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数学魔术的秘密》
上这节课,绝没有哗众取宠出奇出订报的意思,更没想用这节课来引领我校数学教师“思维训练”课的潮流,只是一种尝试。加之参加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儿童数学 思维启蒙”的研究,我编写了这样一个案例,这节课也算是对案例的一种验证。有的老师说,作为教科室主任,我拿出的课一定得是精品,我部分赞同。赞同的原因 是,作为学校数学学科的领头人,如果不能在教学上有过硬的功夫,那是得不到别人的信服的。但对于个人来说,这似乎又给自己添加了太多的压力,抹杀自己的研 究热情。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我行我素让别人去说。但事实上,我怎能把自己置于真空中呢?!
再次声明:我的课只是一次尝试,我希望我们的数学老师不要被思维训练课、网络课等有益的尝试冲错了我们的头脑,我们的精力,应该更多地花在“教教材”上。尽管非数学老师对我的这一次尝试赞叹不已,但我仍然非常感谢数学老师给我很多有益的提醒。我为自己能听到这么多的真话而自豪不已!
下面附上这节课的教案:
高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课 《探究数学魔术的秘密》 【教学内容】自编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两位数减去这个两位数各位数字之和所得结果的特点; 2通过有趣的游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游戏中隐含的数学知识,知道一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所得结果的特点,并明白为什么具备这个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所得结果一定能被9整除”。(如果还没学整除,则知道结果总是9、18、27、„„81等9的倍数。)
【教学准备】flash课件,100根的小棒(10根10一捆),扑克牌。【教学过程】
一、心灵感应术
1. 师:同学们一定都看过魔术,它神奇、有趣,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你知道哪个著名的魔术师?
(生自由答)师:大卫科波非尔是世界顶极的魔术师,今天,我们就先领略一下大卫科波非尔的神奇魔术吧。
(课件1-10张)先出示五张牌,故弄玄虚后出示完全不同但花色类似的另五张牌,点学生说一说自己想的牌,然后学生确信自己想的牌没有了。)2. 发现了其中的秘密了吗?其实呀,这里两次出现的牌虽然花色类似,但已经完全不同,所以,无论你想的是哪张牌,我都能把它变没了。
3. 看来,要探究魔术中的秘密,需要用心地观察,其实,有些魔术里还用到了数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数学魔术的秘密(课件11张),如何?!
玩一玩
1.何老师也现学了一个魔术,让大家见识一下,这个魔术的名字叫:心灵感应术(课件12 张)。请每个同学都任意翻开数学书的某页,别让别人看见,也别让老师看见,圈上这个页码,牢牢地记住这个页码。把你记住的数乘6,再加上36,再用所得的 结果除以6。看看老师和谁能心灵相通?(提醒:计算不能出错!)
点一生问:你的得数是多少?生答:(如)25 师马上回答:(如)你刚才圈的页码一定是19!然后翻开看一看,果然,咱们心灵相通,握握手吧。
再点几个学生问,都迅速回答。
2.多轮汇报后,问: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 探究秘密:
1.把你刚才的计算过程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吧,点名回答,师板书:(52×6+36)÷6=58(43×6+36)÷6=49(73×6+36)÷6=79(102×6+36)÷6=108(155×6+36)÷6=161 „„
2.你有什么发现?(生答:得数比页码总是多6)思维提升
1.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不妨设每个同学圈出的页码为a,那列成算式就是——
(a×6+36)÷6 = a×6÷6+36÷6= a+6。看来呀,老师是早就知道了这条规律,所以才能和同学们心灵感应的,是吧。其实,老师并没有什么心灵感应术,只是巧妙地应用了一点简单的数学知识罢了。
二、魔法水晶球 玩一玩
1.咱们来玩个更神奇的魔术,好吗?这个魔术叫“魔法水晶球”(课件13张)。先请一个同学到台前来,按照游戏方法玩一玩。
2.师一边介绍游戏方法,生边玩:心里想着一个两位数„„把它的十位和个位数相加„„然后用这个数减去相加所得的数„„.记住这个结果,找到这个数,记住这个符号。记住,一定要牢记这个符号„„点一下那个水晶球.怎么样,出现了什么? 3.师:这个游戏奇妙吗?学生汇报自己想的两位数,说说奇妙在哪里。如,他想的是23,那么2+3=5,23-5=18,看到18对应的符号后,点击水晶球,居然显示了同样的符号。
4. 再请三个同学上台玩。探索秘密
1. 真是非常地奇妙,这个水晶球似乎有魔法,知道你们心里所想的。水晶球果然有魔法吗?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呢?
2. 你想怎样去探索其中的秘密?(生自由答后,引导得出,再多试几次,看看有什么规律)
3. 真是一个好办法。再点几个学生上台,板书他们想的数字和最后的结果:
25-2-5=18,37-3-7=27,46-4-6=36,„„
4.有什么发现吗?生:发现无论心里想的是什么数,用这个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所得结果均是9的倍数。
5.那这个游戏的奥秘在哪儿呢?引导生说出,要使水晶球里出现的符号和大家心里想的数对应的符号相同,那么每一次必须让这些数所对应的符号相同。思维提升
1.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一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一定是9的倍数呢?咱们拿出 准备好的小棒,一起来研究研究。以10为例,10-(1+0)=10-1=9,9是9的倍数。如果你认为10太特殊的,那谁任选一个数。如89,8个十和 9个一,减去两个数字之和相当于从8个十里减去8个一,再减去个位的9,8个十减去8个一,剩8个九,当然是9的倍数了。
2.任意一个两位数ab=10a+b,那么,ab-(a+b)=10a+b-a-b=9a。游戏的设计者,就是利用了这条性质,设计了一个神乎其神的“魔法水晶球”的游戏,看来,只要你有会思考的大脑,破解这些游戏的秘密已经不成问题。
四、设计游戏
1.师:其实呀,很多有趣的游戏都是根据一些基本的性质创造的,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下面这种运算会有什么性质好吗?
任意一个两位数,乘8,再减去16,用所得的差除以8,最后的结果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
用任意两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交换个位和十位的位置,组成另一个两位数,将组成的两个两位数相减,所得结果会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第14张)
请同学们分小组研究,大家可以反复推敲、同时也要用心观察。学生汇报。
如果要你利用这一条性质设计一个魔术,你会怎么设计呢?小组讨论,自由汇报。
2.小结:用心观察、反复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数学魔术中的奥秘,其实,我们学习数学时何尝不是如此,希望今天的探究能给大家以启迪,让我们学会用数学的脑子思考问题!
第二篇:魔术的秘密周记(范文)
魔术的秘密
一次科学课,科学老师像平常一样走了进来。但不同的是,科学老师的手里拿了一个空杯子,一盆水和两张餐巾纸。同学们把眼睛紧盯着那些东西,我脑子里默默地想: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老师神秘地说:“我今天带来了两张餐巾纸,大家看,一张普通的,一张是神奇的”。这句话说完之后,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不相信,有的半信半疑。“接下来,我就要用我面前的这些道具来表演魔术”。一听“魔术”大家齐唰唰地做得端端正正,把“鸡脖子”伸成了“鹅脖子”。
魔术开始了,老师把那张“神奇”的纸放在一边,不神奇的放在水里,然后拎起来。“湿了没有啊?”老师问。“湿了——”同学们的回答有些拖调,好像有些不耐烦。老师把那张“神奇”的餐巾纸拿了出来,一见“神奇”的餐巾纸出场,同学们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两眼注视着那张“神奇”的纸。老师把“神奇”的纸放进杯子里,问大家:“你们猜猜,我把杯子倒扣在盆里会不会湿?”大多数人觉得这张纸会湿,因为看去不神奇,还有小部分人觉得不会湿。老师把杯子倒扣着放进水里,大家瞪大了双眼、屏住了呼吸,想见证“奇迹”老师把杯子口和盆底完全碰到了一起,我想:这下肯定必“湿”无疑了。但是,神迹出现了!老师把那张纸取出来之后,竟然没湿!难道这真是“神纸”吗?我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老师说,这空气帮自己完成的魔术,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占据空间,是空气把水压下去的。然后,老师还告诉我们:空气压缩后,就会有弹性,皮球就是这样的。
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很多的知识。
《死亡密码》の古宅的秘密_450字
夜,静得出奇。月光射进幽暗的屋子里,显得格外恐怖。
“罗刹,接到任务,我们得走一趟了。”男子尊敬地对着一位女子说。“嗯。”女子转身而去,瞬间消失在夜空。{罗刹,全国首席杀手。从小接受了魔鬼式训练,她精通琴棋书画、医术和全天下的格斗式。侦察能力强,还是个厉害的侦探。总体来说,她,是个天才。}
转眼他们已来到了一座古宅前。“罗刹,小心点,这座宅子里还不知道有什么机关等着我们呢。”男子冷冷地说,“夜,你也小心点,我先走了。”
两人飞快地跳入古宅,寂静扩散了整座古宅。罗刹进去后觉得自己被古宅莫名其妙的一种力量吸引了,好像她,要重新苏醒了。这个地方很可疑,古宅格调很简单,看似和普通的房屋没什么区别。古宅里有九个小院,每个小院的名字很奇怪。最南边的是醉心院,然后是生心院、梦心院、死心院、静心院、卖心院、花心院、疯心院、寻心院。
一抹蓝光从寻心院里射放出来,罗刹快步赶到。夜正在和蓝光对抗,可蓝光和罗刹仿佛有心灵感应,罗刹来了后蓝光就快速朝罗刹这边飞来。罗刹此时像被定住了身,动弹不得。{罗刹怎么了?会发生什么呢?请看下一章-----《死亡密码》の神秘穿越。}
魔术的秘密
一次科学课,科学老师像平常一样走了进来。但不同的是,科学老师的手里拿了一个空杯子,一盆水和两张餐巾纸。同学们把眼睛紧盯着那些东西,我脑子里默默地想: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老师神秘地说:“我今天带来了两张餐巾纸,大家看,一张普通的,一张是神奇的”。这句话说完之后,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不相信,有的半信半疑。“接下来,我就要用我面前的这些道具来表演魔术”。一听“魔术”大家齐唰唰地做得端端正正,把“鸡脖子”伸成了“鹅脖子”。
魔术开始了,老师把那张“神奇”的纸放在一边,不神奇的放在水里,然后拎起来。“湿了没有啊?”老师问。“湿了——”同学们的回答有些拖调,好像有些不耐烦。老师把那张“神奇”的餐巾纸拿了出来,一见“神奇”的餐巾纸出场,同学们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两眼注视着那张“神奇”的纸。老师把“神奇”的纸放进杯子里,问大家:“你们猜猜,我把杯子倒扣在盆里会不会湿?”大多数人觉得这张纸会湿,因为看去不神奇,还有小部分人觉得不会湿。老师把杯子倒扣着放进水里,大家瞪大了双眼、屏住了呼吸,想见证“奇迹”老师把杯子口和盆底完全碰到了一起,我想:这下肯定必“湿”无疑了。但是,神迹出现了!老师把那张纸取出来之后,竟然没湿!难道这真是“神纸”吗?我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老师说,这空气帮自己完成的魔术,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占据空间,是空气把水压下去的。然后,老师还告诉我们:空气压缩后,就会有弹性,皮球就是这样的。
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很多的知识。
假如我有神奇的魔力_650字
我很小的时候就幻想自己是一名魔仙。假如我是魔仙,我会戴上尖顶魔法帽,披着隐身大披风,手拿魔杖,每天坐着飞毯在天空巡逻。假如我是魔仙,我首先会飞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空,挥一挥魔杖,念几句咒语,一转眼,沙漠变成了充满勃勃生机的“绿色乐园”,到处都是翠绿的树木和甘甜的泉水。
假如我是魔仙,我会让那所谓挑拨离间的“战争”从此灰焼烟灭。在所以的字典里不会再有“战争”二字。我会把“战争”二字改成“竞争”,让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竞争,共同发展,让人们的智慧越来越高,素质越来越高。如此一来,人们就能安居乐业的生活,再也不会有人们出现饿死的,也不会出现有人走在抢劫,杀人,吸毒等犯罪的道路上。
近年来,人类不珍惜地球,把我们的妈妈伤害得片体鳞伤。还以为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还以为自然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当各种自然灾害向人类逼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理想中的地球离我们越来越远:她那头绿油油的长发日渐稀少,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天天失去光彩。假如我是魔仙,我一定会保护我们的地球,让她重现青春,永远飘动着它那用森林装点的长发,眨着那双浸满了蓝天海水的大眼睛。于是,我们的字典里出现了优美的词汇描述美丽的四季风景——春天,杨柳依依,百花争艳;夏天,荷塘美景,蛙声连连;秋天,梧桐夜雨,红叶片片;冬天,白雪皑皑,雪花纷飞。
假如我是魔仙,我一定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助他一臂之力,给予他们最好的帮助,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让人类享受阳光搬的温暖!
那只是幻想,虽然我不是魔仙,没有魔仙所拥有的魔力,可是,我坚信,只要我们人类一起付出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论秘密
秘密躺在心灵的角落,只允许它的主人来开启心扉的门锁。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秘密的心灵,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藏有鲜为人知的隐私和心事,无论这些秘密所藏着的真相是好是坏、是幸福或悲惨,反正秘密就是最隐秘的花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般既顽强又脆弱的秘密呢?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会有一段难言的心事,这与道德的评判无关。对待秘密,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它的尊严。首先我们对待他人的秘密要有最起码的尊重态度,这也是你与朋友友好和谐相处的前提。能保守对方的秘密,才能让大家在接下来的谈话上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交心,成为挚友。司汤达说过,一个心里痛苦的人,有向亲人倾吐心底秘密的必要。不仅是亲人,有一个能守口如瓶的朋友,可以为自己减轻不少的压力和痛苦,因此,能守秘密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人缘好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一个以揭别人秘密为志趣的人。没有一位尊重自己、理解自己的朋友,处处提防身边的人,秘密难以释放,渐而渐之也会形成自闭的倾向。
其次,我们没有权利去深究别人的秘密,过分地深究别人的秘密,就会带给朋友深刻的恐惧。西方有句谚语说的不错——好奇害死猫。传说猫有九条命,怎么都不会死去,而最后恰恰是死于自己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有时是多么的可怕!你对秘密的追问会使朋友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抵触心理。每个人都想给自己的秘密留一点空间,这就是个人的隐私。不要对朋友的隐私那么好奇,不要打破沙锅地追问朋友的秘密,否则或许就会失去一个朋友,避之唯恐不及。
通过以上种种得出,尊重、保护朋友的秘密,是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第三篇:魔术中的数学
吴如皓魔术中的数学
第十五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 暨两岸三地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我的收获不少。其中台湾的吴如皓老师的启动学习的数学魔术课,在他的课堂中我感觉自己变成一个小学生,听得如此的入神,每个一个魔术都是那么吸引人,我强烈的想知道吴老师是怎么做到。
“面对面”授课,让我连呼“震撼”和“没想到”:没想到有这么多神奇的魔术与数学息息相关,没想到一至六年级有许多课都可以变成魔术课!如果我也可以向吴老师一样,那孩子们应该会更喜欢数学,他们的数学不再是无穷无尽的枯燥的无味的计算,“数学原来也可以如此奇妙,原来在数学学习中,每个人都可以是刘谦。”
一般的数学课不太去体会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去了解学生的心理,不知道学生面对数学概念、知识点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理状态。而吴如皓的“数学魔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变得想学了。这一点我体会最深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虽然只是三个数学魔术,面对台下的众多一线数学教师,吴如皓始终在体会观众的动机,调动他们的好奇心,鼓励每一个听众去探索、去发现。
“如何让学生的思考发生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吴如皓想的是,从提问开始,怎么才能把教师的提问变成学生的提问,怎么才能让学生产生新奇的想法,怎么才能让没有想法的学生探究教师下一步会干什么,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使用规律。
“我们必须从学生的想法出发,一步一步地完成这个历程。当学生学习数学动力不大的时候,魔术就强烈地推动了这个历程,让学生经历这段历程。”
在外人看来,魔术很炫,很耀眼,但在吴如皓看来,表演魔术、破解魔术不是关键,讲答案也不是关键,“数学魔术”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让学生产生想法,学生的想法跟我的想法不停对话;对话的过程就会形成不完整的知识,而学习就是不完整知识到完整知识的渐进历程。”每个魔术都站在数学角度去思考,发现其中的数学味道。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运算、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整数解等,都可以用魔术表现出来,而这些魔术所用道具都极其简单,一个小尺子、一张A4纸、一个三角形。
用魔术来讲数学,如何解决课时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疑问,吴老师的回答是:“作为教师,必须在意学生的想法,这需要时间,但不见得是漫无止境的时间。教师必须理清楚一些东西,再去讨论那些有意思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东西。”
这显然对教师要求不低,而吴如皓对自己的要求是,找到合适的案例,建立起魔术和数学的连接。他称这个过程为“造例子”。
“我会举各式各样的例子,当数学问题太复杂,我造不出例子的时候,我就开始化简,再来观察,所以在这样的课堂里面,充满了猜测和推理,我感觉这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为了做这件有价值的事情,吴如皓和同事林寿福撰写出版了《数学魔术》一书,风靡整个台湾教育界。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所在学校——台北市立兴雅国民中学变成了数学乐园。从校门口的电动拉门,到穿堂、合作社、活动中心、操场、游泳池.都设下数学埋伏,总共设计10关、280道数学题,都和国中三年学到的数学有关:数列、几何、三角、函数、圆周、相似形等。
一切都是为了让数学更有趣。在吴如皓看来,数学魔术的特别的魅力在于,能够很快扭转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尤其是对后进生而言。在吴老师面前我就是那个后进生,对于一切都是那么好奇,我强烈的想要了解魔术的背后秘密。原来数学也可以如此精彩,如此的令人震撼,我期待下一次还能和吴老师一起体会魔术中的神奇数学,希望下一次吴老师能带给我们更多更多的数学魔术表演,我一定是个“好学生”。
第四篇:数学魔术(小编推荐)
数学魔术
第一节 什么是数学魔术
数学魔术是指利用数学原理而做成的魔术,因为效果很好,往往人们都会忽略其中的数学原理。数学魔术始于1600年代,被当时所谓的算命者利用而计算人们的年龄,这是第一个数学魔术的由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数学魔术也在进化,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方程计算,都被应用到魔术当中,甚至面积也包含在内,这就是数学魔术。
第二节 数学小魔术教学
一、巧算电话号码
⑴ 先请你打开“开始/程序/附件”下的“计算器”,输入你家电话号码的前四位数字 ⑵ 乘以80后再加16 ⑶ 乘以250 ⑷ 加上电话号码的后四位数字 ⑸ 再加一次电话号码的后四位数字 ⑹ 减去2509 ⑺ 除以2(所得到的结果即八位数的电话号码)
二、预言数字之一
⑴ 在纸上写下6760预言数字后摺起来请对方保存。⑵ 请对方在200—1000之间选择一个数字键入计算器。⑶ 加831。
⑷ 减1000(记住目前的数值)。
⑸ 将所选的数字减去上面得到的那个数值。⑹ 乘以40(即等于预言的数字6760)。
例:对方选345;345+831=1176;1176-1000=176;345-176=169;169×40=67600
三、预言数字之二
⑴ 在纸上写下1089预言数字后摺起来请对方保存。
⑵ 请对方在0-9中选三个数字排列成一个三位数,数字要成递减方式,如 851、743 等。⑶ 用该三位数,减去其反向的数字,如 851-158=693。
⑷ 得出的值再加上其反向的数字,即得所预言的数值1089(693+396=1089)。
四、巧算年龄
⑴ 请对方将出生月份键入计算器)⑵ 乘以2后再加39 ⑶ 乘以507 ⑷ 再加上目前的年龄
⑸ 减去150(即得到一个包含月份和年龄的数值)
例:(四月份出生,目前17岁)4×2+3=11;11×50+17=567;567-150=417
五、数学猜心魔术
⑴ 让对方随便写一个五位数(五个数字不要都相同的)⑵ 用这五位数的五个数字再随意组成另外一个五位数 ⑶ 用这两个五位数相减(大数减小数)
⑷ 让对方想着得数中的任意一个数字,把得数的其他数字(除了对方想的那个)告诉你 ⑸ 表演者只要把对方告诉你的那几个数字一直相加到一位数,然后用9减就可以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数了。
例:五位数一:57429;五位数二:24957;相减得:32472; 心中记住:7;余下的告诉表演者:3242 表演者:3+2+4+2=11;1+1=2;9-2=7(即对方心中记住的那个数)
第五篇:小学数学探究
“探究课上不完”的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感叹精心设计的探究课好看不中用,产生探究课上的困惑。怎样正确理解探究教学理念,提高探究课的教学效果呢?
一、变俏为实,让探究情境“简”一些
数学教学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教学情境,尤其是探究情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情景,更离不开有趣、新奇的情境。从目前情况看,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探究情境的花哨、时髦,造成非数学因素太多而干扰了学生的探究视觉,导致探究内容游离于数学问题之外,致使探究课上不完。因此,必须用务实的眼光审视教学情境,削枝留干,简化教学情境中非数学化因素,提升探究的有效性。
首先,要结合现实情形创设探究情境。这就要要求教师必须紧扣数学的探究主题,防止探究情境中的无关因素喧兵夺主,干扰探究活动的进程。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教师创设了“春游分发食品”的情境,教师应把握探究的主题,让探究活动紧紧围绕“总数是多少”、“怎么分的”、“分成几份,每一份是多少”、“有没有多余”等数学问题进行,而不要掺和“这些食品是否分得合理”、“春游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非数学问题,这样才有的放失,让探究问题因素突出数学主题而提高时效性。
其次,探究情境还应包括直接反映数学问题的数学情境。有时,直接从抽象的数学情境导入,可使探究活动有更宽裕的探究时空而充满数学味。例如,在教学“倒数”时。让学生写出乘积为1的两个数进行思考,能使探究活动更加直接而省时。
二、变多为少,让探究内容“精”一些
探究课上不完,很大程度上是探究内容臃肿、繁杂。而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探究点太多,而且每一点都要探究到位,势必造成探究费时,难以完成预期任务。探究寻源,是教师盲目崇尚探究教学,狭隘追求“探究内容越多越好,凡事都让学生探究”所致。要克服这一不良倾向,就要求教师处理教材时,变多为少,认真精选探究内容。
首先,教师在处理探究内容太多的教材时,不能被既定的教材,“教参”的课时划分给“框”住了,例如,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有“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的产生”、“常用的面积单位”等多个知识点,若逐一让学生探究,极易造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太多而上不完。而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实际,大胆地重新划分课时,分为“面积”的教学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就不因为探究内容过多探究不能完成而发愁。
其次,教师在选择添补课外资源时,不得过分增补教学素材,否则易造成探究内容过分膨胀而上不完。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有的教师补充了人民币产生,识别及其与外币的兑换等相关素材,势必造成课堂教学探究点过多而上不完。如果只精选与小学生认识水平相一致的“人民币的识别”这个素材,就能变多为少,实现人人能探究,探究能完成。
三,变放为扶,让探究过程“直”一些
对于探究性学习,很多教师把小学生的探究活动等同于科学研究活动,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经历原汁原味的创造性探究过程,才能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课。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探究对立教起来,教师谈“讲”色变,怕讲、忌讲,导致学生的探究脱离教师的指导而放任自流,变得盲目无序,耗时低效。事实上,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活动,也就是说学生的探索活动少不了教师适当的“扶”。只有坚持扶放结合,才能让学生的探
究过程由曲变直,更有实效。
首先,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有探索的价值,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数学的概念、规划、定义,并无过多探究的必要,如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数的读写法,数学符号表示等等,可以在学生理解数学算理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省去不必要的放任探究,使探究活动由曲变直而省时。
其次,教师要变旁观者为指导者,当学生的探究处在“山重水复疑无路”困境之时,应适时地指点迷津,让学生在“柳暗花明又一村”中达到目标。例如,在教学时“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当学生认识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母有关,让学生对“、、1516111、、、”等分数的分母进行猜测、82510
举例、验证等充分探究后,仍然面露难色,教师应适时指出“把这些分数的分母解质因数,或许能发现其中的秘密。”这样化曲为直,就能提升探究的实效性。
四、变说为做,让探究方式“活”一些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同于成人,但在探究性学习中,许多老师往往只注意到探究内容,而忽视了数学探究方式的选择于优化,简单地采用成人化的抽象说教或复杂演绎方式,造成学生的探究活动或徘徊不前,或肤浅粗糙,束缚了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针对小学生的认识特点,精心选择学生能接受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有效地探究。
首先,针对“儿童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的特点,积极倡导“做中学”理念,让学生在物化情境中触摸数学。例如:在教学“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时,如果仅局限于教师说教,那么将使探究不仅耗时,而且体验不深,更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若让学生亲自去剪一剪,做一做,则能在操作中主动探究,发现或是3个角、或是4个角、或是5个角,省时有效地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而且对于“4-1”不仅可以等于3,也可以等于4或5感到新奇、有趣,增加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进而热爱数学学习。
其次,由于小学生的个人经验不同,他们对同于数学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数学建构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要防止用同一模式强行指引学生的思维方向,而应放手让他们自由选择探究的方式。例如,教学“23-7”时,教师不必强行要求学生统一摆小棒来计算,而应鼓励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想想“23-7”等于多少,可以怎样思考?结果有的学生用画图思考,有的用摆小棒思考,还有的用“想加算减”的……由于拓宽了探究空间,所以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生动活泼的参与数学学习,提高了探究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