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例三.docx
[教学案例三]
《最后一课》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悟文章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讲课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爱我们的祖国都有哪些表达爱的方式呢?
生1: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
生2: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使祖国更美丽。
生3:不做有损国家利益、有损国格的事
„„
师:看来我们同学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用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的爱国行动,而对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来说爱法语就是爱祖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小弗朗士的爱国之情。(板书课题、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师:做事确定目标才有动力,学习也不例外。看看我们这节课要完成哪些目标呢?(投影1学习目标)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读一下呢?
生读:
1、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悟文章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师:读的很流畅,如果读的声音能再大点的话就更好了。
三、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师: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看看同学们扫清了阅读的障碍了吗。(投影2生词)这些词你会读吗?
生:字帖(tiě)郝叟(hǎo sǒu)祈(qí)祷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我认为应该读字帖(tiē)
生:我认为应该读字帖(tiě)„„
师:看来同学们对“字帖”读音有争议。老师来做一下解答,希望同学们记住了。这是个读音字,它有三种读音:字帖(tiè)妥帖(tiē)请帖(tiě)这种多音现象,同学们平时要多关注。
师:扫清了阅读的障碍,我再来检查课文咱们同学读懂了吗?(投影3)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为《最后一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呢?
生:因为上完这节课之后,小弗朗士就再也不能上法语课了。
生:韩麦尔先生再也不能教法语了。.师:为什么法国人再也不能学自己祖国的语言--法语呢?请看故事发生的背景。(投影4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学生读投影内容)
师:故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了,那么你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有哪些感受呢?你能谈谈吗?
生; 我非常同情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他们竟连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生:普鲁士太可恨了,侵略法国不说,还不准法国人学法语,强迫他们学德语。
生:我觉得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认真学习,学好祖国的语言,否则也会像小弗郎士一样后悔莫及的。
师:看来课文给我们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我们还等什么,让我们重读课文,走近小弗朗士,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抓住心理,走近小弗朗士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小弗朗士心理活动的句子,想想表现了他一种怎样的心理。在这个环节里,请同学们先自主学习。要求在这里(投影5自主学习要求: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写出感受)看清楚了吗?那就开始吧!
(学生阅读、搜寻、朗读、书写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已经是胸有成竹了,那我们就小组交流一下吧。老师对你们合作交流的要求可要做到呀!(投影6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① 在人人发言的基础上,整理出更好的答案。② ②选择你们喜欢的形式准备班级展示交流。)
③(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互相补充。老师巡视)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投入,相信任务完成不错。下面我们分组展示,其他同学做好记录,准备补充。哪个组先来。
生:我们组准备集体展示,先请一号组员发言。
一号组员:1段“那天早上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我想就别上学了”写出了小弗朗士怕老师,而且贪玩不爱学习。(师板书怕老师、贪玩不爱学习)
二号组员:3段“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有意思多了”看到敌军在操练觉得有意思,我觉得他很幼稚。(师板书:幼稚)
三号组员:12段“我听了心里万分难过。啊,哪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导航的,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坏家伙“三字看出此刻的小弗朗士对敌人满了恨。(师板书:恨敌人)
师:说的好,你能把这一段重读一下,读出他的恨吗?
(生朗读12段)
师:很好。“坏家伙”三字重读,表达出小弗朗士的恨。
四号组员:14段“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这一段表现了小弗郎士对自己以前没有认真学习感到万分懊悔,可以看出他现在非常想好好地学习。而且也表现了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同情。
(师板书:懊悔、同情老师)
师:说得很好。请你把这一段再朗读一遍,把小弗郎士当时的懊悔、惋惜等复杂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朗读第14段后,其他生鼓掌)
师:读的很到位。掌声是对你最大的肯定。你们组合作的不错,其他组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代表我们组补充发言。
师:哦,那就请新闻发言人开始吧.生:22段“只要想想:四十多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了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更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要永远离开了这个地方。”小弗朗士能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说明此刻的他能理解老师了
(师板书:理解老师)
生:24段“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也写出了小弗朗士对老师的理解。
师:是呀!老师还是原来的老师。但现在在小弗朗士的眼里形象却变了,是因为老师的爱国精神让他崇敬。从这一点上说,小弗朗士长大了。
生:17段“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写出了小弗朗士的难受羞愧
生:“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以前感觉难,现在觉得容易,是因为他上课全神贯注,写出了此时的小弗朗士爱学习了。
(师板书:爱学习)
生: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写出了小弗朗士对敌人的蔑视,对祖国的爱。(师板书:爱祖国)
师:你能重读这一句,读出小弗朗士的这种轻蔑、嘲讽的感情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读得真好,请坐。还有补充的吗?
(生表示没有补充的了)
师:没有得到机会展示的组不用遗憾,下面我们还有的是机会,希望你们能抓住。在交流中,我们慢慢了解了小弗朗士,你会发现在最后一课前后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他的变化吗?
生:小弗郎士开始学习是不专心的,后来变得爱学习了。
生:小弗郎士由天真贪玩变得懂事、爱学习了。
生:小弗朗士由一个天真幼稚,不爱学习,怕老师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爱学习,懂得理解老师,爱法语爱祖国的孩子。
师:你的语言概括能力真强!请坐。正是借助于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小弗朗士的变化。
(师板书:心理)连顽童都知道爱学习,爱祖国了,这样的民族一定不会灭亡的。文章中打动我们的不仅是小弗朗士,我相信韩麦尔先生同样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感悟真情,理解韩麦尔
师:请找出文中韩麦尔先生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并说明理由。(师提供句式:我觉得___________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
(生阅读、圈点勾画、书写感受)
生:10段“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运用了外貌描写,写出了韩麦尔不同寻常的打扮,表现了他对这节课的重视,与学生、法语作最后的告别,他的爱国精神让我感动。
(师板书:外貌)
生:19段“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韩麦尔的自责,让我感动。
(师板书:语言)
生:20段“他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语言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对法语的高度赞美。
师:那你能评价一下我们祖国的语言吗?
生:我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方块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其他生会心微笑)
师:你的爱国情同样让我感动。还有想表达自己看法的吗?请继续。
生:25-29段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内心的极度的痛苦。(师板书:动作)
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25-29段也深深打动了我。读这一部分,韩麦尔先生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哪位同学能有感情的给我们朗读一下这部分,让我们跨越时空再次感受它的爱国之情。
(一生有感情朗读)
师: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非常好。声音响亮,感情很到位。
师:那就给点掌声吧。(学生齐鼓掌)但老师觉得在停顿上有一点小瑕疵。我们来看25段如果你是韩麦尔先生此刻你会说什么呢?
生:我要走了我再也看不见你们了
生: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祖国的语言。„„„.师:但是韩麦尔什么没有说出来是因为极度的悲痛让他语塞,但他努力想再说而又没有说出来更加哽塞。所以第二个“我”要读的更低沉。你来试一下。
生纷纷试读
师:我们再来看29段“放学了,----你们走吧”。韩麦尔有很多话要说,但只用了一个手势与学生告别。怎样读出韩麦尔的千言万语但又欲言又止呢?
生:“你们”后要稍作停顿。
师:很好。那就请读一下(生读)
师:读的真好!你的朗读感染了我们同学都想来展示一下,那我们就集体齐读吧。(提出读书的要求:抬头、挺胸、|收腹、端直课本)
(学生集体有感情朗读)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激情,用出你的力量再次齐读“法兰西万岁“
(学生集体感情充沛齐读。)
师:在你们的喊声中,韩麦尔先生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他的声音就在我们的耳边。正是借助于这些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韩麦尔先生的形象高大丰满起来了。所以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建议。(投影7智慧背囊: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描写是描写人物的常见的方法。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妨从这些方面入手,通过揣摩这些句子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读懂作品。)
(生齐读智慧背囊)
师:学习了就要会用。今天晚上希望同学运用我们所学的这些描写写一则日记来表现爸爸或妈妈的性格,写完之后让爸爸或妈妈评价一些你写的像吗。
师:一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老师想知道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收获了吗?(生七嘴八舌说有)那就谈一谈你们的收获吧。
生:我懂得了读文章可以从人物的描写入手来读懂文章。
生:我明白了只有揣摩人物的心理,读懂内容才可以将文章读出感情。
生:我明白了爱祖国的语言就是爱我们的祖国。从今天起我要认真学好祖国的语言—语文。
生:我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认真学习。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就说到做到吧,用你们的一腔爱国情努力学习吧!最后老师想用一首发自肺腑的小诗结束本节课(老师深情朗诵)
怎么忍得看那最后一眼
那一眼全是眷念
静静的是课堂
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
战争的音讯让人厌倦
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
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
最后一课是一顿难忘的晚餐
师:下课!
第二篇:教学案例三.docx
《雪》教学实录
摘要:领悟作者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来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情感的。
【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坚持以“读”为课堂的主线,注重对语言的品味和涵咏,让学生学会身临其境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文敏感
二、教学目标:
1.欣赏鲁迅笔下“朔方的雪”和“江南的雪”的景致,品味语言内涵,把握文章主旨 2.体会作者勇猛抗争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怀
三、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屏幕显示课件——飘雪的画面
(教师导语)下雪了窗外是好晶莹的世界,雪的天堂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就像玉蝴蝶那熬了三十冬的老槐树偌地玉树临风了,枝上缀满了雪的骨朵,静静地站会,仿佛能够嗅到五月的槐花香了这是赵老师的雪那飞扬的雪花飘落到鲁迅先生笔下的时候,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鲁迅的散文诗《雪》 【听读文章】
教师朗读文章:(配乐《初雪》)
读前提示:请同学们在听读过程中用笔标注出生僻词语,初步感知文章 【学生自读】
请同学们坐好,端好书本同学们带着刚才听读的启发,自由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读完思考:(课件显示)
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能结合文意描绘出哪两幅独具特色的画面?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归纳,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找出关键的词句 教师板书: 滋润美艳江南的雪 升腾旋转北方的雪 【品读妙笔】 教师过渡语:是的,作者妙笔成画,一幅幅画卷俨然舒展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那份秀美而喜悦,为那份苍劲而震撼请同学们品读文章,任选两幅画面中你最喜欢的一处雪景,用情朗读,用心感受(屏幕显示)
设计思路:
1.将朗读指导和品味语言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品出味道 2.为后面对主旨的挖掘和把握做铺垫 ——课堂预设:
(1)“他们嗡嗡地闹着”对“闹”字的体会——
古人曾有云:“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请同学们展开联想,想象出“闹”字所营造出的情景
(2)“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①换字,把“撒”改为“飘”好不好?体会两个字在表达上的不同:
②读出这句话的气势(注意引导学生重读并体会“但是”“永远”“绝不”“撒”的意味)③齐读全段
(3)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①“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呵”手的情景 ②“紫芽姜”——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比喻句中所包含的童真童趣
参考:芽姜写出了孩子小手的嫩,小,而紫写出了天气的冷,把手冻得红里发紫,而这其中充满了玩雪的乐趣
教师点拨: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才能能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同样,只有用心感受生活才能象作者一样写出生动的文字
(4)作者最喜欢那个地方的雪景呢?结合文章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作者喜欢南方的雪,因为南方的雪是滋润美艳的,是美好的回忆,是童年的乐趣作者更喜欢北方的雪,作者喜欢北方雪的刚强与抗争的品格,就和作者一样,用于纷争,不折不挠地追求
【质疑提升】 教师过渡:
鲁迅的语言,真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同学们一起品味,觉得愈品愈有味道同学们将不能理解的词句在小组内交流学习,确实不能解决的老师和大家一起完成(学生不能理解的句子大多是与主旨有关的抒情句,小组反馈问题,先由其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引导理解,点到为止)
预设:
——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设计层次:
1.学生默读句子三遍,然后圈出关键词语——“孤独”“死掉”“精魂”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三个词语的内涵:(注意联系前文)
孤独——北方的雪,没有花朵的映衬,没有蜜蜂的陪伴北方降雪的时候,是一片肃杀,万籁俱寂,唯有那雪花是唯一的舞者
死掉——北方的雨死掉就成了坚硬的冰冷的灿烂的雪花 精魂——北方的雨死掉了,但是他的坚硬与刚强升华为雪的精魂
3.教师出示时代背景,学生思考问题:作者写这一部分仅仅是为了描绘北方的雪景吗? 参考:作者写北方的雪,更是写自己(屏幕显示)材料链接:
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志、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则,无一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质,铺天盖地地飞落,纷纷扬扬地挥洒,咄咄逼人地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扑向黑暗中的世界,梦想塑造出一个洁净和纯美的辉煌
——黄蓓佳《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教师归纳,引导,提升 过渡语:
如果哪天我看到了那沐浴在暖阳下的大阿罗汉,看到那随风飞扬的雪花,我们会感到有似曾相识的亲切啊,这就是鲁迅的雪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动情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感受那雪的精魂
——学生最后齐读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 【回味结束】
沉浸在同学们的读书声中,仿佛我的身边也飘落了片片雪花我希望同学们在迎来今天冬天第一场雪的时候,能够像鲁迅一样,用包含感情的笔记录那难忘的时刻,记下那晶莹的雪(下课)
板书设计: 滋润美艳——江南的雪——向往美好 旋转升腾——北方的雪——奋力抗争 【教学实录】 赵学东/执教、整理
一、情景导入
师:又是一年冬来到我最喜欢雪花下雪了,窗外是一片晶莹的世界——雪的天堂那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就像玉蝴蝶我家的老槐树也应该玉树临风了,枝上缀满了雪的骨朵静静地站会儿,仿佛就能嗅到那浓浓的槐花香——这是我的雪当那飞扬的雪花飘到鲁迅先生笔下时,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诗——《雪》
(师板书:雪鲁迅)
二、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文章,在听读过程中标注生僻词语,感知文章(师配乐朗读文章,配乐《雪之梦》)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听读的启发,自由地、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生自读文章)
师:读完的同学思考屏幕上的问题: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能结合文意描绘出哪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
生1:我能描绘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几个穿着棉袄的孩子,很小的样子,大约五六岁,他们围在一起,堆着一个雪人他们围着那个雪人,小手已经冻得发肿通红,但他们还是手拉着手,在那儿高兴地唱着歌
师:说得真好,我想是鲁迅的文字引发了你无限的遐想
生2:我描绘的第一幅画面也是这样的,有几个孩子,他们欢乐着,唱着歌,跳着舞,围着一个不成形的但他们看来很完美的雪人他们认为这个小小的雪人是无比圣洁的
师:还有谁想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生3:我想描绘的也是雪人的一幅画面冬天白茫茫的一片,天空中飘着洁白的雪花,就在这么一片雪地上,有一群孩子们围着一个洁白的雪人北风呼呼地吹着孩子们的脸庞,孩子们的脸已被冻得通红了,但是孩子们的心却是热腾腾的,是雪人带给了他们温暖
师:我非常欣喜于同学们仅仅读了一遍文章,就能勾勒出这样美妙的画面
生4:我想描绘的是两幅画,第一幅是南国的雪,南国的雪是细腻的在开满花的雪野中,孤立起一个雪人和一群爱热闹的孩子而第二幅画是北方的雪,北方的雪是粗犷的,在旋风中奋飞,看起来相当的勇敢、坚强,显示出北方特别的雪景
师:这位同学能够着眼于全文,为我们概括出文章中展现给我们的不同的两个画面(师板书:北方的雪南方的雪)
师:我们从鲁迅的笔下看到了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两幅画面,谁想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色呢?
生1:北方的雪就像一个粗犷的大汉,它非常坚强,非常粗犷而南方的雪就像是一个少女一样,它非常柔和,非常细腻
师:你那么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让我们眼前仿佛就浮现出了两幅风格迥异的画卷 生2:鲁迅笔下朔方的雪粗犷、豪迈,他们似乎在同冬天抗争,他们身上散发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像火一样,在这个冬天里燃烧,使这个冬天不再寂寞
师:是的,你说得非常好我们仿佛感到了冬天里飞雪那种勃勃的生命力,那种一心抗争的坚强好,请坐
生3:我想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描述朔方的雪,朔方的雪是纷飞的、蓬勃的、奋飞的、飞扬的、奔放的、粗犷的
师:你的词汇量太丰富了,接着说下去
生3:江南的雪跟北方的雪就不同,它带有江南特有的秀丽和清爽
师:秀丽和清爽这两个词语非常好地表现了江南雪的特点老师在读文章的时候,读到了鲁迅先生在文中用的一个词,我认为那个词传神地概括了江南雪的特点谁能找出来?
生1:我认为是“滋润美艳”
师:好如果你把后面的“之至”加上再读一读,比较一下,这个六字短语和你刚才用的“滋润美艳”表达效果是否一样呢?
生2:“滋润美艳之至”比我刚才用的“滋润美艳”要好 师:好在哪里?
生2:“之至”是到了极点的意思,这个短语点出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到了极点 师:理解十分到位
三、品读妙笔
师:鲁迅先生真的是妙笔成画,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江南雪的那份秀美而心动,为北方雪的那份苍劲而震撼下面同学们再去品读文章,从两幅画面中任选其中的一幅雪景,用情朗读,用心感受好,三分钟时间,开始!
(生自读文章)师:哪位同学先来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生1:我喜欢“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我的感受是朔方的雪花非常富有个性,他们的个性就是绝不粘连,非常坚强,非常倔强
师:好,读得好,赏析得也比较到位老师突然间想到一个问题,老师写雪是“那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我用了“飘”字,而鲁迅写雪则用了“撒”字同学们,能不能把“撒”字改成“飘”字呢?
生1:我认为是不可以的因为朔方的雪是苍劲的,而“飘”字却是柔和的,像少女一般,比较柔弱,和朔方的雪的苍劲正好相反,所以我认为是不可以的
师:好,请坐
生2:我认为不可以的,“飘”字是一个比较柔弱的字,无法突出北方雪的奔放、豪迈 生3:我认为不行,因为“撒”字体现了朔方的雪如北方的人那样的粗犷、那样的豪迈,而“飘”字体现的是如南方人一样的轻柔
师:老师和同学们的想法一样“撒”字带着一种自天空垂直落下、不怕跌落的那种刚劲与坚强,而“飘”字则太过于柔美,太过于轻盈,写不出北方雪的特点刚才同学在读的时候,我就在想,她是一位女生,在读前边的写北方雪的文字时读得那么刚劲不过,老师认为她最后一段还没有读出文章应该有的韵味,读得有些快了哪位同学能起来读一下?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师:啊,有味道,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1:因为文中写的“那是孤独的雪”,只有这么读才能体现出雪的孤独,“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能体现出雪的那份豪迈 ,;师:我听得出你在读最后一句时有意识地拖长了声音,听起来是那么深沉,那么意味深长你这样读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想法?请说一下
生1:作者是用雨来衬托雪的豪迈和粗犷,更能体现出作者自己的那种精神,这种情怀是深沉的、厚重的
师:好,请坐谁还想来读一读?(生2朗读课文)
师:你的声音很有穿透力,最后一句能不能再读得意味深长一些呢?试一试(生2再朗读)
师:好多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文章的这三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坐好(师领读,生齐读课文)师:最后一句再放慢速度,饱含深情,“是的”,读!(生朗读)
师:最后一句“是雨的精魂”(师示范)再读一遍,“是的”,读!(生朗读)
师:同学们的悟性真高,请同学们接着谈自己喜欢的雪景
生1:我也喜欢朔方的雪,“但是„„是雨的精魂”,我认为这句话是借写朔方的雪来写出当时非常复杂的世态,作者又借雨的精魂表达了对世态的抗争
师:好,你读得很投入,说得也很到位
生2:我也很喜欢朔方的雪,首先第1段中有两个词:一个是“如粉如沙”,一个是“磅礴”,从这两个词中我看出了北方雪的豪迈与粗犷
师:有没有同学喜欢江南的雪?
生3:“江南的雪„„许多蜜蜂在嗡嗡的闹着”,我喜欢这江南的雪,尤其是“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腊梅花”,这一句更体现了江南的雪美艳之至
师:好,我觉得你的声音去读这一段文字简直是珠联璧合听着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一位依依少女披着薄薄的外衣走在雪地上,很美好,请坐
男生也喜欢江南的雪?
生4:“山茶„„也听它们嗡嗡的闹着”我喜欢这两句的原因是因为鲁迅写出了南方的雪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5:我不但喜欢朔方的雪,我也喜欢江南的雪,我感到江南的雪不但温柔美丽,更透露出春天的消息美丽的雪景中透露着春天的消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6:我也喜欢江南的雪,因为读了这一段之后让人有一份遐想,想象一下在洁白的冬天,一切都是洁白的,在江南呢,在雪野上有梅花点缀,那种红色跟黄色使冬天不再那么单调
师:听听他的句子:洁白的冬天,一切都是洁白的多么有创意的表达!那些腊梅花、山茶花映在白雪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那么鲁迅喜欢江南的雪还是喜欢北方的雪?
生1:我认为鲁迅先生应该是喜欢北方的雪,“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当时,鲁迅先生生活在一个残酷的社会当中,这一段他写了雪的豪迈与粗犷,同时也说出了对当时残酷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生2:我认为鲁迅先生喜欢南方的雪,因为最后一段,“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把北方的雪写得那么孤独、那么悲伤而他把南方的雪写得那么美好,他这样写就是表明他是追求美好的,向往南方温暖、美好的气象,而正对应了朔方的雪的孤独
生3:我认为鲁迅先生既喜欢南方的雪又喜欢北方的雪,因为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具有各自的特点,南方的雪滋润美艳,而北方的雪豪迈、粗犷
师:好,这位同学发展提升了刚才两位同学的答案,他说鲁迅先生既喜欢南方的雪又喜欢北方的雪,那么他更喜欢哪里的雪呢?
生4:我认为他更喜欢的是北方的雪,虽然他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描写南方的雪,但是在最后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更多地是把自己的人生精神投入其中来描写北方的雪的
师:是的,江南的雪是美的,那里带着作者难以割舍的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故乡美好的向往,但在鲁迅心中,他更喜欢北方雪的那种粗犷和豪迈
鲁迅先生的文章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越读越有味道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阅读中的疑难词句
(生小组讨论)
四、研读解疑
师:刚才老师参与到小组讨论,绝大多数同学都不能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有哪位同学能先谈谈你的理解?
生1:我认为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作者说“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就是雨在某一种情况下变成雪,就表现出在当时那种恶劣的社会背景之下,一个人如果能承受的话,就能够获得新生,变成一种更蓬勃的力量
师:能够从雨雪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理解有深度
生2:这里包含着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
师:好,刚才这位同学所读的段落在文章教材后面的一段附录里面,这位同学善于借鉴手中的资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他一样充分利用好你手中的材料当我们遇到难以理解的疑难句子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朗读同学们反复去读这句话,你会发现其中有几个特别关键的词语 下面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在读的过程中希望能让所有的同学和老师感受到那几个关键词“是的,读——”
(生齐读“这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师:同学们生动地展示了刚才的自读效果理解了“孤独”、“死掉”、“精魂”这三个词语,就能更好地把握这句话的内涵了
生1:“孤独”写出了当时北方雪的单调,突出了当时一种时局的黑暗,作者好像是在孤军奋战
生2:雨死掉了,变成孤独坚硬的雪,揭示了这种黑暗的现实就要破灭了,而崭新的生活将在这破灭中得到升华
师:很有见地,请同学们阅读屏幕上文章的写作背景正如刚才同学所说,那冰冷的、坚硬的北方的雨变成了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北方的雪读完这段文字,你想鲁迅仅仅是想写北方的雪吗?
生1:我认为他还想去写当时社会的黑暗、悲凉、孤独的状况,然后鲁迅先生当时想去打破这种黑暗与沉寂,去勇敢地争取
师:鲁迅要做一个时代的歌者,去引领所有的人去抗争、去奋斗
生2:从当时的写作背景来看,作者想启发人们要像朔方的雪一样去坚强地战胜困难 生3:我认为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人民没有自由,看不到光明,只有一片黑暗,而鲁迅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人们,如果想成功,就必须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不屈不挠
师:连续用了三个词语,进行了准确而高度的概括著名作家黄蓓心在读到这篇文章时,她是这样说的: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智、他的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则,无一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质,铺天盖地地飞落,纷纷扬扬地挥洒,咄咄逼人地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扑向黑暗中的世界,梦想塑造出一个洁净和纯美的辉煌如果哪天我们站在北方的大地上看到了从天洒落的大雪,我们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啊,这是鲁迅的雪下面让我们再次动情地朗读文章,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哪位同学想读?
(生配乐朗读课文)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再次朗读文章的后三自然段,跟着鲁迅去感受北方雪的那种粗犷端好书,抬起头,读出那份磅礴、那份力量“但是”,读——
(生齐声朗读)
师:是的,沉浸在同学们的读书声中,仿佛我们身边也洒落了片片雪花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迎来今年冬天第一场雪的时候,也能够像鲁迅先生一样用饱含热情的笔记下那激动的时刻,记下那晶莹的雪下课!
第三篇:三、教学案例分析[定稿]
三、教学案例分析
本册教材第四单元13课《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在落实这个单元的重点时,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应基于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通过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活化语文教学形式。
一、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
结合课后三题,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我不失时机地问学生们: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相似的“大鲈鱼”,遇到这些诱惑时又是怎么做的?例如:
1、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我……
2、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我„„
3、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我„„
4、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我,我„„
5、回家路上,我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我„„
6、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却没有人,我„„让学生们先分小组讨论、交流,每个小组再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说出最纯真的想法,教师、学生以一颗平和的心去看待当时真实的想法,不管当初做的、想的是对是错,最主要是通过今天的学习、讨论之后以后能作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出现学生们都是说大话、套话的现象,这样讨论就失去了意义。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这些 “大鲈鱼”的诱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我在教学13课《钓鱼的启示》时,在学生们初读的基础上,让他们默读课文并思考:对于一个垂钓爱好者来讲要放走自己钓上的这条大鲈鱼真是不容易,你从哪里感受到文中的“我”是一个十足的钓鱼爱好者呢?
学生康诗琪说:“我是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的“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地翕动着” 作者把大鲈鱼说成是漂亮的,并且钓上来时是那么得意,那么有成就感,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
老师说:“哈,你真了解作者的心思。能钓上这样的大鲈鱼是每个垂钓爱好者的骄傲,他能不得意吗?”
学生张熠说:“我是从‘我’当时的神情中感受到的:我急切地问、我大声地争辩,然后在全都无效的情况下,我甚至用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在课文中,作者为了这条大鲈鱼向父亲抗议、甚至乞求,这些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十足的钓鱼爱好者。”
老师说:“你真会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前后来回答问题。”
学生王弘毅说:“我是从作者钓鱼时熟练的动作感受到的。”
老师问:“哦,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他动作的熟练呢?”
王弘毅说:“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来”作者钓鱼时动作是那么熟练,而且知道钓到大鱼时不应马上拉钩,而是要和它耗着,否则鱼钩要断线。只有等它耗得筋疲力尽了才有可能把大鲈鱼钓上来。
老师说:“啊,看来你也是个十足的钓鱼爱好者,因为你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 学生李文倩说:“老师,我还可以从‘晚上十点’感受到他是个十足的钓鱼爱好者。” 老师问:“为什么呢?”
李文倩回答:“晚上十点作者还在钓鱼,这能说明他是个爱好者。因为十一岁的我们晚上十点时早在床上做美梦了,可他还在湖中的小岛上钓鱼呢。”
学生熊倩说:“老师,我有补充。课文第一自然段中这样写着‘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的小岛上钓鱼’从‘往常’这个词,我了解到作者是经常去钓鱼。而且在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样写道“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晚霞是在傍晚时才有,傍晚大概是在下午5点钟左右,而现在他已钓到了晚上十点,足足钓了5个小时。这对一个11岁的小孩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我说,他是个狂热的钓鱼爱好者。”
老师说:“你真是厉害!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居然能根据文章前后的词句分析得这样透彻,佩服佩服!”
三、活化语文教学
第四篇:三疑三探教学案例
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叫好
张志堂
我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执教近40年,语文教案写了200多本,如今,面对一本初三语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感慨万千。
众所周知,教案(即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教师讲课必须要有教案。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教师写教案的目的,就是把备课所得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使之系统化,在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上课以后便于检查效果,总结经验。因此,尽管教案还不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所以无论是刚涉足教坛的青年教师,还是从教数载的老教师,都应该认真写好教案。
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教案。过去,由于一些领导一味强调写好教案,给教师定下很多条条框框,限制过严过死过于繁杂,但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不厌其烦地坚持写下去,必须做到每节课都如此,而且要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由于领导的“严”要求,学校里写得多,写得工整的教案屡见不鲜,有的同志在一个学期里,仅语文一科就写了厚厚的四本教案。仔细看下去,无论文科、理科,教案大多是教材教参的翻版,“条条框框逐个填,目标设计逐个编,白纸黑字写个遍,要求样样都齐全。”如此这般,无论是学校领导检查,还是上级领导检查,教案个个都是“典范”教案,都是“认真细致”,“值得推广”。难怪有人编出打油诗:“编、编、编,编教案,编好教案给官看,字迹工整项目全,官们看了好喜欢„„”面对如此状况,我们不但要说:这些表面文章无论做得怎样好,这些花样形式无论搞得怎样好,到底有多大用处?充其量不过是学校领导可以受到上级领导“治校有方”的嘉奖,任课教师可以获得学校领导“备课认真”的表扬。如此做法,不仅害苦了教师,而且危害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近年来为深入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推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系列读本,老师们如同久旱逢甘霖,拍手叫好。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系列读本,着眼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质,阐明了“三疑三探”的核心理念、学科思想和教学方法,并以开阔的视野
对各学科运用“三疑三探”模式进行系统整体的解读,是提高教学能力的良师益友。读本以“三疑三探”模式的课堂基本框架,对教师的备课、教学给予具体的示范、指导和建议,同时对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行澄清和提示,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实用价值。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即充分体现了实用价值,又体现出教师的个性风格。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由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实践经验、课堂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各班学生情况亦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个人特色。教学设计中每个页码在编排时特意留下三分之一空间,供教师添减改进和教后反思,根据教学实情设计出自己的精彩课堂。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县教研室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解放了教师,解除了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抄写繁杂教案的沉重负担,不搞文字游戏,让教师抽出时间在教案外狠下功夫,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作出深入刻苦的钻研,在教学改革上作深入的探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今领导检查教案不在凭篇幅的长短论优劣,不再凭条款的齐全论高低,在对待教案上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既不放任自流,又不死抠格式,检查侧重于添加的内容和教后反思的内容,表扬侧重于有改革特色,有创意的教案,真正起到了督导作用。
衷心感谢教研室领导把教师们从编写教案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三疑三探”是西峡教育的课堂革命,而深得人心的教案的改革和创新则是西峡课堂革命的有力见证。
(作者单位:西峡双龙二中 联系方式:***)
第五篇:汉语拼音三拼音节教学案例
汉语拼音三拼音音节教学案例
谭 淑 丹
教学理念
孩子一进入小学就要学习抽象的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汉语拼音,显然是有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而孩子一旦对拼音学习失去兴趣,将会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基于以上理念,本设计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技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童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地学习,切实提高拼音教学的实效。
教学目标
认识三拼音音节,掌握其拼读要领,并能正确、熟练地拼读。
教学准备
1、手指上的套偶小猴和刺猬。
2、大树图片。(叶子上写着音节)
3、龙虾图和郁金香花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在卡片上认读声母,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z——zh c——ch s——sh
2、出示音节,复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chú hǔ shū zú sā
二、学习新课
过渡:上节课的内容你们掌握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拼音国里。
1、认识三拼音音节。(1)讲故事,明含义。
有一天,韵母o生病了,它的好朋友sh准备到韵母o那里去看望。(板书:sh、o)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声母sh发愁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u跑过来,(板书:u)热心地说:“别着急,我来给你搭桥吧!”
说着,u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小桥,声母sh顺利地走过了这座小桥,激动地拉着u的手说:“谢谢你,韵母u。”u摆摆手说:“在这里我可不叫韵母,我是给你们搭桥的介母。”(板书:介母。让学生齐说两遍)声母sh、韵母o同时拉着介母u,说:“介母u,你真爱帮助人,我们喜欢和你在一起。”从此,声母sh、介母u、韵母o就成了要好的朋友,组成了音节shuo。(板书:shuo)
(2)指名回答:音节shuo中,sh是什么?像这样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我们就叫它“三拼音音节”。(板书:三拼音音节)(3)齐读两遍。
[说明: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使他们在关注故事情节的同时认识了三拼音音节。]
2、拼读方法指导。
(1)过渡: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看,它是谁呀?(出示套偶小猴子)
(2)小猴子看到这个音节,想给大家读一读,可它想了一会儿还是不会,于是就去请教刺猬老师。(出示套偶刺猬)刺猬老师说:“小猴子,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学生,我来教教你。遇到三拼音音节,先读声母sh,再读介母u,最后读韵母o,要做到‘声轻介快韵母响’,一口气完成,像这样(刺猬老师范读三遍,由慢到快)。读时千万不能忘记读介母。”小猴子高兴地跳起来,“我会了,三拼音音节我会读了,我读给您听。”(小猴子读了两遍)刺猬老师连连夸奖小猴子聪明。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4)开火车读。
[说明:利用自制的教具将学生带时了一个童话的世界,让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寓教于乐,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三拼音音节的拼读方法,为下一步学习汉语拼音奠定了基础。]
3、其他音节的练习。
(1)出示其他三拼音音节。j-i-a→jia g-u-a→gua g-u-o→guo h-u-o→huo ch-u-o→chuo z-u-o→zuo(模仿刺猬老师的语气叙述)咱们班的同学学得可真快,真是太棒了!我再写几个三拼音音节,试试看,你会读吗?
(2)自由练读以上音节,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谁来说说你会读哪一个?你读的方法是什么。(3)指名读。
学习就要不懂就问,看哪位同学敢于提出自己不会拼读的音节,我们评他为咱们班上的小勇士,好不好?(4)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进行重点辅导。(5)请学生当小老师领大家读。(6)同桌互读。(7)开火车读。
[说明:多种形式的练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三、课堂练习
1、看图读音节。(1)出示龙虾图。
①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出示:
x——i——a xiā ③指名读。
(2)出示郁金香花图。①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出示:
h——u——a huā d——u——o duǒ ③指名读。
④用“花朵”一词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一方面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抄写音节。
[设计意图:由读到写,转化练习形式,加深印象。]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好朋友(出示套偶小猴子),它带着我们认识了三拼音音节,学会了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你们记住了吗?
同学们,你们今后要加强练习。下一节课,我们再见!附板书:
三拼音音节 sh——u——o→shuo 教学反思: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一直是家长、老师关注的教学,通常孩子在这阶段学习中也是很有困难的,加上现在新教材的改革,对孩子来说可谓是难上加难。本课教学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能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充分享受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用几幅简单的图画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省时、省力又高效。如果能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效果会更好一些。
通过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实践体验,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现在就谈一些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做法
一、“七个管家”齐上阵。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短,生性好动调皮。而汉语拼音教材上只有几张情境图和表音表形图,如何充分利用好这几张图片,教会学生读准拼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拼音,需要教师紧紧扣住教材,采取趣味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汉语拼音教学。
教学中,我往往发挥身体上的眼、耳、口、鼻、手、脚、脑“七个管家”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如:
猜一猜,让学生的眼睛专注起来。(看口型猜字母)读一读,让学生的小嘴读起来。(谁是小老师,领着大家读?同桌互相读一读,伸出小手夸一夸。),摆一摆,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伸伸手,扭扭腰,我们来摆四胞胎bpdq。)
写一写,让学生的小手舞起来。(对着小手写,对着黑板写,对着天空写„„)
说一说,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我们来为字母找朋友。)玩一玩,让学生的学习丰富起来。(送信、摘苹果、左右手、数字游戏、对口令„„)
通过这些巧妙、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 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和习惯在逐渐形成,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二、小组合作兴致浓。
汉语拼音教材虽简单,但如果教师仅是教教材是无法满足汉字学习的需要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要进行知识整合和拓展,重要的一项就是要补充大量的拼读音节以训练学生熟读拼音的能力,提高学生拼读的速度。
而面对数量极其多的拼音,课堂中学生往往无法按时按量完成练读任务,好学生一会就能读好,学困生一节课都不能完成。如何做到培优又补差呢?我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新基础教育”倡导的“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理念,体现了教学的重心下移和开放性。学习过程中,有同桌互读的,有四人小组互读的,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互读,在互读的过程中引导学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这样既提高了小老师们的积极性,又带动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高了他们拼读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意识.汉语拼音教学,想说爱你也挺难!我将继续思考着,摸索着,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