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当代文学思潮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思潮》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汉语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数: 24 大纲执笔人:刘梦琴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现当代文学思潮”是一门研究“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思潮发展演变进程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在函授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系统学习“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思潮发展演变的进程,阐明中国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潮内在的兴衰规律和影响。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按照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史分为六章:第一章二十年代文学思潮;第二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第三章四十年代文学思潮;第四章建国后政治化文学思潮;第五章新时期文学思潮;第六章世纪交替时期的文学思潮。本课程以文学思潮的发展线索安排教学,讲授各个时期形成的重要和主要的文学思潮、文学思想,及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基本理论主张和实践主张,文学史贡献和局限以及借鉴意义。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二十年代文学思潮(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大量的文学社团的涌现。
教学难点:各种文学思潮发生的背景以及文学思潮的变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2、“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3、文学研究会的文学思想
4、创造社的文学思想
5、鲁迅的文学思想 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是介绍从1917——1927年间的文学运动和文艺思潮,学生应全盘了解在这一阶段出现哪些文学思潮,对现代文学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了解在现代文学阶段所受的外来影响。在此基础上理解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重点掌握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出现的主要的社团流派,它们对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文学研究会的文学思想;创造社的文学思想;鲁迅的文学思想。
(二)三十年代文学思潮(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瞿秋白的文学思想;现代主义流派的文学思想;京派作家的文学思想。教学难点:革命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革命文学思潮的滥觞和勃兴
2、革命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3、瞿秋白的文学思想
4、现代主义流派的文学思想
5、京派作家的文学思想 基本要求:
本章介绍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的概况,要求学生了解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左翼文学思潮的时代特征及其得失,以及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两大文学思潮对立的状况。掌握左联成立后的主要贡献和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革命文学”的倡导、论争;左联成立的时间、地点、主要主张、主要刊物;瞿秋白的文学思想;现代主义流派的文学思想;京派作家的文学思想。
(三)四十年代文学思潮(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救亡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教学难点:毛泽东文艺思想和胡风文艺思想的异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救亡运动的兴起
2、救亡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3、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4、胡风的文艺思想 基本要求:
本章介绍第三个十年的文艺思潮与运动,了解战争和政治区域下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创作特点。理解国统区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的不同特点,掌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对解放区文学的影响。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识记“文协”成立的情况;本时期地域分割对文学的影响;“民族形式”论争;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与意义。
(四)十七年的文学思潮(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确定和发展。教学难点:周扬的文学思想。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现代文学思潮的终结和当代文学思潮的序曲
2、建国初期的三次文艺批判
3、“双百方针”的提出与文艺界的反右派斗争
4、“大跃进”文艺运动---文艺政策的调整
5、极左文艺思潮的泛滥
6、十七年文学创作潮流的历史审视
7、周扬的文学思想 基本要求:
本章介绍建国后十七年的文艺思潮与运动,了解这一时期伴随着左倾思潮的泛滥和针对左倾思潮的文艺政策的不断调整。理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独秀文坛的局面,掌握“颂歌时代”的文学特征,以及服从政治路线的文学属性观念的强化和演变。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三个批判:政治权威话语的确立与创作个性的式微;双百方针和反右运动;文学失重状态的艰难调整;理论探索勇气的短暂复苏;“颂歌时代”;服从政治路线的文学属性观念的强化和演变。
(五)“文革”时期的文学思潮(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摧残 教学难点:文革中秘密文学潜流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文革”的前奏曲:从批《海瑞罢官》到《纪要》的出笼
2、文艺界的灭顶之灾
3、阴谋文艺和唯心主义理论的泛滥
4、与文化专制主义的抗争
5、“样板戏”的兴与衰
6、“文革”时期的主流文学
7、夹缝中生存的文学
8、隐秘的文学世界
9、天安门诗歌运动 基本要求:
本章介绍文革时期的文艺思潮与运动,了解这一时期文革的发生和对文学的摧残。理解文革时期极左思想给文艺带来的危害,革命样板戏成为主流文学的原因,掌握夹缝中生存的文学和天安门诗歌运动。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文艺界的灭顶之灾;阴谋文艺和唯心主义理论的泛滥;与文化专制主义的抗争;“样板戏”的兴与衰;“文革”时期的主流文学;夹缝中生存的文学;隐秘的文学世界;天安门诗歌运动
(六)新时期的文学思潮(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现实主义的复归
教学难点:伤痕文**、反思文**、改革文**、寻根文**、新写实文学、潮朦胧诗与新生代诗人、先锋派文**流、新历史主义文**、女性文**、网络文**、个人化写作潮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运动
2、第四次文代会
3、改革开放给文学带来的发展契机
4、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文学的复归
5、伤痕文**、反思文**、改革文**、寻根文**、新写实文**
6、外来思潮的影响和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7、多元文学思潮的碰撞与共生 基本要求:
本章介绍新时期的文艺思潮与运动,了解现实主义的回归和文艺界的拨乱反正,理解外来思潮的影响和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掌握伤痕文**、反思文**、改革文**、寻根文**、新写实文学、潮朦胧诗与新生代诗人、先锋派文**流、新历史主义文**、女性文**、网络文**、个人化写作潮。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伤痕文**、反思文**、改革文**、寻根文**、新写实文学、潮朦胧诗与新生代诗人、先锋派文**流、新历史主义文**、女性文**、网络文**、个人化写作潮。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以课堂讨论、专题作业等形式。
2、教学辅助资料:多媒体、课外参考书等。
3、作业: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检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练习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一)考核目的
本门课程为考试课。本课程考核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发展脉络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要求学生全面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动态,熟悉各个时期现代文学发展的规律和主要特色,掌握各个时期的文学走向。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本课程考试采取闭卷方式。题型有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赏析等,可酌情组配;考试用时一般为110分钟。成绩比例: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
(三)命题要求
命题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的知识。基础知识考核本大纲中规定要掌握的文学史常识。应用能力方面的知识考核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思潮的总体把握。
命题范围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每套试卷总分100分,客观性试题占40-50分,主观性占50-60分。试题难易程度:较为容易的题:约30%,难度适中的题:约50%;难度较大的题:约20%。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参考教材:
1、勒内•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佛克马、蚁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4、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谢冕、孟繁华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7、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9、魏绍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陆贵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版。
16、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胡明:《胡适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9、唐宝林:《陈独秀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0、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21、黄侯兴:《茅盾——“人生派”的大师》,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2、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3、梅志:《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4、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执 笔 人 苏雯婷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为汉语言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分析评述研究现代的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与艺术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掘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该门课程是一门核心课程,也是汉语言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大学专科层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了解其间部分重要作家创作概况,熟悉并掌握他们的代表作的思想及艺术特色;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独立地阅读、赏析和评价当代各类文学作品。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作品以及相关资料,掌握一定的知识并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文学史、作家论、作品论三者的结合。文学作品是文学史存在的基础,因此,在课堂讲授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在讲授某一阶段的文学史之前布置文学作品阅读书目,增加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感性认识。
2、在阅读作品的感性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达到了解和掌握重要作家作品的主要特点的和对文学史的理性把握目的。
3、理论联系实际,引导鼓动学生把前沿理论应用于文学鉴赏。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外国文学。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中外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现当代文学》打好基础。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些后续相关课程包括: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美学等专业课程。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理论教学学时为68学时。
绪 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关系和两者的性质区别;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和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现代当文学的性质和创作方法。教学内容: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与创作方法;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
四、主要作家队伍及其作品简介。习题:
1、简要叙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依据是什么?
第一章 “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1917——1927)
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五四”文学革命及其产生的必然性;识记鲁迅、郭沫若及该时期其他作家的主要作品;理解和掌握《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掌握《女神》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了解新格律诗对新诗发展的贡献;掌握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鲁迅、郭沫若及该时期其他作家的主要作品。教学难点:《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并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鲁迅(上)
1、生平与思想道路
2、《呐喊》与《彷徨》
3、《野草》与《朝花夕拾》
三、郭沫若
1、生平与美学主张
2、《女神》
四、新文学各类创作的兴起与发展
1、新诗的尝试与成长
2、小说的创新与进展
第二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1927——1937)
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左联”时期文艺思想斗争的特点;掌握鲁迅后期的创作概况;了解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的创作概况;
3、从《星空》到《恢复》
理解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能分析其作品的主题、内容(包括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包括形象塑造、组织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
教学重点: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的创作概况;这一时期相关作家的主要作品分析。
教学难点:《子夜》、《家》、《骆驼祥子》、《边城》和《雷雨》的思想和艺术特色;鲁迅前后期杂文比较。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联”成立
2、尖锐复杂的文艺思想斗争
二、鲁迅(下)
1、鲁迅的杂文创作
2、《故事新编》
三、茅盾
1、生平和文艺思想
2、《蚀》与《虹》
3、《子夜》
4、其他短篇小说创作
四、巴金、老舍、沈从文
1、巴金和《家》
2、老舍和《骆驼祥子》
3、沈从文和《边城》
五、曹禺
1、生平简介与创作概况
2、《雷雨》的主题、人物及艺术特点
3、《日出》与《原野》
六、30年代文学的长足发展
1、小说创作的欣喜收获
2、诗歌发展的多样化 3、30年代的散文创作
4、戏剧文学的发展成长
第三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1937——1949)
教学时数:14学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文协”的重大贡献;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内容及意义;掌握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及其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比较;理解《白毛女》的贡献和意义。
教学重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内容及意义;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及其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教学难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比较。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
1、文学运动
2、文艺斗争
三、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
1、民族的呼声与战斗的鼓舞
2、健康活跃的戏剧
3、小说创作的热潮
4、散文的演变与复兴
四、新文艺的兴起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内容及意义
2、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3、丁玲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4、《暴风骤雨》及其他小说创作
5、其它创作
第四章 建国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1949——1976)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本时期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社团流派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情况;识记有关基本知识;理解作品思想和艺术特色,能分析某一作品的主题、内容(包括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包括形象塑造、组织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
教学重点: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作品的分析。教学难点: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1、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军事题材小说
2、梁斌的英雄化史诗《红旗谱》和革命斗争历史小说
3、杨沫的《青春之歌》和罗光斌、杨益言的《红岩》
三、“十七年”的诗歌创作
1、艾青与李瑛的诗
2、郭小川与贺敬之
3、毛泽东诗词
四、“十七年”的散文和戏剧
1、散文的“复兴”
2、杂文的命运
3、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4、老舍话剧《龙须沟》、《茶馆》
第五章 新时期的文学(1976——1984)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新时期文学的崭新面貌的主要表现;识记有关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新时期的小说的分类和各类型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和艺术特色;掌握朦胧诗的代表作家及其相关作品;掌握报告文学在题材方面的开拓。
教学重点:新时期的小说的分类和各类型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和艺术特色;朦胧诗的代表作家及其相关作品。
教学难点:新时期的小说的分类和各类型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新时期的小说
1、伤痕、反思、改革小说
2、寻根小说
3、新潮小说
4、先锋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小说
5、新写实主义小说
三、新时期的诗歌、报告文学和话剧
1、朦胧诗
2、朦胧诗后新生代诗歌
3、报告文学的发展
4、《丹心谱》和《陈毅市长》
第六章 台港文学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台湾文学的发展阶段和香港文学的基本特色;掌 7 握白先勇、余光中和三毛的创作。
教学重点:台湾文学的发展阶段;白先勇、余光中和三毛的作品分析。
教学难点:白先勇、余光中、三毛创作的基本特色。教学内容:
一、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二、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五、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形式考核,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核内容重在考核学生基本概念、作品意义掌握、作品分析等。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由党秀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为2006年版。
选用的参考书主要有:《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附习题: 第一章习题: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2、新文化统一战线同哪些复古主义派别进行过斗争?
3、《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4、简要分析阿Q悲剧的意义。
5、泛神论思想对郭沫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是什么?
6、《女神》在思想上、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什么?怎样评论它在新诗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作习题:
1、“两个口号”论争的性质是什么?其重要收获有哪些?
2、为什么鲁迅后期的伟大业绩主要表现在大量的杂文创作上?
3、《子夜》的主题是什么?
4、吴荪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典型?试予以简要分析。
5、简要说明《家》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6、《雷雨》的艺术魅力在哪里?怎样评价它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习题:
1、简要说明“文协”的主要贡献。
2、试从《手推车》与《老马》两诗比较分析中,说明艾青与臧克家艺术风格的特色。
3、简要说明华威先生形象的意义。
4、《白毛女》和《王贵与李香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5、《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6、《荷花淀》的艺术特色是什么?举例说明。
7、试述《围城》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第四章习题:
1、第一次文代会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2、《红旗谱》是怎样反映中国农民革命的历史进程的?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朱老忠的形象具有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鲜明特色?
3、刘世吾形象分析。
4、举例说明郭小川在新诗体裁与形式上的创新。
5、闻捷抒情诗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6、杨朔、刘白羽、秦牧散文艺术风格比较。第五章习题:
1、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联系实际予以说明。
2、《徐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结构的比较。
3、怎样理解《光的赞歌》是“诗体哲学”?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4、以《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为例,说明舒婷在当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新的探索和追求?
习题:
1、简要说明台湾乡土文学的特征。
2、理解白先勇、余光中、三毛创作的基本特色。
第三篇:工农兵文学思潮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范文模版)
工农兵文学思潮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摘要:中国工农兵文艺思潮是指二十世纪中期出现的、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
谈会上的讲话》为理论核心、绵延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种文艺思潮。这种思潮的出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关键词:工农兵文学
政治
文艺
影响 正文:
一、工农兵文学的产生
工农兵文学思潮的源头是苏区文学,是左联时期文艺大众化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解放区的特殊发展。工农兵文学是以工农兵为描写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文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学。毛泽东在其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工农兵文学做了简洁的概括:“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任何文学现象都是历史的产物,文学思潮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研究与评判一种文学思潮,必须将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工农兵文学的勃兴与繁荣有它的历史必然性:首先,面对抗日救亡的主要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先后开辟了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广大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工农兵当家做主的人民政权,产生了相应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其次,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确立,使工农兵文学思潮权威化、政策化,成为解放区文学的指导思想。再次,有一批文学理论家的倡导和一大批作家致力于工农兵文学思潮的创作,他们有从国统区和进入解放区的作家和大量的文学青年,也有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第四,中国传统文学主要是民间文学的深厚土壤、广大民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是工农兵文学赖以勃兴与繁荣的重要基础。
二、工农兵文学的特点 第一、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第二、强调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第三、文艺必须服从于政治 第四、政治第一,艺术第二
三、工农兵文学思潮对文学创作的积极影响
群众文艺运动的蓬勃发展。根据地的群众文艺运动空前繁荣,许多农村建立了俱乐部,组织业余剧团、秧歌队,开展多种新式的文艺创作和文艺宣传活动。既有秧歌、鼓书、梆子戏、上党宫调、小花戏、皮簧等民间样式,也有话剧、诗歌、歌剧等新形式,可谓是不拘一格活泼多样。在这些蓬勃运动的开展下,一批优秀作品应运而生。新秧歌运动产生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大家好》等一批优秀作品;诗歌创作中出现了一些民谣,如《东方红》、《平型关》、《百团大战》 等;戏曲方面涌现出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血泪仇》等为代表的包括地方剧种改革的成就。曲艺方面如毕革飞的快板诗,王尊三的说书都有较大的影响。此外,其他的文艺样式都产生了大量的有影响的作品。作家深入生活,创作出现新局面。随着文艺运动的蓬勃展开,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他们长期与群众同生死共患难的艰苦斗争打成一片,真正把立足点转移到工农兵方面来,转到群众生活中来,创作出崭新的人民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现出一种从未有的清新健康的创作倾向。其一,从作者的创作思想看,他们从各自的创作实践出发,对《讲话》有较深的体会和感受,能够自觉地实践《讲话》的思想,为工农兵服务。其二,民族的阶级的斗争与劳动生产成为压倒一切的思想内容。整个创作上呈现出一种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勃勃生机。其三,民间文艺形式成为当时文艺作品的正宗形式,被赋予新的活力。其四,文学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五四”新文学以来的欧化语言为新鲜活泼,很有表现力的老百姓语言所代替,正是由于这样,周立波、丁玲从国统区来的作家才取得重大的成就,同时也培养了赵树理、孙犁、李季、马烽等土生土长的优秀作家。同时涌现出一批真正体现工农兵理想的典范式作品,如反映解放区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桎梏,争取婚姻自由的《小二黑结婚》;表现农村政治斗争和农民命运变化的《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描写土地改革在中国农村和农民身上所引起的翻天覆地变化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歌颂军民对敌斗争的新英雄传奇《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和《荷花淀》,展示党领导下的工人是历史前进的原动力的《原动力》;反映解放区新气象,体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崭新的主题的《白毛女》等。这些创作虽然体裁不同,取材有别,艺术风格上有差异,但在体现工农兵文艺思潮的理论主张这点上是一致相同的。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实践工农兵文艺思潮这种理论主张的结果。这些“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文艺作品,洋溢着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使解放区文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并在一定程度上波及了国统区。
工农兵文艺思潮作为反映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代言思潮,对新中国成立后到1962年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影响。出现了一大批描写工农阶级求解放、创新业的优秀作品。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等,以及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人的散文创作。这些创作以饱满的革命激情,自觉地实践着工农兵文艺思潮的理论主张,以其光彩夺目面貌一新的鲜活内容和人物形象,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奏起了振奋人心的交响乐,表现了工农兵文艺思潮在创作上的发展和生机勃勃的“朝阳”景观。
四、工农兵文学思潮的弊端
1963年以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主要由于政治原因,工农兵文艺思潮就步入了极端,宣告了终结。纵观中国工农兵文艺思潮的整个历程,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它的历史贡献与它的历史局限同样十分引人注目。一方面,工农兵文艺思潮曾因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突出了工农兵这个生活层面的特质,而显示了生机勃勃的“朝阳景观”,另一方面,则由于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不注意调整自己的理论观点,最终步入了“夜郎自大”式的狭窄胡同。一方面,它突出了文学的阶级功利性,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另一方面,则因只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忽视甚至牺牲了文艺的其他功能,尤其是文艺的审美功能,使建国后的文艺创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一方面,在提倡文艺要反映生活、贴切时代、为呼吁时代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对时代和生活的理解过于狭窄,对作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视不够。总之,中国工农兵文艺思潮在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之时,也留下了不少的历史遗憾。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2.英文名称: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58学时 学 分:4学分
三、开课学期
第1、2学期
四、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
五、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它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掌握其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现代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理解他们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提高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受到积极的思想熏陶。
六、适用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
第一节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概述(2学时)(1)中国现代文学的源流。(2)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3)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大发展时期:五四文学(1917——1927)、30年代文学文学(1927——1937)、40年代文学(1937——1949)。
(4)五四文学发展概况。
(5)30年代文学发展概况。
(6)40年代文学发展概况。
本节教学重点: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三大发展时期的文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鲁迅与《狂人日记》(2学时)(1)鲁迅生平及作品简介(2)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解读《狂人日记》:创作背景、对“狂人”的几种不同的认识、“狂人”形象分析、《狂人日记》的主题、《狂人日记》艺术特色
本节教学重点: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狂人日记》中 “狂人”形象分析;《狂人日记》的主题。
第三节 《阿Q正传》解读(2学时)(1)改造民族灵魂的代表作(2)不同时代对阿Q形象的不同认识
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典型;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落后农民的典型;生存困境与“精神胜利法”等。
(3)艺术特点
以喜剧风格表现悲剧内容;出色的讽刺艺术;创新的传记体小说。本节教学重点:不同时代对阿Q形象的不同认识。第四节 郭沫若与《女神》(2学时)(1)郭沫若生平、思想概述
简介生活经历;受泛神论影响;文学成就。(2)《女神》的思想内容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帝反封建精神;大胆叛逆,追求个性解放的自我抒情形象;破旧创新,追求光明;崇敬劳动人民,讴歌十月革命;赞美自然、科学文明。
(3)《女神》的重要意义和局限(4)《凤凰涅槃》解读 讲析诗歌内容。
艺术特色:革命浪漫主义之花;泛神论色彩;新颖的自由体诗。本节教学重点:《女神》的思想内容;《凤凰涅槃》的艺术特色 第五节 郁达夫与《沉沦》(2课时)(1)作家及创作概况
(2)自叙体小说:中国小说的现代形态(3)郁达夫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4)《沉沦》解读:作品产生的背景、《沉沦》文本梗概、主人公形象分析、如何认识《沉沦》的意义与价值
本节教学重点:《沉沦》中主人公形象分析;《沉沦》的意义与价值。第六节 闻一多、徐志摩及新月派诗歌(2学时)(1)关于新月诗派(2)闻一多的诗 生平和诗歌创作概述 《死水》解析
讲析诗歌内容:以一沟死水象征旧中国社会,表现诗人不满现实又找不到正确出路的复杂思想感情。
“三美”论的全面体现。(3)徐志摩的诗 生平和诗歌创作概述 《再别康桥》解析
讲析诗歌:即景抒情,诗人抒发了对康桥的深情眷恋、赞美,也流露出理想不能实现的愁绪。
艺术特色:一首新格律诗,均齐而又有规律地变化的诗行;善于描绘动态美;想象丰富,比喻恰切,意境优美;富有音乐美。
本节教学重点:“三美”论;《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第七节 茅盾与《子夜》(2学时)(1)生平和创作
(2)《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3)《子夜》的思想内容
以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辅以吴荪甫与工人、农民、中小资本家等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景式地再现了社会全貌。
吴荪甫的悲剧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命运,表明当时的中国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4)《子夜》中吴荪甫形象
吴荪甫是三十年代初中华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其二重性的复杂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本质。
(5)《子夜》的艺术特色
“社会剖析小说”的代表作,体现茅盾创作的理性色彩;多线索多层次的网状结构;人物的塑造;景物描写。
本节教学重点:《子夜》的文学史地位;“社会剖析小说”。第八节 巴金建国前的创作(2学时)(1)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2)《灭亡》和《爱情三部曲》(3)《激流三部曲》 觉新、觉慧的形象分析 《激流三部曲》的艺术成就
本节教学重点:觉新、觉慧形象分析。第九节 老舍与《骆驼祥子》(2学时)(1)老舍生平和创作概述(2)《骆驼祥子》解读
主题: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剧反映了旧中国城市贫民的悲惨命运,控诉了旧社会制度的罪恶,否定了个人奋斗的道路。
祥子形象分析:祥子是旧中国人力车夫的典型,他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又是性格悲剧。
虎妞形象分析:虎妞是一个矛盾性的悲剧人物。
艺术特色:结构单纯严谨;丰富生动的心理描写;富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语言朴实、生动、俗而能雅。
本节教学重点:《骆驼祥子》的主题分析;虎妞形象分析。第十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2学时)(1)生平、创作及历史地位(2)《雷雨》解读
文学史地位、主题、内涵、人物关系、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等。(3)《日出》解读
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题思想、各色人物形象、《日出》的不足等。本节教学重点:《雷雨》的文学史地位;蘩漪形象认识。第十一讲 沈从文与《边城》(2学时)(1)沈从文生平和创作概述(2)《边城》思想内容
小说以川湘边境为背景,以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为主线,描绘了湘西的社会人生风貌和自然风光。这不是20世纪初湘西生活的如实再现,也非作家心造的幻影。作家表现人性美、人情美,是想让民族美德在现实中发扬。
(3)艺术特色
写实与梦幻、象征结合,创造诗的意境;以抒情笔调描绘山光水色、风俗人情,富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语言简练、明净、古朴而活泼。
(4)翠翠形象讨论
本节教学重点:《边城》的艺术特色;翠翠形象分析。第十二节 赵树理、孙犁(2学时)赵树理:
(1)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2)变革中农民形象的塑造(3)评书体小说形式(4)赵树理小说的民俗学色彩 孙犁:
(1)孙犁的生活经历及文学创作
(2)孙犁作品的特点:清新而细腻的艺术风格。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的诗意层面上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与优美,善于写在艰难奋斗中寻找诗意、创造幸福的人性美,从劳动人民艰难困苦环境中乐观、健康、纯洁的人情美、人性美。
本节教学重点: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赵树理小说的民俗学色彩;孙犁作品中的人情美、人性美。
第十三节 张爱玲(2学时)(1)张爱玲生平和小说创作概述(2)关于“张爱玲热”的现象(3)张爱玲作品与影视剧(4)《传奇》评析(5)《金锁记》解读 文本梗概。
曹七巧形象:曹七巧是黄金枷锁囚禁的奴隶,也是封建家族制度的传人,一个被金钱腐蚀后丧失人性、心理严重变态的妇女。
艺术特色:细腻深刻的两性心理描写;融合中西小说技法,兼具情节小说、性格小说之长;蕴涵丰厚的新奇意象。
(6)张爱玲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描写:
本节教学重点:两次“张爱玲热”出现的原因;曹七巧形象认识;张爱玲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描写及其原因。
第十四讲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概况(3学时)
介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概况、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注重整体把握,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1)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2)中国当代文学的时间概念和性质概念(3)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概况(4)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征
本节教学重点: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征。第十五节 茹志鹃的《百合花》(2学时)(1)茹志鹃简介
(2)文本人物分析:“我”、小通讯员、新媳妇(3)情节结构分析:护送、借被、献身、献被
(4)主题意蕴:军民鱼水情;人情美、人性美;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5)艺术特色:细节描写(留馒头、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小通讯员肩头撕破的布片等);侧面描写(回避的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环境描写(意境美:竹林、诗情画意的描写)
本节教学重点:《百合花》的主题意蕴;《百合花》中的细节描写。第十六节 张洁——“爱情信仰的建立”到“爱情神话的解构”(2学时)(1)张洁简介 “用生命去创作的人” “视文字为生命的人”
(2)作品简介:《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无字》(3)“爱情信仰的建立”到“爱情神话的解构”
本节教学重点:理解张洁作品从“爱情信仰的建立”到“爱情神话的解构”。第十七节 路遥的诗意(3学时)(1)路遥其人及创作概述
“用生命写作的人”
“从土里出生的人”
(2)《平凡的世界》:文本梗概、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平凡的世界》中的两类爱情、女性形象分析
(3)《人生》:高加林的人生经历、高加林形象分析、《人生》中的爱情悲剧、高加林与孙少平比较分析、《人生》的主题意蕴
(4)路遥小说的特征:对人生的执着,对他所热爱故乡的钟情,以及对他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自信,这一切构成路遥小说的基本特征。
本节教学重点:《人生》中高加林形象分析;路遥小说的特征。第十八节 汪曾祺及其创作(2学时)(1)汪曾祺的文学史地位:承前启后(2)汪曾祺美好的童年记忆及其文学创作
(3)《受戒》解读:作品中的人物、主题意蕴、故事情节、环境 本节教学重点:汪曾祺的文学史地位;《受戒》的主题意蕴。第十九节 余华及其《许三观卖血记》(2学时)(1)先锋小说的发展概况(2)余华的人生经历(3)余华创作简介以创作内容(4)《许三观卖血记》解读:
文本梗概;情节线索(许三观的十一次卖血经历);许三观形象探讨(中国传统男人的代表);主题意蕴(人性的寓言、父爱的伟大、含泪的微笑);艺术特色(个性化的语言、重复叙事、非理性与荒诞幽默的喜剧模式)
本节教学重点:许三观形象探讨;《许三观卖血记》的主题意蕴。第二十节 莫言与《红高粱》(2学时)(1)回忆概述以往战争题材小说、新历史小说
(2)莫言其人:生不逢时、饥饿的童年和少年、求学的艰辛、大学梦的破灭、作家梦想、参军之路、进入军艺圆大学之梦。
(3)《红高粱家族》的创作动机(4)《红高粱》故事梗概
(5)《红高粱》在与以往战争题材小说的不同(6)人物形象分析:“我奶奶”与“我爷爷”形象分析(7)《红高粱》的创新之处
本节教学重点:“我奶奶”与“我爷爷”形象分析;《红高粱》的创新之处。第二十一节 寻根小说与《白鹿原》(2学时)(1)寻根小说发展概况
(2)陈忠实简介:艰苦的童年、错失上大学的遗憾(3)《白鹿原》问世的背景(4)《白鹿原》文本梗概
(5)《白鹿原》的文化因素:宗法观念、生殖繁衍、权势、谶兆预言(6)文本人物形象分析:白嘉轩(新样式的地主形象、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执行者和牺牲者);田小娥(宗法制度的牺牲者和反叛者形象);白灵(白鹿精魂的形象)。
(7)《白鹿原》的艺术成就:以虚构的话语来讲述历史,强调野史,主题多元;神话意识;语言特殊,大气磅礡。
(8)《白鹿原》对《百年孤独》创作手法的借鉴
本节教学重点:《白鹿原》的文化因素;白嘉轩形象分析;《白鹿原》对《百年孤独》创作手法的借鉴。
第二十二节 王安忆与《长恨歌》(2学时)(1)概述女性文学的发展(2)王安忆生平和小说创作概述(3)关于“三恋”的解读(4)《长恨歌》的故事梗概
(5)《长恨歌》中人物形象分析,着重分析上海女性形象(6)《长恨歌》的主题——怀旧情调(7)《长恨歌》的文化内涵
(8)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和王安忆对张爱玲的发展
本节教学重点:《长恨歌》的主题;《长恨歌》的文化内涵;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和王安忆对张爱玲的发展。
第二十三节 池莉、方方与新写实小说(2学时)(1)关于新写实小说(2)池莉生平简介
(3)池莉的创作特点:“汉味”都市书写——武汉;不凡的俗人、常人、原生态生活书写。
(4)方方简介及主要创作
(5)解读《风景》:文本梗概;对七哥生存哲学的认识;创作的特点等。本节教学重点:池莉的创作特点;《风景》中对七哥生存哲学的认识。第二十四节 史铁生《我与地坛》(2学时)(1)关于“文化散文”(2)史铁生生平和创作概述(3)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史铁生心路历程的展现,体会更深层次的母爱。本节教学重点:对“文化散文”的认识;《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第二十五节 余秋雨《文化苦旅》(2学时)(1)生平及思想
(2)散文创作的特点:记游体、关于“文化良知”的探讨、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3)《文化苦旅》散文集的整体认识与解读 本节教学重点:关于“文化良知”的探讨。
第二十六节 女性独立的爱情观念《致橡树》(2学时)(1)关于“朦胧诗”(2)舒婷生平和诗歌创作概述
生平简介、诗歌理论、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3)《致橡树》解读 讲析诗歌内容 女性独立的爱情观念 本节教学重点:舒婷诗歌的思想内容;《致橡树》中女性独立的爱情观念。第二十七节 觉醒的宣言《回答》(2学时)(1)北岛及其诗歌的风格
(2)解读《回答》:内容分析、写作特点。(3)延伸阅读:北岛诗歌《宣告》、《迷途》等。
本节教学重点:《回答》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思想内涵。第二十八节 当代戏剧的发展(2学时)
(1)当代戏剧的发展概况:50年代受到重视、“革命样板戏”、新时期话剧。(2)高行健与话剧创作:创作发展概况、创作手法等。(3)解读《绝对信号》、《野人》、《车站》等话剧作品。本节教学重点:当代戏剧的发展概况;高行健话剧创作特点。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教程》,袁桂娥、秦方奇、张鸿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版。
2.主要学习参考资料
(1)《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袁桂娥、秦方奇、刘进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版。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4)《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第五篇:40年代文学思潮
40年代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
第一节
国统区、沦陷区的文学思潮与论争:40年代文学(第三个十年)是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文学。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成了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与此相对应,文学形成了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孤岛文学”。尽管就其主流来说,每一种文学都自觉继承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革命精神和战斗传统,反对外族侵略,歌颂爱国主义是其主旋律,但由于具体存在的环境不同,每一种文学还是具有鲜明的特点的。国统区文学延续了30年代文学反帝反封建的主要特征,又特别融入了暴露国统区黑暗现实,讽刺和鞭挞国民党反动派假抗日真反共、假团结真分裂的现实内容,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如茅盾的《腐蚀》、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宋之的的话剧《雾重庆》、巴金的《第四病室》、张天翼的《华威先生》等。除此之外,继续关注知识分子生活,表现他们对于人生的困惑和探索,也是抗战深入发展后国统区文学的一个主要主题和题材。如夏衍的《法西斯细菌》、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钱钟书的《围城》等。解放区文学在继承“五四”“为人生”的文学、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的基础上,着重反映和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在坚持“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浓郁的大众化、民族化风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贺敬之等的《白毛女》等,为建国后的文艺发展探索了道路。沦陷区的“孤岛文学”由于地处特殊的环境,各方政治势力统治较弱,主体上呈自由发展趋势,各种文学思潮都得到了发展的空间。但由于进步的爱国的文艺人士居多,进步文艺活动相当活跃,出现了于伶的《夜上海》、阿英的《明末遗恨》等优秀剧作。
尽管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在武汉成立,标志着第二个十年中的各种成分的文艺运动会合了起来,形成了广泛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协”提出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得到了积极的响应,但由于40年代的民族解放战争带来的历史大变动、大转折,文艺思潮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文学论争比以往表现得更为频繁和激烈。更为主要的是,由于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的残酷激烈,文艺论争少了二三十年代的平和,多了四十年代特有的火药味、血腥味。有些文艺论争,甚至流露出了超越文学范畴的不良倾向。
一、“与抗战无关论”1938年12月,梁实秋面对抗战以来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现象,依然坚持“新月”时期的文艺思想,坚持认为文艺仍然是超阶级的、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的立场,提出了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主张。他的主张得到了坚持文艺应远离政治的“京派”作家沈从文的应和。对此文艺界许多作家、批评家提出了批评意见。如罗荪指出,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八股”要反对,因为生活并非如此。但目的不是使文艺脱离政治、脱离现实,恰恰是为了更紧、更深入地把握时代和现实。梁实秋:《“与抗战无关”》,1938、12、6《中央日报》;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罗荪:《再论“与抗战无关”》;张天翼:《论“无关”抗战的题材》
二、对“战国策”派的批判“战国策”派是指抗战时期在西南一带以昆明为主心,形成的一个由教授、学者、作家组成的融政治、哲学、历史、文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团。它不是一个纯文学或以文学为主的社团。代表人物是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他们在昆明创办《战国策》杂志,在重庆创办《大公报·战国》副刊,以此得名。“战国策”派崇尚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标举“战果”历史观,声称当时是“‘争于力’的战国时代的重复”。在文学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作为创作的“三道母题”,着重宣扬以反理性为基础的主观唯心论,鼓吹“自我”中心,强调“心灵”表现,提倡超阶级的民族文学运动。这一派中只有陈铨是个作家,写有《野玫瑰》等剧作。“战国策”派的理论和创作受到了来自进步文化界的批判。汉夫:《“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欧阳凡海:《什么是“战国”派的文艺》等
三、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讨论1940年左右展开,焦点问题是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向林冰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中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形式,并偏狭地认为新文学是“以欧化东洋化的移植性形式代替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畸形发展形式”。反对一方是葛一虹,在《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在“民间形式”吗?》中认为,全盘肯定新文学,完全否定民间形式中有可继承的合理成分。郭沫若、胡风等人也参与其中。郭沫若的文章是《“民族形式”商兑》,胡风的文章是《论民族形式》。其中,郭沫若的观点比较中肯,他认为中国新文艺是各种形式的“综合统一”。这一问题的讨论,直到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才渐趋明朗。
四、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这是一场持续时间很长的论争,也是一场没有把问题搞清楚、甚至是越搞越复杂的论争。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到国统区后,从而引发了这场论争。论争的焦点人物和中心问题是胡风和他倡导的“主观战斗精神”。胡风(1902——1985),湖北蕲春人。现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诗人、编辑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1930年加入“左联”,开始崭露头角。作为文艺理论家,他写了一系列的文艺理论文章和著作,阐述自己对于文艺问题的认识。他针对3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公式主义概念化倾向,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教条主义和庸俗的客观主义是导致出现这些缺陷的重要原因。他们扼杀了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创造精神,忽略了创作中主体性因素的发扬,致使作家本人不能用真实的爱憎感情去观察并反映生活,对生活只是做机械式地反映。为此,他提出了“主观战斗精神”的观点,强调并提倡重体验的现实主义。应该说,尽管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在理论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还不是很系统很成熟,但毕竟为深化现实主义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由于在客观上,它和毛泽东所倡导的“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的提法相悖,从而导致了何其芳、林默涵等人的批判。他们认为胡风将“主观”提到了文艺创作中的决定性位置,背离了辨证唯物论的基本原则,陷入了唯心论的陷阱。他们认为文学创作的最重要因素,是作家的思想认识,是理性分析,不应当把体验、感觉之类的感性的作用夸大到比思想认识还重要的地步,更不能离开阶级分析谈主观精神问题。论争一方面促使胡风更加系统地深入思考,并且吸收某些对立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写出了《论现实主义的路》(1948)等专著,对现实主义进行了独创性的理论阐释。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人们对他的误解,为建国后全面清算他的思想打下了不良基础。
第二节
解放区的文艺运动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区的文艺运动开始于1936年。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从此拉开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序幕。解放区文学又以1942年5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虽然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文艺运动,但由于党当时的主要精力在于领导全民族抗战,无暇顾及文艺领域,所以文艺界的民主气氛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1942年5月以后,由于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了大一统的文艺思想,致使文艺的民主空气空前紧张起来。虽然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许多个方面有独创性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经典表现,对许多重大文艺问题有深刻精辟的论述,但由于成了唯一的指导思想,而且逐渐被僵固化、神圣化,致使文艺创作的题材和主题日趋单调起来,影响了文学的繁荣发展。
1、1942年5月之前,以延安为主的解放区文艺界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组织文艺团体,开展文艺工作。1936年11月,刚到陕北的丁玲组建了解放区第一个文学团体——中国文艺协会,领导起了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1937年底,以成仿吾、周扬等为负责人,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担负起了组织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迅速投入到抗日文艺运动方面的重任。1938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倡议下,成立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全面发展革命文艺,毛泽东为“鲁艺”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1938年9月,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战联合会正式成立,1939年5月,改名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文抗”)2)出版文艺刊物,扩大文艺影响。解放区出版了许多刊物,如《文艺突击》、《大众文艺》、《谷雨》、《草叶》、《诗刊》、《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等。其中,鲁艺的《草叶》和延安“文协”的《谷雨》最为出名。但它们之间有宗派现象,像两个“堡垒”,互不往来。3)贯彻“文章入伍,文章下乡”的精神,街头诗、秧歌剧比较红火。
2、前期延安文艺界的民主气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思想比较自由。一部分作家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用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察世界,探索社会,从而发现了延安、根据地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的或者说黑暗的现象。创作比较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基本上没有约束,写出后还能发表。丁玲主编的《解放日笔》文艺副刊是主要阵地。1942年,延安由此爆发了一场关于“歌颂与暴露”问题的论争。论争由1942年春天发表在《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上的一系列杂文展开,主要有王实味的《野百合花》、《政治家·艺术家》、《硬骨头与软骨病》,丁玲的《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等。由于这些杂文写的都是延安的黑暗现象,所以时称以“暴露”为主的“杂文运动”。“杂文运动”出现后,引起了延安文艺界一些左翼人士及中共高层领导人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著文或发表讲话批判这些文章,由此引发了文学创作中“歌颂与暴露”问题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意识以及上述杂文,成了众矢之的,1942年之所以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统一文艺界的思想认识,不能不说与这场论争有密切的关系。在这场论争(斗争)中,王实味、丁玲比较惹人注目。王实味(1906——1947),河南潢川人。当时任延安中央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在翻译马列著作经典方面卓有成就。在《野百合花》中,他把整个延安夸大成“歌啭玉堂春,舞回金莲步”的纸醉金迷、骄奢淫逸的世界,有着“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从“首长”、“大人物”、“重要负责者”到“小头子”、“科长”和“主任” “到处乌鸦一般黑”,显然不符合事实。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事件是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及在座谈会期间毛泽东发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重要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总体而言,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延安文艺界的整风。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侵苏战争。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法西斯阵线在全世界取得了暂时的优势。与此相适应,日本为了把中国变为它支援和扩大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一方面继续加紧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诱降活动,另一方面则集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全部伪军对解放区连续“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而蒋介石反动政权为了消灭共产党,竟然置民族利益于不顾,采取了“防共、限共、溶共”的反动政策,从消极抗日转向积极反共,连续派遣大军进攻、包围和封锁解放区,致使解放区的经济、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致使我党在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二年这两年内处于极端因难的地位。”(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同时在思想上,由于王明思想在党内影响很深,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还有很强的实力,如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自由主义,致使我们党在思想上还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因此,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统一思想,保护党的清洁的面貌和健全的肌体,我们党于1941年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是我们党成立以来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整党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延安整风,意义重大而深远,通过整风,凝聚了民心,凝聚了战斗力,初步形成了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思想智慧——毛泽东思想。在整风中,毛泽东连续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著作。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经过: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在1942年5月2日开始的,到5月23日结束。参加会议的约有七、八十人。座谈会之前,毛泽东同志找文艺界的许多同志谈话,详细询问了文艺方面的许多情况,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曾说:我们过去忙于打仗,现在文艺问题摆到我们面前来了,我们要研究文艺问题,过一阵我们还要研究边区经济问题呢!(刘白羽:《红太阳颂》,《人民日报》,1976、12、25)据统计,座谈会全体会议一共召开了三次。第一次是在5月2日,毛泽东首先作了“引言”讲话,说明了开会的目的、要求,提出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动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部分内容后来就形成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引言”部分。第二次是在5月8日(一说5月16日),毛泽东出席大会讨论,主要听取大家发表意见,并把要点和问题记下来。虽然有时也简短地插几句话,把讨论引向深入,但没有作长篇发言。第三次是5月23日下午,先是大会发言,再是朱德同志讲话,最后由毛泽东作总结讲话。他从“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两个中心问题,分五个方面,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从而诞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结论”部分的讲话。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整理发表了“引言”和“结论”两部分,最终形成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承载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立论文献。从此后,每年的5月23日,就成了《讲话》的诞生纪念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地位、伟大意义与历史局限:毛泽东的《讲话》,对许多文艺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是“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且影响最大的论著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不仅是毛泽东的个人的理论发现,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它在总结“五四”以来革命文艺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的实际状况,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中国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史上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更深刻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思想史和文艺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讲话》发表后,无论是在解放区时期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政策指导文艺运动的根本方针,具有无可怀疑的权威性。《讲话》试图解决这样一个新的课题,即在无产阶级政党执政、有条件推进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的历史阶段,应当如何领导文艺工作,怎样才能创作出适合本阶级需要的新型的文艺。只有理解《讲话》,方能理解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讲话》的理论辐射远远超出了文艺运动的范围,在思想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讲话》的发表,还标志着“工农兵文学观”的形成和正式确立。二三十年代,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革命文学观和大众文学观的概念,以抵制和否定自由主义文学观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观。毛泽东提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和深化了革命文学观和大众文学观,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观念进行了大的调整。“工农兵文学观”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充分肯定劳动人民在人类文化和文艺创造中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主人翁地位,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文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二是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功利色彩,即“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一切围绕人民的利益进行文艺创作。“工农兵文学观”的实践使得文学创作在主题思想和文学形式、艺术风格上趋于一致化、单一化,共性大于个性,民族性大与现代性,有利于集合起全民族的力量,进行抗战。所以这种“工农兵文学观”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和民族矛盾尖锐对立的时代环境中,自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作用,40年代各解放区群众文艺运动的繁荣和成功就充分证明了这点,必须予以肯定。但也应该看到,这次文学观念的大调整,也由于客观环境的局限造成了一些明显的问题,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当时毛泽东不可能考虑到共产党统一全中国,变成执政党以后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及条件变化了以后,应该如何看待文艺、领导文艺、如何对待文艺创作的主体——知识分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导致在建国以后本来只适合于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某些结论被任意引申推广,造成了文艺创作上的严重偏颇。现代人们反思《讲话》,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二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三是过度强调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五四”以来现代文学的启蒙精神,中断了中国文学同世界文学的交流,影响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四是知识分子改造问题。
《讲话》的主要内容:1)《讲话》的核心问题,是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这个根本问题。毛泽东从当时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中抓住这个问题作为解决文艺问题的钥匙,显示了毛泽东敏锐的洞察力。他说:“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必须明确地彻底地解决它”。毛泽东从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说明: “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一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出发点。1938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就曾说:新文化应具有 “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940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又说,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当文艺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确定以后,如何为群众、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成了文艺的又一个根本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改造知识分子的思想以及著名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认为,改造知识分子的思想,是文艺家们实现为工农兵服务的必要前提。因为只有将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打成一片,才有可能实现为人民大众服务。而要和工农大众打成一片,必须与工农兵群众长期结合,这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唯一途径。为此,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群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还说:“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关于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那套著名的公式:“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毛泽东针对当时已经明确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又特别指出:“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末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不是把工农兵提到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度’去,而是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对于广大的工农兵,首要的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相对于提高,“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可以说,这些一针见血的精辟论述,不仅对于文艺工作,就是对其他工作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讲话》从“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这个根本问题出发,科学地总结了“五四”以来我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明确地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这是《讲话》在我国文艺史上的一个突出贡献。《讲话》的重大历史功绩,还在于它紧密结合文艺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从作家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源泉两个方面科学地解决了文艺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文艺与传统的关系问题,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毛泽东提出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他说:“作为观念形式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由此,他进一步推论说,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才能创造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毛泽东虽然指出文艺源于生活,但他更认为文艺“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4)关于文艺与传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要借鉴和吸收一切中外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同时说明它们是“流”而不是“源”。他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或外国人。”进而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扬弃”的理论原则。5)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讲话》全面阐述了它们之间紧密而又辩证的关系,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与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既总结、肯定了“五四”以来革命文艺的光荣战斗传统,也澄清了文艺界存在着的某些糊涂观念。主要是批判了“二元论”和“机械反映论”,提出了阶级社会中的“阶级论”。他说:“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庸俗化,文艺为政治服务狭隘化,他又特意指出:“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文艺应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但是这个“一定革命时期”,应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所规定的革命任务”,应是这个历史时期革命斗争的总任务。为了使文艺更好地为政治服务,毛泽东在阐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时,十分尊重文艺的特殊规律。他指出:“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如果以为政治上正确就可以不遵循艺术规律,那是一种极端幼稚糊涂因而也极端有害的想法。“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我们应该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 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相联系,毛泽东还详细阐释了文艺批评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两个标准”的问题。他认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但坚持政治标准第一,绝不意味着可以轻视艺术标准。把“政治标准第一”当做“政治标准唯一”,是一种很大的误解。“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6)《讲话》还对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问题作了明确的、完整的阐述,“在团结抗日的大原则下,我们应该容许包含各种各色政治态度的文艺作品的存在。但是我们的批评又是坚持原则立场的,对于一切包含反民族、反科学、反大众和反共的观点的文艺作品必须给以严格的批判和驳斥。” 总之,《讲话》是一篇光辉的理论文献,在当时,对于统一人们的思想,深化文艺问题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讲话》发表后,无论是在解放区,还是在国统区,都掀起了一个学习贯彻《讲话》的热潮。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大作家纷纷走出窑洞,走出象牙之塔,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战斗第一线,去塑造描写工农兵英雄人物,出现了一些闪耀着毛泽东文艺思想光辉的优秀作品。如“赵树理方向”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贺敬之的《白毛女》等,都是十分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