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课 我听过钢琴协奏曲《黄河》
第四课
我听过钢琴协奏曲《黄河》
一.教学时间:200分钟 二.教学内容:
1.学习本课生词
2.熟练课文读法,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新的语法点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新课的生词
2.掌握本课的语法点
3.欣赏中国的协奏曲《黄河》和《梁祝》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生词的识记和理解
2.语法:a.肯定句式表达:动词+过
否定句式表达:没有+动词+过
b.动量补语:“次”、“遍”
c.无主语句:动词+名词
3.关联词:一次……也没
4.程度副词“极了”
五.教学方法:
1.活动教学,角色扮演 2.游戏互动
六.教具:
1.生词卡片
2.PPT 七.教学安排:
(一)第一次课:100分钟
教学内容:
1.学习生词:图片展示法、举例法、PPT展示。
2.学习课文:《我吃过中药》
教学过程:
1.问好,考勤。(5分钟)2.听写上一课的生词。(20分钟)
3.学习新课的生词。(25分钟)借助PPT图片和生词卡片辅助教学
4.学习课文:《我吃过中药》
(1)学生现在课文中画出已经学过的生词,自己默读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思路,并且对其中个别句子进行翻译。
(3)教师用ppt展示重点句子的泰语翻译,叫学生起来朗读,抽查学生翻译句子。
(4)学生齐读课,教师纠正读音。(5)教师领读课文。
(6)教师用word文档展示课文整体翻译。
(7)教师点名学生换角色朗读课文,请3~4组同学进行练习。5.总结复习本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抄写生词。
(二)第二次课:100分钟
教学内容:
1.课文学习:《你以前来过中国吗》 2.课文语法点 教学过程:
1.问好,考勤。(5分钟)
2.学生齐读复习生词,教师领读纠正读音。(5分钟)
3.教师用ppt展示哈尔滨、海南岛、泰山、西安黄河、敦煌等城市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课文中的城市。4.抽若干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5.学习新的课文:《你以前来过中国吗》(35分钟)
(1)导入课文:同学们,请看图片,播放关于北京的城市短篇,以及观看中国城市的ppt图片,让学生说出中国和泰国的不同,问问班上又没人去过中国,叫同学来说说自己眼中看到的中国,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你以前来过中国吗》(2)课文学习
①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生词,自己理解课文
大意。
②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③教师讲解课文,难以理解的句子,随机请同学翻译,帮助其他的同学理解课文。
④让学生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三组同学。
5语法点讲解:(40分钟)
(1)语气副词表达:语气助词“极了” 表示最高的程度。
①她今天高兴极了。(她特别高兴)
②天气冷极了。(天气很冷)
(2)连词“一……..也没”强调完全否定
①她一天也没来学校。
②我喝的中药一点儿也不苦。
(3)讲解谚语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①十二点了,该睡觉了。
②时间到了,该出发了。
(4)经历和经验的表达:动词+过
表示动作曾经发生过。①我去过中国。
②我吃过蛋糕。
(5)否定式:没有+动词+过
1.我没有打过针。
2.我没吃过北京烤鸭。
6.讲解课后练习,巩固生词和课文语法点。7.布置作业,用“一…..也没”造5个句子。8.背诵课文。
第二篇:《我听过钢琴协奏曲》教案(范文)
我听过钢琴协奏曲《黄河》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重点、难点的讲练,让学生掌握该词语,同时为学生理解课文扫除障碍,指导学生用所学词语和句式较为准确自由地进行成段表达和交际训练。
2.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语法。3.让学生能流利地表达。
二、教学要求
1.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熟练掌握重点词语,能用重点词语造句,回答问题或就限定的话题进行成段表达。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生词
1.重点生词:经历、过、住院、中医、摸、药方、按摩、针灸、方法、治、打针、扎针、细、第、中餐、烤、亲耳、„„家、演奏、好听、光盘
2.专有名词:海南岛、泰山、敦煌、颐和园、故宫、长城、《黄河》、《梁祝》 3.补充生词:白酒、月饼、杂技、传真、相声、农村、说谎、《罗密欧与朱丽叶》、鲁迅、《阿Q正传》
二、句式 1.一„„也„„ 2.„„极了
三、语法
1.重点语法:经历和经验的表达:动词(V)+过;“次”和“遍”的比较;“过”和“了”的比较。
2.次重点语法:动量补语使用、序数的表达。
四、交际功能
学生能较为流利的讲述自己的经历。
教学原则和教学法
一、坚持实践性、交际性和综合性原则(语言、词汇、语法的综合训练及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视频图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生词及课文。
教具
1、关于中医治疗及针灸的视频(约8分钟)
2、《黄河》、《梁祝》的音频
3、相关生词的图片
教学进度
这篇课文可分为四个学时完成,其中第一讲(2学时)主要讲第一篇课文生词、语法,第二讲(2学时)主要训练学生的交际表达、生词语法的使用能力和讲解练习。
教学步骤
第一讲(90分钟)
一、课文导入(6-8分钟)采用问答式:
问:同学们以前有来过中国吗? 答:有∕没有。
问:那以前来过的同学能不能跟我们说说他第一次来中国去哪里了?
答: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回答。
问:载根据学生的情况提相应的问题。问:现在同学们来中国多久啦? 答: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回答。问:在中国有同学生过病吗? 答:有∕没有。问:生病了怎么办呢?
答:吃药、看医生。(一般情况)问:有同学知道中医吗? 答:知道∕不知道。
如果有学生知道的话请学生在班上介绍一下他知道的中医,如果班上的学生没有人知道的话,就引入课文:今天我们来看看爱德华和山本在中国有哪些经历。
二、阅读课文对话带出生词(约25分钟)
1.经历 jingli(1)[experience]:名词,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例:个人经历的故事。
(2)[undergo]:动词,亲身遇到过。例:几年后他经历过一次类似中暑的情况。
同学们在中国有没有一些有趣的经历啊?(有∕没有)请一些同学来和我们说说。
2.过 guò to go across;to pass 助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或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发生,但并未延伸到现在。
例:我吃过饭了。补充:
(1)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来(2)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目。(3)超出:超过
(5)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3.住院 zhùyuàn [be hospitalized] 病人住进医院接受治疗或观察住院治疗。
例:妈妈生病住院了。
同学们有人住过院吗?(有的话请他说说住院的感受,没有的话就说同学们的身体都很好哦。)
4.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①中国特有的医学名(区别于“西医”); ②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为人们接触病痛的人。
例:有没有谁知道中医是怎么给病人看病的?(有∕没有。有的话请来给我们说说,没有的话就给学生简单的说说,中医看病是:望、问、闻、切。)
5.摸 mō [feel;stroke;touch] 用手接触或轻摩物体。例: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钥匙来。
6.药方 yàofāng [prescription;recipe] ①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②写着药方的纸。
例:医生给我开的药方上有一种药我找不到。
7.按摩 ànmó [give massage] 用手或器械来回摩擦、揉捏或敲打身体的表面部分的行为,用于治疗目的。
例:他的左手连忙去按摩着右胳膊。
8.针灸 zhēnjiū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例:听说那个老中医很会针灸。9.治 zhì treat ; cure 课文:治病 例:中医是用针灸来给病人治病的。
10. 打针 dǎzhēn [inject;have an injection] 注射,通过注射器把液体输入体内。
扎针 zhāzhēn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医针灸法中的针法,用特
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两个词是不一样的,图片说明。
学习完了生词我们来学习课文,首先我们看一个视频,中医如何看病。然后,同学们先跟老师读一遍课文,然后同学们分角色阅读课文,并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
1、山本的感冒好了吗?
2、山本来中国得过几次感冒?
3、爱德华在中国得过病吗?
4、山本吃过中药吗?
5、中医是怎么给病人看病的?
6、山本针灸过吗?
三、讲语法(约30分钟)
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比较重要的句子和语法点。
1、“一„„也„„”强调完全否定 例:
1、A:你去过北海吗?
B:我一次也没去过。
2、在中国学习的这一年里她一次家也没有回。
2、经历和经验的表达:动词(V)+过(动词后边带动态助词“过”表示动词曾在过去发生,但没有延续到现在,强调过去的某种经历。)
①肯定式:主语+动词谓语+过+(宾语)例:我听说过这个故事。我看过这本书。②否定式:没(有)+V+过
例:我没有去过上海。我没有吃过烤鸭。③正反疑问句形:V+过+宾语+没有
例:你以前来过中国吗? 你学过汉语吗? 3.比较“过”和“了”
①在动词谓语后面加上动态助词“过”表示过去发生的某种经历,而“了”则表示动作的完成。
例:我看见了这本书,写得很好。(强调动作已完成,“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
我看过这本书,写得很好。(强调曾经看过的经历。)我去年跟爸爸去过美国。(现在已经不再美国。)我去年跟爸爸去了美国。(现在可能还在美国。)
②否定式的不同:
没有+V+过 这个电影我没有看过,不知道什么意思。没有+V 昨天晚上的这个电影我没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四、小结和布置作业(约10分钟)
(1)小结:我们学习了如何谈自己的经历,还学习了新词:经历、过、住院、摸、打针、扎针、治、中餐等。语法点:“一„„也„„”;经历和经验的表达;比较“过”和“了”。
(2)作业:说说你来中国的一些经历;课本中的练习
(一)语音、(三)选词填空的“了”和“过”。
第二讲(90分钟)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约15分钟)请同学说说来到中国来有哪些经历。
二、讲课本练习。(约10分钟)
三、学习新课。
(一)新课导入(约7分钟)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关于中医,那么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中国的旅游胜地和音乐。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中文歌啊?最喜欢谁唱的歌呢?有没有听过《黄河》和《梁祝》呢?然后,放《黄河》和《梁祝》给学生听。
(三)讲生词(约15分钟)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单词。
1、菜 cài上古时期,菜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到了中古以后,菜就包括肉类、蛋类及其熟食在内了。本义:蔬菜 中国菜 妈妈做的菜 广东菜
2、第 dì 表示次序 例如我们说:第一 第二 第三
3、中餐 zhōngcān 中国风味的餐食菜肴
4、烤 kǎo 把东西放在火的周围使干或使熟 烤鸭 烤白薯 5.亲耳 with one’s own ears 亲自听到,自己耳朵听到的 例:这件事是我亲耳听到的,不会错的。
6.„„家 a specialist in a certain field(词缀)有某种专长的人
例:钢琴家 科学家 艺术家 作家 等等 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家”吗?看谁知道的最多。7.演奏 yǎnzòu [perform;play] 用乐器表演 例:他会拿小提琴演奏《梁祝》。
她们还听了我的演奏。她们说我拉的不错,很有才能。
8、协奏曲 指由一个独奏者(奏小提琴、钢琴等)和一个管弦乐队合作演奏的大型器乐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例:我听过钢琴协奏曲。
9、好听 指听着舒服、使人满意 例:她的歌声真的很好听。
10.谚语“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hǎo jiâ hǎo huán,zài jiâ bù nán 意思是别人把东西借给自己,要及时地还回去,以后再向别人借的时候就不会遇到困难。
还有谁知道更多的谚语吗?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二)请两位同学来阅读课文(约15分钟)向学生提问:爱德华有没有听过《黄河》? 爱德华喜欢听吗? 爱德华听过《梁祝》吗? 谁有《梁祝》的光盘? 山本去过中国哪些地方? 罗兰去过中国的哪些地方? 罗兰吃过哪些中国菜? 山本最爱吃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然后简单介绍一些中国的旅游胜地。
(四)讲语法(约15分钟)
① “„„极了”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最高的程度。例:好极了 高兴极了 喜欢极了
②动作行为进行的数量:动量补语 中心词语(动词谓语)+动量补语 动量补语说明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次数,动量补语由数词和动量词“次”“遍”
“声”“趟”“下”等组成。动态助词“了”和“过”要放在动词后,动量补语前。
例:这首歌我听了四遍。要请假的同学和老师说一声。
注:宾语是事物名词时,多位于动量补语后,是人称带词时必置于补语前,人名和地名做宾语时,可前可后。动词+(组词)+数词补语+名词性宾语
例:我去过三次广西。③序数词的表达。
数词前面加“第”表示序数。
例子:第一天 第五天 第一个星期 第四十一节课 有时数词本身也用于表示序数,不必加“第” 一月 三楼 四门
(五)课堂练习(约15分钟)做课本上的替换练习。选词填空。改错句。交际会话练习。
(六)小结和布置作业
①小结:我们在这节课学习了生词:菜、第、中餐、烤、亲耳、„„家、演奏、协奏曲、好听、小提琴、钢琴、光盘。谚语: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语法:“„„极了”、动作行为进行的数量:动量补语、序数词的表达。
②作业:预习下一课,背生词。
第三篇:《黄河》钢琴协奏曲赏析
《黄河》钢琴协奏曲赏析
摘要:以《黄河大合唱》为蓝本改编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历史再现、文化传承、中外艺术交流的结晶,体现出不朽的“黄河”精神。
关键词:民族性、标题性、钢琴技巧、创新、民族交响乐
正文:
钢琴曲《黄河》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钢琴协奏曲之一,它以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主要曲调作为各乐章的主体旋律基础,但乐曲发挥了钢琴协奏曲的表现特长,从新的角度阐发了原作的精神气概,从而赋予了它更新的艺术特色。作品有强烈的民族性、鲜明的标题性,创作手法独特,这些使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部作品的旋律创作、民族调式和声的运用、配器手法的创新、曲式手法的灵活都对民族交响乐的创作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冼星海同志的《黄河大合唱》改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乐曲气势雄伟,音调简明有力,其某些段落,在广大的抗日军民中十分流传,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钢琴协奏曲《黄河》较之《黄河大合唱》,是一次新的创造和飞跃。《黄河大合唱》原有八段,钢琴协奏曲《黄河》从中选择了富有革命性和战斗性的曲词作素材,构成四个乐章的钢琴协奏曲。
从整体构思上来看这四个乐章 , 围绕着黄河来描写人民战争,从与黄河搏斗到最后人民战争胜利 , 从开始充满矛盾戏剧史到最后矛盾解决 , 人民战争取得胜利 ,在调式上 , 他们采用了中国的民族宫调式和民歌旋律 ,而在曲式、配器、和声进行和整体构思上采用西洋的东西 , 因而这是别具特色的中西结合式交响乐。
《黄河》在结构上 , 钢琴协奏曲《黄河》打破了西洋协奏曲必须由 3 个乐章组成的形式,而是由 4 个乐章组成的。《黄河钢琴协奏曲》是第一部表现了人民战争伟大主题的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既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同时又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在这部作品中,钢琴占了极大的部分,钢琴技巧已发展到了最高难度和广度,充分发挥了钢琴的优势,在技巧上运用了刮奏、左右手音数不对称的多连音弹奏、紧密及大跨度和弦连接、轮指弹奏、刮奏、急速的琶音等等,尽显演奏者的精湛技艺,在钢琴上弹出了交响的效果。另外,这部作品还吸收了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的演奏特色,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一乐章前奏:黄河船夫曲
此乐章是回旋曲式的结构,由原《黄河大合唱》的第一首歌曲的完全改编,无论在旋律和表现意义上都是完全一致的。协奏曲一开始,以木管组吹出的半音阶生动地展现出黄河汹涌澎湃风狂浪险的宏伟场面。当主旋律进入时,我们听到了坚定有力的船工号子,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恶浪顽强地展开搏斗,乐曲的最后,是船夫们到达胜利的彼岸的场面。
第二乐章:黄河颂
此乐章是有引子和尾声的无再现的多段体式,整个乐章都在降 B 宫调式上,是原《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首歌曲的完全改编,具有庄严雄伟的气质,钢琴以琶音形式从低音起到高音处用浓重而有力的和弦引出了整个乐章的 A 部主题乐曲的 B 部分是热情歌颂式的,赞美了黄河是我们五千年文化的发源地,C 部分更突出了黄河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象征了中华民族刻苦耐劳的伟大精神。D 部分坚定有力的和弦,像是觉醒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乐曲结尾处突然减弱变慢,如同黄河水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第三乐章:黄河愤
这是一个加引子有再现的 7 部曲式乐曲中有多次转调,矛盾逐渐深化。这个乐章主要采用了《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首《黄河谣》和第六首《黄河怨》,在第三乐章《黄河愤》一开始,清朗的竹笛声吹出了陕北风格的引子,钢琴模仿古筝的琶奏弹出了欢快而明亮的曲调,乐曲进入 A 部,这是采用《黄水谣》的主题,整个调性在降 E 宫调上,描写了黄河水汹涌地流向东方,突然钢琴经过一个上行的音阶式音型,引出了悲愤的和弦,乐曲进入 B 部分。乐队中的铜管吹出了阴沉的阻塞音,这是日寇践踏着祖国的河山,人们四处逃亡,流离失所,一片凄凉的景象,在乐曲的 D部分,《黄河怨》的主题出现,此时,调性也变成了 B 宫调,在乐曲的 E 部中,调性又变成了降 B 宫调,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钢琴独奏,最后,乐曲又回到 A 部《黄水谣》的曲调,好似汹涌奔腾的黄河水仍川流不息地向东奔去。
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此乐章是有插部的变奏曲式,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而得到多方而的发展。变奏中,通过改变旋律、变换和声或变换节奏、调式、调性及织体等手法来表现保卫黄河战斗的深入。它的结构是由引子、主题、九次变奏和六次插部组成的。此乐章是原《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首《保卫黄河》和第八首《怒吼吧!黄河》改编而成的,是整部作品的重点乐章。《保卫黄河》引子部分,由铜管乐在 C 宫调上奏出了战斗性的号角声,木管组两次上行音阶推出了《东方红》的音调,此时弦乐组也加入了旋律层,声音嘹亮、宏伟,紧接着,钢琴坚定有力的八度向上冲击的一段独奏,形成巨大的战斗力。随即双手以快速的半音阶引出了节奏鲜明的音调,乐曲同时变成了 A 宫调。接下来是将这个单一主题加以变换,调性也变换频繁,使音乐展现出不同的层次,钢琴运用上下翻腾的音流,连续的和弦烘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在乐曲的最后部分了推出了庄严而雄伟的《东方红》主题旋律,表明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总之,"黄河钢琴协奏曲#虽然以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主要曲调作为各乐章的主题旋律基础,但乐曲发挥了钢琴协奏曲的表现特长,从新的角度赋予了它自身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内涵着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发展讲究有限变化,追求自然、完整、统一的基本审美原则。正是在这一原则的主导下,《黄河钢琴协奏曲》尽管在整体上沿袭欧洲传统的多乐章协奏曲的套曲结构形式,但是从乐章曲式结构到套曲组合,对协奏曲原有的结构形态进行了中国式的改造,从而各乐章的曲式结构到全曲的套曲结构都有所创新。
第四篇:钢琴协奏曲黄河赏析
钢琴协奏曲黄河赏析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由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发展而来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著名篇章,著名钢琴家孔祥东、许忠和殷承宗等都将《黄河》演绎至化境。而现在市面上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由殷承宗等主持改编创作而成,殷承宗在1970年成功进行了首演,此后这首乐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不朽的乐章,无数的音乐家弹奏它,它也感染了无数的心灵。第一乐章:序曲-黄河船夫曲。
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组曲中的《黄河船夫曲》为基本旋律,吸取黄河两岸劳动歌曲尤其是黄河船夫号子作为音乐素材,描写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战的动人场面和黄河两岸劳作人们的乐观情绪。钢琴与乐队以丰富的音响效果造成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一幅黄河船夫搏击风浪的壮丽画面。第二乐章:黄河颂。
这是一首表现以黄河文化源远流长,象征着中华儿女的母亲河的热情颂歌,充满宏伟、豪放和深沉的激情。由大提琴奏出的主题作引子,壮阔而热情,内在而深切。这一主题由钢琴深情地奏出,它叙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曲折宛转,继而又奔腾起伏,恢弘博大,展现出一幅黄河与中原大地的河山美景。全曲在赞美诗的高潮中结束。
第三乐章:黄河愤。以原大合唱中的《黄水谣》与《黄河怨》作素材发展创作而成。《黄水谣》叙述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黄河怨》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廹,被污辱的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这两段音乐素材通过协奏曲在《黄河愤》中得到了新的展示,以长笛吹奏出明快的引子带出钢琴欢畅的乐段。朴素动人的曲调,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倾诉着人们在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景象。当日军入侵,钢琴奏出深沉的和弦及伤感的旋律,继而是充满激愤的乐音,乐队强烈的呼应,这是对敌寇的残暴发出的强烈的控诉。从愤恨的高潮转入深沉的思考,在带有无限伤痛的和弦中渐渐转入下一乐章。保卫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铜管乐奏出短促庄严的引子,带出钢琴的华彩乐段,铜管乐发出警号。钢琴奏出《保卫黄河》的主题曲调,各种乐器分别配合钢琴反复予以变奏、轮变,造成了此起彼伏,层层高涨激越之势,犹如咆哮的黄河,后浪推前浪;犹如觉醒的民众,万众一心,端起了土枪举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在声势不断加强之中,乐曲一次次推向高潮,营造出了一个气势恢弘音乐场面,预示着在辽阔的黄河两岸乃至整个中华大地上,这场民族保卫祖国的抗战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全曲在揉进《东方红》的主旋律声中结束。
第五篇:钢琴协奏曲黄河赏析
钢琴协奏曲黄河赏析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由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主旋律改编发展而来的,于一九六九年著手创作,一九七零年元旦有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于北京演出,由殷承宗担任钢琴独奏。此后这首乐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不朽的乐章,无数的音乐家弹奏它,它也感染了无数的心灵。
作品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表现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歌颂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歌颂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
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以标题性组曲的形式写成。它虽然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但是作为音乐艺术作品这并不影响其应有的艺术价值,它影响着中国音乐界几代人,成为中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交响乐之一。
《钢琴协奏曲黄河》虽然是根据《黄河大合唱》创作,但其中不少东西还是重新创作的,大合唱原曲共有八段,写成钢琴协奏曲,虽然参考了大量西方浪漫派钢琴协奏曲,但并未有采用传统的奏鸣曲式,也非三乐章的协奏曲结构,而是四乐章的标题组曲形成。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首乐章《序曲——黄河船夫曲》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组曲中的《黄河船夫曲》为基本旋律,吸取黄河两岸劳动歌曲尤其是黄河船夫号子作为音乐素材,配器中加用了琵琶,以豪迈坚毅的音调,粗狂的号子,表现了在惊涛骇浪中,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拼搏,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第一个高潮后引入钢琴的华彩乐段,悠扬抒情的旋律,仿佛艰难险阻的斗争中见到了胜利的曙光,描绘了对美好生活的钟憬。经过短暂的喘息,在钢琴强劲的跑句带引下,音乐再现了激烈的主题音调,全曲又再返回乐曲开始时的紧张搏斗场面。
第二乐章《黄河颂》 这是一首表现以黄河文化源远流长,象征着中华儿女的母亲河的热情颂歌,充满宏伟、豪放和深沉的激情。由大提琴奏出的主题作引子,壮阔而热情,内在而深切。这一主题由钢琴深情地奏出,它叙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曲折宛转,继而又奔腾起伏,恢弘博大,展现出一种宽宏舒展的宏大境界,藉对黄河的崇敬,引发对悠长历史的中华民族,深长的文化及坚毅的精神的歌颂。乐曲逐渐加以展开,层次与力度逐渐加强,终于形成歌颂性高潮,以强有力的和弦终结全曲。
第三乐章《黄河愤》,以《黄水谣》的曲调作骨干,中间插入《黄河怨》的材料。《黄水谣》叙述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黄河怨》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廹,被污辱的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这两段音乐素材通过协奏曲在《黄河愤》中得到了新的展示,以长笛吹奏出明快的引子带出钢琴欢畅的乐段。清脆的竹笛声吹出了陕北高原质朴宽阔的引子旋律,独奏钢琴模仿古筝,轻快的奏出民族风格的主题。在乐队明亮宽广的发展后,钢琴深沉压抑的和弦与铜管乐的阻塞音表现了敌寇对祖国河山的践踏,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深重苦难。在苦难音调的进行,音乐中同时酝酿着反抗斗争的音乐情绪,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高涨,独奏钢琴激动地奏出象征民族悲愤的雄伟音调。最后乐队以辉煌的气势再现民族风格的主题音调,这是黄河滚滚的怒涛,这是中华民族满腔的悲愤。全曲结构宏大,情绪变化多而富有深度。钢琴在与乐队呼应交织下,从愤恨的高潮滑落转入深沉的思考,在带有无限伤痛的和弦中结束。
终章《保卫黄河》以铜管乐奏出短促庄严的引子,带出钢琴的华彩乐段,铜管乐发出警号。钢琴奏出《保卫黄河》的主题曲调,各种乐器分别配合钢琴反复予以变奏、轮变,造成了此起彼伏,层层高涨激越之势,犹如咆哮的黄河,后浪推前浪;犹如觉醒的民众,万众一心,端起了土枪举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在声势不断加强之中,乐曲一次次推向高潮,营造出了一个气势恢弘音乐场面,预示着在辽阔的黄河两岸乃至整个中华大地上,这场民族保卫祖国的抗战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全曲在揉进《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声中结束。
钢琴协奏曲《黄河》让我们在音乐里回想起了当年戎马倥偬的峥嵘岁月,从中华民族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刻到不断面对各种挑战的时期,雄壮、自豪、勇于斗争的精神在“黄河”中得到了继承和升华。也正因为如此,“黄河”对于我们才有了更为不同的意义。“黄河”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才获得了不朽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