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序言学习指导(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5 02:0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序言学习指导(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序言学习指导(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第一篇: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序言学习指导(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第四单元序言

13、《呐喊》自序

14、胡同文化

15、《宽容》序言

16、《名人传》序

兴趣情境引导:每一个同学搜集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编一本“作文自选集”。

具体要求是:

1.用300页方格稿纸(亦用电脑打印)写一本18000字的书,一个月交。

2.给自己的“作文自选集”取一个靓丽的名字。

3.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

4.书中至少有三幅插图。

5.写一个序言,既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

序言没有写过,不知道怎么写。大家可以先学习第四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是序言,学完以后应该有所启发。

怎样学习这四篇序言呢?

1、提取文中相关信息

什么叫提取信息?就是对文章中有关信息的辨别和筛选,主要从文中筛选出有关字词语句。提取信息需要哪些具体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抽取、概括、组合、转换、延伸等阅读理解的能力。

那么,文章中需要提取的信息有哪些呢?

刚才说提取信息需要辨别,怎样辨别呢?就是区分有关的与无关的、主要的和次要的、关键的和非关键的词语、句子、段落与相关材料。辨别出来的东西可供筛选和取舍。

筛选,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东西。而筛选应该以辨别为条件,不会辨别就谈不到筛选。那么,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序言,与提取信息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如何去提取这些信息呢?首先要了解序言的常识。哪些常识呢?如 类别

特 点

举 例

赠序临别赠言,教育或劝诫《送东阳马生序》《师说》 书序介绍写书的缘由、过程等《<呐喊>自序》《<名人传>序》 诗序介绍作诗的过程、中心等《桃花源记》 图序介绍与作画或摄影相关的内容《胡同文化》 实例1 从《〈呐喊〉自序》中找出关键语句,提取(《呐喊》)的有关信息。阅读筛选:

(1)„„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第21段)(2)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第5段)„„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第22段)

(3)„„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第23段)(4)„„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第24段)

(5)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现在你大嚷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第19段)分析辨别:

(4)命名缘由 为前驱者摇旗呐喊,助威帮阵。

(5)小说内容 这一段话高度概括了小说的内容:先看人物,一种是“许多熟睡的人们”,如孔以己、闰土、华老栓、茶馆谈客、刑场看客等;一种是“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则是觉醒者、革命者的形象,如狂人、夏瑜等。其次看情节,《呐喊》中的小说多半取材于平凡的人和事,且无复杂的情节结构,却都具有悲剧性,这些社会的悲剧正是“昏睡入死灭”的艺术体现。再看环境,“铁屋子”正是黑暗的封建社会的缩影,“绝无窗户”象征社会的闭塞与僵化,“万难破毁”表现黑暗之浓重。

阅读方法:

应该带着书序的特点寻找关键句,诸如写书的缘由、目的、原则、内容等,然后根据关键句结合文中内容分析这些语句隐含的信息。在寻找与分析过程中,注意辨别与筛选。

实例2 《胡同文化》共有15段文字,先提取各段的要点信息,再逐层提取要点信息,直至概括全文大意。阅读筛选:

一、提取各段的要点信息:

1.北京城大街、胡同的特点是“四方四正”。2.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3.胡同多为小胡同。4.胡同大多很安静。

5.胡同、四合院形成了北京市民的胡同文化。6.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7.北京人喜欢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8.北京人易于满足。9.北京人不爱管闲事。10.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这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11.我的小说<八月骄阳>中就有这样的例子。12.北京人不愿主持正义,主张“睡不着眯着”。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14.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15.再见吧,胡同。

二、提取几个小部分的要点。

(一)第一段,北京城的四方四正的大街、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二)第二、三、四段,北京胡同的几个特点。

(三)第五段,北京城的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形成了北京市民的胡同文化。(四)第六段,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五)第七、八、九段,“封闭的文化”的几个内涵。

(六)第十、十一、十二段,胡同文化的一个精义是“忍”。

(七)第十三、十四、十五段,北京的胡同与胡同文化正在趱衰落和没落。

三、提取三个大部分的要点。

(一)第一段到第五段,北京的胡同及胡同文化的形成。

(二)第六段到第七段到第十二段,北京市民的胡同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篇:登高(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3.加强背诵指导。

4、学以致用,进行诗歌创作练习教学时数一课时 新课导入:(投影画面)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吧?

(音乐起)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长江边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风萧瑟,万木凋零,凄冷的风中,一只孤鸟在高空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他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谁能介绍一下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分析鉴赏: 有人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大家讨论)

分析: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至少有如下两点:

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全诗八句皆对。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一般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苦”做甚,极讲,诗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和“霜”是使动用法;一种认为尾联属宽对,只“苦恨”与“新停“不对。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

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又可见其笔法之凝练。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诵读此诗。指名背诵。

学以致用:

律诗,我们从小至今也学了很多首了,从理论上我们对诗歌的写法也做了分析指导,那么下面我们就该牛刀小试一下了吧!

自行创作律诗一首,题目自拟,内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诗的平仄押韵、起承转合,要求格调清新向上,不做无病呻吟。

布置作业:

1、背诵《登高》

2、修改自行创作的律诗。

第三篇:九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常州市新闸中学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特点,能根据不同文体特点收集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作出归纳.2、掌握速读法的要领,读课文后能说出基本情节或文章梗概。

3、运用速读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一篇文章最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4、学会合作探究和自由写作,能自由地、有条理的叙述事实,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5、安排“迅速捕捉阅读信息的”的训练,尽可能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单元课时安排 共13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藤野先生》 3课时 《生命与和平相爱》 1课时 《热爱生命》 1课时 《享受生活》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4课时

三、教学设想

本单元课文都出于名家之手,4篇文章用不同的方式说了不同的事,作者和他们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热爱生活的。文章篇幅较长,内容充实,信息量大,因此单元主要任务是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本单元学习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运用“观其大略”的速读法,学会从课文中迅速捕捉信息;理解并积累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的主旨。在大量的阅读中扩大我们的视野,增长知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努力形成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善思考,形成心忧天下、关心人类命运的价值取向,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浏览单元内容,了解其特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3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和具有怎样的特点?思考、讨论 第二块:确定单元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回顾我们曾经学习过的种种学习方法(如:九年级上册的读书方法,圈点勾画的具体要求,上一单元的比较与辩微等)回顾、复习

2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制定计划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价内容:

1、你有自己的专题吗?你能用简要的语言阐述一下吗?

2、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组成学习小组:分工收集资料,商定展示成果的形式。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藤野先生》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

2、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3、学习本文抓住任务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景导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出示藤野先生的照片。鲁迅为什么对藤野先生始终不忘呢? 观看图片,思考。

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设计: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和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有几件?“”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怎样的?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3组织学生用表格形式藤野先生与作者交往的典型事例及反映的思想品质。填写表格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课本扉页后的彩色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请你为这张画像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观察思考并配文字说明。2组织交流、评点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1、文章的感情线索是怎样的?。

2、思考文中藤野先生的两次叹息用意?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课文分析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深入探究,请大家依照“去仙台前”“在先台”“离开仙台”给文章给文章理清脉络。理清文章脉络

2课文的线索是怎样安排的?思考,交流 3交流明确明确

二、深入探究分析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文章中两次写到藤野先生的叹息,请找出文中语句,思考这两次叹息有什么不同吗?找出文中语句,思考这两次叹息有什么不同?

2文章的最后三段和第一、第三部分并不是写藤野先生或并不直接写藤野先生,这是否离题呢?思考分析材料安排与主题的关系 组织交流并明确

课后学习:

1、研读鲁迅先生在先台的经历,思考给你带来的启示。第三课时

一、课文研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探究分析鲁迅先生在仙台的经历,组织学生说说藤野先生的形象探究分析 说人物形象

2刚到仙台时,有人也对鲁迅表现出了关心,你能找到具体描写的文字吗?请读一读找出具体描写的文字,读一读.3思考:鲁迅先生后来不学医了,为什么作为医专教授的藤野先生仍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思考并交流

二、拓展研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阅读《〈呐喊〉自序》,或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深入理解到仙台学医对鲁迅走上文学道路的重要作用阅读《〈呐喊〉自序》,或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课后作业

“没有爱,便没有成功的教育”。师爱激励鲁迅先生自强不息。在生活中,你也一定遇到过好教师,请用生动的语言写出这位老师的一个爱生片段。300字左右。《生命与和平相爱》

学习目标:

1、学会在速读中迅速捕捉信息,能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本课基本内容。

2、学习把人物放在文化背景中展示的方法,学会逐步深入的描写内容。

3、了解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了解 犹太民族珍惜生命,向往和平的感情。课前学习:

1、了解电影《索菲的选择》、《辛德勒名单》的情节内容,了解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

2、课前收集作者铁凝介绍资料,了解其创作历程。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景导入:屏幕投影出示马克思、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伟人肖像图。教师语:他们都是在经济、科学、政治等方面为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他们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为什么会具有如此优秀才能,学了本文我们会找到一些答案!观看 倾听

思考进入课文学习

2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读了本文后你会留有怎样的印象,在这些印象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组织交流 交流 明确

二、研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理清课文结构认真读课文,找出课文能清晰地表现作者写作思路的几个关键句子,理清结构。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围绕“说说我眼中的戴维展开”,“戴维为什么会具有优秀才能”等问题展开讨论。思考: 本文构思精巧,写作上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文章在艺术上有那些方面较有特色?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讨论 归纳 总结

三、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创新思维小练习:“后来一切都好”作者认为是“像一个智者的和平寓言”请你也写一句告诫人类的“和平箴言” 创造性地写一句格言

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

1、你认为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教育有哪些成功之处,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附阅读资料:中国人该敬畏犹太民族的一千个理由 现代中国人至少有双重因缘敬畏犹太民族。

仅仅数十名犹太人在短短数十年时间里,就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将在宇宙深处沉寂了数百亿年的基本物质力量释放于人世,不仅避免了100万盟军士兵和2000万日本平民的生命伤亡,提前结束了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永远改变了人类的处境、思维和命运。

第四篇: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单元学习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说出主要的矛盾冲突。2.能根据剧本的台词,概括出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能说出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

4.能运用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阅读课文,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能从一定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第一部分:初读课文(5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威尼斯商人1课时 江村小景1课时 陈毅市长1课时 一厘米1课时

第二部分:梦想剧场(5课时)戏剧知识学习1课时 排演剧本3课时 学生表演1课时

第三部分:比较辨微(2课时)单元小结1课时

第一部分初读课文(1-5课时)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新课程伴你学语文》。明确任务。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等。

3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4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你对戏剧有哪些了解?请给大家讲讲。讨论,交流。

2针对单元主题,商讨单元学习专题,并拟订实施方案。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3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教学反思

第2课时威尼斯商人(节选)

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能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

2.能说出课文中台词的特点,并能根据台词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课前学习:1.整体阅读课文内容。课堂学习:

第一块:资料平台。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莎士比亚是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他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茱丽叶》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另一篇名作《威尼斯商人》倾听。2资料平台: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搜寻的资料,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莎士比亚这位举世闻名的剧作家以及他的伟大作品。整理资料,思考。

3组织交流、评价。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以及《威尼斯商人》中的有关情节,以便理解课文。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布置任务:阅读课文,说说鲍西娅在法庭上是如何一步步制服夏洛克的?速读课文,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问题情境: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是鲍西娅,你还有别的办法吗?思考,小组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教学反思

第三块:品词赏句。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歌德说:“莎士比亚用生动的语言来使人感动。”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其戏剧语言是绚丽多彩和质朴自然的巧妙结合,既有浓郁的诗意又有如画般的流畅的特点。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比较精彩的语言,读一读,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阅读,思考。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3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刚才所赏析的精彩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阅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全文。

第3课时江村小景

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能简要概述故事情节。2.能概括出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3.能说出课文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看过了世界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下面我们再来领略一下我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田汉的作品。今天,我们来看田汉的独幕剧《江村小景》。听讲。

2资料平台: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搜寻的资料,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田汉以及他的作品。介绍田汉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其他同学补充。

3布置任务:仔细阅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的情节。阅读,思考。4组织交流、评价。叙述故事情节,评价。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3问题情境:剧本中写的一家人,尽管生活在那样的年代,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说说他们各自的追求是什么,剧本表现他们的追求有什么作用。思考,讨论。4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教学反思

第三块:人物性格。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台词来概括出剧中四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阅读,思考。2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3问题情境:这个剧本的台词有什么特点?思考,写作。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教学反思

第4课时《陈毅市长》选场

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能简要概述故事情节,把握剧本的主要矛盾冲突。2.能说出无产阶级的革命家陈毅的性格特征。3.能说出话剧语言的特点。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建国后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关于他的事迹在许多电影、小说中都有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陈毅市长》也是展现他崇高品格的作品。倾听。

3布置任务:请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介绍本剧的情节,并说说,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什么。阅读,思考。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陈毅初进齐仰之的“家”,很不受主人的欢迎,可是最后主人却一再挽留,要和他“秉烛夜谈”。说说陈毅是怎样改变齐仰之的态度的,从这些情节中你能了解陈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明确:赛龙舟体现了一种激励争先、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交流,评价。教学反思

第三块:潜台词揭密。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介绍潜台词:潜台词是藏在字面下的没有说出来的台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这个“意”反映了特定的情景之下人物说话的真实意图和内心世界。听讲。2请同学们揣摩一下下列台词的言外之意。(1)齐仰之:这„„可以延长片刻。

(2)陈毅:我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到一起,不就中和了?思考,讨论。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4请同学们再从课文中找出几例作简要的分析。阅读,思考,交流。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阅读《陈毅市长》全剧。

第5课时一厘米

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能简要概述故事情节。2.能概括出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3.能说出课文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1厘米是个微不足道的长度,可是,正因为1厘米却引出了一场**。倾听。2布置任务: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阅读,

第五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2. 了解不同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方法,感受红军的高大形象及内心世界。3. 记忆、背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4. 学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起因、经过和结果。

5. 学做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连缀语,有服务意识。

二、单元课时安排 共13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七律 长征 1课时 长征组歌两首 1课时

老山界 1课时 草 1课时 《长征》节选 2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长征事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本单元的课文,有的是诗歌,放声讴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有的是回忆录,真实的记述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有的是小说,刻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有的是电视剧本,逼真的再现长征途中的某一幅情景。读读这些课文,就如同走一走长征之路,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

本单元真正的难点在于长征距离现在已隔多年,与现今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义较难体会。因此,本单元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注意运用种种方法让学生对长征身同感受,对长征能够起到思想上的理解与共鸣。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回顾、总结与展望 总结回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并明确任务:共同回首初一的学习听讲 2 出示、补充讨论的话题七年级中你语文学会了什么?七年级中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七年级语文学习中你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 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 展望新学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引导讨论:我期望中的八年级的语文学习。进入八年级,我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与进步 思考 了解学生的需要与渴求 交流 教学反思 共同走进初二语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让学生浏览课文、目录 明确任务 2 巡回指导 浏览课文、目录 3 布置讨论:新的语文课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欢课本中的第几单元或文章,谈谈你的看法。你准备如何学习初二语文 讨论 边引导边总结,结合学生的观点提出老师的要求和看法 交流 教学反思 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出示评价内容:1. 你知道自己在七年级的学习中都有哪些成功与不足吗?2. 本节课你发言了吗?3. 对于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你有了一个具体的印象和目标么?4.从别人的发言中,对自己的语文学习都有哪些启发? 自我反馈 2 自我小结 小结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七律 长征》 学习目标:

1. 体会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课前学习:

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复习《沁园春 雪》,自我朗读《七律 长征》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倾听 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播放录像 观看长征录像,了解历史 3 范读全诗 听教师朗诵全诗 倾听、引导 自主质疑,合作释疑 5 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6 教师指导朗诵 学生试读 教学反思

二、掌握学习方法,品味诗歌画面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 1 介绍“四字学习法” 听讲 巡回指导“译读悟诵” 运用“四字学习法”,小组合作进一步精读课文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4 创设问题情境: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 听讲、思考 5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说说为什么喜欢 思考,讨论 7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反思 播放录音 听《七律 长征》朗读,在此基础上,再读《长征》 2 播放长征歌曲,以唱带诵 学唱长征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1.体会红军的钢铁意志

2.学习文章的高度概括和用词准确生动

3.巩固“四字学习法”和朗读技巧,在体验中加深学习方法的掌握。课前学习:

自由朗读《长征组歌》两首,体验表达感情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由《七律》导入 复习《七律 长征》 2 播放《四度赤水》、《过雪山草地》片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体验革命豪情 观看记录片段,体验革命豪情 3 指名朗读 自由阅读 4 及时正音 学生朗读 教学反思

二、运用方法自学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提问复习“”四字学习法 回答问题复习2 巡回指导 小组合作,用方法来自主学习3 组织交流、及时释疑 质疑、赏析、交流 教学反思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播放视频《长征组歌》 观看欣赏视频,在音乐欣赏中回味歌词 教学反思 第4课时:《老山界》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给课文新建一个标题 阅读、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创设情境:假如半夜你只能在一座高山上休息,路只有一尺来宽,一翻身就会掉下悬崖,路上的石头又非常的不平,你睡觉的感觉如何? 想象思考 4 我们的红军战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过夜,而且还没吃饱,他们的感觉如何呢?为什么会这样?一起来看一下。

下载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序言学习指导(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序言学习指导(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通畅地阅读课文,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能正确使用和修改常用的、用错的标点符号,学会在记叙中运用描写、抒情和......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想(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良好习惯,能准确读写汉字。 2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学习资料,扩大阅读量。 3让学生获取观察人物、描写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学习指导教案

    语文第四单元学习指导教案 八年级下 16 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概况。 2.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情民风。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整体把......

    宝安区高中教学指导 第四单元

    宝安区高中教学指导(2010版) 第四单元以下是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题号的旁边 1. (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

    石钟山记(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

    īūǖ(小学拼音教案)(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一、复习1、抽读字母卡片。 2、听写aoe。 3、说说这三个字母叫什么。 二、引出新授内容 1、指导看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

    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写一篇游记或参观访问记 一、教学要求 1.编写作文提纲。 2.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或参观访问中的所见所闻写下来,把印象深的部分写具体。注意各部分......

    第四单元习作指导讲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想一想生活中给你的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2、在习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