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离不开词句的理解(论文)陈丰武

时间:2019-05-15 03:3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教学离不开词句的理解(论文)陈丰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教学离不开词句的理解(论文)陈丰武》。

第一篇:阅读教学离不开词句的理解(论文)陈丰武

阅读教学离不开词句的理解

屯昌县屯城镇南甘坡小学 陈丰武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想要学习好语文,理解是离不开的,想要在学习中理解出课文或文章的主旨和内容,那就一定要先阅读通文章或课文,学生阅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针对性较强。

关键词:理解、联系、朗读、比较。

阅读理解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那么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也应把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作为语文基本功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同时也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确实,我们现在的孩子甚至于我们的老师阅读量太少,阅读的水平也不高。如果一个小学生对一个语段或短文都不能初步地分析,不能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那是十分可悲的,也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过去几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的阅读水平急待提高。本身由于各种条件因素制约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不可能比城里孩子多,可要是在有限的阅读条件下又不能好好地阅读提高阅读水平,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将是失败的,也将成为学生的悲哀。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词句理解的更不容忽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年级儿童理解词句的能力,才能提高阅读教学?对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加强字词句训练,打好阅读的基础。

字、词、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阅读之本,要是一个学生连起码的字词句关都不能通过,怎么可以打开阅读的大门呢?字、词、句又好

像小孩子手中的积木,不认识一个个的零件又怎么能把积木组装好呢?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重视的。我们不可以“忘本教学”,就好像“空中阁楼”一样危险。其中我认为最有效的就是抓好日常教学中的听写训练。

也许在很多教师眼中“听写”是并不起眼的,也是比较容易的,所有作业中也是学生正确率最高的。要是学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还可以反复听写直到符合要求。每当在开学初我就会反复强调听写的要求,我改变了以往只听写几个简单的词语的方法,在听写中有可能会让学生根据听写的词语造句、解释带点字,有时还需要写出整个词语的解释。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几个词语进行辨析,说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多义字组词或多音字组词。这样一来一次简单的听写就变成了一次综合的字词句的检查,学生摒弃了以往存在的一种侥幸心理,逐渐就会养成一种认真的学习习惯,对整个语文教学都非常有利。当然在听写之后教师要认真指导订正,因为学生的正确率不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积累的作用。几次下来学生的心中就有了一定的充实感,对听写也就产生了兴趣,端正了态度。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要是要经常鼓励学生,以免他们遇到困难而失去信心、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例如:我班的一个小组长一开始就对此有很大的看法,他说:“老师你把听写搞得这么复杂何必呢!”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他每次考试基础知识部分特差,以至于每次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经过我的几番个别辅导,他看清了听写的目的,慢慢习惯了我的方式。虽然学生们的听写本上再没有以前的分数漂亮了,可他们学

到的东西比以前多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班的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积累的重要性,我们不是为了分数而听写,要看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是啊,我们学习的目的不就是“积累”吗?

二、结合句子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结合语言环境是理解词句的重要方法。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多词只有在语段中,才能显示特定的意义。如理解《燕子》一课中的燕子为春天增添“生趣”一词,可联系下文,通过对春天里特有的植物的鹅黄色、嫩绿色、浅绿色、赤褐等多种具体色彩的感知,形成燕子对春天色彩很美、很鲜明的静态中添加了动态的描写印象,再经过介绍概括,就体现出“生趣”一词的意思。

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

词句是反映生活的。联系生活实际动用生活经验,去体会词句,往往能有效地理解书面语言。例如本学期的《三顾茅庐》中“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走上前去,轻轻的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叫童子不要惊醒先生,自己恭恭敬敬的站在台阶下等候。”一句中引导学生抓住“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这些词来体会刘备对待诸葛亮的尊敬以及求贤若渴的心情。再如“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先让学生先说说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说出这句话中什么比作什么,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来谈谈鱼儿与水的关系,结合刘备三请诸葛亮的事情,从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 的说出对机子的理解了。

三、通过朗读,理解词句。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对句子的理解最终是晓其理,悟其情,而朗读是调动情感的最好办法。因此,要注意读中理解、理解中读。例如对《荷花》一文中描述荷花荷叶的句子的理解就要注重朗读。朗读中,第一要注意体会“挨挨挤挤”“冒出来”“展开”“饱胀”“破裂”等词语的意思,第二想象这些词语所反映的意境,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通过朗读与想象的结合,就会逐渐体会到这些词句形象地写出了荷叶与荷花都有一种不可遏制的生命力,都充满了蓬勃向上的生机。在朗读时候,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要作必要的指导。

四、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词句。

用词与词、句与句的比较来理解词句是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由字形结构的比较到词句内容、句式的比较,使学生能够在对比辨别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教学中,对于意义相近的词语,可以在语言环境中辨析理解,体会词语在表达上细微的区别。比较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换说法比较。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很生动形象,毡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毡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在教学中,可以用换词法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

(2)扩句、缩句的比较。如《燕子》中“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理解这句话时,可以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去掉,用句子的基本成分比较,看看与原句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就可以体会到,原句中的那些附加语法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再通过对感情色彩的分析,就可以理解句子的深层意义了。

综上所述,仅仅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做法,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训练。如含义深刻的词句、结构复杂的句子,表现文章中心的词句,以及生动形象的句子等等,来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新教育》 :孙桂妹——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

2、《海南教育》:邢丽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新教育》:王景安——谈谈语文阅读教学的培养

第二篇:陈志武:不想谈政治但又离不开政治的生活

陈志武:不想谈政治但又离不开政治的生活

陈志武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

几天前,一位朋友转来给母亲的一封电邮,很是感人:

妈妈:谢谢您的关照。

我们一辈子不但不搞政治,而且总想躲着政治走。记得当年把我“弄到”自己一无所知和根本没有报考的政治经济学专业,我一百个不愿意,就是因为听到了“政治”这两个字。后来有机会转系又没有转,也是因为系里的政治辅导员谈话的结果。真正的结果呢?政治作弄了我们一辈子!现在每有机会读到这些文字就想与亲友分享,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这些有助于防止悲剧重演的历史教训,以我一蚁之力,加入推动历史车轮的行列。

您现在已是一个80岁的退休老人,还用得着战战兢兢吗?您如果愿意当个无知而自在的人,您为什么还要用计算机呢?为什么还要订杂志并到处找书读呢?我们由于胆子小,总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早就无知到顶了。可是我们几乎从来没有自在过。先前是由于制度的高压,后来则是习惯成自然地用“政治文化”来自律。您真的觉得这种生活自在好过吗?

早就听您提过李汉冲“反右”时自杀这件事(只是当时不知其名)。这也是我对“反右”很早就心怀不平的感性原因之一。记得大学修党史这门课时(1978年),为“右派”平反一事风声刚起。我以站在“右派”一边的执拗,执意偏废这门课,以得分全班倒数第一(80分)为荣。这就是我这种胆小鬼的政治勇气。

我一直希望您能把当年的经历写出来,为这个历史角落填补一个小小的空白。我知道您不愿意。但我仍希望您不要把这段经历限于您和父亲的恩怨关系。我相信父亲远远不是一个完人,但我也相信他是一个有正义感并为了他的正义感勇于牺牲自己的人。„„历史弄人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还历史原貌的责任。当然,我不能勉强您。

祝好!

2009.3.8.对好几代中国人来说,这些言语难以不引起共鸣,难以没有感触。从小,我们就被父母、老师、朋友一再告知,不要谈论政治,更不能研究政治。上大学选专业时,我的兄弟说,千万不要选社会科学,尤其不能选政治。有一位朋友的经历比我的更极端,他在北京读高中时,就写过哲学、历史论文。1982年考大学,他的工程师父亲命令他必须放弃这些敏感领域,只能学理科或者工科,后来他去了国防科大数学系。只是1983年暑假回家时,父亲发现他还是在看政治学、历史类书籍,一气之下,把他关起来痛打,直到他母亲跪下求饶为止。

尽管政治是不能敞开谈,也不能自由地研究,但是我们的生活又偏偏被不断政治化,被政治不断渗透,让你绕开政治还不行。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我们的生活历来如此,没有不政治化的私人空间?到底是什么逼着我们的生活只能上政治化这条单行道?

被政治不断渗透的生活

我的湖南茶陵农村老家是一个相对偏远的丘陵村庄,被两条山链夹在中间,离最近的县城有30公里。在上世纪50年代土地公有、生产与生活集体化之前,人们的生活很枯燥,但是真还没几个人知道政治是什么。不过,那也没关系,你如果选择不关心政治,政治也不会纠缠着你和家人,你照样能过着“不政治”的私人生活。

在我们那200多户人家的村庄,以前,有乡长、保长,这些是政治权力的代表,但他们的实际职责以抓壮丁、防反政府**为主,不涉及到村民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更不涉及到人们的婚嫁、家庭私生活。关键是从前,村里人最主要的生存基础———土地、住宅都是私人拥有,不掌握在乡长、保长手里。一些山地、森林归家族或宗族公有,但是,那种公有是基于血缘传承,而非乡长、保长能插手。生产当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如果年长父母还健在,那“家庭”可能是“大家庭”,要种什么粮食、种什么菜,或者是如何种、种好收割完拉到哪里卖,这些都是家里自己的事,保长想管也难。就这样,土地权划得清楚,生产权划得清楚,消费与销售权也划得清楚,私人空间有了经济基础的保障,政治难以侵入。

如果政治权力实在要介入,家族、宗族会第一时间出来保护。我们的村基本都姓陈,但分为五六家宗族,每族有自己的祠堂。本质上,这祠堂是将政治排斥在族人之外的核心机制,是民间私人空间的关键防线。逢年过节,族里人在这里聚餐、办宴席,做社交,也当然是强化族内凝聚力的场所。由于每个族有自己的家规,包括各辈分人的行为规范,一旦有哪家父母、子女违规,比如对长辈不孝,族长或其他德高望重者就在祠堂对其执行惩罚,通常是体力惩罚,或者被关在黑屋长久不给饭吃。亦即,祠堂也是族规的执行场所。

所以,私有土地、经济选择权加宗族祠堂,让村里人过上远离政治的生活。多少世纪里,在西安、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的朝廷可能改换了数次,但是,这些都没能将政治打入我们村庄人的生活。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土地被公有,森林以及其它资源被集体所有,生产也以集体进行,生产队是最小的集体生产组织。这意味着,每人的吃住穿都受到生产队长、大队长、支部书记的支配。从那开始,村里人的生存需要被集体的掌权者控制,领导对你的喜怒不再是一件可以忽略的事。讨好领导、不得罪领导、不说领导不爱听的话,都变成了生存之道。“我知道这样做有降人格,有违原则,但是,没办法,我得„„”就成了越来越普遍的句型。

政治学者说,政治就是利益的分配。我们的村庄本来不存在由权力分配利益的问题,因为大家各种各的地、各有各的媳妇与家庭,种了粮食、蔬菜归自己,不需要谁来分配,顶多由族里长者主持公道就行。但是,土地公有、生产集体化之后,整个游戏都变了,政治绑架了我们村的经济空间亦即利益空间,利益分配的过程就是政治。

先是决定每天每人有几“工分”,张三有十分、李四有六分,还是李四有十分、张三有六分,这得由领导们决定。年终,再根据每个人的总工分决定他可以得到多少粮食、多少现金收入。个人的政治能力、政治正确就这样被具体转换成利益分配。公有财产,张三可以用多少,李四可以用多少,这些当然也由领导决定。

对于想回避政治而生活的人来说,具有同样颠覆性的是从1958年左右开始的公家食堂,以小生产队为单位大家一起吃饭,“吃大锅饭”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在村里,这种新“集体生活”开始从根本上挑战、瓦解基于祠堂的宗族社会结构,瓦解私人生活空间。夫妻吵架、子女婚嫁、小孩不当行为等“家里私事”不再由族里长者调解,不再到祠堂处理,而是由生产队长、大队长、支部书记“政治”解决,私人生活被名副其实地政治化。

家族私人生活的基石———私有财产和祠堂———都被公家化之后,村里人基本都是集体的了,那么,“反右”、“文革”、“批林批孔”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就不会缺乏参与者了,因为吃住行都由领导决定,都来自集体,不仅你不能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考,而且每次政治运动必须得参加。于是,从公家食堂之后,“社员们”经常白天在农地上就地而坐,一起政治学习,晚上也时有生产队的文件宣传会,大队也组织各类“批斗会”、“誓师大会”。对村民而言,政治化当然是一件前所未有的新鲜事,但是,他们也无法抗拒。

“政治下乡”的结果,以前好吃懒做、敢信口开河的人,现在更能当上队领导或大队领导,那些干实事的老实人只能被领导。最要命的是,每次政治运动一来,还非得在村里找到批斗、打击的靶子,找到“阶级敌人”。之后,搞得村里人没人敢信任谁。原来温情脉脉、专注生活的家乡,就这样被政治化。政治权力的渗透也大大强化当权者的位势,他们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这之后,村里其他人不仅不敢问责,还要去讨好他们。

去集体化让私人空间恢复 上世纪80年代,村集体解散,大队的名称改回叫“村”,以前的“生产队”改叫“组”。虽然农地没有私有化到个人、家庭,但土地的长久使用权分回到各户,农民要种粮、种花生还是种烟草,决策权逐步退还给农民,销售权、定价权也逐步还回农民。生存的经济基础又慢慢掌握在村民自己手上。

产权有一定程度的私有化、经济自由权被尊重之后,以家族、宗族为基础的社会空间也逐步在我老家恢复,族内的人情往来多了,虽然祠堂在70年代基本被拆掉,那种有形的宗族自治结构暂没恢复,但是,90年代末,修家谱的传统还原,至少这凝聚族群生活的无形结构得以恢复。

生存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社会生活也在“去政治化”。家里闹矛盾时,人们慢慢地不再找村长、支部书记了,婚事、酒宴也不一定需要领导批准或到场了。村长、支部书记的权力减少后,这些位置的“含金量”大减,不仅年轻人懒得争夺这些位置,而且还更愿选择去城市打工。

只是因为土地的所有权仍然掌握在集体手里,村长、支部书记这些头衔还是有“油水”,权力的价格自然不等于零。所以,我老家村里的“去政治化”还没有彻

城市生活的政治化与去政治化

与土地从私有到公有、再到“准私有”这一历程相伴随的,是村庄生活经历了从无政治的温情脉脉到政治化、再回到“准政治化”的过程。对于城市的中国人,大致轨迹类似,但在程度上不同。

上世纪50年代的全方位国有化运动,从本质上让城市人只能到政府单位和政府企业就业,特别是在“单位”既包括就业,也包括住房、医疗、养老、托儿所、子女教育、电影、社交、婚恋等之后,吃住行全部掌握在“单位”手里,政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政治,两者之间没距离,私人空间也被政治化到子女、妻子、丈夫也会相互做政治举报的程度。记得1979年到中南矿冶学院读大学时,我们已经是国家的人,生活空间当然被政治化。学生办舞会也得先由领导批准,谈恋爱当然更加受禁,年纪再大的同学要结婚也先要领导批,而得到这种批准在那时几乎不可能。我班有两位同学谈恋爱,毕业时,系里故意将那位男同学分到江苏扬州,女同学分到云南,我不知道,组织对爱情怎么会冷漠到这种地步?

我们的生活被政治化,想离开政治也不成,而且还不能自由谈论政治。许多同仁认识到只有民主宪政才能缓和这种矛盾,那样,人们的生活被政治化的同时,至少还能谈论政治,对涉及切身利益的政治至少能有所表达。

可是,只要饭碗掌握在政治手里,民主宪政即使形式上有,实质上也不可能有。只要政府机构、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是唯一可以提供饭碗的地方,只要政府是研究经费、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连学术领域的研究自由、观点自由都难以实现,自由的政治表达更是不可能。饭碗的来源、生存的基础必须多样化,不能由政治垄断,否则,“去政治化”的生活和工作难以成为现实。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不仅启动我湖南家乡的“去政治化”,而且也启动城市生活的“去政治化”历程。在80年代,一方面引进外资带来“三资”企业,另一方面恢复私人创业,个体户也行,“傻子瓜子”也行。这些变化不只是“让部分人先富起来”,更重要的是为城市人提供了国家之外的“饭碗”选择,这种“非公经济”的比重越高、“非公饭碗”数量越多,我们自己作为“劳动力”所代表的财产权还回给我们自己的就越多。

也就是说,在国家是唯一可行的雇主时,不仅我们的生活无法逃脱政治,连我自己这个人所代表的劳动力都是国家的,是公家财产,我的双手都不属于我自己的财产。在“非公饭碗”越来越多后,不用政治权力批准,我辞职就能换工作,其实质是,我自己这个劳动力属于我私人的财产了。因此,80年代“非公饭碗”的出现,实质上是劳动力私有化的起点,也是城市生活“去政治化”的起点。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就是私人生活空间相对于政治的解放。1986年开始的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则是启动了“住”方面的私有化,对于城市人来说,房产是第一份、也是最主要的有形私有财产。住房市场化、私有化之后,“住”就与工作单位脱钩,这样,生活的归属地就与政治、与权力脱离。这话怎么说呢?住房私有化对生活空间的“去政治化”贡献是如此之大,今天,连许多部级官员也情愿自己买套商品房住,因为他们知道,这不仅让自己的“家”的感觉更强,而且生活空间的政治度也低。

虽然劳动力、房产的私有化使城市生活在“去政治化”路途上相去甚远,但是,国有经济的比重、政府管制的广度和深度还很高,甚至在回升,国家对文化、艺术、教育、学术、科技在经费上和专业空间上还继续垄断,所以,正如上面引用的朋友谈到,即使到今天,还是只有不想谈政治但又离不开政治的生活。

原来是这样,经济基础集体化、公有化,是通往连私人生活也政治化的道

第三篇:抓重点词句教学论文

抓重点词句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雷琴 本学期,我们围绕“抓重点词句教学,提高阅读能力。”这个课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展开教研活动。下面是自己的几点小体会:

一、读通是感悟的基础。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就读通课文,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自然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对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我从一年级接班便下足了功夫,那时主要是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孩子们在上课前先试着读课文,把生字圈起来,这样上课时孩子们对学习更得心应手。上了二年级,生字的自学能力更强了,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预习形式也有了一些变化。

二、抓重点词句展开教学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文章是以字词句段篇的形式存在的,了解内容,领悟情感,离不开理解语言文字,因此,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

首先,教给学生抓重点词句的方法。

1、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很多课文往往会有蕴含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我们通常把这类句子叫做“中心句”。

2、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找出特殊作用的句子,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这些特殊句往往是起到总结,引领的作用,使条理清晰。

4、找出揭示文章中心的语句。

其次,学生学习重点词句教学的策略。

1、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

2、运用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使用语言,可以创设语境造句或写一段话;也可以运用关键词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关键语句的朗读训练。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离不开生活

物理教学离不开生活

物理教育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时,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以下变化: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物理知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可以说一个公民乃至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所以物理教学要面向大众,面向每一位学生。但现实的教学在贴近生活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在现在的教学中,大都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去实现教学目标,结果即使学生的确能熟练的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巧,但他们缺乏将物理与生活联系的意识,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更不会从物理的角度去认识、研究各种现实问题。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是适应考试的的解题高手,而一些中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会产生乏味之感,更无从让他们体会到“思维体操”之韵律了,久而久之,厌学情绪磁生,最终形成对物理的恐惧心理。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物理知识大部分要通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的感受,在感知的基础上完成抽象,才能形成概念。所以,学生学习应该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的着的事物出发,从他们已经或者容易了解其活动规律的事物出发,通过具体.形象感知,真正认识物理知识。

(一),教学要生活化

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知识体系中的“生活因素 ”,教学内容与生活接轨,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的比较紧密,避免了旧教材中对知识体系.逻辑体系的处理较严密而忽略与生活联系的缺点,克服了“面向生活”这一方面的不足。旧教材中出现的问题是已经经过处理的物理问题,学生的练习题大多也是人为编写的,大多是可以直接模仿例题,直接套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做练习时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挥,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潜能和智慧。面对上述问题,我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灵活的处理教学内容。

一是利用“生活现象”学习新知识。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引起的心理状态,是激发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所以恰当的运用生活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某些概念,某些起始的知识点。

二是联系“生活情境”适时启发。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而教学的艺术也恰恰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发和唤醒。研究表明:初中生在解物理题遇到困难时,往往是因为其难以在头脑中勾勒出与问题相对应的情境或画面。所以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活情境”进行启发教学,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面临的问题。经过实践我体会到,贴近学生实际的启发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便于学生抽取物理规律,从而便于学生建立起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模式,真正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步入生活,研究物理

强调物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必然要求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特点。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积极探索和构建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在现实的物理教学中,除课本知识外,我对实用性的知识教学十分重视,力求学不在多,而在于有用。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样形成的知识才是源源活水,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才会不断提高。希望物理真正成为一个“泵”去发展人。

第五篇:论小学生课堂作文的批改(陈武论文)

论小学生的课堂作文的批改

景鹏小学陈武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在谈作文教学时,就曾经多次强调“作文教学要看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好的文章,在一定意义上说,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譬如,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都是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的。俄国的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前后改过七遍。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才定稿出版的。古今中外的名家们尚且如此重视修改,对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当然就更应该如此了。

修改作文,是修改文章的内容选择是否恰当,表达是否完善,其实就是修改思想,修改认识,学生在写写改改,改改写写的过程中,反复思考原来认识,就能使他们经过这样反复的过程,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就能真正获得作文能力。同时,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经过修改,通畅,流畅多了,更具体、完美了,会产生一种成功成的喜悦,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也会增强。

修改作文既然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哪些方式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示例修改:这种方法是根据某次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求,选择

一、两篇含有“共性”问题的“例文”,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对“例文”进行“合作”式的修改,让全体学生在共同修改例文的实践中,获得修改作文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作文是写《我敬佩的一个人》,训练重点是把内容写具体。我把学生交上来的草稿阅看了后,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作为例文引导全班学生讨论,合作修改。这段教学大体可分为五步,第一步“读”,我出示例文要求学生读;第二步“想”,在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想,通过思考、找出文章的毛病,也就是不具体的地方,并想想,“怎么不具体”;第三步“论”,以“表弟因为腿疼,所以走得很慢。”一句为例,引导同学们给“小作者”提问题,如“你表弟腿疼时会有什么感受?”、“他当时的神态、动作怎样?”,提出问题以后,让小作者说说当时情境,唤起回忆,强化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大家根据小作者的回答进行讨论,这一步是重点部分,在学生讨论的同时老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一些怎样把句子修改具体的技巧和方法;第四步“改”,让学生试着一起修改该句,然后让学生各自选择这篇例文中的其它句子、段落,独立尝试学习修改;第五步“评”,通过评,大家发现改后的一段话虽然(表弟的脚刚一着地,立刻觉得像针扎一样,不由得嘴角一抽,眉头紧皱,连忙用手捂住膝盖。他用手扶住墙,一步一蹭,十分钟才走从卧室走到客厅。)没有用“疼”和“慢”的字眼,但由于用动词和比喻进行了形象的描写,读者好像亲眼看到一样,反而能使人得出“疼”和“慢”的具体形象。

二、读中自改。让学生读,凭语感来修改作文。这种方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默读修改,让学生边默读边想,指导学生从整体着眼,由大处入手,让他们从谋篇布局出发,致力于整篇修改。第二步,轻声细读修改,改错别字和检查标点符号。第三步,朗读修改,斟酌用词造句是否准确。最后这一步是关键,应鼓励学生一直改到读来流畅上口,对内容也满意了,才定稿誊清。

三、学生互改。学生学会了自改后,可以让学生互改。互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还可以激发批改兴趣,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四、答辩改。有其中一个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再由老师或学生围绕这篇作文提出有关问题,请该学生回答。比如可以问:“你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你选择材料的理由是什么?”然后由该学生对其回答论辩,从中得到启发,再进一步对草稿加以修改。

五、自存自改。引导学生把以前写的作文、已经修改过的作文,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读读,进行修改润色。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能力的提高,回过头来看修改前一时期的作文,一定会发现新的问题,想出新的修改意见。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学生也很感兴趣。

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自己修改作文,我们还应特别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管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应阅看全体学生作文全文,才能发现共性和个性问题,以例确定例文,修改重点,讨论要点,选择指导方法。在学生自己修改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积极鼓励,学生修改后,教师还得批阅评分,批阅时既注意学生写的水平、又关心改的能力。再次发现问题,有待改进,提高。

下载阅读教学离不开词句的理解(论文)陈丰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教学离不开词句的理解(论文)陈丰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的错误理解

    素质教育的十大误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 利于创新型......

    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电教媒体》(精选5篇)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电教媒体内容提要:多媒体技术让语文课堂有声有色,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课堂......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1 源流与特点 大海 39.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2 全套正面演示大海 27.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

    理解语文课标做好口语教学论文

    【摘要】为了有效的培养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根据山区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针,精心地设计口语交际的训练方式和内容进行科学地教学。一、结合课文,培......

    武当三丰太极拳38式陈师行道长教学口令、歌谣

    武當三豐太極拳38式陳師行道長教學口令 ——1,起勢 重心下沉,腳尖踮起,邁開馬步標準,重心輕移到左腳。這時候要做到:鬆肩沉胯,含胸拔背,全身放鬆。兩手合到腹前下沉,抱球,提到胸窩,翻......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

    “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五次课题会议成果综述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谈阅读前理解(共5篇)

    谈谈阅读前理解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时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一接触到阅读文本,就知道该怎样去发现并循着“曲径”,找到花木深处的“禅房”,有的甚至只要一看到书名或篇名,......

    论高中阅读理解教学的连贯性论文(精选合集)

    阅读理解对高中生来说,十分重要。作为高考分值最大的题型,教师和学生都对阅读理解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然而,在考试后,教师往往讲完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后,就直接进入新知识点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