胰岛素。为此两人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现在,胰岛素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基本药物。① 糖尿病的基本症状?
② 通常患者会在什么时机注射胰岛素,以免血糖过高?如果血糖过
低会有什么症状出现?
经典实验3:1937年,英国牛津大学内分泌学家哈里斯(G.H.Harris)在实验中观察到,如果把垂体和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中断,则可导致生殖器官的萎缩。如果把血液联系恢复正常,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这说明什么呢?
哈里斯提出:垂体受控于下丘脑,下丘脑产生一种“释放激素”的物质,通过血液作用于垂体。可是下丘脑是属于神经系统的呀!哈里斯的假说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因此遭到了许多人的怀疑和反对。然而,这一开创性的新见解却深深地打动了吉耶曼(R.Guillemin)和沙利(A.V.Schally)两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毅然踏上了寻找脑激素的坎坷历程。两个人从合作到长达20年的竞争,吉耶曼用掉了几百万头羊的下丘脑,沙利也用掉了上百万头猪的下丘脑,终于揭开了下丘脑的秘密。
※课堂探究案※
经典实验1:1849年,德国生理学家A.A.Berthold(1803-1861)发表了最早的关于内分泌研究的经典实验。他奠定了内分泌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是他关于性腺可以释放出物质影响性状的推论,在当时却没有被广泛的认可。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W.M.Bayliss(1860-1924)和E.H.Starling(1866-1927),大胆设想通过实验解答了当时无法理解的“胰液分泌调节”问题。他们提取狗的十二指肠黏膜物质,注射给另一条狗,结果这条狗的胰液分泌调节量明显增加。由此发现了“机体可以通过向血液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调节远处器官活动”的方式。1905年,W.B.Hardy 提出了用"hormone”(激素)一词,称呼这些化学
物质。
今天,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验证性激素的存在。请思考下列问题: ① 说出公鸡摘除睾丸后的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②实验尚不足以说明是“性激素”使然,科学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还需要什么样的补充?如何补充Berthold
第三篇:最新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word文档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识记高等动物体内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理解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和神经系统对高等动物生命活动以及行为的调节机理;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对有关研究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命形式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生命活动变化的本身就是物理、化学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科间综合的观念。态度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了解自己、关注自身健康与行为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自我意识。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是高等动物能够生存的先决条件之一。本节内容集中介绍了动物激素调节的机理,包括:激素的反馈调节;几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介绍了神经兴奋沿反射弧传递的过程、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介绍了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第 1 页第 1 页 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是动物产生反射乃至产生行为的生理基础,是生物学基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动物的生命活动、动物的行为,以及理解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的问题,特别是这部分内容中的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激素的拮抗作用等内容比较抽象,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成为本节的难点内容。
虽然动物激素调节的知识比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复杂,但它们有着相似的调节作用机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学生逐步体会出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般规律。在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有所了解之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动物属性)的一面,也具有社会属性(行为受社会道德、法律制约)的一面。使学生了解自身,认识自己,建立科学的、健康的自我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社会责任感。
在开展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通过备课力求达到使科学方法训练和能力训练连续不断,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知识本身,而且受到系统的科学教育。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教材中提供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教育和训练。遗憾的是这一部分教材内容中并没有明显的可供
第 2 页第 2 页 用来进行科学教育的内容。但深挖这部分知识的背后,就会发现人类对动物激素的研究使用的也是切除-添加的研究方法。甚至于对动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研究,使用的也是基于切除-添加研究思想的操作方法。最早在动物身上使用 切除-添加方法进行实验并获得有关激素调节认识的时间比达尔文实验的时间还要早。这就使我们可以沿着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人们使用的研究方法这条线索不断强化科学方法的训练。为了避免学生在认识上出现误解,在强化科学方法训练的同时教师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对高等动物激素的研究,有许多是来自于医疗实践,起自于对疾病原因的探究,而不是随意进行的、无目的的动物实验。强调不能随便进行动物实验,以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严肃认真的态度。用动物激素饲喂小蝌蚪的实习活动耗时较长。在活动过程中既要训练学生的观察、测量、记录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耐心、细心、认真实验的态度。组织好这个实习活动,可以把对学生的能力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第 3 页第 3 页
第四篇: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重难点总结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体液调节
名词:
1、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2、垂体: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借漏斗柄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
3、下丘脑:即丘脑下部。间脑的一部分,位于脑的腹面,丘脑下方,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较高级中枢。
4、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
5、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
胞产生)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岛素(胰岛B细胞产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
语句:
1、垂体能产生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甲状腺能产生甲状腺激素,胰岛能产生胰岛素,2、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激素——促进相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关腺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3、分泌异常症:a、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只小不呆)、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又呆又小)。
4、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通过促垂体激素对垂体的作用,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5、激素的调节:①纵向调节:a、促进作用:寒冷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代谢加强。B、抑制作用:甲状腺激素增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减少→ 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反馈调节)。②横向调节: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6、在体液中除激素外,还有CO2、H+等对机体也有调节作用。
二、神经调节
名词: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2、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3、、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4、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通常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包括细胞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的树突。
6、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7、兴奋:动物和人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弱活动态变为 1
强活动态。
8、突触:把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膜和突触后膜。
9、突触小体: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10、大脑皮层: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的灰质,叫大脑皮层。
11、言语区:人类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有关,这些区域叫做言语区。
12、运动性失语症(say):当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受到损伤时,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也就是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能看,能听,不会说)
13、感觉性失语症(hear):当皮层颞上回后部(H区)受到损伤时,病人会讲话会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能看、能写、不会听)
语句:
1、兴奋的传导: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状态的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负内正,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回路:a.膜外电流:未兴奋区→兴奋区,b.膜内电流:兴奋区→未兴奋区。②细胞间的传递(通过突触来传递):a、突触是由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和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三部分构成。B、兴奋传递过程:膜电位变化→突触释放递质→膜电位变化;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小泡破裂,释放出递质到突触间隙内,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殊受体结合,改变了突触后膜的通透性,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了兴奋或抑制。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是:细胞体→轴突→树突。
2、躯体运动中枢(存在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a、当刺激中央前回顶部时,可引起下肢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底部时,倒出现头部器官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其他部位时,可以出现相应器官运动。B、分布特点: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皮层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a、不同的: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b、联系: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两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
命活动。
三、神经调节与行为
名词:
1、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向反应,如某些昆虫和鱼类的趋光性,臭虫的趋热性,寄生昆虫的趋化性等,它们都与神经调节有关。
2、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大多数本能行为比反射行为复杂得多,如蜜蜂采蜜,蚂蚁做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哺乳动物哺育后代等都是动物的本能行为。
3、印随:刚孵化的动物有印随学习,如刚孵化的小天鹅总是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行走,如果没有母天鹅,就会跟着人或其他行动目标走。
4、模仿:幼年动物则主要是通过对
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来学习的,如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
语句:
1、垂体分泌的激素与动物行为:a、催乳素:照顾幼仔,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的活动等;b、促X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X腺激素能够促进X腺的发育和X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X行为。
2、行为分为:(1)先天性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2)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和条件反射。
3、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动物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4、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5、动物行为是在神
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第五篇:四、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教案]
专题复习主题
(五)生物圈中的人
四、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复习教案
路美邑中学 李梅英
一、复习目标: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了解)•
2、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理解)
3、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理解)•
4、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理解)
二、复习重点难点: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理解)
2、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理解)
三、复习方法:学生齐读复习目标,阅读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20页——21页(六:神经系统——七:激素调节)的复习内容,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展示相关 练习,师生互答。课后完成对应练习。
四、复习过程: 边看内容边做练习。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虹膜巩膜脉络膜视网膜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2、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 →
在视网膜成像
→
经视神经传导 →
在大脑的一定区域 → 形成视觉
3、近视的原理:晶状体过凸(使形成的象拉近,不能落在视网膜上)
眼球前后径过长(使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的矫正:佩戴凹透镜纠正。
一、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耳郭外耳外耳道鼓膜收集声波声音进入中耳的通道产生振动把振动的声音传递、放大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把声音传到听神经耳中耳听小骨鼓室前庭内耳半规管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