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简笔勾勒丰厚的文字》
用绘画的简笔勾勒丰厚的文字 南京市五十四中
刘煜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 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情感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中大量精美的图片确实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带给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上极大享受.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在利用多媒体手段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堆砌和罗列,在丰富学生积累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自身对教材文字信息的理解勾勒成形象的简易图形.在教学中做到,抽象的文字符号和直观形象的图形符号的双向转换.也就是说学生看到丰厚的文字脑海中可以想象出丰富的影像,看到简易的图形可以还原出丰厚的文字信息.(一)《口技》教学片段
《口技》一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两个逼真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一家人由睡到醒,继而又入睡.第二个场景是失火救火的场景.这两个场景在声音方面都具有一种强弱的变化.于是在备课时很自然的想到用数学中的抛物线来板书.抛物线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则是声响.抛物线越高代表声音越大.在抛物线的左下角标注”惊觉,呓语”,随着抛物线的上升可以写上”醒,啼,呜,絮絮”等表示声音的关键词.在抛物线的顶部就是各种声音汇集的地方,也是文中五种声音一时齐发的时候,应该写入”拍,呜,啼,醒,叱”.经过抛物线的顶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家几口人的声音又变得细微起来,在右侧抛物线上可以写出”喉,渐止,作索,倾侧”,在抛物线的右下角则是回复平静的时段,就应写上”梦中咳嗽”了.1
第二个场景可以由此类推.在抛物线的相关位置标注原文的表声音的词语亦可帮助学生理解识记.让孩子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让语文课的板书留下灵动的曲线.(二)《使至塞上》教学片段
此诗中有两句写景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赏析的关键句.赏析写景句一般可从修辞,视角转换(远近,俯仰),色彩搭配,动静结合,多种感官的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方面入手.在《桥之美》一文中,画家吴冠中以他独特的视角来赏析事物给我很大的启发.”文中有这些语句:”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
画家给我太多的提示,赏析事物还可以从点,线,面的角度入手,还可以从质感的层面去感受美.于是我从点线面的角度入手辅以图线非常直观的赏析了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三笔完成了一幅画: 2
笔直的是直冲云端的狼烟,弯弯的黄河,黄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点是日,线是烟与河,面就是苍茫无垠的黄色大漠.当我用两线一点画出大漠图的时候,孩子们发出了的吁叹肯定了我的创意.(三)《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段
在《湖心亭看雪》教学中我再次运用画家独特的视角帮孩子赏析了张岱的写景名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处可以简化成:
点分别是舟中人及亭,弧线是长堤,短线是一芥,”上下一白”中的”一”即”全”.,可见此景的背景底面是”白”.简约的几笔正好与张岱的白描手法呼应,让学生在理解之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简约即美,美在个人心底的韵味呼之欲出.让孩子用审美的眼光去赏读古诗文。
第二篇:用绿色勾勒生命最美图景
用绿色勾勒生命最美图景
官塘桥中心小学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国家森林公园镇江南山的环抱之中。近年来,博大精深的南山文化和正在崛起的官塘新城,不仅为学校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学校党建工作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如何在新形势下,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找准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工作的结合点,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员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2年春,结合学校改革与发展实际,学校党支部在认真分析生源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爱在南山?践行师德”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以“争提帮扶”为抓手,积极整合学校思想道德文化资源,整体建构师德教育新框架。其中“爱在南山?护绿行动”以面向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特点成为了我校党支部“爱在南山?践行师德”党建品牌活动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一、护绿行动,构建绿色屏障
作为一所“立足乡村,面向新城”的学校,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达到在校生数60%以上。因思想观念和家庭条件所限,家长大都忙于生计,很少对孩子学习上的关注与指导,更难以顾及孩子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培养。部分家庭还存在子女多,家庭负担重,无稳定收入等现实问题。
为了帮助这部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校党员和部分“爱心教师”组成了“护绿小队”,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现状,学校党支部首先发动每班寻找特殊家庭的学生,包括:品行优良,好学上进,但家庭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抚养能力较弱的学生;还关注部分因特殊原因,造成的心理、生理上存在异常的学生。通过调查,建起了学校动态的需帮扶学生资料库,为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爱心活动,铺设绿色之路
“护绿小队”以“播下一份爱心,收获绿色希望”为活动宗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将帮扶活动落到实处,为孩子们健康成长铺设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为了保证“护绿行动”的常态开展,学校党支部提出“五个一”活动要求。要求每位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和结对学生“每天查看一次作业,每周谈一次心,每月家访一次,每学期爱心捐赠一次,每年带孩子外出游玩一次。” 从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这三个方面全面关心结对学生的成长。
2012年6月1日,学校隆重举行了“爱在南山?护绿行动”启动仪式。润州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夏兴政、教育科科长卢金文、周鸿和官塘桥街道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在仪式上,每个党员教师与自己结对的学生牵手而坐,当孩子们收到老师送出的节日礼物――散发出油墨清香的书籍时深受感动。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透明的眼睛里,结对的党员老师读到了满满的欣慰和沉甸甸的担当。
从那时开始,孩子们收到的不仅是一本书,一只书包这些可见的帮助,更收到了党员、爱心教师们对他们一份持续的、温暖的关爱。二(2)班小谷同学患上了再生性障碍性贫血这不仅牵动着父母的心,更牵动着我们全校师生的心,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筹集到了爱心款近10000元。由小谷同学的结对老师范优宝校长将这充满爱心的一万元捐款,送到了家长手中。如今,在全体师生的关心、爱护下,小谷同学已经战胜病魔,重返学校学习。
护绿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各类孩子在党员教师有的放矢的关心和帮助下健康成长,切切实实的帮扶让这些孩子们释放了心灵的重负,解开了心中的郁结,绽开了久违的笑容。通过党员教师的身体力行,南山文化的精髓――“厚重有情义”已经深深融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三、用心呵护,实现绿色之梦
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一幅“美丽中国?中国梦”的绚丽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梦”道出了13亿中国人民在追求幸福征途中的心声和愿景。2013年3月,“护绿行动?助梦篇”又掀起了我校“护绿行动”的新高潮。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儿时梦?未来梦”系列活动,首先组织孩子们听老师讲述自己儿时的梦想,以及如何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故事,以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再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理想――未来之梦,每位结对教师仔细倾听,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共同努力将自己的理想变为美好现实。此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进一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阳光般的温暖,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作为“护绿小队”的每位党员都认识到让每位学生沐浴在阳光里,不仅仅是我们一种理想、一种理念而更应该是一种追求,一种行为和一种使命。
四、真爱无言,启航绿色之舟
我们帮扶的孩子在健康成长,学习进步,感受到师爱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不仅学会了学习、生活,更学会了做人。我们的结对党员身心也受到了洗礼,原来我们的关心可以改变孩子这么多。更可喜的是,我们的行动正在潜移默化地带动着更多的教师、社会爱心人士加入。目前,我校“护绿小队”队伍已从原来的10名成员发展到了30名成员。不仅支部党员播撒爱心,而且带动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也主动加入这支队伍中来。“爱心午餐”为家庭困难的孩子提供热腾腾的免费爱心午餐;“护绿基地”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活动锻炼的场所,家长志愿者的“护学岗”活动更是真正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的三者联动……
“护绿小队”成员以护绿为起点,在各个岗位都勇于担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起新时期教师良好形象,大大提升了学校党组织和全体教师在家长心目中和社会上的美誉度,他们真心关爱每一个孩子,通过护绿行动,彰显出学校“浸润南山文化,共建生态校园”的办学特色,不仅让学校教育呈现蓬勃的生命活力,也为党旗增了光,添了彩。
镇江日报、京江晚报都对我校相关活动做了宣传报道,镇江电视台教育在线栏目制作了专题节目《爱在南山》,在镇江电视台多次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真爱无言,挚爱无声。“播下一份爱心,收获绿色希望”,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同一种爱,我们将携手走过每一天,把崇高的师德渗透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把爱的故事默默演绎,用爱心勾勒出每个孩子生命最美图景,让每个孩子幸福地扬帆起航!
第三篇:用色彩勾勒的家乡抒情散文
陕南汉中,位于我国的腹地,汉水源头,北依秦岭,南屏巴山,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中四面环山,气候温和,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这里人杰地灵、风景如画,被人们习惯的称为“西北小江南”。
汉中的美景枚不胜举,比如:古汉台、拜将坛、石门栈道、张良庙、武侯祠以及金色的油菜花、粉红的旱莲、香气扑鼻的汉桂,还有被誉为日本国鸟的朱鹮,国宝大熊猫等等。
但作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却钟爱汉中的云彩。看那,天边的一抹浮云,看似一鸿不惊的波澜,宛如薄羽,淡若轻纱。
观赏空中美丽的祥云,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它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它时而像飞舞的仙鹤,时而像绽放的鲜花……那缓缓移动的云烟,就像是一个豆蔻花季的少女,正用轻盈的身姿,在风中曼妙轻舞!
那轻灵的云朵,抖落浣洗的翼纱,携着一路鸟语花香,飘过碧波,掠过山岗。它欣赏着留在汉江河水的倒影,让倩影在碧波中与浪花嬉戏;
它飘过市区,幻作肆意的泪雨,将所有的宣泄倾洒,浣洗城市浮躁的心灵。阳光到来,它再次变得洁白透明,在楼宇之中架起一座五彩虹桥,让疲劳的人们惊叹它的艳丽。
汉中的晚霞更为的绚丽。太阳西沉的时候,淡蓝的天空,喷出一道金色的霞光,云彩被染成了红色,整个天空就像被染色的绸缎,一片波澜壮阔、色彩斑斓的景色。
变幻的云朵,就像一团团棉花,在霞光之中绚烂夺目。高楼大厦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富丽堂皇。
山融入云彩,水映着云彩,这就是我思念的家乡,这便是我无法释怀的云彩!
第四篇:《简笔与繁笔》教案
吴昌均
课时:一节课 操作过程:
一、故事导入,设疑激趣
一书生卖鸡,书广告一则:这个精美的笼子里装着一只肥大的公鸡,准备以最低价格出售。可多天无人问津。他的一位朋友帮其撕去广告,仅贴一“售”字,不多时就把鸡卖了。由此故事联想到写文章的问题。设疑:文章的好坏是不是单以文字多寡论?鲁迅刻画祥林嫂运用了大量的重复性的语言,老师却认为妙,而我们学生的练笔中老师却经常认为这罗嗦,那繁冗,是何原因?
二、感受语言,整体把握
1、令学生各自放声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1)这篇文艺短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2)提出中心论点前,写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作者分别说明了繁简二者可能具有的两种情况。简,既可以是言简意赅,又可能是言简意少;前者好,后者不好。繁,在篇首说到“繁冗拖沓是作文病忌”,再次补充说明“繁”有时也有他的好处。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二者的关系,写作时既要“有时用简”,也要“有时用繁”,用简使繁都要各得其宜,各尽其妙。通过辨证的论证分析,水到渠成,得出中心论点。](3)提出中心论点后,写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在第二、三、四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典型的例证,论证了“简笔与繁笔得宜尽妙”的观点。在第五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引用论证,提示本质,说明繁简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来自生活,发诸真情。第六自然段,作者针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大多数作品“写得过长”的毛病,作者揭示原因后,强调形式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在用简还是使繁这两者中,着重“提倡简练为文”。]
2、令学生各自放声读课文,尽量读出远有的预期和语调。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1、朗读第一自然段,品味语言。(1)“这诚然上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删去“诚然”和“单”两个词可以吗?
[用“诚然”一词准确,语气委婉,在基本肯定文章家的看法的前提下,含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意味,与全文论述的内容、基调保持一致。删后语气太肯定,内容也与原文不够协调一致;删去“单”字,意思成了承认文字的多寡论决定文章的繁简,与原文表达的意思相悖。(2)“‘繁’呢,有时自然也有它的妙处。”此句中的“繁”字的引号可以删去吗? [不能。通常说的“繁”,几乎与罗嗦,冗长,拖沓同义。但是这里的“繁”字却有特殊的意义,是指对事物的具体描写,这“繁”是应该的,作者在“繁”字上加引号,表示与一般的“繁”字有所不同,因此引号不能删去。]
2、朗读二——四自然段,品位语言
(1)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水浒传》中的两则例子论证“简笔”之妙,如果用王安石《泊船瓜州》一诗炼字的故事换一例,用一微型小说替换另一例,好不好?
[王安石炼字一例只说明语言锤炼的重要性,诗人用“绿”字换掉原诗中的“过”等字,并不能论证简笔之妙;微型小说篇幅本来就短小,即使用简笔,也没有长篇可以使繁而用简笔有说服力。](2)第四自然段用鲁迅《社戏》中繁笔的例子来论证“繁简之妙”,此例是否有蛇足之嫌?
[作者为证明繁笔用得好,一例取自长文,一例取之短文;一个取自古典文学名著,一例取自现代文学名篇,使例更典型,更具有代表性。此段《社戏》的例子,从一个讲究精练的作家有时也采用繁笔,有时会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来论证观点,更有论证力量。]
3、朗读第5自然段,品味语言。讨论:第2——4自然段已经比较深入的论证了中心 论点,也能使读者臣服,为何还要写这段话?你以为此段是赘笔吗?
如果说2——4段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此段恰好回答了“怎样做的问题,文章精选了刘勰和顾炎武的评论,深入论证了中心论点,同时也使论证更严密,例证更丰富。
4、朗读第6——7自然段,品味语言。思考:“背着一块石头在剧场看戏”这个比喻好 在哪里?
[比喻读拖沓累赘的文章那种吃力、头疼的感觉,非常生动、形象。]
四、指导朗读,习得语感 重点指导第一自然段。
五、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1、令学生背第一自然段,力求能背诵全文。
2、检查背诵落实情况。
(拙教案发表在《学语文》2000年第5期上)
第五篇:《简笔与繁笔》教案
简笔与繁笔
教学目标
(一)正确理解提倡简练为文,根据内容需要,用简使繁的道理。
(二)学习运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难点重点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阐述简与繁的辩证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阐释立论的根据。这一段内有三个小的层次;
①层(1~2句)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③层(3~5句)阐释为什么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作者分析了简与繁的两个方面,简有“言简意赅”与“言简意少”之分,后者是缺点,前者却是难得的优点;连同作者所赞同的“文章家”的见解,繁也有“繁冗拖沓”与“以繁胜简”之分,前者虽是缺点,后者也是难得的优点。这一层是中心论点立论的根据,也就是对“单以文字多寡论”“繁简”的武断作法的否定。
③层(6~8句)以文学大师们的创作为例,证明简笔与繁笔只要用得“各得其宜”,就能“各尽其妙”。这一层既是对中心论点的证明,又领起下文,为下文列举文学大师的创作既用简笔也用繁笔的具体范例引线。
要读懂第1段,关键是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要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关键是理解其中“繁简”两个词的含义。繁,是繁冗拖沓的意思;简,是简练的意思。其它句出现的“繁”与“简”则是指写文章用笔墨“繁多复杂”与“简练”的意思,要注意区别。
第二层(2~4段)紧承第1段第③小层的概括提示,具体列举《水讲传》与《社戏》既用简笔也用繁笔的例子,说明不管是简笔还是繁笔,只要用得“各得其宜”,就会“各尽其妙”,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第二层(5段)指出做到“繁简适当”的方法,即需要提炼,但主要是“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第二部分(6~7段)指出“现今”创作上存在的“拖沓累赘”的较普遍的弊病及这种弊病的成因,说明“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问题的必要性。
(二)课文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以辩证的观点分析简笔与繁笔各自都有优劣之分,脱离内容的简笔与繁笔都是败笔,适应内容与表达需要的简笔与繁笔都是妙笔,正所谓“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第二部分,指出现今创作上存在的“长的趋向”、“拖沓累赘”的毛病,提出作者自己的主张,“提倡简练为文”。这是点明了文章写作的针对性,即写作目的。第一部分所阐明的道理,是达到第二部分指出的写作目的的手段。因为不懂得辩证地分析简笔与繁笔,就不可能作到“言简意赅”,而只能是由“繁冗拖沓”变成“简而淡”。
(三)本文典型材料与观点是怎样密切配合的?
分析:作者为了证明“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从文字的多寡论”的中心论点,辩证地分析了简与繁的两个侧面,从事理方面说明,“单以文字多寡”断定是“繁冗拖沓”还是“简练”是不能成立的。接着概括列举“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有时用繁”,“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接下来紧紧扣住论点,—一对应“文学大师”“用简”与“使繁”两个方面举实例分析。证明“用简之妙”,作者专选百万言的长篇巨著《水游传》中的两个例子,虽在长篇之中,作者照样惜墨如金,只一两个字,便把景物写得生动传神。证明“使繁”之妙,作者先选《水游传》中一例,有意与上文“用简”的两个例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同一部长篇巨著,同一作者,用简时惜墨如金,用繁时不厌其详。作者选择的“用繁”的另一个实例也是深有用心的,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一面以“用简”著称,但在内容表达需要时,“甚而至于借重‘ 啰嗦”’。文学大师“用简”与“使繁”的四个实例,有力地说明简与繁都可以成为妙笔,如何以字数论优劣?这就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四)什么叫“简笔”“繁笔”?
分析:“简笔”即写得简约,用语简洁扼要;“繁笔”,即写得详尽,写得充分。简笔与繁笔主要是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上讲的:当简则简,当繁则繁,“简而淡,繁而冗”都不好。
(五)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分析:本段的重心落在“然而”这一转折连词之后。作者认为,文章的简练或繁冗拖沓与否,又不能仅仅只根据所写字数的少或多来衡量评判:字少的,未必都是简练,未必都值得肯定;反之,字多的也未必就是繁冗,未必都应该否定。这就是说,言少的,可以是简练、即言简意赅,也可能是简陋即言简意少;言多的,可能是繁冗拖沓,也可以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再看大家一致公认的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大师们亦有时用简,有时用繁。这就更表明绝不可单以文字多寡来论繁简。那么,简笔与繁笔究竟应据什么来判定(也即作者的正面意见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提出,应该是在该用简的地方用简,并且确是富有言外之意的;在宜用繁的地方用繁,并且确是做到了穷形尽相,细致入微的。这些,就正是本段末句的含义。本段的中心,一也即本文第一部分的中心,即由本段第三句和末句综合而成。
(六)本文对简笔与繁笔关系的辩证论述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分析:运用辩证观点进行分析说理举例。
(1)“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这句话一方面肯定了文章繁简与文字多寡有关,但又不能单以文字多寡论。同时又告诉读者并非“言简”一律都好,关键要看“意赅”还是“意少”、。这就是辩证地看待问题,语言不多,充满了辩证法。
(2)“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
这句话揭示了生活中事物的辩证法。通过严密的推理,区分了“字面上的简”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与“啰嗦”的严格界限,体现作者在逻辑推理上的严密性与科学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本文是怎样运用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比喻的?
分析: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和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直接关系。如开头一段,用“言简意赅”与“言简意少”对比。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用“简”与“繁”的对比,就有“惜墨如金”与“用墨如泼”的两种不同方法。用比喻也同样是简洁生动的。如用“顺风行船”比喻读大师门的名著是如何感到“轻松愉快”,用“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比喻阅读拖沓累赘的作品是多么让人“吃力,头痛”。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八)从论点的确定和论据的选择来看,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分析: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在对比分析中提出论点,明确指出“简笔”与“繁笔”的关系,应当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论证中心论点,列举了(水滩传)中(武松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和鲁迅《社戏》中的典型例子为论据,生动有力地论证了“繁”“简”、“各得其宜”的“宜”,“各尽其妙”的“妙”。这些例子准确可靠,十分典型。说明了只要相“宜”,只要能达其“妙”,用简则“惜墨如金”,使繁则“用墨如泼”。文章又精选了刘勰和顾炎武的评论,深入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可信。可见全文立论精辟科学,引论又精当有力,紧扣了中心论点,进行了层层深入的论证。
(九)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 分析:文章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1)用例证法鲜明、准确地论证文章开头所提出的论点。选取《水游传》、《社戏》中的典型例子为论据,证明文章应繁简适宜。
(2)用引证法论述了怎样才能做到繁简得当。刘勰顾炎武的评论,都是权威性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这种引用,起了进一步论说,深化内容的作用。
(十)为什么作者在论证观点过程中,先用例证法,后用引证法呢? 分析:例证、引证的先后,体现了作者论述问题的层递性和思维的严密性。论证方法的选择,由文章的内容所决定。使用论证方法的先后,又根据说理层次要求来安排。要阐述繁简“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必须列举生动的实例,才有说服力。以典型的事例开道,能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引用名人警句,是要说明“繁简”绝非有意而为,而是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只要“来自生活,发话真情”,就能做到“繁简适当”。从论证的需要来看,例证在前,引证在后,体现了说理的严密性、合理性。
教学过程设计(-)速读测试。,1.本文的题目是,作者是,出处是。
2.本文是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
3.作者对文章繁简的基本看法是______________。4.什么叫简笔?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5.什么叫繁笔?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6.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有时使繁:__________。简笔与____________繁笔,__________。
7.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是从味觉、视觉、听觉三个方面写的,这“味觉、视觉、听觉”的感觉者,是。(①鲁智深③镇关西③作者)
8.文章要写得繁简适度,就需要提炼,但最根本的还是要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9.本文是针对什么情况而发的?
10.刘勰,字____________,南朝梁代的一家。他的主要著作是____________。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_____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1.本文对简笔繁笔的辩证论述表现在哪些方面? 2.本文选用的事实论证(即事例)有什么特点?
3.本文有很多引文,联系学过的议论文,归纳一下,引用名著、名言时应注意哪几点?
(三)精读导引。
1.精读全文,了解作者对简笔繁笔的全面的看法,是可以回答好这个问题的。
2.本文是文学短论,选用的事例都出自文学作品,因此只要把握住作家、作品的特点,并从其特点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3.不只是我们学过的议论文有引用,我们同学的说话也常常有引用,把二者综合一下,想一想,是会归纳出几条的。
(四)疑难讨论。
1.“提示”中说本文运用辩证观点分析说理,是抓住了本文的议论特点的。所谓辩证的观点,就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在本文中的表现如下:①作者认为,繁与简各可有两种情形。简,既可能“言简意赅”,又可能“言简意少”,提倡简练为之,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繁,有时会“繁冗拖沓”,“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不能笼统地认为繁是“作文病忌”。②写作中“有时用简”,“有时使繁”,用简使繁应“各得其直,各尽其妙”。③繁简是否适当,主要取决于是否“来自生活,发诸真情!’,而不在于是否“有意于繁简”。④除此而外,作者还分析了“写得过长”的原因,在于艺术概括,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有问题,从而“提倡简练为之”。
综上,作者的分析说理全面、系统,避免了绝对化和片面性,所以称他用了辩证的观点。顺便说一句,本文就是“简练为之”的典型,值得学习和借鉴。
2.作者为证明“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列举了两方面的实例作证明。简的实例,都出自百万言之多的长篇,都可用繁笔而用了简笔;繁的实例,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本来可以“求简”却使了繁,特别是《社戏》一段,出自一向讲究语言简练的鲁迅,“有意采用繁笔”,“借重啰嗦”。综上,作者引文时只引用最有说服力而又最有代表性的语句,所以我们可以说,作者选用事例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典型”。事例典型既有力于论证,又缩短了篇幅,经济又实惠。
3.引用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引文引语一定得有用,有助于说明或证明自己的观点;②要准确把握原意,不可歪曲和篡改原意;引文或引意应完整,不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③引入文章后,要认真核对,不得有衍、漏、错、别字,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搞错,并要把引文加上引号。引意不要加引号。④重要的引文、引意,都应注明详细出处。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简笔与繁笔),周先慎,《人民日报》1981年2月18日(共9分,各3分)
2.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1分)
3.文章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炼、厚重;言简意少,是平淡。单薄。繁,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突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10分)
4.简笔就是写得简约,用语简洁扼要,富有言外之意。即作者所说的“言简意赅”。(共10分,各5分)
5.繁笔就是写的繁复,极为充分,极为详尽。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穷形尽相”、“细致入微”,“以达其妙处”。(共10分,各5分)
6.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
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共12分,各4分)
7.②(8分)
8.来自生活,发诸真情。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共10分,各5分)9.①“从来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的一般观点。(5分)②“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势。”(6分)
10.彦和,文学理论批评,(文心雕龙)。(共9分,各3分)【小资料】
(一)重点内容图示:
概述论点 各得其宜 “简”“繁” 不以文字多寡论 明确标准 各尽其妙 以简胜繁 “破落”二字染景 典型事例 言简意赅 “紧”字境界全出 对比证明 以繁胜简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穷形尽相 《社戏》等待小叫天出场 引证论证 句有可削 来自生活 提出见解 字有可减 发诸真情 创作上超长倾向
切中时弊 提倡简练为文 简而淡,繁而冗
(二)关于本文结构的另一种意见: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在概述文章繁简的观点之后,提出中心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论证“繁简适当”,“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论点。
两层:
1.(2、3自然段)举例说明繁简得当,各尽其妙。以《水浒传》为例,分别用《武松打虎》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简笔与繁笔用得好的事例来证明文章的论点。先说明用笔极为简省,《武松打虎》中作者“写景阳岗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的“紧”字,都是用笔很简,又富有“神韵”,这有力地说明了简笔的好处。同样一部《水讲传》写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只写了三拳,却用了繁笔,从味觉、视觉、听觉三方面去竭力铺张形容,使读者不但不厌其繁,反而产生了对鲁智深为民除害,伸张正义行为的同M和赞赏。论据典型有力。
2.(4.5自然段)进一步论证论点,引用名人名言,阐述上。何做到繁简适当。为了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作者对简繁问题,又作了一段精辟的论说:“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炼,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这样又使文章的论证深化了一步,读者所得到的是辩证的、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列举鲁迅《社戏》中“我”焦躁不安地等待名角小叫天出场的例子,精当有力地说明了在特定的情况下运用艺术上的繁笔,有别于啰嗦,起到了难以言传的强烈的艺术效果。文章进一步引用了刘恕、顾炎武的论述,从本质上深入说明了要做到繁简适当,必须经过文字的提炼,繁简必须“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从实际情况出发,重议文章繁简得失,是要“提倡简练为文”。
作者有感于当今创作上存在着偏长的趋向,指出写作本文的目的,旨在要“提倡简练为文”。写得过长的作品,其原因是对生活的提炼不够,艺术手法不纯熟和语言表达大洗炼。难怪人们对拖沓累赘的作品,感到吃力、头疼,读大师们的名著,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通过对比、更显得“提倡简练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