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下数学教案:7.1与三角形的关的线段
7.1与三角形的关的线段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并能在具体情境中作出它们; 2.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能运用它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折纸和画图等方法作出高、角平分线、中线,体会它们各自的共同性质。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作出三线。
难点:正确理解三线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给出一个△ABC,请你回忆作出△ABC的高。问题:(1)三条高有什么特点?
(2)你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你准备好的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设计意图:回忆旧知识,通过操作拓展知识,体验高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 中线的概念
1.如图1,教师给出一个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把B,C重合对折,折痕与BC交于点D。
问题:
(1)D点有什么特殊性?
(2)连接线段AD,AD把△ABC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何关 系?
(3)请归纳线段AD的特点。(4)你能用尺规作出中线AD吗? 并用语言描述中线定义。
2.如图2,教师再给出一个三角形纸片对折,使AC与AB所在直线重合,折痕与BC交于D。
问题:(1)通过这个操作你认为AD有什么位置特点?(2)你能用尺规作出AD吗?(3)请给出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
3.多媒体播放天花板三角形框架、起重机三角形吊臂、屋顶三角形钢架、钢架桥中三角形。
问题:(1)你能观察到这些结构的特点吗?(2)你解释一下为何要做这样的结构。
三、巩固新知:
问题:1.你认为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几条中线,几条角平分线?并分别作出来。
2.通过本组作出的三线,请说明它们各自的共性。
3.你认为“三线”定义中,高与线段垂线、三角形角平分线与角 的平分线、中线与线段中点有何异同?
4.高的交点有何特别之处?
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让学生真切地体会三线关系。
四、练习:
1.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BAD= = 2.AE是△ABC的中线,那么BE= = BC 3.如图3,在△ABC中∠BAC=60度,∠B=45度,AD是∠BAC的角平分线,求∠ADB的度数。
4.你认为图4的图形具有稳定性吗?
五、总结归纳:
1.请小组同学回忆一下本课主要内容,由师生共同用较准确语言描述。
2.三线定义。
3.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要求学生能验证、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75页习题7.1第4、5题。2.选做题:
(1)一个三角形有 条中线、条角平分线。(2)任意三角形三条中线、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 部。(3)直角三角形ABC中,∠C=90度,∠A=40度,B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DB= 教学反思
本课题设计思路按操作、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暴露了知识发生过程,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必然性。教学先从学生折纸开始,让学生体验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的存在及其性质,而后通过尺规作图,加深学生对中线、角平分线的认识,增加了数学学习兴趣。讲三角形高时,学生也想用折纸折出三角形高,结果碰到困难(钝角三角形),使新、旧知识大碰撞,加速知识同化。在探究三角形稳定性时,课堂出现很多三角形结构,并让同学解释,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数学也服务于生活的真谛,增强学生。
学习数学的热情,整堂课都以学生操作、探究、合作贯穿始终,培养学生动手、合作、概括能力。
第二篇:七年级下数学教案: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 2.利用学过的定理论证这些性质; 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1.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3.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及定理的论证过程。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什么?
二、做一做:
把ABC的一边AB延长到D,得ACD,它不是三角形的内角,那它是三角形的什么角?
它是三角形的外角。
定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有几个?
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但这两个是对顶角。
三、议一议:
ACD与ABC的内角有什么关系?
(1)ACDAB(2)ACDA,ACDB
再画三角形ABC的外角试一试,还会得到这个性质吗? 同学用几何语言叙述这个性质: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你能用学过的定理说明这些定理的成立吗? 已知:ACD是ABC的外角 说明:
(1)ACDAB(2)ACDA,ACDB 结合下面图形给予说明:
四、练一练:课本练习
五、作业:课本6,7,8,9 四六级写作
Just as an old saying goes: 正如那句谚语所说的那样:
第三篇:七年级下数学教案:7.1.3三角形的稳定性
7.1.3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地操作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稳定性与没有稳定性在生产、生活都有广泛地应用.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三角形稳定性在生产、生活的实际中的广泛应用.2.难点:准确使用三角形稳定性与生产生活之中.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看图(课本P73 图7.1-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3课文.(1)将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无论你们如何扭动,它的形状始终保持不变.(不能折断)
(2)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只要你的轻轻一动,这四边形木架马上就改变了形状.(3)将(2)中四边形木架上再钉上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再扭动它,这时木架的形状还会改变吗? 这时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组织学生:通过上述的实践并与同伴交流.让一个同学代表发言.三角形木架形状不会改变,而四边形木架形状会改变,这就是说, 三角形是具有稳定性的图形,而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看P74图7.1-7,图7.1-8.让学生观察,发现以下的事实:(1)三角形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2)四边形的稳定性也有广泛应用.老师在黑板上利用放缩尺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从而加深对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应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二、想一想
1.(1)你见过的三角形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吗?(2)你知道的四边形的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吗?
三、练一练
课本P74 练习.四、作业
课本P75.
第四篇:七年级下数学教案: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 2.感受简单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难点
1.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教学过程
一、探索:
如图,直线DE经过点A,DE∥BC,∠B=mº,∠C=nº.(1)∠DAB等于多少度?为什么?(2)∠EAC等于多少度?为什么?(3)∠BAC等于多少度?
D A E
B
二、试一试:
C 如图,按以下格式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º:
B C D 1 2 A 3 E 1 证明:过A作DE∥BC, ∵DE∥BC(辅助线的作法), ∴∠1=∠B,∠3=∠C(____________)∵∠1+∠2+∠3=180º(_________________)
∴∠B+∠2+∠C=∠1+∠2+∠3=180º(________________)
三、预备题:
如图,AD∥BE,∠EBC=25º,∠EBA=70º,∠DAC=35º.图中哪些角是可求的,请按顺序求出来.四、练习
P80.1,(该题应加一个条件:B在AD上。)P80.2.(不用四边形的内角和。)
五、课后作业: P81.习题1,2,3,4。
A D C E B 2
第五篇: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七年级数学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七年级数学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2)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掌握线段的比较方法.2.掌握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的关系.3.掌握线段的性质及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线段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学习线段的中点的形与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线段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准确性和必要性.从而体会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重点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关系的结合.难点
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关系的结合直线、射线、线段 1.线段的比较方法: 2.线段中点的三种表示方法: 3.两点间距离的定义: 4.线段的性质: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一:
请比较班上两位同学的身高,有几种方法? 类似的,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可以用什么方法? 度量线段AB与CD,有几种结果?
你能画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线段吗? 活动二:折纸找中点
试描述出线段中点的概念.如图1
活动三:看图得出线段最短的性质.思考,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如图:(1)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
(2)把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直的桥相比,这样做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的行走的路程?说出上述问题中的道理.活动四:1.目测距离.请估测出老师到某位同学的距离.1.站在一起.2.身高的数量比较.3.刻度尺量,再比较数量大小------(度量法)
4.利用圆规,把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作比较------(叠合法)学生总结,两条线段的关系有: AB=CD AB>CD AB<CD 老师总结,规范学生的语言。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MA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M是线段AB的中点,你能得出哪些关系式? ∵M是线段AB的中点 ∴AM=MB=0.5AB AB=2AM=2MB 类似的,你能找出给定线段的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吗?
关注学生语言的规范性、简洁性.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应用距离的单位的准确性.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入,激起学生兴趣,找出不同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抽象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训练学生分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