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优势(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2:3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优势(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优势(最终版)》。

第一篇:语文教学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优势(最终版)

语文教学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优势

------创设良好心理环境叙事

宁安一中 沙鸿雁

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肩负着及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因为语文学科是作为‚多重属性、多种关系、多向互为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的统一体‛。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就中学语文教学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优势做粗浅的探讨。

一、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康的人格---得天独厚

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中学阶段无疑是个人发展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狂飙时期‛、‚危机时期‛。而中学生在学习上和生理上的多方面的变化既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和困惑。因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圆满地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对前途充满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仁人志士人生态度的启迪和借鉴

我们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人物有许多是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先进人物。这些优秀人物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令人钦佩的人格,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谭嗣同锐意变法的革命精神和义无反顾地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变法成功的英雄气概(梁启超:《谭嗣同》),诸葛亮对国事的深切关心、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诸葛亮:《出师表》,屈原为了理想‚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生态度(司马迁:《屈原列传》,郭沫若:《屈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文天祥:《过零丁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伟大人格(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商思为国戍轮台‛的不懈追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类材料,在语文课本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因而在教此类课文时,就抓住这些内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们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震撼,从而使人格得到升华。

二是艺术形象是非美丑的昭示

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特征,或体现真善美,或代表假恶丑。不如:《生命的意义》中的保尔.柯察金,不愿虚度年华而誓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人类的解放事业的人生目标,《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为了党的利益,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而真藏七根火柴的献身精神。《项链》中的路瓦载夫人可悲的虚荣心和为偿还债务所显示的可贵的刚强性格,《阿Q正传》中的愚昧、麻木、落后的阿Q,用以逃避现实的‚精神胜利法‛,《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看风市舵、阿谀奉承的卑鄙性格,《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漠视亲情、爱财如命的痴狂与癖好,《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对乳儿的慈爱,《背影》中的‚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小桔灯》中的‚小姑娘‛的勇敢、镇定-----,语文课本中的这类题材是不胜枚举的。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使学生们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是作者人格魅力的示范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作者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像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人物远大的志向和伟大的人格,孔子、孟子等古代的先贤圣哲‚近君子,远小人‛、‚言比信,行必果‛、‚轻利重义‛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曹操、诸葛亮等古代政治家宽广的胸怀和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巴普洛夫、茅以升、竺可桢、高士其、钱学森、华罗庚等中外科学家献身科学、服务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陆游、范仲淹、鲁迅等深切的忧国忧民意识,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豪情,‚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英雄气概,‚朱自清一身病重,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民族气节、、、、、、这些内容都成为了我们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和健康人格教育的鲜活的好案例。

二、进行意志和毅力教育-----近水楼台

现在的在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仅衣食无忧,而且人生道路也比较平坦,没有什么坎坷曲折。这种生活环境,从积极的方面说,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开朗、乐观,但也因此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较差,使他们较难适应困难的环境,害怕吃苦,在遭受挫折时容易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意志和毅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培养他们百折不挠、顽强坚定、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在此方面,我们语文教学堪称‚近水楼台‛。

首先,在阅读教材中,有关这方面的素材相当多,可以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食粮和鼓舞。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讲的虽是读书的道理,但却从中凸显出一个人如何在艰苦环境中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战胜困难的意志及借鉴的意义。尤其是在选择学习文天祥《〈指南〉后序》中自叙的那段经历了。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之时,为解国家之危,毅然挺身而出,出使元营。他虽为弱国之使,但面对强敌,仍能慷慨陈词,怒斥敌酋。他见出使难有作为,便伺机逃脱,潜往真州。逃途中,他‚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艰难危急之状无以复加,作者自叙‚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但即使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仍以顽强毅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此外,像《老山界》、《梅岭三章》、《火刑》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进行生活意志和毅力方面的教育与渗透,收到了较好的实效。这种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对于对于激发学生战胜困难、度过难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在学生的作文及生活日记中都有很多的记叙。

其次,语文教材涉及的许多著名作家,其中有不少人,他们的生活道路就是不断战胜挫折和磨难、不懈追求的奋斗之路。‚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受刑则潜心《史记》,蒲松龄落第却笔耕不辍,曹雪芹遭受家庭变故仍能发愤著书,安徒生屡遭失业而自强不息,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在分析课文、介绍作者时有意识地突出这些内容,使学生受到启发,受到鼓舞,从而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用笑脸来迎接命运的磨砺,用勇气来应付自己的困境。

三、培养协调的人际关系,排除心理障碍----技高一筹

学校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学校教育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鼓励学生主动真诚地与人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情谊、生活的乐趣,从而获得心理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学生才能消除挫折和冲突引起的郁闷、焦虑和孤独,形成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还是说话教学或者课外语文活动,我都会很好地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说话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公众场合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形成开朗的性格,以及协调的人际关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往的学生,我就有意识地多为他们提供说话的机会,帮助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说话氛围,诱导他们有话大胆地说。这样就使他们内心郁结的疑虑与烦闷越来越少,从而渐渐融入到集体中来,慢慢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和能够适应环境、乐于与人交往的健康心理。除此之外,还开展一些课外语文活动,比如朗诵、演讲、讲故事、排演课本剧等。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与集体融合的舞台,又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许多乐趣,从而激发起他们的生活热情。这是协调人际关系、排除心理障碍的极好的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进行心理品质的培养,较好地创设进行心理品质培养的机会,并充分运用这个优势,定会在促进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小学生怎样进行心理品质培养

小学生怎样进行心理品质培养

有专家提倡在孩子们中间讲这三句话:

提倡说“太好了”,实际上是要培养孩子一种带着微笑看世界的心理品质,让孩子以良好的心态对待问题。

提倡说“我能行”,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提倡说“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助你”,就是要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主动帮助别人的品质,这是孩子长大以后为人类服务的心理品质。

第三篇: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作者:吴桂莲电话:***邮编:810300地址:青海省门源县一中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对人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又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想取得成功,而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健康的成功心理,但健康成功的心理是要靠培养出来的。特别是中学生,他们虽然享受到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但面临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所以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不仅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更是我们当务之急的工作。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远大志向。

首先,教师在平时的班务工作和教学工作中,从学生的心理要求

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中学阶段是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就抓住了培养健康心理的根本。实践表明,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学生才能把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放在首位,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学习和工作,正确处理个人义务与权利的关系,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从中体验到满足和幸福的情感。正确的世界观能帮助中学生坚持正确的方向,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在任何时候都充满信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的世界观能帮助中学生找到实现理想的正确的途径,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刻苦钻研,以期成功。

其次,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要从学生的认知要求上引导学生向古代、现代、当代和国外的一些有远大志向的名人学习,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什么是理想?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著名诗人流沙河所说:“理想如同行舟中的罗盘,给人生成功之路导引方向,给奋发进取者以力量,而没有理想的人就像大海迷航的行舟,随时都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他也不会在人生中获得更多的机遇……”。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李大钊从少年时代起,就选择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志向,周恩来少年读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莫扎特5岁时就立下了坚定的志愿:要在实践中千锤百炼,将来当一个出色的音乐家……这些仁人志士就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才有了众所周知的伟大成就。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常立志,要立常志。只有从小确立远大的理想,才有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四、参加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课内与课外要有机结合,要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主动投入,积极参与,从而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以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多参加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社会调查、读书报告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善于评价自己,还能使内向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增强合作意识;也能使他们学会宽容,开阔心境,理解别人,并进行情绪上的自我疏导和调节。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

中学生正处在自我教育力量逐渐增强,他人教育力量作用逐渐减弱的“换档”关键期。抓紧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成功心理,使他们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不怕困难和挫折,具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第四篇: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关注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尤为重要。

一、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1、进行理论培训。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为了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认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自主性学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小学生心理健康读本、心理健康杂志、书籍、学习资料等。在学习中认真做笔记,把好的方法有机地融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走出校门,进行参观学习。

到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学习、交流,开阔眼界,提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了解其意义,掌握一些指导

的方法、途径等。

二、创设多元环境,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都注重把科学的辅导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构建和谐发展的成长氛围。

1、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程。

在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方面,我努力实践,认真总结。作为一名普通的心理辅导老师,在具体的活动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

(1)、营造氛围

真诚沟通。

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课程。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的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所以,在活动中,我极力创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真诚地和我沟通,说出自己的心理话。

①、教师要倾情投入

心理活动课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要求教师掌握辅导的基本技巧,如倾听、共鸣等。当教师进入活动中时,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坦诚地面对自我和学生。在活动中,我坚持这一原则,努力调节好自己的心境。面带笑容,倾情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体会到我的真挚感情。在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形象思维丰富,感性认识充分,教师的思想、情绪的轻微变化都能给他们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教师倾情投入是整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②、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

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到:“我最喜欢的课是心理活动课,在这节课上,我们可以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我们的心理话„„”心理活动课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内心交流的良好场所,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心、诉真情,体会情感交流带来的满足感。在第一次活动时,学生们对活动的目的、内容不明确,个个正襟危坐,发言也是三思而虑,不愿轻易敞开自己的心扉,虽说辅导的是能充分让学生交流的“优点轰炸”,但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不能让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他人的优点。在以后的活动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只要你能说就是最棒的!”,小学生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他们渐渐地对辅导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地和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会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在我辅导《丑小鸭与白天鹅》一活动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优点。有一位学生就站起来告诉大家:“我身上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我的舌头小时候被咬到了,比你们都要短一些„„”,他不怕同学们笑话,正确地对待自身的不足,敢于向大家表露心迹,充分说明了活动中融洽的气氛让他了敢于和别人真诚沟通、乐于和别人真诚沟通。

(2)、贴近实际,形式多样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谈论和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最需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从而使活动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

①、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要求辅导教师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

当代的小学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处于特殊地位,长辈的呵护、父母溺爱,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他们最关注什么?他们最困惑什么?他们最需要辅导老师帮助什么?为深刻地了解这些,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着心理适应问题,其中学习方面最突出,其次分别为生活方面、交往方面、认识自我方面。针对这一实际,在活动课中,我认为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面进行重点辅导,使学生爱学乐学: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动机和兴趣是学习中的动力因素,我主要选择了《小学生心理辅导指南》教材中的《我喜欢的课程》、《知识越学越有趣》等内容,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是十分有趣的。2)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选择了《不做“小拖拉”》、《告别“小粗心”》等内容,让学生联系实际,对照自我,从而自觉地学习,消除学习上的不适应情况。3)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我选择了《同好书交朋友》、《记忆有窍门》等内容进行辅导,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学生熟悉的事情,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他们才能有话可说,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辅导效果水到渠成。在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方面,我也选择了一些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②、活动形式多样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在活动中,我尽量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枯燥。以我辅导的《保持一份好心情》为例,让两位学生表演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的事情,让学生听音乐放松心情,随音乐跳舞,最后出示图文并茂的字画寄语学生,赠“笑脸”给学生,形式较多样,学生的反响很大,让学生确确实实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保持一份好心情。

(3)、重在感悟,实际运用。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在总体把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主线,突出心理知识、心理训练的系统性,要坚持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避免把心理活动课上的单纯的心理知识传授课。在活动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活动、多训练、多感悟,从而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

①、重视学生心的内心体验,心灵感悟。

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课的心理素质恰好与人的心理世界沟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活动中,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在辅导《保持一份好心情》中我向学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闹矛盾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假如你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等问题,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心灵顿悟,调适自己的心境。活动中,学生有不同的心灵感悟,我尽量做到对学生的回答不妄加评判,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②、延伸课外,实际运用。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活动课,并对学生进行辅导,目的并不仅仅满足活动课上学生的心理要求,它应该贯穿学生的始终,让学生所感悟到的知识内涵应延伸课外,指导行为。小学生形象记忆能力强。对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铭刻在心,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上反映出来。在辅导完《不做“小拖拉”》 这一内容后,有许多同学都笑着对我说:“老师,我现在做事情可及时了,再也不拖拉了”。可见,学生们能用心理活动课中的感悟、体会来指导鞭策自己的行为,达到了教师们的心理活动的目的。

2、班主任细心关爱每位学生,正确地引导,使每个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校提出每位教师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我在孩子们的成长袋中深情地写道:希望老师的爱,可以让你扬起进步的风帆。你一次一次的成功,会成为老师、家长的骄傲。我发现班内一名男生总是面无表情,不张嘴说话,书包被淘气的同学扔到窗外都不说,课间不去厕所,曾一天两次尿湿裤子。于是我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孩子得的是自闭症。于是,我与家长共同配合,采取各种方法对其进行心理上的治疗,引导他走出自闭的困扰。课堂上老师用亲切的话语激励他,同学们用掌声鼓舞他,课后与他谈心、游戏,3个月后,这名同学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课下也参与同学们的活动了,看到他脸上时常浮现的纯真的笑颜,家长、老师感到由衷的高兴。

3、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学生和谐发展。

以课堂渗透为主渠道,在音、体、美、劳等各学科教学中运用渗透、挖掘、融合、引申、扩展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材中、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例如我在上劳动课时发现学生们在生活中有追逐穿名牌服装、奇异服装的攀比心理、攀比现象,就将纸模教学引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着装观的教育,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服装的知识、提高了服装的欣赏水平、培养了学生服装的审美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矫正了攀比、虚荣的心理问题。在美术《仙人掌、仙人球》一课教学中,我不仅传授了画仙人掌、仙人球的技能技法,还结合植物的抗旱、抗寒等知识对学生进行了如何适应环境的改变,努力培养自己的自理、自立、与人相处的能力的教育。

4、开展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促其健康、和谐地发展。

针对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我开展了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在军训活动中爱哭鼻子的“小公主”、娇气的“小皇帝”们磨练了意志,锻炼了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在“野外生存能力大赛”和“劳动小能手”大比武竞赛的系列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社会适应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的参与,调节心理情绪,使学生的生理、心理机能得到协调发展,在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学生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我们班成立了广播站,开设了《卫生健康》、《心灵小屋》广播栏目,广播小组的成员们先经过调查,了解不同时期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的心理问题、困惑,在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在广播中对全校同学进行具体的指导,例如,临近期末考试,针对学生焦虑、恐慌的心里进行了《如何克服考试的焦虑、紧张的心理》、《健康新概念》、《如何与人交往》等内容的广播,帮助广大同学解决生活上、学习中的心理问题。还在广播中带领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公布答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指导,这种形式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健康教育广播不仅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指导的效果,更帮助同学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生活在校园中的小学生们正茁壮成长。今天,他们面对的是菁菁校园,明天,他们将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我们将继续本着“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献上我们的菲薄之力

二00四年五月

第五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崔丽华

《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年级要求“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语文的学科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从下面几方面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树立自信,提高学习能力。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学习的自信源于正确的认知,敢于藐视学习中的困难。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才能不懒惰不颓废,才能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敢于挑战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首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摆事实讲道理,使他们明白学生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不

过百年,应该趁着青春好韶光,刻苦读书、多学本领,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改变命运,建设祖国。其次,结合具体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再塑生命》《孙权劝学》等,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通过文本的熏陶渐染,感受贝多芬、海伦•凯勒挑战命运学习,实现人生价值;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强化为学不晚意识。

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要通过方法指导,强化训练完成。在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使用工具书能力、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等。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他们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现,勇于创新。通过长期训练,养成习惯,学生学习能力得以生成。

二、热爱生命,真诚友爱诚信。

热爱生命,正确对待人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语文课本编选了很多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所有的生命都该受到礼遇和尊重,从虫蚁、花草,到山水自然,从自己的生命到他人的生命,都不可以轻慢践踏剥夺。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学中,我结合美文美读,阅读分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学习冰心的《谈生命》,通过朗读欣赏研读分析,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思考深刻了,不同人不同程度的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到文学审美的乐趣,在学生感悟交谈辩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颗小树”、“生命像蜡烛”、“生命如四季”、“生命如同一首歌”、“生命如同一部戏剧”中心智的成长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在阅读指导与训练中,学生还获得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认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对待生命要持乐观进取的态度。人生的道路总会有挫折,谁都会经历风雨,要让学生明白,风雨过后有彩虹,只有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才能享受风和日丽美好无比。

真诚友爱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教师不但要以身示范,还要引导学生从点点滴滴做起。“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出者,爱返”,人情应该是温暖的,世界应该是充满爱的。课堂上学习《羚羊木雕》学生懂得了友情无价;学习《老王》明白了真诚友善同情贫弱,会让人情更温暖;课下,鼓励他们去关爱家人,帮助同学,帮助弱小。学习《信客》建立诚信意识,从测验考试,到人际交往、为人处世,要求学生努力做到最好。

三、追求理想,积极进取。

没有理想容易失去人生方向,现在的初中生,缺少人生规划。使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是语文教育的内容,也是健康心理教育的内容。结合语文教育教学及课程资源开发,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人生目标,敢于执着追求,目的使学生成长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有用之才。

课上,我常用典型事例讲解,结合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如学习《邓稼先》《我的信念》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制定目标,从设定短期目标的考高中升学方向,到未来的职业打算,到更长远的为民为国效力,要求他们要做不懈的打拼。要从现在做起,刻苦勤奋学习,不懈执着追求,敢于面对艰难困苦、挫折失败,做百折不回的搏击。

课外,结合课程资源开发,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老人与海》等作品中,获得心智的成长;从影视、网络上学习张海迪、史铁生、洪战辉等事迹,用典范引导,从而培养积极进取的品格。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心理品质的措施很多,以上点滴,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几个侧面。今后,我会在教学研究中继续探索,努力方向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长大后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下载语文教学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优势(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优势(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共5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

    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 大学城栏目:居民空间消息快播 |   空间栏目:工作学习笔记 收藏到我的学习空间收藏到我的课堂魔方全屏 发表时间:2012-4-7 20:22:43 浏览:20 评论:0 高......

    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而德育即品德教育,是以提高品德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个性心理品质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的意......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5篇材料)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 【摘 要】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但中国却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中国的留美学生在课程学习上学得很好,但一提到做一些研......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反思

    本册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课本图画或教学挂图的基础上,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坚持写日记。我先......

    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心理下的定义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和谐积极的一种全面状态和相应的行为,是人们对自身身心与他人、与家庭、与生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p 155) 1、 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目的的合理性和科学的阶梯性 2、 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阅读技能 3、 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品质论文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无论是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