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汉语教案第三课战士守岛1

时间:2019-05-15 02:3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汉语教案第三课战士守岛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汉语教案第三课战士守岛1》。

第一篇:高中汉语教案第三课战士守岛1

第三课 战士守岛

授课老师:阿依古再丽·图尔荪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一群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战士,通过艰苦的劳动把小岛变成了美丽的家园,军人不仅是祖国的卫士、最可爱的人。2.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3.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句型: 流水句: 是„„叫„„从„„

设问句: 是„„是„„还是„„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爱岛、爱祖国的情感。2.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词语:

码头、通讯、垒、瓷、授粉、雷达、晕船、瓜秧

3.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流水句,设问句,并准确的运用这两种句型。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战士的艰苦生活,让学生明白我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却离不开战士们在边远地区保卫祖国。

2.通过对话,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记叙文有六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并让他们领悟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手段

新课改教材必修一,黑板、课件

五、课时安排: 5课时

六、课前准备

(1)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课文中的疑难点(字、词、句)3.学生能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练习1,预习词语)

二、初学课文导入

导入一:你们想象中军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你们也想当军人吗?有没有想过体验一下军人的生活?为什么?

导入二:同学们:从图片上我们看到了我国海岛战士不辞辛苦守卫着祖国的边疆的英姿,一年四季他们都要守在岗位上保卫祖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岛战士身上的故事。请同学们翻开第三课《战士守岛》 初读课文

1.方法和任务:小组内解决疑难字词句并讨论交流初读感受。2.预设问题:(1)小高是谁?

(2)小高的纸箱里有什么东西?(3)那天晚上有什么晚会?

(4)瓜秧上为什么一个西瓜也没有结?(5)我和小高坐什么去宝石岛?

3.各小组汇报,主要的收获和未解决的问题。在大班里解决课文中的疑难点。(包括生字,生词、句型)

教学提示: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先讲体会,不在乎语言的正确与否,不必求全,有多少说多少。

朗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进行领读、抽读、齐读)

四、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读课文,达到能完整复述。2.写一段你对“小高”看法。

第二、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

教学目标:

1.联系作者描写的故事情节,认真把握人物的特点,理顺文章的条理。2.掌握文章的结构

一、检查预习情况:

二、深学课文

1.文中为什么说这十一个特别的晚会? 2.课文中的“宝石岛”是一个怎样的海岛 3.理解“小精灵”在课文里指的是什么。

4.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小岛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爱国爱岛的乐观情绪? 5.全文的主题是通过哪两条线索展开的?

方法和任务: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出的答案由小组代表在大班汇报。鼓励进行组间的讨论

三、小结文章的结构

记叙文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同学们已经初步读懂了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战士守岛》,进一步分析和学习这篇课文。

1.故事的六个要素  时间:夏天的一个下午  地点:回宝石岛的船上  人物:小高、我、站长  起因:小高带一些昆虫回宝石岛  经过:在宝石岛种西瓜  结果: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 2.理出本文的线索 

纸箱:

小高抱着一个纸箱子—“尝瓜会”--一个小瓜也没结—每一朵雌花进行了人工授粉—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那个纸箱子的秘密

四、课内练习:

做教材中练习2,3

六、课外延伸:

练习5,6

第四课时 强化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进一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2.体会文中各个人物的对话风格和性格特征。3.查缺补漏,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一、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练习4)

二、教学过程

请大家分角色朗读,再体会一下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等一会儿我们还要看一下同学们精彩的课本剧表演。好,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文中人物对话

1、方法和任务:要求学生在合作基础上完成,角色和旁白等任务分配由自己协商决定,通过抽签方式到大班汇报。

2、活动提示:为增强竞争性,提高参加活动积极性,教师提议建立临时评委会,结合大班意见,给各朗读小组评分,登记成绩。

四、复述课文

方法和任务: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主要情节,先在小组内复述,然后小组再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

五、延伸拓展

这篇阅读课文,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宝石岛,更让我们看到一位海岛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热爱之情。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改造海岛,保卫着海岛。我们相信,不久,海岛将变得美丽、富饶。

通过刚才的分角色,我们看到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很好,对人物的心理特点把握得也很准确,下面请结合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预设问题:如果你参军,部队安排你去宝石岛一样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你愿意吗?。

六、课后小结

七、布置作业

联系电话、电影、小说和你自己亲身感受的军顺生活,说说军人生活的苦与乐。

第五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

1.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2.口述对家乡的变化

一、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二、交际训练

1.教师鼓励学生从教材的学习中跳出来,联系生活实际讲真话,写出自己对军人生活的感受。

2.在小组内讨论各族人民是怎样团结一心,建设美好家乡以及家乡的巨大变化。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或写出列提纲,并小组集体讨论修改后,推选代表大班发言。活动提示:

为增强竞争性,提高参加活动积极性,教师提议建立临时评委会,结合大班意见,给各朗读小组评分,登记成绩。

三、课内练习1 课外阅读:练习7

四、作业

复习本课所学内容,预习新课词语

五、课后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驻守海岛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西沙所有岛屿的官兵都可以和家里直通电话。西沙内部的网络已经建成,中央电视大学八一远程教学网已经在西沙开通。西沙医院可以通过网络请北京专家同步可视会诊疑难杂症,甚至指导手术。西沙每天可以从卫星下载当天的图文信息。为 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西沙,了解南海,驻岛海军战士还建立了西沙海洋博物馆。在这里,巨大的海龟、各种鱼类、美丽的珊瑚等标本令人惊叹不已。使我们越发感到,西沙群岛就像是镶嵌在南海上的一串明珠,富饶美丽而神奇,期待我们去开发。

第二篇:战士守岛词语

战士守岛词语

垒(动)垒院墙、垒围墙

他在同父母一起垒院墙。授粉(动)受精。经过授粉 人工授粉 这种植物需要人工授粉才能结果。节奏(名)节奏快慢 音乐节奏

他随着音乐节奏跳起了新疆舞。捏(动)捏泥巴 捏泥人 拿捏

美术课上,艾力正在捏泥人。

探亲(动)看望久别的亲人。

回家探亲 探亲归来 打算探亲 探亲表 1哥哥在外地工作,这次回来是为了探亲。2他去北京探亲了。

播种(动)种植(近)

播种小麦 春天播种 需要播种 播种(动)种植(近)

播种小麦 春天播种 需要播种

春天我和家人一起在地里播种小麦。

扎根(动)安家落户。生根(近)

扎根边疆 落户扎根

为了祖国的建设,我在边疆扎根。

沉闷(形)使人感到沉重而烦闷。同:烦闷 这里的气氛,让人感到沉闷。来历(名)人或事物的历史背景。来历不明 他的来历

这个人来历不明,我们要小心。

前往(动)同:前去;反:停歇、停下

我陪同妈妈前往北京。

打住(动)停止,停住(近)

就此打住 打住话题 不要打住

我们这节课就此打住。人工(形)人为。(反)天然、自然

人工湖、人工形成、人工合成这种东西是经过人工合成的。

照看(动)照顾、看护(近)

照看孩子 照看一下 照看房屋 照看亲人

妈妈不在家,我要照看弟弟。

马虎(形)粗心(近)细心、认真、仔细(反)

十分马虎 马马虎虎 做事马虎

他做事十分马虎。

第三篇:快乐汉语第三课教案

第三课

你家在哪儿

海南师范大学宋安琪

教学目标:

1、掌握生词“家、在、哪儿、北京、上海、香港、他”。

2、掌握句式“你家在哪儿?我家在北京。”

3、学会写汉字“我、在、北、京”。

4、学会生母“b

p

m

f ”的发音。教学重点:问居住的城市。

教学难点:生母“b

p

m

f ”的发音,汉字“我、在、北、京”。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用具:课件、生字卡。教学步骤:

一、复习第一课、第二课。

卡片识字,师生对话。

二、学习生词。

1.家:我家

你家

他家

2.在:在中国

在美国

在英国

我家在中国。你家在美国。他家在英国。3.哪儿:在哪儿

4.北京 :我家在北京。5.上海:他家在上海。6.香港:香港在哪儿? ①老师带读生词、组词造句。②利用课件,介绍北京、上海、香港。三、四、五、做练习1,听录音,在照片上标号码,练习目的是熟悉三个地名。做练习2,朗读,练习目的是掌握生词和句型的发音。

做练习3,听录音,按照内容把人物和城市联系起来。练习目的是把三个主要城市的发音、意思和汉字联系起来。

六、对话练习,掌握本课句型。

1、老师问一个学生:“你家在哪儿?”学生回答:“我家在„„”。

2、全班学生依次进行。

3、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

七、做练习5,把汉字与相应的英文或图案用线连起来。练习目的是认读本课生词。先做连线练习。

八、九、写汉字,“我、在、北、京”。语音练习。

1.老师示范,学生跟读,边读边用手“画”声调。b:

bù p:

pù m:

mù f:

fù 2.儿化

wánr

huàr

nǎr

xiǎo háir

xiǎo zhūr 玩儿

画儿

哪儿

孩儿

qì shuǐr

bǎo bèir

yǒu qùr

yì diánr 汽 水儿

贝儿

趣 儿

一 点儿

第四篇: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三课教案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三课教案

制作人:柴俊星、辛慧 海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一.教学类型:

新实用汉语课本(英语版),出版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二.教学对象:

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地点: 五.教学目的:

1. 语音

(1)声母:zh,ch,sh,r

(2)单韵母:-i 复韵母:ei、ou、an、ang、eng、iao、iou(iu)

(3)三声变调

(4)“不”的变调

2. 交际

(1)初步学会运用“认指人”

(2)初步学会如何运用“问国籍”

六.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

2、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

3、使用中介语

4、用例句展示

七.教学内容:

课题:《她是哪国人?》

八.教学难点:

声韵母发音要领;汉语声调;三声变调;“不”的变调。

九.教学步骤:(一)、导入。(二)、课文。(三)、课文生词:

在生词部分可用英语、中介语、图片、(四)、语音讲解:

(1)声母:zh,ch,sh,r

(2)单韵母:-i 复韵母:ei、ou、an、ang、eng、iao、iou(iu)

(3)三声变调

(4)“不”的变调

(五)、会话练习

(1)初步学会运用“认指人”

(2)初步学会如何运用“问国籍”

(六)、课后练习。

ppt展示来讲解。

第五篇:民族高中汉语教案

高中汉语第六课《挑山工》教案

方晓华

一、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30个词语,能运用常见的学习方法理解词语。结合情景运用重点词语:拘束、耽误、朴素、随、轻快、壮丽、敞开、拴、健美、碰、一个劲儿、意味深长、心悦诚服。

2.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下列句型的运用:

(1)我们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形/动+怎么就怎么

(2)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像仙人一样,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3)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跑到我们前头了? ...怎么反而······

(4)我原先哪里知道这件事,还不是你们后来告诉我的吗?哪......里······还不是

(5)别看我们走得慢,走长了你们就不一定能赶上我们了。别..看······

3.课文的表述方式。(二)能力训练点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利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写作和真实交际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挑山工认准目标,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到我们需要挑山工这种精神,从挑山工 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内在的美,含蓄的美。

1.尽可能的查找关于挑山工的资料,便于理解课文。

2.观察我们身边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劳动中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美。

二、学法引导(一)学习重点 1.重点词语(略)2.句型(略)

3.课文内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获得对挑山工的全面的认识。

(二)难点

1.怎样让学生揣摩挑山工的话语中含有的意思。2.怎样让学生体会挑山工的生活和胸襟。3.怎样向普通的劳动者学习,学习什么。(三)解决办法

1.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想,理解句子意思。2.采用小组讨论法,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三、教具准备

折尺、关于挑山工的投影片、画。

四、师生、生生互动活动设计

1.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2.自学生词语和新句型,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3.有感情朗读课文,生动地讲述挑山工的故事或者表演挑山工的故事。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 时检查词语预习

(1)老师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

任务:学习掌握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要求:以自学和小组学习为主,把不懂的词语挑出来,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

(二)交流预习

1.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汇报。汇报以下内容: ①词语的读音,正确的朗读词语表; ②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掌握学习方法; ③词语的使用,能正确造句、表达思想 ④交流学习方法,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 ⑤还有哪些词语没有弄懂或不会用?

2.对疑难词语进行讨论,互帮互学,争取在小组内解决。可以用下列练习来测试学生预习的情况。(1)读生字,学词语。

从“褂”字的意思,联想它的偏旁。

从“腾”字的右下偏旁的“马”字联想它的意思——万马奔腾。比较“泰”和“奏”、“甩”和“用”两组字有什么区别。(2)辨字组词,加深记忆。奏(演奏)泰(泰山)诚(诚实)城(城市)甩(甩动)朴(朴素)(3)理解词意。

①从汉字的组合及其意义来分析词义: 健谈敞开攀谈极顶游人轻轻快饱览壮丽 腾云驾雾意味深长心悦诚服不解之谜 ②从汉字的结构分析词义:壁 碰 ③从已经学过的词对比学习新词意:

光——仅、只现——露、表现拴——捆、拘束——受约束、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去

④联系已学过的形容词重叠法理解下列词语:光溜溜、沉甸甸(4)词语运用,模仿造句或提供情景造句。

(三)大班汇报。

1.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小组学习的情况:哪些词语学会了,还有哪些词语不懂或不会用;基本的学习方法。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疑难词语。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很不自然。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朴素:不浓艳,不华丽。

意味深长:意思和情趣值得慢慢体会。

心悦诚服:悦,愉快。诚,真心。从心眼里佩服。憨厚:憨,朴实。厚,老实、厚道。腾云驾雾、一个劲儿等在理解课文中理解。

(四)疑难词语的强化训练

回到小组中,每个学生再模仿造句运用。

(五)小结本课的学习,评讲各组的学习,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熟读词语

2.用重点词语写一段话,或者连续造句。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一)(一)老师布置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课文第一、二段的要求: 任务:①读懂每一句话,理解两段话的主要意思和表述层次。②掌握运用新的句型。③熟练地朗读课文。

(二)阅读课文

1.小组阅读。可以是每个小组都读第一段,比赛看那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好。也可以是几个小组读第一段,其他的小组读第二段。要 4 求读懂每一个句子,了解每一段说明的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学生轻声阅读或默读本段,边读边想挑山工当时登山的情形,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挑山工的登山特点呢? B.小组讨论。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2)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先讲挑山工的姿势,再讲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板书“姿势”、“路线”、“折尺形”)从文中找出讲挑山工姿势的话读一读。

(3)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教师拿出折尺给学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较折尺与直线的线段,从而让学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线,二是折尺形比直线要长。

走折尺形路线一是东西不碰在台阶上,二是还能节省些力气。(4)挑山工走折尺路线带来什么困难? 路程比游人大约多一倍。C.小组齐声朗读第一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

A.学生轻声阅读或默读本段,边读边想挑山工为什么总是跑到游人的前面去了?

B.小组交流

(1)作者对什么感到奇怪? 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2)“腾云驾雾”指什么? 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本课来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赶 5 到前面引起的联想。

(3)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一比,谁朗读得好。

C.小组齐声朗读第二段。2.全班交流。

(1)各小组汇报课文阅读的情况,提出疑难问题。(2)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疑难问题。

问题1:什么是折尺形走路法,书上是怎样表述的? 问题2:书上是怎样提出问题的? 问题3:前两段有什么关系? 3.小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第一、二段。(2)简写各段的意思。

第三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二)(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己阅读本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 分别在什么地方? 在什么情况下相遇?(2)“攀谈”是什么意思? 作者为什么要“走过去跟他攀谈”?(3)注意作者对那个挑山工外貌的描写,思考为什么要突出其外貌特征?

2.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谈一谈,最后全班交流。3.交流:

(1)“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但结果总又是他走 6 到了前面。(学生交流这个问题时,板书“经历”“山下”“回马岭”“五松亭”。)(2)攀谈就是闲谈,随便聊聊。因为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开心中的谜。

(3)敞开白土布褂子,露出鲜红的背心——光穿鲜红的背心,显出健美黝黑的肌肉(形容走热了,赞颂其身体的健美)

矮个子、黑脸(职业特征)——白牙齿(反忖其黑)

4.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诉别人事情的语气读,挑山工的话用解释的语气读)(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想一想,本段主要讲了什么?(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谜)为什么要以作者的话引出问题来?(作者对这个问题一直解不开,存在心里,有这个机会接触挑山工,当然要问他了;从文字上来看,这是作者安排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引出下面一段话)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组讨论着读。2.讨论:

(1)挑山工是怎样为作者解开心中不解之谜的?(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如果能用自己的话说更好)

(2)归纳一下,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3)为什么“挑山工”和“游人”有这么多不一样呢? 3.交流:

谈谈对挑山工的话的体会:

(1)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高兴怎样就怎样;挑山工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往前走。

(2)游人是来游览的,哪里好玩就停在哪里,目标散乱;挑山工 7 有任务,目标专一。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小组讨论着读。

(1)“包蕴”、“哲理”分别是什么意思?

(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什么意味深长的哲理? 2.交流:

(1)“包蕴”是包含的意思。“哲理”是有着普遍意义的、有深刻意义的话。

(2)只要认定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走长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样东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来走得很快,结果反而比挑山工慢。

(3)这个从登山中得出来的道理,上升到普遍哲理上来看,指什么?

(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只要踏实坚持做,就能够达到自己定的目标)

(4)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上述哲理。(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齐读本自然段,便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后面的话是干什么用的?(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此“我”需要“它”。这里的“它”从字面上看指什么? 实际指什么?(3)“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理解这句话,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

2.讨论交流:

(1)句中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破折号后面的话是描述“我”画的一幅画的内容(画面)。

8(2)它字面上讲指的是这幅画,实际上是指画中主人公那种认定目标、坚韧不拔、不断攀登的可贵精神。

(3)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句子。前半句讲结果,后半句讲原因,意在强调后者,即“我”需要挑山工这种精神,它将永远激励着“我”。这句话之所以这样表达,除了强调意义之外,写作上是因为全段话都是在讲这幅画,所以必须以画开头。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至第七段。(七)小结,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文中挑山工讲的富有哲理的话写下来,并写出自己对这些话的理解。

第四课时 课文材料的运用

(一)复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听力训练

老师讲述课文的故事,学生听后回答相关的问题。

1.讲述的内容不要完全和课文一样,可以加加减减,自由加工;讲述尽可能口语化,不要有长句。

2.交流:

(1)由学生自己归纳老师讲述的故事的内容,找出老师的讲述哪些与课文不一样。

(2)小组代表提问,请其他小组的学生回答。

(三)复述表演课文

1.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复述课文内容。可以分段复述,也可以全文复述。

2.表演。在复述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选2—3人,分别扮演挑山工、作者和游人,演示课文的内容。准备好了之后在大班表演,评出表演最好的小组给与奖励。

(四)小结课文的学习,布置作业 1.熟练朗读全文,并能流利地复述课文。2.写复述提纲或归结全文的意思。

第五课时 真实交际

1.做听力训练。2.检查阅读短文。3.组织自由谈话。题目是:(1)你从挑山工身上学到了什么?

(2)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你怎样理解挑山工的话?

4.作文:写一篇“挑山工精神赞”。要求写清楚什么是挑山工精神,为什么要发扬这种精神,你怎样向挑山工学习。

5.总结全课的学习,评讲作业。总结全文

作者在文章开始提出了疑问→挑山工并不慢,然后写与挑山工在泰山上四处相遇,并从挑山工的话中解开了心中之谜,因为挑山工“一个劲儿地朝前走。”作者非常敬佩和赞扬挑山工的精神,因此画画自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同学们,登山如此,走路如此,我们的学习同样如此,必须具有挑山工的这种“一个劲儿朝前走”的精神。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挑山工这幅画挂在心里,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6.布置下一课重点词语的预习。

(1)下一课的词语共33个,重点学习的词语15个:

倾泻、伸懒腰、打寒颤、绞、妄想、下意识、吝惜、暗自、幸亏、10 不致、塌、呆滞、瞬间、合拢、庆幸

(2)学习方法

A.查字典弄清楚下列词所指的意思: 腭下 喉结 手腕 腋窝 栗子 B.联系已学过的词语,比较下列词语的区别

霎时——瞬间 打寒颤——打哆嗦 妄想——企图,幻想 下意识——不知不觉、没想到 吝惜——爱惜、珍惜 蹒跚——走路摇晃 幸亏——多亏、幸好 依——靠、挨 塌——垮、陷 惶惑——疑惑不安

C.分析词语结构,从汉字组合中学习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不致 昼夜(白天为“昼”)合拢 庆幸 暗自 夹杂 D.从汉字结构理解字义:

擎:上下结构,上表音,其表义,“手高举”的意思。

六、教学资料 1.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冯骥才,当代作家。祖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现为在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专业作家,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中篇小学《铺花的歧路》《神鞭》《三寸金莲》等。

2.泰山简介

五岳中的东岳,又称岱山、岱宗。泰山长约200公里,主峰至皇顶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以北。泰山突兀峻拔,雄伟壮丽。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均在此封禅,祭告天地。泰山是我国著名的山岳公园。“旭日东升”“晚霞西照”等为泰山四大奇观。五松亭和回马岭都是泰山的游览点。泰山山路陡峭,车辆无法通行,山上的货物大都 11 靠人力运送。已有缆车,但仍有挑山工运货物于山路中。

3.全文主要意思和段落意思

掌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课文,并能提高分析综合和表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归纳意思,不求唯一正确,而是通过分析归纳,锻炼学生的汉语分析、综合、表达能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算对。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挑山工负担重、路程长,实际速度却比游人快。(概括地写挑山工。)第二段(第3、4、5、6自然段)写“我”遇到一个挑山工,证实挑山工的速度的确比游人快,并搞清了为什么会这样快的原因。(具体地写一个挑山工。)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启迪和激励了“我”。

主要内容:讲的是“我”在泰山上遇到一位挑山工,挑山工虽然身担重物而且看似走得慢,却常常走到“我们”前面,通过交谈“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并挂在书桌前,借此画和挑山工勉励自己永远向前。

下载高中汉语教案第三课战士守岛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汉语教案第三课战士守岛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第二册第三课荷花淀教案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荷花淀》 4荷花淀 【教学目标】 1、 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

    汉语口语速成 第三课你吃什么教案

    组员:毕高燕 陈康静 陈维荣 成彦庆 葛帅董立鹏 侯敏井远君 备课:陈康静 教学方法示范:听说法 《汉语口语速成》第三课 你吃什么 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看图学习,认识并会读生词,......

    高中汉语必修5教案

    《母爱的较量》教学设计 课题:母爱的教量(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本课生词的读音和字形,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

    斑羚飞渡 高中汉语教案

    第五课斑羚飞渡 总体目标 : 1.把握本文整体,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所学词语进行发音准确的朗读课文,并回答预设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合作学习精神,能够......

    走向胡杨高中汉语教案

    走向胡杨高中汉语教案 乌什县第一中学 新疆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 2014汉语电子教案 1 第六课 走向胡杨 词语学习(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33个......

    汉语专题1教案

    汉语专题一 教案一 教学目的: 1、要求学员了解期末复习要求 教学内容: 1、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抓住重点,全面复习。 2、掌握常用的名词概念 3、弄清教学内容框架,注意掌握......

    新疆维吾尔族小学双语三年级汉语第三课教案5篇

    第三周 第1课时 第三课 课文一: 伞 (词语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词语部分,使学生熟练掌握词语中生字的字形和读音,并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标准发音、意思和使用方法、范......

    《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第三课教案[精选合集]

    第三课教案 一、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二、使用教材 《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第三课 三、教学对象: 学生水平:初来中国的零基础语言进修生 人数、国籍:共20人,来自英国、美国、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