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化城市的历史
青岛的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
2006年10月13日 星期五 09:58
城市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城市文化建设,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加快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打造青岛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就显得更为重要。青岛市自2002年开始孕育并形成了以“诚信、博大、和谐、卓越”为核心理念的城市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城市精神也将成为推动青岛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个性培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力量。城市文化和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持久动力和深厚支持。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形象并在人们心目中产生好感的城市,往往成为世人向往的地方。这些城市成为引领世界文化时尚和经济潮流的“先导区”。城市一旦形成了独有的知名度、美誉度,城市形象要素就会转化为动力机制,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不仅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信仰体系和生活方式等等而存在,同样作为一种文化力而存在。尤其在当代社会,城市文化和城市个性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一国、一地和一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大发展的21世纪,看一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力、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城市以文化论输赢。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参与全球城市竞争,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优势。
一、从历史传承中阅青岛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队由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代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设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市镇,昔称胶澳。1891年6月14日(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的开始。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兵强占青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日本侵占青岛,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军事殖民统治。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便是以“收回青岛”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1929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1986年青岛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相当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青岛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青岛地处齐鲁之邦,与儒家圣地曲阜相距不远,在地域上有受儒家文化熏染的便利条件。青岛又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深受道家思想的滋润。崂山是道教名山,西汉时崂山道教盛行,唐宋元明时期达到全盛。元朝时期,道教支派全真教的创始人邱处机曾在崂山长期修行,留下许多遗迹,清代作家王士祯与蒲松龄均有以崂山道士为题材的作品。崂山作为道教名山,对青岛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九一九年青岛又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五四时期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德先生,赛先生)两大口号,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五四时期倡导的现代意识,为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青岛在上世纪30年代是一个文人聚集的文化名城。二三十年代,康有为、蔡元培、杨振声、洪深、王统照、老舍、萧红、沈从文、梁实秋、陆侃如、冯沅君、吴伯箫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先后在青岛长期居住或短期停留。他们创办报纸、创建学校、教学布道、著书立说、编印杂志,使青岛成为当时中国的文化绿洲。
追溯一个城市在其发展历史中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寻觅到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核,还可使城市精神植根于丰厚的文化土壤中,进而提升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涵。青岛文化的渊源来自于儒家与道家文化,在发展中更多地融入了海洋文化、现代文化、异国文化和移民文化。青岛文化具有源的双重性和流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五四精神,五四文化传统与齐鲁文化、海洋文化和殖民文化的融洽,形成了青岛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儒家与道家思想从源头上影响着青岛文化的形成。海洋文化、异国文化与移民文化作为青岛文化的支脉,在青岛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文化成分相互交融,经过长期的融合与积淀,最后达到了青岛文化源流与支脉的水乳交融。绵绵不绝的文化交流形成青岛儒、道、释,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各大宗教,中、西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独特文化格局。从历史上看,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她从诞生那天起,就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影响,较少传统文化的束缚。青岛有齐鲁文化深厚的底蕴和优良传统,又有外国文化的冲击和融合。这就使青岛这座城市更具开放性、兼容性,也逐渐培养形成了较强的创新意识。
二、从地域特色赏青岛城市文化与个性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曲折,岬湾相间。从区位角度看,青岛地处沿海,是我国重要的口岸,海洋文化的熏陶是青岛人的性格更多具有不安现状、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成分。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青岛人较早走向世界,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进一步激发了创新精神。当我们深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浓郁的开放创新风气。青岛的地域特色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青岛山、海、城相互依傍,浑然一体,其中“山”、“海”为自然的赐予,而“城”为历代岛城人民建造,山、海、城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青岛的山与海,已经融入了青岛的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和城市精神当中。地域特色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比其他城市更加突出,用“和谐”一词可以恰当概括青岛这一特殊地域所具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山”的特色,就是依托崂山和青岛近郊大泽山、小珠山、大珠山、马山、艾山等构成城市山林资源不同的自然、文化背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海上名山——崂山。
青岛意味着海洋经济。青岛海洋科技的领先性毋庸置疑,拥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海洋科研机构,拥有全国半数以上海洋科研专业人员,24位两院院士中,14位是海洋科研领域的,一年问世的科研成果就有600多项。青岛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从胶南的琅琊台到即墨的田横岛;从崂山到石老人;从第一海水浴场到黄岛的金沙滩;有730公里海岸线和众多的海湾、海岛、沙滩,以及港口等资源,建设国际游船停泊地,开发海上比赛、运动、娱乐、观光、海滨度假等项目,将前海一线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海滨旅游观光带,突现“海洋”特色。变迁的海洋自然景观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完美结合,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具特色的,崂山为亚洲海岸第一大高山。汇泉湾沙滩、石老人沙滩、开发区的金沙滩构成中国第一大都市沙滩。青岛的天然馈赠如“碧海、蓝天”;以及历史遗产如“红瓦、绿树”,的确是青岛人的一大笔财富。青岛人现在开始经营这些“美”的资产,去年迎来1500多万的海内外游客到青岛观光度假。旅游直接收益是118亿元。今年“五一”黄金周,有125万游客来青旅游,旅游直接收益是12亿元。青岛意味着港口经济。青岛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去年突破400万标准箱,进入世界前20位,在中国名列第三。港口经济的“放大”功能不可小视,港口服务业、港口运输业、港口贸易业、港口制造业都应运而生。去年青岛口岸进出口总值达到279.71亿美元。总之,青岛有世界不多见的山、海、城浑然一体的城市地理特色,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海岛旅游资源,通过进一步开发,必将会形成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旅游景观。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进程,已由传统的陆地文化发展为现代的海洋文化。青岛在海洋文化产生之后才发展壮大起来的,可以说,青岛伴随着海洋文化的发展壮大而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青岛文化从产生之初就受到海洋文化的滋养,具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色。
三、从建筑风格品青岛城市文化与个性
青岛富有个性的城巾风貌以欧陆建筑为主,异国他乡的一批优秀建筑构筑了城市的建筑风格。此外,独特优美的地理环境、山海城融为一体的城市架构、气势庞大交相辉映的城市建筑布局,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空间环境,强化了城市的建筑风格。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代表和体现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青岛近现代建筑独步全国同类城市,据统计有24个国家的建筑风格。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据统计自1949年青岛解放,市区拥有来自德、日、英、美、俄等20多个国家的人士建造的各类外国式样的建筑299处共1000多栋,其中德日建筑占三分之一。在山东省认定得345处重点保护的优秀历史建筑中,青岛就占了131处,这是一大笔宝贵的财富。青岛素有“东方瑞士”之称,在德占时期,青岛建筑逐渐体现了欧陆风格,老市政府,迎宾馆、江苏路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八大关建筑群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建筑风格,其中八大关别墅区更是以“万国建筑博览馆”而闻名于世。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实施东部开发战略,短短的几年里,一片崭新的现代化新城区拔地而起。东部新城区与西部老城区,旧城与新城,欧式与中式,古典与现代的建筑文化和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欧陆建筑和现代都市相互融合的城市风貌进一步强化了青岛的特色。人们可以从城市的建筑表情、建筑语言、建筑色彩、城市面貌、城市形象等来感知、判断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个性。建筑是人类的立足点、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建筑师个性在建筑空间的投影,是社会空间作用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产物。城市建筑环境与市民大众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城市物质与社会环境中不时传递着审美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通过考察建筑特色来探寻城市的特色,也可以通过体现地方特色的建筑来塑造和强化城市个性和城市精神。这些辉煌的建筑不仅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而且成为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并深刻的表现这些城市的特色。丰富多彩的青岛建筑,具象地展示着青岛的历史,构成青岛成长进程的生动记录,构成城市文化风貌的鲜明特征,成为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内涵和标志。多年来,青岛秉持“打造优美环境,构建宜人之居”的理念,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居民住宅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山海优美、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2000年青岛市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2002年度喜获有着“中国城市环境奥斯卡”之称的“中国人居环境奖”第一名,是中国环境状况最好的城市之一。
四、从企业品牌观青岛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
近年来,青岛海尔、青岛啤酒、双星、海信、澳柯玛等全国名牌企业相继崛起,使青岛的名牌企业,成为凝聚先进企业文化理念,构成城市个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青岛的六大产品既在地方领先,又在全国知名。以海尔为代表的家电业;以青岛啤酒为代表的饮料业;以双星为代表的制造业。目前,青岛市的知名企业中,有以海尔、青岛啤酒、海信、双星、澳柯玛为代表的“十大”企业集团:有以红星化工、黄海制药、宏达塑胶为代表的“十高”(高科技)企业;有以汉缆、石油化工为代表的“十强”企业;还有以朗讯科技、松下电子、安普泰科为代表的“十外”(大型外资企业)企业。这些都成为青岛市的经济支柱。青岛的名牌是随着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双星等知名企业的崛起而崛起的,并使青岛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一位搞政策研究的同志说:“更重要的是,在他们中间产生的以创新为内核的先进企业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构成部分,正起着主导和先导的作用,开始演变成青岛创新型城市文化的主体。”这些企业和品牌所形成的经营理念也充分体现了青岛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追求卓越还体现在青岛在吸引外来文化时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永葆生机的源泉。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文化底蕴,是企业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社会时尚方面,青岛人都在求新求变,争一流、上水平。这也是为什么青岛能够产生较多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原因。青岛的名牌现象是青岛的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的物化。它最能代表和体现青岛的城市精神。青岛名牌所具有的“真诚到永远”、“追求卓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是青岛城市个性的重要内容。
五、从色彩选择看青岛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
凡是去过青岛的人都知道,青岛的美,美在色彩:绿树、红瓦、碧海、蓝天。这不仅仅是青岛对生态色彩的选择,而且是对人文色彩的选择。绿色的生态。蓝色的博大。红色的生命力。这些色彩代表着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异乡情调。青岛对颜色的选择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种对颜色的多元的选择,也是青岛文化和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单就颜色看,绿色代表年轻与生命;是人类最喜欢的颜色,是植物的基本色,是生命、希望、繁荣青春、和平的象征;红色是太阳之色,代表热情与活力;蓝色是海洋之色,代表博大的胸怀,开放的视野。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她从诞生那天起,就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影响,较少传统文化的束缚。过去青岛的城市标志是栈桥,它始建于1890年的德占时期。现代的城市标志是红色火炬,被命名为“五月的风”,是“五四运动”的象征。两个不同的形象建筑,使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进步。同时也不同的时代精神。青岛的这种个性与特色,在世界城市中是少有的,这就是城市文化。城市色彩是城市活力的体现,是一种“创造的心情”,是一种生活的音符。因此,在注意城市整体色彩的同时,还要注重城市色彩时间与空间的运用,既要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传统文化中的色彩意义,更要根据时代要求创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城市色彩关系和色彩结构,其核心概念是城市色彩应该是在统一性的结构中,创造多样性。使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优美自然风光的城市品牌更加亮丽。城市是一个系统的生活体,纯粹的单一色调不能够完全表现出城市存在的意义,更不能表现城市的本质。从总体需求来说,城市的色彩应该丰富多彩、“百色争妍”。城市本身是一种色彩的表现体,人们生活在城市里,就是生活在某种色彩之中。人们在城市中能够感受到建筑的比例、稳定、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各种垂直感和平衡感的物质形式在心里与视觉上与色彩有一定关联。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说:现实生活的人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实在性之中,而是生活在诸形式的节奏之中,生活在各种色彩的和谐和反差之中,生活在明暗的协调之中。审美经验正视存在于这种对形式的动态方面的专注之中”,和谐、良好的城市色彩,体现着城市的生命力,说明着城市人居环境的文化构成表现,更隐喻着居住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的价值和文化时尚。和谐、良好的城市色彩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可以让人轻松愉快的生活。除此之外,协调、美丽的城市色彩还可以为城市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动力因”。城市色彩的选择与定位,要根据城市的历史、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特色、传统文化时尚及城市市民文化与色彩的偏好。
(作者单位: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文法系)
第二篇:西安历史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西安,古称“长安”,常住人口约900万,加之流动人口共1300万。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的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西安北客站”将是未来中国铁路的核心枢纽。2009年国家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国际化大都市”。并且是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城市。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抗日的事件。称为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要的作用。
建国以来的西安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建国后,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已撤销),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现为副省级城市。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西安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城市服务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
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将承担伟大复兴使命近年来,西安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重振汉唐雄风”,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要以史为鉴,树立高瞻远瞩的眼光,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先进的制度为保证,在全球化格局中重新审视和制定城市的发展定位。国务院把经济区的核心和龙头城市西安的战略定位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站在新的战略高度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必将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到“十二五”末,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020年,西安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雏形;到2030年,西安要建成有特色的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到2050年,西安要建成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化大都市;到22世纪初,将西安全面建设成为高度发达、高度文明,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
第三篇: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
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批准文本)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产业国际化 第三章
城市环境国际化 第四章
公共服务国际化 第五章
文化国际交流融合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城市国际化,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国际化促进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市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
城市国际化的目标是,发挥和增强创新活力之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之都、东方品质之城的优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形成一流生态宜居环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枢纽、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第四条 促进城市国际化,应当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遵循规律、彰显特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促进城市国际化,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定,遵循国际通行规则。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统筹领导城市国际化促进工作,将城市国际化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人民政府应当明确城市国际化阶段目标,有序推进工作。第六条 本市设立的城市国际化推进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推进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城市国际化推进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市发展和改革部门承担推进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的城市国际化促进工作。
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经济和信息化、标准化、商务、金融、会展、文化旅游、体育、卫生、教育、民政、公安、外侨、宣传、海关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国际化促进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主动接轨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合作交流。争取国家、省有关涉外领域的改革试点,建立并完善适合城市国际化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会展赛事、招商引资(智)、投资融资、文化旅游、规划建设、生态环保、交通管理、城市治理、对外宣传、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
第八条 市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制定相关领域的城市国际化标准并组织实施。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制定和采用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提高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的标准化水平。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争取国家支持,推动有关国家、地区和联合国相关机构、各类国际组织在本市设置商务办事处或者办事机构。
第十条 每年9月5日为“杭州国际日”。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此期间组织开展国际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等促进城市国际化的活动。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国际意识。
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开展有利于促进城市国际化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第二章 产业国际化
第十二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措施引进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产业项目、企业,以及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和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大数据等前沿产业。
第十三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就以下事项制定政策措施,营造国际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一)完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
(二)加强国际产业交流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平台;
(三)引进和培育国际化人才;
(四)引导资本服务于创新创业企业、投入技术研发;
(五)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六)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应用;
(七)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规划建设创新园区、产业园区、国际合作园区等,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第十五条 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进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建设,建设国际网络贸易中心和“网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城市;在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贸易方式、政府监管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第十六条 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智慧化的综合保税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第十七条 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形成国际一流的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构建国际前沿和高端产业集群,建设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第十八条 加强服务业领域国际合作,引进国际高端服务企业,支持建设金融、科技、文化和国际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第十九条 鼓励金融创新,支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金融与生态、文化、科技的融合,服务实体经济。
以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为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地位的财富管理和新金融创新中心。
第二十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完善会展、赛事管理机制,整合相关资源,加强对会展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市人民政府应当规划建设大型会展场馆及配套设施,健全场馆运营机制;培育引进专业会展、赛事机构;提升本地会展、赛事的国际知名度,鼓励本地会展企业和品牌加入国际知名会展业组织,提高举办国际会展、赛事的服务承载能力。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国际会展机构的联系,建立国际会展引进和申办联动机制。
第二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实施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推进旅游国际化,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
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政策措施,鼓励依托本市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符合国际需求的旅游产品,建立国际旅游营销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游客服务体系、导游服务队伍和旅游环境。
第二十二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特色街区和特色商品展销中心,推进国际化商圈和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鼓励和支持在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方面引入国际服务资源,与具有本市特色的服务资源相融合。
第二十三条 鼓励本地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成果交流,鼓励境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与本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设立前沿科学研究和创新服务机构。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际化专业招商机制,开展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介活动。
第二十五条 鼓励和支持企业用好国际国内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等要素资源,通过新设、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实施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项目。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指导组建行业协会等方式,搭建企业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推介宣传等服务活动。
第三章 城市环境国际化
第二十六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特色和区域功能,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建设前瞻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设计和建设项目方案,鼓励面向国际招标。
第二十七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编制和实施城市设计,加强对城市景观风貌的规划设计和控制引导。
城市设计应当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存,体现地域特色、时代特征、人文精神和艺术品位。城市核心区、重要沿山滨水区、历史风貌区等区域,可以划定为城市景观风貌重点管控区域。
第二十八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优化景观绿化,保护生态环境,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本市建立健全环境承载力预警体系,健全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第二十九条市 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加本市与国际重点城市的客运货运班列、航线,加强多种交通方式的联运衔接和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区域性国际客流、物流中心,形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枢纽。
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进形成以杭州为中心的省域一小时交通圈,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成网,优化城市快速路网,健全大公交体系,依托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和交通大数据,提升智慧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三十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
市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提升本地与国际网络交换能力,推动杭州成为国际贸易、金融、物流等大数据汇集、交易、应用的重要枢纽城市。
第三十一条 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影剧院、商场、医院、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展览馆、机场、车站、码头、风景旅游区、博物馆以及城市道路、公共厕所等,应当按规定设置相应的公共信息标识。需要设置双语或者多语标识的,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已有国际通用标识的,应当优先使用国际通用标识。
公共信息标识的设置应当纳入各类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竣工验收内容。
第四章 公共服务国际化
第三十二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政务数据资源跨层级、跨部门的归集、共享、开放和应用,形成城市管理数据体系。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允许涉外行政审批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规定的,从其规定。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审批办理流程等方式,提高政府运行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全市统一的涉外咨询和服务平台,为外籍人员在本市工作、生活、旅游等提供便利。
第三十三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社会征信机构,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
公共信用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境外信用管理机构合作,推动本市信用服务企业参与全球信用体系建设。第三十四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际人才引进制度,为引进人才在居住、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鼓励和支持建设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园。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外籍专家人才库,完善工作机制,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开展本地人才海外培训、国际交流活动。
第三十五条 鼓励和支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学校聘请境外教师,加强培训和管理;鼓励境外学生来杭州学习、实习。
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来杭州与本地高校合作办学;根据外籍人才居住和引进等情况,合理规划建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第三十六条 鼓励本市医院与境外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和医学研究机构合作组建国际医疗机构。
鼓励本市医院与国际医疗保险机构开展合作,完善国际医疗保险服务;市属三级甲等医院应当具备为外籍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
第三十七条 制定并实施国际化示范社区建设计划,完善社区周边教育、医疗、休闲、文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具有本市特色的国际化街区和社区。
第三十八条 航空、铁路、公路等部门应当在旅客通行、货币兑换、网络环境等方面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十九条 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当优化外籍人员居留、工作许可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第四十条 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涉外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为外籍人员和在杭国际组织、企业等提供法律服务。
第五章 文化国际交流融合
第四十一条 本市坚持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培育开放包容、多元共融的城市文化,塑造东方文化品牌,建设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
第四十二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护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推进跨湖桥、良渚、南宋皇城、西溪湿地等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丝绸、茶叶、中医药、金石篆刻等特色文化。培育时尚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第四十三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文化国际交流合作:
(一)依托影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书画院等场所,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戏剧、音乐、舞蹈、影视、动漫、文学、美术、艺术品拍卖等文化交流活动;
(二)引进在文化领域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
(三)支持创作富有杭州特色和国际元素的文化作品;
(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拓展境外文化市场;
(五)加强与国际知名文化组织、机构合作,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第四十四条 鼓励开展外语教学和外语志愿服务,提高居民对外交流能力。
第四十五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对外宣传和城市国际形象推广机制,加强与国内外主流媒体合作,讲好“杭州故事”,提升杭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市可以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杭州国际形象大使”,加强本市对外宣传和推介;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境外人员,可以依法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第四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构建国际友好城市网络,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十七条 市人民政府鼓励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城市国际交流合作,拓展民间对外交往。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八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加强对城市国际化促进工作的监督。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城市国际化促进工作情况。
第四十九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城市国际化促进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五十条 本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依法对外开放。禁止制定有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政策与规定。
第五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建立城市国际化专家咨询机制,对城市国际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意见。
第五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建立并公布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估。评估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三条 市发展和改革部门应当会同区、县(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编制城市国际化发展规划,经推进工作委员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推进工作委员会设置的专业领域推进工作机构可以根据城市国际化发展规划,制定本领域的城市国际化专项规划或者行动计划。
第五十四条 市发展和改革部门应当组织制定城市国际化计划,经推进工作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城市国际化计划应当确定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和工作要求。
市人民政府应当对城市国际化计划执行情况开展督促检查。
第五十五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国际化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负有城市国际化促进工作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第五十六条 鼓励和支持区、县(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承担国家、省改革试点任务,推动科技、人才、金融、教育、医疗和文化等领域国际合作。
第五十七条 鼓励开展城市国际化探索实践。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区域国际包容性、加强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塑造国际形象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区域和项目,可以认定为“城市国际化示范区(项目)”。
第五十八条 对城市国际化促进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和项目,由市人民政府按规定予以表彰。
第五十九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际化促进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条 本条例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巴黎城市国际化的经验及启示
巴黎城市国际化的经验及启示
法国首都巴黎,市区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约215万,以市区为中心环状发展起来的大巴黎区亦称法兰西岛,总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占全法国面积的2.2%,人口1020万,占全国人口的1/5。是法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城市。
一、以促进国际化为目标的城市规划
1960年制定了《巴黎地区总体规划方案》,1965年修订为《大巴黎地区整治和城市规划总体方案》,1976年又对《方案》进行了修改。60年代的《方案》是中期规划,主要是对大巴黎地区人口逐渐增多所采取的对策。两次修改的《方案》是到2000年的长远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方案》虽经多次修改,但基本思想不变,就是要将巴黎建成欧洲中心城市,实现巴黎向欧洲和世界的开放。为达到上述目标,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在塞纳河谷从东到西的两个轴线上建立五个卫星城,同时扩建和改造原有的8个郊区城市,形成城市化网络,以分担巴黎市区的负荷。
2.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扭转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此在上述城市优先发展经 济和工商企业。
3.在保护巴黎旧城建筑和风貌基础上,逐步加以整治,使巴黎老区更加适应发展和现代 化的需要。
4.保护森林和农业,建立五个“自然平衡地带”,由森林、绿地、公园、农村把城市分隔开来,避免将城市联成一片。
5.修建环城及放射状道路网,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要大力 加强交通设施,尤其发展现代化的大运量和快速交通以适应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巴黎地区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总体规划制定的目标已部分 实现,这主要表现在: 1.巴黎大区以市区为核心的多极分层布局已初步形成,在巴黎市区边缘建成的8个副中 心和60个地区中心分担了市区的部分功能,减轻了市区的压力。由于采取了对上述地区经济、工商企业优先发展政策,带动了整个巴黎地区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不但扭转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使巴黎地区的经济总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各具特色的五座新城初具规模,它的特点是:比较均匀分布在巴黎郊区,既保持了与巴黎市区的联系,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每座新城均具有综合功能,有利于成为区域城镇网络的中心;五座新城和市区及其他地区已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完美的市政设施和生活服务的配套设施,使新城富有吸引力。目前,埃夫里新城已成为巴黎南部地区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仅与信息有关的高科技企业就有70多家。塞尔克新城拥有雷诺、标致汽车公司,汤姆逊电气公司及撒吉姆机械电气公司等一批国外著名企业。
3.巴黎大区已形成了对外以航空和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对内以市区地铁为主,以高速 公路与郊区铁路为辅的完整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4.对巴黎旧城的整治初见成效:(1)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登记树立标记,对倒塌的建 筑按原样翻建;(2)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及保持传统道路格局,70年代先后建成三条可以相互换乘的地铁快速网络,可容纳7万多辆汽车的地下停车站以及可通行汽车的地下街道和人行街道。与此同时,对市区道路采取限制车辆,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人汽车数量,部分道路改为单行线、步行街或步行区;(3)控制巴黎市区工业发展,重点采取自然淘汰、外迁等方式减少工业。到80年代初期,已将市区50年代的老企业关闭了1/4,外迁项目达3000多个。经过调整,市区工业减少,住宅、商店和公用事业机构增加。随着现代化建筑增加,出现了很多新的商店,特别是超级市场、大型超级市以及保险、金融、信贷和服务业,使古老的巴黎更加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又达到了疏散工业、疏散人口、改善市区环境的目的。
二、巴黎城市国际化的特点
1.国际文化中心。巴黎既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有发达的现代化文化教育、科技 机构,是国际性文化名城。巴黎市区被列为历史古迹的建筑达2000以上,是世界上文化遗产最丰富、灿烂和集中的大都市之一。艾菲尔铁塔、凡尔塞宫、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圣心教堂、巴黎公社墙均属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卢浮宫珍藏着的80。多件绘画和雕塑及2000多个博物馆珍藏着的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均是世界之瑰宝。巴黎的艺术家、作家、画家也是世界杰出的。巴黎著名的两家歌剧院从十九世纪起就经常成为世界性的歌剧演出场所。泰尔特尔广场是世界闻名的露天画廓,每天都有国内外的画家来这里作画。今天的巴黎地区有125个剧场、100。多家电影院、200多个艺术厅、11个娱乐基地、170个图书馆(不包括70多个区级图书馆),仅巴黎国家图书馆就藏书1000万册、手稿30万卷、图片120。万张,它以收藏书籍和资料之丰富而闻名于世。
巴黎是全国的科学教育中心,教育和科技事业也居世界领先地位。除法国最高学府巴黎大学拥有13个学院外,其余30所高等院校有不少属于国际知名大学,整个巴黎大区在校这生有30万人左右,占全国在校大学生的35%以上。巴黎又是全国的科学研究中心,约有60%的法国研究人员集中于巴黎。国家科研中心总部和许多研究机构均设在巴黎,其中有许多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机构,如:巴士德研究所、以居里夫人命名的镭研究所、原子研究所、自然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设在巴黎,许多国际学术团体也在巴黎设有机构,许多国际性学术会议在巴黎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频繁的国际性学术活动使巴黎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最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欧洲30个城市包括欧共体12国首都调查分析,认为巴黎是欧洲“文化气息最浓的城市”。
2.法国的经济中心及欧洲现代化工业中心
(1)法国的经济中心。巴黎大区的城市经济在法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之大、产业高度集中是世界城市中少有的。1990年巴黎大区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6%(巴黎市区又占巴黎大区的5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0000美元以上(高出全国52.9%),工业产值占全国的l/4,职工人数占全国的1/5,商业额占全国的1/3,第三产业总值占全国的33%,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24%。
(2)欧洲现代化工业中心。现代新型工业如电子、电器、计算机等高技术工业已成为巴黎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巴黎的重要工业如电子、汽车、飞机、造船、服装业在欧洲乃至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的雷诺公司和雪铁龙公司生产的讫车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它生产的汽车一半以上供应国际市场。巴黎享有“世界服装业首都”的盛誉,巴黎有228。家服装店,包括皮尔·卡丹、伊夫·圣劳伦、克里斯琴·迪奥在内的23家高级时装公司。每年设计投产3500多种新式服装,大部分出口到世界各地。著名的皮尔·卡丹在世界80多个国家大约有600家企业按他的设计生产“卡丹”牌和“美心”牌服装。同时,巴黎也是世界化妆业中心。
(3)巴黎大区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1988年巴黎大区的第一产业占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0.3%,第二产业占27%,第三产业占72.7%。巴黎地区的保险、银行、出版、商业、贸易等行业拥有职工在300万人以上。几乎法国所有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总部及国际贸易机构均设在巴黎。巴黎不仅是法国的金融中心,也是欧洲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被世界列为前50家银行的法国五大银行总部也设在巴黎。此外,许多国际性企业在巴黎设有跨国公司总部和办事机构。3.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1)巴黎是欧洲陆运、水运、航运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中心。巴黎有三个国际机场,80多个国家的200余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设办事机构。每年接待3300万游客,三个国际机场平均每个机场5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年起降超过34.8万架次。建成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与整个欧洲相连,通过高速铁路三小时可到达伦敦、布鲁塞尔、瑞士,五小时可到达地中海,两小时可通大西洋。加上流经巴黎的塞纳河构成了水、陆、空条条道路通巴黎的道路网。同时,巴黎大区的区内交通,拥有世界上密度最高、最现代化和速度最快的交通网络。国际、国内、区内的的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国际交流和经济的发展。
(2)国际信息中心。巴黎大区具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信息产业,是世界上信息的传播、处理最快,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电话线路有580万条,100%的家庭拥有电话,100万部电话查询设备,是世界上电话查询服务最发达的国家。巴黎大区的卫星通讯站可以与国际通讯卫星、欧洲通讯卫星直接连接。
(3)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污水净化厂和垃圾处理中心。巴黎大区有三个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厂,每年处理400万人约170万吨生活垃圾,全部采取计算机操纵的全封闭、高温焚烧技术,既可销毁垃圾,又可生产热气和发电,年节约相当20万吨石油。其中伊夫里垃圾处理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处理厂。巴黎的污水处理规模仅次于芝加哥,居世界第二。4.广泛的人员国际交流
(1)巴黎是国际旅游名城。历史赋予巴黎丰富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化艺术魅力,是世人憧憬的地方,加之方便的交通和优质服务,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从而成为国际旅游名城。平均每年吸引国外旅游和经商旅客1300万人左右,国内游客100。万左右,旅游收入约12亿美元,巴黎1有旅馆9000多个,其中三星级以上旅馆有4000多。
(2)巴黎是外国居民聚居的都市。外籍居民占巴黎人口20%,其中阿尔及利亚、葡萄牙、西班牙、突尼斯、摩洛哥、意大利人最多。
(3)巴黎是个国际性会都。一些国际性组织的总部及分支机构设在巴黎,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也设在巴黎。每年约有600多个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会在巴黎举行,是世界国际性会议召开最多的都市之一。国际性的文艺体育比赛和交流更是频繁丰富多彩。
(4)国际交流的城市。巴黎与世界各国及城市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与其建立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的大城市有伦敦、开罗、马德里、上海、蒙特利尔、巴塞罗那、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利亚等,结成友好城市的有意大利的罗马,日本的东京、京都,埃及的开罗,德国的柏林,苏丹的安曼,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萨那,韩国的汉城,中国的北京。
三、巴黎进一步向欧洲和世界开放的新构想
1.发挥巴黎地区经济优势、就业人员素质优势,更多地接纳国际型企业。
2.为企业提供欧洲最现代化并且布局合理多样化的企业用房和办公楼设施,计划在巴黎的8个副中心和60个地区中心新安排85万个就业岗位,以确立巴黎大区工业化地位。3.为迎接二十一世纪,进一步发展现代化的大运量和快速的交通体系,继续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地下过境高速公路,使巴黎大区的道路系统名列欧洲各国前列。
4.扩建戴高乐机场,使之年客运量达8000万人次,成为欧洲第一大机场,世界第二大机场。
5.超前建设一批为满足二十一世纪巴黎大区需要的高精尖的通讯设备。
6.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新增树木4000万株,发展郊区森林,扩大公园和绿带环,净化塞纳河和玛恩河使之达到能游泳的标准。
四、巴黎国际化给我们的启示
巴黎是综合性的多功能国际城市,之所以经久不衰保持其国际地位,这主要是: 1.作为法国首都,既是政治、文化中心,又始终保持了经济中心的地位,雄厚的经济实力及现代化的产业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世界重要市场和经济交往的枢纽。
2.发展面向世界的综合性服务的第三产业,同时,把高科技新型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方向,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3.巴黎大区长远发展规划是抛弃人为控制城市规模的传统观念,突破旧城区的空间约束,在城市边缘建设副中心和在更大范围建设新城和地区中心,吸引市中心区人口和产业向外迁移,保护和改造旧城,推动城市向更大的地域和空间均衡发展。这种以开放型、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巴黎的国际化功能。
4.以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城市管理现代化作为城市国际化的重要保证,优先发展。城市的国际化又加速了城市现代化基础建设和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5.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事业,使全民整体素质及科学、教育、文化、艺术水平平均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始终保持历史文化的古都和传统城市的长久魅力。
第五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
发展战略
北京市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之
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其常住人口接近2000万,居中国第二。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对于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国际化大都市这双重身份的北京,如何合理规划成为了摆在规划师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的关系的理念是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来的。它的提出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 ,也是不同国度在迈向发达社会时的共同经历。如果回顾一下历史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经历了一个由个体到整体、由局部到全局、由个别国家立法到国际立法的过程。这一过程 ,实际上是伴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展开的。历史上 ,对文物建筑的保护 ,欧洲固然可追溯到较远的年代 ,中国也不乏其例。北京地区的晋寺隋塔能遗存到现在 ,就是最好的说明。而且 ,元大都初建时 ,还留下了为了使金代的大庆寿寺即双塔庆寿寺不受影响 ,南城墙略向南弯曲的佳话。然而 ,这些客观上对文物的保护 ,毕竟还是出于宗教政策的考虑或其他别的原因 ,而并非源于历史建筑保护理念的本身。正因为如此 ,在改朝换代之际 ,出于政治的考虑 ,往往又酿成了对文物的浩劫。世界上最早产生的保护历史建筑的立法 ,人们一般认为是在法国。1 83 0年 ,法国任命了首位历史建筑监察官 , 1 840年 ,成立了历史建筑管理局 ,开始对历史建筑进行登录保护;1 91 3年 ,制定了《历史纪念物法》。这些举措说明了保护历史建筑已开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它源于人们对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是在“保护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 ,同时有了国家立法的支持。至于中国对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 ,可追溯到 1 92 9年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93 3年 ,国际现代化建筑协会第四次会议在雅典召开 ,通过了《雅典宪章》 ,这是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第一个国际性文件。尽管《雅典宪章》迟至 1 954年才由欧洲议会审议公布 ,但是它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保护理念的传播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关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论述 ,已把对个体建筑物的保护 ,扩展为对其周围环境的保护 ,明确指出“在所有可能条件下 ,将所有干路避免穿行古建区”。当然 ,这里提到的“地区”与后来出现的“历史地段”、“历史街区”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因为它依然是以历史建筑为依托的 ,中心是保护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1 96 4年 5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了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 ,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简称《威尼斯宪章》)。这个宪章被认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因为它不仅第一次将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以国际性准则的形式确定下来;而且 ,明确提出 :历史建筑保护“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 ,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 ,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显然 ,“保护理念”在这个宪章中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即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发展到对独特文明的保护 ,而其中的核心则是对人文环境的保护。976年 1 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 ,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它明确地提出了历史地区的概念 ,这个概念已不再仅仅指围绕著名建筑的地区 ,而包括历史街区、历史城镇、老村落等。继《内罗毕建议》之后 , 1 987年 1 0月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简称《华盛顿宪章》)。它开宗明义地指出 :“本宪章涉及的历史地区 ,不论大小 ,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及其自然、人工的环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它把历史城市、城镇放在了首位。这个宪章的重要意义 ,还在于它把历史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 ,以国际性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这些国际文件的产生 ,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化 ,另一方面也是对城市现代化实践的总结。事实说明 ,凡是历史城市 ,特别是那些文化名城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解决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 ,而且都几乎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然而 ,经济愈发展、社会愈前进 ,便愈要保护历史文化 ,却是一条共同的规律。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都曾经历了一个“城市更新”或者称作“城市中心的再开发”运动。由于大规模更新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 ,尤其是开发公司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以高容积率、高出房率为主要追求目标 ,结果不但未能取得预期的结果 ,反而使许多历史性城市受到了破坏。更有甚者 ,城市更新的后期还出现了第一次城市危机。1 973年 ,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宣布结束城市更新计划 ,而代之以“住房与社区发展计划”同样的 ,英国在战后重建中也经历了一个推土机时代,但在 2 0世纪 70年代 ,也进行了调整。他们在城市规化中 ,很少再用旧城改造、改建更新等概念 ,而采用整修和再生等概念。这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 ,充分说明了对历史性城区采取怎样的规划政策 ,绝非仅关系到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 ,它们同样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荷兰著名的城市莱顿 ,也是一个说明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生动实例。1 6世纪后半叶 ,这座城市因荷兰第一所大学在这里的建立以及纺织业的兴盛而迅速繁荣起来。1 7世纪 ,迎来了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
当时的市中心 ,不但居住着富有的纺织业巨头 ,荟聚着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著名科学家 ,还涌现出了不少的艺术大师 ,著名的伦勃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 ,当时建起了不少的雄伟宅第。1 9世纪 ,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 ,莱顿建起了不少的工厂 ,其中甚至还有一个钢铁厂。由此引起的工人住宅的大量增加 ,使老城区拥挤不堪 ,已无复昔日的典雅景观。2 0世纪初期 ,政府曾制定法规 ,规定了住宅的最低标准 ,以改善城市的面貌 ,但收效不大。二次大战后 ,在城市更新中 ,莱顿计划建成一座大城市。市中心留作办公区和企业区。为了改善通往市中心的交通 ,一些运河被填 ,很多街区也被夷为平地。然而 ,建设大城市的计划 ,终因资金的短缺 ,未能实现。更令人痛心的是 ,市中心的很大一部分老街区被无法挽回地破坏了。2 0世纪 70年代初 ,莱顿市政厅重新制定了恢复城市中心区历史风貌的规划 ,使城市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途径。他们迈出的重要一步是 ,宣布市中心为保护区 ,历史特色的破坏终于被制止了。这一雄心勃勃规划的实施 ,得到了政府财政预算的支持。从 1 975年始 ,莱顿开始整修 ,历史风貌在市中心的许多地方都被恢复了 ,这座城市再度展现了她昔日的辉煌。通过与居民的协商 ,许多住宅也都进行了整修。今天 ,位于荷兰心脏地区的莱顿 ,与首都阿姆斯特丹以及政治、行政中心的海牙 ,一起发挥着国际都市的作用 ,特别是教育、文化功能尤为显著。无论到达这里的外国留学人员还是一般旅游者 ,都会被这座洋溢着浓郁欧洲风情的古色古香的城市所倾倒。莱顿几经周折走上的城市现代化成功之路 ,同样说明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性。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探讨国际都市或称为全球性城市的概念时 ,学者们除了强调它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金融、专业服务、创新等功能外 ,特别注重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鲁迅的名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同样可作为我们用以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可以说 ,历史文化贫乏的城市是很难迈向世界的。正因如此 ,凡是堪称国际化的大都市 ,无不把文化发展战略放在重要的地位。例如 ,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同时也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纽约 ,近3 0年来城市政策的制定 ,就日加倾向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战略 ,十分重视塑造文化都城的形象。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尤具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能否走向世界的问题 ,也与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紧密相连。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充分地体现在城市的千姿百态上。保护城市特色 ,特别是它的人文历史风貌 ,实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核心。可是 ,当今的世界却恰恰面临着城市特色的危机。
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曾这样讲过 :“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机 ,我们的城市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种趋势是自近代开始的。由于海路交通的发现和发展 ,生活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区的民族 ,开始逐渐摆脱孤立发展的状况;随着不同文化体系的相遇、冲突和交流 ,不同国度城市文化的进程也受到了域外文化的影响。特别是 2 0世纪初 ,在欧洲和北美发生的建筑大变革 ,“把建筑业从手工业变成现代化大工业”。在“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样的口号下 ,建筑已被当做现代大工业的产品。钢铁、水泥和玻璃书写了建筑中工业革命的光辉历史。应该说 ,这是人类社会取得的划时代的进步。然而 ,正像工业化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现代建筑业构筑了发达社会的基础 ,但也引发了城市特色的危机。这或许正是人们所说的“现代化的陷井”。现代建筑业为城市文明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 ,同时 ,也使城市化成为可能;而且 ,只要具有创新精神 ,现代建筑业同样是能够展现民族特色的。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另一方面 ,也正因为新的建筑年代的开始 ,传统的城市文明就弥足珍贵。它们成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共同遗产 ,历史文化保护在国际化大都市发展中的地位 ,也更加凸现。97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提出了“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共同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肯定了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存在。为了有效地履行这个公约 ,在随后制定的《操作指南》中 ,又对“世界文化遗产”作了具体的界定 ,其中的大部分条文都与历史文化名城有关。例如 ,“代表人类创造才能的杰作” ,“展示某一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圈内人类价值准则”的“建筑学”、“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 ,“一种能说明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或多个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建筑群、技术整体或园林景观的杰出范例” ,“代表一种或多种文化的传统人居环境或土地利用模式的杰出实例”等。这些条文充分说明了 ,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念 ,已被上升到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高度。人们开始认识到 ,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它们都面临着可能“一旦失去而不复再有”的危险。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50 0 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孕育了中国别具一格的城市文明。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文化的集大成者 ,同时也是东方城市文明的辉煌代表。她具有 3 0 0 0余年的建城史、80 0多年的建都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 ,从未中断过发展。
从历史的久远和连续性来看 ,都是世界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很难比拟的。这种独特的、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 ,使北京对人类城市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并使这座名城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这是北京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中的坚实的文化基础。在论述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时 ,人们都喜欢引用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一句名言 ,他称城市是“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实 ,北京不但是一部历史 ,也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她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 ,几乎涉及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从传统的儒家学说到佛、道的文化观 ,从五行理论到堪舆之术 ,从天文到地理 ,从文学丹青到百工技艺 ,各类语汇、各种智慧 ,都尽情地融入那气象万千的建筑中。
首先 ,元大都所始创的北京城市格局 ,从原则上 ,基本上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都城建设思想(也有学者认为她主要是“吸取了宋汴京和金中都的布局形态”而建成的。但最重要的是 ,这座规模恢宏的都城 ,是按照规划建立起来的。在确定了全城平面布局中心的基础上 ,整齐地规划了城市的道路街巷。明、清时期 ,进一步完善发展了元大都的平面格局 ,使整座城市“以建筑、道路等文化符号有机地构成中轴观念”的特色更加突出 ,也最完美地演绎了中国传统的都城营建思想。北京的整体营造手法及其蕴涵的深邃的文化与美学理念 ,博得了国际学术大师的赞誉。丹麦学者拉斯马森认为 :“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 ,它的布局匀称而明朗 ,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 ,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建筑学家培根称 :“在地球表面上 ,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可能就是北京了” ,并认为她的设计“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最丰富的思想宝库”。
犹如城市格局 ,北京的主要建筑和建筑群也都包蕴着一定的文化理念 ,并具有
深刻的象征意义。综合了我国历代宫殿之长的明清紫禁城所体现的封建政治伦理 ,自不待言。那些著名的坛庙 ,则用建筑符号和语汇注解着《周易》、《礼记》等古代经典 ,表达着古人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例如 ,乾隆年间大规模整修了的天坛 ,虽然是为了满足拓展祭坛的现实需要 ,但却严格地遵循着《周易》卦爻的寓意 ,突出了圜丘建筑中数的象征意义。当时确定圜丘上、中、下三层的直径分别为九丈、十五丈和二十一丈。根据《周易》的说法 ,一、三、五、七、九等奇数为天数。
九、十五和二十一可分解为一乘以九、三乘以五和三乘以七 ,这些数字不但均为天数 ,而且作为阳数之极的九在上 ,五在中间 ,也符合天数的次序。更巧妙的是 ,三层直径相加为四十五 ,又与《周易》的乾卦九五相合 ,此卦为“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 ,象征着人君。此外 ,圜丘三层 ,每层四周皆立栏板 ,三层共立栏板三百六十块 “以应周天之度”, ,象征着昼夜运行 3 6 0度或一周年约 3 6 0天之数。为了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 ,圜丘无屋宇覆盖 ,而直面苍穹 ,营造了一种“天垂示于人、人拥入于天”的文化境界。其周围 ,则视野开阔 ,更显得庄严肃穆、大气磅礴。再就北京的居民和园林建筑而言 ,也无不显示了东方文化的独有意蕴 ,而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北京的居民建筑 ,以四合院为最基本的型制。这种形式的建筑 ,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的古老传统。有的学者认为“合院式的布局 ,严格来说并非一种建筑设计” ,而是一种生活的“结果”。也就是说 ,它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下 ,人们所选择的一种最佳居住方式。但是 ,如何使用 ,怎样布局和装饰 ,却取决于文化的理念 ,从而形成了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北京的园林也是一种特色建筑。有的学者认为园林与房屋是分不开的 ,“房屋加上园林才是完整的建筑”。因此 ,“较小型的房屋附设庭院 ,大型的园林附设房屋”。
这样的说法颇有见地。因为 ,四合院本身就包括有庭院 ,庭院常有山石点缀 ,并植有槐树、海棠、枣树、藤萝一类的树木 ,这难道不就是小型的园林嘛!明清北京居住建筑 ,大至王府、会馆、小至民宅 ,其实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四合院 ,只不过数量有多寡、规模有大小而已。四合院除了有礼制等级的差别外 ,就其建筑的文化内涵而言 ,可概括为 :“儒家思想落实在严谨规整的合院式建筑布局里 ,老庄强调的生命则弥漫在园林中”。至于建筑风格 ,北京所代表的东方建筑 ,主要是向平面展开 ,形成错落有致的群体。而西方建筑则是高空发展 ,形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结果是 ,前者体现了流动的时空感 ,而后者却只有空间感。不妨说 ,西方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东方的建筑是“流动的音乐”。
总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对北京来说 ,不仅只是意味着古都格局和建筑的保护 ,更具有保护悠久传统文化的意义 ,关系到城市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一项重要战略。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 ,有关人文环境的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例如 , 1 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内罗毕建议》 ,专门就历史环境问题进行了归纳 ,提出了五个共同观点 ,即认为 :历史环境是人类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是过去存在的表现、能将文化、宗教、社会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最准确如实地传给后人 ,因而 ,保护、保存历史环境与现代生活的统一 ,是城市规划、国土开发方面的基本要素。这些理念的提出 ,表明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了。城市建筑与环境是分不开的。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 :“城市形成环境” ,“时时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历史的保护就是要使这些历史文化内涵延续 ,并且让子孙后代知道先民的生活习俗及奋斗经历。历史建筑和历史景观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的存在使城市的发展具有连贯性 ,使民众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
事实证明 ,建筑和环境 ,在培育民族精神方面 ,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特别是都城 ,具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街区 ,古老的建筑 ,往往能像钟声一样 ,唤起心灵深处的乡情和回忆 ,找到文化的根。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国际著名规划专家刘太格曾这样说 :“四合院是我们侨居国外的人对北京最向往的”。“它的生活环境是好得不得了的”。“尤其在春天、秋天的时候 ,院子里的阳光明媚 ,那个居住环境太美了”。他的体验 ,何尝不是那些飘泊海外的北京人乃至所有的华侨共同的心声呢。
总之 ,建筑与环境(或者用建筑学的术语称作“场所精神”),是有生命力的 ,这种生命力 ,深深地蕴含在它们所传达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中。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将促进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弘扬。这同样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
[ 1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 [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 0 1.[ 2 ]阮仪三 ,王景慧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 999.[ 3]R.deMooij:AViewofLeiden ,Leiden ,July 1 989.[ 4]SharonZukin :“Culturalstrategiesandurbanidenti
ties :RemakingpublicspaceinNewYork” ,Citiesin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incities,Avebury 1 997.[5]陈志华.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 [C].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99.[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 [M].第四卷.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 0 0 1.[7]刘太格畅谈北京古城保护 [N].国际地产参考.2 0 0 20 9.[8]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 [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