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大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从树立自主阅读观念、创设良好阅读情境、培养阅读积累习惯和实现广泛有效阅读这四个方面入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016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大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阅读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熏陶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语感,为他们以后的写作和实际应用积累素材,奠定基础。笔者鉴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自主阅读观念,做好课前预习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要我学”,转化为处于主动状态的“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发性,促使其满怀兴趣地开展学习,而课前预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有相当多数的学生对课前预习毫无兴趣,也未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对于教师安排的预习任务大多采取忽视态度,觉得教师没有办法开展量化检查。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观念,培养他们有效的预习习惯。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16课《南京大屠杀》时,因为这段历史离现在的初中生太遥远,他们根本就不熟悉,甚至对这段历史毫无阅读兴趣,认为那样残暴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这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功课,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查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新闻等史料,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事件里犯下的各种罪恶行径,重视如今得来不易的美好生活,上课时可让学生各自谈谈对南京大屠杀这场日军违反人性的罪行的感受。就是在这样的自主查阅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真实的历史,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因此他们会主动去了解,去学习,长期如此便可树立学生的自主阅读观念。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不足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集声音、图文、动画等于一体,为学生呈现清晰的图片、丰富多彩的视频、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有效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触发,学习兴趣得以加强。如《春》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春的美好景象,但要十三四岁缺乏生活经验的初中生马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同感受,去理解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对春的热爱之情,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面对这一局面,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手段,运用音频和图片来再现春之美好景象。比如以一首《四季之春》歌曲导入,悠扬的音乐让学生身处如诗如画的江南春景之中,一派生机勃勃,大地盎然,再辅以春景图的辉映,越发让人沉醉其中。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视觉、听觉构建了一幅大地回春图。这样,学生就能够触摸到作者的心灵,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感情,与作者同喜同乐,同时也对春有了感性的认知,对春有了抒发情感的欲望。
三、培养阅读积累习惯,实现厚积薄发
要想提高语文阅读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积累,实现由量变到质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计划,以“年―月―周―日”不同时限来计划阅读的内容,并且布置学生及时做好阅读笔记,制作阅读小卡片,对内涵丰富的句子、措辞优美的段落进行抄录,避免蜻蜓点水的“浅阅读”,实现深挖内涵的“深阅读”,从而促进阅读成效再上一个台阶。教师可以每月或每学期定期开展“阅读之星”评比活动,将阅读成绩纳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中去,积极鼓励学生,以保证阅读效果,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慢慢积累知识,以实现厚积薄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面、积极向上、给人以深刻启迪的文章或书籍进行阅读,切忌选择负面、消极落后、给人以错误引导的文章或书籍进行阅读。
四、实现广泛有效阅读,开阔学生眼界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就一定要抓紧时机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并鼓励他们自己找书读,多读书。如在教学毛泽东的《词两首》时,很多学生对毛泽东豪情万丈、激情澎湃、热情奔放的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讲解完《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这两首词后,借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毛泽东的其他作品,告诉学生毛泽东的作品还有很多,都非常优秀,值得我们学习,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网络、实体书店以及图书馆等途径去阅读,一定会大有收获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自己主动去搜索、阅读书籍,实现了广泛有效的阅读,开阔了眼界,其知识面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总之,要想真正有效实现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功能,除了从树立自主阅读观念、创设良好阅读情境、培养阅读积累习惯和实现广泛有效阅读这四个方面入手之外,还有很多的方法与途径,这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慢慢摸索、认真研究,寻找到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寻找到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第二篇: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生的课堂活跃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对此,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新能力,提升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27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传统语文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全面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工作中应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几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构建高效学习氛围,深入钻研语文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构建高效、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语文知识,把握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根据初中生的实?H情况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过程。比如,初中语文《春》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是揣摩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根据文章中描绘春天景色十分详细的特点,我利用各种条件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初中生思考与春天有关的诗词,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更好地体验感悟语文知识。接下来以阅读为主,研究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构思等,让学生从中学习优秀的写作手法,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我带领学生共同研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学习作者巧妙点题、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的用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对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传授,向初中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网络辅助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辅助语文教学,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信息资源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避免多媒体泛滥成灾的现象,并不是任何课堂教学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比如,初中语文《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的说明文。教学时,教师应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因此,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介绍苏州园林的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欣赏苏州园林的画面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我在多媒体课件中给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并配上文字介绍,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并进一步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爱国情感。在学习完本课以后,我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加深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满足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达成教学目标。
三、开展多样课堂活动,有效服务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并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使课堂活动更好的服务语文教学。比如,教学初中语文《敬畏自然》这篇课文时,我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请初中生谈谈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并请初中生拟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氛围热烈。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也增进了学生对自然的认识,为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奠定了基础。
四、实施鼓励评价机制,提高课堂互动质量
良好的课堂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改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施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注重课堂语言表达,为学生提供探究和创新的机会。比如在说明文的写作教学中,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写出的作文条理清晰,主旨鲜明,文章引人入胜,凸显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会激励他们继续拓展写作水平,多阅读优秀的课外文学作品,养成良好的写作素养。但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弱,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掌握不透彻,写作时文思枯竭,硬拼强凑,写作质量差。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不会直接批评他们,而是转变方式,培养兴趣,激励他们平时多写读书笔记,遇到优美的句子要及时摘抄下来,为他们以后的写作提供帮助。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要充满激情,以身作则,用自己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与初中生保持积极的互动,避免千篇一律的评价方式,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长期进行实践探索,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如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一个战略问题。我们应该抛开应试教育和形式主义的束缚,真正发挥出语文课堂的教育意义,为初中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而且,语文教师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把握实际学情,挖掘初中生的潜力,使语文课堂呈现温馨和谐的景象,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雷艳仪.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2(5).[2] 张巧梅.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祖国,2017(20).[3] 李碧金.关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31).
第三篇: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阅读的有效性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阅读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分析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讲述加强有效阅读教学的必要性,整理有效阅读教学思路,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形式死板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形式非常死板,学生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往往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抹杀了文章的丰富内容和以及所有蕴含的各种情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难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语文阅读的水平。
(二)教学模式机械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学生阅读全文后,分析文章结构,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这样的机械化教学,学生是在被动学习,被动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吸收效果并不好;此时,有的老师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缺少丰富了教学模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程度上说,多媒体的介入,分散了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注意力。
(三)照本宣科、没有创新
受到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课上,老师总是按照教案讲授,千篇一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引发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阅读课一成不变,难么整个课堂学生只是跟着老师思路走,变成一言堂,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学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被束缚。
二、加强有效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字处理能力和信息接收能力。语文阅读是一种沟通能力的训练,沟通的意思是表达并且被理解,接收信息并且深入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读书看报,与他人交流,这些活动都需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所以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在解题之前,都需要阅读题目,正确地理解题目所述内容,分析问题的关键,才能理清解题思路,做出正确解答。所以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特别重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带动学生提高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虽然,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但是“数理化”学习的过程中,对书籍的阅读是不可少的,语文阅读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前提,语文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在国内外很多大学,在大一的时候,会开始预科,预科中母语的学习必不可少。这也说明了,不仅仅是初中学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语文阅读都非常重要。为了让初中生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为了让初中生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用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语文课堂,更应该这样,作为考试科目中主观题比重最大的一门学科,语文课堂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加强有效阅读教学的思路
教学思路的制定要根据具体学情具体分析,不能一成不变。初中学生都处在青春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坐不住板凳,有意注意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所以,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新颖,富于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在课堂教学安排上,要把重要的知识点,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二十分钟内讲完。青春其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经常在课堂提出些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话题,虽无关教学但有益成长,要恰当处理好这一类问题。例如,在课程内容选择的时候,应该增强趣味性,不能仅限于教学基础要求,另外可以多准备些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会加大老师的备课量,但是只要是有益于孩子的发展,就一切都是值得的。青春期孩子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叛逆,孩子常常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于老师等长辈的话常常就是不听,面对这个问题,老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教学态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不是让学生对老师惟命是从,所以只要孩子“会”了,方法可以不同,赞成孩子创造性的学习。
四、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课前预习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场所,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交流过程信息传递的效率决定的。目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课堂上的现状是,老师输出信息量大于学习接收的信息量,因为学生会溜号;老师输出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学生有效吸收的信息量,因为学生没有预习,当然不知老师“所云”。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预习,不重视预习,一方面是学生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老师对预习作业留得不够具体,一小部分学生因此造成了预习了,但是没有预习到老师所问,课上交流有效性也不高,导致学生不再预习。所以,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老师一方面要反复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并且告诉学生具体在哪些地方体现出了预习的重要性,决不能泛泛而谈;另一方面,老师要将预习的作业,布置的尽可能具体,既有和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也有开放性的问题。当课前预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阅读教学课堂也会更加生动,阅读教学也会更加有效。
(二)创设情境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初中生课堂听课的普遍状态,眼睛看黑板,手上记笔记,心在外面飞,考前背笔记,形成了一个学习怪圈。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常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学习状态,但是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能让学生感兴趣,所有老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融入教学中来,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准确、迅速地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心声,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创设情境需要老师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投其所好”的创设情境,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慨万千”,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交流合作
语文教学是思想的盛宴,语文阅读是盛宴中的“筷子”。培养阅读能力,是给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分别是非的能力打下基础。师生之间的交流,从内容上说是知识的传递,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和各种各样的人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是教学不能取代的,所以语文阅读课堂要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之间探讨,让孩子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接纳不同意见,学会求同存异。所以,教学中,要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目标,教师民主教学,能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岳二平.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 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语文课程改 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面临的最大挑战,出现了课堂低效的现象。那 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 实践和思考,具体谈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 在备课之前,我找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它对每一学 段教学的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 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 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为了能备好课,我努力做到 细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课后的思考题我也仔细阅读,了 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我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这样备课,我发现 有准备的“仗”打得更有意思,我也从中获得了自信。
二、制订适宜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 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 重要。我们若想实现有效教学就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结合自 己学生的特点 “找准”“吃透”,再 “对症下药”。教师应依据学科特点 和学生认知水平、学习状态,在钻研课标、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注重 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 生实际的联系与融合,精选教学内容,为每一学时制订可行的课程 目标,使每一节课既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又 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三、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状态 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实践体会既要有感性认识,还 要有理性认识,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课型的内在要求,使每个学
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 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 调控,恰当引导。我班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较差,主动提 问的动力不足,抓重点句子理解的能力差,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会特 意做好引导的准备。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我认真地备好 每一节课,努力地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 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 的总结语,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 引导学生服务。备问,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师设计的问题 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凸显单元训练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 而动全身。备作业,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 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 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五、有效上课 我们知道,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 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 有效性。教师的讲是语文课必需的,但只有起到点拨、引领、启发、强化作用的讲才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就是干扰和阻碍。在 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觉得知识的学习与 复习不要面面俱到,而应突出重点,利用小组合作反复练习,掌握 重点。对于难点知识应依据学生的能力,老师适当点拨,然后再进 行小组合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节约了时间,避免 了时间的浪费。
六、及时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 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 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课上的教学要想高效,也离不开课下的一 些工作。例如课堂测试后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对于出错率高的题目 要及时汇总,利于以后的教学。另外,每节课后的教后记,也是必做 的一项工作。对于每节课的优点,要及时记录下来,作为教学资料保存好,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而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也要记录 下来,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以上的看法只是我的一点体会。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都 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探索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从中考试题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 陈建国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各省市中考语文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中考语文试卷紧扣课程标准,分别从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和写作五个板块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难易适中,灵活开放,不仅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强调了语文学习注重情感体验、生活感悟和语文知识相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我就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意图、考生答题情况、失分原因剖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我对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一些想法。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1.命题意图
基础知识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综合考查学生语文能力。连续五年的语文试卷都有8到9个小题,涉及字词的读音、写法、词语的实际运用、古诗文的积累和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等内容。这与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基本理念是完全一致的。病句辨析修改题,考察的方式有直观的选择,也有具体改错的题型,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两条不仅指明了写作的方向和要求,也是对学生语言运用的总体要求。根据答题情况看,此题得分普遍不高。原因在于考查对象对语法知识的极度贫乏。2.教学策略
鉴于以上实际存在的问题,参照新课标的总体要求,在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上,我觉得应该采取主动参与式的教学策略。
这个策略就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强调两个词语:听和说。
“听”作为语文学习上的一项基本能力,一个训练有素的作家可以从作品中获得比旁人更丰富的感受,一个掌握了“听”的能力的学生,能够从语言中获得比旁人更多的信息,从而激发出更深刻的思维和反应。如果对语言不能很好地进行注意、感受、思维和反应,即缺乏“听”的能力,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智力发展将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叶圣陶等我国教育界老前辈都十分重视“听”的能力的培养,大声疾呼:“要在口、耳上下功夫”。在课堂上怎样才算认真听呢?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听”、“思”并重。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的多了才能谈上运用,因为古人早就说过:“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语言的认识理解感悟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那么在课堂上具体怎样做呢1.要鼓励学生大胆、响亮地说。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对于大胆发言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表扬。2.教给学生说的方向紧扣课文内容说结合自己经历说联系身边现象说。3.提示学生说的方式运用关联词语说提示开头说词语串联说提示概要扩张说等等。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 1.命题意图
纵观近几年各市语文中考试卷,文言文的命题重视学生古诗文积累的考查,材料选自课本,是考生所熟知的篇目。试卷从文言文字、词、音、义,材料内容、作者观点等几个方面设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古文基础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迁移能力。适度设计了一些提供具体语境,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默写的试题。试题既保证了学生的基本得分,也对古诗文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2.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文言文有较多的语言障碍,离学生的生活背景又较遥远,许多教师生怕学生读不懂,就一字一句地讲解。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扼杀了,许多学生碰到课外文言文束手无策。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以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文言文教学,也应通过学生的言语实践,达到自能阅读的目的。①、教师引领,学生朗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韩愈认为解惑是大事,重在质疑问难,这是不错的。但读顺读畅课文,是小事吗?离开“知句读”这一步,何来“传道受业解惑”呢?文言文重语感,重朗读,但必须以“知句读”为前提。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感来,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对句读的感觉。因此,领读、范读是少不了的。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把课文读顺读畅了,他便能对文章获得初步的感知。作为第一步的“教师引领”下的学生朗读,目标是:读顺读畅,初步感知课文,能讲出文章的大意来。②、借助工具,学生自读
学生对一篇文言文,读顺读畅了,获得的初步感知往往错误百出。如果教师急于指出错误,要求学生理解,这不利于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古汉语词典,联系已学课文中掌握的词义,自己去读。借助工具书,联系旧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我们语文教师备课时,离不开这一步;即使是古文大家,也经常用这一方法,以求证自己对字词句义的理解。这第二读的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大体上疏通字词句。通过复述,可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③、相互合作,学生猜读
通过学生复述,教师可以发现有些字词句,学生仍未疏通。教师发现问题后,可以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猜读。猜读的原则是:一要顾及字词的含义,二要顾及全篇,上挂下联,要言之成理。猜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思维高潮。
猜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如读到某处觉得不易理解,可以姑且存疑。有的读完全篇即可理解,有的读完了全篇,前后联系也可推出正确的结论。这“推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正是阅读一切文章的重要能力。
④、独立思考,学生默读
在教师参与、组织、合作、指导下,完成了以上“三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顺了文章,疏通了字词句,掌握了内容,了解了主旨,应该说大体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因为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所以质疑问难与品评鉴赏是一切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读文言文也如此,如果能“疑义相与析”,岂非一大快事?
以上“四读”以“学生自读为中心”,通过训练,逐步使学生能“自读”文言文,我们认为这样才能适应中考对文言文的考试变化,也才能真正完成文言文的教学任务。
三、现代文阅读 1.命题意图
《考试说明》在现代文阅读这一版块的考试目标中,一共有六条目标阐述: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6、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
近两年来,为与新课改接轨,各市中考语文命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现代文阅读考查变化最大,其中渗透了不少新课改的思想,主要表现为:阅读材料稳中求新;考查重点由侧重文体阅读转向文章整体理解体悟的检测,有淡化文体的趋势;考查内容体现人文性和教育性;考查方式更趋向主观表达,新题型不断出现。2.教学策略
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阅读兴趣,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会恰到好处地运用阅读技巧。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多重对话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要营建发问型课堂,从多元解读的角度出发,倡导个性化阅读。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统一文本的兴趣,统一问题的体悟可能是不同的,学法也是各异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开展体验式阅读,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培养体验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1.命题意图
综合性学习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探究与学习”的指导思想,设置综合性学习题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教会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凸显语文立体化整体推进式发展。综合性学习考查的就是学生的概括能力、筛选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语文学习的能力,看学生能否将知识活学活用。2.教学策略
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对课本设计进行改造和拓展,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设计,也是一种开放性和选择性的范例。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应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敢于打破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创造性的去利用和丰富课程资源。甚至还可以重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拓宽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五、写作 1.命题意图
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主要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几种类型。命题体现课标中“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总目标。要求考生能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的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2.教学策略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在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引领下,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