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语言教学理论探索解读
全语言教学理论探索
导读:在户外游戏时段增加读写材料。全语言教育家指出幼儿功能性书写的需求,尤其是做表格及书写指示的需求,会延伸到户外游戏中。
全语言已成为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的代表性理论,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成为幼儿及小学课程的一股潮流”。“whole”的原意是“所有的、完整的、完全的”,是针对语言及语言学习而言的,这个词很好地体现了该理论的核心精神——语言是完整的、整体的,不可分割成孤立的语音、字、词和句子片断;语言的学习也是完整的,应包含对学习者个人有意义的语言而不可被划分成内容或技巧的部分;语言的学习应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完整的语言观的统领下通过整合的语言学习逐渐建构起来。研究全语言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幼儿语言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可以借鉴的实践模式,并发现其对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启示。
一、全语言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
全语言理论受主张自然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哲学观、主张整体化的课程观、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及生成读写的影响,尤其是后两者对全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影响较大。
(一)主张自然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哲学观
全语言主张自然的、以儿童为本位的观点可追溯到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卢梭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本位,顺应自然。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应让儿童获得直接的经验,使其各项能力得到自然均衡的发展。福禄倍尔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引导幼儿天赋能力的发展,发展其内在的本性与潜能。杜威主张教育的本质就是生长,儿童的生长应以儿童为中心,依照其兴趣与能力来培养,并注重做中学。
(二)主张整体化的课程观
对全语言课程的整合观有很大影响的是杜威的课程观点。杜威认为学校应重视课程整体化教学,应把数学、历史等科目联系起来,并按照这些科目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联系的方式来组织。
(三)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儿童语言获得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是建构的过程,这为全语言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既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生理成熟与认知的发展,更需要在交往中进行;儿童是积极主动的语言建构者,语言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习得来的,而是在儿童的当前认知机能与当前语言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的;语言获得和通过语言学习是统一的。
(四)生成读写(EmergentLiteracy)
新西兰学者玛丽·克雷(MarieClay)1996年在其博士论文《生成的阅读行为》(EmergentReadingBehavior)中第一次使用了“生成读写”一词。持生成读写观的研究者认为“Emergent”即“生成性”这个词很好地体现了生成读写的核心精神:成为能读会写的人是一个连续的生长过程。古德曼(YettaGood—man,1986)曾将这个过程形象地比喻为“不断成长的大树”。
生成读写的主要观点如下:
1.儿童学习读写和学习口语一样是在生活中进行;
2.读写发展是一个社会历程,人际互动关系是幼儿早期读写发展的社会基础:
3.幼儿是读写学习的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
4.阅读和书写相互关联发展。
二、全语言教学理论的特点
(一)完整性
完整性是全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指的是语言本身的完整性和语言学习历程的完整性。
1.语言本身的完整性
全语言理论认为学习语言首先要保留语言本身的完整性,传统语言教育的由下而上的学习观(学会了每一个部分,就学会了整体),强调学习语言的细节,忽视意义的沟通。这都是与孩子们先前由口头语言经验所发展出来,有关如何写具有功能性的完整文章的概念前后矛盾的。因此,全语言幼儿园提供给幼儿完整的语言材料,例如,完整的句子、文章、语言事件的对话等,强调通过完整的文学作品来陶冶幼儿的情操,使幼儿获得信息及完整文章的概念。其次,全语言理论认为,每一种语言形式对使用者而言都是一组可贵的语言资源;说话方式不同的人,语言能力并非有高下之分。
因此,要保留语言的完整性,不能因为说话者缺乏社会地位,就不认同某些语言、方言和特定的语言形式。
2.语言学习历程的完整性
全语言教育家认为听说读写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是统整的。例如,古德曼曾指出所谓必须先学会阅读,然后才能学习其它事物,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幼儿借着语言学习各项事物的时候,同时也学会了听说读写,以及语言本身的形式结构。这三件事同时发生,而且发生在真实的语言事件中。因此,全语言幼儿园让孩子因为需要而从事听说读写的活动,进行整体教学。
(二)真实性
真实性是全语言的本质.包括语言本身的真实性和语言学习的真实性。
1.语言本身的真实性
全语言认为传统的语言教育提供给幼儿的是属于他人经验的语言,与幼儿的实际生活不相干,不具任何社会功能;应提供给幼儿属于自身经验的,与其自身相关的、具有社会性功能的语言。
2.语言学习的真实性
在全语言幼儿园里,全语言教师采用的是来自于生活的各式各样真实的材料,并让幼儿在参与阅读及写作的真实情境里,自然地学到阅读及书写的概念。在全语言课程中这种真实性主要表现在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游戏中自然地获得语言。
(三)建构性 建构性是全语言教学的基础。全语言教师认为幼儿读写的发展是充满活力的建构性的历程。
例如,全语言幼儿园没有一套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按部就班”的写作课程。
全语言教师欣赏“孩子们正在建构书写”的行为,他们确信幼儿出现的错误是幼儿自然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学生经过适当的阅读和书写课程,一定能学会传统的拼字及书写,而自己的职责就是接纳在各个写作发展阶段的孩子,视他们都是小小作者,提供时间、材料,为小小作者准备一个互动环境,协助幼儿自己去学习并创造,而不是直接去教他们写什么,如何写”。
再如,全语言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区,特别是图书区与书写区的安排也都体现了建构的观点。全语言教师将图书区安排成受幼儿欢迎的、生动的社会场所。让幼儿在其中和书本或故事书互动,借此来协助幼儿探索阅读材料。
对书写区的安排来说,全语言教育者认为一个成功的书写区最重要的本质在于书写的理由,不仅止于物理情境的布置(要能协助幼儿成为小作者),还要能让老师能与幼儿互动。
(四)以儿童为本位
以儿童为本位是全语言的出发点。首先,全语言认为应让儿童拥有语言学习的自主权。全语言教育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让学习者感到语言学习是具有个人意义的、有用的、有趣的,还要让学习者有使用语言的自主权。他们可以决定使用语言是为了什么目的、如何去使用及何时使用等,而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这些权利。
其次,全语言认为应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如他们是谁、来自何处、说话的方式、阅读的内容及入学前的经验等等,特别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教师“不应该对孩子施予行为修正或严格训练,将他们变成长相、行动和说话等都很像的芭比娃娃和肯恩娃娃”。
最后,全语言提倡对儿童进行纵向的评价。全语言幼儿园的教师会在非正式的情况下观察并做评价,将观察结果作为评价和修改教学计划的依据,同时也帮助儿童发展自我成长的评量,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语言使用是不是成功。再如.给那些常常焦虑“孩子是否学到基础技巧”的家长、老师及行政人员看孩子的写作作品以及孩子阅读的磁带,或邀请他们直接观察孩子的进步。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家长及行政人员了解孩子所犯的错误正显示出他们背后的能力、发展中的长处及全语言的效果。
三、全语言教学理论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
(一)主题式单元
全语言幼儿园的课程是以主题式单元为核心架构的。所谓主题式单元,即是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及发展为出发点选择、确定主题,依照主题为中心来安排一天的作息,将主题融入到各段时间和活动内,并以主题来统整不同领域的活动、安排课程。主题可以是科学的、文学的、社会的、艺术的、人类的、物理的,或结合数种为一单元。主题式单元发展的幼儿读写经验包括:分享式的写和读、朗读和反应、独立的读以及独立的写。这些经验呈现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活动和游戏活动的课程架构中。
整合式的主题单元能够让幼儿在学习各领域知识的同时将语言整合入学习活动中,从而使语言学习和通过语言学习达到统一;为幼儿提供机会选择真实又相关的活动,让幼儿参与计划、从事建构性的研究活动,从而融入一个完整的探索研究的活动气氛中;同时,因为主题提供调查,语言使用和认知发展的焦点,从而让幼儿把学到的视为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在一个学科领域下支离破碎的信息。因此,可以说这种整合式的主题单元充分体现了全语言的完整性、真实性、建构性和以儿童为本位的特征。
(二)游戏
游戏是全语言幼儿园课程最实质的部分。在全语言幼儿园里,整合式主题单元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在游戏时间进行的,游戏是全语言课程的重要实施环节。每天,全语言教师都会为孩子安排自由游戏的时间,且孩子从人园开始一整天都能自由游戏。全语言教师一般都会在作息表上标出游戏时间。在保证游戏时间的前提下,全语言教师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为幼儿创造一种从容不迫、支持性的游戏气氛,并在必要时积极投入于其中,鼓励、支持、引导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建构性的学习。全语言教育家特别指出除了保证充裕的游戏时间以及有成人(老师)鼓励游戏者以外,还可以通过在游戏时间增加书写材料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全语言环境。如:
1.幼儿来园时段增加读写材料。如孩子早上来园时段可以使用出席板,在幼儿名字旁边放上一个小衣夹,或者老师可以在一个海报板上面贴上放图书卡的小口袋,每个口袋外面都印有小朋友的名字,孩子们可以把他们的名字放在这个小口袋里,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练习阅读自己的名字(ug}llin&Martin,1987)。全语言教育家认为随着在幼儿来园时间读写材料的增加,孩子们渐渐能把阅读与书写视为一天中一个自然的开始。
2.在自由游戏时段增加读写材料。例如,研究者观察到在烹饪区增加食谱及蛋糕装饰的书籍后,幼儿会注视书中的图画,念一些常见的名词(例如蛋糕、面包),然后翻阅食谱假装在阅读。
2.在户外游戏时段增加读写材料。全语言教育家指出幼儿功能性书写的需求,尤其是做表格及书写指示的需求,会延伸到户外游戏中。例如。有个叫埃里克的小孩发现了一个展现自己权威的新方法,他写下玩篮球的规则,并把它贴在篮球架的背面。总之,全语言教师会竭力创造读写的游戏环境,以自然地促进幼儿读写的发展。
(三)小组活动时间
在全语言幼儿园里,“小组活动对孩子来说,就是说话时间、分享时间、格格笑的时间、或‘聊些新玩意’的时间。对老师来说,它是一个为孩子探究新主题、娱乐、给予新知,以及启发好奇心的时刻。老师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小朋友的群体意识,安排一天中的特定活动,或是分享和主题有关的知识和新资讯。”组活动通常为20-30分钟,但由于全语言以幼儿为本位,所以其时间长短和互动形态都是为幼儿设计的,会随着年龄及幼儿的兴趣与能力不同而有所
不同,是一段弹性的时间。全语言教师珍视小组活动,认为最重要的是小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舒适地坐在一起成为一个班级团体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幼儿学会通过积极参与倾听并回应老师的指示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互动、沟通,这种互动与沟通为幼儿语言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因此,全语言教师把小组活动看作一段促使幼儿成为倾听者、谈话者、阅读者以及书写者的宝贵时间。例如,当孩子们坐好,小组活动的开头歌曲结束之后,许多全语言老师就开始征求一些新闻报告,来引导孩子说话。孩子可能会做一个气象报告,或展示一些自己的或家人的新物品,或是宣布当天教室里安排的特殊事件。全语言教师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无法强求幼儿成为良好的倾听者,但的确可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同时幼儿一边把老师看成沟通的模范角色,一边学习组织自己的思想和向他人报告信息的方法,发展自己的谈话能力。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乌申斯基曾说:“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由此可见,语言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语言教学理论作为一种基于多种教育学、心理学、儿童语言获得理论综合而成的、内涵丰富的语言教育理论,对我国当前的幼儿语言教育理论不无启迪。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地理教学语言幽默探索
地理教学语言幽默探索
现代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课堂教学讲究理趣和情趣,因而教学语言幽默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地理学科内容广泛,自然人文兼备,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语言幽默在地理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一、把握地理教学语言幽默的本质特征
幽默是思想、才学和灵感的结晶,是哲理和情趣的统一。教学幽默具有幽默的一般特点——机智性和趣味性,又具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即在教学中的教育性。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是教学幽默的显性特征;同时教学幽默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或哲理,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教育性是其本质特征。
怎样做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和谐统一呢?首先,教学幽默要契合教学目的和内容。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才智。如果置教学目的和内容于不顾,东拉西扯,为幽默而幽默,那就会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给学生以油滑之感。其次,教学幽默应符合学生实际。教学幽默与一般的幽默艺术不同,它的场所是课堂,对象是学生。教学幽默的深浅度应与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力和接受水平相一致。如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存在差异,初中生的抽象思维主要靠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逐步进入理论型,辨证思维发展迅速,能够理解深层次的语言内涵,因而幽默运用的层次应有所不同。如果不考虑学生生活阅历、文化知识的背景差距,不考虑如何引起师生双方的心灵沟通,学生就无法领略幽默所散发出来的妙趣,幽默的审美价值也将荡然无存。第二,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会冲淡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低级趣味,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如一位老师看到有同学在打瞌睡,便当众奚落:“你们知道猪的爱好是什么吗?”这种讽刺挖苦式的幽默虽然逗乐了大家,却伤害了该同学的自尊心,这种幽默不可取。此外,教学幽默需要以良好的课堂氛围作烘托,以融洽的师生情感为前提。离开合适的气氛和情调,教学幽默是难以奏效的。一个沉闷单调的课堂会让教师的一缕幽默蒸发消散,而一个愉快欢乐的课堂,幽默会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二、探究地理教学幽默语言的形成规律
一般的教学语言符合语言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文字的形式和内容的联系是规范的,词语之间的搭配是常规的,因而与语言幽默无缘。但是如果突破语言、文字、词汇、语法和形式逻辑的一般规律,变格运用语言材料并与学生的特殊心理活动过程有机结合,语言的幽默氛围自然就产生了。下面偶举几例加以说明:
1.借用语音相近的字词,构成特别的语义,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如:我国居世界首位的矿产钨、锑、稀土、锌、钛、钒,可记为“吾弟吸毒心太烦”。
2.改变语流暗示的语义方向,使学生的心理期望突然落空,也会产生幽默效果。如:讲完地震预报这一内容时,笔者这样补充:“日本地震学者花了三
十多年时间,耗资7亿美元研究地震预报,最后得出结论——”学生满怀希望地期待地震预报的新成果,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准确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这样表述不仅产生了很强的幽默效果,而且也侧面说明了地震预报的艰难。
3.违拗语言规律和社会习惯,使原先凝结的一种规范认识和目前话语事实发生矛盾冲突,便会产生幽默效果。如:用变形的谚语来形容黄河地上河
——水往高处流,人往低处走;故意误用成语——“大气层厚度2000—3000千米,地球直径12740千米。学了这个知识点,我们就知道‘天高地厚’了。”
4.巧用比喻、拟人、借代、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常会创造出幽默意境。如:讲恒星运动时,笔者这样讲述:“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这个和尚除了念经外,还有一项‘业余爱好’,那就是观察天象„„其实恒星运动的速度很快,牛郎26km/s,织女
14km/s,牛郎跑得快,大概是 因为男性的缘故吧。
1200年后明目皓齿的织女将靠近北极成为北极星,牛郎织女分道扬镳。也许有些同学会感到惋惜,其实他们并不般配,织女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亮度是牛郎的六倍,体重是牛朗的三倍!”这段话把现代用语“业余爱好”借用到古人身上,新颖别致;把织女描绘成“明目皓齿”,比喻为耀眼的明显,形象科学;而“牛郎跑得快,体重小”是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
再如,讲富士山这一活火山时把富士山近期有喷发迹象说成“富士山近期很想喷发”,“很想”一词用在此处令人忍俊不禁,妙趣横生。
教学幽默不仅可以用在讲授教学内容时,也可以用在组织教学时。如在学生上课迟到、讲话、打瞌睡时,教学幽默可以助教师一臂之力。一位老师在讲到美国城市时,看到一位同学在打瞌睡便目视着该同学风趣地说:有一位同学已梦到华盛顿了,请他谈一下具体感受。全班哗然。这样在轻松友善的气氛中,教育了学生也调整了课堂秩序。
三、提升地理教学幽默语言的艺术品位
幽默是自信的表现,是智慧的闪光。一个人的幽默能力有先天遗传的因子,更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地理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提升教学幽默艺术的品位。
1.努力培养自信、乐观的性格。乐观开朗的性格是创造教学幽默的基础。教师自信乐观,热情奔放的精神面貌会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温暖感,让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实现同步共振,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2.不断积累幽默材料。格言、警句、谚语、急智之言、风趣的小故事等常常是教学幽默运用的材料,平时生活和教学中要留心搜集,不断积累。如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地理教学中偶尔用上几句既饶有风趣又含意深刻:食物链——黄鼠狼给鸡拜年;伏季体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胡杨树——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干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多年之后自然妙语连珠、幽默成河了。
3.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幽默因素,构思创造幽默。地理教学内容直接的幽默素材不是很多,但只要深 入挖掘,在备课时认真构思,就会发掘出不少幽默的“金矿”。如台风——台风是台湾来的风吗;承压水排泄区——不要一听到排泄就有臭的感觉,其实这
种排泄物(泉水)有时味道好极了。这些教学语言不仅有幽默感,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4.提高教学机智和创新意识。教学幽默的迅变性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教学机智,只有机智的教学才能不断创造教学幽默。如笔者在讲洋流成因时,一位学生把风海流说成了“风流”,教师便机智地说:“请同学们注意,风海流并不‘风流’!”又如一位老师错把答案“A”说成了
“B”时,急中生智:’‘正确答案是B„„,那是不可能 的”。幽默需要创造,只有不断创造,幽默才能成为源头活水汩汩不断。
相关评论:
◆课堂上诙谐幽默的语言经常会有,可最难得的是记录下来,以备积累查看。
昨天我讲课兴致正浓时教室外有几名别班的同学疾速而过,大概怕影响我班上课,他们是弓着腰过去的,但是适得其反,我们班教室里同学都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并且发出了议论。我停下了讲课说:“哎呀,有什么奇怪的,刚才是飞虎队经过。”学生笑了,注意力又集中到了我这里。呵呵。
◆我也提供一个:我们知道森林资源对环境的十个作用,我们给它编成:净吸涵保防(侵袭含宝房)、调保美杀减(碉堡美杀蒋)。(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放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杀菌抗病、减弱噪音)。调侃为(解放大军侵袭了含有宝物的房间,美国一怒在碉堡杀了老蒋)。
我国九个商品粮基地速记为:三湖四江一成松(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和松嫩平原。)
第三篇:论文—地理教学语言幽默探索
地理教学语言幽默探索
现代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课堂教学讲究理趣和情趣,因而教学语言幽默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地理学科内容广泛,自然人文兼备,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语言幽默在地理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一、把握地理教学语言幽默的本质特征
幽默是思想、才学和灵感的结晶,是哲理和情趣的统一。教学幽默具有幽默的一般特点——机智性和趣味性,又具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即在教学中的教育性。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是教学幽默的显性特征;同时教学幽默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或哲理,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教育性是其本质特征。
怎样做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和谐统一呢?首先,教学幽默要契合教学目的和内容。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才智。如果置教学目的和内容于不顾,东拉西扯,为幽默而幽默,那就会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给学生以油滑之感。其次,教学幽默应符合学生实际。教学幽默与一般的幽默艺术不同,它的场所是课堂,对象是学生。教学幽默的深浅度应与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力和接受水平相一致。如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存在差异,初中生的抽象思维主要靠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逐步进入理论型,辨证思维发展迅速,能够理解深层次的语言内涵,因而幽默运用的层次应有所不同。如果不考虑学生生活阅历、文化知识的背景差距,不考虑如何引起师生双方的心灵沟通,学生就无法领略幽默所散发出来的妙趣,幽默的审美价值也将荡然无存。第二,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会冲淡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低级趣味,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如一位老师看到有同学在打瞌睡,便当众奚落:“你们知道猪的爱好是什么吗?”这种讽刺挖苦式的幽默虽然逗乐了大家,却伤害了该同学的自尊心,这种幽默不可取。此外,教学幽默需要以良好的课堂氛围作烘托,以融洽的师生情感为前提。离开合适的气氛和情调,教学幽默是难以奏效的。一个沉闷单调的课堂会让教师的一缕幽默蒸发消散,而一个愉快欢乐的课堂,幽默会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二、探究地理教学幽默语言的形成规律
一般的教学语言符合语言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文字的形式和内容的联系是规范的,词语之间的搭配是常规的,因而与语言幽默无缘。但是如果突破语言、文字、词汇、语法和形式逻辑的一般规律,变格运用语言材料并与学生的特殊心理活动过程有机结合,语言的幽默氛围自然就产生了。下面偶举几例加以说明:
1.借用语音相近的字词,构成特别的语义,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如:我国居世界首位的矿产钨、锑、稀土、锌、钛、钒,可记为“吾弟吸毒心太烦”。
2.改变语流暗示的语义方向,使学生的心理期望突然落空,也会产生幽默效果。如:讲完地震预报这一内容时,笔者这样补充:“日本地震学者花了三 十多年时间,耗资7亿美元研究地震预报,最后得出结论——”学生满怀希望地期待地震预报的新成果,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准确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这样表述不仅产生了很强的幽默效果,而且也侧面说明了地震预报的艰难。
3.违拗语言规律和社会习惯,使原先凝结的一种规范认识和目前话语事实发生矛盾冲突,便会产生幽默效果。如:用变形的谚语来形容黄河地上河 ——水往高处流,人往低处走;故意误用成语——“大气层厚度2000—3000千米,地球直径12740千米。学了这个知识点,我们就知道„天高地厚‟了。”
4.巧用比喻、拟人、借代、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常会创造出幽默意境。如:讲恒星运动时,笔者这样讲述:“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这个和尚除了念经外,还有一项„业余爱好‟,那就是观察天象……其实恒星运动的速度很快,牛郎26km/s,织女 14km/s,牛郎跑得快,大概是 因为男性的缘故吧。1200年后明目皓齿的织女将靠近北极成为北极星,牛郎织女分道扬镳。也许有些同学会感到惋惜,其实他们并不般配,织女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亮度是牛郎的六倍,体重是牛朗的三倍!”这段话把现代用语“业余爱好”借用到古人身上,新颖别致;把织女描绘成“明目皓齿”,比喻为耀眼的明显,形象科学;而“牛郎跑得快,体重小”是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
再如,讲富士山这一活火山时把富士山近期有喷发迹象说成“富士山近期很想喷发”,“很想”一词用在此处令人忍俊不禁,妙趣横生。
教学幽默不仅可以用在讲授教学内容时,也可以用在组织教学时。如在学生上课迟到、讲话、打瞌睡时,教学幽默可以助教师一臂之力。一位老师在讲到美国城市时,看到一位同学在打瞌睡便目视着该同学风趣地说:有一位同学已梦到华盛顿了,请他谈一下具体感受。全班哗然。这样在轻松友善的气氛中,教育了学生也调整了课堂秩序。
三、提升地理教学幽默语言的艺术品位
幽默是自信的表现,是智慧的闪光。一个人的幽默能力有先天遗传的因子,更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地理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提升教学幽默艺术的品位。
1.努力培养自信、乐观的性格。乐观开朗的性格是创造教学幽默的基础。教师自信乐观,热情奔放的精神面貌会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温暖感,让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实现同步共振,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2.不断积累幽默材料。格言、警句、谚语、急智之言、风趣的小故事等常常是教学幽默运用的材料,平时生活和教学中要留心搜集,不断积累。如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地理教学中偶尔用上几句既饶有风趣又含意深刻:食物链——黄鼠狼给鸡拜年;伏季体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胡杨树——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干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多年之后自然妙语连珠、幽默成河了。
3.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幽默因素,构思创造幽默。地理教学内容直接的幽默素材不是很多,但只要深 入挖掘,在备课时认真构思,就会发掘出不少幽默的 “金矿”。如台风——台风是台湾来的风吗;承压水排泄区——不要一听到排泄就有臭的感觉,其实这 种排泄物(泉水)有时味道好极了。这些教学语言不仅有幽默感,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4.提高教学机智和创新意识。教学幽默的迅变性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教学机智,只有机智的教学才能不断创造教学幽默。如笔者在讲洋流成因时,一位学生把风海流说成了“风流”,教师便机智地说:“请同学们注意,风海流并不„风流‟!”又如一位老师错把答案“A”说成了 “B”时,急中生智:‟„正确答案是B……,那是不可能 的”。幽默需要创造,只有不断创造,幽默才能成为源头活水汩汩不断。
第四篇:艺术语言理论
艺术语言理论(概绍)
在生活中,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在话剧舞台上和影视中,语言是交待情节、揭示思想、展现冲突、刻画人物、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所以,演员必须进行舞台(影视)语言的训练。
舞台与影视的语言技巧基本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在舞台上和在话筒前运用的时空不同,所以在语言的分寸掌握上有所区别。
有的人错误的认为,演话剧最容易,只要会说话(会说普通话)就能演话剧。或者认为演戏无非上是上台提高嗓音,加大音量罢了。他们不了解舞台语言要求高度的技巧,不重视舞台语言技巧的学习与基本功的锻炼,结果一到台上,声嘶力竭,口齿不清,逻辑混乱,文理不通,内心空虚,语言乏味……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生活中会说话,并不等于在舞台上能说好词。生活语言是自己说的话
舞台上说的是人物的话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而说出此时此地自己所需要说的话。
而在舞台上,却是由作家所写出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根据彼时彼地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而说出的经过艺术加工的舞台语言。
因此,如何说好具有典型性格的各种人物的语言,就成为舞台语言技巧训练中最大的课题,这也是我们这门课的中心任务。生活语言的随意性
舞台语言的制约性
在生活中人们彼此说话,用语言交流思想,听不明白的可以重复,不受时间的限制。而且说话只是为了对象(个人、少数人、或多数听演讲的群众),可以说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就是生活语言的随意性。而舞台语言不同,它受很多条件的制约。首先,它是作家早已写好的固定下来的人物的语言,是演员不得随意更改的。其次,舞台语言要受到舞台时间的制约,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完全部台词,不得任意加以重复。同时,舞台语言又受到舞台空间的制约。台词要通过与同台的对象交流而影响、感染成千的观众。所以,舞台语言既是直接为同台交流的对象,也是间接为台下的观众。这一切都是在舞台这个特定的场所进行的,因此台词必须说得使每个观众都能听得清,听得懂,还要动听、感人。
生活中是自然形态的语言
舞台上是艺术加工的语言
生活中,人们随时随地所说的都是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变化,自己的思维逻辑思考过的语言。双方的对话都不是事先准备好了的,因而,为了达到了解对反复的意图、表达自己的见解,总是认真地去听对方的话,产生一种真实自然的交流。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并听得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总之,生活中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是非常真实的、自然的、有机的和准确的。
而舞台语言,既是以生活语言为依据,但又是经过加工、创造的艺术语言。演员的创作是根据作家提供的以书面语言形式出现的剧本台词。要想把这种书面语言变成生动形象、富于强烈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在舞台上表达出来,从而吸引和打动观众。这就绝非读几遍剧本,把台词背诵下来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演员进行一番艰苦的再创造。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就是舞台语言艺术加工的过程。舞台语言既是一种艺术语言,艺术上应有它的要求和标准。话剧舞台语言应做到: 既真实,又有艺术夸张; 既自然,又要有所修饰;
既有内心感受,又要有鲜明体现;
既使人感到如同生活般的亲切,又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享受。根据上述舞台语言的特殊要求,演员必须进行: 1.舞台语言基本功训练;
2.舞台语言表现手段的技巧训练。
这两大部分是密切相关、彼此制约、相辅相成的。不能设想一个演员缺乏起码的语音、声音、语言逻辑基本功,而能在舞台语言表现力方面获得成功,也不能以为只要学会呼吸发声和吐词方法,就能在人物语言造型方面自然取得成效。所以要求演员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又要掌握相关舞台语言的内部及外部技巧,才能为塑造各种不同人物形象创造必要的条件,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五篇:全语言总结
全语言总结
2012年6月
一学期的时间又在繁忙中悄然度过,这学期我园全语言教研重点任然是“看图讲述”活动。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教研方向,真正做到教科研为日常教学服务。看图讲述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形式,看图讲述是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图意的一种活动,主要训练语言表达中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看图讲述活动成为我们教研方向的首选。因为研究看图讲述已有两年时间,通过两年的研究,教师们已逐步梳理出看图讲述教学的主要模式,但是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对各年龄阶段幼儿看图讲述学习特点的把握还有待提高。故而本学期伊始,我们就确立了以理论学习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教师对年龄段看图讲述内容选择能力及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促进幼儿语用能力的提高为教研目标。
由于教研目的明确,学习内容更加贴近自身发展的需要,让教研真正做到“为用而学、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师与幼儿双赢。
(一)注重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理论学习为教科研服务。
1、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引领工作的方向
以往,教师常常会将绘本教学与看图讲述混淆,本学期我们组织老师学习了有关阅读与看图讲述方面理论文章。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的具体涵义,从看图讲述的特点到各年龄阶段看图讲述活动的目标,从看图讲述活动图片的选择到看图讲述活动的组织方法等方面帮助教师进行梳理。通过学习,老师们都了解了幼儿园各年龄段的看图讲述活动的主要特点,为本学期教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继续开展中心发言人活动,鼓励教师主动学习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中心发言人活动。老师们在自己阅读过的书本中找到一些好的,新的教育理念的文章与大家分享。每位老师在读完文章后都会提一些相关的问题和大家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们都会根据文章的内容总结出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如中班姚老师在和大家分享《为幼儿搭建多元化阅读活动平台》时提出阅读来源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来源于幼儿的游戏活动等,遂请大家谈谈自己是怎样在一日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讲述能力的,老师们对此展开了讨论。小班的王桂林老师说她会利用晨锻、饭后散步时有意识的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气候的变化,从而让幼儿简单讲述四季的特征;中班的贾学敏老师说她会利用美术课的评价活动让幼儿练习说活;大班的王晓雯老师会在游戏区角中提供不同的图标,引导幼儿正确阅读,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们通过文章的学习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定期开展语言观摩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 观摩活动是老师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阶段性小结。老师们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观点以及积累的经验都运用到活动中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本学期研究的是看图讲述,而对于看图讲述来说,图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图,老师们针对图片的选择开始了“地毯”式的搜索。有的在网络上找,有的在相关的教科书上找,还有的在外出学习的观摩课里找。为了找到好的图片老师们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们都找到了适合的图片。接下来是定目标了,老师们根据纲要的精神,参考了教科书,制定了符合年龄特点的教学目标。最后就是设计活动过程,看似简单的活动过程其中是充满了玄机的,活动的导入、问题的设计、重难点的设置以及整个活动的流程都是需要老师花心思的,特别对于年轻老师是很难掌握的。但我们艺华的老师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在这次的观摩活动中,老师们都在互帮互助,年轻的老师遇到问题时会去请教老教师,而有经验的老教师也会不吝赐教,将自己的一些好的想法、好的建议告诉她们。和以往不同的是,在这次观摩活动中我们整理出一些好的,优秀的课将其纳入到平时的一日教学活动中。如大班的《兔子不喜欢夜晚》、《最后一个苹果》、《蛤蟆爷爷的秘诀》等;中班的《大灰狼娶新娘》、《小乌龟开店》、《秋秋找妈妈》等;小班的《山羊开店》、《创可贴小熊》、《早餐吃什么》等。
(三)开展每周故事宝宝活动,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宝宝活动是我园近几年来在语言领域中一项逐渐完善的活动,从2009年起,我园每月会进行一次故事宝宝的评比活动,选出的幼儿会在每月的重大活动或晨会上进行表演。而本学期,我们将故事宝宝的形式调整为每周故事宝宝,即每月每班各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讲述,在月末时各班选出一名幼儿在下个月每周晨会上进行讲述。这样的调整使幼儿讲述的机会多了,胆子也大了。这在期末语言测评的结果中是显而易见的。
(四)通过教师沙龙活动,及时反思日常教育行为。
结合我园的教研特色,本学期的教师沙龙题目为《浅谈班级语言角的管理与使用》。为了让教师沙龙更有内涵,内容更丰富,在学期初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开展了游戏区角设置评比活动,本次的评比语言区角为主,要求教师能有效的利用区角的设置、环境的安排以及材料的投放等发展幼儿的语用能力。评比前,我们向教师发放了评估细则,要求教师们在区角安排上边设计边思考,有针对性的投放游戏材料。在六月的教师沙龙活动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围绕着语言区角张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本次沙龙活动教的最为精彩的是中班的姚老师和小班的王老师。姚老师介绍了她们班的三个有效互动,即主题活动与语言角的互动、游戏材料的互动和区角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把我们的语言角进行了整理和归纳。而小班的王桂林老师,虽然是一名年轻的老师,但她有着钻研的精神。她在这次沙龙中谈的是如何管理区角的。首先她谈到了管理的定义,从而发现在她们班游戏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并经过思考好加以改正。教研组成员也就王老师的话题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三、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的全语言教研成果是显著地。教师和幼儿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教师的成绩:
1、在一日活动中懂得抓住时机进行口语交流,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语言区角,特别是阅读角的设置上,老师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投放书籍,安排阅读场地,并制定了阅读区的规则。
3、教师能充分利用资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看图讲述的图片。会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的提问,始终贯彻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4、每月辅导幼儿讲述一个主题故事或一个话题。幼儿的成绩:
1、教师的日常随机教育,使得幼儿敢与教师、同伴交流。
2、在游戏活动时会自主阅读游戏规则,做到会借书、会看书、会还书。
3、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幼儿会仔细观察图片,有一定的逻辑性,并能大胆讲述图片上的内容。
4、通过周故事宝宝的活动,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自然大方。
四、思考的问题。
教研的成绩是有的,但我们也有不足之处,通过学期测评,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的词汇量还是不够的,看到图片后观察不细致,虽然能将图意大致讲述,但语言比较贫乏、琐碎,不会运用学过的词语来描述图片。还有,部分幼儿不会倾听别人说话,喜欢插嘴,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之,看图讲述的研究本学期是初见成效的,不能因为小小的困难我们就气馁。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要乘热打铁,将我们好的经验、好的构思传承下去,在未来的研讨之路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