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怎么样看待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示范的作用
你怎么样看待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示范的作用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与艺术修养,健全学生的人格。通过美术教学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成技术意识。在课程目标中又谈到: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论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所有这些都是与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有着密切联系的。
一、关于美术教学中示范教学的作用
美术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转变为可见的线条、形状、色彩、造型。因此,教学中要通过教师有目的的诱导、引导、启发,围绕教学任务来展开,促使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且能基本上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但同时也使不少老师遗忘了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最直观的教学方法———示范法。通过示范,可以给学生一种心境,可以创造一种氛围,可以产生一种情绪,可以激发一份冲动。通过示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认识和由此带来的愉悦感是非常重要的。
示范,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是与现实的直接对应,是真真切切的艺术上的对话。比如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形式,教师用笔、墨、纸边演示边给学生讲解,中国画的用线、用笔、用墨,干湿、浓淡,皴、擦、点、染,中国画的构图、色彩、水分的控制等技法,既展示教师的基本功,又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到中国画的运笔用墨的神趣。如果教师不示范,只是看屏幕图片,点点键盘说说而已。学生如何知道运笔的方法、动势、速度,如何体验线条在画纸上的运动轨迹,如何体验画家的情绪所带来的笔触。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在示范过程中的表现,就是徒手直观为学生演示,这不仅让学生羡慕教师的绘画本领,也体现教师的亲和力,更让听课教师钦佩讲课人的扎实功力。这绝不是简单地、机械地操作,而是对多种文化现象的阐释。美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术,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凡技术就要展示,没有展示的技术就是空口无凭,就不能使人信服。
二、关于美术欣赏课教师引导的示范作用
美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创造,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广泛地了解社会、文化背景,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领悟人类社会和生活的丰富性。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发展创造能力的目的。
美术作为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而且在人格完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这种“综合”教学中,却有着一些操作上的偏差。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会有很多疑问的地方。作为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矛盾情境,使学生在“疑”中思,“思”中学。教师在上美术欣赏课时,不应该是照本宣科,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学生之间会争论。这时,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肯定正确观点,纠正不正确的观点,而不是一味的表扬说“很好,很好”。只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没有及时进行梳理、归纳与评述,没有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和任务要求,以为这样就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殊不知这样做连学习基本要求都达不到,独创性就失去了依据,即使独创也只会不伦不类。没有目标的探究,是没有结果的。
曾经听过一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欣赏《捣练图》这幅作品。图中描绘的是盛唐时期唐代劳动妇女劳动(捣练)场面,教师从欣赏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线条、色彩、造型等方面导入,设计教学以盛唐历史为背景,分析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引入人们的审美观。教师正说着,下面突然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画面上的人物一点都不美,太胖了,身材也不好看。这下课堂可热闹了,同学争论不休,一个学生站起来反对前面同学的观点,说因为盛唐时期人的审美观就是“以肥为美”。班上很多同学都笑了,这时,教师借这个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盛唐时期社会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历史课上讲到的盛唐景象?接着,有学生回答,盛唐时期是开明盛世,国泰民安,经济繁荣,人们的精神生活及审美素质提高。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盛唐时期随着社会繁荣,人们的审美观不再是封闭保守禁锢的,不再是欣赏西施病态之美,而是以开放、健康、健壮为美,欣赏雍容华贵之美。之后,教师又对人物的装饰、服饰及造型进一步分析,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给唐朝带来的文化、思想、观念上的改变,这是有史以来绝无仅有。这节课学生们不仅仅欣赏了绘画作品,还领略到绘画以外的艺术文化教育,体现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学校教育中完全忽略流行文化是不可取的,也是不明智的态度,要让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视觉文化时能够选择和甄别,形成有价值的视觉经验。但学生不能因此而抛弃数千年积淀下来的社会认同的经典视觉艺术作品。视觉文化是当代社会不容回避的事实,它扩大了美术教育的范围,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入了对日常生活中视觉现象的关注。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建构积极的视觉经验和价值观。
第二篇:浅谈美术课堂中的教师教学风格
浅谈美术课堂中的教师教学风格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而作为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美术教师”,该要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呢?本文结合了一些教师的基层实践,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确立新的主体观及其教学风格——与生共舞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树立新的学习观及其教学风格——与美交融,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发现、改善。
三、建立新的评价观及其教学风格——与人共赏,提倡激励作用、注重综合评价、尊重个性差异、重视自我评价”。综之,教学艺术要求与教师个性特征有机结合并达到稳定状态。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看到这么富有哲学寓义的教育名句,作为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美术教师”,该要如何扮演好一个这样既有高难度又有挑战性的角色呢?
本人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将近十年,一直在教育的第一线中实践,经常参加市、县教科研活动,也常参加一些各校教师执教的公开课与观摩研讨课等业务的学习;还与各校的美术教师经常交流、探讨各种相关的教学资讯。但总会察觉到我们的美术教师常常会受到不同客观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而受到这种定格的缘由就是——教师的教学风格。虽然她们都会寻找各种能解决它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但往往方向很迷茫,每天忙忙碌碌,努力地做了很多,却总是不尽人意。但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美术课程也以全新的姿态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使美术教师在这种受到拘束的教学风格中悄然而然地在改变,使之也形成了一种相对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
那么新课程改革到底提倡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使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找到正确的、具有特色的又不受局限的这种教师教学风格呢?就 此,本文发表了一些个人的思考和看法。
一、确立与生共舞的教学风格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美术教学风格最大的弊端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等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原本教师是他们获得学习快乐的引导者和创造者,但就因为没有正确地体悟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使她们在美术的课堂中无法找寻到学习美术该有的兴趣点。这一普遍的教学现象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忽视学生心理,主观让学生接受,无疑是强人所难、背道而驰的教学。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活动,同时,也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来调动学生活跃的情感色彩,使他们的内在需求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不仅能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个人风格与特色,而且也能开拓了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夸美纽斯说:教无定法。显然,才能反映出教师真正的教学特征。如在人教版第八册的美术课《图形的设计》中,本课的教学风格主要是体现师生在学中乐,乐中知,知中学的这一氛围里来进行教学。主要是分别对大师的画作与学生的画作进行比较性的具体分析阐述。也就是说既要对大师作品做具体的深入讲解,让学生充分地认知其作品的内涵寓义,又需学生展示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衬托自己的作品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要介绍学校其她同学的作品,来掌握更广泛的新知识。从而使课堂的整体教学风格变得更为清晰简约,也更富有教学层次。这样的课堂设计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呈现一些作品的比较而已,而是在这些作品的比较中让学生去更深入地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因为思维的训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心。也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使本堂课的教学风格显得更有“浓度”。再如《我做的笔筒》一课,利用旧纸盒来做笔筒,这种自己创造乐趣的艺术体验会给学生留下历久弥新的印象,很 大程度上启蒙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上述理念,为了更好的与新教材同行,我首先应该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满足于把知识和技能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健康、快乐、有完善人格的人。一堂好的课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什么,还应千方百计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反复大声询问学生:“心情怎么样?开不开心?”我觉得这样的教学行为可以大力提倡,让课堂有浓郁的“人情味”。
其实,教师只要有艺术性的控制自己“启”和“引”的度。就能充分地掌握学生的各心理活动,教学的风格也会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激情与智慧共存的综合体。
二、树立与美交融的教学风格
新课改提出: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就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之所以要改革,就因为“发展”是硬道理,学生从课堂上应该能学到怎样获取知识的方法与他人互动、互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终生发展的目的。这就考验教师如何能鲜明地又具体地实施这一系列的教学目的。
如在实践过程中,我就有幸地学习到几种具有特征意义的教学风格类型,如:
(一)理智型。其特点是:知识内容的交流性强,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大,教师长于理论分析,善于概括和推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言语表达逻辑性强,教学态度冷静,追求一种理智的力量和科学的力量,强调以理服人;内容讲授层次清楚,线索分明,课堂教学设计步步深入,层层剥笋;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诱导和点拨,重视质疑问难、讨论和练习等。
(二)情感型。其特点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感情充沛,富有激情,利用情感的感染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以情促知。具有这种教学风格的教师,知识结构有相当的 广度和深度,有丰富翔实的材料,在授课时能旁征博引,使学生从诸多的材料中得出结论,或启迪想象,发展智力;思维敏睫灵活,善于演绎和分析,形象思维占主导,对待学生答问幽默风趣;有较高的语言艺术修养,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鼓动性和感染性;教学组织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选择的教学方法、方式有利于教师情感优势的发挥,重视情感陶冶和美感的训练。
(三)情理结合型。其特点是兼有上述两种,理论的阐述富有情感,达到情知交融,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知交融。
(四)幽默型。其特点是:教师的表达手段(语言表达手段和非语言表达手段)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教师的语言表达诙谐幽默,情趣横生;非语言表达机智幽默,滑稽有趣,富有蕴含性。学生在教师的幽默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热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得到哲理启迪,逐步养成了乐观主义的人生观和热情、开朗的性格。
(五)典雅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庄重朴实,娴熟老练;严谨不苟,蕴含深远,韵味醇厚。这种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经典的、权威的,但信奉经典而不守古,能够翻新和灵活运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稳健、完善、和谐,很少有失误。这种教学风格有一种很深、很浓远的审美感觉。
(六)直观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即便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善于运用图表勾画出知识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便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通过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即以感性促理性。
(七)奇异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富于谜力,奇异地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设置悬念,在变化中看出不变,又能在不变中看出变换。要有发展、有创造,独辟溪径。
综上所述,只要每个人认为能与美的教学融为一体的都可以体现出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只要能好好地认识自己的教学特点以及正视自己的教学问题和研究自己的教学风貌,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发现、改善,未来肯定也会在属于自己教学风格的领域上找寻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三、建立与人共评的教学风格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新课程教学评价观由过去的竞争本位、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来建立与人共评的教学风格。而它也以新形式下的模式中生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㈠ 注重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这种教学评价不是根据成绩来给学生下定义、分类别,而是注重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变化,通过评价指引学生更好的发展来反映教师在自然的教学环境中提倡与人共评的教学风格。
㈡ 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因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涵盖多方面的,评价要全面、科学。评价的方式更加民主,也有更大的灵活性,这样教师也就无意识地形成了一种可以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和奖惩以及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特点。如新教材设计了“自评自画”、“自说自画”等栏目就非常不错。在实施新的评价模式时,必然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教学评价风格中就要注意的是:
1、提倡激励作用,不搞“甄别选拔”。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卑心和自信心。
2、注重综合评价,不搞“单一标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
3、尊重个性差异,不搞“统一要求”。学生发展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的“一刀切”做法只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发展,因此没有必要把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作横向比较,而应注重学生自己的纵向比较。
4、重视自我评价,不搞“一言堂”。如《我做的笔筒》一课中的学习建议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做的笔筒有什么优点及改进意见”,另一课《我的胸卡》中要求学生“把胸卡戴起来,与同学认识交流”等,都强调了作业的自评与互评。其实新课改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带来的是一次头脑风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我相信只要每个教师都能树立新的教育风格,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行,必定会创出一片崭新的教学天地。
综之,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精湛在教师的教学上表现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度,是教学艺术走向成熟化的标志,是教学艺术的个性化,是教学艺术要求与教师个性特征有机结合并达到稳定状态的结晶。
]参考文献:
①《中国美术教育》 2006年第3、5期 ②《中国美术教育》 2008年第6、8期
③《美术教育展望》 徐建融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九月第一版
第三篇: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感受
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感受 张 清
我怀着简单而纯真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做着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望着孩子们那明亮的眼睛和稚趣的图画,看着那变幻的线条、缤纷的色彩,我感动,我庆幸,我是一位美术老师,我将倾其所有,让他们的世界美丽如画……”
在小学里,美术一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课之一。课堂上,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他们脑海中的世界。
每当有人问我教什么学科,我说教美术。一听是教美术的,便会接着说:“那好啊!美术课很轻松,好上,随便让学生画一画,也不用怎么讲,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是啊,回忆以前我上小学时的美术课,的确是这种教学模式。可如今,当自己站在讲台上,其中的感受就不能同日而语了。现在的美术课堂,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提倡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自主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作品,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其中的愉悦,享受创作所带来的成就感。那么教师就不能按以前的教学模式上课。所以在别人眼中看似轻松,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自从步入教师行列那一刻起,我就把全身心投入到这一最光辉、最伟大的事业当中,一晃就是近三十个春秋。它包含了我所有的喜怒哀乐,刻载着我每一步坚实的脚印。在三十年里,我始终坚持着用心抚触孩子们的心灵,用耳朵聆听孩子们的呼声,用眼睛迎接孩子们的笑脸,用嘴巴和孩子们沟通„„
为促进学生们提高,我在班里推行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在作业本上画五角星、评选绘画创意之星、评选小画家等等,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作为一名一线美术教师,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每个美术教师都可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不管你教哪个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不带用具材料,不画画,一问,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他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并且垂头丧气,当与老师的目光相遇时,总是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如果这时候大声训斥等,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美术课更加厌恶。每每遇到此情况,我也曾想尝试过惩罚他们,却又怕破坏了美术课轻松愉悦的氛围,当我翻开他们的美术作业本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乱七八糟的涂鸦,有的画的是连环画的形式,还标有文字注释,再则就算是好好画了也就是有几条简单的线条组成的画,似乎根本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作业,但也就是这几个喜欢“偷懒的”学生,在每次课后清扫美术教室时个个自告奋勇,变成了勤劳的小帮手,难道真的是他们懒惰和美术能力差吗?
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反思自己批阅作业的方式,认真总结,我认为:首先应该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业有个贴切的认识,其实每一幅作品都凝结着学生的心血,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作为美术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比如:学生在画“拔河比赛”时,学生只要能画出人在拔河时的结构与动作关系,并能扩展成一组人就是很有创造力的作业,因此我在批改作业时,放弃“一刀切”的做法,而是进行了人性化的尝试。
其次对于学生创作的美术作业,不能只注重作品所呈现的专业美感,应注重作业深层所蕴含的的因素——人文精神。在批改作业时,特别留心几个以往美术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在他们的作业上我会留有与朋友交谈那样的批语,有时单独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当他们逐渐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业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我就采取班级里公开表扬,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赞赏。在另一方面,针对美术能力较强的孩子,跟多注重他们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鼓励他们不断探索表现美的形式,避免绘画惰性的产生。
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我在批改学生美术作业时,给学生合理评价等级同时还给学生奖励“小星星”加以鼓励,有时还会为画的好的学生写一句鼓励性语言,例如:“你的画真漂亮!”“你的画色彩很美!”“你的画很有趣”等„„这些带有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拿到作业本看到这些鼓励性语言非常高兴,美术作业一次比一次好„„ 一年级有个学生贾耀杰,虽谈不上太调皮,但上课的自觉性很差总是出些小状况,惹得学生老是告他的状,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他的作业画的比平时认真多了,于是我拿起他的作业本给全班同学展示,并告诉同学们贾耀杰的作业比以前进步了,认真了。并希望大家向他学习,之后我发现那次表扬后,他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并且作业也一次比一次认真。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班还有很多。可见老师的鼓励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多给孩子一些赞赏和鼓励,一句赞赏的话、一个欣赏的眼神有时真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教师,还应该有耐心。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家里的孩子那样,当他犯错时,不要一味的指责打骂,要认真的分析孩子出错的原因,找到孩子心灵的震撼点,让他们醒悟,并从此奋进。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要用心、细心关心学生的点点滴滴,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一位家长都放心、安心。做一个让家长满意的教师。
我也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工作上我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平时做到主动听课,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做好课后的摘记工作。大家都说,你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灌满这一桶水,并让它不因为蒸发而减少,我在业余时间还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积累,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能够跟的上时代步伐。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虽然我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但我仍用我手中的画笔,继续延续着我平凡的故事。做一个平凡的灵魂营养师,做一个平凡的心灵导航员,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四篇: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个创造性学科。小学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画家,而是通过美术教学来开发儿童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以及审美兴趣和态度,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个性、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美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运用合作方式,提高教学实效,积极评价学生学习美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策略
新课改中,重视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把创新视为美术教学中的灵魂,提倡运用多种美术表现形式和各种美术材料来完成课堂教学。在这里就美术课上的教学策略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如故事、游戏、视频、歌曲、讨论、范画、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生动的导入,是这节课的“眼睛”,而循序渐进则是教学中须遵循的原则,在教授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进度,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例如在上《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时,我在导入环节加入了我国航母战斗机歼15飞上蓝天的画面,这满载着几代中国人厚望的歼15立即让学生的大脑高度亢奋。在导入课题后,我让学生们讨论未来飞机的设想,孩子畅所欲言,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同学们对自己心中飞机的造型、功能等等的描述,五花八门,层出不穷。随后,老师可以从飞机的基本外形、功能、机翼、机身等方面化难为易,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添加创作,最后全班学生创作出来的飞机形象各不相同,而且形象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二、自由创作的空间
给孩子自由创作的空间,随学生的爱好、兴趣、情趣任其发展,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表现出更富情感的美术作品。
在教《童话城堡》一课时,让学生从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图形出发,如长方形、梯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在具体的表现过程中,鼓励学生随意而大胆地画出自己的感受,不必强调学生一定要应用这些基本图形来表现建筑,可以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通过课件,组合出多种形状,再进行绘画表现,这样可以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在教的过程中,也要强调感受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基本造型能力的训练。
三、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术,引导他们把美术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例如在教《小花饰》一课时,先是发动学生和家人共同收集材料,把生活中废弃的物品收集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了小花饰的制作步骤之后,让学生把这些生活物品拿出来,说一说如何能变废为宝,让学生通过搜集、探索和制作,积累了经验,成长了心志。
四、学会欣赏
欣赏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欣赏中不但有大师的画,还有儿童作品或内容。大师的画,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艺术语言,而学生作品,表现技法易于学生理解,这些作品学生更愿意接受,拉近他们的距离,更容易激励他们,结合他们感悟体验,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这样可以使他们在欣赏中获得体验,找到自己的共鸣。在《洗澡》一课中,学生对人物的动态把握上信心不足,通过欣赏学生作品,对学生作业中表现动物、房子、植物、车、地球洗澡的欣赏,找到了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五、文化内涵的教育
今天的美术课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训练。美术教育更以它独特的方式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传统节日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历史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展示,也连接着民族情感的认同,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需要我们去了解去继承,在不同的节日里制作相对应的艺术作品:如春节――剪窗花,元宵节――做灯笼,端午节――五彩粽子送亲人等,传统的节日蕴涵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利用美术活动与传统节日结合的特殊呈现方式,让学生理解接受,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总之,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改变以往沉默的美术课堂气氛,迎来丰富活跃的美术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美术素养。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良好而富于实效的课堂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俯下身来,把心贴近学生,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把情融入学生,激活学生封闭的兴趣。让学生在活泼、新颖的课堂教学中乐学、好学、会学,在灿烂的课堂天空中添色加彩,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一道美丽有效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卫岗小学)
第五篇:美术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葫芦岛市第三实验小学
任玉光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在和谐中发展,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中央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之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结合美术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美术教师,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美术教学之中,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美术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密切联系
美术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应该说是非常广泛的:
1、在美术教学的学科教学目标中,美术教学就拥有思想教育的内涵,这是我国教育体制和课程标准所决定的。
2、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也同样是美育的重要问题,在美术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民族美术,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3、美术教学活动中,从学习态度、学习精神方面着手,可以达到个人生活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品格修养、乐观心态等方面给予锻炼。
4、、美术具有审美功能,学校美术教育也是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是非美丑好恶,所以,要充分利用优美的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基础,以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增强培养学生正义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5、美术教学活动中,除知识的传授外,学习方法和思想、技能的操作和实践均需要言传身教,从一举一动的点滴事抓起。通过教学,留心相关苗头、重点培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习惯形成时,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具体如卫生习惯,做画的行为表现等等,于细微处见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风范。
二、充分认识美术作品的德育内涵
美术本身具备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一般来说,它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见解,就是看到了美术的教育功能。鲁迅曾说:“美术可以辅佐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于道德不尽符,然其立足于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以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趋于肤浅;近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有安。” 也就是说美术除政教性质的教育功能外,美术的教育功能更多地表现在对“道德”、“修养”的辅佐方面。有些作品立意鲜明,是有明确倾向性,政治功效突出,不言而喻。是不是自然风光,生活中的无生命事物,则没有其育人功效呢?答案是否定的。清代文人画家郑板桥最擅长画竹子,他遵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实践方式,熔铸自己的主观感情,确立画意,它的作品格调鲜明。他借题言诗,道:笔下“萧萧竹”,“人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其一笔一划间所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着实感人。齐白石大师大写“白菜萝卜”的普通物事,笔意韵致、生动而鲜活的是一种朴实而又乐观知足的心态,一种平凡中见精神的生活态度。其实我们不难理解,任何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反映,都是作者价值观的展示,都是作者理想放飞,借画言志。
在教学中我感受到:要想在美术学科里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深刻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在美术教学中得以良好的渗透。学会运用辨证的观点处理好美育和德育的关系。
三、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的美术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缩影,更是一部爱国史。在美术课堂上,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是品德教育主要内容之一。每一册美术教材的前面,都有美术欣赏图。例如五、六年级教材的欣赏内容有:“北京故宫全景鸟瞰图”、“北京天坛祈年殿”、“胡福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风景图有“苏州网师园”、“扬州瘦西湖”等等。我上课时,借助美术欣赏图和录像,用生动的语言,饱满的热情,向学生介绍我们伟大的祖国,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知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秀丽山河,而且还有着勤劳人民的智慧。在教学中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说:“我国古代人真棒!”当我讲到“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时,有的同学兴奋地说:“我长大一定要建造一个比故宫更宏伟的建筑,给我们现代中国人争气。”
如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美术欣赏,会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激起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怀,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而且也会使孩子们可以较早的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情操。
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当我们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提出两个教学目标时,就增加教学的难度,复合量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措施切实保障这个教学实践的进行。首先,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坚持双效教育的目标。其次,注意美术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渗透、融合,将作品的思想情感,教师的情感引导,始终贯穿于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后,除美术课堂教学外,与校园艺术化工程相结合,在艺术化、美术化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思想教育。
综上所述,我认为: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是要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熏陶。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育全面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人才,才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