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例三 不同文化的“碰撞”
不同文化的“碰撞”
周桂萍
一、案例正文 引言和背景
案例发生在中国广州,我教授的是国际混合中级水平的成年留学生。
为了让学生了解各国的饮食文化,在讲完“中国烹调”之后,我给每个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他们第二次来上课时,用ppt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
事件
第二次上课时,很多学生都带来了自己制作的ppt,我发现韩国、越南和巴拿马学生对待这次作业是最认真的,他们很愿意向其他国家的学生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所以ppt都制作得很精美,彩色的图片配上简单的文字,让人很容易了解这些国家的饮食特色。
但我没想到,紧接着问题也来了。轮到越南同学介绍时,一个女学生在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碗红色的鸭血。她说:“这是我们越南某个地方的特色饮食,杀鸭子之后,有人把鸭血煮熟吃,还有的人直接就吃。”她的话说完,教室里的一个土耳其的学生就夺门而出,似乎已经无法忍受了!其实她在讲的时候,我已经有点暗暗担心。那个土耳其学生冲出教室之后,我感到很不安。细想想,那个土耳其学生是穆斯林,他们的教义是无法接受的。可是,对于越南学生来说,她介绍这种饮食确实非常正常的,中国也有类似的菜品。过了好一会儿,那个土耳其学生才回到教室。他进来时没说什么。我也没去问他。
结尾
过了好一会儿,那个土耳其学生才回到教室。他进来时没说什么。我也没去问他。
二、启发思考题
1.布置课堂任务要考虑哪些因素? 2.如果你是该老师,你会怎么做?
三、反思
1.教师在布置开放性的课堂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宗教、饮食习惯、习俗等情况,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同时,最好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之前,教师应事先了解学生的话题与内容,以免学生的话题过于敏感,对于容易导致文化冲突的话题可以让学生进行调整或更换。
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对不同国家十分迥异的文化进行了解,这样教师在布置课堂任务时,会更加有效。
2.教师在出现了饮食方面的差异触及到对方的宗教,无作为。面对文化差异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文化是多样的,不同的,对于不同于自己国家的文化要采取接纳的态度,树立“求同存异”的观念即面对多样的文化应该兼容并包。这样,学生不仅能正确的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第二篇:东西文化融合与碰撞
东西文化融合与碰撞
由于西方的文化是处于强势的,在几百年,近几百年都是处于强势,所以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远远不如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般的中国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里边重要的人物,它的大的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大家都会知道,但是一个西方,一个美国的学生或者欧洲的学生要问他中国大诗人是什么?有哪些大的思想家?有哪些大的这个文学家,大概他们都不会知道。或者知道的人是很少的,除非他是专门学中文的。所以这个就是一种知识的不平衡。这知识的不平衡其实反映出来在这个文化的,这个所谓软实力或者说整个国家的这个实力方面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呢,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了解其实一般地来讲是超过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不过随着中国最近几十,十多二十年,几十年以来中国越来越强大,在经济上越来越发展,在政治上也,在国际政治上也起来,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西方人对中国的兴趣和对中国的了解的愿望是越来越增加了。
西方文化当然是非常重要一个文化,在近几百年几乎可以说从16世纪以来到现在,西方文化是在全世界都占着强势,就是说它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西方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呢,当然也是非常强大的一个文化,而且有非常强的非常长的这个历史传统,我们从先秦一直到现在,有很长的历史,中国跟西方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接触,所以我们对这个先讲一下它的历史的这个中西方的文化的这个历史的状况。我们知道最早有所谓丝绸之路,那是一个基本上是以商业贸易为主的一个交换,在古代的时候,在罗马帝国的时代,在中国先秦到汉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交流。但是呢,由于地理的原因,在古代不像现在我们这个交通很方便,所以互相之间的来往就比较多,但是在古代要从欧洲到中国,还是有很大的这个阻力。不光是地理的这个遥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个西方我们说西欧到中国中间隔着一个中东,隔着阿拉伯世界。那么在很早的时候呢,基督教文化和这个伊斯兰教文化之间是有冲突的,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曾经有好几次的十字军远征,所以跟西方人、欧洲人、基督教跟中东的阿拉伯世界是发生冲突的。所以那个时候从西方要到中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耶稣比默罕默德早出生半个多世纪,他们创立各自宗教不是为了日后发生冲突,然而当公元3世纪基督教就成为地中海背面最大宗教,默罕默德则在公元6世纪建立了横跨亚欧非的阿拉伯大帝国,矛盾产生了,公元1096年西欧国家的骑士们就组成十字军东征,开始争夺地中海东岸以及耶路撒冷的控制权。之后的200年间十字军总共进行8次东征,最大战果就是与伊斯兰教结下了1000年来都无法解开的仇怨,阿拉伯世界横亘欧洲各国与中国之间,阻隔着东西两端的相互探索,直到一支来自东方的军队异军突起。
最早的一个欧洲人到中国来,就是马克·波罗在13世纪,那个时候马克·波罗为什么可以到中国来?是因为蒙古人在那个时候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到后来很多蒙古的这个军队呢,可以说是打破了从欧洲到亚洲的这个道路。所以那个时候,马克·波罗从威尼斯就是现在的意大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威尼斯可以一直沿着这个丝绸之路的路线,从这个,努力从水陆两个方面最后到了中国,到了元代的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那么马克·波罗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他的意义在他,他所谓《马克·波罗游记》这本书,在西方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现在要知道《马克·波罗游记》不是马克·波罗自己写的,他从来没有写过这本书。
因为马可·波罗是威尼斯人,当时威尼斯在意大利,那时意大利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威尼斯跟热那亚这两个不同的城市在打仗,他从中国回去以后,他在中国住了25年,回去以后呢,参加了这个威尼斯的军队,在打仗的时候被这个热那亚的军队把他俘虏了,俘虏了以后坐在监狱里边,在他同在,住在同一个这个牢房里边的一个人呢,就是一个写小说的人,就是在中世纪的那种小说,所以马可·波罗给他讲了他自己经历了很多事情,所以这个人叫Rustichello,就把他的经历写出来,这本书叫做《马可·波罗游记》,所以大家知道《马可·波罗游记》要知道不是马可·波罗自己写的,但是是依据马可·波罗自己的经历来写的。这本书在写出来的当时,不是被很多人所接受,虽然这本书非常流行,我们现在还有100多种手抄本,就可见这本书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那么这本书在当时没有受到很多人相信的原因,是因为他把忽必烈,把蒙古人讲得非常有文化,他曾经说,在那个书里边他说把欧洲所有的财富和国王的力量加在一起都没有蒙古人,都没有忽必烈这个大汗这么大的财富。把中国的文化讲得非常的,但当他所讲的中国是元代的中国,就是说以蒙古人作为统治的时候的中国。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呢,也是一个,可以说是不可信的,就是说马可·波罗到中国的时候是蒙古人在元代的时候,所以他对于汉族的文化了解的不多,所以他在书里边没有提到中国这个有孔子,没有提到儒家的文化,也没有提到中国的这个用毛笔写字啊、喝茶啊,甚至没有提到中国的女人包小脚啊这些事情,也没有提到长城,很多人都认为马克·波罗的书是不可信,因为他没有提到我们现在认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东西。
又是过了400多年,也就是说到了明末的时候,不是元代,到明末的时候,另外一个意大利人,也是从意大利到中国来,那就是利玛窦。利玛窦呢,就跟马可·波罗非常不一样。利玛窦是耶稣会的一个传教士,而耶稣会在基督教的这个天主教的教会里边是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的一个教派。那么利玛窦呢,因为他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一个人,他到中国之后他就发现,那个时候,中国在明末的中国,其实文化是非常发达的。所以他中国以后呢,他发现不可能像这个,在有些地方,他们基督教传教的方式是非常直接的,就说你必须要信我的教,因为你没有文化,我来给你传这个上帝的文化,在中国根本不可能。所以他就采取了一种所谓适应策略,就是他去学了中文,用中文来写《天主实义》就是他写他自己的那个讲基督教的书。而且呢,他是跟中国的很多士大夫有很多交往,比如说徐光启,大家知道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徐光启、杨庭钰、李之藻这三个人是当时这个朝廷的很高的官。他们都跟利玛窦成为朋友,皈依了基督教。
利玛窦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到中国之后呢,他最先他知道佛教在中国是有的,而佛教呢,是一种宗教,所以他到中国以后他最先穿的是袈裟,是和尚的这个服装,结果他穿着袈裟跟和尚服装以后发现没有多少人对他很重视,他才发现就是我,刚才已经提到过的宗教在中国没有很高的地位,佛教虽然在中国也很普遍很多地方都有寺庙,但是和尚跟士大夫跟做官的比较起来那是地位是不如的,所以他非常聪明马上就换了儒服,他就把和尚袈裟给脱了,那个黄的衣服不要穿上读书人的那种袍子,然后自称自己是西儒,是西方来的儒。所以就受到很多读书人的尊重,所以他后来很成功地把徐光启、李之藻、杨庭鈺这样的人都变成基督教的教徒。
他跟徐光启合作翻译了这个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本)》的前面的六部,所以这对中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最先在中西的文化上,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交流,可以说是利玛窦的时候才做了很大的贡献跟马可·波罗时代就很不一样了。但是不幸的是明代快就被清灭掉了,所以就是在清朝的时候呢,一开始对于教会,对于基督教也是很允许,也是很宽容的。康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耶稣会教士的那些数学的知识非常有兴趣,所以康熙几乎每天都跟几个传教士跟他们讨论数学的问题,我们知道清代的钦天监,钦天监就是观察天文的,对于一个朝代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所有钦天监的监正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国家天文台的台长,几乎都是欧洲人,都是耶稣会教士来做的,最有名的就是汤若望和南怀仁,这18世纪非常重要的两个欧洲的这个耶稣会的教士到中国来做了钦天监的监正。而康熙对他们非常尊重。
康熙初年,曾是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然而接下来却发生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礼仪之争。利玛窦当年为了传教尝试融入东方文化的做法遭到罗马教廷的质疑,教皇坚持认为儒家的祭奠与天主教教义冲突,禁止中国教徒赞誉祭祀活动。然而这场争斗真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吗?这个争论的背后其实就是讲在教皇的权力,跟这个远方的一个君主的权力之间的冲突,其实教皇跟康熙的冲突。康熙就把所有的这些基督教的教士全部赶出中国,就禁教。那么能够要留在中国传教的人必须要按照利玛窦的方式来传教,而且必须一辈子在中国不能回去。所以这就是基督教传教在中国后来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个我讲的都是历史,当然我们知道历史后来康熙到了乾隆到后来中西方这个文化就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个冲突呢就已经不是文化的冲突,而是利益。因为最先就是英国的西方那个时候经过了这个文艺复兴,经过了宗教改革尤其经过了这个17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19世纪的这个工业革命以后西方进入了近代,在国力上又非常强大,所以西方就开始向外扩张就是殖民主义的时代和帝国主义的时代,所以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就被英国人打败了,然后这个各国都到中国来,有很多租界,然后我们都很熟悉这样的一个历史,所以就是造成了一个中西方的在国力上的一个很不平衡的时代,可以说这个时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下半叶,那么中国可以说在很长时间都是处于一个很弱的这个地位,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那么近30年以来就是文革以后的改革开放,我觉得是使中国有很大的变化,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上中国现在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这个经济实体。对美国,对欧洲来讲都不能不对中国引起重视,那么随着经济的这个增长呢,在政治上,在国际政治上中国也发生,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中国跟西方现在在很多方面,既有交融的方面也有,可以说是碰撞的方面,这碰撞的方面我刚才讲了不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实际的利益和权利的问题。
21世纪,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冲突与战火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吗?为何伊斯兰文化世界会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事实上,文化是不会有冲突的,文化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可以去克服,可以去了解,就是在面临到不同文化的冲突和碰撞的时候,跨文化理解,可以说是有效地去消除这些矛盾的一个最重要的办法,我们现在知道,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西方的反恐的战争,那么反恐战争呢,当然有很多很多很复杂的情形,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把伊斯兰这个整个的文化和伊斯兰的这个,现在的极端主义把它混在一起,伊斯兰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是宽容的文化。比如说奥斯曼帝国,在18世纪到19世纪很长时间版图非常大,奥斯曼帝国在统治的下面犹太人和基督教都是存在的。所以我觉得把伊斯兰文化看成就是恐怖主义或者说等同于恐怖主义这是不对的。当然伊斯兰文化也有它很大的问题,比如现在我就觉得这个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这个王国,它跟这个挖瓦哈比的这个所谓神学就是这个伊斯兰教有很多派别,不同的派别,那么这个瓦哈比这种派别呢,可以说是一个原教旨主义,就是非常严格地去规定人应该怎么样去做事情,有很多非常这个原教旨的那种没有宽容性的方面,所以这是造成现在阿拉伯文化很多问题,我觉得这个是大家可以去注意的,我们一般人对阿拉伯文化都非常缺乏了解,我自己对于阿拉伯文化也非常缺乏了解,但是我觉得为了要消除一些问题,要消除我们现在世界所面临的矛盾的话,去理解不同的文化包括阿拉伯的伊斯兰教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尊敬不同文化的这个理解,尊敬文化互相之间的尊重它的差异,但是与此同时呢,不要造成这种这个极端的冲突,不要有极端的这种原教旨主义的思想,不要以自己的文化是唯一的一个文化,这样的话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非常需要的东西。
提问1:我们知道中东地区跟我们东亚地区的文化其实也有很大的差异,那么跟西方地区文化呢,就是完全不同,那么现在中东地区有很多的动荡,比如说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地区冲突,以及包括西方国家跟中东国家的冲突,比如美国和北约对伊拉克的一些战争,那么您觉得这些冲突的原因的根源是因为文化冲突吗?那么文化冲突是否会造成实际上的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些灾难?
张隆溪:好,这是非常好的问题,就说现在中东有很多问题,有很多冲突,比如说美国、北约然后巴勒斯坦跟以色列的这个冲突,然后伊拉克还有像叙利亚现在造成了很多这个难民,这些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它的根源是文化的冲突造成的呢?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呢?我觉得,我觉得这个文化的冲突我刚才讲了文化是不会有冲突的,文化只能有差异,冲突都是涉及到政治和实际的经济政治的实际的利益,利益是有冲突的,所以利益和权利是有冲突的,所以我认为中东的问题主要还是一个实际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这个原因。
自2014年起极端组织ISIS通过频繁袭击占领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大片地区,宣布建立了伊斯兰国,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在占领地区恐怖治国,实施严格的伊斯兰教法,屠杀异教徒,“伊斯兰国”能代表真实的伊斯兰世界吗?ISIS与西方世界的宿怨是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吗?如何才能使不同文化的碰撞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机遇,而不是人类的灾难呢?
张隆溪:我刚才讲到这个沙特阿拉伯的问题,沙特阿拉伯在18世纪以后,它的那个王室就是沙特的这个王室跟瓦哈比就是一个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教的教派这个互相之间就有一个同盟,这个同盟是以亲结亲的关系来做同盟的,所以这个阿拉伯的这个沙特阿拉伯的王室呢,都一定是一个家族的男人来担当,但是另外一个家族呢就作为这个教会的最重要的领袖,宗教领袖,所以这个宗教跟政治,政改合一。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而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所以沙特阿拉伯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支持一些比较极端的,这个伊斯兰教的这个极端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所以我觉得这个宗教的排他性跟沙特后来的发展是有关系,为什么沙特有很大的这个利益的冲突?是在于石油。沙特那个地方,沙特阿拉伯的地方,是石油非常丰富的,所以沙特阿拉伯非常非常有钱,是完全是由于石油的原因。那么我们知道中东是个产石油很重要的地方,这个地区。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背后它的这个冲突的背后,其实跟这个经济,跟这个控制你比如说现在所谓伊斯兰国它也是控制这个伊拉克跟叙利亚的产油这个地区,所以现在很多去轰炸它的时候,法国和美国、北约去派兵轰炸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炸它的这个运油的车和产油的这个油田的地方,打击它经济的来源。所以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的冲突问题,而跟这个实际的利益和经济的利益是有关系的。
提问2:您之前一直说文化本身没有冲突只有差异,我就想问一下如果我们要求我们去理解这种文化的差异,然后去减轻由此带来的冲突,会不会很难?因为像现在信息那么发达,我们始终对于世界另外半边的文化都会理解上都会有一些偏差,那么是不是就是比较难,让大部分人能够去理解对方?理解不同的文化?然后来消除,来减轻这种矛盾?
张隆溪:当然要对不同的文化能够理解当然是很难的事情,我刚才讲了孔子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说它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或者说一个读书的人应该有的态度,知道是很难的事情才去做它,因为难的事情做了才有价值,我觉得我们现在要解决比如说像中东的问题,伊斯兰教文化的问题,不能够简单地靠一个战争,不可能。战争永远不可能解决,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人的头脑,要去改变。包括在阿拉伯文化里边伊斯兰教文化里边,它有它理性的声音,也许在现在很极端的时候,原教旨主义,这个原教旨主义很有影响,很有这个吸引力的时候对很多年轻人来讲,也许这样理性的声音被淹没了,但是我相信最终要改变,要解决这种问题是需要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这个宗教里边自己的理性这种声音,来产生一个对社会有很好的正面的影响的东西,你刚才讲,现在我们这个好像信息都很发达,信息发达发生一件什么事情都知道了,比如说哪里打仗啊什么,确实这个现在这个传媒尤其新闻报道阿,还有评论,对我们的影响都有很大的这个作用,对我们一般人对这个世界的这个看法,对了解世界上的事情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呢,我觉得这也是我坚持说要对历史要有了解,不能只看现在的一些事件,报道往往新闻报道都讲坏的事情比较多,你说哪里发生了很好的事情,有人结婚了,有人这个在一起吃饭,很高兴,这个大概不会是新闻上很有吸引力的话题,你说哪里杀了一个人,哪里炸掉了一个房子,马上就可以很多人去关注,所以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与此同时呢,我觉得对于文化的了解,对于一个不同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为什么要做他们做的事情?这个是需要去了解的,包括一些采取极端行动的人,他们也不是说他生下来就自己就变成一个去自杀的这个炸弹,不可能嘛。他总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原因,所以我觉得这个包括对这样的东西,都要需要有理解的态度,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提问3:我刚刚想到的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最大的与我们中学生最息息相关的就是,就是东西方的教育文化。就是我想知道东西方教育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什么?而且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越来越西化,我想知道您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以及您觉得它的发展趋势会是怎么样的?
张隆溪:这个说起来当然也是很复杂的问题,因为教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制度,但是教育作为观念来讲呢,我觉得基本上是普世性的,就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文化都觉得教育是重要的,因为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在这一点上中国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
我刚刚讲了中国最大的影响的是儒家的文化那么这是一个重视文化的一个传统。而且中国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设计考试制度(的国家),我们中国在隋代的时候在唐以前就开始把考试作为一个正式的,科举制,科举考试制度,就是说一个读书人当然读的都是这个儒家的经典,通过考试呢,就可以参加这个统治的阶层做官,所以读书做官这是中国一个传统,那么这个也形成中国人对文化的重视,我们大概都可以知道,可以想到自己身边很多例子,就说有些家庭很贫困,父母不识字,当然现在文化,文盲的程度已经很少了,所以大家不识字的已经没有,但是几十年以前不识字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即使是不识字的那些人,他们一定会让自己的子女去读书,这是中国人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这个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不是每个文化都是这样子,但是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视教育的。
那么西方的文化呢,尤其是犹太人的文化也是这样,犹太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当然不光是说犹太人,我刚才讲耶稣会教士也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所以在西方,在中国,在伊斯兰教的世界其实也是,我们讲到伊斯兰教世界的时候,往往把它讲到现在,其实在中世纪的时候,在欧洲非常落后的时候,欧洲很多人都不识字的时候,在伊斯兰的世界里边,很多把古代希腊的像亚里士多德的东西在阿拉伯世界有很多学者,去把亚里士多德这个重要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作了很多注释,这些东西后来到了13世纪的时候,被重新翻译为拉丁文,回到了欧洲,对于当时的基督教的教会,提出很大的挑战。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跟当时的神学是有冲突的,所以在13世纪最重要一个神学家就是托马斯·阿奎纳,这个阿奎纳,托马斯·阿奎纳写的《神学大全》基本上是把传统的基督教的神学跟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的希腊哲学把它调和起来,所以对于整个的中世纪到后来的文艺复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有人说13世纪就已经有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就是说在我们一般讲文艺复兴是15世纪到16世纪,可是在13世纪托马斯·阿奎纳已经把这个由阿拉伯世界传回来的当时或者重新在欧洲也发现的这个古代希腊的一些哲学和这些思想,跟基督教神学做了一个调和,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任何的一个文化和任何一个民族呢都是非常重视这个教育的问题,你现在说中国的教育,现在越来越西化呢,这是跟当然跟这个20世纪以后有关系,因为传统的中国教育是科举教育,科举制度,就是读儒家的经典而且这个以四书五经,或者说诗词歌赋来作为考试的内容,但是20世纪就是五四(运动)以后,整个教育制度的改变,是把很多新的教育内容,就是把科学,把西方的那些什么生物、化学这些东西作为教育的内容。
所以在中国的现代的教育,所谓现代教育跟传统的科举考试不一样就在于它是一个现代化的教育,这个现代教育呢,就是包括了西方的很多这个内容,但是我觉得这个不应该说是一个西化,为什么呢?因为科学是人类的知识的一部分,物理学不是西方的物理学,中国人也有物理学,这个物理化学从来没有人说这是法国的化学,那是英国的化学,化学就是化学,对不对?所以这种是一个普世的知识,大家都应该去了解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教育但是不应该说是西化的教育,所以中国传统上那我刚才讲了,教育,中国人很重视教育,而且考试在中国是最早的,西方人考试是从中国的考试受到启发以后,18世纪以后才有这样的制度。所以这两个东西呢,其实都分不清楚谁是西方的,谁是中国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们要有一个非常开放的观念去看,在历史上的形成是怎么样一个情形?那么教育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对西方人来讲也是很重要的。
21世纪发展文化的新格局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经过相互碰撞达到对话与共融而不是对立和冲突,因此当下的中西文化交流和对话也绝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一种和谐但同时又保持各自文化身份的共生关系。
第三篇:碰撞教学设计
课题:碰撞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认识对心碰撞与非对心碰撞 2.了解微粒的散射;
3、通过体会碰撞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与否,体会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 教学难点:对各种碰撞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四、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小球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检测:
1、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
2、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是:
3、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学生默写)
(二)引入新课
1、生活中的碰撞:学生例举生活中的碰撞现象
2、碰撞中的特点:碰撞过程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间非常短暂的一种特殊过程,因而碰撞具有如下特点:(总结)(1)、相互作用时间极短。(2)、相互作用力极大,即内力远大于外力,遵循动量守恒定律。(3)、碰前总动能大于或等于碰后总动能,即EK1≥ EK2。
(三)进行新课
1、碰撞的分类:
(1)按能量的转化关系:①弹性碰撞:展示实验1及课件展示 ②非弹性碰撞:展示实验2及课件展示 ③完全非弹性碰撞:展示实验3及课件展示(2)按运动形式 ①对心碰撞(正碰):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②非对心碰撞(斜碰):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2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研究: 例动量守恒式和能量守恒式讨论关系
3、非弹性碰撞:例动量守恒式和能量守恒式讨论关系
4、完全非弹性碰撞:例动量守恒式和能量守恒式讨论关系
5、类型训练一 碰撞结果的可能性判断(1)总结方法:总结碰撞问题的三个依据: 1.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即p1+p2=p1′+p2′.2.动能不会增加 3.速度要符合情景(2)讲解列1:
(3)学生课堂训练1:变式训练一
4、类型训练二 碰撞中的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四)、总结
碰撞的分类:按碰撞前后速度方向的关系分 按能量损失的情况分
(五)布置作业
第四篇:教学案例——师生真诚对话,心灵碰撞智慧火花
师生真诚对话,心灵碰撞智慧火花
——《羚羊木雕》案例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繁琐的提问,老师全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来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师生关系成为一种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权,自我意识不强。而新课标强调要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双方彼此应敞开心扉,真诚对话,相互接纳,老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平等条件中的“主持人”。教师和学生只有建立起这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心灵才能畅通,思维才会活跃;师生只有通过灵魂交流,教学活动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学习《羚羊木雕》一文时,我试图将学生分组围绕“父母对‘我’的批评是否正确”,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亲情”和“友情”冲突时,你会选择什么?
在争论中,突然,一位同学发问:试问老师,如果你的孩子将你已许诺给他的贵重礼物送给好友,你会忍心批评他、伤害他的自尊心,破坏同学间纯真的友情吗?
(这是我备课根本没有想到的突发问题,不难看出这位同学很重友情,他很机智,将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重合时,试探我作为家长,我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观察我的态度,以寻求支持。)
我思索片刻后,便这样说:
“我作为老师,也是家长,和所有家长一样,并不是处理任何问题都能做到理性、妥当,我也是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的,那么同学们能为老师提些建议,怎样处理才更妥当呢?”
(没想到,这时同学发言更加积极,以下几位同学的看法让人回味)
生一:“礼物不是因为价值高才贵重,而是因为凝结真挚的友情才显珍贵,希望做父母的能看到这一点。”
生二:“再贵重物品失去都可以可以再买回,但自尊心和友情的损害,却是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的,因而做为父母也不能机械的、简单的一味责怪孩子的不是。”
生三:“相反父母如果能维护孩子的友情,不去伤害它,比你送他礼物,更能使他健康快乐成长,因此父母不怪孩子,可能会更好些。
从大部分同学的发言中,我发现孩子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否定家长所做的一切,在处理“亲情”与“友情”关系上,显得有些偏颇。对此,我适时引用文中的一句话:“这能全怪我吗?”老师便以家长的身份和学生平等对话,互相探讨。随后,学生便从文中“我”的身上以及结合自身的经历,认识到同龄人身上的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不成熟,如意气用事,不懂得尊重父母等。在两端分别挑着亲情与友情的天平上,学生们心中都有一杆称,他们与老师真诚的沟通,坦诚的交流意见和看法,使两者都收获颇丰。
学生的积极思考发问,促成了课堂的积极互动与交流,在交流中,师以尊重、真诚探求的态度对待学生,尽可能多营造些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让学生之间展开争论与探讨,才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自由地思维,果敢地发言、交流等,为教学生成增加活力,让彼此的心灵在碰撞中点燃智慧的火花。
第五篇:教学案例三.docx
《雪》教学实录
摘要:领悟作者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来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情感的。
【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坚持以“读”为课堂的主线,注重对语言的品味和涵咏,让学生学会身临其境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文敏感
二、教学目标:
1.欣赏鲁迅笔下“朔方的雪”和“江南的雪”的景致,品味语言内涵,把握文章主旨 2.体会作者勇猛抗争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怀
三、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屏幕显示课件——飘雪的画面
(教师导语)下雪了窗外是好晶莹的世界,雪的天堂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就像玉蝴蝶那熬了三十冬的老槐树偌地玉树临风了,枝上缀满了雪的骨朵,静静地站会,仿佛能够嗅到五月的槐花香了这是赵老师的雪那飞扬的雪花飘落到鲁迅先生笔下的时候,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鲁迅的散文诗《雪》 【听读文章】
教师朗读文章:(配乐《初雪》)
读前提示:请同学们在听读过程中用笔标注出生僻词语,初步感知文章 【学生自读】
请同学们坐好,端好书本同学们带着刚才听读的启发,自由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读完思考:(课件显示)
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能结合文意描绘出哪两幅独具特色的画面?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归纳,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找出关键的词句 教师板书: 滋润美艳江南的雪 升腾旋转北方的雪 【品读妙笔】 教师过渡语:是的,作者妙笔成画,一幅幅画卷俨然舒展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那份秀美而喜悦,为那份苍劲而震撼请同学们品读文章,任选两幅画面中你最喜欢的一处雪景,用情朗读,用心感受(屏幕显示)
设计思路:
1.将朗读指导和品味语言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品出味道 2.为后面对主旨的挖掘和把握做铺垫 ——课堂预设:
(1)“他们嗡嗡地闹着”对“闹”字的体会——
古人曾有云:“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请同学们展开联想,想象出“闹”字所营造出的情景
(2)“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①换字,把“撒”改为“飘”好不好?体会两个字在表达上的不同:
②读出这句话的气势(注意引导学生重读并体会“但是”“永远”“绝不”“撒”的意味)③齐读全段
(3)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①“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呵”手的情景 ②“紫芽姜”——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比喻句中所包含的童真童趣
参考:芽姜写出了孩子小手的嫩,小,而紫写出了天气的冷,把手冻得红里发紫,而这其中充满了玩雪的乐趣
教师点拨: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才能能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同样,只有用心感受生活才能象作者一样写出生动的文字
(4)作者最喜欢那个地方的雪景呢?结合文章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作者喜欢南方的雪,因为南方的雪是滋润美艳的,是美好的回忆,是童年的乐趣作者更喜欢北方的雪,作者喜欢北方雪的刚强与抗争的品格,就和作者一样,用于纷争,不折不挠地追求
【质疑提升】 教师过渡:
鲁迅的语言,真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同学们一起品味,觉得愈品愈有味道同学们将不能理解的词句在小组内交流学习,确实不能解决的老师和大家一起完成(学生不能理解的句子大多是与主旨有关的抒情句,小组反馈问题,先由其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引导理解,点到为止)
预设:
——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设计层次:
1.学生默读句子三遍,然后圈出关键词语——“孤独”“死掉”“精魂”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三个词语的内涵:(注意联系前文)
孤独——北方的雪,没有花朵的映衬,没有蜜蜂的陪伴北方降雪的时候,是一片肃杀,万籁俱寂,唯有那雪花是唯一的舞者
死掉——北方的雨死掉就成了坚硬的冰冷的灿烂的雪花 精魂——北方的雨死掉了,但是他的坚硬与刚强升华为雪的精魂
3.教师出示时代背景,学生思考问题:作者写这一部分仅仅是为了描绘北方的雪景吗? 参考:作者写北方的雪,更是写自己(屏幕显示)材料链接:
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志、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则,无一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质,铺天盖地地飞落,纷纷扬扬地挥洒,咄咄逼人地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扑向黑暗中的世界,梦想塑造出一个洁净和纯美的辉煌
——黄蓓佳《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教师归纳,引导,提升 过渡语:
如果哪天我看到了那沐浴在暖阳下的大阿罗汉,看到那随风飞扬的雪花,我们会感到有似曾相识的亲切啊,这就是鲁迅的雪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动情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感受那雪的精魂
——学生最后齐读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 【回味结束】
沉浸在同学们的读书声中,仿佛我的身边也飘落了片片雪花我希望同学们在迎来今天冬天第一场雪的时候,能够像鲁迅一样,用包含感情的笔记录那难忘的时刻,记下那晶莹的雪(下课)
板书设计: 滋润美艳——江南的雪——向往美好 旋转升腾——北方的雪——奋力抗争 【教学实录】 赵学东/执教、整理
一、情景导入
师:又是一年冬来到我最喜欢雪花下雪了,窗外是一片晶莹的世界——雪的天堂那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就像玉蝴蝶我家的老槐树也应该玉树临风了,枝上缀满了雪的骨朵静静地站会儿,仿佛就能嗅到那浓浓的槐花香——这是我的雪当那飞扬的雪花飘到鲁迅先生笔下时,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诗——《雪》
(师板书:雪鲁迅)
二、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文章,在听读过程中标注生僻词语,感知文章(师配乐朗读文章,配乐《雪之梦》)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听读的启发,自由地、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生自读文章)
师:读完的同学思考屏幕上的问题: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能结合文意描绘出哪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
生1:我能描绘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几个穿着棉袄的孩子,很小的样子,大约五六岁,他们围在一起,堆着一个雪人他们围着那个雪人,小手已经冻得发肿通红,但他们还是手拉着手,在那儿高兴地唱着歌
师:说得真好,我想是鲁迅的文字引发了你无限的遐想
生2:我描绘的第一幅画面也是这样的,有几个孩子,他们欢乐着,唱着歌,跳着舞,围着一个不成形的但他们看来很完美的雪人他们认为这个小小的雪人是无比圣洁的
师:还有谁想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生3:我想描绘的也是雪人的一幅画面冬天白茫茫的一片,天空中飘着洁白的雪花,就在这么一片雪地上,有一群孩子们围着一个洁白的雪人北风呼呼地吹着孩子们的脸庞,孩子们的脸已被冻得通红了,但是孩子们的心却是热腾腾的,是雪人带给了他们温暖
师:我非常欣喜于同学们仅仅读了一遍文章,就能勾勒出这样美妙的画面
生4:我想描绘的是两幅画,第一幅是南国的雪,南国的雪是细腻的在开满花的雪野中,孤立起一个雪人和一群爱热闹的孩子而第二幅画是北方的雪,北方的雪是粗犷的,在旋风中奋飞,看起来相当的勇敢、坚强,显示出北方特别的雪景
师:这位同学能够着眼于全文,为我们概括出文章中展现给我们的不同的两个画面(师板书:北方的雪南方的雪)
师:我们从鲁迅的笔下看到了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两幅画面,谁想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色呢?
生1:北方的雪就像一个粗犷的大汉,它非常坚强,非常粗犷而南方的雪就像是一个少女一样,它非常柔和,非常细腻
师:你那么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让我们眼前仿佛就浮现出了两幅风格迥异的画卷 生2:鲁迅笔下朔方的雪粗犷、豪迈,他们似乎在同冬天抗争,他们身上散发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像火一样,在这个冬天里燃烧,使这个冬天不再寂寞
师:是的,你说得非常好我们仿佛感到了冬天里飞雪那种勃勃的生命力,那种一心抗争的坚强好,请坐
生3:我想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描述朔方的雪,朔方的雪是纷飞的、蓬勃的、奋飞的、飞扬的、奔放的、粗犷的
师:你的词汇量太丰富了,接着说下去
生3:江南的雪跟北方的雪就不同,它带有江南特有的秀丽和清爽
师:秀丽和清爽这两个词语非常好地表现了江南雪的特点老师在读文章的时候,读到了鲁迅先生在文中用的一个词,我认为那个词传神地概括了江南雪的特点谁能找出来?
生1:我认为是“滋润美艳”
师:好如果你把后面的“之至”加上再读一读,比较一下,这个六字短语和你刚才用的“滋润美艳”表达效果是否一样呢?
生2:“滋润美艳之至”比我刚才用的“滋润美艳”要好 师:好在哪里?
生2:“之至”是到了极点的意思,这个短语点出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到了极点 师:理解十分到位
三、品读妙笔
师:鲁迅先生真的是妙笔成画,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江南雪的那份秀美而心动,为北方雪的那份苍劲而震撼下面同学们再去品读文章,从两幅画面中任选其中的一幅雪景,用情朗读,用心感受好,三分钟时间,开始!
(生自读文章)师:哪位同学先来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生1:我喜欢“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我的感受是朔方的雪花非常富有个性,他们的个性就是绝不粘连,非常坚强,非常倔强
师:好,读得好,赏析得也比较到位老师突然间想到一个问题,老师写雪是“那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我用了“飘”字,而鲁迅写雪则用了“撒”字同学们,能不能把“撒”字改成“飘”字呢?
生1:我认为是不可以的因为朔方的雪是苍劲的,而“飘”字却是柔和的,像少女一般,比较柔弱,和朔方的雪的苍劲正好相反,所以我认为是不可以的
师:好,请坐
生2:我认为不可以的,“飘”字是一个比较柔弱的字,无法突出北方雪的奔放、豪迈 生3:我认为不行,因为“撒”字体现了朔方的雪如北方的人那样的粗犷、那样的豪迈,而“飘”字体现的是如南方人一样的轻柔
师:老师和同学们的想法一样“撒”字带着一种自天空垂直落下、不怕跌落的那种刚劲与坚强,而“飘”字则太过于柔美,太过于轻盈,写不出北方雪的特点刚才同学在读的时候,我就在想,她是一位女生,在读前边的写北方雪的文字时读得那么刚劲不过,老师认为她最后一段还没有读出文章应该有的韵味,读得有些快了哪位同学能起来读一下?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师:啊,有味道,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1:因为文中写的“那是孤独的雪”,只有这么读才能体现出雪的孤独,“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能体现出雪的那份豪迈 ,;师:我听得出你在读最后一句时有意识地拖长了声音,听起来是那么深沉,那么意味深长你这样读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想法?请说一下
生1:作者是用雨来衬托雪的豪迈和粗犷,更能体现出作者自己的那种精神,这种情怀是深沉的、厚重的
师:好,请坐谁还想来读一读?(生2朗读课文)
师:你的声音很有穿透力,最后一句能不能再读得意味深长一些呢?试一试(生2再朗读)
师:好多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文章的这三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坐好(师领读,生齐读课文)师:最后一句再放慢速度,饱含深情,“是的”,读!(生朗读)
师:最后一句“是雨的精魂”(师示范)再读一遍,“是的”,读!(生朗读)
师:同学们的悟性真高,请同学们接着谈自己喜欢的雪景
生1:我也喜欢朔方的雪,“但是„„是雨的精魂”,我认为这句话是借写朔方的雪来写出当时非常复杂的世态,作者又借雨的精魂表达了对世态的抗争
师:好,你读得很投入,说得也很到位
生2:我也很喜欢朔方的雪,首先第1段中有两个词:一个是“如粉如沙”,一个是“磅礴”,从这两个词中我看出了北方雪的豪迈与粗犷
师:有没有同学喜欢江南的雪?
生3:“江南的雪„„许多蜜蜂在嗡嗡的闹着”,我喜欢这江南的雪,尤其是“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腊梅花”,这一句更体现了江南的雪美艳之至
师:好,我觉得你的声音去读这一段文字简直是珠联璧合听着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一位依依少女披着薄薄的外衣走在雪地上,很美好,请坐
男生也喜欢江南的雪?
生4:“山茶„„也听它们嗡嗡的闹着”我喜欢这两句的原因是因为鲁迅写出了南方的雪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5:我不但喜欢朔方的雪,我也喜欢江南的雪,我感到江南的雪不但温柔美丽,更透露出春天的消息美丽的雪景中透露着春天的消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6:我也喜欢江南的雪,因为读了这一段之后让人有一份遐想,想象一下在洁白的冬天,一切都是洁白的,在江南呢,在雪野上有梅花点缀,那种红色跟黄色使冬天不再那么单调
师:听听他的句子:洁白的冬天,一切都是洁白的多么有创意的表达!那些腊梅花、山茶花映在白雪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那么鲁迅喜欢江南的雪还是喜欢北方的雪?
生1:我认为鲁迅先生应该是喜欢北方的雪,“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当时,鲁迅先生生活在一个残酷的社会当中,这一段他写了雪的豪迈与粗犷,同时也说出了对当时残酷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生2:我认为鲁迅先生喜欢南方的雪,因为最后一段,“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把北方的雪写得那么孤独、那么悲伤而他把南方的雪写得那么美好,他这样写就是表明他是追求美好的,向往南方温暖、美好的气象,而正对应了朔方的雪的孤独
生3:我认为鲁迅先生既喜欢南方的雪又喜欢北方的雪,因为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具有各自的特点,南方的雪滋润美艳,而北方的雪豪迈、粗犷
师:好,这位同学发展提升了刚才两位同学的答案,他说鲁迅先生既喜欢南方的雪又喜欢北方的雪,那么他更喜欢哪里的雪呢?
生4:我认为他更喜欢的是北方的雪,虽然他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描写南方的雪,但是在最后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更多地是把自己的人生精神投入其中来描写北方的雪的
师:是的,江南的雪是美的,那里带着作者难以割舍的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故乡美好的向往,但在鲁迅心中,他更喜欢北方雪的那种粗犷和豪迈
鲁迅先生的文章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越读越有味道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阅读中的疑难词句
(生小组讨论)
四、研读解疑
师:刚才老师参与到小组讨论,绝大多数同学都不能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有哪位同学能先谈谈你的理解?
生1:我认为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作者说“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就是雨在某一种情况下变成雪,就表现出在当时那种恶劣的社会背景之下,一个人如果能承受的话,就能够获得新生,变成一种更蓬勃的力量
师:能够从雨雪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理解有深度
生2:这里包含着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
师:好,刚才这位同学所读的段落在文章教材后面的一段附录里面,这位同学善于借鉴手中的资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他一样充分利用好你手中的材料当我们遇到难以理解的疑难句子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朗读同学们反复去读这句话,你会发现其中有几个特别关键的词语 下面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在读的过程中希望能让所有的同学和老师感受到那几个关键词“是的,读——”
(生齐读“这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师:同学们生动地展示了刚才的自读效果理解了“孤独”、“死掉”、“精魂”这三个词语,就能更好地把握这句话的内涵了
生1:“孤独”写出了当时北方雪的单调,突出了当时一种时局的黑暗,作者好像是在孤军奋战
生2:雨死掉了,变成孤独坚硬的雪,揭示了这种黑暗的现实就要破灭了,而崭新的生活将在这破灭中得到升华
师:很有见地,请同学们阅读屏幕上文章的写作背景正如刚才同学所说,那冰冷的、坚硬的北方的雨变成了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北方的雪读完这段文字,你想鲁迅仅仅是想写北方的雪吗?
生1:我认为他还想去写当时社会的黑暗、悲凉、孤独的状况,然后鲁迅先生当时想去打破这种黑暗与沉寂,去勇敢地争取
师:鲁迅要做一个时代的歌者,去引领所有的人去抗争、去奋斗
生2:从当时的写作背景来看,作者想启发人们要像朔方的雪一样去坚强地战胜困难 生3:我认为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人民没有自由,看不到光明,只有一片黑暗,而鲁迅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人们,如果想成功,就必须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不屈不挠
师:连续用了三个词语,进行了准确而高度的概括著名作家黄蓓心在读到这篇文章时,她是这样说的: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智、他的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则,无一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质,铺天盖地地飞落,纷纷扬扬地挥洒,咄咄逼人地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扑向黑暗中的世界,梦想塑造出一个洁净和纯美的辉煌如果哪天我们站在北方的大地上看到了从天洒落的大雪,我们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啊,这是鲁迅的雪下面让我们再次动情地朗读文章,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哪位同学想读?
(生配乐朗读课文)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再次朗读文章的后三自然段,跟着鲁迅去感受北方雪的那种粗犷端好书,抬起头,读出那份磅礴、那份力量“但是”,读——
(生齐声朗读)
师:是的,沉浸在同学们的读书声中,仿佛我们身边也洒落了片片雪花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迎来今年冬天第一场雪的时候,也能够像鲁迅先生一样用饱含热情的笔记下那激动的时刻,记下那晶莹的雪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