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似三角形

时间:2019-05-15 02:0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似三角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似三角形》。

第一篇: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似三角形

●课 题

§4.5 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2.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渗透类比的教学思想,并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运用.●教学难点

根据定义求线段长或角的度数.●教学方法

类比讨论法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记法.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生]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师]很好.请问相似多边形指的是哪些多边形呢?

[生]只要边数相同,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多边形都包括.比如相似三角形,相似五边形等.[师]由此看来,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似三角形.Ⅱ.新课讲解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记法

[师]因为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中的一类,因此,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仿照相似多边形的定义给出,大家可以吗?

[生]可以.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similar triangles).如△ABC与△DEF相似,记作△ABC∽△DEF

其中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位置,如A与D,B与E,C与F相对应.AB∶DE等于相似比.[师]知道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下面我们根据定义来做一些判断.2.想一想

如果△ABC∽△DEF,那么哪些角是对应角?哪些边是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对应边呢?

[生]由前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可知,对应角应相等,对应边应成比例.所以∠A=∠D、∠B=∠E、∠C=∠F.3.议一议

.(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2)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师]请大家互相讨论.[生]解:(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因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由对应边相等可知对应边一定成比例,且相似比为1,因此满足相似三角形的两个条件,所以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2)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因为虽然都是直角三角形,但也只能确定有一对角即直角相等,其他的两对角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对应边也不一定成比例,所以它们不一定相似.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因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Rt△ABC和Rt△DEF中,∠C=∠F=90°,则∠A=∠B=∠D=∠E=45°,所以有∠A=∠D,∠B=∠E,∠C=∠F.再设△ABC中AC=b,△DEF中DF=a,则

AC=BC=b,AB=b

DF=EF=a,DE=a

所以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3)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因为等腰只能说明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相等,但另一边不固定,因此这两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两底边的比不一定等于对应腰的比,因此不用再去讨论对应角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确定这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因为等边三角形的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等于60度,因此这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所以它们一定相似.[师]由上可知,在特殊的三角形中,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4.例题

2.如图,已知△ABC∽△ADE,AE=50 cm,EC=30 cm,BC=70 cm,∠BAC=45°,∠ACB=40°,求

图4-21

(1)∠AED和∠ADE的度数;(2)DE的长.解:(1)因为△ABC∽△ADE.所以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 ∠AED=∠ACB=40° 在△ADE中,∠AED+∠ADE+∠A=180° 即40°+∠ADE+45°=180°,所以∠ADE=180°-40°-45°=95°.(2)因为△ABC∽△ADE,所以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

即所以 DE==43.75(cm).5.想一想

在例2的条件下,图中有哪些线段成比例?

[师]请大家试一试.[生]成比例线段有

图中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即DE∥BC.因为△ABC∽△ADE,所以∠ADE=∠B.由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知DE∥BC.Ⅲ.课堂练习

2.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相似,相似比为3∶1,已知斜边AB=5 cm,求△A′B′C′斜边A′B′上的高.图4-23

解:如图所示:CD、C′D′分别是△ABC与△A′B′C′斜边AB与A′B′边上的高.因为在Rt△ABC中,∠A=45°,CD⊥AB.所以CD=AD=AB=(cm)

同理可知:C′D′=A′D′=A′B′.又因为△ABC∽△A′B′C′,且相似比为3∶1.所以.即,得

A′B′=

所以C′D′=A′B′=(cm)

Ⅳ.课时小结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定义法.Ⅴ.课后作业

习题4.6

1.解:因为△ABC∽△DEF

所以,有.而AB=3 cm,BC=4 cm,CA=2 cm,EF=6 cm.得.解,得DE=

DF=3(cm)(cm)

2.解:因为两个三角形相似,所以它们的对应角相等,若两内角为50°、60°,则另一内角为180°-50°-60°=70°,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和最小内角就是另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和最小内角.因此,另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70°,最小内角为50°.Ⅵ.活动与探究

引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如图

图4-24

已知:DE∥BC,交AB于D、AC于E.则有: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已知:如图,如果DE∥BC,DE交AB、AC于D、E

图4-25

求证:△ADE∽△ABC.证明:∵DE∥BC.由引理得

且∠ADE=∠B,∠AED=∠C.又∵∠A=∠A.∴由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知

△ADE∽△ABC.●板书设计

.§4.5 相似三角形

一、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记法 2.想一想

3.议一议(特殊三角形是否相似)4.例题

二、课堂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

1.△DEF∽△MNH,∠D=50°,∠E=105°,则∠H=____________;

图4-26

2.如图4-26,△ADB∽△ABC,若∠A=75°,∠D=45°,则∠CBD=____________.3.△ABC∽△A1B1C1,相似比为比为____________.参考答案:,△A1B1C1∽△A2B2C2,相似比为,则△ABC∽△A2B2C2,其相似

1.25° 2.15° 3.

第二篇: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例1.通过恢复中国代表权决议的联合国大会是:()

A.第20届

B.第25届

C.第26届

D.第28届

分析:联合国恢复中国代表权决议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因此,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记住这次大会。答案:C

例2.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哪一项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分析:本题为判断式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所产生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想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我们必须首先准确理解把握四个选项材料都产生了哪些影响。同时注意题干中“直接”的限定。选项A是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原则,因而不能直接为经济服务。选项B和选项C主要是为服务政治,因此也不对。答案:D

第三篇:北师大课标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2_结识抛物线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 = x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

能够利用描点法作出y = x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次函数y = x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

难点: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一般函数都有其图象,二次函数都不例外。那么它的图象是一条什么曲线呢?这节课,我们先研究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 = x和y = −x的图象。让我们通过动手,画一画它的图象吧。

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

作二次函数y = x的图象

此图象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完成,一般取七个点。

222

二次函数y = x的图象和性质(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本节讨论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 = x的图象的作法,并引出抛物线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这类抛物线的性质,要结合图象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讲,老师作适当点拨。

☆ 议一议 书本P 39 议一议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要提醒学生不要忽略y轴左侧的图象。

二次函数y = x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开口向上,且关于y轴对称。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抛物线的顶点,它的图象的最低点。

☆ 巩固练习练习册P 19 1、2

222

作二次函数y = −x的图象

此函数的图象由学生完成,老师作适当指导。2

两个图象的形状相同,但是开口向下,两个图象关于x轴对称。

☆ 巩固练习练习册P 19 3

讲解例题

已知二次函数y = ax的图象过点P(1,8),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已知二次函数y = 2x+c的图象过点P(2,6),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两道例题都是通过图象的已知点,求出函数的未知的系数。求解时,要分清坐标点的两个数应该分别代入哪个位置上。

小结

二次函数y = x和y = −x的图象及其性质。

作业

已知二次函数y = −3x+c的图象过点P(1,6)和Q(2,k),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及k值。

教学后记

一、选择题

1.在函数:①y=3x2;②y=x2;③y=-x2中.图象开口的大小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2.给出下列函数:①y=2x;②y=-2x+1;③y=(x>0);④y=x2(x<-1).其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3.在同一坐标系中的三条抛物线y=5x2,y=-5x2,y=-x2,关于它们的共同特点,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关于原点对称,且开口向上 B.它们的开口大小、形状都一样

C.都关于x轴对称,都经过原点 D.都关于y轴对称,顶点是同一个点

4.如图,已知h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h=gt2(g为常数,t为时间),则函数图象为()

第四篇:华东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道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会根据概念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

2.能说出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由相似比求出未知的边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什么是相似形?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标准是什么?

二、新课

1.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由复习中引入,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都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由此可以说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成比例,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在△ABC与△A′B′C′中,∠A=A′,∠B=∠B′,∠C=∠C′

那么△ABC与△A′B′C′相似,记作△ABC∽△A′B′C′;“∽”是表示相似的符号,读作“相似于”,这样两三角形相似就读作:“△ABC相似于△A′B′C′”。

由于∠A=∠A′,∠B=∠B′,∠C=∠C′,所以点A的对应顶点是A′,B与B′是对应顶点,C与C′是对应顶点,书写相似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以便比较容易找到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角、对应边.如果记

=K,那么这个K就表示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相似比就是它们的对应边的比,它有顺序关系.如△ABC∽△A′B′C′,它的相似比为K,即指=K,那么△A′B′C′与△ABC的相似比应是应为多少呢?同学们想一想?,就不是K了,2.△ABC中,D,E是AB、AC的中点,连结DE,那么△ADE与△ABC相似吗?为什么?如果相似,它们的相似比为多少?

如果点D不是AB中点,是AB上任意一点,过D作DE∥BC,交AC边于E,那么△ADE与ABC是否也会相似呢?

判断它们是否相似,由①对应角是否相等,②对应边是否成比例去考虑。能否得对应角相等?根据平行线性质与一个公共角可以推出①,而对应边是否成比例呢?目前还没有什么依据,同学们不妨用刻度尺量一量,算一算是否成比例?通过度量,计算发现

所以可以判断出△ADE与△ABC会相似。

若是如图DE∥BC,与BA、CA延长线交于D、E,那么△ADE与△ABC还会相似吗?试一试看。如果相似写出它们对应边的比例式.

3.如果△ABC∽△A′B′C′,相似比K=1,你会发现什么呢? =1,所以可得AB=A′B′,BC=B′C′,AC=A′C′,因此这两个三角形不仅形状相同,且大小也相同,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试问:

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

相似的两个三角形会全等吗?

全等的符号与相似的符号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区别?

4.例: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5、12、13,与其相似的三角形的最长.边是39,那么较大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较小三角形与较大三角形的周长的比是多少?

分析:这两个三角形会相似,对应边是哪些边?相似比是多少?哪一个三角形较大?要计算出它的周长还需求什么?根据什么采求?

三、练习

判断下列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简单说明理由,如果相似,写出对应边的比例

四、小结

1.填空。

_______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一边,与其它两边或其延长线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吗?指出它们的对应边。

五、作业

P731、2、3。

第五篇: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用公式法(一)

●课题§2.3.1 运用公式法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3.使学生了解,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特点的辨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训练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运用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引导学生逆用乘法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教学难点

将某些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培养学生多步骤分解因式的能力.●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Ⅱ.新课讲解

[师]1.请看乘法公式

(a+b)(a-b)=a2-b2(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2-b2=(a+b)(a-b)(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生]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因此是因式分解.[师]对,是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1)个等式可以看作是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2.公式讲解

[师]请大家观察式子a2-b2,找出它的特点.[生]是一个二项式,每项都可以化成整式的平方,整体来看是两个整式的平方差.[师]如果一个二项式,它能够化成两个整式的平方差,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分解成两个整式的和与差的积.如x2-16=(x)2-42=(x+4)(x-4).9 m 2-4n2=(3 m)2-(2n)=(3 m +2n)(3 m -2n)

3.例题讲解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解:(1)9(m +n)2-(m-n)2

=[3(m +n)]2-(m-n)2

=[3(m +n)+(m-n)][3(m +n)-(m-n)]

=(3 m +3n+ m-n)(3 m +3n-m +n)

=(4 m +2n)(2 m +4n)

=4(2 m +n)(m +2n)

(2)2x3-8x=2x(x2-4)

=2x(x+2)(x-2)

说明:例1是把一个多项式的两项都化成两个单项式的平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例2的(1)是把一个二项式化成两个多项式的平方差,然后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例2的(2)是先提公因式,然后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由此可知,当一个题中既要用提公因式法,又要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首先要考虑提公因式法,再考虑公式法.补充例题

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1)(a+b)2-c2=a2+2ab+b2-c2.(2)a4-1=(a2)2-1=(a2+1)·(a2-1).[生]解:(1)不正确.本题错在对分解因式的概念不清,左边是多项式的形式,右边应是整式乘积的形式,但(1)中还是多项式的形式,因此,最终结果是未对所给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2)不正确.错误原因是因式分解不到底,因为a2-1还能继续分解成(a+1)(a-1).应为a4-1=(a2+1)(a2-1)=(a2+1)(a+1)(a-1).Ⅲ.课堂练习

(一)随堂练习

1.判断正误

解:(1)x2+y2=(x+y)(x-y);(×)

(2)x2-y2=(x+y)(x-y);(√)

(3)-x2+y2=(-x+y)(-x-y);(×)

(4)-x2-y2=-(x+y)(x-y).(×)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解:(1)a2b2-m2

=(ab)2-m 2

=(ab+ m)(ab-m);

(2)(m-a)2-(n+b)2

=[(m-a)+(n+b)][(m-a)-(n+b)]

=(m-a+n+b)(m-a-n-b);

(3)x2-(a+b-c)2

=[x+(a+b-c)][x-(a+b-c)]

=(x+a+b-c)(x-a-b+c);

(4)-16x4+81y=(9y2)2-(4x2)2

=(9y2+4x2)(9y2-4x2)

=(9y2+4x2)(3y+2x)(3y-2x)

3.解:S剩余=a2-4b2.当a=3.6,b=0.8时,S剩余=3.62-4×0.82=3.62-1.62=5.2×2=10.4(cm2)

答:剩余部分的面积为10.4 cm2.(二)补充练习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6(x+y)2-49(x-y)2;

(2)(x-1)+b2(1-x);

(3)(x2+x+1)2-1.解:(1)36(x+y)2-49(x-y)2

=[6(x+y)]2-[7(x-y)]2

=[6(x+y)+7(x-y)][6(x+y)-7(x-y)]

=(6x+6y+7x-7y)(6x+6y-7x+7y)

=(13x-y)(13y-x);

(2)(x-1)+b2(1-x)

=(x-1)-b2(x-1)

=(x-1)(1-b2)

=(x-1)(1+b)(1-b);

(3)(x2+x+1)2-=(x2+x+1+1)(x2+x+1-1)

=(x2+x+2)(x2+x)

=x(x+1)(x2+x+2)

Ⅳ.课时小结

我们已学习过的因式分解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平方差公式法.如果多项式各项含有公因式,则第一步是提公因式,然后看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若符合则继续进行.第一步分解因式以后,所含的多项式还可以继续分解,则需要进一步分解因式,直到每个多项式都不能分解为止.Ⅴ.课后作业

习题2.4

1.解:(1)a2-81=(a+9)(a-9);

(2)36-x2=(6+x)(6-x);

(3)1-16b2=1-(4b)2=(1+4b)(1-4b);

(4)m 2-9n2=(m +3n)(m-3n);

(5)0.25q2-121p2

=(0.5q+11p)(0.5q-11p);

(6)169x2-4y2=(13x+2y)(13x-2y);

(7)9a2p2-b2q2

=(3ap+bq)(3ap-bq);

(8)a2-x2y2=(a+xy)(a-xy);

2.解:(1)(m+n)2-n2=(m +n+n)(m +n-n)= m(m +2n);

(2)49(a-b)2-16(a+b)2

=[7(a-b)]2-[4(a+b)]2

=[7(a-b)+4(a+b)][7(a-b)-4(a+b)]

=(7a-7b+4a+4b)(7a-7b-4a-4b)

=(11a-3b)(3a-11b);

(3)(2x+y)2-(x+2y)2

=[(2x+y)+(x+2y)][(2x+y)-(x+2y)]

=(3x+3y)(x-y)

=3(x+y)(x-y);

(4)(x2+y2)-x2y2

=(x2+y2+xy)(x2+y2-xy);

(5)3ax2-3ay4=3a(x2-y4)

=3a(x+y2)(x-y2)

(6)p4-1=(p2+1)(p2-1)

=(p2+1)(p+1)(p-1).3.解:S环形=πR2-πr2=π(R2-r2)

=π(R+r)(R-r)

当R=8.45,r=3.45,π=3.14时,S环形=3.14×(8.45+3.45)(8.45-3.45)=3.14×11.9×5=186.83(cm2)

答:两圆所围成的环形的面积为186.83 cm2.Ⅵ.活动与探究

把(a+b+c)(bc+ca+ab)-abc分解因式

解:(a+b+c)(bc+ca+ab)-abc

=[a+(b+c)][bc+a(b+c)]-abc

=abc+a2(b+c)+bc(b+c)+a(b+c)2-abc

=a2(b+c)+bc(b+c)+a(b+c)2

=(b+c)[a2+bc+a(b+c)]

=(b+c)[a2+bc+ab+ac]

=(b+c)[a(a+b)+c(a+b)]

=(b+c)(a+b)(a+c)

●板书设计

§2.3.1 运用公式法

(一)一、1.由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推导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2.公式讲解

3.例题讲解

补充例题

二、课堂练习

1.随堂练习

2.补充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9x2-121y2;

(2)-25a2+16b2;

(3)144a2b2-0.81c2;

(4)-36x2+y2;

(5)(a-b)2-1;

(6)9x2-(2y+z)2;

(7)(2m-n)2-(m-2n)2;

(8)49(2a-3b)2-9(a+b)2.解:(1)49x2-121y2

=(7x+11y)(7x-11y);

(2)-25a2+16b2=(4b)2-(5a)2

=(4b+5a)(4b-5a);

(3)144a2b2-0.81c2

=(12ab+0.9c)(12ab-0.9c);

(4)-36x2+y2=(y)2-(6x)2

=(y+6x)(y-6x);

(5)(a-b)2-1=(a-b+1)(a-b-1);

(6)9x2-(2y+z)2

=[3x+(2y+z)][3x-(2y+z)]

=(3x+2y+z)(3x-2y-z);

(7)(2m-n)2-(m-2n)2

=[(2 m-n)+(m-2n)][(2 m-n)-(m-2n)]

=(3 m-3n)(m +n)

=3(m-n)(m +n)

(8)49(2a-3b)2-9(a+b)2

=[7(2a-3b)]2-[3(a+b)]2

=[7(2a-3b)+3(a+b)][7(2a-3b)-3(a+b)]

=(14a-21b+3a+3b)(14a-21b-3a-3b)

=(17a-18b)(11a-24b)

下载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似三角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似三角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