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时间:2019-05-15 09:3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第一篇: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国贸1521班 罗经纬 21号

关键词:舞蹈文化 中国舞蹈 西方舞蹈

摘要:舞蹈,作为一门人体动作的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确实与特定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它以肢体作为符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符号系统,保存、传递着该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而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背景造就了各自意蕴丰厚的舞蹈文化,并伴随着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产生碰撞,不断融合,激发出新的艺术活力。

当我们论及中西方的舞蹈艺术时,首先需要了解熟悉的便是舞蹈本身。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通常采用“劳动综合论”加以解释,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在原始时代,舞蹈是最基本的文化形态。而到了周代,中华乐舞文化进入第一个高峰,其乐教思想在先秦儒家著述中得到了系统的论述与发展,形成了身心一元论的明确的乐舞美思想。两汉之际舞蹈百技纷呈,是俗乐舞文化的高峰。魏晋南北朝时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舞蹈文明在这个时期显示了其艺术的自觉,为隋唐乐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舞蹈文化灿烂辉煌,达到了艺术巅峰。唐代继承隋代的设置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宫廷各种乐舞机构,使唐代舞蹈成为吸收异域优秀文化和传播东方文明精华的博大载体。宋元以来,民族民间舞蹈兴盛,许多前朝有名的古典舞蹈逐渐被新兴的戏曲中的舞蹈所替代。明清时期,戏曲舞蹈渐趋成熟,其丰富的特技表现手段,大大增强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力。

第二篇:东西文化融合与碰撞

东西文化融合与碰撞

由于西方的文化是处于强势的,在几百年,近几百年都是处于强势,所以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远远不如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般的中国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里边重要的人物,它的大的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大家都会知道,但是一个西方,一个美国的学生或者欧洲的学生要问他中国大诗人是什么?有哪些大的思想家?有哪些大的这个文学家,大概他们都不会知道。或者知道的人是很少的,除非他是专门学中文的。所以这个就是一种知识的不平衡。这知识的不平衡其实反映出来在这个文化的,这个所谓软实力或者说整个国家的这个实力方面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呢,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了解其实一般地来讲是超过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不过随着中国最近几十,十多二十年,几十年以来中国越来越强大,在经济上越来越发展,在政治上也,在国际政治上也起来,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西方人对中国的兴趣和对中国的了解的愿望是越来越增加了。

西方文化当然是非常重要一个文化,在近几百年几乎可以说从16世纪以来到现在,西方文化是在全世界都占着强势,就是说它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西方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呢,当然也是非常强大的一个文化,而且有非常强的非常长的这个历史传统,我们从先秦一直到现在,有很长的历史,中国跟西方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接触,所以我们对这个先讲一下它的历史的这个中西方的文化的这个历史的状况。我们知道最早有所谓丝绸之路,那是一个基本上是以商业贸易为主的一个交换,在古代的时候,在罗马帝国的时代,在中国先秦到汉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交流。但是呢,由于地理的原因,在古代不像现在我们这个交通很方便,所以互相之间的来往就比较多,但是在古代要从欧洲到中国,还是有很大的这个阻力。不光是地理的这个遥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个西方我们说西欧到中国中间隔着一个中东,隔着阿拉伯世界。那么在很早的时候呢,基督教文化和这个伊斯兰教文化之间是有冲突的,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曾经有好几次的十字军远征,所以跟西方人、欧洲人、基督教跟中东的阿拉伯世界是发生冲突的。所以那个时候从西方要到中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耶稣比默罕默德早出生半个多世纪,他们创立各自宗教不是为了日后发生冲突,然而当公元3世纪基督教就成为地中海背面最大宗教,默罕默德则在公元6世纪建立了横跨亚欧非的阿拉伯大帝国,矛盾产生了,公元1096年西欧国家的骑士们就组成十字军东征,开始争夺地中海东岸以及耶路撒冷的控制权。之后的200年间十字军总共进行8次东征,最大战果就是与伊斯兰教结下了1000年来都无法解开的仇怨,阿拉伯世界横亘欧洲各国与中国之间,阻隔着东西两端的相互探索,直到一支来自东方的军队异军突起。

最早的一个欧洲人到中国来,就是马克·波罗在13世纪,那个时候马克·波罗为什么可以到中国来?是因为蒙古人在那个时候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到后来很多蒙古的这个军队呢,可以说是打破了从欧洲到亚洲的这个道路。所以那个时候,马克·波罗从威尼斯就是现在的意大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威尼斯可以一直沿着这个丝绸之路的路线,从这个,努力从水陆两个方面最后到了中国,到了元代的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那么马克·波罗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他的意义在他,他所谓《马克·波罗游记》这本书,在西方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现在要知道《马克·波罗游记》不是马克·波罗自己写的,他从来没有写过这本书。

因为马可·波罗是威尼斯人,当时威尼斯在意大利,那时意大利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威尼斯跟热那亚这两个不同的城市在打仗,他从中国回去以后,他在中国住了25年,回去以后呢,参加了这个威尼斯的军队,在打仗的时候被这个热那亚的军队把他俘虏了,俘虏了以后坐在监狱里边,在他同在,住在同一个这个牢房里边的一个人呢,就是一个写小说的人,就是在中世纪的那种小说,所以马可·波罗给他讲了他自己经历了很多事情,所以这个人叫Rustichello,就把他的经历写出来,这本书叫做《马可·波罗游记》,所以大家知道《马可·波罗游记》要知道不是马可·波罗自己写的,但是是依据马可·波罗自己的经历来写的。这本书在写出来的当时,不是被很多人所接受,虽然这本书非常流行,我们现在还有100多种手抄本,就可见这本书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那么这本书在当时没有受到很多人相信的原因,是因为他把忽必烈,把蒙古人讲得非常有文化,他曾经说,在那个书里边他说把欧洲所有的财富和国王的力量加在一起都没有蒙古人,都没有忽必烈这个大汗这么大的财富。把中国的文化讲得非常的,但当他所讲的中国是元代的中国,就是说以蒙古人作为统治的时候的中国。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呢,也是一个,可以说是不可信的,就是说马可·波罗到中国的时候是蒙古人在元代的时候,所以他对于汉族的文化了解的不多,所以他在书里边没有提到中国这个有孔子,没有提到儒家的文化,也没有提到中国的这个用毛笔写字啊、喝茶啊,甚至没有提到中国的女人包小脚啊这些事情,也没有提到长城,很多人都认为马克·波罗的书是不可信,因为他没有提到我们现在认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东西。

又是过了400多年,也就是说到了明末的时候,不是元代,到明末的时候,另外一个意大利人,也是从意大利到中国来,那就是利玛窦。利玛窦呢,就跟马可·波罗非常不一样。利玛窦是耶稣会的一个传教士,而耶稣会在基督教的这个天主教的教会里边是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的一个教派。那么利玛窦呢,因为他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一个人,他到中国之后他就发现,那个时候,中国在明末的中国,其实文化是非常发达的。所以他中国以后呢,他发现不可能像这个,在有些地方,他们基督教传教的方式是非常直接的,就说你必须要信我的教,因为你没有文化,我来给你传这个上帝的文化,在中国根本不可能。所以他就采取了一种所谓适应策略,就是他去学了中文,用中文来写《天主实义》就是他写他自己的那个讲基督教的书。而且呢,他是跟中国的很多士大夫有很多交往,比如说徐光启,大家知道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徐光启、杨庭钰、李之藻这三个人是当时这个朝廷的很高的官。他们都跟利玛窦成为朋友,皈依了基督教。

利玛窦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到中国之后呢,他最先他知道佛教在中国是有的,而佛教呢,是一种宗教,所以他到中国以后他最先穿的是袈裟,是和尚的这个服装,结果他穿着袈裟跟和尚服装以后发现没有多少人对他很重视,他才发现就是我,刚才已经提到过的宗教在中国没有很高的地位,佛教虽然在中国也很普遍很多地方都有寺庙,但是和尚跟士大夫跟做官的比较起来那是地位是不如的,所以他非常聪明马上就换了儒服,他就把和尚袈裟给脱了,那个黄的衣服不要穿上读书人的那种袍子,然后自称自己是西儒,是西方来的儒。所以就受到很多读书人的尊重,所以他后来很成功地把徐光启、李之藻、杨庭鈺这样的人都变成基督教的教徒。

他跟徐光启合作翻译了这个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本)》的前面的六部,所以这对中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最先在中西的文化上,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交流,可以说是利玛窦的时候才做了很大的贡献跟马可·波罗时代就很不一样了。但是不幸的是明代快就被清灭掉了,所以就是在清朝的时候呢,一开始对于教会,对于基督教也是很允许,也是很宽容的。康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耶稣会教士的那些数学的知识非常有兴趣,所以康熙几乎每天都跟几个传教士跟他们讨论数学的问题,我们知道清代的钦天监,钦天监就是观察天文的,对于一个朝代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所有钦天监的监正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国家天文台的台长,几乎都是欧洲人,都是耶稣会教士来做的,最有名的就是汤若望和南怀仁,这18世纪非常重要的两个欧洲的这个耶稣会的教士到中国来做了钦天监的监正。而康熙对他们非常尊重。

康熙初年,曾是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然而接下来却发生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礼仪之争。利玛窦当年为了传教尝试融入东方文化的做法遭到罗马教廷的质疑,教皇坚持认为儒家的祭奠与天主教教义冲突,禁止中国教徒赞誉祭祀活动。然而这场争斗真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吗?这个争论的背后其实就是讲在教皇的权力,跟这个远方的一个君主的权力之间的冲突,其实教皇跟康熙的冲突。康熙就把所有的这些基督教的教士全部赶出中国,就禁教。那么能够要留在中国传教的人必须要按照利玛窦的方式来传教,而且必须一辈子在中国不能回去。所以这就是基督教传教在中国后来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个我讲的都是历史,当然我们知道历史后来康熙到了乾隆到后来中西方这个文化就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个冲突呢就已经不是文化的冲突,而是利益。因为最先就是英国的西方那个时候经过了这个文艺复兴,经过了宗教改革尤其经过了这个17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19世纪的这个工业革命以后西方进入了近代,在国力上又非常强大,所以西方就开始向外扩张就是殖民主义的时代和帝国主义的时代,所以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就被英国人打败了,然后这个各国都到中国来,有很多租界,然后我们都很熟悉这样的一个历史,所以就是造成了一个中西方的在国力上的一个很不平衡的时代,可以说这个时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下半叶,那么中国可以说在很长时间都是处于一个很弱的这个地位,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那么近30年以来就是文革以后的改革开放,我觉得是使中国有很大的变化,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上中国现在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这个经济实体。对美国,对欧洲来讲都不能不对中国引起重视,那么随着经济的这个增长呢,在政治上,在国际政治上中国也发生,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中国跟西方现在在很多方面,既有交融的方面也有,可以说是碰撞的方面,这碰撞的方面我刚才讲了不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实际的利益和权利的问题。

21世纪,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冲突与战火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吗?为何伊斯兰文化世界会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事实上,文化是不会有冲突的,文化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可以去克服,可以去了解,就是在面临到不同文化的冲突和碰撞的时候,跨文化理解,可以说是有效地去消除这些矛盾的一个最重要的办法,我们现在知道,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西方的反恐的战争,那么反恐战争呢,当然有很多很多很复杂的情形,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把伊斯兰这个整个的文化和伊斯兰的这个,现在的极端主义把它混在一起,伊斯兰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是宽容的文化。比如说奥斯曼帝国,在18世纪到19世纪很长时间版图非常大,奥斯曼帝国在统治的下面犹太人和基督教都是存在的。所以我觉得把伊斯兰文化看成就是恐怖主义或者说等同于恐怖主义这是不对的。当然伊斯兰文化也有它很大的问题,比如现在我就觉得这个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这个王国,它跟这个挖瓦哈比的这个所谓神学就是这个伊斯兰教有很多派别,不同的派别,那么这个瓦哈比这种派别呢,可以说是一个原教旨主义,就是非常严格地去规定人应该怎么样去做事情,有很多非常这个原教旨的那种没有宽容性的方面,所以这是造成现在阿拉伯文化很多问题,我觉得这个是大家可以去注意的,我们一般人对阿拉伯文化都非常缺乏了解,我自己对于阿拉伯文化也非常缺乏了解,但是我觉得为了要消除一些问题,要消除我们现在世界所面临的矛盾的话,去理解不同的文化包括阿拉伯的伊斯兰教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尊敬不同文化的这个理解,尊敬文化互相之间的尊重它的差异,但是与此同时呢,不要造成这种这个极端的冲突,不要有极端的这种原教旨主义的思想,不要以自己的文化是唯一的一个文化,这样的话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非常需要的东西。

提问1:我们知道中东地区跟我们东亚地区的文化其实也有很大的差异,那么跟西方地区文化呢,就是完全不同,那么现在中东地区有很多的动荡,比如说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地区冲突,以及包括西方国家跟中东国家的冲突,比如美国和北约对伊拉克的一些战争,那么您觉得这些冲突的原因的根源是因为文化冲突吗?那么文化冲突是否会造成实际上的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些灾难?

张隆溪:好,这是非常好的问题,就说现在中东有很多问题,有很多冲突,比如说美国、北约然后巴勒斯坦跟以色列的这个冲突,然后伊拉克还有像叙利亚现在造成了很多这个难民,这些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它的根源是文化的冲突造成的呢?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呢?我觉得,我觉得这个文化的冲突我刚才讲了文化是不会有冲突的,文化只能有差异,冲突都是涉及到政治和实际的经济政治的实际的利益,利益是有冲突的,所以利益和权利是有冲突的,所以我认为中东的问题主要还是一个实际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这个原因。

自2014年起极端组织ISIS通过频繁袭击占领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大片地区,宣布建立了伊斯兰国,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在占领地区恐怖治国,实施严格的伊斯兰教法,屠杀异教徒,“伊斯兰国”能代表真实的伊斯兰世界吗?ISIS与西方世界的宿怨是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吗?如何才能使不同文化的碰撞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机遇,而不是人类的灾难呢?

张隆溪:我刚才讲到这个沙特阿拉伯的问题,沙特阿拉伯在18世纪以后,它的那个王室就是沙特的这个王室跟瓦哈比就是一个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教的教派这个互相之间就有一个同盟,这个同盟是以亲结亲的关系来做同盟的,所以这个阿拉伯的这个沙特阿拉伯的王室呢,都一定是一个家族的男人来担当,但是另外一个家族呢就作为这个教会的最重要的领袖,宗教领袖,所以这个宗教跟政治,政改合一。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而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所以沙特阿拉伯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支持一些比较极端的,这个伊斯兰教的这个极端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所以我觉得这个宗教的排他性跟沙特后来的发展是有关系,为什么沙特有很大的这个利益的冲突?是在于石油。沙特那个地方,沙特阿拉伯的地方,是石油非常丰富的,所以沙特阿拉伯非常非常有钱,是完全是由于石油的原因。那么我们知道中东是个产石油很重要的地方,这个地区。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背后它的这个冲突的背后,其实跟这个经济,跟这个控制你比如说现在所谓伊斯兰国它也是控制这个伊拉克跟叙利亚的产油这个地区,所以现在很多去轰炸它的时候,法国和美国、北约去派兵轰炸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炸它的这个运油的车和产油的这个油田的地方,打击它经济的来源。所以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的冲突问题,而跟这个实际的利益和经济的利益是有关系的。

提问2:您之前一直说文化本身没有冲突只有差异,我就想问一下如果我们要求我们去理解这种文化的差异,然后去减轻由此带来的冲突,会不会很难?因为像现在信息那么发达,我们始终对于世界另外半边的文化都会理解上都会有一些偏差,那么是不是就是比较难,让大部分人能够去理解对方?理解不同的文化?然后来消除,来减轻这种矛盾?

张隆溪:当然要对不同的文化能够理解当然是很难的事情,我刚才讲了孔子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说它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或者说一个读书的人应该有的态度,知道是很难的事情才去做它,因为难的事情做了才有价值,我觉得我们现在要解决比如说像中东的问题,伊斯兰教文化的问题,不能够简单地靠一个战争,不可能。战争永远不可能解决,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人的头脑,要去改变。包括在阿拉伯文化里边伊斯兰教文化里边,它有它理性的声音,也许在现在很极端的时候,原教旨主义,这个原教旨主义很有影响,很有这个吸引力的时候对很多年轻人来讲,也许这样理性的声音被淹没了,但是我相信最终要改变,要解决这种问题是需要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这个宗教里边自己的理性这种声音,来产生一个对社会有很好的正面的影响的东西,你刚才讲,现在我们这个好像信息都很发达,信息发达发生一件什么事情都知道了,比如说哪里打仗啊什么,确实这个现在这个传媒尤其新闻报道阿,还有评论,对我们的影响都有很大的这个作用,对我们一般人对这个世界的这个看法,对了解世界上的事情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呢,我觉得这也是我坚持说要对历史要有了解,不能只看现在的一些事件,报道往往新闻报道都讲坏的事情比较多,你说哪里发生了很好的事情,有人结婚了,有人这个在一起吃饭,很高兴,这个大概不会是新闻上很有吸引力的话题,你说哪里杀了一个人,哪里炸掉了一个房子,马上就可以很多人去关注,所以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与此同时呢,我觉得对于文化的了解,对于一个不同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为什么要做他们做的事情?这个是需要去了解的,包括一些采取极端行动的人,他们也不是说他生下来就自己就变成一个去自杀的这个炸弹,不可能嘛。他总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原因,所以我觉得这个包括对这样的东西,都要需要有理解的态度,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提问3:我刚刚想到的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最大的与我们中学生最息息相关的就是,就是东西方的教育文化。就是我想知道东西方教育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什么?而且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越来越西化,我想知道您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以及您觉得它的发展趋势会是怎么样的?

张隆溪:这个说起来当然也是很复杂的问题,因为教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制度,但是教育作为观念来讲呢,我觉得基本上是普世性的,就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文化都觉得教育是重要的,因为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在这一点上中国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

我刚刚讲了中国最大的影响的是儒家的文化那么这是一个重视文化的一个传统。而且中国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设计考试制度(的国家),我们中国在隋代的时候在唐以前就开始把考试作为一个正式的,科举制,科举考试制度,就是说一个读书人当然读的都是这个儒家的经典,通过考试呢,就可以参加这个统治的阶层做官,所以读书做官这是中国一个传统,那么这个也形成中国人对文化的重视,我们大概都可以知道,可以想到自己身边很多例子,就说有些家庭很贫困,父母不识字,当然现在文化,文盲的程度已经很少了,所以大家不识字的已经没有,但是几十年以前不识字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即使是不识字的那些人,他们一定会让自己的子女去读书,这是中国人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这个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不是每个文化都是这样子,但是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视教育的。

那么西方的文化呢,尤其是犹太人的文化也是这样,犹太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当然不光是说犹太人,我刚才讲耶稣会教士也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所以在西方,在中国,在伊斯兰教的世界其实也是,我们讲到伊斯兰教世界的时候,往往把它讲到现在,其实在中世纪的时候,在欧洲非常落后的时候,欧洲很多人都不识字的时候,在伊斯兰的世界里边,很多把古代希腊的像亚里士多德的东西在阿拉伯世界有很多学者,去把亚里士多德这个重要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作了很多注释,这些东西后来到了13世纪的时候,被重新翻译为拉丁文,回到了欧洲,对于当时的基督教的教会,提出很大的挑战。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跟当时的神学是有冲突的,所以在13世纪最重要一个神学家就是托马斯·阿奎纳,这个阿奎纳,托马斯·阿奎纳写的《神学大全》基本上是把传统的基督教的神学跟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的希腊哲学把它调和起来,所以对于整个的中世纪到后来的文艺复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有人说13世纪就已经有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就是说在我们一般讲文艺复兴是15世纪到16世纪,可是在13世纪托马斯·阿奎纳已经把这个由阿拉伯世界传回来的当时或者重新在欧洲也发现的这个古代希腊的一些哲学和这些思想,跟基督教神学做了一个调和,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任何的一个文化和任何一个民族呢都是非常重视这个教育的问题,你现在说中国的教育,现在越来越西化呢,这是跟当然跟这个20世纪以后有关系,因为传统的中国教育是科举教育,科举制度,就是读儒家的经典而且这个以四书五经,或者说诗词歌赋来作为考试的内容,但是20世纪就是五四(运动)以后,整个教育制度的改变,是把很多新的教育内容,就是把科学,把西方的那些什么生物、化学这些东西作为教育的内容。

所以在中国的现代的教育,所谓现代教育跟传统的科举考试不一样就在于它是一个现代化的教育,这个现代教育呢,就是包括了西方的很多这个内容,但是我觉得这个不应该说是一个西化,为什么呢?因为科学是人类的知识的一部分,物理学不是西方的物理学,中国人也有物理学,这个物理化学从来没有人说这是法国的化学,那是英国的化学,化学就是化学,对不对?所以这种是一个普世的知识,大家都应该去了解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教育但是不应该说是西化的教育,所以中国传统上那我刚才讲了,教育,中国人很重视教育,而且考试在中国是最早的,西方人考试是从中国的考试受到启发以后,18世纪以后才有这样的制度。所以这两个东西呢,其实都分不清楚谁是西方的,谁是中国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们要有一个非常开放的观念去看,在历史上的形成是怎么样一个情形?那么教育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对西方人来讲也是很重要的。

21世纪发展文化的新格局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经过相互碰撞达到对话与共融而不是对立和冲突,因此当下的中西文化交流和对话也绝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一种和谐但同时又保持各自文化身份的共生关系。

第三篇:中西军事思想交流

中西军事思想交流

摘要:在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军事思想虽然不是主流的内容,但它也被动的在无意之间进行着交流和传播。中西方军事思想源起于不同的背景,通过人们并不愿意看到的,战争的形式进行着被动的传播。这种传播与交流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积淀之后,所导致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影响到了世界的历史进程。而如今军事思想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战场,更运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如今军事思想已经越来越平民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思维方式的一种。

关键词:中西军事思想孙子兵法战争论

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人们可能无法感受到硝烟四起的往昔。军事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多已经被迁移使用,军事思想不仅仅被局限在战场之上,在商界、政界诸多领域中军事思想已为众人所灵活的将知识迁移巧妙运用。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一种思想的传播轻而易举,而在相对闭塞的古代,一种思想的传播有他特定的条件、环境和媒介。中西方军事思想的传递就在特定的时间、方式的催化下完成。

一、中西军事思想的起源

作为一种成熟的观念形态,军事思想是在原始战争产生相当久远以后才出现的。马克思

①得出结论说“战争也是狩猎,不过是对人的狩猎,是更为发展的狩猎。”在文明尚不发达和文

字还未产生的时代,人类对战争规律的朦胧认识最初主要是通过远古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出来, 并以口口相授的方式传之后世。当然中西方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思想文化上也存在诸多差异,这也势必影响着古代军事思想的起源。比如,古希腊神话中的战争多发生在神与神之间。据说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诸神是在长时间的斗争之后,才战胜以盖亚为首的提坦诸神,从此奠定了宙斯的主神地位。这可能就是古代西方军事思想所脱胎的母体。而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则多是在神的驱使和帮助下,按照神的旨意发生发展的。将神的意志转嫁到人的身上,从而人所谓以神的名义发起的掠夺、杀戮也变得“名正言顺”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也与神有关但似乎又与西方有所区别,中国上古传说的神基本上不是神与神的战斗,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291页。

更多的是神抗击自然的斗争,类似夸父追日、女蜗补天、羿射十日等等。并且与西方不同,中国上古是神为人所用而战,著名的黄帝战蚩尤传说中出现的女魅、应尤、风伯、雨师等天神并非人的主宰,而妥听从人的调遣,封神演义中也多为神助人力。所以在此上就可以看出中西军事思想在萌生时期已显露出一些差异性,但大体上都与“怪、力、乱、神”之类的有关。在早期的军事著作上,中国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虽早失传。在西方古希腊的《希腊波斯战争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等可以算是军事题材著作的开端了。

二、中西军事思想的交流

关于中西军事思想的交流,由于中国古代与西方例如古希腊古罗马这两大古典文明中心相距十分遥远,在交通工具十分落后的古代,双方的军事交流是比较少的。从历史上看,直到明清以前,中西军事交流主要是通过西域地区和阿拉伯各国间接进行的,交流内容亦多限于兵器制造和使用技术。但凡是也有特例,在公元前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领兵攻打致支单于城,发现有“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麟阵,讲习用兵”。有人认为这可能就是当时古罗马的兵阵,但是由于汉时中国的军事思想已建立比较成熟的体系,所以在这种零敲碎打面前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自然渐渐也被历史所遗忘。从明朝后期开始,商人和传教士进入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火器制造和使用技术,也尝试着把中国古代兵书介绍给欧洲人。1772年,一位名叫P·阿米奥的法国神父,在巴黎翻译并出版了《中国军事艺术》一书,其中包括《孙子十三篇》、《吴子六篇》、《司马法五篇》、《儒道兵法选二篇》,令西方读者第一次看到神秘的中国兵学的真实面目③。这些著作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据说拿破仑在作战时仍没有忘记阅读《孙子兵法》,但是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仍然一无所知。而在此之外除了通过正常途径交流之外,中西方还有两次重要的军事思想交流,那就是匈奴的西迁和蒙古的称霸。虽然我们说匈奴和蒙古都不是传统的汉民族,但是在这其中很难说没有受到汉民族的军事思想的影响,这两次在欧洲人眼中的两次“黄祸”,第一次黄祸,是强大的西罗马被匈奴灭;没有想到的是同样强大的东罗马,竟也毁于第二次黄祸之手。而先后消灭这世界最强大的两大帝国的竟都是被中国击溃的西迁之民们。对于西方的民众而言,虽然这两次的灾祸留下了难以平复的巨大创伤,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在这仅有的两次中西军队的直接交锋中,中西军事思想和军队的整体实力从此可见一斑。到19世纪30年代,一些西方商人、传教士和军人乘坐舰船来到中国沿海进行侦察活动,他们发现清朝军队极为腐败,官兵战斗②

③② 《汉书·陈汤传》《中西军事思想的交流与互补》 刘庆军事历史研究 1994.08

力低下,以为由此窥到了中国兵学的本质,故尔狂妄断言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中国“用兵之学”,“只是一种浮夸、陈腐与毫无意义的平凡的公式的大杂烩”。在为中国人“那样迷信地崇敬的军事艺术著作里”,也无非是空动的格言、买艺人的大吹大擂和无稽牵强附会”。④显然,在整个古代历史上,中西军事理论界都缺乏足够的相互交流和深刻认识。

三、孙子兵法与战争论

《孙子兵法》与《战争论》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两篇军事著作,其影响力一直持续至今。农战合一孕育的制胜智慧,中华民族在长期农耕劳动中,先民们不断探索日月运行和四季变化的规律,努力掌握地理山川的特点及动植物生长的奥秘,以便战天斗地,从土地上得到丰富的生活资料。这种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观念使中华民族逐步形成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无疑,它也遗传到孙武的精神世界,激活这位伟人的聪明睿智和非凡才华,进而衍变为孕育《孙子兵法》的原始基因。铁血浇铸的兵学基础。火器问世之前,西方奴隶制时代和封建制时代尽管军事思想的发展明显滞后,但是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为克劳塞维茨撰写《战争论》提供了雄厚的历史依据。他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期间发生了震撼整个欧洲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他不仅亲身经历了这场革命,而且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冷静的思考力对革命中涌现的新思想和新战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不言而喻,法国革命战争,尤其是拿破仑战争中产生的新思想、新战略战术,是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的直接源泉,是培育《战争论》的沃土。关于两者的关系有人认为,《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有模仿借鉴《孙子兵法》之嫌,因为克劳塞维茨跟随普鲁士亲王在法作战期间,《孙子兵法》在法国已出版了35年之久,在内容上也有些许类似之处,但是就核心思想方面,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别,孙子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克劳塞维茨则主张“全胜论”并且受到黑格尔“绝对精神”思想的影响力推“绝对战争”思想。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孙武和克劳塞维茨战略思想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各有其特点,各有其重点。其一,注重现实战争指导的《孙子兵法》语言简明易懂,充满朗朗上口的名言警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作战原则方面的提示,充满了军事行动的辩证法。以绝对战争这个理念上的战争为逻辑起点的《战争论》,更注重理论建设。⑤其二,孙武的军事思维方法受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的影响,基本上是唯物主义性质的,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受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影响,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但无疑这两位军事理论大师都对于当今的世界军事理论界,甚至是普通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④

⑤ 《中国丛报》 第5卷第174页《<孙子兵法>与<战争论>军事思想体系的比较研究》刘庆滨州学院学报2005.10

四、军事思想的迁移

现代的和平时代人们对于单纯军事思想的运用少之又少,因此军事理论的知识迁移孕育而生,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孙子兵法》在各领域的运用。二战以后,日、美、韩和前西德等国的大批军人弃武从商,以《孙子兵法》的思想和谋略治商和经营企业,不少人获得了成功。尤其是近多年来,《孙子兵法》在世界上的传播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战略和军事范畴。其精辟的哲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已被各国在军事以外的领域广泛应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把《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运用到了企业管理、商业竞争、外交谈判、体育比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结出许多十分成功的经验。这就更加助长了《孙子兵法》国际性研究热潮的兴起。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要求学生必须熟读背诵《孙子兵法》的有关重要章节。日本一些跨国大公司依据《孙子兵法》制定了拓展海外市场和加强商品竞争的具体战略。甚至还有人写出了《孙子兵法与人际关系》、《孙子兵法与恋爱》等社会普及性读物。在西方国家,成立跨行业的业余孙子研究俱乐部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专家学者和各行业的管理人员参加,连一些青年学生和家庭主妇也踊跃报名。

在如今中西军事思想的交流机会频繁,时常会看到各国军队的互访,国防部长级别的会晤,众多的军事化国际组织的建立等等。当然我们希望的军事思想仅仅只停留在文字之上,不要用于实践,因为那会为人类的世界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灾难。

参考文献:

[1]《中西军事思想的交流与互补》刘庆军事历史研究1994.08

[2]《<孙子兵法>与<战争论>军事思想体系的比较研究》刘庆滨州学院学报2005.10

[3]《<孙子兵法>的世界性传播和重大现实意义》王志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⑥

⑥ 《孙子兵法》的世界性传播和重大现实意义王志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第四篇:中西婚俗文化

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她是今天最美的新娘。在神圣的教堂上空,他们的誓言在回荡,带上永结同心的婚戒,只到神父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 结婚是一生的盟约,你是要为之坚守一辈子的誓言。主耶稣说:上帝所配合的人便不可分开。

这一生一世的爱情,因为今天而完美。”然后新郎新娘或是去晚宴地点或是去渡蜜月,并没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种种礼节。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十一)合髻

又称“结发”。成婚之夕,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仪式,源自古代成年礼。合髻、结发多为新房中仪式,又出自成年礼仪式,故后世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

(十二)合卺

又称“合匏”、“合欢”、“交杯酒”等,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同心酒),象征夫妇合体相亲。其礼仪始于周代,历代相承。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庶民百姓,行合香礼都是婚礼中除拜堂而外的又一重要仪式,故也以合香代称成婚。唐宋以来,行合誉之礼开始以杯代飘(香),因而别有“合欢杯”、“交杯酒”等说。

(十三)闹房

即“闹洞房”。

(十四)妇见舅姑

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始于周代。在古代,新妇拜舅姑是其正式为夫家宗族所接受、确认其成为本家族成员的一种庄严仪式,所以十分认真,甚至还要参拜家庙。唐朱庆徐《近试上张水部》诗,即以拜舅姑来隐寓其恭求水部员外郎张籍荐引:“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拜见时,新娘要献枣和栗子于公公,献干肉于婆婆。

(十五)庙见

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参拜祠堂。如果结婚时舅姑已死,则在婚后三个月到祖庙去奠祭舅姑,称“庙见”。新妇只有在拜见舅姑和庙见这两项仪式完成之后,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

员,整个婚礼才算完成,否则,“女子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十六)回门

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何安、示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回门时间,或婚后三五日、一个月,因地区、时代及路途远近而异,是传统婚礼的最末一项仪式。据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记载,远在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已有此礼仪。宋代称作“拜门礼”。

三、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的婚姻礼仪已经存在极大差异,而其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婚俗文化的根源不同。西方国家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尤其是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中国古代传统婚礼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是一种“夫为妻纲”、传宗接代的庆典,婚礼格外隆重奢华,各种仪式活动也渗透着“早生儿子早得福”、“多子多孙多福寿”的宗法意识,即《礼记?昏义》所说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祖先被视为血源之本(“祖宗,人之本也”),祖先崇拜则是为了“报本”,祖宗祭祀是传统中国家庭重要的礼仪活动,在其婚礼中也有明显体现;而西方国家崇尚基督教,其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并由教士主持,婚礼过程中贯穿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基督思想的传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

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西方婚礼则反映出男女双方的地位相对较平等。基督教强调男女都是上帝的儿女,男女应该平等,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不像中世纪的中国人,只重视生男孩,而是把女孩也看成爱情的结晶,一样受到父母的疼爱。之所以称其为“相对平等”,是因为它本身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地方,例如在婚礼开始时,教士向女方问道,“你愿意以这位男子为夫,服从他、服侍他„„”,而且也存在贵族和王室联姻、政治婚姻等问题,只是没有中国古代的那么明显罢了。相比之下,中国中世纪时期的婚礼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极其明显的“男尊女卑”以及“男本位”思想,妇女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妇女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子,服从于家族利益。在古代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因为雁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在拜堂之前,男女双方根本“素未谋面”,反映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再者,婚礼过程中,许多礼节都是针对女子而设定的,例如“跨鞍、跨火、抱毡”等等。

中国传统的婚俗也带有较强的封建政治文化色彩,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宗法思想的影响。

还有婚神信仰的不同。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认为婚姻是五百年前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另外,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中也存在许多迷信的成分,例如议婚时“换八字”、撒豆以避“三煞”等等;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西方社会也没有祭祖习俗,也不许信众祭祖。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此外也反映出中西方审美情趣不同。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帕,坐着红花轿,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吉祥如意,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套,头顶白色纱巾,不但美丽端庄,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也偏爱白色,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又浪漫温馨,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归纳起来,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礼隆重、喜庆,然而仪式十分繁琐,并且显得铺张浪费,因而现在许多中国的年轻人都选择西方的结婚仪式。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婚俗更为开放、浪漫、自由,而中国的婚俗更为严谨、庄重、繁琐。而中西婚俗所表现出的不同恰恰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风俗方面的折射和反映。因而要对婚俗不同的原因进行进一步探究,使我们了解隐现在不同婚俗背后的中西文化,这也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在。

一、生存环境不同

从地理环境上看,古代中国地处半封建状态的大陆地域,与西方地中海沿岸的多民族有很大不同。

二、物质生产方式不同

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

三、社会组织结构不同

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而西方很早就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民主、自由和依法治国。

四、价值观不同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五、宗教信仰不同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大多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以筹备婚礼、婚礼仪式、婚宴、礼服这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出中西婚俗的差异,由此推及探究中西婚俗差异的原因,使

我们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与历史,从而有助于我们以更为广阔的视野透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目的在于使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的更好的对话与交流,使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传播。

第五篇:中西葬礼文化比较

中西葬礼文化比较

韩馥竹

09130239

在人的灵魂告别肉体之后,为了诠释对生命的尊重,人们往往要将肉体入藏,当然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葬入肉体的形式也大有差异,古代已有石棺葬,土葬,水葬,石棚葬,沙葬,悬棺葬等等。而葬入藏之前,由于不同的文化,宗教和社会形势的影响之下,也会产生不同地对待临终和死亡的仪式——葬礼。

中国传统的丧祭礼仪形式上表现为遵从尘世生活规则,重肉身,轻灵魂,扬族群生命而抑个体生命;西方宗教性的丧祭仪式以肃穆、庄严和简约的原则肯定了个体精神性生命的存在以及人的灵魂的救赎。

当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宗教、社会形式影响下,葬礼也具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例如„..中国的文化在葬礼的形式上表现得精致或繁复,其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慎终追远”式的无奈和茫然,它除了沉溺于“生命苦短”的悲观意识之外就再也没有从死亡中超拔出来的勇气(1)。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人在丧祭礼仪上也悄悄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人们开始接受西方的简约形式,送花、追悼等,但人们在对死者以及死亡的观念上究竟有多大本质的改变还是一个问题,但无论如何,这种形式的变化已经是一个开端,所孕育出来的也许就是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领会。

它的主要形式为(2):1.送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 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 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2.报丧。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 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 论长幼,都要叩首。

3.入殓。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

4.守铺。死者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5.搁棺。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6.居丧。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

7.吊唁。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

8.接三。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 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在丧葬礼仪中,还有做道场的。其作用与放焰口类似,这种道场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

9.出殡。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

10.落葬。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11.居丧。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 思念。这就是居丧。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在古时候,孝子要居丧三年。在现代,人们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但有人仍要居丧,只不过比古时短得多了。

基督教文化认为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

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3)。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人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安静,因此丧礼非常肃穆。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丧葬基本从简,即所谓在上帝面前“灵魂平等”的原则。哭丧无论是初终还是在教堂,也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亲友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意为不要打扰死者灵魂安静(4)。

它的主要形式为(5):1.准备礼。致候:主礼神父问候大家。洒圣水:为纪念洗礼,并怀想基督的逾越奥迹。导言:主礼神父简介今天聚集的目的,并祈求天主对病人的降福。忏悔式:(如果病人希望此时举行和好圣事也可以)。

2.圣道礼。读经:读经的内容,通常和耶稣基督治愈病人,复活死者、或给予痛苦的人希望相关。讲道:神父可以简单的阐释刚才的读经,勉励病患和家人在天主慈爱的眷顾下,勇敢的承担病痛的十字架,把自己的痛苦,和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的痛苦和祭献相结合。代祷:所有参礼者,可以为病患、家人、医护人员,及所有在病痛中的人祈祷。

3.傅油圣事。祈祷:主礼神父邀请大家为病患祈祷。覆手:主礼伸开双手,覆盖在病人头上,祈求天主派遣圣神,赐予恩宠,医治并祝福病人。祝圣病人油。傅油礼:神父以刚刚祝圣的油,傅抹病人的额头和双手,并配以祷文。祈祷:主礼邀请众人一起祈

祷。

4.领圣体。天主经:这和感恩礼中领圣体的方式一样,先以天主经祈祷。领圣体:与主共融。结束祷文:领圣体后,神父邀请大家祈祷。

5.礼成式、祝福式。而在病患弥留时,可以和好圣事、傅油圣事、感恩圣事一并举行,并给予临终大赦。当然,除了礼仪的部分之外,天主教会对临终病患及其家人,还有其它的关顾和照抚。

穆斯林文化认为葬礼,是围绕着关心死者遗体,并进行安葬行为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是宗教文化、殡葬文化丰厚内涵的突出体现(6)。它起源于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和教规。葬礼的形式和内容对穆斯林来说,伊斯兰教的前定观、平等观、和两世吉庆的思想决定着它的形式和内容(7)。伊斯兰最高教经《古兰经》上说:“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定个人的寿限了”穆斯林的死亡观是人的生死有阿拉定夺,任何人都无法更改。阿拉给予生命住在生命,适当的收回生命,走向死亡,复命归真,这是穆斯林个民族共同的信仰,并在次基础上产生穆斯林的葬礼文化。

它的主要形式是:1.在人临死前的弥留之际,近亲属要在枕旁默念“克里麦,团依拜”的经语(8)。

2.停止呼吸后,亲人要顺其肢体,合其眼睛,闭其齿口,整理容发,理展四肢,用一块干净宽白布盖住亡人全身,放置在宽敞通风的地方,按伊斯兰教经典规定“三日必葬,葬必从俭”,外族、未洗浴者不许看亡者尸体。待葬期间不宴客,不披孝,不烧纸祭奠。葬埋程序大体有备殓、浴礼、殡礼、埋葬、坟墓五个方面(9)。

3.备殓。裹亡人的白布殓衣称“克番”(阿拉伯语译音)。男人殓服3件,大殓(俗

称大卧单)等长如身,上下长出7寸,宽4.05(俗称小卧单)等长如身,不留余地,宽也是4.05尺;衬衣上至肩头,下至踝骨,肩头开缝,宽约1.2至1.3尺,另加帽子1顶。妇女殓服5件,除3件与男子相同外,另加裹胸及包头各1件,一般为白平布3尺左右。

4,浴礼,也就是洗礼,由三人承担,洗的顺序为先净下身,后洗头、面部,再从上到下,先右后左,洗遍全身,用两块浴巾分别擦试上身和下身。然后将亡人移至早已准备好的克番布单上,一层一层包裹好,用白布带系腰,扎紧头和脚,浴礼就此完成。

5.殡礼,浴礼毕后,将死者装入埋尼体(尸体)的大木匣子,头北脚南置于安静的室内或庭院的洁净处,参加殡葬的人都要沐浴净身,着清洁衣服,殡礼为举意、抬手、大攒,不鞠躬,不叩头,不跪坐,大攒4次,向左右说“三里阿木”,殡礼即成。

6.埋葬。三日必葬,葬不择时,实行土葬。人葬时将亡人托出木匣,“搭铺”放

入墓穴。坟取子午向,阿訇等跪坟北头,送殡者跪在南头诵经,然后埋葬。人死后七天、四十天、双月、百天和周年祭祀,都要请阿訇诵经、走坟,还用烫面炸油香(油饼)送亲友,表示感谢。

7.坟墓。墓穴取南北向,长方型,一般深5尺多,最深不超过1丈,长6尺,宽3尺。掘成后,又依穴内东壁高1尺处另挖穿堂,长5尺多,宽3.5尺,高2尺,下平上拱,其北端留土台作假枕,入葬尸体放于穿堂内,用土坯封口,然后填土堆成拱形墓冢。(10)

当然,无论是怎样的文化,人们对葬礼的理解都是对人类死亡的尊重。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了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以及其它有关活动等。(11)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葬礼。

(3)《南京社会科学》

(4)《南京社会科学》

(5)百度百科——基督教葬礼

(6)[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南京大学出版社

(7)[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南京大学出版社

(8)《穆斯林的葬礼》

(9)《各民族葬礼文化》,西藏出版社

(10)百度百科——穆斯林文化

(11)葬礼百度百科

下载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摘 要:建筑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与比较

    中西绘画的差异与比较 人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构成了世界艺术的两大板块,体现出了广泛、全面、深刻的人类精神面貌。这些相似与......

    西方舞蹈与文化论述题

    西方舞蹈与文化。 论述题 一、为什么说“绅士风度“是古典芭蕾内在的文化气质所在,也是古典芭蕾美学原则的精神内涵? “绅士风度”是芭蕾内在的文化气质之所在,它的特点有:1.公......

    法律文化与法治秩序碰撞、融合与重构

    法律文化与法治秩序碰撞、融合与重构 摘要:法律体系承载并折射出与之相符的法律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对法律现象与法律文化的关系进行认知是研究法律价值与法治秩序的一种进路......

    中西电影文化比较(爱情观)

    爱情观——中西电影之比较 爱情,是电影永恒的题材,甚至可以说是电影中最大的一个题材类型。无论是纯洁正常的爱情亦或是猥琐畸形的爱情,电影里皆有反映。 但由于民族文化、民族......

    舞蹈文化教程

    由于舞蹈作为一门以人体为传播和保存方式的艺术形式,其发源之原始,传播之广泛,内容之贴近生活,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而原生态民间舞蹈相比其他的宫廷舞蹈而言,则更......

    体育舞蹈文化

    从华尔兹看西方文化 作为国标舞的一种,华尔兹以其简单易学的动作、优美的舞姿博得广大舞蹈爱好者的青睐。然而,华尔兹从诞生到今天的风靡全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西方当时那宗......

    国际文化与交流迎新晚会新闻稿

    国际文化与交流协会迎新晚会圆满举办 2012年10月16日晚七点,由重庆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与交流协会主办的重理工国际文化与交流协会迎新晚会在五教607举行。来自越南、俄罗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