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2:1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

第一篇: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个人来回答!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

xisi521

采纳率:42% 10级 2013.06.21 从当今的孩子看: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再加上一些家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教育中未能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又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而导致孩子心理上“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任性,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根据我国有关方面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儿童的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9%,而美国为41%,日本为60%以上,有人说:“中国孩子的聪明才智是世界闻名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了名的。”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施以正确的家教方法,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直至成才。首先,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尊重,是溺爱。其次,教育要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上述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在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同时,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123

剖析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摘要:近年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很多的问题。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一般地说,人都出生和生活在一个家庭中,都是首先通过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基层组织,再进入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儿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因此,对大多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与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如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他们很尊重自己子女的看法;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美国家长更看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而美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从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上可以看到我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不足。因此,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言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的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上存在的差异。因而,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吸取美国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下文就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本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讲的是中美两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差异.作者分别从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二大部分讲的是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中国的家长所存在的悲观思维方式造成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家长重养轻教,重物质轻思想,导致了中国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调和品德问题等.由此也不难看出,美国的家庭教育有着一些我们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如: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第三大部分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作者认为我国只有变“传统”、“片面”、“封闭”的家庭教育方式为“民主”、“全面”、“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强调命令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大都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意愿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在我国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父母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对孩子的教导会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长者恒为师”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不平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近年来,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成了中心。家长总是对孩子千依百顺,这种溺爱的行为,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在中国,孩子在家里很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懂规矩。

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自由平等的相处。在孩子小时候就尊重他,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看做独立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尊重和理解。让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有独立的合理思想;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图书,游戏,长大以后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等等。美国父母大多不会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所以,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家庭很重视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工作。很多家长认为,父母责任就是尽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美国家庭的育儿观非常不同,他们注重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美国家长注重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中美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生活上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非常不利。2.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3.经济上任意放纵。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5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4.学习上过于严厉。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对孩子成绩要求非常苛刻严格。

而美国家长重视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从孩子出生,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第一,宁苦而不骄,美国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打工,这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练。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纸了。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另外,美国家长大都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太多压力。他们认为孩子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们自己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成功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两国育儿观和教育方式不同,教育结果也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具有创新精神。(2)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

与此相反,中国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二、对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哪一种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呢?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创造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那么,美国的家庭教育有哪些优点呢?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哪些不足?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有哪些呢?(一)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

在美国大人跟孩子谈话永远是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父母负责引导,帮助分析,但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参加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么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在国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会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条件进行劳动训练,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美国父母认为劳动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

在美国,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美国的家长普遍都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美国人不会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应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他们认为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二)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1、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

从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

2、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

现在不少父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忽略孩子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又造成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3、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威严”的家庭暴力,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

4、缺乏学习和家庭教育的氛围

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过于陈旧,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既不学习教育知识,也不借签他人经验,教育结果一定不好,只会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结果造成家庭教育气氛紧张,缺少亲情。家长与孩子交流非常重要,其实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一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和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要提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努力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下一代。

第二篇: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家庭教育观之浅谈

近德固中学 石玉贞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

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

每个人都曾为人子女,每个人都会为人父母。为了孩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够格吗?当我们责骂孩子不爱学习时,我们自己是否做好了榜样?当我们指责学校教育有问题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很多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

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这道理就像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学生“减负”问题,我的看法是,学生“减负”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减负”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教师和父母要“增负”。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再靠经验来教孩子,应该学习怎样做个称职的父母,怎样做个优秀的父母。

一 正确的孩子观

如今,社会急速变化的价值多元、信息开放的趋势,越来越个人化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反衬出既有教育模式对孩子的独立、自由的人格、自主的能力以及自我责任感的培养等的不利。

我们今天缺少的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只有当孩子的基本权利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起码的制度保证,我们才能期望他们身心健康地面对社会、进入社会,并对社会承担起公民义务,对人类承担起道义和责任来。二 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

(一)、给孩子一个选择

(二)、接受现在的他

(三)、找找是否有隐藏在暗中的困难存

(四)、积极地谈论你自己的工作

(五)、解释你的理由

(六)、重视赞扬的作用

(七)、让他们不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八)、明智的奖赏 三 教育应以德育为先

对孩子的教育,应以德为先。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他的一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品德的好坏,则影响他的一生。“微软小子”在谈起自己的成功时,都说最感激父母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才能有他们现在的成就。这些都说明道德在我们生活中的重家庭德育的内容

(一)德育内容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步,德育又是其中的最重要部分,有哪些方面呢?

第一、爱心教育。

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爱心教育包括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等。对孩子进行这方面教育,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

第二、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1。礼貌用语。2。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大人讲话时,小孩不能随便插嘴;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3。文明行为规则:如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壳;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等。

第三、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劳动中磨炼孩子意志,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勤俭节约等。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

1.生活自理。2.家务劳动。3.集体公益劳动。

第四、培育良好品格。

好的品格包括有诚实、正直、勇敢、毅力、进取心、诚恳、谦虚等。对电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富兰克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达到道德圆满的勇敢而艰苦的计划”。他为此特地做了一本小册子,将“勤劳”、“诚恳”、“俭朴”、“节制”、“正直”、“宁静”、“谦虚”等十三项美德记录在册,每天晚上都要做一番反省。他这一计划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始终严格执行。

(二)教育方法

我们知道了德育的内容,那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德育呢?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父母自己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

第二、从小抓起、从小处着手。

对孩子的德育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还有,对孩子的德育要从小的方面着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三、注重教导结合、启发思考。

家长在进行德育时引导孩子,思考从事例中能学到什么。在讲故事、看电影时,家长要引导孩子从中学到知识。

第四、用形象性、趣味性的方式。

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要只是用说理的方法,家长要注意使用具有形象性、榜样性的教育。而游戏、故事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形式,这样孩子就能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第五、经常与孩子交流。

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子女的心理障碍。

第六、与学校合作。

学校教育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德育只在家中谈论还是不够的,还要与学校老师合作,一起对孩子的思想言行进行管理,使孩子的思想认识更加有条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该让孩子不要输在德育的起跑线上、做人的起跑线上。因为拥有

好的品行和健康的性格,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让孩子阳光地成长,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第三篇: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 从孩子一出生,他的第一个模仿对象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家庭教育是“人

之初”的教育。也是“长成”教育,对每个人的一生及家庭的幸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家庭教育存在着种种问题。为此,本文对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首先,“家庭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诠释,并说明其自身的作用。其次,针对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如学习上“过度重视”、物质上“过分满足”等等,一系列的现象让沉思。然后阐述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如家长不能把还孩子放在适当的位置、对孩子期望过高、过分宠爱、单亲家庭等方面。再者,我们根据现状和问题,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最后,呼吁广大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同时,学校教育也要紧紧跟上,相互配,携手并进。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马卡连柯说:“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会对民族犯下的罪过。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每个人的一生及家庭的幸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吕国一先生说:“一个成功的学生背后必有一个成功的家庭,一个失败的孩子背后必有一位失败的家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因此。如何完善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我们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家庭教育的概念、作用

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的、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我们在这里所要研究、探讨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子女、年长者对年幼者实施的教育,重点是是对儿童、青少年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贯穿与人的一生,可以说它是基础教育,也是终生教育。也有其自身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是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教育。孩子出生后,他们最先接触到的是家庭,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儿童在最初接触到的会在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上烙上印迹。

(二)家庭教育可以起到影响和调整学校教育的效应。家庭教育伴随孩子到成年,潜移默化,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效。

(三)家庭教育使儿童受到始终如一的道德熏陶。

三、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的基石,因为家庭教育奠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基础和价值取向,奠定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成败。当前的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孩子期望高,样样要争先

许多家长们对孩子对孩子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为了这一目标,家长使出了浑身解数,具体表现在:

1.重视分数,学习至上。分数的孩子的命根,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定律。孩子学习不好,是家长最头痛的问题;孩子的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分数是孩子的一切,如果孩子考了好分数,家长脸上就阳光灿烂;如果孩子分数不理想,家长就乌云密布。‘学’而优则‘奖’,早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孩子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

2.舍得投资,不惜重金。现在的许多家长不惜重金培养孩子,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分数,为了孩子的成绩。他们给还孩子安排了许许多多的兴趣班,培养他们的才艺,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了起跑线上。

(二)过度保护,过度溺爱

据调查,有大多数的家长在培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数目也有所增加,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庭劳动,大多数的孩子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更有甚者,为了孩子能“讲卫生”家长代孩子洗这洗那。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时期,然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不仅造就了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

(三)对孩子放任自流,顺其自然。

在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把孩子的监护教育全部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父母最多是给孩子一点生活费和学费,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大都文化程度低,根本没能力去辅导教育孩子;还有一部分学生就生活在父母身边,但父母也是早出晚归或忙于挣钱或忙于扑克麻将,对孩子的教育根本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他们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根本不需家长再操心了,结果就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空白。使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学习上随意性强、惰性强,出现了家庭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现象。

四、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家长不能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往往影响他的思想意识。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居于特殊地位,往往会产生特殊化的思想。不少家长把孩子当作家中的“小皇帝”,一切围着孩子转。这样疼爱孩子,使孩子滋生了“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案例:我国河南省原阳县曾发生过一起母亲被独生儿子气得服毒身亡的事件,就是因为父母把孩子的地位摆得太特殊。在家庭中被供养的“小皇帝”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上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容易发生反社会的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目标,超出孩子的实际可能,以致效果常常不尽人意。这是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也会鼓舞子女,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获得更好的发展。但这种期望必须适当,如果期望过高,往往适得其反,成为子女的负担,而阻碍其发展。由于家长过高的期望值,造成了学生心理压力大,小小年纪,就整日愁眉不展。若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家长的认可,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三)过分宠爱,提供锻炼的机会甚少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把孩子看成自己心血浇灌的对象,倾注过分的爱,形成严密的保护层。家长把孩子一切都包办代替了。人为地隔裂了孩子和其他同伴的接触,使得孩子不能以伙伴的行为来纠正自己的行为。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明明是错误的行为,却要百般庇护,从来不敢说“不”。这些情况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极弱。孩子容易产生孤独、自闭等心理问题。

(四)家庭气氛紧张,单亲家庭的增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离婚率的逐年上升,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也在孩子逐年增多。离异家庭中的家长,有的视子女为累赘,经常训斥、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满足孩子不合理得要求,以弥补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里的孩子,极易造成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另外很多家庭夫妻关系不和,或是婆媳相处产生矛盾,经常出现争吵或冷战,使得家庭气氛紧张,孩子长期处于恐惧、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孩子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顾,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五、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

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它给孩子发展产生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究竟如何引导、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呢?有以下对策:

(一)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

正如读书一样,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最难读的是子女这部无字之书。做父母的,要透过子女的内心世界,读懂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年。也就是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倾听是一种爱。有的时候,对孩子要听话听音。我们有的时候会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偏见,认为孩子没有多少想法,或者认为孩子自私,或者认为孩子空想,而误解甚至冤屈了孩子。其实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有一个丰富的心灵,我们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著名的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说:孩子经常听不懂大人的话,孩子懂道理是看会的,不是听会的。有时候,孩子表达的只言片语都是真实的,可贵的信息。我们要学会翻译,学会继续去问。

当孩子有安全感或信任感时,才会对他们所信任的人说出他自己心里的小秘密。因此,家长应无条件地爱孩子,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这样,才有可能经常倾听到孩子的心灵之音,而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二)家长应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和广泛兴趣的培养

孩子的认识活动是受到兴趣和需求直接影响的,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认识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家长应该鼓励、尊重孩子由自发兴趣引起的各种学习,使孩子的活动、学习、游戏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尽最大可能培养孩子宽泛、多样的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多种智力潜能的全方位开发,也有助于孩子在多种体验、多种感受中奠定个人兴趣的基础。未来的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家长必须从小对孩子进行各种学习和生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能适应日后的环境。一个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能力,并不是简单地靠书本学习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加以培养的,有的家长忽略了生活、自然存在的教育契机,却刻意追求书本上的教育内容。其实,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家长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时机,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家长不能仅仅要求孩子识字、会计算,还应该培养和促进孩子学习的基本能力、社会经验技能和行为,使其个性、心理和社会行为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即重在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则需要从培养习惯开始。

真正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平时要从细微之处着手,比如执笔的姿势,读书的坐姿等等,不良习惯第一次就应该把它改正过来。一个好的行为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对孩子来说一定而且要持之以恒。那么孩子的习惯养成呢,有一个过程,要训练。关键在头3天,决定在1个月。而且要反复抓,抓反复。

在培养好习惯的同时必然要矫正不良习惯,这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给孩子一个过程,让他们慢慢的把坏习惯改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不能希望坏习惯在一夜之间踪影全无,这就需要耐心坚持。

(四)家长应爱严相济,全面关心孩子

爱严相济,就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感情与理智的关系。爱对儿童来说是一种精环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因素,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基础和催化剂。但爱孩子要掌握好分寸,如果爱的过度了就可能变成了溺爱。因此,在爱孩子的同时,必须严格要求孩子,把爱与严结合起来,但是严也要把握分寸。要严中有理,严中有度,严重有爱。只有对孩子爱严相济,爱严结合,才是真正的爱,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要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家庭民主观等。要对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文化学习和思想品德等多方面给以全面的关心和教育,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总之,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才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所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共同配合,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卡连柯.家庭教育和儿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柳海民.教育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孙云晓.好父母好方法[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

4.吕国一.智慧的母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5.孙云晓..好父母好习惯[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

6.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中国当前基金行业的现状

浅析中国当前基金行业

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现状

基金作为一个新兴而有生命力的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不过几年的时间,从开始出现时的规模小、无秩序,在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宏观指导下,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投资的一股巨大的力量。到1998年初,全国共有各种基金近百家,总资产100亿元左右。1997年底我国出台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这对促进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98年3月23日,开元、金泰两只基金公开发行上市,这次封闭式基金的发行标志着我国基金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2001年9月,由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我国第一支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华安创新,到2001年底,我国已有基金管理公司14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34支,年末基金净值为847亿元。2002年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出现了超常规式的发展。2004年6月1日备受关注的《证券投资基金法》终于正式实施,为我国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截止到2007 年中期,开放式基金个人持有者比例已经接近90%,个人投资者的持续入场使得基金持有人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基金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财投资渠道,经过十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深入人心。基金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过去依托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格局,在2006、2007年个人投资者投资基金热情高涨的背景下发生改变,2006年末中国开放式基金持有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户,而到2007年末个人投资者在开放式股票类基金持有的比例更是达到90%以上。个人投资者成为基金市场的主力。这对于做大零售业务的银行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从2006年和2007年迅速增长的基金代销金额和收入额看,也验证了这一结果。尽管2008年受股市下挫的影响,基金代销收入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基金市场投资者格局个人化特点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2008年底个人投资者在开放式股票类基金持有比例为86%左右,只有轻微回落。2004年以来,封闭式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始终围绕在50%左右,但2008年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首次突破60%,新发行封闭式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更是

高于60%.未来,个人投资者占绝对优势的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逆转。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将基金业务和个人业务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近年来基金热销背后的问题

(一)财富效应引发基金热销

2006年是中国基金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在股市全面上扬的背景下,证券投资基金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基金丰厚的回报使得基金市场迅速壮大,基金新增只数与首募规模都创出历史新高。从2001年9月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成立以来,基金业快速发展,基金只数呈几何级数式的增长。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06年共有89只开放式基金募集设立,新募集设立的基金数量接近前五年募集设立的开放式基金数量总和的一半。基金的热销不仅表现在基金只数的不断增加,基金发行规模的迅速膨胀更是惊人,2006年12月7日嘉实策略增长基金的发行,更是创下一天之内募集419亿元的天量记录。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06年89只基金募集规模3887.72亿元,相当于2005年62只新基金总募集资产的四倍,接近前五年开放式基金募集资产的总和。

(二)基金销售中的非理性及其问题

在基金投资回报丰厚的刺激下,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热情高涨是正常的,但在这股热情的背后所表现出的问题却令人担忧。

首先是持有人结构散户居多。在基金发行日见频密,规模日益膨胀,在基金投资者的队伍迅速扩大的同时,基金持有人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散户成为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绝对主力。持有人结构散户化的主要问题是散户化的过程中是表现出来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基金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只要有基金发行就排队抢购,很多投资者甚至购买之后还不知道基金为何物。二是投资者对基金有不切实际的收益预期。许多投资者将基金当成了发财的工具,有的把毕生的储蓄取出来买基金。三是对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有些投资者把基金等同于储蓄,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很多投资者只看到了基金辉煌的现在,不知道基金惨淡经营的过去,对基金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没有充分的估计。在基金发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投资者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是基金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其次是基金公司只追求发行规模。管理费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生命线,募集资金规模越大,意味着基金公司可以收取更多的管理费,争取发行更多的基金、采取各种手段扩大基金发行规模一直是各基金公司努力的目标。每一种类型的基金都有一个最佳的规模,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规模过大往往会影响基金的运作效率,由于目前国内市场有限,基金规模太大会给基金的运作带来很大的困

难。特别是在市场疯狂的阶段,基金销售量越大,运作更是困难,基金经理将面临着被动投资的境地,进一步推高股价。由于可供选择投资标的有限,基金持股高度集中,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会导致相互杀跌,从而加大市场的波动性。

再次基金管理规模迅速上升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基金公司的服务质量下降。基金规模扩张意味着持有人数量的增加,不少基金公司的客服人员储备和客服配套措施已经明显跟不上,同时新基金数目的攀升,令基金管理人才供给倍加紧张。基金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基金管理人才,但由于基金管理人才本来就很紧缺,加上基金公司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的人才流失,使得基金管理人才,特别是优秀的基金经理严重不足。基金管理人才的缺乏、基金经理素质的下降使基金的经营业绩和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影响基金的长远发展。

三.经济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对基金行业的冲击

(一)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在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简言之,整个世界会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从而基金交易数量随之下降。

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经济危机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具体到中国而言,影响市场信心,使中国的投资者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二)对基金行业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影响,也给中国的基金业带来挑战,基金曾一度下跌,行业处于萎靡状态。但是反过来,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国比任何国家和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抓住这一机遇的能力,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

(一)中国的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相对独立。纵观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由于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的特点,美国的危机使得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无一幸免。中国是不多的受危机影响较小,相对置身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外、并能在这场危机中能够掌握主动权的大国。

(二)中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基本面尚好。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还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并没有因为近年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的衰退受到影响。即使是在美国饱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和国内企业微观面的业绩增长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称为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三)我国目前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良好。和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遇到金融危机的特点不同的是我国资金相对充足。从银行资产来看,由于商业银行的上市,治理结构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银行的资产质量是比较好的。从外汇储备看,1.8万亿美元的储备也使得我们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和应对能力。从国家财政收入看,2007年高达5.1万亿的财政收入,能使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这场危机中保护自己。

(四)中国具备庞大的内需市场开拓潜力。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出口会有一定影响,但中国13亿人口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即使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虽然美国消费的倒退使得我国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庞大的内需市场一旦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启动,是完全可以通过内需弥补出口下降的。从投资的角度,中国庞大的城镇和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大量的项目需要资金,带动经济。无论是从资金的供应还是从项目的选择上,都有较大的潜力。我们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能力是足够的。

总的来说中国的基金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比世界其他国家小,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以及适宜的发展空间。

四.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必要性及建议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实践表明,基金具有专业理财优势、理性投资行为和规模经济效应,对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非理性的基金热投和无法预计的经济危机,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非常重要: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基金市场发展迅速并且发展的十分良好,但是在思想上还是较为保守,并且认为相关的法律还不健全。

首先,在所有被调查的对象当中,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我国现在的基金运营情况很好,而且其自身暂时拥有一批闲散资金的话则会优先选择投资基金。

在对基金的认识程度及所购基金了解情况方面,多数人在获取基金知识时愿意相信报刊杂志和官方宣传手册的介绍。另外就是靠收看电视或听销售人员的介绍等渠道。而在购买基金之后,则主要是通过查阅帐单,或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播来了解自己所购买基金的盈亏等重要事项。

说到人们的思想对于基金投资稍显保守这方面则主要表现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有九成的人目前最多的金融资产仍为银行存款,而在投资基金时,又有九成的人投资数量相对较少,基本怀有一种试试看的心理,即使赔了也不会折本太多。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就表现的更加明显:有四成多以上的人会选择保本基金,而其他的人则会选择风险相对较大的基金类型,大多数人还是回选择封闭式基金而非开放式基金。

在这次调查中,对于基金投资经验而言,结论是79%的人的基金投资经验不到两年,有的甚至是丝毫没有经验,是第一次大胆的尝试,随社会的潮流。另有21%的人群是拥有基金投资经验达两年以上。他们在对待基金投资的态度上则表现的成熟、稳健的多,相对能够沉着应对基金市场中不可避免的一系列变数。

在基金投资的方式上,有四成多的人还是选择到银行去,通过银行进行基金投资。有三成以上的人则选择到证券部门进行交易。目前这也成为一种时髦,吸引着更多的已经投资或是将要投资的人。另有15%的人则是通过基金公司直销的方式进行基金投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省去许多中间环节。剩下的人中大部分就是通过网络交易、网上支付的方式进行基金投资,这一方便快捷的方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青睐。

在购买基金之后,许多人显得不安,尤其是那些以往毫无经验,第一次尝试基金投资的人。包括他们在内的近一半人在投资基金之后,特别紧张于投资的盈利与否,每天都要查看基金净值或者是收益率,这在无形中给自己的心理和日常生活上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而有三成多的人在此方面就表现的相对洒脱。只是偶尔查看一下自己帐户的盈亏情况,觉得差不多了就赎回。还有13%的人则较为频繁的申购、赎回基金或是进行基金的转换。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耐心的表现,而这也恰恰正是其在基金投资市场上不太成熟的表现。

所有金融投资都是风险投资,都会有风险的存在,当然基金也不会例外,但由于其是由专门的理财公司或专业的理财个人为我们进行理财,因此基金投资的风险大大降低。在所调查的对象之中,接近七成的人认为投资基金基本上是没有风险的,即使是有风险那它的亏损也不会太大,对所投资的费用主体起不到支配作用。剩下的人中,有的直接认为投资基金必然有风险,那么肯定会有亏损的可能;而有的人根本就不清楚,这也就暴露出了我国基金投资市场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盲目投资的问题,而这也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完善基金体系,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完善金融体系的功能、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促进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平竞争以及保证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篇: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

文章标题: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

【内容提要】20多年中国的村民自治在经济建设、建章立制和民主意识自觉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巨大的难点和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过于依赖西方的自治理论及模式,而忽略中国的历史经验和特殊文化语境;二是权力与自治间充满强烈的矛盾冲突;三是过于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建设。因此应注

重研究和理论创新,加强系统细致的立法建设,并将文化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中国最大的变化在乡村”[1]。其中,村民自治发挥着相当重大的作用,这既表现在物质制度又表现在思想精神层面。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二是村民自治的制度体系已基本确立,使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三是村民自治的精神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它们严重地影响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及其深化。

在笔者看来,当前的中国村民自治面临着亟须解决的三大问题。

第一,过于依赖西方的自治理论及其模式,而忽略中国的历史经验和特殊的现实文化语境。应该承认,几千年的中国政治为我们提供的民主和自治经验是较少的,而西方的民主传统和自治历史却很长,经验丰富。所以,当前的中国村民自治确实不能忽视甚至无视西方的自治资源,因为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上,西方自治都可为我们提供可靠的参照坐标和经验教训。正因为直接取法于西方的自治,中国的村民自治才能建立在自觉、系统和理论化的基础上。但西方的自治经验只能成为我们的一个参照,决不能成为生搬硬套的摹本,否则,中国的村民自治就难逃“桔在北则为枳”的结局。以此来观照中国的村民自治,有些问题颇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独立的村民自治理论话语体系的欠缺。中国村民自治与西方民主之路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的自治是在缺乏民主经验和民主理论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不可避免带来理论发展的滞后。因此,借鉴西方现成的民主理论和学术规范分析中国问题,对开阔我们的学术视野,创建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体系是必要的。但西方民主理论的产生和运用有其独特的文化语境,我们在运用这些规范时不能不考虑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特点。目前中国的村民自治正处于重“西方术语的转移”而轻从中国“内部的发生和发展”的阶段,这在理论探讨和活动实践上都有明显的表现。如“平等”、“精英”、“治理”、“选举式民主”、“参与式民主”等西方术语在村民自治研究中运用得比较随意、混乱,缺乏认真的甄别和确定,尤其缺乏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重新厘定与使用。这就造成了必然的局限:这些西方术语到了中国,许多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就流失掉了,用它们解释中国的问题常有似是而非之感,难以真正反映中国村民自治的精神实质。比如,有农民这样理解民主:“民主,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这看似荒唐的笑谈却内含着西方话语在中国语境的尴尬。其实,正如“当‘平等’和‘参与’的概念应用于中国时,它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2]一样,“治理”、“选举式民主”、“参与式民主”这些西方术语也有其独特的内涵特征、生成语境,我们在运用它们时必须经过语境转换或者说中国化的过程。另外,当前理论界在村民自治研究中还存在对西方的各种理论重借鉴而缺乏理论创新的问题。如西方新制度主义、委托代理理论、公民社会理论、组合主义(法团主义)及公共选择理论等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学理论被中国学者大量运用于村民自治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自治研究的学术性,对我们理解中国村民自治也不无启示意义。但整体而言,运用这些理论解释中国农村问题显得多有表面化和牵强之处,有学者就指出:“没有深入到田野调查,运用所谓经济人和公共选择等通用武器来解剖中国农村的状况,很容易流于表面且无关农村与中国现代化的痛痒。”[3]所以,不能忽略一个根本问题,即结合中国尤其是农村的实际情况建构我们自己的话语理论体系。

二是村民自治实践重西方民主模式的模仿而轻中国民主制度的创新。中国村民自治之初借鉴西方的民主模式是必要的,但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应考虑自己的创建,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在这方面,尽管我们已取得一些成绩,如实行“海选”和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但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这在当前村民自治困难重重而西方模式对之感到“失语”时显得尤为突出。比如,在村委会选举中,按程序办事对培育村民的民主意识、保障其各项权利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所缺乏的;但过于遵从整体划一的程序规则,不从实际出发的形式主义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率等弊端,却也应引以为戒。当前中国的村委会选举程序就存在着繁琐化、机械化和表面化的倾向。2002年,浙江省宁海县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就出现了“无候选人”产生村委会的选举程序创新。这不仅方便了选民,减少了选举经费支出,也提高了村委会选举的工作效率。[4]可见,在借用西方民主程序时,制定出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程序规则至为重要。

三是对中国传统的乡村自治资源的忽视。当前中国村民自治明显存在忽视甚至否定中国传统乡村自治资源的倾向,如对中国家族文化的态度即是如此。应该说,传统的家族文化特别是家族制度在本质上是专制性的,是与现代民主精神不兼容的,因而在村民自治活动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批判和扬弃

。但任何制度都不能有利无弊,也不能有弊无利。在中国存在几千年之久的家族制度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避免中国家族文化中的“家族本位”观念等消极因素,而把传统家族重德治和互助合作等合理因素纳入法治的框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那幺,中国的村民自治就会受益不浅。如1990年5月22日《农民日报》载:在河南省浙川县的张港村,村民发生纠纷时,村民调解委员会便找村中德高望重者参与评判是非曲直,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被村民称为“道德法庭”。对此,有人说:“由这些人组成的自治组织,具有道德权威和舆论权威,对上可有效地制约村干部,对下则约束村民的不轨行为,他们所依据的是传统的纲常伦理,也乐于接受'官面上'派下来的任务,是一支保持农村稳定的力量。”[5]

第二,权力与自治的矛盾冲突。自古以来,中国农村一直处于权力的最底层,尽管农村社会具有某种程度的自主性,但从根本上说它要受国家专制权力的渗透和统治,因而处于被管制和服从的地位,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与自主性。这种状况在新中国建立后有所改变,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还是在村民自治活动开展之后。农村再也不是权力之下的一个符码,而是具有自主性和自治意义的地域,中国农村以前所未有的内涵与姿态呈现出鲜活的力量。但当前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农村与农民的绝对自由与自治,二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行政权力干预村民的自由与自治。

在笔者看来,以上这两种意识与做法都是有问题的,是造成当前中国村民自治难以向纵深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的村民自治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政府权力的制约;二是要逐渐加大村民自治的力度。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如果只讲前者不讲后者,所谓村民自治就无从谈起;而如果只讲后者不讲前者,村民自治就会失范。对于限制权力的滥用,给农村和村民更多的自治权,这一点容易理解,但难以实行,因为毕竟在中国大地上实行村民自治还为时不久,它需要制度完善和民主意识提高的过程;对于给村民自治一定的限制,发挥政府权力的指导监督作用,这一点恐怕难以理解,因为许多人不理解“自由也不是毫无限制的”,否则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尤其对中国农民来说,缺乏自由自治的历史传统,文化素质较低,思想保守落后,有时还缺乏公众、公德意识,没有一定的限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使中国的村民自治得到健康发展,必须既发挥政府权力的积极作用,使之逐渐走上正轨,又要使农民得到充分的自治,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只有在二者的合力下,中国的村民自治才能是健康合理的。

第三,过于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硬件”是指有形可循的东西,主要指经济发展、建章立制等方面;“软件”即是不易量化的思想、文化、精神、伦理道德、心理等。当村民自治向纵深发展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制度”层面,而应考虑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建设了,否则,村民自治就是建于沙滩上的空中楼阁。科恩说得好:“只有设施而无精神,不能取得效果,只有精神而无设施,不能取得效率。”[6]

“软件”应成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与对经济、制度的强调相比,我国的村民自治缺乏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比如现有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示范达标活动等都明显存在重经济指标而轻文化教育等的倾向,村民自治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提高整体文化素质的系统工程,这包括文化程度、教育状况、心理素质、公德意识、平等观念、民主思想与自由精神等内容。当前的村民自治对此关注得还不够。这也反映了当前中国村民自治过于注重功利性的缺失。“软件”建设有利于“硬件”的实施和进一步发展。邓小平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7]同样,规则制度的实行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更好地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使经济可持续发展,显然离不开文化素质与自治精神的支撑。“软件”的建设还会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农民向都市大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双重贫困。从这方面说,如果村民自治不重视文化建设,即使农村富可比国,它也没有吸引力。因此,农村的文化建设不仅具有村民自治的意义,它还具有乡村都市文化选择的意义。二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考虑解决当前中国村民自治存在的诸多难题。

第一,加大对村民自治的研究力度,从理论与实践双向对流的角度,从学习借鉴西方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角度,从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解决中国的问题着眼,创造性地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和基本理路,这是中国村民自治活动继续深入下去的关键。如果说中国村民自治的产生缺乏必要的理论准备,以致于20年的村民自治主要依重西方的民主模式,而缺乏自己的理论构建,那幺,未来我们需要打破这一格局,进行多元整合;如果说我们过去更强调实践的操作层面,今天就应该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加强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如果说以往对中国的本土经验与问题有所忽略,现在就该立足本土,实事求是,将解决中国问题作为目的。中国村民自治的理论设计应注意三个层面:一是加大对中国尤其是村民自治实际情况考察的力度,也就是要深入进行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二是加强对村民自治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因为中国的村民自治并非孤立进行的,它离不开各方面的制约,因此如何理顺村民自治与其它各方面的关系就是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三是加强对中西自治理论资源的研究,将中国的村民自治建立在开放的基础上,从而走出一条中国式的道路。

第二,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一直存在着困惑与矛盾之处,这一点在乡镇、村党支部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中表现尤其突出。这主要在于目前我们的有关法律规定还不完善,特别是缺乏明确的职权划分和可行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健全有关法律,首先要明确村“两委”各自的权责范围,要特别注意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必要时需要国家立法,以保证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及乡镇领导关系的合理和顺畅。这里有一个原则非常重要,那就是要立法贯彻权力限制原则。如在处理乡、村关系问题上,法律的有关条款既不能忽略发挥政府权力的参与、引导、调节、监督功能,也要防止政府违法侵犯村民的自治权。应鼓励各地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处理村“两委”关系的有效路径。如一些地区实行村“两委”联席会议集体决策制度,既可避免村党支部或村委会任何一方的权力集中,又有利于培育村干部的相互合作意识,还有助于村务决策的科学化。但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参加联席会议的各方坚持平等的原则,不能是一方控制另一方,否则联席会议会有名无实;二是要坚持村民自治的原则,村民是村民自治的主体,联席会议不能替代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总之,制度创新既要合理有效,又要合法,二者不可偏废。

第三,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使之成为村民自治活动的重中之重。从长远来看,文化教育是村民自治的根本。我们的村民自治设计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不仅将文化教育建设和发展作为村民自治成绩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还要将之作为一种价值观渐渐深入人心。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文化教育,有学者这样谈到美国的乡村教育:“美国的乡村人民从最早期就把教育看成民主生活中的重要柱石。必须全社会的人民都受到相当程度的教育,这个社会才能有真正的民主生活。因此,基本的教育必须是免费的,使任何人不必因经济的困难而没有受初级教育的机会,教育必须是独立的,不受政治上的干涉。”[8]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知识素质。如在法国、加拿大等国,要想成为农民,必须经过三年学习并取得两年制农学院的毕业证书;瑞士、丹麦、荷兰等国家要求农民通过学习和培训取得“绿色证书”,才能有经营农场的权利,它们特别重视对农场主和准备当农场主的青年进行培训。日本农业行政人员都已达到大学水平。这些事例启示我们:农民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

事实上,中国乡村的文化教育建设和发展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有人提出,并进行了实验。梁漱溟曾说:以文化本位为前提对中国农民进行人伦本位的重组。[9]晏阳初则提出:“我们觉得要创办一种人民生活的教育,非先了解人民生活的实况不可。因此,我们就跑到乡下,从人民的实际生活去找。结果,觉得一般人民最感困难的四个问题:一是愚,二是穷,三是弱,四是私。”[10]我们这里所谈的乡村“文化教育建设和发展”既有“道德教育”,也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还特别强调“人文教育”。科恩指出,“人文教育,最不普遍,也最不受重视”,但却是构成民主智力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主社会,不仅要选择目的,并且要选择手段,而要明智地作出这种选择,社会成员即使不是所有至少也应是多数的,必须具有高度的人文教育的陶冶。经费与技术人才只能使用于公民直接认为或其代表认为值得使用的项目。技术专家是重要的,使用技术专家的人以及选择与影响那些使用技术专家的人更为重要。民主国家中,智能与高超的政策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确定政策的公民是否智能与高超”。[11]此外,文化教育建设和发展还应包括建立一系列的教育保障制度,包括建立教育实施规划、奖惩制度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如无锡市郊区南站乡前进村,重视发展村庄的教育事业,不仅拨出大笔资金改建教学设施,还免费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大学生给予奖励和资助;对达不到初中毕业的学生家庭实行经济处罚。这些制度的建立促使该村农民的文化素质大为提高,由此也带动了村庄经济的良性发展。[12]当然,像前进村这样的村庄在目前中国农村还不多见。值得提及的是,辽宁省朝阳市实施的一项教育计划很有创意。该市针对当地农村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尤其缺乏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与沈阳农业大学联合举办大专班,学制两年,设农学、园艺、畜牧3个专业,从农村招收贫困家庭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大专班学习,学费、书费由市政府全部负担,毕业后“村来村去”,从事农业开发,带领乡亲致富,优秀者充实村级班子。大专班从2001年开始举办,每年招收农村应、往届优秀高中毕业生300名,预计到2008年培养学生1800人,以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教育目标。[13]这一教育举措启示我们:在目前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经济还不富裕、社区办学力量较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政府的优势和作用,无疑是解决农村文化落后状况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更广大的农村现代化,而农村如何现代化,村民自治活动开展得好坏是关键。从历史上看,中国农村发生巨变最突出的有两次:一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广大农民摆脱了几千年受压迫、受剥削的低下地位,以主人翁的身份精神焕发;第二次就是1980年以来的村民自治,农民不仅在法律而且在实践中真正享有管理自身事务的民主权利,其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都有很大提高。20年的中国村民自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它的发展状态与方向也关系到整个中国的民主进程和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确立独立的精神、整体的眼光、开阔的视野,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村民自治所面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120.

[2] 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6.

[3] 柳金财.浅论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的几个理论:适用与限制[J].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中国大陆研究教学通讯,2003,(56).

[4] 祝美珍,等.宁海县的另类“海选”[J].乡镇论坛,2002,(11).

[5]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村民自治办法探索--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经验选编[Z].内邮资料,1991.58-59.

[6][11] 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09,167.

[8] 杨懋春.乡村社会学[M].台北:国立编译馆,正中书局,1984.112.

[9] 徐勇,徐增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回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1).

[10] 晏阳初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75.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无保”调查课题组.中国村庄经济--无锡、保定22村调查报告(1987-199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67.

[13] 光明日报,2003-07-13.

《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

下载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家庭教育现状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家庭教育十五规划》和《**市家庭教育工作规划》,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

    台湾家庭教育现状

    台灣父母做得好嗎? 放學後的台灣,每個家庭中的孩子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有二成的孩子,每天在安親班或補習班的時間,超過三小時以上,父母,真的有時間了解孩子嗎? 今年七月,《讀者文摘》做......

    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应对措施论文

    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应对措施 肥城市潮泉镇初级中学 孙 超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会对民族犯......

    当前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问题分析(合集5篇)

    当前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问题分析 陕西省定边县杨井中学户占斌 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

    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安岳县启明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杨宜桃蒋小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然而,夫妻有了孩子后自然而然的......

    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好)

    汪清三中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分析报告政教处:逄利民目前,很多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当,以打代教,或放任不管,娇生惯养,甚至溺爱、姑息迁就,一些市侩思想、不良生活习气和作风带给......

    家庭教育现状异同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很多的问题。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一般地说,人都出生和生活在一个家庭中,都是首先通过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

    家庭教育之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之现状分析 轰轰烈烈的家访结束了,纵观我所家访的二十九个家庭,家庭教育可谓千差万别。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家访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