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四-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5 02:5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四-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四-教学教案》。

第一篇: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四-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革命风暴遍欧洲;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法国二月革命;普鲁士、奥地利和匈牙利革命。

能力培养:

1.指导学生归纳1848年欧洲革命的概况,观察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2.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分析“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具体到抽象,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认识: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848年欧洲革命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欧洲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工人阶级在革命中起了主导作用。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国二月革命。

难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

教学用具

1.电脑制作:(184年欧洲革命》图,欧洲大陆革命运动的主要中心标志——红旗闪动。

2.课本插图:巴黎群众烧毁国王宝座

法国二月革命中巴黎街头的激战

梅特涅出逃(漫画)

枪杀匈牙利起义者

3.自制表格:1848年欧洲革命简表

板书设计

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

原因:经济原因:农业歉收 经济危机

政治原因:要求民主改革

被奴役的国家要求独立

性质: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

概况:法国革命

奥地利、普鲁士、匈牙利的革命

影响:沉重打击欧洲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果:到1949年,欧洲革命烈火基本上被扑灭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848年是欧洲历史上不同反响的一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了解1848年在欧洲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哪些呢?

(答:19世纪30到40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发生了三大著名的工人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级。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此后,无产阶级有了自己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导入新课】

在1848年欧洲还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革命烈火遍及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强烈地震撼着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那么,这场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二月革命是怎么回事?奥地利、普鲁士、匈牙利革命又是怎样发生的?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1848年欧洲革命(板书)

1848年2月,欧洲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革命运动。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内容,归纳出革命爆发的原因。

(板书)原因:经济原因: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

政治原因:争取民主改革

被奴役的国家要求独立

这次革命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1845年~1846年,欧洲发生农业灾荒,劳动人民的生活恶化,1847年欧洲又一次爆发经济危机,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但是由于发生革命的各个国家历史条件不同,具体任务也就有所不同:在德意志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在法国要求铲除封建残余,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匈牙利等各族人民要求推翻外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总的来说,1848年欧洲革命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板书)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范围: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

(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1848年欧洲革命》)

概况:法国革命

提问: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1830年7月,经过“七月革命”而建立起来的路易菲力浦政权并不代表全部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主要代表大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随着30年代到40年代法国工业的发展,社会阶级的各种矛盾不仅反映出无产阶级跟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扩大和尖锐,而且反映出在资产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冲突——日益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不满意金融资产阶级的大权在握。同时小资产阶级对于菲力浦的统治也深怀不满,他们要求普选,要求共和国。这些阶级矛盾,随着菲力浦的发动措施的加强而日益扩大。1845年~1846年的马铃薯病虫害、农业歉收,1847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法国,这些都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形势日益成熟。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

请同学朗读课文中对“法国二月革命”的描述。

法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二月革命中资产阶级表现出动摇、妥协,只是由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才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共和国,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在二月革命中的主导作用。

插图:《巴黎群众烧毁国王宝座》

《法国二月革命中巴黎街头的激战》

无产阶级在1848年远比在1830年坚强有力,他们同学生和巴黎市民一起,推翻了“七月王朝”,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组成临时政府。由于工人的斗争,临时政府宣布实行共和制,这就是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当资产阶级转向公开的反革命后,工人阶级毫不迟疑,立即投入战斗。6月22日晚,一夜之间,起义工人在巴黎东城和东郊工人住宅区构筑起600座街垒。巴黎的工人阶级在六月起义的日子里,表现出空前的英勇、坚决、沉着和机智,把1848年法国革命推向了最高峰。他们面对六倍于自己的敌人抗击了整整四天之久,他们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进行战斗的。

六月起义是无产阶级跟资产阶级争夺统治权的伟大搏斗,是决定资产阶级制度存亡的斗争。六月起义的意义就在于此。

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三月中旬,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普鲁士首都柏林和匈牙利发生了人民武装起义,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板书)概况:奥地利革命

1848年3月,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人民行动起来,要求出版自由等,群众和军警发生冲突,起义爆发。显赫一时的奥地利首相、维也纳体系的风云人物梅特涅被迫辞职,次日乔装逃往英国。

(漫画《梅特涅出逃》)

梅特涅,奥地利著名的保守主义政治家和以擅长外交权术著称的外交家,长期总揽奥地利的外交内政大权。在奥地利帝国内,他实行专制主义的极权统治,压制一切自由民主运动,禁止自由主义思想传播。19世纪上半期他在欧洲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各种矛盾,极力推行“均势外交”,使各方面比较落后的奥地利一度称霸欧洲大陆。他俨然以“欧洲首相”自居,坚决主张镇压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极力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1848年维也纳三月起义推翻了梅特涅政府,梅特涅被滚滚革命洪流冲下了历史舞台。有材料说,他男扮女装逃往英国。课文中的这幅漫画,描述梅特涅出逃时的狼狈相,说明在人民革命的浪潮面前,这个曾在奥地利掌权30多年的铁腕人物,也只能落得如此下场。

(板书)概况:普鲁士革命

1848年3月,柏林人民行动起来,举行集会,要求政治自由,实行大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群众运动愈演愈烈。18日,群众包围王宫,要求军队撤出柏林,遭到拒绝。群众立即发动起义,士兵也同情起义,国王不得不妥协,宣布军队撤出柏林,召开议会,制定宪法。

欧洲东南部的各国人民也展开了民族解放运动。受奥地利统治的匈牙利和捷克,受俄国、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罗马尼亚都发生了起义。其中,匈牙利起义影响最大。

(板书)概况:匈牙利革命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中描述的起义过程)

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名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就是在这伟大的时刻产生的。匈牙利的革命部队抗击了敌军的多次进攻,一度攻进奥地利,震动整个欧洲,1849年5月匈牙利正式宣告独立。

欧洲革命的迅猛发展,震撼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吓坏了封建君主,各国反动势力开始反扑。

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俄国,尼古拉一世曾调集40万军队到西部边境,沙俄帮助奥地利反动派镇压了维也纳和捷克起义,镇压了罗马尼亚革命,沙俄曾派14万俄军进入匈牙利,同12万奥军汇合,联合绞杀了匈牙利革命,至此,欧洲革命烈火被基本扑灭下去。俄国成为欧洲宪兵和镇压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的刽子手。

(板书)结果:到1949年,欧洲革命烈火基本被扑灭。

影响:沉重打击欧洲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到1949年,欧洲革命的烈火基本被扑灭。但是,这次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同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给出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巩固新知,同时加深学生整体观念。1848年欧洲革命简表 各国起义

时间

革命任务 性质

特点

法国革命 2月

反对七月王朝的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起了主导作用。而资产阶级则表现为动摇妥协。

6月

打倒人剥削人的制度!民主的社会的共和国万岁!

奥地利革命 3月

打倒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国家统一。

普鲁士革命 3月

打倒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国家统一。

匈牙利革命 3月

反对奥地利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课堂练习】

1.课后习题

2.可以请同学思考:1848年欧洲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及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

第二篇: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二-教学教案

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二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首先从总体上叙述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发生地区和性质。这次革命遍及欧洲大陆,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接着教材具体地叙述了各国革命的情况,重点是法国革命,强调法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革命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革命是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欧洲的革命最后被各国的反动势力扑灭,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教材最后叙述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中的活动,他们不仅指导了革命,而且直接参加革命并及时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革命风暴遍欧洲;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法国二月革命;奥地利普鲁士和匈牙利革命;1848年~1849年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2.思想教育:①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工人阶级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起了主导作用。②通过讲述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中的活动,使学生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指导了革命,而且还亲身参加革命实践活动,把革命理论同实践斗争结合起来。

3.能力培养:①引导学生分析1848年欧洲革命在各地发生的原因、概况和结果等,得出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从而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指导学生分析1848年欧洲革命中各国工人阶级的作用,得出无产阶级是这次革命的主力军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国二月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活动。

难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教学方法 讲述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共产党宣言》发表于什么时间?它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回答略)就在《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时刻,欧洲大陆上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运动,这就是 1848年欧洲革命。

一、革命风暴遍欧洲(板书)

1.革命的原因(板书)

革命前的欧洲由于深刻的经济原因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因此爆发了这场革命。(指导学生看有关小字部分)

2.欧洲各地的起义(板书)

(使用《1848年欧洲革命》挂图或投影片指图介绍)1848年欧洲革命遍及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革命火花由意大利迸发然后蔓延到法国、德意志、匈牙利等广大地区。下面我们看看各国各地区的革命概况。

二、各国的革命概况(板书)

1.法国二月革命(板书)

法国二月革命是这次欧洲革命中重要的一次革命。法国为什么会发生这次革命呢?

①法国二月革命的原因(板书)

当时法国处在七月王朝的统治下。(指导学生看脚注使学生了解七月王朝的由来)这个七月王朝代表着金融贵族的利益。比如:它规定的选举资格条件很高,致使3600万居民中只有20人有选举权。它把俸禄优厚的各种官职和生产经营畅销商品的专利权全部分配给金融贵族。其它各阶级阶层处于无权的地位。政府日益腐败。不断加重对人民的税书,加之1845年~1846年农业歉收,使得物价飞涨,人民无法生活。1847年的欧洲经济危机也波及到了法车,工厂经分纷倒闭,大批的工人失业。因此法车人民对七月王朝的统治极端不满,他们要求进行民主改革,扩大民主权力。法车七月王朝的反动统治终于导致革命的爆发。②二月革命过程(板书)

二月革命于1848年6月22日在法国巴黎发生。工人、学生和市民上街游示威,不久发展成为武装起义,工人同政府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法国王企图阻止革命发展,采取缓兵之计,提出改组政府,这正迎合了资产阶级的愿望,他们立即准备同七月王朝妥协,同他们共同执政,分享政治权力。但巴黎的工人决心要彻底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共和国。在24日早晨人民高呼“打倒国王”的口号冲进了王宫。国王路易·菲力浦不及整装,匆匆逃往英国。(指导学生看《巴黎革命群众烧毁国王“宝座”图》并讲解)象征着国王权力的“宝座”化为灰烬,七月王朝被推翻了,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③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板书)

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但革命果实却被资产阶级窃取了。他们组成了临时政府,在工人强烈的要求和斗争之下,临时政府宣布实行共和制,历史上叫作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可引导学生回顾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的情况以便同学清楚法国的历史发展线索)不久资产阶级转向了反动,他们调转枪口屠杀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毫不迟疑发动了六月起义,把1848年革命推向了最高峰。请同学课下看有关内容的小字及图画,以加强对法国六月起义的认识。

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奥地利和普鲁士的革命爆发了。

2.奥地利、普鲁士的革命(板书)

①维也纳起义(板书)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1848年3月13日那里发生了人民武装起义,工人、学生和小资产者掀起武装起义。在欧洲一向实行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反动人物梅特涅男扮女装仓皇逃往国外。维也纳的三月起义推翻了梅特涅政府,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这次起义也称三月革命。几乎与此同时在普鲁士的首都柏林也发生了人民武装起义。

②柏林起义(板书)

1848年3月18日柏林的工人、大学生和小资产者举行示威,并同政府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打垮了王军的进攻,迫使国王宣布改组政府,召开国会,制定宪法,柏林三月革命胜利了。

欧洲东南部各国人民也进行了革命。

3.欧洲东南部各国人民革命(板书)

欧洲东南部的一些国家地区受外族的统治压迫。匈牙利、捷克在奥地利的统治之下,罗马尼亚受着俄国、土耳其和奥地利统治。这些国家的人民发动起义反对外族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在东南欧各国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匈牙利起义。(指导学生看有关小字部分内容了解起义情况)匈牙利革命最后被绞杀了。沙皇俄国成为欧洲宪兵和镇压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的刽子手。

三、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布置课堂讨论:根据以前学过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各国发生革命的具体情况分析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1848年欧洲革命发生的地区广泛,各国具体情况不是相同的,因此革命任务不同。法国反对七月王朝的统治,要求进行民主改革,继续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奥地利和普鲁士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实现国家统一,以利发展资本主义;东南欧要求摆脱外国的奴役,要求自由独立,从而发展资本主义。从总体来看革命的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工人阶级起了主导作用。各国革命起义中首当其冲的是工人,特别在法国二月革命中更为突出。这是欧洲革命的特点。

到1849年,欧洲革命烈火被反动势力扑灭了。但是对欧洲封建制度给以沉重的打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热情洋溢地投入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斗争中。”

四、马克思、恩格斯和1848年欧洲革命(板书)

1.对德意志革命的指导(板书)

在德国革命中,马克思、恩格斯制定了革命纲领,指出德意志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把德意志变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从而从理论上指导了德国革命。不仅如此他们还直接参加了革命实践。2.革命的实践活动(板书)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柏林起义后回德意志创办了《新莱茵报》歌颂革命事业,马克思任主编,恩格斯参加编辑工作。他们还动员组织流亡在外的德意志工人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员,返回德意志参加革命。恩格斯拿起枪杆直接参加了新莱茵等地区的战斗。

3.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总结(板书)

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全面地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写出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等重要著作。在这些著作中科学地总结了1848年欧洲革命。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848年欧洲革命推进了欧洲历史的进程。

(小结)引导学生概述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概述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中的活动和你自己的认识。

布置作业。(略)

(北京市昌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傅淑杰)

〔简评〕本教案的突出特点是在不违背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的情况下,调整了子目,将“法国革命”、“奥地利、普鲁士和匈牙利的革命”两目,统在“各国的革命概况”一目下,增加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和特点”一目。

第三篇:第22课教案

第22课《在沙漠中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速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3.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2.品味关键句子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探险,是充满危险的活动,当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他们是否也有常人一样的恐惧?是什么使他们对探险那样着迷?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怀。

二、介绍作家作品,了解写作的背景:同学们在课前进行了课文的预习,并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同学们将自己了解的有关作者的情况与大家共同分享。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航空事业发展初期,飞行是十分危险的。飞机性能差,机场设施简陋,天气情报的不完全,从未有人飞行过的路线,数不清的意外,使每一次飞行都像从地狱门口经过。作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同事们为法国开辟了多条邮政航线,为航空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政府的嘉奖。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虽然那时航空领域还像是一片未开垦的蛮荒之地,但却给了他全新的生活体验,使他充满了生活的激情。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他的代表作之一《小王子》是人们熟知的,读过的人一定会被作品中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所吸引。作者钟爱着他的事业,他的生命是飞行的生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他毅然参战,要求到前线执行飞行任务,在与敌人的空战中英勇牺牲。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虫豸()硌()犁铧()()真谛()2.根据下列的解释,写出相关的短语或成语。

(1)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2)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四、当作者的飞机因故障坠毁在沙漠中心时,他面临着怎样的危险?又有哪些感受呢?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梳理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在小组中讨论。

危险:寒冷、严重的缺水、饱受寒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濒临死亡。心理变化:痛苦——绝望——平静——自豪、无悔、乐观——勇气重燃

五、全班交流学习心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不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七、课文揭示了探险的意义,联系课后练习三所给材料,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八、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你怎么看?

九、布置作业:

1、本课字词写三遍。

2、学检课外阅读练习。

3、预习23课。

第四篇:第22课《诗二首》教案2

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重难点

1.理解作品意象,体会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凭借想象,表达美好愿望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欣赏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 学生

阅读《牛郎织女》故事。自读诗歌,预习质疑,写下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学生自荐概述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摆脱这种束缚,自由幸福的生活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21年10月)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间,完成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以后成立了“创造社”,从事新文学运动,参加了革命。解放后,担任了文化领域的领导工作。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恢复》等。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再请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朗读课件反复诵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所以节奏不宜强,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学生自由朗读,互读互评,教师指导点评。

3.再读诗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节诗的内容,描述诗歌的图画美。

(1)灯星相互辉映图(2)天上的街市繁华图(3)牛郎织女骑牛相会图(4)牛郎织女天街闲游图

四、深入理解

1.明确联想、想象的定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2.研读诗歌。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第一节诗中有两处联想,请找出来。明确:街灯→ 明星

明星 → 街灯

(3)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哪些遐想?是联想还是想象?

想象:(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自由幸福的)牛郎织女

课文第二、三、四节诗运用了想象,诗人凭借想象构想出的“仙境”与客观存在的“天河”“流星”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个美妙的天街景象。

(4)诗人为什么对牛郎织女的命运做这样的改造? 明确:传说: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管制 想象: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闲游)

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的后3节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

“定然”“定”都是断定语气,所描绘的事物都是出于想象,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

3.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语言美。

“优美的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你认为哪里(词或句)写得好?找出来,反复品读一下,再分小组讨论,一起交流品读。教师指导点评。

请用“我认为______(词语或句子)用(写)得真美(好),美(好)在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评析诗的语言。

(1)我认为“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一句中“缥缈”这个词用得真美,美在“缥缈”写出了天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特点,隐隐地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愿景感到渺远、迷惘的感受。

(2)我认为第一节写得真美。美在联想与想象。人从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天上的明星又想到地上的街灯。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而且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光和星光辉映的美景。真是真正的诗情画意啊!另外它用的词也非常准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而“点”字更让人充满幻想,仿佛天上的星星就是天上有人点的灯火。

(3)我认为“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一句中“点”这个词用得真好,好在一个“点”字既照应了前文的“闪”,又巧妙回答了街灯为何能明。因为点灯必有点灯人,有人就有世界,有世界就有生气。

(4)“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中“朵”字用得真美,美就美在“朵”写出了那一闪而过的流星恰似花朵般绚烂美丽。

(5)我认为“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两句中“定然”这个词用得真好,好就好在本诗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定然”这样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4.《天上的街市》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里有什么不同?

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本诗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一个是喜剧,一个是悲剧。诗人彻底颠覆了传说故事,化悲为喜,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5.诗人仰望星空,写下美好篇章,想一想,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把天上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联想明星,接着诗人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诗歌后三节,都是想象。第二节想象天上的街市与现实的对比,想象牛郎织女的生活。

6.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请你选择一个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五、归纳文章主旨

本文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板书设计

街灯→明星→街灯(联想 写实)

物品(珍奇)追求自由幸福天河(浅浅 不甚宽广)(想象)

牛郎织女(自由往来 闲游)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提起太阳船,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埃及神秘的金字塔太阳船,而吴望尧笔下的《太阳船》又是怎样的神秘与美好呢?让我们读一读这首小诗。

二、作者简介

吴望尧(1932-2009),笔名巴雷,台湾诗人,著有诗集《地平线》《玫瑰城》。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1)注意节奏缓急、音量大小和速度快慢,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的感情。

(3)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学生阅读、评价、交流。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太阳船》描写了太阳运行一天的情景。

3.这首诗热情赞颂了太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太阳的颜色有怎样的变化? 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

早晨——金色

日落前——白色 日落时分——红色

四、整体感知

1.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语言美。

(1)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扯下了帆”形象而又生动地描述了太阳船归航时的情景。(2)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

(3)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用“白银”比喻阳光,“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给人以美感及想象的空间。

2.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表达了自己什么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温暖的崇拜与追求,对重生力量的赞美与歌颂。3.《天上的街市》与《太阳船》作者都用了丰富的想象,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首小诗。(略)

五、概括主旨

这首诗诗人通过对太阳东升西落过程的描写,大胆想象,描绘出一幅极为神奇美好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温暖的崇拜与追求,对重生力量的赞美与歌颂。

板书设计

太阳运行日落前——白色

日落时分——红色教学反思

预习时让学生自由搜集资料,学生反馈的信息丰富多彩,也很有价值。注重示范朗读、对比朗读,通过反复诵读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对体会诗的节奏美、意境美、情感美效果很好。早晨——金色

第五篇: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目标:

(1)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的含义,理解其为什么能成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理论构架。

(2)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认识我国对台的方针。(3)分析我国为什么能够收回香港、澳门;分析目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有哪些因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台湾问题的现状。

2、难点:理解: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为什么能够收回香港、澳门;对海峡两岸关系的未来展望。

教学过程:

【导入】利用《七子之歌》导入

情境营造:课件展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设问:同学们,这首歌听过吗?大家一起唱。(师生齐唱)“母亲、母亲我要回来”的呼喊如此动人心魄,海峡两岸人民渴望团圆。

提问: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七个地方,如今七子都回来了吗?回答:台湾还没回来。【讲授】教学过程

~

一、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学思同步: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并未涉及,为了从总体上把握港澳台问题的来龙去脉,设计意图:这个部分的知识,教材没有涉及,散落在以前学习的单元中。但由于它是下面教学内容的一个必要的知识准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故结合初中历史知识由学生适当予以介绍,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作一铺垫)

1、香港问题由来

师生共同回顾香港被占领的过程,借课件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知识。请学生归纳英国占领香港问题的三个步骤。思考香港问题的实质。

2、澳门问题由来

请学生结合课件介绍澳门被葡萄牙强占的过程 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3、台湾问题由来

提出以下问题思考:为什么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在历史上有哪两次分离与回归? 第三次分离又是怎样造成的?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过渡:国家分裂、骨肉分离,如此美丽的香港、澳门还有宝岛台湾与祖**亲相分离,是全体中华儿女都不忍心看见的!那么为了早日解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政策?学生答:“一国两制”。出示教学目标。宏观概括教材内容,构建知识联系:“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同时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 构想

让学生带着“‘一国两制’构想是怎样形成的的?其内涵是什么”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本第一目的内容,找出课本中的有效信息。在学生回答后利用幻灯片展示“一国两制”构想形成。

1、《告台湾同胞书》: 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大陆向台湾伸出了橄榄枝,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法,并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停止炮击的决定更引起了台湾同胞的强烈反响。与此同时,邓小平再次支持了这种做法。

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在屏幕展示:“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提醒学生注意,“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而最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成功运用。

三、回归之路—— 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的构想本来是为台湾问题量身打造的。但它尚未在台湾问题中开花,就在处理香港问题的时候结果,得到了成功的运用。(由学生介绍香港回归的历程并主持以下几个师生互动环节,这是本课的压轴,本环节教师只是提供了思路,具体内容包括文字底本均有学生原创)

学生主持人:(边演示课件边介绍)香港,这颗“东方明珠”。鸦片战争后,一直被英国占据。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一直没有放弃收回香港的努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收回香港的实际终于成熟了。但是要顺利收回香港主权,还必须实行中、英、港三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于是在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挟马岛之战胜利的余威访问中国,邓小平同志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打出《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幻灯片)

请问有哪两位同学给大家现场重温一下那一为无数中国人骄傲的历史时刻?请举手!(在举手的同学中男女生中各选择一位)好,有请上台。(男生扮演邓小平,女生扮演撒切尔夫人,)

邓小平:你好,撒切尔夫人。欢迎你的到来。

撒切尔夫人::“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您很高兴。邓:“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您来呀!撒切尔夫人,您在两年前福克兰战争中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令我十分敬佩。

撒:谢谢。

邓:因此,在这里,我想和你谈谈香港主权归属问题。撒:我很愿意。

邓:首先我要声明,中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我们不是阿根廷,我也不是阿尔铁里嘛。其次,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有收回香港的信心和决心。撒:很高兴你主张和平的态度。不过关于香港的国必须拥问题,我有一个提议,能否以主权换治权?即中国拥有香港的主权的前提下,英国政府掌握香港的治理权。

邓:很抱歉,撒切尔夫人。中国必须拥有香港的主权,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撒:你的态度很坚决。现在香港经济发展十分繁荣。中国政府在收回香港后,能保证香港的繁荣吗? 邓:中国政府有责任,也有信心建设一个繁荣的香港。我们也很愿意请英国政府帮助我们收回香港。

撒:我对此有谨慎的乐观。

邓:撒切尔夫人,我想对你谈几点:首先,应该明确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主权。如果在1997年中国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其次,我们对贵国在福克兰战争中坚决维护主权的方式表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我们两国北方都有强大的敌人,此时维护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至关重要。还有我对贵国在福克兰战争中孤军奋战,经历再大损失也不放弃的精神表示同情与敬佩。

撒:我回去后将派代表团来与贵国具体进行香港问题的谈判。

邓:很好,我们在北京等你们来。(握手。主持人介绍,撒切尔夫人出门走下台阶的时候 摔了一跤。扮演撒切尔夫人的学生模仿摔跤的动作。)

学生主持人:大家也听到了,撒切尔夫人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设想。但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政府阐明了“中国必须拥有香港的主权,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的基本态度。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关于香港问题。(学生主持人边演示课件边介绍)经过两年多的谈判,1984年12月中英两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政府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在1997年7月1日“东方明珠”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学生主持人:香港回归吸引了世界上众多媒体的报道。下面请大家收看香港凤凰卫视关于香港回归新闻特别报道 一学生扮演凤凰卫视记者,上台):(开场白)大家好,你现在收看的是凤凰卫视香港回归特别报道。激动人心的时刻刚刚过去,想必广大的香港同胞一定和我一样有很多感触。现在,就请跟随我的镜头去大街上了解一下香港市民们现在的心情。

(学生记者现场采访,班级学生扮演市民)

记者:(走向学生一)你好,我是凤凰卫视记者,请问你是学生吗? 生一:是的,我是中学生。

记者:香港现在已回归祖国的怀抱。我想你作为香港未来的主人一定感受颇多吧? 生一:首先我感到十分高兴。历经这么多风雨,香港终于回到母亲怀抱。我们都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记者:那你今后有去大陆学习深造的意向吗?

学生一:是的,我向往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内地名牌大学。

记者:预祝你梦想成真!学生一:谢谢。

(二)澳门回归 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展示回归过程及图片。(组织分组讨论,三分钟后各小组推选一位同学起来发言,结合发言情况评价各小组表现,再用幻灯片展示答案要点)问题一: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结合材料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前提条件: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关键因素: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 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准备工作: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问题二: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岛,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比较两件大事,谈谈你的主要感想。问题三:中国政府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有何重大意义?(1).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2).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世界--为解决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三、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望

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全面复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海峡两岸人民在“一国两制”方针的基础上日益达成共识,两岸关系有了新发展。将台湾问题分作隔绝-——暖风——寒流——契机四个时期 1.隔绝:提供蒋氏父子照片。指出他们也坚持一个中国。

2.暖风: 年份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 大陆停止了炮击金门,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7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1987年台湾政府迫于形势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1991 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海协会和海基会进行广泛接触和对话 1992 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此即著名的“九二共识” 1993 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1995 江泽民同志针对两岸关系问题,提出八项主张

3.寒流:展示李登辉和陈水扁的照片与“台独“言论。提出设问:影响和平统一台湾的阻力是什么?(一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猖獗)但他们的图谋遭到全体中国人的强烈反对。展示一组反台独的图片。师生齐读胡锦涛发表的对台讲话: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紧接着提出问题,我们队台湾问题的立场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为什么?(针对的是分裂主义和外国干涉势力)4.契机:展示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的图片。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005年4月29日下午, 举行“胡连盛会”。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同年5月7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南京中山陵发表话。

教学反思

让教学在高潮中结束,会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余,更好的体会光中先生的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心愿。我们相信,只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不远的将来两岸一定会实现统一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突出重点问题“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和难点问题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认真设计了层层递进,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学生感兴趣能解答的问题,适当穿插师生的互动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求知精神,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载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四-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四-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22课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第22课 美国南北战争 〖课程标准〗 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要内容,理解美国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22课教案

    师:同学们,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有很多标准,其中一个是记忆力。我想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可以么? 生(齐):可以。(跃跃欲试地) 师:我说一个句子,只说一遍,看看谁能够记住。 (教室里很安静,学生......

    22课新教案

    课前游戏: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名著?通过读名著,你又认识了哪些人物?那咱们玩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怎么样?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手摇鹅毛扇。(诸葛亮) 红脸庞、长胡须,相貌堂堂,威风......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案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主备人: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2. 过程与方......

    第22课_新中国的政治建设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情况,新中国的诞生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第22课_北方的民族汇聚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是有自身的规律,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

    欧洲风情--教案

    音乐课《欧洲风情——桑塔露琪亚》教学案例 教 材 分 析: 1、《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

    欧洲西部教案

    第六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西欧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 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目前经济发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