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执行,对大学体育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的教学模式。笔者主要针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列举出部分有效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改革 实践
目前,在大学教育中,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课,在教学活动中地位较为重要,并且也承担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使命。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地位,为大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帮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重形式,轻实效,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部分教师主要从“新”字上面下工夫,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种教学改革只注重对教学形式的改革,而忽视教学的实效性,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需求,导致体育教学改革效果一般。其次,重技能,轻能力。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部分教师为追求体育运动技能传授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对动作细节与规范要求较严,忽视了学生对基本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对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纯粹的在进行体育训练,教学效果比较单一。再次,重共性,轻个性,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个性差异较为明显,一些健康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也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是,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鼓励和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只重视他们的共性发展,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改革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关注体育教学实效
针对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根据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对体育运动的创造性学习,全面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还需要注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为其将来的就业进行有效指导,关注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方法与模式应该面向整体学生,又不能忽视个性发展。这些新式的大学体育教学理念是实施教学改革的理论保障,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对体育运动技巧的掌握,还应该重视其身心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新式教学理念,对大学体育教学产生重新认识。另外,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课程的实质进行分类,以体育课堂为主要载体,体育训练为主要方式,保证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大学体育教学框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增加教学内容,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为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力,促使整体学生都参加体育运动,教师应该科学的增加教学内容,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与设施,合理设置新的体育课程和项目,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让他们不再只是选择几种单一的体育项目,以此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动力,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大学体育教师应该通过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与交涉,尽量多开始一些富有交叉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提升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像射箭、轮滑和街舞等。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升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在校园内可以设置一些宣传标语或条幅等,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宣传体育运动,促使高校对体育教学改革更加重视,从而促进体育文化的建设,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提高教师素质,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作为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辅导者,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学主体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是帮助者与指导者的身份。同时,改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与作用,让学生自主参加体育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跑步、篮球、羽毛球或乒乓球等体育运动。另外,大学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认清自己,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目标,然后实现目标,体验到满足感与成就感,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作用。
三、总结
总之,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学校与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与作用,积极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贯彻实施,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 曾伟.浅谈当代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4.S4:35-36,38.[2] 杜遥捷.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5.13:108,110.[3] 王增良.浅议健康体育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14.10:56,58.
第二篇: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体会和探索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体会和探索研究
本文就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提出了“学校体育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身心素质作为根本目的,要把终身体育教育作为重要的目标在学校体育中植根”,并且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应当有超前意识,从长远需要出发,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终身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研究目的
在分析学校素质教育的任务与体育教学改革的本质中,深入研究体育教学改革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增强中学生身心健康和优化体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三、结果与分析
1.学校素质教育的任务。众所周知,学校体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增进学生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服务。要改变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材教育体系,建立以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为宗旨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学以致用的新教材体系,以充分体现出促进人的身体和心理向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的体育教育本质。
2.体育教学改革的本质。我校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可谓走在了河南省的前列,所选用的教材也是充分考虑到了素质教育实施的需要。体育教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充分发挥体育素质教育的功能,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锻炼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教育,并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体育教学改革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关系。体育教学改革与学校素质教育,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素质教育是本质,教学改革是手段。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素质教育是衡量教学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
(1)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要始终围绕素质教育的内容而展开,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能深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并在学生整体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做文章。
(2)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素质教育首先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创造性的学生兴趣,并逐渐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和宽广的胸怀,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健身的效果。在发展学生健康的人格方面,现代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自尊、自强、热爱生活以及对美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对苦、难的忍耐能力和对社会的应变能力。体育素质教育,是人的综合发展教育。其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主要的内容。过去的教材中,偏重于学生的身体发展要求,而对学生的个性、人格等发展教育,很少提及,更没有要求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经受各种锻炼的内容,只把学生关在校园内进行封闭式的体育教学。新教材在这方面做了适度增添,并在中考体育中增加了游泳这一项目。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改革了体育考试的评定标准,实现了以每个学生的体育思想道德、体育运动水平等多方面的素质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来替代以往只以一个主观分数来评定的转变,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愉快主动地参加各类体育考试。为了综合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真实的体育原则,我们推行“成绩+特长+技术评语”的评价模式至今已有九年。
(3)素质教育中,区别对待的原则。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如何使学校体育全面而主动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使学校体育准确找到与素质教育同频同振的合拍“音符”,并使之产生共鸣,唱响时代教育的主旋律。体育新课程标准规定,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考试标准的制定都必须顾及全体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要求课外活动的开展应当尽一切可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练有所成。学校体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既要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又要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
(4)教学改革中,兼顾体育的学科特点。体育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在整个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始终以实践课作为主渠道,以达到其自身的目的。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不仅要突出学生亲身参与体育的实践,也要充分重视体育理论知识及体育时事新闻的传授和传播,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间和内容,增大室内体育场馆的使用频率,为实现体育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想尽办法、物尽其用。
21世纪的学校体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身心素质作为根本目的的,它把终身体育教育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在学校体育中植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当细心呵护这枝幼苗,潜心培养好这枝幼苗,广大体育教师应当有超前意识,应当从长远需要出发,主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我国教育总体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考虑学生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其具有后继发展的内在潜力,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素质教育风格,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三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分析论文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革路径主要是:将“终身体育”的意识渗透到学生脑海之中;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改革路径
一直来,高校都把体育教学当成是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而实际上,这也是实现我国民族伟大复兴发展的根本保证。俗话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大学生才能够拥有更加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也更利于他们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由于新课程改革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模式等都提出了诸多要求,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而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体育的真正内涵精神所在,并推动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事业实现更加有效的发展。
一、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受到制约。纵观当前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到相关体育活动的时候,他们的思想教学理念实际上也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以“高校田径运动”这一体育项目为例,很多教师依旧采用的是相对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没有注重对学生的跑、跳、投、掷等能力加以训练。总体而言,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而且也会降低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最终必定就会严重制约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事业的有效发展。
2、体育教学活动的硬件设备比较缺乏。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一般来讲都比较丰富多彩,而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且获得针对性的体育训练,除了接受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教学以外,往往还需要借助一些硬件设备。可是,在实际研究调查中却发现,多数高校内都比较欠缺基础体育硬件设施设备。比如:跨栏教学中田径场地和跨栏器材缺乏;篮球技能培训中缺乏相应的篮球场地;游泳课程连专门的游泳池或者游泳馆都没有……类似的情况其实还有很多,而这也凸显出了高校当前所面临的“无场地、无器材”尴尬现状。长远看来,也是不利于大学体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1、将“终身体育”的意识渗透到学生脑海之中“终身体育”,是近几年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新思想,主要就是指让学生将运动融入到自己生活中,并使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此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体育能力,意志品质也都将会得到加强和提升。为此,作为高校教师,应当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措施,这样也才能让更多学生感受到体育所散发的无穷魅力。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体育精神的宣扬,主要就是以专业或者是班级为单位,举办不同的体育赛事,比如: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宣传“赛出风格,赛出友谊”等积极的体育思想,从而也能让篮球这一运动真正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二是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工作。比如:为了促使篮球这一体育运动教学工作能够实现有效开展,作为高校,则应适当增加在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并用于补充篮板、篮球等课堂必需品。而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当按时开放体育馆,从而也才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校的资源。总而言之,“终身体育”早已在各大高校被提倡和响应,而这不但利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当前体育教学的正确改革思路,以及有效发展方向。
2、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也就成为了高校当前所面临的巨大教学改革任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在职教师的岗位培训,则主要体现在“走出去,引进来”两方面,即组织学校教师到各地高校进行相关专业的知识学习和培训,或者是邀请优秀的体育教学专家到学校开展相关专题知识讲座,进而也将促使高校体育教队伍体系变得更加完善。二是促使体育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多样化。由于体育学科知识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体育教学队伍中,除了负责专业知识教学的教师以外,还应该有运动员水平的体育教练,这样也才能促使他们的教学层次更加丰富,甚至还能培养出一些优秀的年轻运动员。三是要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那些在教学中表现良好的教师,则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既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也可以是职位晋升,在此背景下,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也才更容易被激发,从而更加积极参与到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中。
3、改革体育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实际上也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甚至还是体育教学改革核心所在。体育课程开展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是为了增强他们良好的体育精神,因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教师,应当立即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针对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比如:体育与健康、体育卫生保健等课程,体育教师则可以运用知识讲座的形式,进而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体育知识的内涵,为了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将体育教学内容制作成PPT等动画形式,以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其次就是在体育教学内容设置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相结合。比如:在羽毛球教学中,虽然看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都很简单,但是掌握基本的技巧则显得相当必要,而想要学好更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由此可见,学习的过程也是意志力得到增强的过程。又比如:排球这一运动项目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教师在教学基本知识的时候,还要将团队合作的理念灌输到学生脑海之中,而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也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4、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虽然体育教学课程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只是选修课,但是想要实现有效的改革,专业教师尽可能的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则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以“乒乓球”课程教学为例,则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比如:播放大量的图文及影像资料来介绍乒乓球的发展概况、器材的基本常识……而这样也将会增强学生更加直观的课程知识学习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展开多球训练的活动,主要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相关动作进行频繁练习,这样才能促使教师更有针对性的纠正学生所存在的体育动作等问题,进而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练习效率。每一个高校由于体育教学情况都存在巨大差异性,因此,教师创新教学的方式也应该是不一样的,而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教师对此相关方面的内容就必须要加以高度关注。
三、结语
大学体育教学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以及发展情况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即更加注重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总之,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李蓁.浅议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路[J].读与写:上,下旬,2015.10.[2]郑学增.浅谈新时期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教学改革[J].新一代月刊,2016.05.[3]陈一兵.浅谈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4]胡俭云.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和课程改革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17.04.[5]宗有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5.[6]田林.大学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探析[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6.03.
第四篇: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从会计学专业学生近几年来的就业状况入手,通过分析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考核体系、场地和师资建设、时间安排等几方面提出改革方向,旨在达到供需一致。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宋俊杰,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教育、会计学,江西景德镇,333403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3-0156-0002
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是培养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主要途径,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是我国会计人员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几年,却连续出现了会计学专业毕业生难就业和企事业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高校生产的“产品”出现供求矛盾,用人单位看中的是日常会计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而我们的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不知从何入手,不能马上胜任工作。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思考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而开设的实践教学,并进行调整,最终达到供需一致。
一、现有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层次不高
现在进行的会计实验教学,通常是让学生按要求对给定的一套企业某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虽然涉及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成本计算、报表编制等整个会计循环工作;但这样的会计实验内容只是培养了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与学校培养能够进行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能够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预测与决策、分析与控制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相距甚远。
(二)指导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会计实验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目前高校会计专业老师大部分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由于其本身没有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常常出现理论课中未涉及到的一些现实具体问题就很难把握,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另一方面,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
(三)考核方式不健全
目前对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没有一套健全规范的考核方式,多为实践教师定性考核。另外,因为会计实践环节的成绩单独计算,而实践的时间又安排在期末考试前进行,因此存在部分学生敷衍了事现象。这客观上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四)实验操作程序不规范
高校开设大部分实践性环节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尽管指导书中规定可以采取分组和单独进行,但在实际进行中指导老师还是规定实践内容必须由一个人独立操作完成全部业务。这种实践操作流程与实际中工作必须按岗位分工来进行相背离。
(五)实践场地不完善
高校扩招与校区搬迁,加上学校面对申博与申大的压力,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建设跟不上,会计实践场地相对于逐年增加的会计专业学生远远不够用;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健全,也不能够达到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标准;所以就存在会计实训时许多学生不能在正式的实践场地内进行实训操作,或者即使在实验室进行也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
(六)时间安排不合理
会计实践大都排在期末,其主要原因是刚刚结束一个阶段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大家对新的知识还不完全理解时,用实训这种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加深理解,但却忽视了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因为期末正是大学生积极备战期末考试时间,在这种大学最忙碌的时间安排实践,很少会有学生把时间真正地花在实训上,往往是敷衍了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健全会计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应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与过程并重、静态与动态相统一、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等原则。具体的考核评价方式有现场评估、观察、模拟、口试、笔试、暗中观察、文档制作、自我小结评定、小组评定等。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考评应侧重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快和准为标准。但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大量的集操作和智力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而且多数侧重于智力技能,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评价的主要标准。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情况也必须进行评价。注意完善实践教学的过程评价,把学习能力变化、出勤、学习态度、自我管理、合作精神、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都作为评价与监控的指标,使课程成绩构成多样化。
(二)加大对实践教学场地的建设
改变观念,加大对实践教学场地的建设,创建高起点、新设备、现代化的实验室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具体来说,应建立现代化的会计实践场地,即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手工会计实验室必须配有会计模拟操作台、文具设备、会计资料装订机等主要仪器设备,在墙上张贴材料核算流程图、生产工艺流程图、销售核算流程图、成本核算的基础程序图等,建成企业外部环境,设计仿真会计工作环境,设立工商、税务、银行等窗口,开设企业开业申请、纳税申报、结算业务办理等实验项目,通过专业手工实验室的氛围,加深实验学生对会计实验流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另外,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使用CIA课件教学,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发建设一个集会计、金融、税务、证券、管理为一体的电算化综合实验室,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加快培养一支既有会计理论又懂会计实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已成为解决会计教学与实践相脱离问题的瓶颈。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学校要把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从政策上加以鼓励;二是专业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和社会的实践;三是从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请一部分资深的会计人员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师资培训,又担任课程教学,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四是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
(四)调整会计实训时间安排
由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规律,实训时间不宜安排在期末,相比较而言安排在下个学期期初较好。期初学习任务较轻,可以集中精力在实训上,而且学生对上个学期的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并不会感到生疏,也有利于对所学过的会计知识的复习,加深理解。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除第一课堂外还可在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各种有关会计方面的知识技能及竞赛。如:珠算比赛、会计基础知识比赛、会计实操比赛等,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学校也可与当地各行各业的大中型企业挂钩、与会计服务公司或事业单位联系,构建较完整的会计教学实习与就业实习基地。教师组织实习小组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发生的各项业务,使学生们能身临其境,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配合实训室里的模拟数据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税务策划成本等工作,逐步做到会计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零距离。
[参考文献]
[1]邵婴之.会计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19).[2]沈爱凤.提高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3]王书珍,张砚.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J].学理论,2009,(19).[4]阴丽美.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09,(7).[5]刘丽娜.提高高校会计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J].中国外校教育,2009,(7).
第五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关部门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是比较大的,不仅能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体育能力,改善大学生日常生活状态。①因此,加大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力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有必要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改革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7.029
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涉及的方面是比较多的。对于现代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来说,往往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经过长时间的改革研究发现,如今的高校体育教学效率是比较高的,但还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主要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和措施研究。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现代高校已经增设了必要的体育教师培训机构,且有充分的研究人员进行体育课程研究,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制度和体系是比较完善的。但很多大学生不注重体育锻炼和知识学习,毕业前未深刻掌握和理解体育概念,也没有掌握良好的体育技能,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如今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比较低的。
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降低的原因比较多。第一,因为高校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式太过于单一,教学枯燥。很多高校体育教师仍旧应用以往的体育教学方法,没有加强体育实践教学,无法满足大学生的身心需求。第二,高校体育教师没有注重体育分层次教学,没有实现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且没有注重增强大学生们的终身体育理念。②第二,针对如今的高校,虽然体育实践研究力度是比较大的,但体育基础理论研究是非常不足的。很多高校体育教师没有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性功能,无法将其运用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上;无法全面了解体育运动规律和运动锻炼控制方法,无法创新和完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总之,对于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理论创新来说,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2.1 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措施
针对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课程来说,由于受到相关管理体制的影响,相关经济类体育项目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也成为核心教学内容。在当前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内容不衔接、过于陈旧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来说,目标也不够明确,往往定义为学生体质提升,却没有重视深化学生的终身运动理念,不符合如今的体育教学要求,要想解决相关问题,必须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尤其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③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必须掌握多种健身技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明确终身体育的理念。必须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体育教学改革目标,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学习。
2.2 教学目标改革措施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必须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要想达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目的,必须首先实现小学和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大学时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前期,是关键阶段和基础阶段。因此,针对高校体育教师来说,必须引导学生掌握终身锻炼和科学运动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大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改善大学生的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最终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让大学生真正热爱体育运动和锻炼。
2.3 教学项目改革措施
在现代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项目改革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大学生更加喜欢娱乐体育项目教学以及休闲体育项目教学。所以,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课程种类、教学项目等推进改革,丰富高校教学内容项目,还要大力提倡多个课程组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设置体育教学项目。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增设健美操、交谊舞、太极拳、跆拳道、国标舞、瑜伽等多种选修课程,这样不仅能扩大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激发出他们的运动兴趣和活动参与兴趣,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④因此,针对高校体育教学项目改革来说,实际作用和价值是非常显著的。2.4 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要想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仅要进行目标和内容改革,还要加强教学模式改革,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才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长期稳定发展,不仅能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还能增强大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具体来说,第一,要实现以往教学内容和现代化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多开展娱乐活动;第二,要实现主要教材和辅助教学的有效结合,注重对大学生兴趣的培养;第三,要实现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第四,要大力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第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凸显出学生的核心主体地位。此外,还可以采取社团组织、竞赛组织以及俱乐部开展等模式,激发出大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兴趣。
2.5 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必须促进三大方面的转变。第一,要实现传统式讲授式教学向现代化引导式教学的有效转变;第二,要实现形式化教学到实质性教学的有效转变;第三,要实现枯燥性教学到趣味性教学的有效转变。要想实现以上目标,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在加强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开拓新课程和新学科。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凸显大学生的核心主体地位,大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等,赋予体育教学课堂趣味性和动态性,营造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⑤
2.6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措施
如今,在很多高校当中,对应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都是不完善的,必须创建出一种综合性的体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根本性作用,不仅包括良好的反馈作用,还包括良好的督促作用。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标准化要求和原则,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必须同时注重“教”与“学”的评价,还要加强价值判断。
具体来说,针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来说,不能单纯对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以及运动技能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和活动参与态度进行评价。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必须实现多种评价方法并存,包括教师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相互评价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对自身教学方法的合理性评价,加强自我评估,并加大教学总结力度,及时明确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明确教学目标和发展方向。
2.7 加强教学设备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培训
要想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还必须大力应用现代化的新型教学设备和技术,同时要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足够高的师资力量。只有保证高校体育教学设备和技术足够完善,才能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效率足够高,高校要保证体育设备、器械足够多,还要保证体育活动场地足够广。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来说,教师改革是核心内容。针对高校体育教师来说,必须明确终身体育理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完善自我,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体育技能。此外,高校体育教师还必须增强教学责任感,提升自我文化素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长期稳定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是比较多的,必须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设备、师资等多方面入手改革,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终身体育和运动意识,利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快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