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 第五单元 教案

时间:2019-05-15 02:5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数 第五单元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数 第五单元 教案》。

第一篇:二数 第五单元 教案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数松果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问题探究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提问: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

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4.提问:指着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第1题: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7页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

2×5=10 3×5=15

4×5=20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5×5=25

5×6=30

5×7=35 5×8=40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5×9=45 五九四十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做家务

学习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编制2的乘法口诀,并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小明家今天中午来了客人,吃饭时 该怎样来放筷子呢?

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1).谁来说说怎么来放筷子。

引导学生知道“一双”就是 2 根筷子。2).摆一摆

用小棒操作,一边摆放,一边说:一双筷子是2根,二双筷子是4根„„ 3). 填一填

填好得数后,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整理2的乘法算式,4).尝试编出有关2的乘法口诀。

3、练一练 1).用一句口诀来算2道算式。2).在表中,把1,2,5 —9分别与2相乘,将得到的数画上圈。3).算一算。

4、游戏

一个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4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8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5、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课间活动

第四 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

学习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编制3的乘法口诀,并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主题图,小明在装三轮车的时候,发现了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 1辆车有几个轮子?2辆呢?——边说边填表。

二、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用小棒操作,一边摆放,一边说:一个三角形用3根,二个三角形用6根„„

1、填一填

填好得数后,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2、整理3的乘法算式,尝试编出有关3的乘法口诀。

看一看,想一想,3的乘法算式的得数有什么特点?

3、练一练

用一句口诀来算2道算式。

算一算。

过河。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

三、数学故事

淘气买书。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故事的情节,独立思考,说说淘气应还给阿姨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

第五课时 小熊请客

学习目标:

1、经历4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编制4的乘法口诀;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找规律记忆口诀,使学生会用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4的乘法口诀的得出与掌握。

难点:熟练运用口诀完成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谈话:小熊家的红果树丰收了,他要做成糖葫芦,一串4个,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小熊怎么也想不出来?谁能帮帮他?

2、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一串需要4个红果,两串需要多少个?3串、4串„„呢? 学生一边数数一边填表。

2、能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制出口诀吗?

3、组织学生独立列式、编制口诀、全班汇报 学生独立列式,编制口诀。教师板书

4、谈论总结熟记口诀方法。

三、实践应用。“说一说”“连一连”

学生组内练习。

独立完成连线任务。

板书设计:

小熊请客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第七课时 回家路上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采用你问我答数学游戏方法,让学生提问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谈 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

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提问: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花,小河,房子,树„„

2、谈话: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学生提问,解答问题,小组交流汇报。板书: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三、实践应用。“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 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朵)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3=9(只)„„

第八课时 练习三

学习目标:

1、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巩固已学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题意并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口诀,背诵口诀:

(1)师与生对练。

(2)生与生对练。

二、练习设计。1、42页第一题,利用已学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小明买的物品及价格。

(2)提问:你能区分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是体育用品吗?

(3)指名学生说。

(4)提问: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买体育用品花了多少钱?

(5)指名学生说。2、42页第3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24页第2题。

(1)看图说图意。

(2)怎样选出冠军?

(3)指名学生汇报结果。4、42页第4题。

游戏。5、25页第5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3×3=9(元)5×3=15(元)8×2=16(元)

第九课时 机动练习课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

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口诀进行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并进行估算。

难点:

1、熟练运用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宣布练习内容。

学生明确目标

二、基本练习。

说说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举例子说明。1、2~5乘法口诀。

2、表内计算。

3、根据图画提问。

4、解决问题。

5、估算。

三、巩固练习。

1、补充口诀。

二五()()四十六

三九()()三得九

五七()()五二十

2、看口诀写算式。

五六三十 四九三十六

()()

()()

3、口算。

2×5= 8×5= 9×4= 4×7= 3×6= 6×2=

4、一个盘子装4个苹果,5个盘子装几个苹果?

四、课堂小结。

第十课时 机动练习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

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口诀进行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并进行估算。

难点:

1、熟练运用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宣布练习内容。

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二、基本练习。

1、填空。

5×()=25 7×()=21()×4=36()×2=26 9×()=18 3×()=27

2、找朋友。

9×4 18 3×6 5×7 16 8×2 6×3 35 4×9 2×8 36 7×5

3、想一想下面的计算对吗?

(略)

4、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略)

三、巩固练习。

填一填。

()×()=5()+()=6

四、课堂小结。

第二篇:二语第五单元教案

识字5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课时

全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 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18、称赞

教学思路: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4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了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学习生字,并且书写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

(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请同学们用上“称赞”一词来说一句话。

师:(你表现得那么好,的确该得到称赞;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是该好好称赞一番啊!)真为你们高兴,得到了那么多的称赞!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让学生问)

4、同学们问的题目非常好,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

学习生字“猬”跟读正音(注意:词语连读时这个字念轻声)

看图片: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

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看图片

点击这两个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

都是反犬旁。

2、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读通每句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三、认读感知(检查自读效果)

1、我能认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气

傍晚

椅子

留下

(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

认读没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我能记

出示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我能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名读。

四、书写指导。

1、我发现

出示本课的8个生字,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会写

每个生字写三个。

五、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步知道了课文讲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的事,那他们为什么事而称赞对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大森林,讲了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他们为什么而称赞对方呢?今天我们去大树林弄明白好不好?

(出示课件)你瞧,这是一座美丽的大树林,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小刺猬和小獾在欢迎我们呢,他们身上背着五个生字,原来他们也爱学习呀。我们来读读字,跟他们比比看。(点击身上的字)

二、学习课文

(一)师:这篇课文老师自己也很喜欢,我在这读一读,请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记:哪句是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哪句是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

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再请同学来读读)

(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

(二)那这样的称赞会起到怎样的神奇效果呢?请同学再细细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语句。(口头交流两句称赞作用的句子)

(三)简短的几句称赞的话,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呢?我们来看看小獾是怎样说的?(出示小獾的话)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理解“泄气”,给“泄气”找一个近义词来说说它的意思。(灰心)

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再齐读。

(四)请同学快速读读1-7小节,找找小獾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泄气了?

出示课件和有关句子。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理解生字“粗糙”(看图理解:粗糙的小板凳会是怎样的呢?)(出示三个板凳的粗糙程度要不一,打乱顺序给学生看,先让学生直观理解粗糙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排列一下,哪个是他做的第一个板凳,哪个是第二、第三个,引导学生从刺猬的话中“一个比一个好”体会)。小组自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然后齐读。

(五)看着这样一个个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当时会怎样想呢?

师:是啊!小獾虽然做得并不怎样,但当时的他却更需要别人的称赞啊!

这时,是谁发现了小獾的优点?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猬称赞的话)引读:所以小刺猬——————

(六)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它接着会怎样做呢?出示课件,想想再说。

师:是啊!别人做得好我们需要称赞,当别人做得并不理想,有困难时,我们就更应该称赞,因为称赞就像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终于做成了板凳。

(七)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听了小獾的称赞后,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出示课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决不能吝啬对别人的称赞,因为称赞有着巨大的魔力:(出示)因为

称赞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是啊!称赞多有魅力啊!综合刚才小朋友说的,我们一起来听记这样一句话:称赞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带给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出示)

齐读这句话。

三、组内分角色读,在分角色表演读。

四、总结: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

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五、练习说话:

1、举例: ***最近写字写得很端正,我想对他说:“你进步可真大啊!”

学生说话训练、交流。

2、做心情卡

()月()日,()夸我(),我心里觉得()。

〖你正在浏览《小学语文备课网》提供的文章 教学反思:

19、蓝色的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用“吗、吧”造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3.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用“吗、吧”语气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2.细心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1.挂图

2.学生朗读课文,准备画笔。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学习课文,朗读感悟体会互相帮助的可贵。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2.细心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

1.课前板书:19 蓝色的树叶

2.设悬念: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树叶怎么会有蓝色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学生自学:

1.以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成果汇报:

(1)生字

(2)接读课文

3.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

1.老师(出示插图1)讲述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

2.师: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小朋友看,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指导看图)

3.(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你一定会读了!指导朗读。

4.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

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5.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6.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7.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四、实践活动:

1.让我们和林园园一起画一张有绿绿叶子的图画送给李丽好吗?

2.作品展示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生字,词语,会写10个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读字组词(同位配合完成)

2.有感情地读文。

二、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看字帖,观察每个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写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出示生字帖(投影仪)

请同学上台与台下同学交流体会。

3.重点指导: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4.同学自己看字帖写字,师巡视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指名读

(2)你能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

(3)把这句话写在书上。

(4)指名读读。

2.把两个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四、抄写生字词。

20、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抓、莓、幸、福、吵、受”8个生字,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正确、端正、整洁地写“坏、扎、抓、松、幸、福、祝、抓”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教学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自学生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7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注意读准 “风筝”的“筝”为轻声)2、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3、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4、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乐坏了 扎(za)风筝 抓住 草莓 幸福 吵架 难受

2、学习生字: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学生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小老师提醒要注意的读音并带读: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

四、书写生字

1、观察所要书写的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2、师示范写并讲解:

8个生字,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的类型,写时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

(1)写正确:“祝、福”:左边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幸”:下边只有两横,而不是三横“羊”。(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3、生描红,后临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屋顶 门口

幸福 快乐 愿意 漂流 飘荡

1、自由读,同位互读

2、开火车读

3、用词说话

4、你还喜欢本课中的哪些词语?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8

媒体出示图: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谁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山、房子、小河)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帮帮他们找家。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 了解课文大意:我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⑵ 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看!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⑶ 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⑷ 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3、学习第七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4、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 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⑵ 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⑶ 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⑴ 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单个读,齐读。

⑵ 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6、拓展练习:

⑴ 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⑵ 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大家说得太好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21、从现在开始 学习目标:

1.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课前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有趣的童话故事。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学生质疑,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二、示范朗读

1.提出听的要求 :课文讲从现在开始怎样呢?仔细听 , 听听课文讲了什么事?听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在听的过程中能认识几个字 ? 自己不认识的字记下来。

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交流:你听懂了课文主要讲什么 ? 说说自己的感受。

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鼓励每个孩子都争取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文大意: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三、指导自学

1.自由读书,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

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

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

四、检查自学

1.我会读: 课件出示读句子识字,指名学生读句子。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轮、之、期)

(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第、任)

(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惯、式)

(4)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 :“ 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 ‟ 了!”(眯、郑)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把你喜欢的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五、教学生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后,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学生扩词。

(2)说说你的发现,是让学生把生子进行归类,提高识字能力。

(3)让学生自己读读生字卡片,再互相考考是否都认识。教师用开火车等方式检查。

(4)做摘果子的游戏。

2.我会写:

(1)课件出示,学生读要写的字,正音。

(2)写字指导。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范写。

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令(少点)、直(少横)、现(最后一笔是竖弯勾)”等,这些都应提醒学生注意。

(3)指导把字写好时,可有重点地指导。“之 ”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第 ” 字的竹字头要写小 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 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要紧凑。

(4)学生练习写字,同桌评议,在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旁边画上一个笑脸娃娃。

六、拓展学习

结合自己实际,用“从现在开始”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下令、公布、一直、当心、第一名、现在、星期、轮流、走路。

3.出示课题读一读,结合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如:猫头鹰让大家从现在开始白天睡觉,夜里做事。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1段

课件出示狮子图,狮子大王要做什么决定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自由读。

老师引读第一自然段: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大王宣布了一个什么消息?

学生接读狮子说的话。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狮子说的话。学生可以加上动作、神态练习朗读,读出狮子大王那种至高无上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这幅图是讲谁当“万兽之王”?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写猫头鹰的语句;用﹏﹏画出写动物们的语句。结合看图,自个儿读读句子,体会猫头鹰和动物们的心情、神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万兽之王”、动物们

(2)谁愿意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看图,重点体会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板书:猫头鹰、叫苦连天。

(3)学生表演,大家评议。

(4)小结这段的学习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请小朋友运用刚才学习第2段的学习方法,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学习情况

(1)学习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图。

让学生自己汇报学习的情况,重点体会“激动、直摇头”,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说说自己的体会

在听读与评价中体会“直摇头”,做动作。想想动物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看图想象,动物们是怎样苦练跳的本领的?

板书:袋鼠、直摇头

(2)学习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图。

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动脑,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重点理解“担心、欢呼”。

大家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大伙儿为什么欢呼起来?表演欢呼的样子?指名回答问题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为什么猴子得到了拥戴呢?

板书:小猴子、欢呼

5. 学习最后一段。

(1)学生默读,提问:为什么不再往下轮了?

(2)如果你是狮子大王,你会选谁当大王?你想对猫头鹰和袋鼠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在小猴子前面打√)

三、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在旁边画个笑脸娃娃。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

四、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说说班里的小干部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当了小干部,你将怎样做?

板书设计:

从现在开始

“万兽之王”

动物们

猫头鹰

叫苦连天

袋 鼠

直 摇 头

√小猴子

呼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衤 被

疒 病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一个()

一把()

一块()

一条()

一盘()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五颗()

一座()

一本()

一幅()

一架()

一间()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本领

习惯

宣布

称赞

议论纷纷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配乐)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合 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听。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合作的图片。

2、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3、板书课题《合作》

4、师讲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组内每人讲与别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组派代表在班里讲。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6、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且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展示台(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

第三篇: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五单元教案

Teaching plan for Unit 5 book 2 Good morning, professors,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ssons with you.The content of the lesson is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2 Unit 5 Music.I’ll begin the lesson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y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procedure and blackboard design.First, let me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aterial.Firstly,let me introduce the teaching material.This unit is to introduce to us different types of band.The reading passage is the center of this unit.It is made up of 4 paragraphs, that is, many people want to be famous as singers or musicians, form a band, Monkees began as a TV show and they became even more popular than the Beatles.The tex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eaching material in this lesson, which extends the main topic “music” and contains most of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points that students should learn in this unit.Secondly, I want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 students.Although the students have the basic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ey still need many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express their ideas, feelings, and experience and to develop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Thirdly, I’d like to talk about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Knowledge aims:

(1)to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2)to know som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music 2 Ability aims:

(1)To improve the students’ organizing and using skills of English as the second language(2)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to scan for the needed information and to grasp the details 3 Emotional aims:

(1)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different type of music and how to form a band(2)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Fourthly, teaching key points is 1.To help the students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whole passage, and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language points as well.2.To understand how Monkees formed, developed and succeed.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is 1.The students use their own words to express their own ideas.2.the prep+ whom/which attribute claus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ve, I’ll try to use the following theories to make students the real master of the class while the teacher myself the director.a.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is used for communication.It’s learner-centered and emphasizes communication and real-life situations.b.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 task resembles activities which our students or other people carry out in everyday life, Learners should be given opportunities to reflect on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how well they are doing.c.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learning needs a context, which can help the learners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and then can product comprehensible output, so computer has the advantages to make the materials attractive.Part 3 Learning Methods Task-based, self-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Part 4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One Lead-in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Therefore,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class, I should spark the students’ mind to focus on the centre topic “the band”.I’ll play some different type of music to attract their attention and then bring some questions.Question: What kind of music they like? Which band they know best? The answers must relate to band.After this, the students will be eager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band and this is the very time to naturally lead the class into Step 2 Step 2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 In this step, I us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which can give students a clear and specific purpose while skimming and scanning the context.Task 1 General idea

The 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just glance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of the passage, and then guess what they will read in the text.And they’ll b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four to have a discussion.The purpose is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to read actively, not passively.In addition, the task i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 by making prediction and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in English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Task 2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rai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achievement.Based on this theory, I 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4 groups to skim the whole text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Step 3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The purpose of reading is to get the correct and useful information.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have a high speed of reading but also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details.Therefore the following practices on Page 35 can help check the situation.Step 4 Solving difficult language problems through reading

It’s important for language learners to learn important rules of grammar and use these rules to solve problems in reality.In the previous process of reading, the students must come across some difficult language obstacles, so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discuss and explain.This period of time belongs to students.They can ask any questions they come acros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I’ll explain the questions and difficulties.The purpose of this is improving the students “questioning spirit” and dealing with the difficulties.Step 5 Consolidation Language is learnt by communicating.It is my job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to use the language.Here I design 2 activities 1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I’ll ask 4 students to read each paragraph, and then do the exercise following the text.I think it’s a good way to review what they have learned.2 Discussion

During making discussion, the students will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a.Why Monkees can be successful? Give reasons.b.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 successful band? Why? Step 6 Home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down sth about their favorite singers, band or music and list the reasons.The assignment enables the students to search various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ich can widen their view and continue to inspire their enthusiasm of learning.Part 5 Blackboard design Unit 4 Music Passage The Band That Wasn’t Topic Sentences: 1.Many people want to be famous as singers or musician 2.Form a band 3.Began as a TV 4.They became even more famous than the Beatles Discussion: a.Why Monkees can be successful? Give reasons.b.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 successful band? Why? In my opinion, the blackboard design can reflect the teacher’s ability of mastering the text and leading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text easily.In this text, the design is not easy to write.I write the topic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in order to tell the students that this is of the importance in this class.I want to make the design inductive, instructive and artistic.

第四篇:第五单元练习二

第五单元练习二

—、下列注音有误的两组是()

A.玫瑰(guì)B.洗澡(zǎo)C.瑰丽(guT)D.糊弄(hù)

领域(yù)机械(jiè)魄力(pò)尝试(cháng)

二、査字典。

1.“誉”字,用音序査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再査画。在“荣誉”一词中“誉”的意思是:。

2.“衔”字是结构的字,用部首査字法,应査部,再査画,它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意思:

①用嘴含;②存在心里;③等级或称号;④连接。

请给下面词语中的“衔”选择正确的字义:

A.衔冤()B.军衔()C.衔接()D.头衔()

三、下面哪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在括号里画“√”。

1.分析顽强泛力荣益()2.头衔捐增延生洗澡()

3.机械旋涡理程碑玫瑰()4.逆时针领域侵蚀隐退()

四、选字组词。

(析 折)分()打()()断解()

(赠 增)捐()()加()送()添

(诞 蜒)()生蜿()圣()节()蚰

(械 诫)机()器()告()劝()

尝偿长常嫦

()试()娥 补()品()经()()短

振震镇阵

()耳欲聋()奋()静()作()营 地()

五、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0分)

()类()通司空见()无独有()见()知著嫦娥()月()黄()孙积劳成()风华正()出人意()目()口()()为()用()成钢发愤图()坚持不()集()广()群()群()独出心()()有成效()有趣味革故()新

六、判断对错。

1.《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个文题中的“美丽”一语双关,除了指居里夫人是一位美丽、端庄的知识女性外,还表明她伟大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让世人感动。()

2.我国载人航天梦的实现,说明科技进步除了个人努力,还需要无数无名英雄的辛勤努力。()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说明,能提出一百个问题,困难自然就迎刃而解了,真理也就找到了。()

4.第21课中的怀特森先生教学方法独特,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

七、选择恰当的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总是还是就是只是

1.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那颗晶莹透亮的球体()地球。

3.尽管科学家作了种种努力探索宇宙生命,()没有找到有生命存在的其他星球。围绕环绕缠绕

4.地球()太阳转一周就要一年的时间。

5.大家()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了认真的讨论。

6.()在银杏树上的几根葛藤被割断了。

八、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不畏劳苦的人,()能攀登科学高峰。

2.我们()要学会动脑,()要学会动手。

3.这种现象()出现,天气()会反常,不是干旱,就是雨涝。

4.人们()走到哪里,()会思念自己的故乡。

5.你()懂得这个道理,()要自觉去做。

九、按要求写句子。

1.怀特森先生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呢?(变成陈述句)

2.星天,小刚约你出去玩,看到你正在写作业,他说“明天再写吧。”请你用-句名言谢绝他。

3.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4老师提出问题,张明答得对答如流。

5.科学家不要迷信书本。科学家不要迷信权威。(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十、课文链接。

1.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种的精神。

2.“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说明了

十一、综合探究。(3分)材料一近40年来,随着气温升高,中国冰川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 5.5%。

材料二西藏自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60年间,共有13个冰碛湖发生过15次溃决,形成巨大泥石流和洪水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2000年6月10日,易贡藏布发生特大溃决型洪水,使川藏公路全线中断,冲毁通麦大桥、解放大桥等桥梁10余座,公路50余公里。在下游的印度境内灾害更重,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30人死亡,100人失踪,5000人无家可归,20座大桥被毁。

1.综合上面两则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所揭示的问题。

2.请围绕“阻止全球变暖”这个内容,i;h:J^富有感染力的宣传用语。

十二、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

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有远大、()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中的第一个句子连用两个“美丽”,分别说说它们是什么含义?

3.你认为居里夫人性格中最可贵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4.每个人对“人生的意义“可能都有不同的见解,你认为在居里夫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

十三、课外阅读。(17分)

居里夫人轶事

(一)光荣的“借款”

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生活很()。后来因为她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波兰的“亚历山大基金会”颁发给她六百卢布奖学金,资助她在法国继续深造。

四年后,居里夫人在研究钢铁的磁化技术方面获得了成功,法国科学协会发给她一笔酬金,尽管她当时生活仍不(),但她除用这笔钱购置了一些实验仪器外,把余下的款额全部寄给了“亚历山大基金会”。她在附言中说:“我把你们的奖学金当作光荣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个生活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

(二)居里夫人论家具

居里夫妇结婚时,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的餐桌和两把椅子。后来,居里的父亲给刚刚结婚的儿子写来一封信,信里说要送给他们一套家具,问他们需要什么家具。

看完信后,居里夫人略有所思地说:“有了沙发和软椅,它们需要女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居里接着说:“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一把怎么样?客人来了也可以坐坐。”“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又怎么办呢?”居里夫人表示反对。最后他俩决定,不再()任何家具了。

(三)荣誉就像玩具

对待荣誉,有的人刻意追求了一生,有的人却看淡了它,纵然降临到他的面前,也会像画家刘海粟那般,“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在科技界,这种品格高尚的大有人在。居里夫人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有一天,一个平常的日子,有位女士来居里夫人家做客,她是玛丽的好朋友。一进门,她就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孩在玩一枚奖章。她仔细一瞧,发现是英国皇家学会发给居里夫人的金质奖章,感到十分惊讶,便不解地问:“居里夫人,现在能获取这枚奖章,是件不容易的事。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小孩子当玩具玩呢?”

居里夫人淡淡一笑,平静地对女友说:“我想让孩子们从小明白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女友急切地问。

“正确对待荣誉。在我看来,所有荣誉就像玩具一样,仅仅玩玩而已。”

居里夫人友善地望着女友,说道:“孩子不能守着这种荣誉。不然,她将一事无成。”女友不禁赞同地点头。

(四)“钋”与“波兰”

1897年7月,居里夫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种含铋的矿物中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学性质与铋相似,但其放射性比纯铀强400倍。居里夫人惊喜欲狂,连连喊:“钋,钋!”

也许您会发问:为啥新元素叫钋呢?原来在进行实验之前,他们便商议新元素的名称。玛丽说道:“皮埃尔,假如新元素存在的话,我想叫钋,以纪念我的祖国波兰!”

皮埃尔爽快地点头称赞:“这样好!波兰是你的祖国,也可以说是我的祖国。”皮埃尔深知玛丽从小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不忘被沙俄侵占时的悲惨情景。他明白妻子的用意,为的是用新元素的名称来争得祖国的荣誉,人民的光荣。想到这儿,皮埃尔也像玛丽一样,连连地喊:“钋,波兰!波兰,钋!”

玛丽幸福地扑向皮埃尔的怀里,两行热泪从脸庞滑下,落在皮埃尔的衣襟上。这样,被居里夫妇命名为“钋”的新元素便问世了。

1.请为原文留括号的地方,选择恰当的词语,将正确序号填入原文。

(1)A.贫困B.穷困C.穷苦D.艰难

(2)A.富有B.富裕C.宽裕D.富庶

(3)A.简朴B.简陋C.简洁D.简单

(4)A.添置B.增添C.添加D.购置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闲谈——()刻意——()略有所思——()

友善——()赞同——()爽快——()

3.按要求写句子

居里夫人淡淡一笑,平静地对女士说:“我想让孩子们从小明白一个道理。”

改为第三者转述:现在能获取这枚奖章,是件不容易的事。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小孩子当玩具玩呢? 改成陈述句:

4.居里夫人为什么要把购置实验仪器后剩余的酬金寄给“亚历山大基金会”?从中可以看出她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5.居里夫人家里摆着什么样的家具?他们为什么拒绝了居里父亲的好意?

6.居里夫人是怎样对待荣誉的?你同意她的观点吗?为什么?

第五篇:二音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包子、剪子、锤

第一课时:包子、剪子、锤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唱《包子、剪子、锤》

2、听游戏乐曲片断

二、教学目的

1、学会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游戏乐曲片断,感受游戏乐曲的情绪,营造宽松的游戏性音乐学习的氛围。

3、在“包子、剪子、锤”的游戏中掌握节奏卡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传传传》,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二)学习歌曲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按节奏读歌词。

3、跟琴声用lu la哼唱旋律。(整体教唱法学习歌曲)

4、跟琴声小声哼唱歌词

5、师生接口唱

6、完整地演唱歌曲。(对歌曲中附点部分进行强调)

7、请同学边唱边表演。

(三)游戏:节奏卡农

1、用卡农的形式进行两声部的节奏练习,以“包子、剪子、锤”决定声部前后顺序。(两、三个声部练习)

2、四人一小组,找出歌曲中节奏进行练习。

3、请同学展示。

(四)欣赏

1、听《跳绳》片断,感受音乐情绪,并为乐曲起名字。

2、请同学点击喜欢的游戏,听赏。(《骑竹马》《陀螺》《捉迷藏》)

3、小结游戏性音乐的情绪。

(五)课后延伸

锤!锤!锤!包子、剪子、锤!唱唱歌,做游戏,欢乐就在歌声。

第二课时:表情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能根据指定的情绪创编的歌词和动作同时配以相应表 情。

2、能够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师:请你跟我拍拍手/跺跺脚/坐坐好。(x x x)生:我就跟你拍拍手/跺跺脚/坐坐好。(x x x)

二、新授

1、游戏导入

(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小朋友们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我喝的是什么”。老师这有四个杯子,里面分别装了水、盐水、醋和糖水。现在请四个小朋友上来尝一尝然后再用你的面部表情告诉同学们你喝的是什么。记住不能用嘴说!

请四个同学上来进行游戏,根据表情让学生猜答案。(2)师: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师:通过游戏我们可以知道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感觉。那小朋友们请你看看老师现在的表情,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做生气、高兴、伤心的表情)师:小朋友们猜的真不错!通过表情我们还可以猜出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歌词创编

(1)师:那小朋友们,你快乐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 生:笑眯眯……

师:请你用“我……,我……,我就……,看大家一起……”说一句话,比如“我快乐,我快乐,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

(出示:“我……,我……,我就……,看大家一起……”)师:那高兴、生气、着急的时候呢? 生:我……

(2)师:大家看,老师把同学们话编成了一首儿歌,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读一遍。

(出示歌曲谱例,师生齐读)

师:现在这首儿歌还缺少歌名,小朋友们能不能给它去个好听的名字?

生:表情歌

师:让我们再完整的把《表情歌》读一遍。

3、学唱歌

(1)师:小朋友们不仅会读而且还能把它唱成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聆听两边,第二遍要求轻声哼唱)(2)师以琴带唱(3)节奏练习

师:小朋友有没有注意在我们的歌曲里还有几处空白的地方,你能不能给再填上什么让我们的表情歌更加活泼有趣。(看歌曲谱例,指示空白处)生:加上动作。师:加上什么动作呢? 生:拍手、跺脚……

师:拍手的时候应该怎么拍?能不能乱糟糟的?(暗示谱例上的节奏型)

按“x x | x x x│,x x x| x x x |x 0|”的节奏练习拍手、跺脚、噘嘴、大笑。(5)加入动作,跟琴唱歌练习(6)跟音乐练习,老师引导

(7)分男女生表演(8)集体歌表演

4、创编

师:你还能够用其它表情来唱一唱吗?

(生用其他的表情创编歌词,选择有代表性的演唱)

三、总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通过学习《表情歌》我们知道了什么?生:……

师:通过观察人的表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情、感觉是怎么样的。有一个成语叫做“察言观色”就是这个道理。

师:课后小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创编更多的表情歌。

第三课时:猜调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云南歌曲《猜调》,了解民族风情及音乐特点。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聆听世界名曲,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2、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的形式欣赏多首民族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各地民歌的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导言: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说谜面,生猜测。

二、听音乐看表演,猜动物

师:狮子王今天要在森林里开一个party,小动物们都陆陆续续地赶来了,听!谁来了?

让事先安排好的几位学生听音乐(法国圣桑的《乌龟》《金鱼》《狼》《袋鼠》)表演,其余的学生猜测。

三、谜语歌曲导入

师:其实,谜语也是可以唱出来的,在许多地方都有唱猜歌谜的习惯。有位叫马革顺的音乐家,他作了一首儿童谜语歌曲,在上学期李老师已经教过我们了,好咱们来复习一下,听一听是哪一首歌曲? 师放录音《夏天的雷雨》,并出示歌词,生分组唱。

四、欣赏新歌曲

1、师:下面进入咱们的第二个环节,欣赏一首谜语歌曲。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说一说谜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两只角,抱着头,既会跑来也会走 上树顶,爬树头,不是鸟来不是虫 扁扁嘴,细长的脖,会游泳来爱唱歌 坐着高,站着低,你说希奇不希奇 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欣赏这首山东的谜语歌曲,好,咱们一起把歌词来读一读 听录音,生学着哼唱,并辅助动作。

2、师:其实不只山东有谜语歌曲,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歌 谣,下面跟老师走进云南,欣赏一下彝族的风土人情。

全体学生搭乘“火车”(多媒体展示火车图片),并在《火车开了》音乐中走进云南。师播放风景图片(边讲述),并附背景音乐为《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云南彝族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幽幽的山谷仿如世外桃源,层层的梯田象一首韵味实足的诗歌,稻子熟了,金黄的颜色代表着丰收的喜悦。那里的姑娘们个个能歌善舞,每逢节日里,她们便身着盛装,翩翩起舞。看她们的姿势多优美呀。同学们,看看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戴头帕、衣服包彩边,戴银项链)

师:彝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一年四季除了影响较大的火把节,彝族年,选美节等,(并附有各种节日的图片)还有属于儿童自己的节日,儿童节用彝族语言叫“阿依蒙格”。生跟老师学彝语

播放彝族经典民歌《猜调》,并对此歌曲简介。

师带领学生在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中跳一跳彝族舞蹈。

3、谜语不但涉及到字谜,歌谜,就连戏曲也不甘落后。同学们知道哪些戏曲?(略)(1)多媒体展示黄梅戏剧照

师放黄梅戏《对花》片段,并附歌词,学生猜测。同学们来总结一下黄梅戏的特点是什么 师范唱一句,学生评论

(2)老师带领学生清唱《对花》片段,并附有黄梅戏动作,学生边唱边模仿(3)知道黄梅戏起源于什么地方吗? 老师介绍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或采茶调,它起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以演唱“两小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传入安微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的言说唱,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

5、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唱了山东的《猜谜谣》,欣赏了黄梅戏《对花》,学跳了彝族舞蹈,欣赏几首有趣猜谜调,了解了各民族的歌曲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调,如,浙江民歌《对鸟》、广西民歌《刘三姐》,东北民歌《正对花》等等。希望大家都能热爱民歌,并能继承发展,也愿中国的民歌艺术常青。

第四课时:老鹰捉小鸡教案

教学目标:

一:初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相互合作的能力。二:初步训练学生能听着音乐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教学重难点:听着音乐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教学过程:

一:1:常规练习:师生问好、音阶练习2:发声练习:2/4 1 3 | 5 3 | 1 — || 啦……………………….(抒展地、有幸福感地)3:节奏练习:2/4 XX X | XX X | XX XX | X — || XX XX | XX X | XX XX | X — || XX XX | X X | XX XX | XX X || XX XX | XX X |XX XX | X — || 二:新课学习:

1:从游戏《老鹰捉小鸡》的规则谈起。2:朗读歌词,注意语气的表达。3:节奏学习导入旋律学习(二~三遍).

4:歌曲学习:先用轻声哼唱二遍后用有感情地唱出(教师从旁指导). 5:听录音后随录音伴奏唱一唱(注意轻松愉快的声音的运用)。三:学习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规则。

六人一组,其余同学边拍手边唱歌为游戏的同学伴奏。(如天晴和条件允许可到室外进行)三:(机动时间)小结

下载二数  第五单元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数 第五单元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五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

    第五单元教案

    2010-2011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案 制定者:高瑞霞 数学学科第三册第五单元 制定者:高瑞霞 2010-2011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案 制定者:高瑞霞 五、方向与位置 单元分析:......

    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加与减 教学内容: P43~44 买电器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第五单元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学内容: 1、24时记时法。 2、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3、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

    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天长地久 年级:高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综合课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的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音乐剧《猫》的片段......

    第五单元教案

    13、守信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9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

    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内容简析: 本单元课文以“勤奋学习、热爱科学”为专题,选编了4篇课文。《说勤奋》教育学生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李时珍夜宿古寺》赞美了李时珍......

    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丰“爱”为题材,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七颗钻石》、《平分生命》、《倾斜的伞》是精读课文,《一颗小豌豆》是略读课文。 单元目标: 1、通过本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