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中传统教育的不可或缺论文: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新课标中传统教育的不可或缺论文:新课程理念下诗
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摘 要:新课程理念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先进教育思想,以此来观照诗歌教学就能挖掘和辐射到诗歌教学更深广的价值。本文结合新课标中关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创造力、人文精神的要求,分析了诗歌教学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育诗性智慧、涵养人文精神。
关键词:新课标 诗歌教学 价值
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贫弱,审美能力还待提高,审美情趣有待提高。加强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教师虽然也可以采用艺术方式请学生欣赏图像文本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这些直观性、浅白性、受控性很强的表现形式留给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的空间明显要小得多,主体审美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要小得多。当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之时,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审美能力的提高因而受限。尽管表面看来,声、光、色、乐样样都有,似乎具有很丰富的审美信息,但它给予人的精神自由度是有限的、狭小的。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而诗歌教学这一以最高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高级层次。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
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名篇都充满了优美、奇异、丰富的想象。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因为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刻、舞蹈、戏剧等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外在的,直接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人们无需想象,只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就可以直接获得审美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
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从诗歌的语言特征看诗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
(《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
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2]袁爱国.诗意的消解与建构——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设,2006,(11).[3]邱晓燕.逐层深入 把握意境——试论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层次[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S1).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沈建强
内容提要:新课程理念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先进教育思想,诗歌以其精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韵律般的节奏在文学教育中发挥着极大的价值。中国作为诗的国度,加强诗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化品味以及各方面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 诗歌教学 价值
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中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如果能用于教学,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受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和考试有关的内容理所当然的作为了教学重点,与考试关系不大的或者是无关的语文内容渐渐被疏远,考试纲要上对诗歌的要求只是简单的了解和识记,而在作文中出卷老师往往会注明,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有的考生大着胆子写了诗歌,虽然内容挺不错却还是只得到了很低的分数。于是诗歌教学课堂上,老师蜻蜓点水,对诗歌意境的赏析也是浅尝辄止,学生只要会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课余读书活动,也是很少选择或者不选择诗歌作品;作文训练更是难以寻觅到诗歌的踪迹。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想象力、诗意般的语言能力等都会停滞不前,甚至还会退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艾青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其用语不落俗套的清新,描述不加修饰的平淡,词藻、文采、情思上的绚丽,意在言外的含蓄,言简意赅的简洁,正体现了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
诗歌教学,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是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基本途径是重视阅读,重视积累,重视优秀古诗文的诵读。诗歌语言常常出奇制新。诗歌教学,带领学生去感悟诗歌语言的精妙之美,感受诗歌语言的推敲之美。例如,一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去触摸语言,去玩味语言。一个“剪”和“理”,就足以让学生引发无限的思考。麻丝可以剪和理,离愁也可以剪和理吗?诗人为什么不说“忘不了”、不说“想着烦”呢?如此这番的思考之后,学生对语言自然有了自己的认识。推而广之,学生会用这样审视的眼光看待他周围的语言现象,对语言感悟力的提高是毋庸质疑的。
诗歌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汇积累。经典的诗句,引起的不仅是心灵的共鸣,也成为学生经久不忘的语言素材。思念亲人时我们常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劝慰自己;送别朋友时我们常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安慰友人;遇到挫折时我们常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鼓励自己。盛赞少年有为,我们可以借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夸奖老人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又可以借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感谢母爱伟大,我们又会马上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以,有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诗歌教育,正是在诗意的感悟中,让学生永远铭记住了那隽永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诗歌教学,影响学生的用语风格。诗歌语言,是文学作品中语言是最为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周从在自己的诗中,表现出很强的语言创造力。她笔下的春天是“躲在小树上/荡秋千”的春天,她笔下的春雨是善解人意的春雨,所以它“四处张望落下的地方”,还可以“落在美梦中”“让美梦成真”; 她笔下的雾可以“铺在地上/让夜睡觉”;她笔下的知识是“一走就是几十里/好远的知识呀”。如此生动的语言,是童心的自然萌发,是诗性的语言模式,它体现了最本真的语文学习。
二、培养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历代读者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情感美、意境美、节奏美,在优美的诗歌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真情美: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陆机在他的《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也说:“诗者,吟咏性情也。”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我们今天在阅读那些洋溢着真情的伟大诗篇时,无不感到这种真挚的情感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震憾人心的力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情真意切的典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四海之内有了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还是像近邻一样亲近,息息相通。人远,但心近,表现了朋友间不拘形迹的真挚感情。这种与朋友的送别情怀远远超出了世俗之常情。“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要在分别的时候,像青年男女般啼哭,让眼泪沾湿了佩巾。这也是诗人自已情怀的吐露,更显得情深意长。
读过艾青的作品我们无不被他那篇对土地的赞歌所折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素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句中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但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生活的回应,是感情极度热切的反映,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
意境美:“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溶与统一。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景和情是诗歌的孪生兄弟,优秀诗歌在景和情关系的处理上,总是和谐默契、相得益彰的。正如朱光潜所说:“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称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如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惟有“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必须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于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又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采菊东篱,本无意于旁迂他涉,只是在无意之间“悠然”看见了南山,联系下文“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万物自由自在。各得其所。物来动情,意与境会,便从眼前大自然的景色中体味出一种悠然自乐之趣,感情上得到了极大的欣慰与满足。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节奏美:诗歌的节奏美就是指在诵读时悦耳动听,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音乐感,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章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富丽词藻还更为重要。”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需要而形成的,它是人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节奏的统一,人的情感的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驰决定了诗的节奏。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开篇入声陡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又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第一节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第二节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如同《诗经》中一唱三叹的诗的结构,音节和谐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发挥想象力,调动形象思维
想象力是文学艺术的翅膀,文字如果不是靠想象,只是白纸黑字没有意义,而诗歌的想象力尤为重要,因为诗中的世界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他们总是经过诗人有意无意地改造,并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进入诗中的世界。高尔基说:“只有作家描写的一切历历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能够从个人经验,个人积累的印象和知识出发,“想象”出作品可提供的画面、形象、人物和性格,而且对这些有可补充的时候,作家的作品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打动读者的心。”可见,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何等重要。
发挥想象,体验诗歌画面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尤其是那些描写景物的诗,更是把景色描写得美轮美奂。如崔颢的《黄鹤楼》,首联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空余”二字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的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二句作者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篇小令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学生每读一句都会想象出一幅画面:枯萎的蔓藤、僵老的古树、无精打彩的乌鸦,呈现一幅败落凄厉的背景画;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充满安谧与生机的图画;荒郊古道上一匹精疲力尽的瘦马冒着凛冽的西风在踯躅而行;日暮途穷,一个羁旅之人在悲哀地仰天叹喟。这种诗情画意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的余地。
发挥想象,体验诗歌内涵美。
要进入诗的主题,教师就必须善于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在“苍苍竹林”中传来“ 杳杳钟声”,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灵澈“荷笠带斜阳”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那位伫立目送的诗人是什么心情?诗人形象令人遐想不已。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想象,很快就知道了诗的一些内涵: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触动诗人的思绪,诗人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而且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和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
又如郭沫若的《静夜》,诗人由月光流星联想到了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诗人首先想象着天河海雾模糊,再想象天河的岸边有鲛人,又想象鲛人在对月流珠。这需要发挥想象力,运用联想和想象,调动形象思维,才能体会诗人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体会该诗的清幽典雅,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四、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都是未雕之璞,我们的教育必须使之成玉,即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诗人独特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这些人文情感因素影响着一代代人。小说家金庸说:“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作品对中学生进行情感人格培养。
培养学生炽热的爱国情怀。著名学者杨叔子先生曾指出:“我们对青少年、大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要有中华魂,要有民族根,而中华诗歌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就是爱国主义。”在中学诗歌教学中有很多爱国的诗歌,这些诗歌充分展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在临刑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范仲淹自幼立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理想,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爱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子深情。
培养学生不屈的意志品德。意志是学生自始至终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去解决。诗歌语言,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李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他的乐观,自信。尽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现实和理想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诗人仍然执著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屈原《离骚》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诗人虽身处污秽时代,却坚持九死不悔,永远求索的伟大精神。孟子身处逆境,不仅仅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肉体上经历折磨;更有“苦其心志”,在精神上历经磨砺;“空乏其身”,使其无所依;最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学生体会到:古人遇到挫折尚且能如此,今人更应敢于面对人生风雨和命运挑战。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06.[2]明洪慧.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12期.[3]刘士伟.论诗歌对儿童素质发展的意义 2006-11.[4]顾之川.诗词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2002-06.
第三篇:浅析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着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成及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促进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发展。
关键词:课程理念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竞相进行了教育改革,我国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的课程理念包括: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2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然而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是建国初期引进的前苏联凯洛夫的体育教学模式也被大家称作“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上即是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为根本目标来设计的体育教学过程模式。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逐渐显示出它的缺陷和不足,它的最大不足是:注重技术传授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感应和社会适应性等因素。新的体育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剖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成及发展趋势,促进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发展。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著名学者毛振明提出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是: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上。体育教学是一个可控制的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了教学思想、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条件及结构程序等诸多要素。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对体育教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组合的整体设计。各种要素都是放在特定的情境下作为整体的组成部分去研究它的运动和变化.并对其予以优化组合.使其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优效性的功能特点。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和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征,我们把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分为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和教学条件四个层次。
1、指导思想。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下提出的,它是建立各种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反映了模式的内在特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理念是“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这也是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一切的模式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要位置。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教学模式所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任何的教学模式总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其制约和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其他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必须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目标领域的发展。
3、操作程序。操作程序指体育教学在时间上展开的逻辑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主要做法等。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独特的操作程序和步骤。操作程序包括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结构是体育教学模式的支撑骨架,体现了体育教学模式的稳定性,教学方法则体现了体育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在操作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
4、实现条件。实现条件指的是指促使体育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要成功的完成一次课实现条件包括很多方面,如: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体育器材、教学内容、方法、时间、空间等,教学条件是实现教学模式的有力保证。
上述四个层次是构成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变量,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完整的构成了一定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过程主要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一)指导思想上以新的课程理念为主。新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新体育与健康课程还拓宽了健康的含义,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性三维的健康观,使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了。未来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上也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要位置。
(二)教学目标由单一向综合方向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目标比较单一,如发展学生的体能或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等。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教育观念更新,新思想的不断出现,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也不断完善和丰富,出现多样化趋势,不同教学模式相互借鉴和促进,发挥各自特有的功能,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了选择教学模式的广阔空间。
(三)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向着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目标由教师制定,学生执行;组织教法由教师设计,学生服从,每一步教学程序都是学生按教师指令运作,现代体育教学模式针对这些弊端进行着改革,着重突出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如“探究发现模式”,“自学互教模式”等。
(四)体育教学模式向着适应个性方向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注重学生的特长,统一教授,新的体育教学模式要求能调动学习的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并产生愉快的情感经验,满足需要,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发展自己的专长。
(五)体育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理念拓宽了健康的定义,强调学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多维的健康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现象,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运动的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调控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超越
体育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的,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在构建体育教学模式的时候,要从某种科学的教育理论假设出发经过逻辑演绎,推演出一种体育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教学实验证实其科学性和优效性。同时,各种个别的体育教学经验经过高度概括、系统整理也可以形成体育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升华到体育教育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教学模式即是某种教学理论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某种教学经验的升华。体育教学模式的这一特性,使它能较好地充当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的中介和桥梁,但是没有一种教学模式能适合所有的体育教师和所有的学生,教学模式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每位体育教师应掌握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展和超越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实施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体育教学模式是在其他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和体育理论的发展体育教学模式也在快速的发展,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体现了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它正向着综合方向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灵活选择和运用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超越和创新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第五篇: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周湘琴
摘要:遵照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同时,还肩负着渗透德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抓住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将一些德育思想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德育教育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它既体现科学精神,又强化人文精神。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体系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常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来描绘当今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从多个方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被人们称为“ 要求,让学生明确,在课堂里、特别是在机房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进步。此外为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我还安排学生轮流值日,打扫卫生和管理机房。通过这些常规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学生渐渐地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针对少数学生因操作不当或者出于好奇心理,有意或无意地导演“恶搞键盘”、“乱点鼠标”、“拿删除他人文件取乐”等恶作剧的不良行为,教师应当首先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然后通过说理诱导,指出这些行为的不妥,同时进行榜样示范,帮助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设备。这样,使信息道德教育在“情”“理”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课堂教学本身包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德育教育素材,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生在吸取和增长学科知识过程的同时,也成为其人格的健全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有关人文、社会教育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不断理解和内化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道德和伦理规范,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做法是: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讲授计算机发展简史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我国研制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等情况,还着重介绍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历史,让学生知道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银河系列。在计算机CPU研制方面,我国已经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龙芯”芯片。我还特别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如裘伯君,王江民,马云等IT行业中的一些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这些,让学生看到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同时也增强了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为我国赶上发达国家而刻苦学习。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知识,它涉及到许多有关法律和安全的问题。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安全和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word基础和应用时,讲一讲有关文件完整性和安全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文件的丢失和损害,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保护自己建立的文件。在讲述黑客、病毒等内容时,我先让学生认识到编制病毒程序和黑客行为是一种违背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还通过实例(欢乐时光病毒、CIH病毒、木马„„)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
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就建立起科学技术应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
在进行计算机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又不能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适当地选择现实生活中有关计算机安全的典型事例和一些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互动性很强的学科,这里的互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与计算机的互动,而应该拓展为人与计算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高中生的思想观念与各种能力正处在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具有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和能力。因此应该鼓励他们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思想、反思自我,促进共同进步。让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践、交流合作中,逐步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但是在小组组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进行经常的指导和调配,让操作技能好的与操作技能差的相搭配,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差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的探索精神包括科学的学习,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和用于创新的精神。信息技术是一门创新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被动的知识技能的传授中。例如利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我在上课开始前先创设一个情境,然后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如果是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如果是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或查找资料,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最终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养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先自己动脑筋思考,再用正确的推导方法进行推理、论证、实践,杜绝遇到问题胡乱摆弄或者偷懒。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缜密的思维并且有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5、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树立正确价值观。
因特网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为人们参与网络传播提供了方便。首先是任何人都可在网上设立网站或网页,而不像开办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那样需要
注册登记、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再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而不像在报刊等传统媒体上发表文章时需要经过编辑的筛选和加工。但这种几乎毫无限制的“自由”却往往容易被一些人滥用,从而导致网上出现了不少为法律或社会道德所不容许的行为。这些我在教学中都首先告诫学生: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是一样的,都是不允许的。如果违反最终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我并给同学们举出李俊因制作了 “熊猫烧香”的病毒而被逮捕的例子,或者引导他们仔细阅读上网时的“用户协议”、“服务条款”其中的用户责任或法律法规,真正让学生自觉做到知法、守法,让他们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同时,我还给学生指出:尊重知识产权,使用正版软件,不散播计算机病毒等,也是信息技术道德规范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价值观。
三、提高教师修养,寓德育于“情”“理”之中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来进行的。因而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情感价值都会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发掘出教材的思想性,找准信息技术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因此,教师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德育工作,在行动中把正确的行为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首先提高教师自我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模范形象,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教师对学生要如亲子般的关怀,对他们在学习中的不良信息行为应该循循善诱,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师生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总之,学科德育教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式的、生硬的教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集德育相关素材,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信息化教育通讯》许建锋 [3]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探讨》左明章,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