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时间:2019-05-12 12:0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中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中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第一篇:教学中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这样就对教师职业素质要求较高。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的基本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语言的提练、教师自身知识的构建几方面对提高教师职业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语言;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09-0106-02

职业学院是国民教育系列的一个分支,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一支新的重要力量,其教育的目的是为我国建设“四个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并掌握现代化技术的高级技术工人。随着国家的发展,职业学院的学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职业学院与其它院校的学生相比,最突出的是既懂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是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也是他们的优势。因此,职业学院一定要创造条件加强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训练、培养。职业学院教学必须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实习都可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下面就理论教学如何锻炼教师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调动每一个智力的因素。以化工仪表测量课为例,结合课本做了一些小实验:用各种精度的尺去测量粉笔盒(含目测),学生们都很自信的拿尺对粉笔盒进行测量,结果是五花八门,为什么答案会如此的不统一,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测量出现的各种答案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公式、定义给学生们讲解这些误差出现的原因等。测量这门课程,本来是很枯燥无味的,经这样实践结合课本知识的讲解,做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印象深刻,实验和讲课只需十几分钟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引导提升到智力因素上,原本很难讲解的误差概念就迎刃而解。学生的学习完全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教学计划的要求,自然而然地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自我发掘

老师的备课,就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设计,是搞好教学过程的基础。因此,教师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所选教材的内容与学生未来学习目标的关联,同时搜集杂志、网站、其它教材的相关内容做参考。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和具有的专业知识应远远超过教科书的知识含量,教师只有拥有比教材知识丰厚得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使学生感到听与不听的区别,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灵活应用和掌握知识,拓展思维思考空间,成为有本领、有教养的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实现学生乐学、善学、爱学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注重以下3个方面:

1)前沿性。每一个学科都在不断发展和充实,但我们的教材往往落后7、7年,而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往往都是最新见诸媒体的,老师也同样处于网络和多种传播渠道的信息环境中,但是信息中隐藏的知识内涵和内在联系以及信息的提练需要教师点拔,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并掌握最新的技术,以便在讲课过程中随时就热点信息向学生介绍、补充,对知识体系进行挖掘,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前瞻性、时代性。

2)实践性。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着重训练的目标。教师在每门课初开讲课时,可根据课程特点,演示师哥、师姐的作品或教师自已的实践作品,激发学生动手尝试的愿望,提出学科学习在期末的一个较大课题目标并让学生参与制定。在每周要求完成实践小目标,让学生在阶段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需要完善或有待改进的作品,并选出优秀作品展示,让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实践相结合。

3)趣味性。如何才能促进学生兴趣的持续深入?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树立学习尖子,引导学生将兴趣持久、深入,然后这部分学习尖子会影响周围的同学,从而引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兴趣与学习要求深入结合,就能形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气氛,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课堂语言运用

教师讲课要特别讲究语言艺术。教师讲课时,语言表达要简明、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另外还应注重专业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专业性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规范、准确地应用学科内容。教学语言必须运用本学科的专门用语和专业术语进行教学。专业术语是一定学科范围内的共同用语,运用它进行教学,有利于准确交流。教师教材中大量的日常缩写和专业用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热情和求知欲望,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少用平铺直叙的语言,多用启发提问式语言,所提的问题一定要控制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范围内,让学生能回答出或稍加点拨就可回答出教师的提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进一步学习中,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智慧、思维、潜藏能力在学习中的投入。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就是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像磁石吸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使用风趣语言,或学生熟悉的俗语进行调侃、批评、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教师应终身学习,自我发展

教师需要不断储备新知识,仅仅依靠大学所学内容或课本的知识是远远不能胜任教师这项工作的。一名好老师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自觉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时俱进,努力站在学科前沿。除了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做到向他人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既包括向高层次的学者系统学习,也包括向身边同行的点滴学习,善于从其他老师成功的经验中汲取营养。向实践学习,就是在实践中善于不断的总结、反思,并能及时调整自己而获得提高,在本专业方面努力争取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向学生学习,不要总把自己当做知识的权威和拥有者,有些学生的知识面可能超出了教师,因此,我们组织的课堂内容效果怎么样,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互学,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在黑板前做示范教师可从中吸收养份。教师应做到勤于研究,自我成长

传统教学工作,教师只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并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就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科技在不断进步,仅仅具有“一桶水”的老师是很难胜任教学工作的,仅仅补充新知识也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教育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成长的生命,教育教学中会不断涌现出新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因此,现在要当好老师,除了具有教学基本功,还要学会研究教学,才能适应日益更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力争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型教师转向研究型教师。除了研究教材内容、研究学生,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进,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素质、性格特点、家庭影响、学习习惯的培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的培养等,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做到课后反思,自我提高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没有理论的反思是一种狭隘经验的重复,这种重复会让教师变得更狭隘。”经验+反思=成长,可见反思对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反思就是对备课中的不足,讲课中出现的问题,讲课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课后学生反馈,学生作业等的总结、反思,是教学经验的理论化。教师在进行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必然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可以进一步改进,哪些应该摒弃,假如不进行这种反思总结,有时候很难发现自己教学中习以为常的问题,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会逐渐发现存在哪些遗憾,怎样去完善。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研究、总结、反思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读书―思考―应用”这一螺旋式的循环过程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就能使教学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就能成为一个娴熟的教育教学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创造者,民主课堂的参与者,以及学生的真实原味成长经历的分享者和亲历者。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初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张健.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

12月2日,中国科协七届常委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专委会主任陆延昌主持,专委会副主任宋南平,专委会委员许振超、王为民、王秦平、杨传德、张景安、宣栋生、穆荣平出席会议。专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协计划财务部部长彭友东、办公室成员及办公厅专委会秘书处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专委会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要点。2009年,专委会紧紧围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主题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部分委员和专家赴内蒙古自治区,对风能发电企业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深度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成功举办“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论坛”。为加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专委会委员积极支持全国企业科协秘书长培训授课工作。

2010年,专委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国科协七届五次全委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化“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内涵,适应企业需求,总结经验,提升活动水平;对科协系统创建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办好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的“自主创新、企业发展论坛”等工作。专委会委员将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认真履行职责,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

会议还审议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发展调研报告》。

第二篇: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素质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素质

在大力推进小学音乐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创造能力”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而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使他们在亲身参与实践中体验成功的镛趣。我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 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玩与学的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乐于表现。对小学生来说,技能往往在“玩”中产生。“玩得开心”并“玩出新花样”是学生永无止境的追求。如果脱离学生实际 生活的“玩”,就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技能发展就是空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多一点“玩”就多一点兴趣,其发展就多一份质量保证。因此,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重要。在教学歌曲《跳柴歌》时,我先让学生了解竹子。并知道它的作用,再一起“玩”竹子,用筷子做节奏游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再听着《跳柴歌》的背景音乐玩竹竿,跳起竹竿舞„„学生们在这种“玩”的状态下,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并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知。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开心愉快地上完这节课。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注重创作的成果。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让学生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与成功,在体验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儿童创造力发展首先是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由易到难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唱歌曲《动物说话》时,我启发学生展开想像,根据这首歌的曲调创编歌词,字数与原歌曲尽量相近,我举例“小鸡说话叽叽叽”,有的学生将歌词改为“小猫说话喵喵喵”等。其次,让学生自制乐器、自编节奏。我要求学生用饮料瓶、沙子、竹板等制作打击乐器,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上课时击打自制“乐器”,体验打击乐的自由开放的节奏。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音乐是流动的。几个音符通过不同的组合,带给我们缤纷斑斓的听觉享受。小学生自编旋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节奏创编出不同的旋律;可以根据教师给他们的调式音来创编旋律;也可以按时值随心所欲创编旋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音乐基本要素,得到令人兴奋的音乐创作过程的体验。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公正、科学、创新的评价,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三、营造意境,运用激励性的“课前语

情境教学是要求将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强调借助情 境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从而将唱歌、欣赏、活动的训练融合在具体生活的音乐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使他们既掌握了音乐的技能、技巧,又发展了在音乐表现上的能力。教师将音乐教学模式情境化,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很大的快乐,而且使他们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了“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真谛。音乐教学的情境化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美的属性,并且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精神的愉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这也正是我们音乐教学一直不断追求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每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情感是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既是音乐审美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的目标。音乐审美活动以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为起点,因此,在审美感知中我们必须带有情感因素,这样才能保证情感的积累处于一种清醒的、有章程的状态。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授课首先要抓好“导课”这一环节,从“德导”到“育导”。成功的导课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上。为此,每次上课预备铃声响后。我总是让学生齐声背诵一句“激励语”。例如,“我的歌声真动听”“今天我真棒”“音乐是我的好朋友”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一开始就自己树立了信心及对音乐课的兴趣,再加上老师的话语:“今天你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真喜欢你们的歌声”使学生获得了双向的激励,形成了融洽、和谐、民主的气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使他们感到能上好音乐课。

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也必须具有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地方,教师要具备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并具有指导学生交际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观察不同的学生在交际方式上的差异,然后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可以利用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逐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展现出自己灵活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充分地利用教材,灵活地使用教材。教师还要在教学设计的具体环节中体现出自身的风格和特征,以此展示出自己良好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此外,在“以生为本”的教学改革中,在课 堂上出现“乱堂”的现象时,教师需要有良好的掌控课堂的能力,要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样的教学目 标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 “收得拢”,进而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以上只是我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音乐教学的一点粗浅体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只要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坚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重视音乐教学方法,重视音乐创造思维,我们就能让学生充分体验 成功的乐趣,扎扎实实地养成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

第三篇: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

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在国外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我国中小学生情感素质现状,围绕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培养这一问题,我国虽对其含义、意义及培养途径有一定研究,但为数不多。关键词 语言教学 情感素质 培养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情感素质整体上处于积极正向状态,但水平尚低。中小学生许多方面的情感素质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且各种情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情感淡漠、情感偏激和情感障碍。有情感素质问题的学生多数对学习消极被动应付,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事业缺乏热情;或由于对社会认识不足,缺乏理性思考,易产生偏激感情;或情感闭锁,感情用事、不顾后果。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1 情感素质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1.1 情感素质的内涵

情感素质是以情感活动为表征,一感受体验性的经验为基础,通过符合社会化要求的教育活动而逐渐内化的情感心理特征。1.2 情感素质教育的意义

情感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将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的融合教育,其着眼于人的情感潜能综合开发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现阶段,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唯理智教育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唯理智教育规程化、单一化、一律化,忽略了人的情感特征,不能满足人的各种不同的情感需求,难以激发、调节人的情绪机制。随着人们对情绪与脑、情绪与情感与认知活动等方面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注重情感素质教育。

情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健康,充分生成。其意义在于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3 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

语言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是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我国2003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也将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列入了课程教学目标。由此可见,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3.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些理论和观点对教育和语言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引起了人们对语言学习中情感问题的关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要素,都重视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尊重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这些观点体现的原则对语言教学的重要启示是:教师不能单纯重视语言教学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强调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20世纪60年代初,R.W.Sperry对“双脑”的研究强调了“理性语言半球”和“情感半球”要沟通,要并用,协调起来,是大脑整体功能得以发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P.Salovey和J.Mayer也提出“情感智力是一种智力,包括监视、监听等辨别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运用情绪信息指引个人思维等问题能力”。

我国对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培养的研究最早是80年代江苏李吉林老师提出的“四为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情景教育”模式,有效地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活动。3.2 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途径

现今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存在着固有的情感因素。对于情感素质的培养,从教学过程来说,可以着手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从教学主体来说,可以从

[3]

[1][1]老师自身和学生活动着手进行。3.2.1 从教学内容中获取情感因素

目前,我国语言教学,无论是语文还是外语,其教材绝大部分文质优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如爱国、感恩、责任心等。首先,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形象感知,选准动情点,把握人物特点。在教学前,教师要找出文章感情最深处,去推敲、体会,探索其动情原因,将感情升华;教师将自己的情感与文章情感因素融合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对学生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对准动情点向学生提问,将学生引入教材情感之中,感悟教材的情与理。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春》的讲解,教师向学生提问“作者为什么将春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姑娘和健壮的青年?”通过此引导学生挖掘出课文的情操点,激发学生对春的热爱和赞美;又如对《桃花源记》的讲解,引导学生想象桃花源中“咸来问讯”和“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动人场景,或询问学生作者写此文的深层目的,如此,便能通过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结合社会热点与教材,联系实际生活,感受情感。把教材所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一篇涉及艾滋病的课文,教师在讲解此文时,不能单纯地教授英语单词或语法知识,还要适当加入社会评述,带领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艾滋病患者的内心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培养学生同情心和爱心。情感素质教育的内容不是自外向内地要求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而是直接进入学生生活,要他们掌握个体发展所需的知识、情感和技能,因而在语言教学中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情感素质教育有更好的效果。

3.2.2 从教学形式上培养情感素质

南京师范大学“中学生情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小组提出:情感素质教育模式以活动课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来实施教学。另外,情感体验强调在语言教学的实践性上,让学生亲身参与、动手操作,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在创设情景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录像、音乐、图片等,做到“以境育情”,这样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始终处于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比如教师在讲授《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可适当播放相关影视资料,以生动的画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同时可以带动学生的情绪体验;又如教师在讲解课文《荷塘月色》时,可以播放带有背景音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强化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人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都有深刻的印象和更深的理解,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也是在语言教学中培养情感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剧本,比如《茶馆》、《雷雨》,教师在讲解该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有更丰富的理解。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情感素质的强化。课堂中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很难持久,所以教师应将情感素质教育贯穿课堂始终,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乃至延伸至课外。3.2.3教师自身加强情感素质

想要学生有情,教师必须先有情。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教师要具有一股爱学生的真情,给学生信任感,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语言功底,在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时,用富有感情的音调将课文呈现给学生;教师适当的肢体语言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此,能够将教师对课文理解的情感更好的传染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通,这种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还能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2.4把握学生心理,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现在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容易娇生惯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际关系或者处理生活事件。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小学生基本处于勤奋进取与自贬和自我统一与角色混乱时期,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根据教材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特征。比如高中英语课本中有一篇讲述科学家霍金的文章,教师在讲述该篇课文时即可融入“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精神品质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丰富的情感交流,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忽视情感素质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模式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只有充分重视情感素质教育,并在语言教学中落实情感素质的培养,才能教育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4 小结与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今学生在情感素质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逐渐重视起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在美国,“情商”一词成为广为流传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许多西方的语言学家开始对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进行大量研究。而在我国,关于这一研究并不多,为完善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学情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不小成就。

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我国青少年的情感素质虽然整体水平不错,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学生的理智情感随着年级的增高有所下降。有关专家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我国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这导致了学生过多地注重自己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语言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很大比重,且目前关于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多集中在课堂内,因此,对课堂外的情感素质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此更能完善语言教学中情感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朱小蔓.论中学情感性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会议发言稿 2 盛修成.高中英语情感教学模式建构.中国教育资源网 杨再堂.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新华教育研究,2009(2)4 王书月.中学生情感素质透视.江苏省姜堰中学 刘 峰.学习新《大纲》着力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中国教育资源网 卢家楣.对中学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学生调查.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0): 73 7 孟春国.英语课程改革情感教学的实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年(7): 1

第四篇:中学生物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 曾 蓉(江西省新建县第五中学)

中学生物课教学不仅要为将来可能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学生在态度观念、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打好生物学的科学基础,更要使广大受教育者养成较高的生物科学素质。尽管生物科学的研究有完整的方法和技能体系,中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掌握,然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品质,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却是十分必要的。

一、积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产生于认识和需要,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推动的作用,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1.重视设问,引导思维,调动兴趣。爱动脑筋、好刨根问底是青少年学习的特点之一。

2.方式多样,角度不同,发展兴趣。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直观手段包括投影、录像、DVD等。除了经常使用传统的直观教学媒体外,各种各样的网络教学实践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青睐。

3.点拨前沿知识,突出社会责任,不断提高兴趣。

二、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是生物教学中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应当把对学生实事求是品质的培养渗透在生物教学中。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收集了大量的生物科技资料并汇报交流。如艾滋病病因及预防治疗的方法和进展;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癌症、心脏病等方面的研究和进展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科技创新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让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

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实验、分析、综合能力。其中,观察、实验不但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1.观察方法:观察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是科学研究中获得感性材料所必需的,是研究人员收集事实最常用的方法。生物学更注重观察。在教学观察中我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明确观察目的;(2)要选择适当的观察对象;(3)要采用适当的观察手段;(4)观察完毕后要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例如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我让学生先预习实验,明确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洋葱根尖作为经典的实验材料,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为什么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通过对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在教学中,尽量以探究性的启发代替结论性的解释,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实验方法:实验是生物科学中的另一种基本研究方法。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已由初中生物教材中观察方法占主体地位转化为实验方法占主体地位。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实验方法的种类也日益增多。涉及高中生物的实验方法有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定性实验、对照实验、模拟实验等。生物实验的一般程序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安排实验,设计实验步骤,通过现象观察并收集资料、数据,再进行分析思考,科学抽象概括或归纳出概念和结论。

(作者电话:***;信箱:402759551@qq.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2年12期,http://)

第五篇:浅谈美术教学中审美素质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审美素质的培养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昭君镇中心小学/舒凤英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取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基本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未来并为创造美好未来而奋斗。同时,催化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为形成完美的人格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小学教学中,通过美术的教育加强审美素质的教育是最重要途径。美术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加强美的享受,也体验到了艺术的情趣。

在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很好的解放,学习任务依然很中。一天辛苦的学习,学生很想随意的画画,放松一下自己,感觉很好。学生很喜欢上美术课时,老师画一幅画,学生照着老师的画。如果这就是一节美术课的话,评委要打不及格了。因为这只是完成了一幅画,对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培养上,不会起到丝毫的帮助。那么如何发挥美术课的功能呢?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教学审美意识的培养

一幅美丽的画面提供给不懂审美的人,可以说是对牛弹琴,浪费感情,如果这个社会中的人都缺乏审美意识的话,可以说世界上就没有了美,也没有人发现美,也不会有人去创造没,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是美丑不分,脏乱的社会了。因此,要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发现没的能力。教师在上美术课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讨论,探究出美术中的美。例如欣赏一幅《威震山河》虎画时,引导学生分析猛虎自身与周围环境,是通过猛虎自身所透露出的那种灵气和周围环境衬托猛虎;还是以猛虎自身来表现山河的壮丽。要让学生及时地感受到身边的美,学生就算是有了审美的意识。美术教师可以广泛开展具有美学意义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艺术作品展和文物展;看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电视电影及文艺作品;观看风格各异的建筑和雕塑;到大自然中去“游山玩水”;组织他们参加美化校园和居住环境等具有创造美的活动,使他们在“玩”“看”“做”中受到美的熏陶,升华审美情趣。实际上所有的任课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使教学进入“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以美育人”的美学境界。

二、美术教育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个美术兴趣爱好者,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关联,美术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起正确健康、和谐向上的审美情趣,他对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起很大的指导作用。因此,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美与丑,是与否的辨别能力,保护美,爱惜美的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为之付出行动。一幅画,一处美景,他的形式是死的,但他所表现的内容却是有血,有肉,有观察意识的。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他是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气魄。比如前面所说的让学生在“玩”“看”“做”中受到熏陶,升华审美情感,除了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之外,还可以通过反面教材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分析他恶的一面。

三、美术教育中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说到审美创造能力,美术通过培养学生画任务,画景物,画实物的锻炼,经过长期的努力,可以不断地提高,学校可以组织全校型的美术展,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能力和劳动成果的机会。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游山玩水”的同时写生、画画,只要是他自己所发现的,只要是美好的东西就行。学生具备了画画、写生的能力,菜油可能进行创造美。不仅音乐有血、有肉、有情感,美术亦是如此,培养学生在学会用音乐表达感情的同时,也可以用图画或借助一定的自然风景折射出来的情感进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对美术的运用就像学生在学习数理化知识解决生产、生产实际问题一样。美术所富有的情感运用是小学阶段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他必将在人生今后的发展中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美术通过长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了这种学生,就应该指导学生不断的运用、并不断地更新,培养他们长期坚持的意志。

由此可见,通过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加强审美素质教育,中小学带有共性的做法就是要克服那种把审美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偏见,在对美育及培养审美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上应有一个飞跃。从而把审美教育提到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教育者的重要工作日程上来,还要配备合格的美术教师或此类兼职教师,配备较为齐全、完善的美术器材,从而不断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下载教学中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中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体育教师职业素质

    浅谈体育教师职业素质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才会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在21世纪所有发达的国家都把教育作为重点事业。美国、日本、英国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素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素质的培养 摘 要:小学在教养"四有"人才方面,有其特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语文,它是思想性、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肩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使命,与此......

    高中音乐教师职业素质

    高中音乐教师职业素质 新蔡二高 闫丽 音乐教师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健康心理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等。这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既有共性,又......

    教师职业素质测试委托书

    教师职业素质测试委托书 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兹有浦东新区 学校拟聘用 大学 专业(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 同志(男□、女□),经面试和试讲,现委托你处对其进行教师职......

    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培养的几点做法论文

    一、寓科学素质培养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之中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应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出发。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它来自于客观物......

    浅谈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范文)

    浅谈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 什么是职业幸福感?一个人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由于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培养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审美素质

    培养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审美素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材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素质的培养(本站推荐)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素质的培养 本文作者(唐 柳),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