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老师培养幸福学生
幸福老师培养幸福学生 四川省乐山市县街小学 张敏
摘 要:幸福是人生所追求的终极目的。一个人是否拥有幸福能力,应从人一生的关键期——学生时代开始培养。这是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必须要为之努力的。因为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终身的幸福,也关系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而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于学校而言关键是教师,教师幸福才可能培养幸福学生。
关键词:老师;学生;幸福能力;爱的教育;挫折教育;合作精神
正文:
拥有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一个人的幸福和拥有多少财富无关,和学识高低无关,却和幸福能力密切相关。我们的教育应从小着手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首先,我们要弄清幸福到底是什么,本人所理解的幸福,就是一种自我需要的满足,当然,这种需要的满足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所限制的。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就曾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所有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
如何对学生进行幸福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教师幸福 ——引领幸福。
做幸福的引领者,教师首先得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整天怨声载1 道,缺少幸福感的教师又如何引领学生的幸福?教师首先应是幸福的人。
也许有人说,教师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社会对教师不够尊重,教育环境不够宽松,如何幸福?诚然,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对于教师确有苛责,我们的待遇也有待提高。但,幸福真的只是一种感受能力,与物质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最近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服务员克劳斯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丹麦服务员的故事。克劳斯在一个餐厅工作了40年,他热爱这份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他很幸福。他儿子是名锁匠,他为儿子感到骄傲,他认为锁匠也是社会中很有价值、很有必要的工作。当然,克劳斯的幸福与丹麦的社会制度、环境分不开。但,这也告诉我们,幸福感与自身的认同感密不可分。只有从心理上喜欢自己的工作,承认它的社会价值并为之感到骄傲,你才可能幸福。
喜欢、认同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你会很幸福。学生纯真的笑容,真诚的呼唤,点滴的进步,健康的成长,都能让我们感到幸福。我常常觉得,做老师是多么美妙的事情:睁着渴求的大眼睛,满是崇拜的神情,一天天渐渐成长的可爱的生命„„
幸福需要能力去感受,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只有老师幸福,才可能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
二、“爱的教育”—— 启蒙幸福
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首先应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具有爱的能力。只有一个学生学会爱家人、爱老师、爱朋友、爱祖国,2 才会得到爱的回报,一个拥有爱的能力的人才能拥有幸福能力。
学校是学生度过时间第二多的地方,在学校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一是在学校的整体大环境上,创建温馨的校园、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以及激人奋进的学校精神,让学生在校园中能随时感受到一种“爱”的氛围。二是在班级小环境上设立班级爱心栏目,对有爱心和乐于助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公布和表扬,评选“助人为乐”之星;成立“爱心活动小组”;以点带面,让爱的典型向班级辐射,使爱的暖流流入每个人的心灵。在学校每天与学生接触得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教师应做一名“爱的使者”,随时向学生播撒爱的种子。这就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密切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注意到当他们处于发育期时的一些心理上的变化。润物细无声,教师爱的语言、爱的行动,必将感化学生,使撒向他们爱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进行“爱的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灵活地渗透爱的教育。语文与品德教育方面“爱的教育”很多。例如语文课文《妈妈的账单》,让学生懂得学会爱,回报爱,做爱的使者。教学时,不仅让孩子说如何回报爱,更应让孩子回家实践爱,学会用行动表达爱,学会爱的能力。
三、“挫折教育”——感受幸福
现在的孩子不缺少爱,但,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往往不觉得甜,因为没有尝过苦,如何知道甜?“挫折教育”就是让学生在面临挫折的3 过程中,学会战胜挫折。战胜挫折,获得成功,他就尝到了幸福。每个人在世遭受挫折不可避免,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地面对和战胜挫折,那将会感觉到生活在世上非常痛苦,不能感觉到幸福,也没有幸福能力。
学校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另一个主要场所。在学校中,首先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这是确立正确的挫折观,进行挫折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思想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使其认识到挫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认识到挫折的双重作用,认识到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应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以正确的方式去对待。学校教育在挫折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渠道。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做到:第一,学校课程设置多元化。增强教材中心理健康知识的含量,将学科知识学习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各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接受挫折教育;第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式和探究式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力求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化,克服答案单一化和标准化。
四、“合作精神”——获得幸福
现代学校以及社会上的竞争,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造成了心理上不的不平衡,增加了人们的痛苦。教育在教会人们竞争时,更重要的就要教会人们合作,与人共处,共同成功,大大地缓和由竞争4 所带来的痛苦。所以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与人合作,从而获得幸福,拥有幸福能力。
在学校中要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首先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合作。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正逐渐被现代教学的“学生中心论”所替代,师生在教学中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这种在教学中新型的、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分组进行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学习方法的相互交流、学习知识的相互补充、学习情感的相互感染,就将培养他们群体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师生的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也会教给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之道。在这样的相互合作中,不仅有利于学业的进步,还将体会到合作所带来的幸福感。其次学校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地方,组织各类课外活动、班级活动将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老师既要加强指导又要放手让学生去干,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自己动手、动脑去组织。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培养集体的合作精神,得到幸福能力。
幸福是种能力,学生的幸福关系教育的成败,更关系社会的和谐,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从教师着手,教师幸福才可能培养幸福的学生。幸福,应是一生的课题。
第二篇:做幸福老师
做幸福教师
三年前来到宜沟一小,给我的感受是学生多,老师棒,我无形中增加了好多压力,感受身心疲惫。幸好我分的两个班班主任都特别优秀,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考试成绩也还行。我说一下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我个人认为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其次要灵活教授知识点;最后老师该用肢体、表情等各种语言去表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后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讲课和听课是完全不同的。虽然我在台下准备的很充分,认为天衣无缝,但是在讲台上由于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我该讲的都遗忘了,该说的都没说或者口误很多,如:某个同学的一个动作或者某一个同学的一句话,就会打乱我的思路。所以一定要认真虚心的听取别的老师意见,在以后的讲课中慢慢改进,毕竟经验老师比我更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地方该讲的快一点,什么地方需要停顿,什么地方应该督促学生做笔记,或者是该怎么布置作业。虚心接受别的老师的意见,才能让自己不断的进步与完善。总之来的一小这三年累并快乐着。
第三篇:幸福老师征文
品味幸福
----特教老师的小故事
曾焱
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孩子,生而不平等,他们善良且无辜,却遭遇了残疾的命运。他们是迟开的花朵,他们永远都想不懂,他们不能像我们一样照顾自己,生活自如,他们就是生活在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种救人于危难的职业---医生,消防员,特教老师。只有当上了特教老师,才能深深体会到特别的爱。缘于这种特别的爱,六年前我选择了特殊教育,来到了深圳特校,走进了脑瘫孩子的世界,立誓要用“爱心”去开垦脑瘫孩子们那一片荒漠的土地。
作为特教老师的我经常被问道这样一句话:“你觉得幸福吗?”我笑笑点点头。也许了解和理解特教工作的人很少,而我却一直默默地---在爱中感受幸福。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人们都说天上的星星不说话,有这么个特别的孩子,小明(化名)是轻度脑瘫加自闭的儿童,因为从小被父母遗弃,他脾气暴躁,桀骜不驯,自我封闭。但在特教老师的辞典中,他是以个可以变化的小数点,他的铅笔没了。我买来一只新的悄悄送给他;冬天,天气冷了,我脱下自己的外套悄悄的给他穿上;他喜欢画画,我就买来文具陪他一起画……几年来,他从来不和我问好,从来不与我对视,在他转学的那一天,不回来表达感情的他却哭了,他不敢看我,这个平时任性倔强的大男孩,用他的手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悄悄滴送给我一张卡片,上面歪歪扭扭的写到:“感谢你,老师”,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感动得落泪了。这是世上最动人的语言,这是世上最珍贵的情感!我觉得我是天下最幸福的老师!
作为特教老师,我时刻享受和体验这个特殊职业所独有的幸福感:当哭闹不止的自闭症孩子在我安抚下适应了学校生活,高高兴兴上学时,我就是幸福的;当自闭症孩子对我甜甜地微笑,和开心的拥抱时,我就是幸福的;当脑瘫孩子在我耐心地引导下学会了吃饭,穿衣,上洗手间,画画做手工,做韵律操等各种本领时,我就是幸福的;当社会中他人投来尊重,敬佩的目光时,我就是幸福的。
其实幸福很简单,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才是快乐的,才是满足的。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不奢求每一次执著的付出都有同等的回报,也不奢求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像“特殊指挥家”舟舟一样大放光彩,因为我知道人生的意义不只是桃李满天下。世上的东西,越分越少,唯有这份特别的爱,越分越多!我要让每一朵残疾的花都能吐露芬芳,让每一只折翅膀的小鸟都能展开翅膀,我要在特别的爱中感受幸福,做一个幸福的特教老师!
第四篇:学生幸福_所以老师幸福_教学案例
学生幸福,所以老师幸福
老师是否幸福,关键在于是否找到适合教育这个学生的方法,如果找到了,并且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我觉的我就是幸福的。
我班有个孩子叫李宗辉,总被学生告状,说宗辉打他了,经过对宗辉的几次批评教育,效果不明显。一天,在改他的日记的时候,他写到,我今天上课迟到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一位老奶奶提着很重的东西过马路,我不忍心,便送他回家,所以迟到了。这件事情,让我心头一惊,谁说这个孩子好打架,原来他也这么善良。
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孩子,打架,是因为别的孩子上课捣乱,或者欺负其他孩子,只是好打抱不平,不善言谈,并不是故意找事。他拥有正义、善良、热心、助人的品质。那么,我该如何把他这些闪光点放大呢?经过和班委会协商,最后大家一致推选他为纪律班长,让他在班里维持纪律和正义。当他知道要当纪律班长时,非常高兴,但我告诉他,当了纪律班长要学会约束自己,只能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讲道理,不能动用武力。他欣然答应。在他当纪律班长的那段时间,班级自习课多次被评为满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闪光点,老师要善于用爱的眼睛去发现他们,并用赞赏的语言去引领他们,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放大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激励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引导每个孩子走好成长的每一步,这将是我们教育事业永远追寻的一个方向!
成人拥有爱的眼睛,才能发现“棒”的孩子,我一直很喜欢卢勤老师的这句话,并把它作为我班主任生涯的座右铭。因为这句话,我让很多孩子找到了方向,也因为这句话,时刻帮助我不断的成长,也让我时刻体验着做一名老师的幸福。
第五篇:做幸福的老师,培育幸福的学生
做幸福的老师,奠基学生的幸福人生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李培
一直都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温暖的午后,品一杯花茶,拿一本闲书,任由自己的思绪跟随书上的内容去领略山水,深思险峰,或者看尽世间百态,万种风情。有幸拜读了肖川老师的《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多么的浅陋无知,虚无缥缈。这本书让我对幸福的涵义、对专业成长、对教育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幸福是什么,许多人都追问过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境遇里感受也不会一样,因为幸福本身就是多元的。有人用诗一样的语言对幸福进行过表述:幸福是母亲的关怀,幸福是婴儿的笑脸;幸福是自由的跳跃,幸福是轻柔的抚摸;幸福是沉甸甸的麦穗,幸福是绿色的生活;幸福是收到康乃馨,幸福是神秘的巧克力;幸福是远离尘嚣的净土,幸福是置身事外的安闲;幸福是不经意之间的感动,幸福是重温听潮的时刻;幸福是拥有美妙的梦,幸福是开满鲜花绵原野;幸福是一生的信仰,幸福是丰富的宴飨;幸福是腰里的银钱响当当,幸福是寄托在纸上的希望;幸福是用心倾听,幸福是真诚分享;幸福是自己的感觉,幸福是下一步的欲望…..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
可是怎么样才能拥有这样的感觉呢?换言之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元素是积极的重要的,又有哪些元素是消极的从而对我们的生活素质产生负面影响?这是思考生活,品味人生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肖川老师在这本书里给我们做出了明确回答。
拥有美好生活,首先是心中有盼头。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理想、有追求,生活才会有声有色,才会有不断成长的内源性动力。
其次是手中有事做。无所事事,是一种百无聊赖的状态。有事可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意味着你的人生的价值有得以表征和确证的机会。有事可做,就该心存感激,就该敬业爱岗。全身心地投入地做每一件事情,是生命积极的存在状态。
美好生活的第三个元素是身边有亲友。人是社会的存在和精神存在。每一个人都需要有情感的归属。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友情、亲情、爱情,是生活中的阳光。善待他人首先是善待我们身边的人,善待我们的亲朋好友。人生的幸福三决:第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处罚自己人 ;第二不要拿别人错误惩罚自己;第三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这是老作家张允和总结出的人生幸福秘决,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第四家中有积蓄。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定的积蓄,我们就多了一份从容应对意外事件的底气,而不至于在重大变故面前束手无策。
拥有美好生活,肖川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方面是要“无”的。首先是心中没有恐惧。在我们这个法治社会中,法律之内人人自由。堂堂正正地做人,遵纪守法,你就没有什
么可害怕的。虽然我们有时做的事情不能尽如人意,但能够做到问心无愧也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还要对神秘和神圣的事物保持敬畏。假如一个人,心中没有敬畏,天不怕地不怕,那么他这个人就会很可怕。
其次是监狱无犯人。也就是说你的亲人中,没有谁是犯罪份子,没有谁是一个极不道德的人以至丧尽天良、违法乱纪。
再次是医院无病人。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一大基石。虽然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如果更多的过健康文明的生活,注重日常保健和养生,包括适量运动和合理膳食,我们就可能远离疾病的侵扰。
最后是身边无仇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他人多一点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多一点友善和关爱,我们就会看到更多的微笑,在生活中感受更多的阳光。
肖川老师的这段关于幸福生活的解读,让我认识到幸福的人生不能只停留在想象中,它需要用心去打理,用心去经营,理性地生活,认真地生活,负责任地生活,有创意地生活,才可能过上舒心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坚定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我要全副身心地投入每一件事,我要热情的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营造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两个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教师的幸福人生的营造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是因为一个生活的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意味着低焦虑感、低倦怠感、高成就动机和高自尊需要的话;也意味着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比较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和追求卓越,这样的人既更可能更重视专业成长,也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积极的心态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首先因为教师专业素养会影响到教师工作过程中的感受。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高,了就能更感受到工作过程的乐趣;他就会有着极高的自我效能感,变得越来越自信。相反,则会感到力不从心、如履薄冰,挫败感、沮丧感、焦虑感、和压抑感就是接踵而来。
其次因为,教师专业素养会极大地影响教师自尊需要的满足。能够赢得别人的认可、接纳与欣赏,是每个人心中最深刻和最持久的一种渴望。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高,工作干得出色漂亮,他就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再次是因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体面和充分的自我表达能力,获取信息、建构知识的能力。一个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人,也一定善于与生活中其他人沟通与交流;一个在学生面前善于情绪管理的人,更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常常情绪失控,动不动就发火。一个人在讲台上的表现与他在生活中的表现是一致的。一个
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教师也一定有良好的其他人际关系。当一个教师有比较高的专业素养时,他也一定享有比较高的生活品质。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特别汗颜。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复杂,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越来越灵活,考试题目越出越难,我经常感到焦燥不安,情绪难控。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温和的鼓励的语言去和孩子们沟通,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的营造可以互相促进,开成一个良好循环。一个能够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也更有可能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成长。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用我们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风范赢得整个社会的信任和尊重,不仅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为才会有位,有为生活也才会有滋有味。
那么我们怎么取得专业的成长,让自己的专业成熟起来呢?肖川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要求,指明了解途径。
教师专业成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建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体现于日常细微的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
这里肖川老师提出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等学生,让我想起了班里的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师的专业成熟的途径大体上有上升学历、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校本培训、参与教育实验四种形式。做为立培学校的老师,我们应该感到幸运。我们的校本培训,小课题研究,课堂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只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每一天的工作,尽心去完成每一次的任务,对各种教育观念和教育现象认真审视,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想不进步都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肖川老师还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等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有一个
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等待,我们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当我们学会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
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学会分享,首先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从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高高在上的老师,怎么能听到学生真情的呼唤?自以为是的学生,如何听进老师的肺腑之言?重要的是以心换心,彼此倾听。其实学会分享是和学会欣赏别人高度相关的——欣赏别人其实就是真诚地去分享对方的闪光之处,它会带给我们非常单纯的满足、愉悦和欢乐。对别人表现出真诚的赞扬和欣赏会使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阳光、温馨和美丽。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要做如此这般,就必须不断学习,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
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也必定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学会合作就意味着,对于不同、对于差异、对于另类,甚至是对于异端的尊重与接纳;意味着我们学会了“求大同,存小异”,学会了必要的妥协、退让、隐忍和放弃。作为教师,我们要很好地与校长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学生合作、与家长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已及人的胸怀。
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陷阱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所以我们要注重选择。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们拥有愈来愈多的选择机会和可能。学会选择就成了一个更加文明、人道、合理的时代人们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多样、丰富和便利的世界,人生的历程真正成为一个为断选择的过程。
创新是一种心态,一种工作作风,一种人格特征。学会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试图从不同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做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抱以重新的审视。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肖川老师说,这“六个学会”是优质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我们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看到这句话,突然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沉甸甸,我们一定成为好老师,我们不仅要自我成长,我们要营造幸福人生,我们还要为我们的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肖川老师指出,我们的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那么这些基础应该包括哪结方面呢?
首先,基础教育应该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让学生学会过精神生活,珍视精神的价值,眷注内心,使学校生活成为整个人生美好回忆的巨大的源泉和宝库,以便让学生形成快乐、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快乐是心灵的阳光。一个不快乐的人,就有可能内心变得阴暗,就可能对人不信任,甚至充满敌意,就有可能是为害群之马,甚至是穷凶极恶之徒。
其实,基础教育的基础应该包括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比他们学到了什么更有意义的。《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而只有当我们教师不断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才有可能为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再次,基础教育基础中应该包括发展学生独立地、有尊严地面对世界的品质和能力。这就需要学会质疑与独立思考——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天平上来考量,思考别人思考过的问题在;就需要学会有效地自我表达——能够充分地、体面地表达自我,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形体语言的表达,也包括我们的待人接物、穿着打扮;还要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当你作出选择和决定时,你知道从什么地方可以获得可靠的、足够的信息。作为民主社会合格的公民,必须具有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承担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是造就独立的而不是仰人鼻息、依付于人的,有尊严的而不是自轻自贱的人的重要方面。
最后基础教育要帮助学生与他人、自我、自然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学会宽容,学会善待他人,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学会与人人建立起真诚的、亲密的关系;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检视、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形成积极的自我图
像,形成自我的同一感和统一的生活哲学;学会亲近自然,聆听天籁,珍爱万物,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不暴殄天物,不人为物役。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基础教育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能读到《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真的是太幸运了。里面的文字像清泉,涤荡了我的内心,又像绵延不绝的火种,点燃我的激情与思想。我始终被一种美好的尊重生命的情愫感动着,内心里不由自主生出积极向上的澎湃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