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 第3-4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9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课文。
2.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题: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过程与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亡羊补牢》。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
牢:关
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 “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
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
—(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
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
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七 作业
1.比一比 再组词
悔()
叼
屈
隆 梅()
叨
窟
窿 2.背诵这则寓言。
3.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第二课时
课题: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过程与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过程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 练习口语交际
1、观察书上的图: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七 作业
1、听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课题:10 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法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法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
3、认读生字词: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
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ēng,不要读成gèng。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并归纳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2)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法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朗读感悟,解决难点
(一)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几自然段?(1——4)
1、指名读1—4自然段。
2、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看到的那只大雁的?(用“
”画出来:一只、慢慢的,边飞边鸣)
3、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更羸的话中用了“只要„„就”,表达出更羸的胸有成竹,所以读时语气要肯定。)
4、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如果是你,你相信更羸的话吗?
5、指导朗读:更羸虽有把握,但态度谦和。魏王的话要用不解和疑问的语气来读。
6、齐读1—4自然段。
(二)师:更羸到底有没有将大雁射下来呢?哪几自然段告诉我们?
1、齐读5、6段。
2、更羸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怎样?哪些词写出拉魏王吃惊的程度? 句子对比: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掉下来。(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
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3、指导朗读:突出两个“直”,突出“啊、大吃一惊、真有、这样”
(三)师: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1、默读7—9自然段。思考: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每一句话讲什么?(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
2、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出的结论。
4、语言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因为--------,所以---。
5、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三
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3、难字书写指导:
“弓”是独体字,笔画是3画;
“魏”是17画,第14画是从“田”字里面通下来一撇,第16画是“ “雁”字,“厂”字里边是两个单人旁,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4、书写练习。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同步练习。五 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课题:11 画杨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情感态度价值观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生字词,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指导朗读要点: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2)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
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读一读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①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②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③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
“叮”和“钉”、“订”;“幅”和“福”、“诲”和“悔”;“晌”和“响”
3、书写点拨:
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
肃:笔顺:
悉:上部不是“采”。
四、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
课题: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2、相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课题: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过程与方法: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2.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
知识与技能: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过程与方法: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 :
1.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2.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课题:习作
知识与技能: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过程与方法: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2.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课题:修改习作
知识与技能: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过程与方法: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课题: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知识与技能: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过程与方法: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 :
1.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2.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课题:13 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句子的意思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在阅读时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加深体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名言、谚语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名言或谚语。
2、导入:多少名言,多少谚语,都说了同一个意思:时间如此珍贵,应该珍惜时间。但实际上,人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不同的,对时间的态度也有着千差万别。今天我们要读的《和时间赛跑》中的“我”是怎样认识时间、对待时间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指导读好难读的段落。
3、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外祖母去世,爸爸和我谈话;观察太阳的变化;观察小鸟飞行路线;和太阳赛跑;和作业赛跑。)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牵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5、联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1-5段
1、默读1—5小节,说说这部分讲了几层意思。
2、指名读一、二两段。
(1)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
(2)这部分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请大家合作解决,如果仍有困难,请提交全班讨论。
(3)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采用“读——悟”法来自读自悟)
(4)指导学生用“持续”“与其„„不如„„”造句。
(5)从一、二节中找一个词来概括这部分的感情基调。(忧伤)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朗读。
3、齐读一、二两节。
4、默读三、四两节。
(1)画出你最难理解的句子。(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先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样解释的?
(4)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平时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四两节。
5、自读第五节。
(1)说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 梭”等谚语的意思。
(2)你在平时课外阅读中还收集了哪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成语?全班交流。(3)“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6、说说看,你平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今后,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重点:
“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
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男女合作朗读1—5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
1、过渡:“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我”在生活中有意观察,通过观察又有了新的认识。
2、自由朗读6、7自然段。找出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
(1)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2)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3、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及亲身体验来谈理解。帮助理解:
(1)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想再重新过一次吗,这种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时间流逝的无情)
(2)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时间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谈出来。
4、小结:时光一旦过去了,将不再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
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着急和悲伤,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
5、自由读第8自然段。
(1)想想作者如何“和时间赛跑”,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讨论理解这句话)
引导:当‘我’跑胜太阳提前回到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
(2)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着急”和“悲伤”的情绪,主要体现在“太阳落山”“鸟儿飞翔”这两个自然段中。“高兴”和“快乐”的心情,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文中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和太阳比赛谁能更快地回家,结果“我”跑赢了太阳;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了,“我”跑赢了时间;读三年级时就做五年级的作业,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再读读写“我”的感受的句子,体会“我”跑赢时间的快乐心情,这时,朗读的声调略高些,速度略快些,朗读中要有一种跑在时间前面的喜悦。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认读,指正字音。
2、生字组词练习。
四、自由读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受益无穷的喜悦。
五、齐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的感受融会到读书中
六、介绍林清玄的背景,激励学生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取得 成功。
学生先介绍,师补充介绍:林清玄
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省高雄市人,1953年生。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至今已出版完成100多本著作。他擅长写生活体验,从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着笔,以优美质朴的语言表达,文笔流畅清新,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七、拓展练习:
1、出示两道数学题:
(1)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有多少小时?
(2)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
2、写出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段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自己原来怎样对待时间,今后又将怎样珍惜时光,和时间赛跑)
练习写生字
“赛”的中间部分是三横,不是两横;
“疼”是病字旁,不是广字旁;
“忧”的右边是“尤”不是“龙”,不能多写一撇;
“赢”的几个构成部分要仔细观察,摆好位置;
“益”的上半部分是“
”,不是“兴”;
“若”的中间部分是“
”,不是“十”,要同“苦”字区别开来。
八、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故事等。
板书设计:
13、和时间赛跑
忧伤 —————— 自豪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课题:14.
检
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
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
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二、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4、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5、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6、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
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教学过程:
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三、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材:
学科: 学校:
执教教师:
课题:15. 争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 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情感抬价值观: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
含 义。教学过程:
1、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弄脏本子
“我”
争吵
克莱谛
重归于好
教材:
学校:
课题:16绝 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科:
执教教师: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绝招”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桌议论理解题意)
2、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四、全班讨论交流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引导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3、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六、扩展延伸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招,平时有过像课文描写的那样的比赛吗?有兴趣的可以写一写。
教材:
学科: 学校:
执教教师:
课题: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教你学一招”,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过程与方法:
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情感态度价值观:
互教互学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交际兴趣。教学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前,详细布置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二、创设互教互学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交际兴趣。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如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
2、说说自己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本领,再说说自己的“招”好在哪里,有哪些独到之处。
三、示范交际。
1、一个同学教,一个同学学;
2、扮演记者,对某个学生进行采访。
3、然后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活动进行评议,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内容:
4、你准备教别人哪一招?这一招好在哪里,是怎么练成的?
5、提醒学生交际时要注意的问题:不但要讲述清楚怎么做,还要解决学本领的同学提出来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四、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
五、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和表演,大家共同评议,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本领最拿手。
六、建议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以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
课题:【习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肯定学生积极好学的精神,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过程与方法: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习作提示,并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地告诉别人。
第二篇:苏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教案第三四单元
8、蒲公英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中上面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多音字。
3、读懂课文的内容,懂得在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生字词,朗读课文,读懂太阳公公。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学案: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提示课题。
1、出示蒲公英的图片。看图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教学生字:
降
二、自学质疑。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利用课后生字表或书后查字表认识这些生字,并将这些字多读者几遍,读准为止。
(2)同桌合作交流认识的字。方法可多样化,可以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肯定交流教学的好办法。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的同学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3、整体感知
(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的,请写下来。教案:
三、交流展示。
1、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
嘱咐
迷惑
湖泊
泥土
两颗
黑黝黝 宝贝
富翁
干死
茁壮
波光粼粼
2、指导读长句:
3、指名读课文。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了本课生字,认识了二类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读准多音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新课。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做什么?
3、指导朗读。
指图1
小朋友们,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怉。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也许要到天涯海角。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1自然节用什么语气?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a)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b)读后指名回答。c)理解词句。d)指导朗读。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a)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的话,有什么不同的说法。b)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目。c)理解重点词句。
出示:①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主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
指导读好这句话。
②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另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里去。“板书:欢乐”
指导读好这句话。
(四)细读四自然段。
a)过渡: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说法和做法各不想同。它们的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教学第4自然节。b)指名读第4自然节。
说说几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
c)结合上文进一步理解句子意思。d)指导朗读第4自然节。巩固练习案:
五、用“可爱”“亲切”造句。
1、指导用“可爱”造。
(1 说说哪些东西可爱。
(2 告诉学生我们可以说什么东西可爱,也可以说可爱的什么怎么样(3 练习口头说话。(4 学生练习写句子。
2、指导用“亲切”造句。
(1)引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亲切”的意思及应用范围。(2)练习说话,写句子
六、课堂练习。
1、读下面的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2、多音字组词。
3、加偏旁组词。
课后反思:这是一篇童话,学生很愿意去朗读它,但是从初读课文发现我们学生缺少概括能力,需要在以后课程中加强训练。大部分同学明白了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但有些同学看法有点不同。“惑”的写法还要强调横,注意湖泊的“泊”读音。
9、三袋麦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教学生字词。
2、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案: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特别喜欢看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想不想看啊?
板书:三袋麦子
2、提问: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自学质疑、交流展示。
1、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词语,自己想办法理解,2、检查自读。
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相机正音。麦子
馒头
烙饼
食品
一份 保存
防止
搬到
拜访
告诉
开心
太棒
迫不及待
兴奋 憨厚
聪明
3、请大家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评价一下读音。
4、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它们都是描写哪个方面的呢?
5、指名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之后,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吗?(出示填空题)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小猪();小牛();小猴()。
课后反思: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一、出示第一段。
1、指名读。
指正读音“礼物”、“麦子”。指名小组读。
二、教学第二——四段。(1)、那对这礼物,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对待的?谁先来读小猪这一段。指正读音“迫不及待”、“烙饼”、“馒头”。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谁再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
(2)、那小牛怎么做的,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导读词“蛀zhù”、“霉
méi”。谁再来读这一段。最后一句听老师读。谁再来试一试。
小猴呢?第四自然段谁来读。(1)指正读音“种下地”、“麦种”。(2)放到句子里谁再来读。
三、教学第五——九段。
(1)、出示段5,谁来读。指正读音“拜访”。指导读句子。
(2)、读读第六自然段,土地爷爷到小猪家知道了什么? 指导读词“憨厚可爱”。小组读段。
(3)指名读段7。指正读音。
指导理解“仍然”一词。(4)指名读段8、9。
指导读生词。
把词语放到句子里谁再来读。
四、迁移应用、当堂作业。
土地爷爷把一袋麦子又送给了你,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五、完成习字册。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完成《补充习题》。
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课后反思::这篇童话故事学生们喜欢一些,但是生字练习中发现,学生们的拼音掌握情况不太好,所以又多上一课时进行巩固。课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中反映有些学生的朗读感情还不到位。
10、哪吒闹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本课“件”“混”等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随即”“胡作非为”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并教学哪吒不畏强暴、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
4、能按一定的顺序,比较生动地讲述“哪吒闹海”的故事。教学重难点:
1、教学生字词。
2、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3、了解哪吒闹海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体会人物的品质。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学质疑、交流展示。
1、了解角色,激情生趣。
出示画有哪吒的投影片: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板书)哪吒。谁会读?提示“哪”是个多音字,在这儿念“né”。图上的哪吒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谁曾经听说过哪吒的?对他有什么了解?
二、初读了意,读记字词。
你最希望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而知道什么?大家赶快打开书本,带着自己的想法将课文认真地读一遍。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1、教学生字词。
投影:件
混
晃
叉
砍
即
扔
抖
胡
摇晃
机灵
随即
火焰
气冲冲
水晶宫
胡作非为
兴风作浪 哪吒
捕鱼
洗澡
捉拿
混天绫
乾坤圈
称霸一方
嗷嗷直叫
⑴同座位之间互相读,看谁认识生字词的本领最高。⑵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认读生字词。(“晶”“晃”“扔”是后鼻音;“砍”是前鼻音;“叉”是翘舌音;“机灵”的“灵”是边音,读轻声。)
⑶学生练习读。谁来试着读一读?(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可以跳过去)⑷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认读生字词。
2、自由放声读课文。思考: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注意读准生字词,把句子读通顺。)
3、学生交流思考的问题。
课后反思: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会读、会写本课“件”“混”等9个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随即”“胡作非为”等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先各自将第一自然段读一读,然后在小组间说说你觉得哪吒大闹东海的原因是什么?组员互相交流、补充,形成小组的理解。
2、全班交流: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本小组的理解,小组组员可以作补充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不同的想法或进行不同的词句表达。
3、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哪吒为了老百姓敢于同龙王父子作斗争的精神。指名朗读。
二、教学第二——四自然段。
过渡: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哪吒闹海的?认真读二-四自然段,边读边圈画。读完的在小组间交流、讨论。
1、教学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画出表示哪吒动作的词语。表演这些动作。这些词和课题中哪个词儿联系十分紧密。
指导看图:图上人分别是什么样子的?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吗?
2、教学第三自然段。
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回答:这段话有几句话?
全班交流体会:课文中的哪吒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讨论、交流、读懂课文,了解人物特点和品质。)机 灵:着重体会哪吒在同夜叉和龙王三太子打斗过程中的动作进行体会。(“闪”“取”“扔”)
3、演一演。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1、默读。思考:哪吒与三太子的战况如何?
画出关键词语,练读。
2、“嗷嗷直叫”是什么意思?哪些词语说明了三太子来势凶猛,那么哪吒是怎么对付的呢?请读读第3、4、5三句话。
指名说。板书表示哪吒动作的词。这些动作可以看出什么? 那三太子死后怎么样?(板书:现出原形)
四、教学第五自然段。
1、齐读,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理解“胡作非为”。
2、小结:这一自然段写哪吒闹海的结果,真是大快人心哪!
3、齐读课文。
五、巩固练习。
1、完成《习字册》上生字词的描红练习。
2、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混(hún
hùn)天绫
夜叉(chā
chà)明晃(huǎng
huàng)晃
哪(nǎ
né)吒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第三自然段)
4、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钻出来(zuān
zuàn)
斧头(fǔ tou
fǔ tóu)
5、在这段话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
灵活()
6、全段共有()句话。第二句话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
六、拓展延伸。
1、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
2、找一些神话故事读一读。
课后反思::本节课提前做了朗读检查,发现学生预习工作做好的话,上课的效果也会比较好,这一点在巩固练习的习题中也发现了。
练习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字词句综合练习。
2、通过训练了解一些植物传播的途径。
3、通过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句组织能力。
教学重难点:区分“漂流”与“漂浮”在文中的意思。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中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第一部分。
师: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挺有趣,你想知道吗?自己读一读下面的短文吧。(2)范读。边听边想:“漂流”和“漂浮”的意思有区别吗?“重新安家”是什么意思?(3)小组教学。提出所遇到的疑难,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可从“流”和“浮”,以及联系上下文来分辨区别。椰子树种原来在什么地方,现在又到了什么地方?)(4)指名说,汇报,教师总结:“漂流”指漂在水面随水浮动;“漂浮”就是指漂的意思。(5)说说椰子树是如何传播种子的。第二部分。
出示插图:仔细看一看图,你能说说图上画的各是什么植物吗? 指名说:蒲公英、苍耳、豌豆和葡萄各是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的? 练习:根据答案用线连起来。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第三部分
指名读题,弄清要求。自由说(要求:说清楚)小组交流修正。(教师巡视指导)大班交流,互相借鉴。用几句话写下来。
指名及时评价,及时修改。作业: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后记:通过教学,学生知道了植物种子的传播,其次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几个上下结构的钢笔字。读读背背成语与儿童诗。
教学重难点:写钢笔字的时候指导要摆好字的结构。通过查字典、联系字意,了解成语所表达的意思。能背诵成语、《晨牧》。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认读要写的字 指名说:它们是什么结构呢?
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怎么写才好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发现”吧:要使这几个字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二、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同,并进行矫正性训练。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教学第一部分。
指名读,让学生弄清练习要求。(一读二背)
指导读准字音:自由读,“小老师”领读,并提醒易读错的字;指名读,分组读。分组合作教学,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师生评点。练习:自由练读背,同座位练习互相背诵。反馈:集体背诵,指名背诵。
2、教学第二部分。
出示《晨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正音;教师范读,请学生想想诗意。结合插图讲解:这是写农村孩子早晨上河沿放鸭子的事。
放录音,将诗中描绘的几种声音在课堂上再现,请学生边听边想象。练习:自由练背,同座位互背。反馈:指名背诵,齐背。
四、作业。
背诵词语、儿童诗。
教后记:八个成语多是通过动物来描写的,学生有兴趣背诵。《晨牧》描写的是农村孩子早晨上河沿放鸭子的事情,对我们这边的孩子很有吸引力,因此教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学会求救。
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遇到意外会自救或求救。
指导学生求救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洁。告诉学生遇到意外不要慌乱,要沉着镇定地开动脑筋。
教学重难点:知道遇到意外会自救或求救。
求救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洁。
教学过程:
一、审题。
教师谈话,揭示话题:学会求救。学生白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二、指导。
指导观察插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意外的事件,人们是用什么方式自救或者求救的。
三、讨论: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意外事件?遇到意外事件,采用哪些方式可以自救或求救?应当怎样自救或求救?
四、教师总结:遇到意外的事件不要慌乱,要镇定沉着地开动脑筋,审时度势地想办法,求救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洁。
五、练习。
(一组学生上台表演了火灾时的自救)
1、小组合作:模拟一次意外事故,自己怎样自救或者求救。
教师巡视:有重点地进行指导,注意发现较好的小组,让他们准备在全班表演。反馈。
2、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表演的内容,尽可能照顾那些胆子不大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练习说话。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3、请小组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请同学上台表演。
4、总结。
教后记: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意外事件,人们是用什么方式自救的;然后,让学生自己模拟遇到一次意外事件,自己怎样自救或者求救的。通过活动,学生对于如何自救或者求救有了更深的理解了。第八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斗争精神。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教学准备:
图片、文字投影片。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
信心 失败 抵抗 战斗 招集 动员 侵略 成功 打仗 受伤 并且 磨房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注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侵、信”是前鼻音。多音字:几(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1个多音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一)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主人公是谁?(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交流。热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英勇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
1、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不是)
2、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读第二小节)(“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1)什么意思?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几乎失去了信心: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2)看图听读思考: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心?
(1)默读第三、四小节。思考:A 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 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出示三句话反复朗读体会
[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网破了,丝断了”?(师小结:作者用词准确、有序,先后是不可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准确、有序、不可颠倒呢?
C、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讨论: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感动极了”)
(4)王子为什么感动?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
(“猛得跳起来”、“喊道”)
(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写什么呢?
(同桌讨论后交流)
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因为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和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因此前文用到了“几乎”这个词语)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示。(有志者事竟成)
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磨
几
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课外
选字组词(参考上)
板书设计:
11、第八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
课后反思:学生能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了课文内容,弄懂了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到了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卧薪尝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重、难点:会用“建议”造句。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讲述故事。
1、板书课题:卧薪尝胆。领读课题。
简介“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后来,他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从刚才讲的故事里,谁已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的“卧”、“薪”的意思?
(卧:睡。薪:柴草)“尝”呢?(用舌头添一添或吃一点儿试试。)、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学生查字典对照。)
二、初读指导。
1、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
(3)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3、本课生字词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1)查字典了解:奴仆、谋臣、万般无奈、后患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免除、建议、表示、骄傲
(3)一般了解:会稽、勾践、夫差
4、出示生字:吴勾践示谋臣免患议
(1)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办法请提出来!
(2)如有学生提出“谋”是“”和“某”,“践”是“足”字旁加上“线”的右半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能主动识字。
(3)“臣”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后一笔是竖折。5、写字指导。
(1)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
(2)践,左右结构,要写的紧凑。
(3)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后一笔竖弯勾,弯勾部分要向外延伸。
(4)用钢笔描红。
三、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课后反思:学会了本课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大部分学生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吴国谋臣后患免除勾践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几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
(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越王“卧薪尝胆”的有关句子。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
(1)指名读:“晚上,总要……尝尝它的苦味。”
(2)找出句子能解释“卧”、“薪”、“尝”、“胆”四个字的词语。
(“卧”,睡;“薪”,柴草,“尝”,尝尝;“胆”,苦胆)
(3)越王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①通过“白天”、“晚上”、“每顿饭前”理解“时刻不忘”。
②理解“总要”,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贯这样做。(板书:卧薪尝胆)(4)“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
过渡:他所受到的耻辱指的是什么?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复述。
(抓住越国打了败仗之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写越王勾践受屈辱的句子画出。
(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来推磨,受尽屈辱整整干了三年)(3)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没有详细写,只选了穿、住、做三个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
(5)怎么理解“受尽了屈辱”?(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时间长:三年)
4、“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1)齐读第五自然段。(越国转弱为强,终于灭掉了吴国)
(2)体会“终于”的用法: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到最后取得成功或胜利,用“终于”。不能突如其来地使用它。(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
5、漫谈: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法。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3、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课后反思: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较好能讲述故事的内容,会用“建议”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夫人 只好 推磨 当奴仆 要求 夫差 一只 磨难 上当 总要
2、简要说说“臣薪尝胆”的意思。
二、练习讲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两千多年前长江下游);
(2)会稽战败求和(越王表示愿当奴仆吴王答应勾践要求);
(3)勾践受尽屈辱(穿住做三年);
(4)勾践卧薪尝胆(白天晚上睡在挂苦胆尝);(5)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相机指点。
三、质疑问难。
(1)“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是怎么一回事?
(2)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讲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出的是什么奇兵?
对上述问题,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启发学生课外读《史记》(白话本),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详细经过。
三、指导造句。
1、找出课文中的原句: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2、理解“建议”的意思。
3、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建议”?
4、练习口头造句。
5、指名造句。
四、作业。
1、用“建议”造句。
2、继续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课后反思:能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
1、出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领读“听诊(zhen)器(qi)”。讲:“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估计会提出下列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
3、板书:雷奈克。教生字:“克”(ke),领读。
简介雷奈克医生:法国医师。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采用听诊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许多体征,改革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还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4、让我们认真研究课文,弄懂大家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
二、补读指导。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生字词有:肺结核、疾病、内脏、思索。
领读后,教者讲:内脏(zang):人或动物胸腔和腹腔内器官的统称。包括心、肺、胃、肝、脾、肾、肠等。
肺(fei)结核(he):慢性传染病,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俗称痨病。
2、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提出生字词: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胸腔。领读后,问:哪些词语的意思不需要老师讲?(不必老师讲的: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
教者讲:胸腔:(指着人体具体部位,大略地讲)体腔的一部分,是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膈膜和腹腔隔开。心、肺等器官都在胸腔内部。
3、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生字词:分析、效果、喇叭状。
(1)教者联系课文内容讲:分析:根据了解到的病人的情况研究,找出病根所在。效果:(用空心木管听诊)产生的结果。
(2)联系插图讲:喇叭状——像喇叭的样子。
4、集中揭示生字词。听诊器雷奈克思索木棍分析肺结核喇叭状沿着效果胸腔跷跷板疾病内脏一枚
(1)领读,对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2)讨论:怎样记住生字字形?
①熟字换偏旁:
核:“该、孩”去掉左偏旁加上“木”字旁。
状:“壮”字去掉“士”,换上“犬”。或“伏”字去掉“亻”旁换上“丬”。
效:“郊”字去掉“阝”,换上“攵”。棍:“混”字去掉“氵”,换上“木”。沿:“船”字去掉“舟”,换上“氵”。索:“素”字去掉上面的“”换上“十”加“”
②部件法析:记住“木”和“斤”;克:记住“十”、“兄”,或“古”、“儿”。③歌诀法:诊,左边“讠”字旁,右边“人”三撇(彡)。(3)教者提醒:肺,左边是“月”字旁,右边是“巿”(fu),四笔写成,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
三、写字指导。
特别提醒:
1、“郊、析、核、棍”等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让右:“交”和“木”做偏旁时,“捺”都要改为“点”,以保证整个字写起来紧凑。
2、肺,左右结构。右边部分“巿”的第一笔是横。
3、沿,右上方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没有钩。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课后习题3:读一读,再抄写。
3、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学生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思索木棍分析效果形状肺结核
2、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
木()讠()月()氵()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写雷奈克医生能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留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不妨开展争论,最后教者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归纳本文最重要的一个词语是“整日思索”)
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
(1)难过:这个词表现了雷奈克作为一个医生,把救死扶伤当做自己的天职,看到许多肺结核病人痛苦地死去时的心情。这种心情是他能发明听诊器的动力。
(2)整日思索:雷奈克所以能发明听诊器,是他不断思考的结思。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看到两个男孩在跷跷板上玩游戏,他就能留心观察;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试验;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继续改进。(3)吸引:因为有了男孩做游戏的“吸引”,他才会去听、去试验。
(4)又发现:雷奈克医生不满足现状,继续研究,继续改进,才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中,“难过”要读得低沉,“整日思索”要读重音,速度较慢。
(2)第二自然段。
出示下面两组句子,读一读,看看区别在哪里。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上句句末用的是感叹号,下一句用的是句号。读上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读上一句,要把两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激动、兴奋的语气读出来)
3、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1)讨论: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分哪几个阶段?(板书:难过——思索——启示——试试——又发现)
(2)轻声读两个男孩玩跷跷板的情节,回忆并口述,同座对说。
(3)复述雷奈克试验的情况。
(4)看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雷奈克用喇叭状的空心木管靠着病人的胸腔仔细听)(5)指名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带点的词语在什么情况下用,讨论后教者小结:
①“如果”是假设某种情况成为现实,“就”是产生的结果。②“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三、作业。
1、练习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搜集发明家的小故事,开个小型故事会。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默读课文,学习较好的能够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大部分学生复述的过程不够具体。附板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思索——启示——发现——做成
第十一周:11月14日
习作4
教学要求:
1.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2.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课前准备:
1.课本插图投影片。
2.例文录音。
3.带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记录或拍摄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草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草——高矮颜色(板书)
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花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花——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
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四、迁移仿作。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
2.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示。
(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摄的角度,说说为什么画这些、拍这些。
(4)学生评议,说图意。
(5)指导学生写稻田。
A、幻灯投影稻田图片: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呀?
B、学生自由练说。
C、指名从不同角度说。
D、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一望无际颗粒饱满
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非常壮观。
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骄傲的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强壮!
(6)写好图上其它的景物,丰富习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他们的表情如何?那轰隆隆响着的应该是收割机吧!我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簿里好吗?(7)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8)指名说,评议。
(9)学生写草稿,师生评议。
(10)学生誊写习作,自主展示绘画、摄影作品和习作。
课后反思:大部分学生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而是想到啥就写啥,抓不住主要景物写。
板书设计
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颜色
野花——颜色名字
蝴蝶、蚂蚱——动作
练习四
教学要求:
1、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4、说说写写——留言条。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撇”。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美丽秋景图。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图,想不想学习和它有关的词语呀?这些词语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翻开书,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谁准它?
(3)自由读: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串表现的情景。
(4)小组合作练习:在小组里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有味。小组推荐同学读给大家听。
(5)评议。
2、第二部分。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情景。
(3)学生自由确定作画方法(独立、合作),完成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举办“小画展”,在展示自己的图画的同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共评,选出“小画家”。
3、第三部分。
(1)审题:指名读。
(2)你知道哪些诗是描写秋天的?能吟一吟吗?(3)能把你们吟诵的诗句和你们画的画联系起来吗?
(4)写一写。
二、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指导观察:它们是什么结构呢?左右两部分都有一个相同的笔画,是什么?
3、怎么写才好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发现”吧: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写得长些才好看。
4、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驾结构和布局。
5、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6、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课后反思:学生不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写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题目的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指名复述《卧薪尝胆》。
(2)自由读,要求能边读边联系课文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组学习:理解、交流自己的认识和发现。
(5)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忍辱含垢:垢,耻辱。忍受耻辱。以曲求伸:意为尺蠖(huo)弯曲身子,是为了向前伸展。比例以退为进。
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催人奋进:促使人奋勇前进。
羽毛丰满:比喻力量已积蓄充足。
(6)练习读背:自由读背、同座位互相练背。
(7)反馈:指名试背,齐背。
(8)说一说你曾经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成语。
3、教学第二部分。
(1)自由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体会这些名言警句强调了什么。
(3)讨论: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对难点进行讲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自由练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韵味来。评议:引导学生评议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
(5)练习背诵:自由背诵。
(6)反馈: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意:今天我们学生“斜撇”和“长撇”的运笔方法。
2、教师书写斜撇和长撇,指导运笔方法。
斜撇,从竖中线稍右起笔,向左底角线撇出,笔锋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学生练习写斜撇。
长撇,起笔同悬针竖,下行到横中线下向左撇,提笔出锋,悬空收笔。学生练写长撇。课后反思:大部分学生能熟记词语,词语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说说写写。
1、审题。
(1)揭示说说写写的话题:学写留言条。
(2)学生自读范例。
2、指导。
(1)教师谈话:“留言条”就是用书画形式留下要说的话,一般是离开某个地方或某个场所时留下的。在生活中经常需要写“留言条”。
(2)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写留言条,写留言条应该注意什么。小组内讨论。
(3)汇报交流:写清给谁看的,写清留下的话,还要写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时间。(4)指名说格式:
①先写条子留给谁,称呼要顶格写。②再写具体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③最后写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边写。再另起一行靠右写日期。
(根据自己留言的内容,同桌互说,并纠正。注意礼貌用语)
3、打开作业本,试写留言条。(注意格式)课后反思:大部分学生搞不清格式。
第四课时
继续学习写留言条
课后反思:仍然有个别学困生学习写留言条的格式不对,有时把内容写错。东方之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倾听”、“闪耀”口头造句。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能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香港。
1、出示香港图片,让学生简要介绍香港。(香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在她的身上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早在1842年香港被英国占领,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到祖**亲的怀抱。如今的香港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
2、板书课题:14 “东方之珠”
二、交流展示:
1、交流课题相关问题:(1)人们把香港比作什么?(东方的一颗明珠)表示人们对香港的什么感情?(喜爱)(2)香港为什么值得人们的珍爱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2、交流生字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
沙滩 浅水湾 倾听 沐浴 舒服 剧场 观赏 商店 闪耀 海豚 和煦 精彩 聚 集 溅落 繁华 璀璨 鳞次栉比 琳琅满目 举世闻名 人流如潮(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交流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和老师一起纠错。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总结每一小节的意思。(1)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繁华”,知道这一自然段总写:香港是祖国的南大门。(2)读二——五自然段
和煦:暖和。
沐浴: 本意是洗澡。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摩天大厦:很高很高的大楼。摩天,跟天接触,形容很高。
鳞次栉比:栉,梳子。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
4、读第六自然段
璀璨:光彩鲜明。
5、理清课文的层次(根据学案上的提示)
6、默读全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几个有特色的地方?
三、教学生字字形。
1.下面这些生字,哪些你们已经记住了?请介绍你的好办法。闹 浅 夜 服 浴 舒 剧 精 店 串 2.学生回答。
3.指导描红,师范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大部分学生能读通课文,学会了本课的10个生字,少部分学生还存在读不通课文的现象。
+
11月14日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第2单元测试题
姓名
学号
年级
班
拟题人:辛小燕
…………………………………………………装……………………………订……………………………线…………………………………………………
三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测试
质量等级
书写等级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犹如(yóu)水洼(wā)B.凌乱(líng)雨靴(xié)
C.钥匙(yuè)喇叭(cì)
D.歌韵(yùn)
辽阔(liǎo)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xiǎo
yuàn
jú
huā
pūzhe
(1)爷爷的里种满了,。
只要你从
石子的小路上走过,xiāng
wèi
身上就沾满了。
yán
liào
gōu
huà
(2)秋姑娘用五彩的在田野里
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3.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眼)疾(手)快
(面)红(耳)赤
(口)干(舌)燥
(1)
我发现所填的字都是 和人的身体部分有关。类似这样的四
字词语我还积累了: 眉开眼笑、手舞足蹈。
(2)为了让小表弟尽快明白这个道理,我讲得 口干舌燥。
(3)幸好他 眼疾手快 ,把花瓶接住了,要不然准摔得粉碎。
4.用“
\”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凌(乱 刮)(赠 增)送(寒 赛)山 排(例 列)
(丰 半)收(飘 漂)荡 放(睛 晴)规(则 侧)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天(高)云(淡)
大雁(层)(林)
(果)(实)累累
五谷(丰)(登)
(秋)(风)习习
(春)华(秋)实
(1)上述词语都是描写 秋 季的,请你再积累描写其他季节的词语。
春季: 草长莺飞 夏季: 电闪雷鸣 冬季: 白雪皑皑
(2)请你任选两个词语来写一段话。
示例:秋天来了,果园里果实累累,田野里五谷丰登,看着这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笑了。
6.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运用近义词替代法,我知道“明朗”的近义词是 晴朗 ,由此可知它的意思是 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2)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联系实际生活,可知 因为打碎花瓶害怕爸爸妈妈责备,所以内心不安 ,由此我推测“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仿写句子)
(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缩句)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课文回顾。
1.诗歌中的秋天,有景有情“ 一年好景君须记 , 正是橙红橘绿时 ”为我们展现了秋季果树的丰收景象;“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叶绍翁的思乡之情。
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 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 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3.《所见》一诗的作者是 袁枚。诗中点明“忽然闭口立”原因的句子是 意欲捕鸣蝉。
三、阅读天地。
进 山
秋天,是山里人的节日。
天一亮,我就跟阿爸到了山林。啊!到处都是野核桃、酸葡萄,地上满是五颜六色的野花。阿爸把几个像布娃娃一样的东西拔起来,放到篮子里说:“你不是要吃香菇吗?这就是最好的香菇,叫鸡枞。”忽然,我看到倒在旁边的枯树干上长着一簇簇黑耳朵,“哎呀,那不是木耳吗?”我几乎叫了起来。阿爸掰下一簇,笑着说:“对,木耳就是长在枯树干上的。”
我们爬上了一条坡,阿爸拿起小锄头,挖起一株绿苗说:“好肥的黄连啊!”阿爸告诉我,黄连是重要的中草药。山里可以挖到的中草药可多啦:灵芝、天冬、黄精……数也数不完。
走出山林,我望着那些高大的树木,喜滋滋地想:山里的宝贝真多呀!
1.联系实际生活,我知道了“五颜六色”的意思是 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2.短文采用了 总—分—总 的结构方式,主要从 山珍 和 中草药 两个方面来介绍了山里的宝贝很多。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阿爸拔起的像布娃娃一样的香菇叫鸡枞。(√)
(2)木耳是长在枯树干上的。(√)
(3)山里可以挖到很多的中草药,如灵芝、天冬、黄精、酸葡萄。(✕)
4.为什么说秋天是山里人的节日?
四、提示:写日记首先要注意日记的格式,然后按照要求写下生活中的发现。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书写时把字迹写工整,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哦,300字左右。
400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第6单元试卷
语文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试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我看拼音写词语。(10分)
àomìwǎnɡluchǎnɡkāizhuānɡjiɑɡōnɡnénɡ
()()()()()
zàntànxìnxiānɡtànsuǒyèmùshājūn
()()()()()
二、我会比一比,再组词。(8分)
曾()殖()悬()迫()
增()植()县()怕()
藻()警()较()恋()
澡()敬()校()峦()
三、我会给多音字组词。(6分)
四、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5分)
虽然……但是……只有……才……不仅……而且……
如果……就……即使……也……
1.()多读多写,写作能力()能提高。
2.这件衣服()合体,()漂亮。
3.()明天下雨,我()不去游泳。
4.()你的成绩再好,()不能骄傲。
5.王老师()病了,()她仍然坚持来上课。
五、我会重新排列句子,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直到我们叫她,她才发觉我们进来了。
()走了进去,看见王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批改作业。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小红来到了王老师的家。
()她连忙端来了茶水给我们喝。
()王老师家的门虚掩着,我们轻轻地推开门。
六、我会填。(6分)
久晴大雾必阴。,明天太阳红。
日落胭脂红。,无雨山没腰。
我还能写一句有关天气的谚语。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6分)
3.“其实”一词与第二自然段中的“”一词意思相近。(2分)
4.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2分)
5.选词填空:(2分)
比喻数字比较假设
第二自然段除了用外,还用了方法说明太阳很大。
6.太阳的中心温度真的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吗?为什么?(2分)
(二)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小白兔真可爱。两只眼睛红红的,真像两颗闪闪的红宝石。高高竖起的两只耳朵,不时地转动着。小小的三瓣嘴,吃起草来可神气啦!它的尾巴,短短的总是向上翘着。它的前腿短后腿长,走路总是一蹦一蹦的,像是立定跳远。
1.这段话共有()句话,是围绕第()句来写小白兔的()的。(3分)
2.作者写小白兔的特点是通过、、、、等几个部分的描写来表现的。(5分)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比作。(3分)
4.把你喜欢的一个句子写在横线上,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3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你想过吗?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请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要做到不写错别字,语句要通顺。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希望提供的三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试卷,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复习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复习内容:
本组教材以“热爱大自然”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篇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本组以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对待植物、动物的不同态度和做法,从而激发学生留心周围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复习目标:
1、复习学过的字词,通过会认字的认读、易错字指导,多音字、形近字区别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
2.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3.本组教材是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我们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复习准备:
1.学生准备积累描写保护环境的句子。
2.教师准备课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反馈预习,整体回顾: 1.通过了解预习,我发现这些同学做得较好。(出示姓名)抓紧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2、单元回顾: 学了第二单元,我们感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谁来说说第二组中有哪几篇课文组成啊?(生答)在这几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的翠鸟()的小姑娘()的村庄()的工人 作者通过对这些课文描写,告诉我们()。
二、复习生字词,出示字词
(一)复习生字:
1、自主复习中组长反映下面几个字音读错的较多。先自由读一遍 濒(bīn)临 跋涉(shè)骤然(zhòu)
2、复习听写中,错误最多的是这样几个字: 涉 裸 黎(1)说说错在哪里,生生提醒写时注意什么? 涉:右边不是少,学生容易多加点;“裸”的左边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
“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衣撇的“勿”。做重点指导 以笔顺为指导,以点带面说说记字的方法。(2)展示纠正
3、请同学来区分一下这几组:
(1)、司----饲 杆----秆 骤----聚
(2)、总结:可以通过区分字形或组词来区别形近字。
掌握好了生字,我们再来复习词语。
(二)、复习词语
1、比一比,再组词。
栋()部()温()葱()渔()练()陪()湿()忽()鱼()
2、在本组中我们还掌握了许多词语,你能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清-()廉-()()-罪()-偏 奖-()优-()()-恶()-懒 三.对比句子:
①翠鸟离开苇杆,很快地飞过去。②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找不同,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四、展示积累
(一)学习中同学们积累了很多优美的句段或诗篇,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按原文填空。
它的颜色非常,头上的羽毛就像橄榄色的,绣满了翠绿色的。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它小巧玲珑,一双 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 的嘴。
(二)默写诗句。
万壑树参天。(王维)
飞白鹭,啭黄鹂。(王维),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池上碧苔三四点。(晏殊)
五、语段理解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把描写翠鸟身体部位的词写下来。(3分)
2.把写颜色的词写下来。(3分)
六、作业
通过自主复习和课上交流,对本组课文我们回顾了这么多,相信下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了,快来试试吧!
一、听写
0
二、补充诗句。
①,竹溪村路板桥斜。(王维)②穿花蛱蝶,款款飞。(杜甫)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它的颜色非常,头上的羽毛就像橄榄色的,绣满了翠绿色的。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它小巧玲珑,一双 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 的嘴。
四、请你设计一条保护环境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