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培养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的体会解读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培养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的体会 南方医科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肖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科技创新则是创新的应有之义,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科技创新人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资源和决定性因素,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科技创新素质的人才是关系国际、民族兴衰的头等大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自然辩证法的这一学科性质使得自然辩证法教学在培养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方面大有可为。为了充分发挥自然辩证法课程的这一培养优势,我们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在教学研究中,始终把如何有效利用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培养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作为研究的核心课题;在教学质量评估中,始终把是否提高了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作为重要评判指标;在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环节,则紧紧围绕塑造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两方面来做文章。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在培养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方面的探索是有益的,教学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一、充分利用科技史资源,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考察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的自然科学教材体系,可以发现现行的自然科学教材都是以现代科学知识形态来组织教学的,教材舍弃了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讲述的是一个个成熟的理论和事实,缺乏历史性、渐进性、探索性,只体现知识点,而不能体现这些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以这样的教材为模本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容器,拼命往里填充既定的知识,把科学教育扭曲成一种高度浓缩的科学知识教育,其直接后果是科技人物、科技事件、科学精神几乎成为学生的盲点,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技术创新性的理解,以为科学教育扭曲成一种高度浓缩的科学知识教育,其直接后果是科技人物、科技事件、科学精神几乎成为学生的盲点,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技术创新性的理解,以为科学技术活动就是用前人已经总结好的理论去从事解决难题的活动,从而把大量时间花在死亡硬背一些知识点上,唯书唯上、循规蹈矩,匠气十足。
针对当前我国科技教育的这一弊端,我们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特别注意科技史的教学,当然自然辩证法课上不可能专门花时间对科技史进行系统介绍,我们的做法是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把科技史上的典型案例恰如其分地穿插进自然观、方法论和科技观各部分的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大量的科技史案例,学生不仅很好地理解了教学观点,而且对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事件、代表性思想有了更多了解,进而意识到,所谓科学并不仅仅是静态的知识体系,它更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探索过程,教材中的知识并非是科技工作者一蹴而就的,而是无数前人经过艰苦探索,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之上,经历一次次创新、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完善而成就的。历史上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对科学发展作出卓越功勋,不是因为他们有超越于常人的智力,而是因为他们在认识自然界、解决问题时始终保持了一种不甘于因循守旧、照搬照套而积极求新救解的精神状态,他们有的是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寻根究底的怀疑精神、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望、不盲从的独立品格、求新冒险的意识和灵敏多变的思维等科学创新精神。伽利略对比萨大教堂吊灯的摆动感到好奇,由此研究出单摆的等时性原理;道尔顿为母亲买袜子,对颜色的判断感觉到亲奇,由此开创了色盲症的研究;哥白尼大胆质疑权威的“地心说”,提出“日心说”,从而掀起了一场近代自然科学的哥白尼革命;塞尔维特不迷信教会支持的盖仑血液理论,坚持独立思考、独立研究,提出血液循环的思想并为捍卫这一思想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号召力,加深了学生对创新精神的理解,激发了他们要沿着前人足迹积极探索,勇于开创,把科学研究推向前进的创新意识。
二、凸显自然科学的批判性,培养学生怀疑精神
创新精神是衡量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个重要纬度。创新精神是一个综合概念,好奇心、求知欲、独立思考的习惯、怀疑精神乃至挑战权威的勇气都是创新精神的应有之义。不过,科技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其本质在于在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突破,不断创新新方法,揭示新规律,增加新知识,建立新理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批判的头脑与怀疑的精神,只有敢于用批判与怀疑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审视既有一切研究成果,才能对人们习以为常或深信不疑的东西不断进行全新地思考
和探索,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推动科技创新,正如巴甫洛夫所言:“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所以,与其它精神品质相比,我们认为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对于创新精神来说是更为根本的,而且这种质疑批判的精神也恰恰是长期受传统科学知识教育模式浸染的医学研究生最为缺乏的。因此,培养研究生怀疑精神便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科学之需要创新与科学的批判性紧密相连,要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索中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我们认为最主要是让学生对科学本身的批判性有一个深刻认识,遗憾的是,这一点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自然科学教学中很难实现,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教学体系虽对科学观内容有专门论述但其深度却不足以深刻揭露自然科学的批判本性。传统自然辩证法教材讲授科学观基本上是绕开争论,避繁就简,笼而统之,本来是科学哲学领域里充满争议的基本问题,在教材中却被写得一马平川,毫不含糊。这种讲授方式固然可以给学生一个所谓确定的结论,但追求结论“确定性”的代价却是丧失了内容的深刻性。例如对于科学含义及其本质教材中是这样定义的:科学是一个系统,其内涵包括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生产知识的认识活动以及组织科学活动的社会建制;科学具有生产力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样的观点四平八稳,的确较少引起争议,但这样一种授课深度对于学生全面、深刻把握科学的内在本质特别是它的批判性是远远不够的。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内容改革,在原有的科学观基础上,补充西方科学哲学中科学认识论有关内容,如科学划界问题、科学的目标问题、科学的发展模式问题、科学的合理性问题等,围绕这些问题,引出西方科学哲学领域的不同学派、不同观点及其争论焦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各种不同观点进行评价综合,从科学哲学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科学的本质,从而使生在一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关于科学的形象:自然科学是经验科学,获取自然科学知识的手段是经验性的,检验自然科学的手段同样是经验性的,而经验总是有限的,从有限的经验归纳出无限的自然科学规律或理论,这就使得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可错性,并且这种可错性与自然科学本身相依相随,构成了自然科学内在本性的一部分。自然科学具有可错性从而具有可批判性的观点使学生耳目一新,因为受传统科学知识教育模式的熏陶,大多数医学研究生习惯于把自然科学看作是确定性的东西,把自然科学 的结论与正确性、客观可靠性划等号。由这种科学观所产生的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就是用前人已经探索好的理论去从事具体领域的问题的解决,科学活动就
是照猫画虎地解难题的活动,从而使科学活动的创造性被大大削弱。相反,与科学知识可批判性科学观相连的科学研究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既然科学是可批判的,要使科学更加接近真理,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大胆质疑现有的一切科学理论,现有的理论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不过是因为它们经受住了较多次的经验检验,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在今后的科学实践中就永远可以经受住检验,科学史上许多曾经被人们奉为经典的理论最终被修改或推翻正说明了这一点。科学的可批判性使得科学发展需要怀疑,需要在怀疑基础上的创新,没有怀疑和创新便没有科学的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可批判性也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研究生要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须养成不盲从权威,勇于并善于批判质疑既成理论的科学创新精神。
三、加强科学技术方法教学,给学生科技创新的工具
科学技术方法对于科学技术探索活动的意义好比鱼网之于捕渔,斧头之于砍柴。要进行科技创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这个手段就是科学技术方法。关于科学技术方法的作用,科技界历来有一种“老来明”现象,即越是年资高、越有成就的科学家,越懂得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这是他们从长期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体验出来的;相反,年轻的科研人员和学生由于实践浅,碰钉子少,所以往往对此认识不足。当然,“老来明”不是客观规律,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我们把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做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便是试图通过方法论教学把“老来明”现象变为“少即明”,增强学生运用方法的自觉性和提高他们运用方法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
1.多渠道强调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一年级研究生在科研上刚刚甚至还未起步,要使他们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方法的重要性有一定难度。我们在自然辩证法课上的做法是:一是通过讲授大量科技史案例来说明方法的重要性。如在科技史上伽利略第一个成功的把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实验——数学方法使自然科学褪去了思辨色彩,与哲学、神学划清了界限,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孟德尔运用
假说方法,以“基因”来解释生物的遗传规律。由于方法的超前,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重视,但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证明了他的理论的合理性,假说方法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方法而被现代科学研究广泛使用。二是请研究生导师畅谈体会。征得研究生导师们的同意和支持,我们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外活动,就是向导师请教他们对科研方法的看法,请导师谈他们在运用科研方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的普遍反映是对科研方法的重要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三是组织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写作命题论文,如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看科学方法的运用等题目,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实际操作中深刻理解了科研方法与科研活动的关系。
2.从哲学批判的视角讲授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不只在自然辩证法课上要讲,在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习中也会涉及,医学院校甚至还为一年级研究生开设了医学科研方法这门独立课程。为了不至于把方法教学搞成无意义的重复,我们在教学研究中对两种方法教学进行了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同是讲方法,两种教学却存在互补的契机:专业课上讲方法强调的是方法的工具性,科学技术方法论也强调方法的工具性,但更强调的是方法的可批判性;作为一种哲学而非科学,在有针对性地讲授医学方法在医学科研中的具体运用方面,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教学比不上专业课上的方法教学;但作为一种哲学反思,科学技术方法论自有其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它可以为人们看待方法提供一种不同于工具性的批判性视角,其深刻性则是专业课的方法教学所不能企及的,讲授
得当,科学技术方法论教学恰恰可以起到补充、深化专业课方法教学效果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尽量突出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哲学特色,发挥哲学的批判功能,把各种科学技术方法归入基本的认识方法范畴和基本的科学研究逻辑中进行全面审视和论证,深刻揭示各种方法自身的特性,其优势和内在缺陷,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科学知识可批判,科学方法同样有局限,科学知识需要创新,科学方法同样需要创新,科技史上大凡伟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难得遵循固有的程式和运用现成的方法,科学大师往往能在已有的方法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或伴随着创造出新的方法。医学专业研究生往往习惯于以工具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科学技术方法,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很少
会去思考方法本身的合法性问题,我们在科学技术方法论教学中的这样一种哲学分析无疑启发了他们的头脑,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方法的理解,提高了他们运用方法的能力。
3.通过揭示自然界的辩证特性使学生接受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只讲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但事实上在科学研究中运用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一般性的方法,还要需要哲学这种更高层次的方法的指导,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课程,其核心就是为研究生今后从事临床和医学科研工作提供一种辨证思维的方法,即“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他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2]掌握辨证思维方法是科技创新人才应有的素养,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医学学生更习惯的还是在非此即彼、决不相容的两极对立中看问题。说他们不了解辩证法似乎与事实不符,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学生一直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以似乎谁都可以对辩证法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基本主张说上几句,但真正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形式来指导实践的人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当然与传统科技知识教育模式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对自然界的辨证特性缺乏深刻认识。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讲授辩证法思想总是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科研实际,特别是通过大量生动、真实的科学史案例来揭示自然界的辨证特性。如科学史上关于光的本质曾经出现过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但最终的研究证明光的本质是波动和微粒两种特性的辨证统一;关于人体免疫理论曾经出现过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学说的争论,但最终的研究证明人体免疫机制其实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辩正统一;而关于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热力学之退化论与生物学之进化论之争,则以自然界同时存在进化与退化两种方向的结论而告终。通过这些事例分析,研究生渐渐认识到自然界本来就辨证发展的,科学研究越是深入,就越能够揭示自然界的这种内在本性。既然自然界是辩证的存在和发展的,那么我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就不能再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肯定一方面,排斥另一方面,在绝不相容的两极对立中思考问题。由于这些观点不是强行灌输而是通过科学史案例来揭示的,所以特别容易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
以上是我们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的一些探索,这种探索本身是有益、有效的,当然也是粗浅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博大精深,蕴涵丰富的科技创新素质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有待我们在今后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挖掘和利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自然辩证法教学应注意与其它各科教学乃至校园文化建设的配合,互相呼应,形成合力。
注释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46 2.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20
第二篇:硕士博士研究生 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硕士博士研究生 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摘要] 以理论教学为切入点,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项目为引导,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组织分子生物学兴趣小组,指导研究生从课题设计到研究计划实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课堂讨论—实验设计—综合实践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高低的判断,有人主张根据研究生的行为表现(主要是研究成果,特别是毕业论文)来做出[1]。研究论文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水平和能力,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带头学科之一。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研究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预防、诊断和治疗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医学科学已从整体、细胞水平逐步深入到了分子水平。所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是衡量研究生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理论教学为切入点,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项目为引导,以组织分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为平台,指导研究生从课题设计到研究计划实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促进了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几乎渗透到医学、药学的所有领域。无论是医学或药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设计毕业论文时都用得上,如果学生都用上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来设计课题,我院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将会更上一层楼。另外,中医药要“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走现代化道路”,必须有坚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创新能力,如怎样揭示辨证论治的分子机制,中医整体观怎样用基因组、基因谱、基因群、基因族等加以论证和研究,辨证论治怎样与基因的多态性、多效性、异质性、变异性结合等。《医学分子生物学》是我院研究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而且在第一学期开课,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题设计引导研究生采用分子生物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对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培养很重要。
从理论教学为切入点,引导研究生科技创新意识
2.1 根据计划课时整合教学内容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既是了解分子生物学新发展和新成果的基础,也是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和研究方法所必需的。但是按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的计划课时仅有40学时(包括理论和实验),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法,在40课时内很难完成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我们的做法是: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引导将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理论整合,分为5讲来完成,每讲5学时。5学时课堂讨论,10学时实验课。第一讲为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及相关基础知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第二部分为核酸(DNA、RNA)的提取与鉴定。第二讲为印迹杂交技术与芯片技术。第三讲为核酸体外扩增与基因信息传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复制、转录和翻译,第二部分为核酸体外扩增。第四讲为重组DNA技术与基因表达调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因表达调控,第二部分为重组DNA技术。第五讲为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以及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第二部分为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另外安排专题讲座“基因诊断和治疗”1次。
2.2 结合专业开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的课堂讨论
为了使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理论的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在学习完5讲内容,学生基本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理论后,以专业为小组,让学生在利用空余时间(时间为4周)查阅相关资料,内容是:在你的专业领域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实例。之后进行课堂讨论,主题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每小组选一个代表为主要发言,学生的主题发言内容广泛,如蛋白电泳在中药材鉴定中的运用,差异展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等等。然后进行分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讲评。从课题设计训练入手,引导学生树立运用分子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后,布置学生结合专业,要求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利用本实验室已经有的设备条件和材料试剂等技术基础,设计出一个综合性的、探索性的实验,并作为期末考试的内容之一,占总评的30%~40%。对于刚入学的研究生,第一个学期没有学习专业课程就训练课题设计有一定困难,但在这之前我们安排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的主题课堂讨论,学生自己从网络上获取相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顺利完成。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使技术性、综合性、探索创新性的实验融合在一起。
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进行科研项目引导下的研究生创新研究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理论教学固然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绝对不能忽略。由于科技创新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活动,因此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特别是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2]。所以我们开放实验室,鼓励研究生自主进行科技实践。对于低年级的研究生,开辟分子生物学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同学们报名非常踊跃,我们将兴趣组分成3~5人/组。在上述研究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选出最适合开展的方案,由教师点评,学生修改实验设计方案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兴趣小组来实施。目前兴趣小组正在进行的实验有:①胱硫醚合酶基因多态分析;②RAPD鉴定真伪扶芳藤;③百年乐口服液的氨基酸含量测定等等。对于高年级的研究生只要用到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设计的课题,都可以到我们实验室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本学期,就有10多位同学在我们实验室实施他们的课题。
同学们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课堂讨论—实验设计—综合实践的过程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技术与理论,能熟练运用已经学习的多种技术,学会充分利用本实验室已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自主设计实验并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中医院校的分子生物学课时都比较少,仅靠40学时,很难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要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应该贯穿整个研究生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精神,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老师熟练分子生物学技术,并有科研课题,带领学生跟踪和挺进学科前沿。另一方面,也需要同学们的配合,同学们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性很高,但有部分同学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吃苦耐劳,具体表现为查阅资料不认真,课堂讨论不积极,设计实验马虎,实验不能坚持等。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宏翔,熊庆年,顾云深.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32-36.[2]肖云龙,周治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三大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24-27.
第三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物理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象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要适时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
(一)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要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第四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中学王敏
【摘要】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体会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数学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正确理解和认识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育初步的创新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次发现或重新组合,联系社会实际,动手解决问题,学生有了这些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就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去创新,就能创造前所未有。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只有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人格的人,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就要求我们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抛弃“不苟言笑”的面具,培养“蹲下身下看学生”的意识和勇气,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探究,不要“越俎代疱”,努力做到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大加赞赏;提倡学生有错必纠,甚至是纠正教师、权威的错误;允许学生“插嘴”,更允许学生争论,因为在“插嘴”、“争论”中常会形成智慧的碰撞,引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一定要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把现代教育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每一堂课都能营造出学有乐趣、学得忘我的氛围,那么一定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乐园。总之,只有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调动起教学主体的意识觉醒,才能发挥施教者的价值引导作用,才能使二者形成精神交往,人格关照,智慧互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巨大的作用,才能全面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另外,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应注重鼓励学生奇思异想,标新立异,使他们养成不满足现存的答案,不相信唯一的解释,不屈服外界压力的习惯。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独立思考还是集体研究,小组讨论?是先独立研究
再相互交流,还是带着问题看书自学?这与所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关。通常的做法,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活动,将学生作为活动地主体,要充分发挥数学交流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及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及问题解决后进行小结,将触发思维的因素进行显现,将引导思维的方法,策略进行提炼,让学生分析把握,为今后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功,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需要。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创设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就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游戏,紧张刺激的竞争、风趣幽默的谈话等,再观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谁知冲突,从而使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也可以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象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
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因此,老师应在教学中有效地创设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更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其次、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现实,即“生活即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立足实际,敢于质疑,合情推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一次函数的应用”的举例中,举了手机费用问题如下: 例:某电信公司手机的A、B两类收费标准如下表:
①.请写出A、B两类收费标准每月应缴费用 y(元)与通话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请你们帮王明想想,他选哪一种才合算?
问题一出,大家兴趣盎然,纷纷发表意见。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师不要急于评价,重点是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在课堂上,充分信任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艺。精彩时报以掌声,给予充分的肯定,失误时,评论切磋,提出中肯的意见。不因为学生一两次的失误而对此丧失信心,当老师对学生充满信心时,也正是学生发奋拼搏大步迈向成功的时候!相反,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如果横加责难,一棒子打死,学生哪还有成功的机会呢?因此,教师应对
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采取启发式教学,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观察力是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对事物进行系统的,周密的,精确的观察,获得有意义的材料,才能探索出事物的规律。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的,如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那么就能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观察往往总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每一位学生观察的角度、方向各不相同,所获得的结论也就不相同。因而在观察过后,不能急于给学生下结论,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不同方面来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知道观察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使他们在下一次进行观察,能有效地提高观察效率,获得成功,例如:在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讲绝对值的概念是结合数轴来理解,当学生能正确说出任意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时,接着提问a的绝对值等于多少,此时学生情绪激昂,学生各抒己见,互相批驳,最终获得与教科书分类基本相同的结论,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过渡显得理所当然。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恒心,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突破口,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
用,在学习中学会思考,促进思维发展,只有这样师生的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第五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这种能力。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在课堂上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扬创新精神,改进教学方法。
整堂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本,课堂气氛活跃。以前我们都是先把同类项的定义、合并的方法提出,然后讲解例子。学生是被动接收知识,这种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听来枯燥无味,不能体会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而李主任这堂课最大的创新就是培养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注重了过程反馈。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
应用性、探索性、开放性试题在中考命题中占有一定的份量,这是考察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试题,也是时代赋予的特色。
例如:一个钢筋三角架在边长分别是20厘米,50厘米,60厘米,现要再设计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且有长为30厘米和50厘米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几种?
分析:此题是开放发散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题中截法似乎较多,实质上只有两种,即12厘米,30厘米,36厘米和10厘米,25厘米,30厘米。
解决一个个开放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一次次创新演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提问,作业的编制应该重视推出开放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