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柳叶儿》公开课及教后反思
《柳叶儿》公开课及教后反思
【教学目的】
1、赏析品味生动的描写。
2、体会领悟深厚的感情。
3、理解“苦”“乐”的内涵,认识过去的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教学重难点】
目标1、3是重点,目标3是难点。【预习要求】
1、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
2、摘抄“咏柳”的诗句。
3、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文章中哪些句段具体描写出了当时人们的饥荒程度?请同学们找出来,品一品,读一读这一份苦涩的味道。
5、思考:文章围绕柳叶儿记叙了哪些令“我”快乐的事?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快乐的句段品一品,读一读。
以
为线索,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柳叶儿,这在我们江南随处可见的,文人墨客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引导学生读相关诗句(投影展示相关诗句)。
小结: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组织齐读第15自然段)
读一读,想一想作者宋学孟笔下的柳叶儿有什么不一样?
二、读课文,剖析柳叶“苦情”
靠柳叶救命的年代是个怎样的年代?当时人们“饥”“荒”到何种程度?
(一)投影介绍相关历史资料。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
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吃完了野菜、吃树叶(榆钱叶、柳叶)、吃完了树叶吃树皮、甚至吃一种观音土(浮肿)……
(二)文章中哪些句段具体描写出了当时人们的饥荒程度?请同学们找出来,品一品,读一读这一份苦涩的味道。
1、组织学生品读课文。
2、组织班级交流,教师做好引导、小结。
三、读课文,共享童年 “乐事”。
抢柳叶吃,这本来是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作者觉得儿时有柳叶相伴,“全家最乐的是我”,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柳叶儿记叙了哪些令“我”快乐的事?
1、填空:
以柳叶儿为线索,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
2、文章中哪些句段具体描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快乐?请同学们找出来,品一品,读一读这一份快乐的味道。
(1)组织学生品读课文。
(2)组织班级交流,教师做好引导、小结。(注意和现在作者的感受进行比较)
3、讨论讨论: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
明确:一乐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二乐抢摘柳叶儿;三乐吃柳叶儿(品尝)。即:爬树之乐;抢柳叶儿之乐;吃柳叶儿之乐。满足三种欲望。
童年的我的乐趣是爬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实际上这是在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经历,因为当时我小,因为我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所以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但在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又是何等苦涩啊!
四、合作学习,探究理解。议一议:
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读到这里,请大家讨论讨论,作者写这篇文章到底是想表达“乐”还是苦?(注重结合文章开头、结尾前后呼应突出的情感,结合历史背景知识)
1、过渡:
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指导朗读,组织齐读1—3自然段)„„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下列内容)
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历史背景:
“三年自然灾害”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说是自然灾害,其实我们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什么呢?是我们党政治决策的错误。这三年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大跃进”决策错误负责任,“大跃进”时期严重高估了粮食产量(浮夸风),采取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大办吃饭不要钱的食堂、大量增加城镇和职工人数、投资和人力物力继续向工业方面倾注、排挤农业、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实行粮食高征购政策)
五、总结升华。
文中所说的“乐”只是儿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童年的我的确是感到“乐”,但这“乐”却是“苦中略带些涩”,最多也只能说是苦中取乐而已。
老师读完这篇文章很有感慨,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大家!
读
柳
君是救世主,原本多情柳。少年虽云乐,回首方知愁。天灾不能避,人祸不可有。岂让后来人,再上柳梢头?
作者写这篇文章还想以此来警示世人,尤其是那些决策者们,自然灾害固然不能避免,但是人祸一定可避!历史是一面镜子,照清过去的 “苦”,照亮未来的路,愿我们的祖国一路走好,愿我们的人民永远幸福!
《柳叶儿》教学反思
溧阳市前马初级中学
张华平
《柳叶儿》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的一篇叙事散文。根据课标要求及本单元目标,结合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赏析品味生动的描写。
2、体会领悟深厚的感情。
3、悟“苦”“乐”的内涵,认识过去的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教学重难点:
1、赏析品味生动的描写。
2、悟“苦”“乐”的内涵,认识过去的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
这篇文章在网络上有很多公开课教案,我自己也上过几遍。因此如何上出新意,巧妙地引导学生解决本课的难点,成为我上这节课的重要任务。
一、合理使用背景资料,引导悟“苦”“乐”的内涵。
本篇文章所叙述的事情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知之甚少。如果不了解这一段历史,学生就很难理解文章内涵。这一节课我主要展示了两段历史背景资料,如下:
历史背景资料一: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吃完了野菜、吃树叶(榆钱叶、柳叶)、吃完了树叶吃树皮、甚至吃一种观音土(浮肿)……
历史背景资料二:“三年自然灾害”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说是自然灾害,其实我们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什么呢?是我们党政治决策的错误。这三年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大跃进”决策错误负责任,“大跃进”时期严重高估了粮食产量(浮夸风),采取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大办吃饭不要钱的食堂、大量增加城镇和职工人数、投资和人力物力继续向工业方面倾注、排挤农业、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实行粮食高征购政策)
历史背景资料一在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展示(同时配有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照片和哀伤的音乐)。照片、音乐和文字的出现会给学生以视觉上、听觉上和情感上的强烈震撼,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特殊苦情,引领学生走进一个“苦涩的世界”!
历史背景资料二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展示。此时学生还沉浸在作者小时候的快乐之中,这个时候及时的把资料二展示出来,引领他们体会作者的用心,明白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天真无邪的儿童之乐在残酷的历史现实的衬托下苦涩已然,作者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苦涩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造成灾难的不仅是“天灾”,更有 “人祸”,作者写这篇文章还想以此来警示世人,尤其是那些决策者们,自然灾害固然不能避免,但是人祸一定可避!
二、巧妙安排课的结构,引导悟“苦”“乐”的内涵。开头:
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结尾:
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文章开头、结尾前后呼应,以一个成年人的理性思考来品味历史之苦,虽然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尽管文章中也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之乐,但作为一个经历过这一段历史的成年人,把这一段所谓的乐事“娓娓道来”的时候,心头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心情自然是苦涩的。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文章的结尾、开头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头、结尾,正是想以“巧”揭苦,引领学生悟“苦”“乐”的内涵,明白作者的良苦用意。
当然在教学之中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加以改进!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
《柳叶儿》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乐”“苦中带涩”的丰富内涵;
2、体会文中描写以及语句饱含的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乐”“苦”的具体内涵; 【教学难点】
结合背景理解文中语句饱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候课:柳叶儿图片,音乐。
二、导入: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文化习俗,对于柳,人们或是吟诗,或是作画,或是感叹它的多情,或是赞赏它的多姿。可,对于作家宋学孟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何等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章《柳叶儿》。【投影】(板书:柳叶儿、宋学孟)
三、背景介绍:
要想理解文章,首先要了解一下文中的“我”所处的时代背景:【投影】(沉重的语气)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新中国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经历了历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大饥荒。中国科学院****年发表的国情报告这样说:“按保守的估计,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约1500万人,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悲惨的事件之一。”
我从网上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同学们可以欣赏一下,什么叫颗粒无收?什么叫饥不择食?什么叫衣衫褴褛?什么叫皮包骨头?什么叫苦涩的童年?
而文中的“我”那时多大?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在当时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呢?我建议同学们这样来走进这个年仅8岁的孩子的童年世界。
【投影】速读课文,体会一个“乐”字; 寻读课文,品味一个“苦”字; 回味课文,感悟一个“情”字;
四、速读课文,体会一个“乐”字:
课文第6节中这样写到“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板书:最乐)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用心
爱心
专心方式快速朗读课文,用这样的句式来体会一个“乐”字。
【投影】建议你这样去体会“乐”:那岁月,有一种“快乐”叫逞能(或:景美;或饱食),看……(用文中关键的字词或句子)
1、预设:我在爬树时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来? 爬树、美滋滋、得意洋洋…… 嗯,一句话:爬树逞能之乐。还有哪些同学要发言?
2、预设:天蒙蒙亮……早春的空气里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
一句话:抢柳叶儿的美景之乐。还有哪些同学要发言?
3、预设:往往要泡一两天……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一句话:吃柳叶儿之乐。
你看,我“乐”吧?我“乐”在爬树显示独特的本领;我“乐”在路上欣赏美丽的风景;我“乐”在吃柳叶儿享受吃撑的独权。
柳叶儿好吃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还有吗?老师提醒一下,从做柳叶儿饭的工序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可见柳叶儿确实不好吃。
另外,从文中第4节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你能看出来吗?
虽然我们或许没有吃过野菜或榆树皮,但可以想象一下,野菜和榆树皮相比,哪个好吃?那吃光了这些后才去抢柳叶儿,说明柳叶儿更难吃;
当时作者几岁?可谓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五、寻读课文,品味一个“苦”字:
其实,隐藏在“乐”字里面的是什么呢?正如作者在文中写到的那样“苦中略带些涩”。(板书:苦涩)因此,【投影】建议你这样去品味“苦”:那岁月,有一种“苦涩”是饥饿(或:冰凉),你看……(用文中相关语句或词语)
1、预设: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用心
爱心
专心
是啊!在那年月,柳叶救过很多人的命,因此作者对柳叶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感激之情,(板书:感激)于是就有了故事开头和结尾中所说的那样:我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去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好!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到到这里。
最后,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情。【投影】学完本文后,我有这样的感受: 【音乐】——《今天是个好日子》
1、预设:我们都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预设:作者当时生活很艰苦。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踩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学校上课;幸福是在寒冷的冬天有厚厚的羽绒服御寒;幸福是放学回家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与作者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总而言之,让我们记住柳叶儿的那个时代吧!因为,柳叶儿的时代情感熏陶了我们的灵魂,丰厚了我们的思想积淀,但愿它更能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板书:
柳叶儿 宋学孟
最乐?
苦涩!珍惜幸福生活
感激。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89-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以及反思 苏教版
《柳叶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本文生动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精读课文,体会文中“乐”、“苦中带涩”的情感内涵。
3、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感受,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诗歌《咏柳》,《柳树》图片)
在这首诗中,诗人赞颂了“柳叶儿”。柳树、柳叶不仅可以入诗,还可以入画。对于柳,古往今来,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又是吟诗,又是作画,来赞赏它的多情,描摹它的美丽。其实,柳叶除了美丽、多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救人的命”。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来感受“柳叶”的救命之恩。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图片)
二、整体感知
(听老师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注意文中生字词的读音。
2、用“
柳叶儿”(在横线上加一个动词)的形式为文章列出小标题。
3、思考: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柳叶怎样的感情?作者对童年生活是怎样的感受?(柳叶:难忘、赞美;童年:乐,苦涩。)
三、品“叶之乐”
可以看出,本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字里行间融进了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那么,柳叶儿给童年的作者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呢?——“乐” 柳叶儿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乐趣?乐在哪里呢?
请你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乐”的句子或词语,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四、嚼“叶之苦”
初尝柳叶儿,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它给童年的作者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但是,如果我们再细细地咀嚼一番,是否还能从中嚼出一种别样的味道呢?是不是只有乐呢? ——“苦涩” 认真阅读课文(3—13段),找出能体现“苦中带涩”滋味的段落或句子,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所选的段落或语句。
2、结合关键语句或词语写出自己的感受。
示例(课文第4段):
这一段交代了抢柳叶儿吃的原因和时间。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既可以想见当时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叶儿的作用——救命,年仅“八岁”的我去抢柳叶儿,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完全是为了活命。
(生思考、交流、回答、朗读)
五、明确主旨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这样说:“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仅仅是这些吗?
六、议一议(同桌讨论):今天,人们的餐桌上也有柳叶儿和各种野菜,与课文所写的情况是否相同?
七、劝一劝:请结合课文内容,并联系实际,写一段话,对不知道珍惜的人进行劝说。
八、写一写:送柳叶寄心语。写一句话送给这些同学或生活中存在这些现象的人。
九、读一读:老师推荐阅读
张洁《挖荠菜》、刘绍棠《榆钱饭》。
《柳叶儿》教学反思
当代作家宋学孟的散文《柳叶儿》,编排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童年趣事”单元中。《柳叶儿》一文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丰富情感,滋补精神之钙。然而不少同学往往关注一个八岁孩子在饥荒年代的“最乐”,却感受不到快乐背后的贫困、危险、心酸、亲情等,更不容易体会作者“苦”与“涩”的特殊情感。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哪些呢?
同样写“我”爬高树,许多同学更多关注的是第8节“我”爬树的技巧如何娴熟,而对第10节“我”大清早爬高树去抢柳叶儿一事则没有多大兴趣。诚然,第8节中的“我”是最乐的。面对一棵高树,没人能爬上去,而“我”一下子就爬到最高点,在竞胜中得到了快感;在空中摇来晃去,惹得众人惊慌、喊叫,产生了炫耀之乐。“得意洋洋”“美滋滋”两个短语,更是表达了“我”的快乐心理。然而,只要我们细细想想,就会发现这种快乐一方面反衬了童年生活的无趣,只能爬树取乐;另一方面,这种快乐中又带着极大的危险。
其实,我们在关注“我”上树爬高逞能之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我”大清早爬高树去抢柳叶儿之苦。“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天蒙蒙亮”从视觉角度写景,可见要抢到树叶儿,必须起得早。“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以声衬静,从一个侧面表现起得太早,寂寥无人。“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 3 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可见近处的柳叶儿已被抢光,要走老远的路,才能抢到。如果没有去抢柳叶儿用以充饥这个背景,我们会感到这是一幅美妙的画面: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一种“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就会油然涌上我们的心头。一个八岁的孩子,为了生计,如此这般地去抢柳叶儿,浑然“不识愁滋味”。和他一起抢柳叶儿的三叔,以及了解此情的家长或其他大人,还有长大后的自己,对此能不感到心酸、苦涩吗?
学生关注的其它事情当属第12节吃柳叶粥、第13节吃柳叶儿包子了。不是吗? “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能吃上这样的饭,且“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一种无上的享受了。吃到柳叶粥中的一个豆儿,就“满心里香得不行”,吃到放了一勺油的柳叶包子,那股香气简直要沁入五脏六腑了。“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作者用形象的描绘、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我”吃的“贪婪”和数量之多。而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吃得饱,吃得好,看了这两个片段,定然觉得有些可笑,甚至相当滑稽。这固然表现了一个孩童的快乐,殊不知,这快乐中包含了几多贫困,几多心酸,因为这些柳叶儿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冒着清凉、冒着生命危险而获得的。
因此,要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真切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全面阅读,进行深度阅读,切不可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文字,切不可只停留在文字表面。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木兰诗》教案及反思 (新版)新人教版
《木兰诗》
一、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五篇课文。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主人公花木兰的传奇性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二、教学目标:
教学时要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内涵,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并从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接受健康积极的情感教育。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相关的朗读技巧。理清故事情节,当堂背诵。理解木兰形象及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本文的知识与情感。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1)、理清故事情节,当堂背诵。(2)、掌握下重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认识木兰这一任务形象及其所带给我们的人生意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感体验法、语言实践法相结合。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个形象深收人们的喜爱。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板书),来寻找其中的答案
二、检查预习:
给生字注音:鞍鞯 可汗 辔头 鸣溅溅 朔气 机杼 戎机 金柝
三、指导朗读:
(1)、教师带表情范读。让学生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背诵时节奏的变化。(2)、看注解掌握文学常识:《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本文是一首乐府诗(长篇叙事诗)
三 疏通大意
学生自己疏通字词含义,有不明白的小组讨论 疑难字词提问,解决“互文”问题
四、复述课文,评述人物
理清故事情节(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1.填空:情节,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征途(跋涉)——征战(沙场)————辞官(还乡)——合家(团聚)。
2、根据上题复述课文
3、抓住文中字词说说木兰是个怎样的女子?
形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与归纳总结。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与合作精神。
五、布置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自我进行句子翻译。
六、板书设计
木兰诗
乐府诗(长篇叙事诗)
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征途跋涉——征战沙场——辞官还乡——合家欢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继续赏析诗文。理解文意。认识人物形象及我们学习她的意义所在。
二、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2)、进行部分段落的默写。并进行当堂批阅。
三、整体赏析诗文
1、教师逐段进行指导朗读与分析:
2、第1段是对情景的描述,读开头两句语调要柔缓,第3、4句则要带疑虑和关切的语气,声音可以略微提高,读到“叹息”再轻缓下来。
3、第2段开头两句是问句的形式。读“何所思”、“何所忆”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答句中的两个“无”字应重读表强调,语气要与后面的句子衔接。“见军帖”、“大点兵”、“十二卷”、“卷卷”都要重读,以说明战争的规模和紧迫,“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写木兰所思所虑,该怎么办呢?这里可以略作停顿,然后用坚定的语气读“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从此”之后又可以有稍微的顿息,“此”字拖长一点,把“替爷征”三个字读得沉着有力,以表现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
4、第3段前四句节奏要读得比较紧凑,以渲染木兰在匆促地准备行装,“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应突出强调,使听者能想像出木兰整装待发的英姿。以下八句写木兰奔赴前线、穿山越水的情景。前四句要读得委婉,放轻音量,以表现木兰对亲人的思念;后四句写木兰已经到了能听到敌人战马嘶鸣的地方了,因此要读得刚毅,音量适当放大,以表现她的战斗豪情。
5、第4段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语言凝练而夸张,朗读时抑扬顿挫要鲜明,节奏要慢。“赴”、“度”、“飞”要读得富有动态,语调要昂扬。读“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语词要相对压抑,节奏放慢,以表现木兰经历了战场艰苦环境的磨炼。读“将军百战死”语词略抑,“壮士十年归”,读时语调要扬起来,以渲染出军队胜利凯旋的气氛。
6、读第5段前四句要强调天子给予木兰很高的奖赏和荣耀。“十二转”、“百千强”要重读。从“木兰不用尚书郎”到段末木兰对天子“问所欲”的回答,读时语调要平稳。“还故乡”三字中间要顿开,音调要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把木兰不卑不亢,不慕富贵荣华的品质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表现出来。
7、读第6段父母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女儿这一句,语气中要流露出急切的情绪,读时节奏要与老人颤颤悠悠的节奏相符。读阿姊们忙着梳妆小弟忙着杀猪宰羊两句,音调要提高些,节奏要加快,以生动表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情景。木兰“开”、“坐”、“脱”、“著”、“理”、“帖”时,心情是无比激动的,会有许多往事涌上心头。读的时候节奏不宜太快,要用柔顺的口吻、娇羞的语气来再现一个健康、美丽、端庄的女子形象。在用意外的语气读“火伴皆惊忙”之后要有一个停顿,以示伙伴们反复打量已换女妆的木兰,然后用惊异的语气读“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十二年”、“女郎”要重读。
8、读最后一段,语调要略缓,“雄”、“扑朔”、“雌”、“迷离”点出了雄雌的特征,要重读,最后一句要慢读,语尾要向上扬,读成反问,给听者以思考与回味。
四、疑难问答
学生自由提问,解决课后练习几个问题(讨论解决)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写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略写十年战斗生涯和出征前的准备。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安排详略,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
2、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运用夸张,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探究理解木兰形象。4.附文的作用:用生动的比喻作结,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五、小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六、齐背课文
七、作业
诗歌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请抓住某句(段)诗,拓展开去,发挥想象,写一段故事。
八、板书设计:
木兰诗
乐府诗(长篇叙事诗)
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征途跋涉——征战沙场——辞官还乡——合家欢聚 篇章结构:替父从军——十年征战——功成身退——比喻附文 人物形象:勤劳——孝顺——勇敢——不图名利——爱家爱国——机智
《木兰诗》教学反思
这节课堂教学,内容详实,教法得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效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激发者,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尽量以平等语气与学生商讨,是本教案教法上的最突出特点。在问题的提出,课堂讨论,关键内容的选定乃至师生交流时教师的语气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尊重学生。
②“读”贯穿始终。整节课,有范读、细读、快速默读、高声朗读等,侧重点不同,“读”的方式就不同。语文课突出“读”就读出了语文教学的特色,特别是适时使用朗读方法,既熟练了课文,又增强了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③本课设计多次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这主要是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学而不思则罔”,语文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从中理解、感悟、提高。指导朗读的时间很充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接触文本,理解课文内涵。李骞说,学生当堂就能把课文背诵下来,课前准备比较充分。吕良说,可能由于学生阅读面较窄,教师对有些问题的引导又不够深入放手过多,因而留给学生探索的问题显得有些“苍白”。课堂上有时有冷场现象。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组歌教案
《组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
3、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教学重点】
1、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
2、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写法。【教学难点】
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纪伯伦的资料和写作背景,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作批注。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美丽的浪、轻盈的雨,(出示浪和雨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给大家说说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看看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看到海浪、看到细雨时,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课题。
二、出示活动任务
1、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
3、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写法。
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检查课前自学情况,多媒体实物投影给课文作批注的情况。
2、展示作者名片
纪伯伦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展示背景资料:
纪伯伦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他少年时代,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
3、展示重点词语读音,然后多种形式读写。
执拗(niù)憔悴(qiáocuì)馈赠(kuì)真谛(dì)璀璨(cuǐcàn)镶嵌(qiàn)酷肖(xiào)长吁(xū)短叹 炽热(chì)祷词(daǒ)俊俏(qiào)衷情(zhōng)天穹(qióng)翱翔(áo)千山万壑(hâ)
4、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哎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四、欣赏《浪之歌》,理解炽热爱情
我们首先学习第一篇散文诗《浪之歌》,看看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内涵。
1、听读课文,感受海浪情感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浪之歌》的朗读录音,体会这首散文诗表现了海浪怎样的感情? 点拨:表现了海浪对海岸的无比热爱和忠贞不渝的感情。
2、感情朗读,整体感知内容
同学们,这首散文诗音律和谐,节奏鲜明,文章有明显的韵脚,你能先将诗中的韵脚一一找出来吗?
点拨:第一节:“人”、“近”(邻韵)、“分”;换韵为“里”“体”。
第二节:换韵为“晨”“盟”“中”“吟”“吻”(与第一节同,大多为邻韵)。第三节:换韵为“拗”“躁”;又换韵为“心”(与前两节相同,邻韵)。第四节:换韵为“他”“下”,等等
现在,大家大声朗读全文,注意读出感情和节奏。可以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看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更有感情,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这篇散文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点拨:第一部分(第1-4段)写海浪与海岸的爱情。第二部分(第5-7段)写海浪是人间世界的守护者。(2)说一说这首散文诗表达了海浪和海岸怎样的关系? 点拨:海浪和海岸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难舍难分。(3)本文抒发情感时使用了第几人称?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第一人称,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生动性,可以让海浪敞开胸怀,尽情倾诉,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亲切之感,能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3、仔细品读,体会忠贞爱情
同学们,现在我们仔细品读课文,理解散文诗的意思,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1)“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点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浪与海岸之间的亲密关系,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既然海浪那么爱海岸,如何理解“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点拨: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海岸,这是描写热恋中的情形,劝告对方,实则也是劝过自己,为了让爱情能天长地久,我们要“冷却”,别那么过分“炽热”,因为过分炽热会导致爱情夭折。
(3)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点拨: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 傍晚,她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涨潮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 退潮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到情人的脚下。
(4)“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丽女人的馈赠。”这句话表现了海浪怎样的特点?
点拨:这句话表现了海浪对世间万物的博爱。
(5)怎样理解“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的含义?
点拨:海浪把守护海岸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作一生的追求,表达出忠贞不渝的爱情,和火热的衷肠。
(6)海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点拨:海浪是在一个热恋中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的形象,还是博爱者的形象。
4、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内涵
同学们,纪伯伦难道仅仅是在赞美海浪和海岸的美丽爱情吗?快速阅读全文,结合写作背景小组合作交流问题:
海浪对海岸的真挚无私的爱情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出示写作背景:
纪伯伦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他少年时代,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 4 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
点拨: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三、品味《雨之歌》,体会雨的胸怀
我们学习第二首散文诗《雨之歌》,看看作者面对多姿多彩的雨抒发了怎样的感受?
1、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雨之歌》的朗读录音,然后进行诵读擂台赛,看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更有感情。
思考下面的问题:
(1)这首散文诗使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对雨怎样的感情?
点拨:这首散文诗使用了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通过写雨对天地万物的滋润和爱护,歌颂了雨的无私奉献和博大的胸怀。
(2)这篇散文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点拨:第一部分(第1-7段)写雨作为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滋润万物。
第二部分(第8段)写雨和大海、天空、田野之间的热爱,就像人类之间的爱情那样相互热爱。
2、细细品读,自主探究雨的形象
同学们,这首散文诗中,雨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现在我们细细品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诗人用哪些事物来描绘了雨? 点拨: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2)“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点拨:这句话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雨牺牲了自己,但是换来了山河花草的欢乐、茁壮成长,表现出雨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
(3)“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通过这个句子你可以感受到雨的情感?
点拨:通过“一旦”“便”看出雨的毫不犹豫、伟大无私,“吻”“拥抱”看出她对花儿青枝绿叶的热爱,让人感受到雨对自然万物的无私奉献、无比热爱。
(4)雨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从哪里看出来? 点拨:通过雨的作用思考这个问题。
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她热爱万物,胸怀广博。
通过“把千山万壑装点”,“用以镶嵌绿野大地”,“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看出来。
3、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主旨
同学们,纪伯伦在如诗如画的诗句中要表达怎样的深意呢?让我们还是结合写作背景合作交流问题:
(1)“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这句话写出雨来自于大海、天空,他又无私奉献给田野,雨和大海、天空、田野之间的热爱,就像人类之间的爱情那样相互热爱。所以这首散文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无私的奉献者的歌颂。
(2)《雨之歌》除了表达对雨无私奉献和博大胸怀的歌颂,还有其他深意吗? 出示写作背景:
纪伯伦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他少年时代,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 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
点拨:作者用雨和大海、天空、田野之间的关系象征自己和祖国、人民的关系,所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感谢祖国、热爱祖国,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终生的愿望。
四、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同学们,在诗人的笔下,海浪、细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他们热切挚爱,他们无私奉献。那么,我们也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某种感受吧!
例如:白云之歌
清晨,我化作轻纱般的薄雾,为大地妈妈送上闪亮的露珠,洗去她绿色头发上的尘垢;夜晚我又调皮的化作清凉的露水,为疲惫了一天的妈妈擦去肌肤上的灰尘.温煦春天里,我是妈妈的空气清新剂;炎炎夏日里,我帮爸爸送去解暑的甘霖;秋高气爽时,最是我多情的时候,我与蓝天紧紧依偎在一起,天高云淡就是对我们爱情的最好的演绎;冬天里的我是美丽的柳絮,酒醉般的自空中飘洒,深情的扑向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在融化里期待冬天过后能在春天里再次幻化出更加纯洁无暇的美丽。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同时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终生的愿望。
六、布置作业
1、由“雨”的形象,你联想到现实中哪些事物或人物?请写一写。
2、课下阅读:纪伯伦的其他三首散文诗《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板书设计】
《浪之歌》 海浪 海岸 爱情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雨之歌》 滋润万物 传情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