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下数学教案:5.3.1平行线的性质
5.3.1平行线的性质(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单的推理.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难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怎样区分性质和判定. 关键:能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如何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把它们已知和结论颠倒一下,可得到怎样的语句?它们正确吗?
二、新授
1.实验观察,发现平行线第一个性质 请学生画出下图进行实验观察.
设l1∥l2,l3与它们相交,请度量∠1和∠2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再作出直线l4,再度量一下∠3和∠4的大小,你还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
平行线性质1(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演绎推理,发现平行线的其它性质
(1)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求证:∠1= ∠2.
(2)已知:如图2-64,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 求证:∠1+∠2=180°.
在此基础上指出:“平行线的性质2(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3(定理)”.
3.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投影:将判定与性质各三条全部打出.
(1)性质: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去证角的相等或互补.(2)判定:根据两角相等或互补,去证两条直线平行. 联系是: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是互逆的,性质与判定要证明的问题是不同的.
三、例题
A .B 例2如图所示,AB∥CD,AC∥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与互补的角.
376C 12A 584D
B 此题一定要强调,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
答:相等的角为:∠1=∠2,∠3=∠4,∠5=∠6,∠7=∠8.互补的角为:∠BAC +∠ACD=180°,∠ABD +∠CDB=180°,∠CAB +∠DBA=180°,∠ACD+∠BDC=180°.
相等的角还有:∠ACD=∠ABD,∠BAC=∠BDC.(同角的补角相等)例3如图所示.已知:AD∥BC,∠AEF=∠B,求证:AD∥EF. 分析:(执果索因)从图直观分析,欲证AD∥EF,只需∠A+∠AEF=180°,(由因求果)因为AD∥BC,所以∠A+∠B=180°,又
ADF∠B=∠AEF,所以∠A+∠AEF=180°成立.于是得证.
E证明:因为 AD∥BC,(已知)
所以 ∠A+∠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因为 ∠AEF=∠B,(已知)
所以 ∠A+∠AEF=180°,(等量代换)
C所以 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四、练习:
1.如图所示,已知: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AB∥CD. 求证:∠1+∠2=90°. 证明:因为 AB∥CD,所以 ∠BAC+∠ACD=180°,又因为 AE平分∠BAC,CE平分∠ACD,所以11BAC,21ACD,22故121(BACACD)11800900.
22即 ∠1+∠2=90°.(理由略)
2.如图所示,已知:∠1=∠2,求证:∠3+∠4=180°. 分析:(让学生自己分析)证明:(学生板书)
五、小结
我们是如何得到平行线的性质定理?通过度量,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发现性质1(公理),然后由公理通过演绎证明得到后面两个性质定理.从因果关系和所起的作用来看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六、作业:
1.如图,AB∥CD,∠1=102°,求∠
2、∠
3、∠
4、∠5的度数,4 并说明根据?
2.如图,EF过△ABC的一个顶点A,且EF∥BC,如果∠B=40°,∠2=75°,那么∠
1、∠
3、∠C、∠BAC+∠B+∠C各是多少度,为什么?
第二篇:5.3.1平行线的性质
5.3.1平行线的性质
主备人: 元德阐 复审人:终审人:班别: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初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向学生渗透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学习重点】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和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本节课的难点.
一、【自主学习】
平行线判定方法1:
平行线判定方法2:
平行线判定方法3:
二、【合作探究】
(一)平行线性质
1、阅读课本第18页探究并填写该面中的表格
2、探索活动:完成教材19页探究
3、归纳性质:几何语言
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a∥b(已知)
。∴∠1=∠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a∥b(已知)
。∴∠3=∠5()
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a∥b(已知)
。∴∠3+∠6=180°()
(二)证明性质的正确性:
1、性质1→性质2:如右图,∵a∥b(已知)
1a∴∠1=∠2()34
又 ∵∠3=∠1(对顶角相等)。
2∴∠2=∠3(等量代换)。b2、性质1→性质3:如右图,∵a∥b(已知)∴∠1=∠2()
又 ∵()。
∴。
【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1、课本P19例1
【巩固训练】
2、练一练:教材20页练习1、2
第三篇:七年级下数学教案:5.3平行线的性质
5.3平行线的性质(2)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件表达能力;
2.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3.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教学重点难点
1.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命题等概念; 2.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3.完成下面填空:
已知:BE是AB的延长线,AD//BC,AB//CD,若DC,A,EBC100 则
4.ab,cb那么a,c的位置关系如何?
二、新课:
1.例1:已知a//c,ab,直线b与c垂直吗?为什么? 例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115,2.实践 与探究
(1)学生操作: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做成一张55个格子的方格纸。观察并思考:做出的方格纸的一部分,线段B1C1,B2C2„B5C5都与两条平行线A1B5,A2C5垂直吗?它们的长度相等吗?
教师给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定义: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问题:AB//CD,在CD上任取一点E,作EFAB,垂足
F,问EF是否垂直DC?垂线段EF是平行线AB、CD的距离吗?
结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而改变。3.命题和它的构成: 下列语句,分析语句的特点: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2)对顶角相等
(3)等式两边同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4)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这些句子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1)命题的组成: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项,结论是由已知项推出的事项;
(2)形式: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三、巩固练习:
1.“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是命题吗?如果是,它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
四、作业课本P25(5 7 8 11 12)
第四篇:5.3.1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5.3.1平行线的性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性质二和性质三的的推到过程。
2、能应用这三条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推理、交流展示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太度价值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逐步养成言之有据的好习惯。
一、学前准备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判定两条直线行有哪几种方法吗?
二、自学导航
探究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9页,完成课本上的探究.根据探究内容,你们有什么发现?
性质1:。
三、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探究二:如图所示 已知a∥b,那么∠1=∠2吗?(通过做题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合作怎样应用性质一来解决探究二的问题,并将你们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和大家以前分享。)
性质2:。探究三:如图所示 已知a∥b, 那么 1+ 2=180°吗?(通过做题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合作怎样应用性质一或性质二来解决探究三的问题,并将你们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和大家以前分享。)
性质3:。
四、展示提升(质疑点拨)根据右图将下列几何语言补充完整
(1)∵AD∥(已知)∴∠A+∠ABC=180°()(2)∵AB∥CD(已知)∴∠4=∠()∠ABC=∠()
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且被直线EF所截,若∠1=50°,则∠2=,∠3= .
2、小练习册P14第8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课本P22—23第 2、3、4、6题。
七、板书设计
5.3.1平行线的性质
学前准备: 质疑导学
性质1: 性质2: 性质3: 展示提升: 小结:
第五篇:《5.3.1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平行线的性质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钻研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以及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判定等知识解题。
难点:区分性质和判定以及怎样综合运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解题。
三、教材分析
平行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而且在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好它的有关知识,对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探索平行线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此,无论在知识技能上,还是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感情教育等方面,这节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
考虑本校处在城乡结合,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缺乏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差,所以,这个学期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新意识的培养。利用七年级学生都有好胜、好强的特点,扭转学数学难、数学枯燥的这种局面。形成一种勤动手、勤动脑,勤探索和肯合作交流的良好气氛。
五、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直尺。
六、教学过程
活动1:你身边的问题
问题1:如图,工人在修一条高速公路时在前方遇到一座高山,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工程师决定绕过这座山,如果第一个弯是左拐300,那么第二个弯应朝什么方向。才能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300
?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并发表见解,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如何转化成数学问题。
本次活动应关注的问题是:
1、不改变方向,在数学中理解应是什么,2、在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什么问题
3、如何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
通过实例,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起,活动2: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问题2:
1、上节课学习了用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可以画两条平行线,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三角尺取到什么作用,你能不能用两把直尺画出两条平行线,如果不能,为什么?
2、自己阅读课本的21页“探究”部分,并把空填好。用电脑展示在画平行线时三角尺在其中取到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测量比较得到这些角中上下两个角的关系。关注的问题是:
1、注意性质具有一般性。不能简单从几个特殊的例子,就断定它就具有某种性质,而需要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推导过程。
2、理清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也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之间的关系。
通过动手测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从特殊需要到一般的推理能力,使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