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论文和案例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大围山镇东门完小:涂静茹
一、课文内容描述:《中彩那天》记叙了在二战前发生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发生的故事。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对当时正在上学的“我”来说是多么高兴。然而,当父亲开着获奖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拥挤的大街时,却发现父亲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父亲毅然地拨通电话,通知真正的获奖者库伯。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可贵,感受到“诚信是金”的道理。
二、学法探讨
在教学中,我主要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在想象中拓展文本。
1、注重阅读感悟。“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活动,把“读”贯穿始终。首先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比如出示句子:“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让学生读后说说心中的疑问。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爸爸为什么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爸爸面临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道德难题?我再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去反复朗读7,8两个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其次,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最后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即培养了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2、注重探究式学习。综观整个教学无论是引导学习3——8自然段,还是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学习第9自然段,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读议结合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深入领会的教学策略。把发现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状态。小组合作的形式多样,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3、注重发挥学生想象力。本文的故事有丰富的想象的空间,如教学课文第9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想一想: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可能说了哪些话?先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之后再写一写。最后请学生在全班交流。有的说:眼看着车子被开走,我心里有些不舍得,但我会向爸爸学习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有的说:虽然,车子被开走了,但爸爸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学生奇妙的想象中赋予故事新的内容,使学生懂得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道理。
2014年8月29日
怎样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大围山镇东门完小:涂静茹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二、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2014年8月29日
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大围山镇东门完小:曹钰
《一个数除以分数》是在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通过图形和多个例子来证明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编者试图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变化到分数,得到的运算法则由特殊到一般,从而经历一个严谨的科学归纳过程。
在教学时我按照编者意图先复习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然后通过题目中的情境图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新知,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并通过多种方法都证明了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都相等。然后进行练习,学生学习效果也不错,教学过程一切自然流畅。
下课后,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是啊!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还没有讲清楚呢?教材的设计没有算理的教学,只是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相等。忽视了算理的教学,这种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找到旧教材,发现旧教材中是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来明白算理,更注重算理的教学忽视猜想、尝试、验证、归纳这种数学思想的渗透。如何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呢?既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又让学生渗透这种数学方法呢?
经过仔细反思之后,我在另一个班进行教学时,调整了我的教学过程。我在学生猜想、尝试、验证、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呢?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时学生开始大部分围绕因为结果相等来总结。此时我再结合线段图对学生进行算理的教学,大部分同学们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孩子们高兴地说分数除法的算理也恰恰证明了我们猜想是正确的。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既进行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又进行了算理的教学。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效果显著。同时我又有了新的思考:在新课改实验中,面对新教材中新的思想和方法与旧教材中的思想和方法发生冲突时如何进行取舍,如何有机结合?是我们每位老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课堂上,我帮助学生首先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意义,接着出示例题: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学生列出算式后,接着探究÷3的算法。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经过思考后,争先恐后地说出了5种算法。学生的每种算法把算理都解释得非常清楚。我也被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对他们的每种算法不由得说:“你的想法真独特”。学生也被他们自己能够想出多种算法所鼓舞着。我接着让他们继续计算÷5,使学生发现上述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计算题目。像÷5只适合于用乘倒数和商不变的性质解决。通过讨论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是最具普遍性的方法。学生获取的这个结论是在自己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得出的:他们通过计算实践,逐步明确通用的方法只有两种(即乘倒数和运用商不变的性质)。
下课以后,我回忆这一节充满了学生思维智慧的数学课,使我感悟颇深。《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代替学生发言,代替学生思维,代替学生说出结论,这根本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久而久之会慢慢抹煞孩子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代替学生去思维。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怕学生思考,会出现思维分散,偏离重点,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这实际上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导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最后只能自己替学生思考、归纳、总结。计算教学要体现学生思维的开放性。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在本课中,我比较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3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已能通过各种思维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每种方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我认为这样的思维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力争做到评价及时、准确。促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发展,逐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质。
2014年8月29日
浅谈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大围山镇东门完小:曹钰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想让他们四十分钟保持安静都很难,何况还要他们专心听课呢 ?可在减负再减负的今天,学习任务又不能减的情况下,上课可真得花上一定的心思。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上好一节课还是要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入手。
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课堂上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有情绪不稳定性和多动症的特点,因此采取活泼多样的游戏形式教学是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最好办法。例如上低年级的识字课时,我就常设计游戏的环节。游戏一:“找朋友”。在教生字课中,我就把写有生字的偏旁部首的卡片发给学生,让一些学生手持卡片找到能与自己的偏旁卡片组成生字的学生,两人就是朋友。还能把组合成的生字读出来的是好朋友,会组词并能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的有“苹果”或“星星”奖品。这样一来,学生在玩乐中学会了生字词,也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能不喜欢你上的课吗?游戏二:“猜谜”。低年级学生上课时都比较好动,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形象思维占优势,喜欢新鲜的、未知的事物,越是不知道的东西越好奇,所以在学习表示动作的字词时,我又设计了“猜谜”这样的游戏。上课时,老师先做动作,问学生:“老师是做什么呀?”学生猜对了就出示相对应的字词来拼读。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把词语卡片发给学生,请一个同学到上面做动作,其他各组同学按动作抢答(很快地出示词语卡片),并会正确拼读的为胜。或者是同桌互相做游戏,一个做动作,一个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然后互调。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活动,让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既对上课充满了激情,也能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深刻。
为了激发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保持注意力集中,生动形象的课件也是一种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资源。特别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平日间又很少接触到的,如果老师只是口头上作详尽的解释,学生肯定没耐心听,也很难理解。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在备课时把要学的内容做成课件,上课时在恰当的时候点击出来让学生看看。既可使学生的小眼发光,也让学生一目了然,哦!原来是这样。比如在上四年级上册的《白鹅》一课时,里面就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所没见过的。其中有这么一句“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现在很少有人养鹅,没见过鹅的学生根本想象不出来鹅走路是什么样子,更别说理解了。里面把“鹅的步态”比作“京剧的净角出场”,可现在哪有学生看京剧,哪懂什么叫净角。这个时候通过课件的展现,学生对理解课文就充满了兴趣,注意力也提高了,也很容易明白了作者为何要把“鹅的步态”比作 “净角出场“了。从而更深刻地感悟了鹅的傲慢态度。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智慧的火花也被点燃了。
在农村小学里,也不可能每节课都能使用多媒体。在条件的限制下,又怎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呢?那就尽量使用生活中的资源吧。在上二年级的乘法口诀时,我总会对同学们说:“看看或是想想,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学习今天的乘法口诀呢?”一语击起千层浪,所有的学生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就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了。学乘法口诀二时,他们说:每人两只手,两人就是四只人。可以用来学习乘法口诀二。还有每人有两只眼睛,两只脚,每个教室有两个门,都可以用来学习乘法口诀二。在学乘法口诀三时,学生又说:教室里的每扇窗叶有三块玻璃,教室外墙有三只窗户,学校每周发放三面劳动红旗,都可以学习三的乘法口诀。有个常吃零食的学生这时还说了句:每块西瓜3毛钱,买2块西瓜是用三乘以二的口诀算的。学生们的思维像火山一样在爆发,学习的热情高涨不下。他们每一张小脸是那么自信,是那么满足,他们就像拔节的麦苗贪婪地吮吸知识的甘霖。
在每一节课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外,还应不吝啬自己称赞的话语,让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他们就没有了厌烦,注意力自然就能集中了。因为他们时时为自己学习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也就想享受着处处能得到老师、同学的欣赏和赞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时刻为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而由衷赞美,使得教室里满是灿烂的阳光。学生的情感和智慧也都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培养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014年8月29日
第二篇: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1.教学论文格式要求
题目(居中,3号黑体,前后各空一行)
署名(单位和电子邮件或QQ号)
摘要(小4号粗楷体)
摘要正文用小4号楷体,不加粗
关键词(小4号粗宋体)
关键词正文用小4号宋体,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一、一级标题(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顶格,前后各空半行)
1.二级标题(二级标题用小4号粗华文中宋,空两格)(1)三级标题(三级标题空两格)
正文(小4号宋体)
参考文献(4号粗宋体,居中,前后各空一行)
(说明:取消自动编号、语言要科学、规范;建议直接在此文档中写作(删除已有内容);排版格式将直接影响评选结果;今年如查出涉嫌粘贴网上的,将公布涉嫌者的姓名)
2.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教学案例统一用Word中文版写作,用电子版参加评选。页面设置为:A4纸张,各边边距2.5厘米、页眉为论文名称(居中,小5号宋体)、页码在页脚中居右放置,全文1.3倍行距,其他具体要求见下。
标题(居中,3号黑体,前后各空一行)
署名
【标题】
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年级**内容的教学案例”,标明对应的教材内年级、章节、内容名称。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
【署名】
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不超过3人,如获奖只发一个证书)。
【正文】
以下栏目仅供参考(没有的栏目请删除),欢迎创新
一、设计思想
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
二、教材分析
1.分析纲要、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
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2.教师的教学准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八、教学过程
这是教学案例的主体部分。分几个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十、作业设计 【教学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你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哪些方面?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请列出 【教学反思】
建议从以下方面反思和回顾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习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具有哪些优势?你在教学中是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些潜在优势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有什么好的经验?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你有哪些应对建议? 【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
整理有关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数据以及学生的过程性和最终网站)【参考资料】
具体列出本课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格式举例如下: 著作类
盛群力:《教学案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文章类
马媛:《构建中的高中综合课程》,《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12期。网络文章类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网http://202.112.88.32/lunzhu/ 翻译著作类
[德]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0页。【字数要求】
每课教学案例字数以2000—4000字为宜。
教学案例的写作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三、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
信息技术教师论文撰写、投稿杂谈
王爱胜
1.刊物定位
想往哪个刊物投稿,先研究一下这个刊物需要的稿件是什么。防止错投,因内容定位不同而泥牛入海。
2.以实求是
认真的想一想自己的真实感悟是什么。即上过一节什么好课?在哪节课上有什么发现与思考?哪怕是以流水账的形式记下来呢。
万万不可人云亦云,搞些假大空的理论凑数。
抄袭更是要不得,我见过不少教师写的文章就是抄袭的。偶然因为编辑失误发表了,那造成的不良影响是长期的。(编者按:每年都能发现数十篇涉嫌抄袭论文。之前我让各市教研员找抄袭者核对,今年我将直接公布抄袭者名单。可以自信的说,大多数抄袭论文我们都能找到,所以今年不要再粘贴了)。
3.选题有益
选题时可以针对刊物特点,选择技术类、教案类、理论类、随笔类等题材。但是,一定要有益处,那怕是有一点点益处呢!信口开河、照搬说明书等都是要不得的。(编者注:标题一定不能大,比如“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这样的题目够大学教授们写一本书的,我们显然是没有能力在短短几千字能说得清楚的。我们非常欢迎大家将自己日常教学的真情实感整理出来,文章中要有自己经历过的鲜活案例)。
A 技术类举例:
普通技术实用型,如 PPT中的“粉笔”功能,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功能而已。从技术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位老师非要写成文章,我后来建议他改为以“电子板书记录”为选题,针对一定的教学内容,说明电子板书的意义、过程和方法,以及记录的方法等。这样技术仅仅是一个支撑。
技术技巧发现型,如在PPT中外链应用文件出现病毒报告如何解决,比如电子表格中成绩打印想要分栏怎么办?这类是以前少有人实现过的技巧为妙!(编者按:这次对纯技术类文章不评,除非是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
B 课例类举例
教案、说课、课堂实录等,如果仅仅以分组、研究、自主、创新这样的大名词吓人,那是吓不住编辑的,因为编辑大人们就是被这些人吓着长大的!呵呵。
所以,一节课要有自己的东西。不求伟大、光辉,但求的确是实实在在地探索、解决、发现了问题。那怕是失败的一节课呢!
所以这类,要找出某处内容真的自己比较满意,最好是让人眼前一亮。C 理论类文章
目前不少理论类是拼凑的,所以不少读者说了“为什么他能拼起来发表,我拼了就不能发表呢?”,你不能发表的原因多了:
第一,你不是专家,有名的专家!所以,你拼的没有硬气,当然也没有编辑的信任和群众的认可。群众一般认可专家去转述,不认可一般人的传说。再说,有实力的专家的确是有深度、综合考虑和理论再研究的,并非象一般人认为的是转述。在转的过程中有他自己的看法在里面!
第二,你没有自己的想法,即按你的想法拼起来。就像做家具,一样的木料,不同的人的产品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照葫芦画葫芦,即益处何在?很多高人就是能照葫芦画了各式各样的瓢来,甚至画出你想不到的器物来。此所谓创新。
第三,你没有实践。如果有实践,你同样是去写一个理论的理解,则大不一样。问题、解决式的理论探索,就是成果了。
第四,你没有创新。上面说了,在文章中有创新很重要(编者按:任务驱动等内容,早被人说过N多次了,这次请大家就别写了)。但是创新并非是要成为奠基你在理论界的地位为目的。否则那就是造假。
编者加:非常欢迎以下论文选题:对教材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存在问题)、对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总之,论文能对其他信息技术教师、教材编写者、学业水平命题者、教研员、教育部门领导有启发、建议等,这样的论文肯定能获奖。
4.校准目标
诚然,稿子投出去一天三篇问是否采用了,是否发表了,是否寄稿费了,等等,这些已然看出一个人的目标就是发表!而不是想成长自己。这样既然发表了,发表了很多,但是功利主义目标必然会导致最终的江郎才尽。甚至走上抄手的不归之路。
如果目标真的是为了成长自己,发表只是一个环节。那写之后建议有以下几步: 第一,写过之后。放起来,一周、数周之后自己再看看,自己是不是满意!
第二,投稿之后。别管了,一段时间之后,编辑如果没有回复,可以问问原因,但别责问。第三,投稿失败。可以根据建议去改,也可以放起来,将来必然有用。
第四,投稿成功。别为稿费一天两头去问。编辑部有自己的规定,是你的少不了,不是你的要也没有。比如,要很长时间来等有没有人举报是抄的。发现稿子是抄的,稿费自然没有!甚至编辑的奖金都扣了呢!你再问他,不是自少麻烦?呵呵。
第五,再次写稿。一稿发表之后,不要想马上再发。要沉一段时间,想一想、做一做,自己也再读一读自己的已发文章,看看问题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不然,提供的是与上次类似的内容,则就是自我束缚了!不能进步了。
5.内容明确
第一,在写稿时,题目不宜过大、散,否则影响得内容也容易散,让人感觉很有道理,但是收益并不明确。
第二,内容写作之前要考虑你的文章是给什么人看的?是什么学科的、做什么工作的。写时要扣主问题,说清问题,解决之道。不宜一个文章涉及过多的、过大的跨度。
当然,也可能这类文章容易给人一些误会,比如题目大、比如内容空等。为什么呢?我想以下几点请参考:
第一,以后写文章尽可能不要用“误区”、“浅谈”这类的标题,因为给人的感觉就可能是空洞。主题最要是要扣主某某一个主题,比如“自主学习中,如何才能做主?”、“摒除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不作为’”等。当然这也是随意想的。
第二,在一个文章中最好是描述一个事物,前前后后、从浅入深去把问题说清,解决之道。第三,我感觉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针对某一学科、某一内容说明、论述为好。这是最为关键的。看一个比较好的文章,都是要确定好读者是谁,能带来什么效益。如果这样广泛地从教育理论上说事,专业性的刊物采用的机会相对是较少的。最近第3期《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现场的理论文章是一个例子,本来这是其他学科比较成熟的文章。但是,我们曾建议作者在写作时要扣住信息技术教学这个实体说事,而不是教条地罗列其定义、特点等,这样才把一种普通的理论转成了特定的理论,是针对性特定读者的。
总之,你的视角与文笔都是不错的,只是中心思想欠明确,为谁而写不明确而已。我想这不是修订的问题,所以我也没有提出修改建议。希望能把您的观点分散用在某些更实际些的文章中去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的。
6.版式美观
许多教师撰写的论文要么只做简单排版,或排版很不规范,整体版式效果差强人意,编辑第一眼就扣了10分。排版是最简单信息技术应用素养,版式差,说明作者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好不到哪,编辑的拒绝是有最简单的理由的。(编者按:之前许多教师的论文在这方面被Pass的)
第三篇: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1.教学论文格式要求
题目(居中,3号黑体,前后各空一行)
作者(单位和电子邮件或QQ号)
摘要(小4号粗楷体)
摘要正文用小4号楷体
关键词(小4号粗宋体)
关键词正文用小4号宋体,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一、一级标题(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顶格,前后各空半行)
1.二级标题(二级标题用小4号粗华文中宋,空两格)(1)三级标题(三级标题空两格)
正文(小4号宋体)
参考文献(4号粗宋体,居中,前后各空一行)
(说明:取消自动编号、语言要科学、规范)
2.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教学案例统一用Word 2000中文版写作,用电子版参加评选。页面设置为:A4纸张,各边边距2.5厘米、页眉为论文名称(居中,小5号宋体)、页码在页脚中居右放置,全文1.3倍行距,其他具体要求见下。
教学活动标题(居中,3号黑体,前后各空一行)
作者(单位和电子邮件或QQ号)
摘要(小4号粗楷体)
摘要正文用小4号楷体
标题:
课程:
学段:
以下栏目仅供参考(没有的栏目请删除),欢迎创新
一、目的:(要求:分条列出教师计划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完后的预期学习目标)
二、活动概述:(要求:对本次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简短的概要描述)
三、教学和学习活动记录
(一)准备工作(要求:列出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准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经验;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
(二)教学和学习活动过程记录(要求;按顺序、详尽地描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步骤,详尽程度以读者能理清整个教学过程并能模仿为标准)
(三)进行本次教学的必要条件(要求:根据您本次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在有关选项前打“”或填写有内容)
1. 主要教学地点
只在教室
只在机房 教室+机房 其他地点,请列出: 2.本次教学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
教师应能熟练使用:
3.本次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术要求
学生应能熟练使用:
4.硬件:(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硬件条件)(1)教师用计算机()台,配置:
(2)学生用计算机()台,配置:
(3)局域网: 需要
不需要(4)专用教学平台:需要
不需要(5)学校连接Internet:需要
不需要(6)学生回家用电脑:需要
不需要(7)学生回家用Internet:需要
不需要(8)其他硬件:
5.软件:(要求: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使用的有关软件)(1)通用软件:
(2)学科素材/资源库:
(3)学科教学软件:
(4)本次教学教师是否必须自编课件:必须
可要可不要
不需要 如果教师为本次教学专门制作了课件,请列出并简单介绍:
6.外接设备:(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外接设备)(1)打印机:需要
不需要(2)扫描仪(3)数码相机
如需要其他外接设备,请列出:
7.网站:(要求:分类列出教师推荐的网站、学生自己搜索到的网站)
8.其他:(要求:列出所需的图书、录像、光盘等其他资源)。
四、评价:(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你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哪些方面?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请列出)
五、教学反思和回顾(建议从以下方面反思和回顾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习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具有哪些优势?你在教学中是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些潜在优势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有什么好的经验?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你有哪些应对建议?)
六、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整理有关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数据以及学生的过程性和最终作品)
教学案例的写作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三、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 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
第四篇:统计学案例教学论文
一、运用统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统计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统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
与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案例教学是以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和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以学生为主角,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对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选取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统计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的过程,它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角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其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学生味同嚼蜡,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进取缺乏新意。统计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种信息的交流,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统计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有限的,通过例题只是掌握和熟练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教色是讲解员,强调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很少。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其角色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过程,去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和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自己的独到之处,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示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
但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先应编写出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建立教学案例库。
教学案例应该本着“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每个案例都必须是真实事例,并配有相应的数据库以供选择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需对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调查表的表式、样本点的分布、数据的含义以及案例的约束条件等作具体说明。
教学案例要突出“精”和“新”,所谓“精”就是不求量多,但求质高,所谓“新”就是案例要与时进步,具有时代特征。对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体会:如每逢年末,组织学生适时地搜集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网络系统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主要资料和数据做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学生在完成案例的编写过程中,既锻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提高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正是统计课的一个教学目的,因此这项工作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2.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应和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
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员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启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员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统计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起引导作用,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比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实施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增加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方式。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有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取得的。因此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力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闫晓波。非统计专业统计课程的建设问题[J].北方经贸,2002,(2):116~117.[2]胡嘉牧。案例教学法在统计探究学习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4,(1):53~54.[3]黄金梅。高职院校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6):69~71.
第五篇:教学案例论文
探究 让学习充满魅力
-----我的生物课堂
摘要: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 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以及课内外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不断拓展思维,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堂以探究为导航的生物课堂,应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不仅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更是对生命的思考,对个体心灵深处的一次洗涤。关键词:探究 生物课堂 蒸腾作用 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属于课程标准确立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最大的主题之一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中的二级主题,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组成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将其安排在两者之前,既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也科学考量了三者的辩证关系。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对前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适应不同的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为后面光合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章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三大核心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实际,特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2)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对蒸腾作用知识的拓展迁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2)、培养敢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生物科学素养;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事先准备让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探究知识
教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再次走进生物课堂,探究有关生命的话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科学的世界有拉 2
近了一点点距离。首先我们在几幅优美得图片中走进课堂学习……
欣赏后咱们先来个民意调查活动:如果现在你手上有一张旅游卡,可以选择到其中的一个地方度假,你会选择哪儿? 92%学生选择1、2、5图 8%学生选择3、4图
教师:和同学们一样 老师会选择到图1环境中去,因为郁郁葱葱的森林让我们更舒适,同样为地球陆地的一角,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距?今天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来探究一下其中的奥秘。
打开课本第四节《蒸腾作用》先来“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科学的探究往往是从提出问题开始,针对问题,同学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你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1: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散失的吗? 学生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出来的呢? 学生3: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茎散失的吗?……
教师:同学们这么积极动脑,很好。请同学们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按照学生2的问题推理和判断,做出自己的假设,谁来先回答?
学生1: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有叶片散失的。
学生2:叶片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是叶片。…… 教师:请说一下你做出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
1、我知道叶片上面有气孔可以进行水分散失。学生
2、叶片的数量多,叶片内有叶脉,海绵组织疏松,表皮上有气孔。
教师:非常好,假设实际上就是对实验结果的一种预测。为了证明假设是否准确,应该设计实验方案,具体步骤包括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案。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现在请组长代表本组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案。学生:各小组组组长汇报,各组交流。
教师:同学们的设计方案对我启发很大,选材经济方便,方法科学得当。各小组展示本组的实验装置,便于互相学习。大家注意看,这是老师课前根据教材提示准备的实验装置,和同学们大同小异。实验材料有:杨树枝条、试管、塑料袋,透明胶布、食用油。大家仔细看一下甲乙装置有什么差别?
学生:甲保留了叶片,乙减掉了叶片。教师:请你说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为了设置对照试验。
教师:设置对照试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除了对照因素不同,其余因素都要保持不变。教师:真了不起!同学们俨然像一个小科学家。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结果,真实准确的记录实验现象。教师:请一组同学汇报一下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学生:甲装置塑料袋内壁上出现大量水珠。乙装置塑料袋内壁上出现少微水珠。
教师:想想,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进行认真分析: 问题一:这些水珠从哪儿来? 问题二: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失来?
问题三:为什么水分只能从叶片的这个地方中散失来? 问题四:水分是以液态形式还是气体形式散失? 问题五:叶片上下表皮气泡数目一样吗?
学生:依次回答
叶片。
气孔。
因为角质层不透水。
气态的形式。
下表皮要多。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较到位,现在总结一下,得出结论。学生:家装置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有枝条上的叶片以水蒸气的形态散失凝结而成的。
教师:结论和假设相符,说明假设是正确的,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奖励。看到同学们的进步,老师真高兴。最后我们在总结一下收获:水分散失的形式、器官、途径、环境各是什么呢?
学生:形式:气体。器官:叶片。途径:气孔。环境:由内向外。
教师:想一想:什么是蒸腾作用?这种作用有什么意义? 学生: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由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对植物体内自身的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重
要的促进作用,降低叶片温度,防止灼伤叶肉组织。更可以促进自然界的水分的良性循环。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第二环节:能力提升(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教师:根据所学思考生活现象。问题1:为什么秋天植物会落叶?
问题2:炎炎夏日在野外活动,只有一塑料袋和植物的情况
下如何取水?
学生:交流讨论,颇有兴趣。第三环节:思考生命
1、看图片,讨论 “如果没有植物蒸腾,世界将会怎样”
在学生的激情和悲愤中号召全班同学宣誓: 保护森林资源,从我做起,绝不乱砍一棵树!
2、建议同看一本书。
课堂反思:
从课堂上下来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兴奋,因为感动,或又因为一点点的自我满足。始终记得一位前辈的指导:没有绝对的成功课堂,只是你的课堂闪光点越多,越接近成功课堂。今天这一课在事先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认为达到了期望的教学效果,个人较满意之处有三:
1对课堂过程和环节的安排上。本课教学中通过知识探究----能力提升---思考生命三个环节层层提升,使内容教学和情感教育一点点渗入到学生的思想里,有系统的、有条理的完成了学习目标。
2学习方法的安排上。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 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以及课内外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不断拓展思维,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科教学中我从导入语、问题设置上层层设疑,虽内容不同,但都是以引起学生兴趣,8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为原则,使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解疑中通过探究有了新的发现、结论。课堂氛围上。探究使同学们充满兴趣,感受着求知的乐趣。课堂上个体的独立思考,群体的合作交流,积极乐观的课堂给了我很多很多鼓励。
但细细回味其中也不乏有不足之处:如对于课堂的整体氛围及教学方向上不能完全释然,教师仍掌控着课堂知识走向,在授之以渔的同时过分关注鱼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是在以后教学中应注意和改进的。
曲周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宋艳新 联系电话:***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