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里的动物 教案
水里的动物
一、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水里的动物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水里的动物。
2、尝试用美工方式表现水里的动物的形态。
3、懂得保持江河湖海的清洁。
4、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自然角饲养鱼、龟等水生动物。
1、准备音乐磁带:动物们得救了
2、准备各类纸张、橡皮泥等美工材料。
四、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我们活动室里有什么动物?他们生活在哪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3、动物创作。
鼓励幼儿运用折、画、剪贴、泥塑等方式创作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
利用幼儿创作的作品,共同布置“河里的动物”、“海里的动物”等主题墙饰。
4、组织幼儿讨论:水里的动物假如离开了水会怎样?它们要在什么样的水里生活?为什么有些河、湖会有死鱼或死虾漂浮在水面上呢?我们怎样才能让水里的动物生活得更好?
5、欣赏音乐:播放音乐磁带〈动物们得救了〉,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音乐里的故事。例如:海里的鱼、虾、墨鱼等动物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有一天,工厂的污水派到了江里,然后流到大海,鱼、虾等动物感到非常难受,痛苦地挣扎着。幸好大象伯伯及时赶到,他用鼻子一吸,把污水吸走了。动物们得救了,又快乐文档仅供参考
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6、童话表演:鼓励幼儿根据音乐故事的内容自选角色,扮演海洋里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随音乐有创意地进行表演。
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提供有关动物的音乐及头饰,让幼儿自由表演。
2、建议家长带幼儿到水产市场观看各种水生动物或在家里饲养金鱼、乌龟、海螺等水生动物。
[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欢乐元宵节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大三班教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大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
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 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
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给你吃,谁做得多,谁吃的多。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和帮助。(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六、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煮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变化?(元宵煮前沉在锅底,煮熟后浮起来了。元宵煮熟后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善于观察了。好,现在我们就来享受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八、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观察。只要我们平时稍加留心,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地方非常的奇妙,值得我们我们去看。
本次活动到此结束。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二篇:水里有什么教案
7、水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水里有溶解和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2、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
3、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2、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沉淀和过滤实验的操作规程。教学准备:
1、有关《水污染》和课本插图的课件。
2、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
3、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预习:
1、从小河中取水一瓶。
2、查阅资料:生活中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导学: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水污染》和课本插图的课件。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水里面有什么?你知道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类健康的? 学生结合课件进行讨论并汇报
2、教师:水里有什么呢?(板书)自然界的水由于各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泥沙、石块……,有溶解于水中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毒等。自然水域的水必须经过处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杂质,才能饮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叫做水的净化。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
(1)观察:每组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观察水里有哪些杂质?(2)学生汇报。
(3)讲解: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要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我们附近农村,由于农民都使用了自来水,一般就不用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
(4)演示沉淀实验,边示范边讲解:加入适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过一会儿观察沉淀后的水有什么变化?(5)学生实验。
(6)学生观察、讨论:沉淀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7)小结: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家里的烧水壶、热水瓶等的时间用长了,壁上会有水垢,这就是水中杂质长期积淀的结果。
2、指导学生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
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过滤又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2)讲解过滤操作的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观察、比较并讨论: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5)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
3、指导学生学习用消毒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各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的消毒方法。
(2)总结水的净化方法。学生汇报
三、自由活动
1、了解自来水厂水的生产过程,并进行饮水卫生教育。
(1)提问:你家饮用的水是归哪里的水?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2)讨论:自来水要经过几道净化处理过程?
(3)提问: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能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
2、探索研究:自己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
(1)教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你有怎样的设想,把你的意图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2)学生设计。
(3)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
四、拓展活动 教师: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出现了淡水资源的缺乏现象,更严重的是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到河流、田野……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请同学们课下对附近的工厂、河流进行调查。谈谈你的感想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
7、水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水里有溶解和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2、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
3、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2、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沉淀和过滤实验的操作规程。课前准备:
1、有关《水污染》和课本插图的课件。
2、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
3、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进入新课
1、播放《水污染》和课本插图的课件。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水里面有什么?你知道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类健康的?
学生结合课件进行讨论并汇报
2、教师:水里有什么呢?(板书:
7、水里有什么)生答。
师总:自然界的水由于各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泥沙、石块、杂草、灰尘等脏东西;有溶解于水中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毒等。自然水域的水必须经过处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杂质,才能饮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叫做水的净化。师板书:水的净化
二、学习探究
1、指导学生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
(1)让生观察:每组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观察水里有哪些杂质?
(2)学生汇报。
(3)师讲解: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要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板书:沉淀)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我们附近农村,由于农民都使用了自来水,一般就不用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
(4)演示沉淀实验,边示范边讲解:加入适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过一会儿观察沉淀后的水有什么变化?
(5)学生实验。
(6)学生观察、讨论:沉淀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7)小结: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家里的烧水壶、热水瓶等的时间用长了,壁上会有水垢,这就是水中杂质长期积淀的结果。
2、指导学生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1)师讲述: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过滤又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板书:过滤)
(2)讲解过滤操作的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观察、比较并讨论: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
(5)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
3、指导学生学习用消毒的方法净化水。
(1)师讲述: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各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的消毒方法。(板书:消毒)
(2)总结水的净化方法。
学生汇报
三、自由活动
1、了解自来水厂水的生产过程,并进行饮水卫生教育。
(1)提问:你家饮用的水是归哪里的水?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讨论:自来水要经过几道净化处理过程?(要经过取水、加药、混凝、沉淀、过滤、供水等几部分)
(3)提问: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能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
2、探索研究:自己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
(1)教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你有怎样的设想,把你的意图用文字或
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2)学生设计。
(3)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
四、拓展活动
教师: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出现了淡水资源的缺乏现象,更严重的是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到河流、田野……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请同学们课下对附近的工厂、河流进行调查。谈谈你的感想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
板书设计
7、水里有什么
水的净化:沉淀、过滤、消毒
水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水里有溶解和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2.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3.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课前准备:
1.有关《水污染》和课本插图的课件。2.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
3.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2.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沉淀和过滤实验的操作规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水污染》和课本插图的课件。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水里面有什么?你知道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类健康的? 学生结合课件进行讨论并汇报
2.教师:水里有什么呢?(板书:
7、水里有什么)自然界的水由于各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泥沙、石块、杂草、灰尘等脏东西;有溶解于水中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毒等。自然水域的水必须经过处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杂质,才能饮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叫做水的净化。师板书:水的净化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
(1)观察:每组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观察水里有哪些杂质?(2)学生汇报。
(3)讲解: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要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板书:沉淀)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我们附近农村,由于农民都使用了自来水,一般就不用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4)演示沉淀实验,边示范边讲解:加入适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过一会儿观察
沉淀后的水有什么变化?(5)学生实验。
(6)学生观察、讨论:沉淀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7)小结: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家里的烧水壶、热水瓶等的时间用长了,壁上会有水垢,这就是水中杂质长期积淀的结果。2.指导学生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过滤又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板书:过滤)(2)讲解过滤操作的方法。(3)学生分组实验。
(4)观察、比较并讨论: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5)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3.指导学生学习用消毒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各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行的消毒方法。(板书:消毒)(2)总结水的净化方法。学生汇报
三、自由活动
1.了解自来水厂水的生产过程,并进行饮水卫生教育。
(1)提问:你家饮用的水是归哪里的水?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2)讨论:自来水要经过几道净化处理过程?
(3)提问: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能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 2.探索研究:自己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
(1)教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你有怎样的设想,把你的意图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2)学生设计。
(3)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
四、拓展活动 教师: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出现了淡水资源的缺乏现象,更严重的是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到河流、田野……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请同学们课下对附近的工厂、河流进行调查。谈谈你的感想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
第三篇:把液体倒进水里教案
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在水中也有沉浮现象。
2).知道热水比冷水轻、热水会浮在冷水上。3).知道液体混合前后体积和重量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2).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科学。
3).能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液体混合前后,体积和重量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合作交流。
2).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水认识液体更多的性质。难点:了解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烧杯、水槽、带盖的小瓶、试管、烧杯、食用油、蜂蜜、冷水、红色的热水、洗涤液。【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通过实验把热水放进冷杯水中,出现的现象着手,启发学生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和不常见的液体放入水里,又有什么现象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探究本节课的内容。
2、同学们,老师今天选了几种大家比较熟悉的液体,(水、蜂蜜、食用油)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请一名善于观察的同学上来辨别一下。请问:你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生:(颜色、气味、粘稠度等)如果将这两种液体分别倒进 1 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把液体倒进水里》一起来探究液体更多的性质与特点。(板书课题)
二、民主导学
(一)认识不同的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1、猜想
如果将食用油倒进水里,猜测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呢? 师 :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预测情况。
2、实验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呢?(生:做实验)
我们在把液体倒进水里的时候要注意,动作要轻,要慢慢地让液体沿试管壁流进去,烧杯要略倾斜。(师边讲边演示)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生 : 油浮在水上面)
板书 :浮 如果将蜂蜜倒进水里呢?生预测,汇报。师:讲实验要求,生演示,下面同学观察。3.交流
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生 :蜂蜜沉在水下面)
板书 :沉
4、小结
师:实验说明液体与固体一样,有的会浮在水面,有的会沉在水底。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器皿里的三种液体,它们的顺序是? 生:(蜜——水——油)
师:奇怪吗?刚刚老师是先放——水,再倒——油,最后倒——蜜。对啊,是这样的顺序,但结果怎么会是这样呢(指量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油比水轻
师:如果我们把液体倒入的顺序调整一下,先倒蜜,再倒油,最后倒水,结果会有变化吗? 生:猜
你们想怎么安排倒的顺序,小组讨论,汇报。学生说一种,师在ppt上记录一种。2 边操作边说明,一共有6种液体倒入的顺序。
师:请把你们组的倒法和预测的结果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在表格中。师:用不同的液体倒入顺序,分别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想不想自己试一试? 师:讲要求:你们倒的时候要小心,因为器皿是玻璃的,要特别注意安全,要慢慢地让液体沿杯壁流进去,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观察,不要忘记填写观察记录表格。在填写观察记录表的时候,要把每一项的内容都填写清楚。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5、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并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6、小结: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由于比重的不同,不管怎样倒,油都会浮在水面,蜂蜜都会沉在水底。
师:看到这么多颜色的液体倒在一起,分成漂亮的层次,你想没想到鸡尾洒呢?酒吧里的鸡尾洒就是利用酒的轻重不同调出来的。(鸡尾酒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掺人鲜果汁或果子露以及香料、苦味剂而配制成的酒。酒味甚佳,非同寻常。各种颜色的酒混合在一起,在阳光下闪闪烁烁,五彩夺目,像雄鸡尾那样美丽,于是人们为它取名鸡尾酒。)
师:(举起倒有多种液体的烧杯现在油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底,变个魔术才猜猜看),现在液体有三层,如何使它变成两层呢?生猜测 师:搅拌能使蜂蜜溶解在水里了,板书:溶解。油还浮在水面上,师板书:不溶解。
第四篇:把固体放到水里 教案
把固体放到水里
一、预期学习结果
1、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更多的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和浮现象由其轻重决定的。
3、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难点:能够区分溶解与混合现象间的差别。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运用多种感官了解了固体的一些性质,其实固体还有许多性质,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固体放到水里,进一步来研究它的其他性质。
二、沉浮现象:
1、课前老师给每个组同学准备了一些固体,哪个组的同学来介绍一下都有哪些固体?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如果把这些固体放到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S:学生猜测
T:对于不能预测沉浮现象的固体,我们同学应该怎么办呢?让我们通过小组讨论,把这些固体填写到表格当中。看哪个小组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T:请同学把你们组猜测填写到活动记录里。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
2、怎样做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实验? S:一个一个地放,轻轻的放 T:老师提出几点要求 1注意桌面卫生 2固体轻拿轻放
3记录要详细,字迹工整。
T:把固体放到水里,究竟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吧!
4、谁来说说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S:学生汇报(适时表扬会倾听的同学)T:这件事告诉我们,预测和实测有一定的出入,科学研究允许大胆猜测,但科学更注意事实,科学的结论一定要从实验中得出。
5、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固体放在水里会出现沉浮现象,那同一种固体放在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老师手里有一个蜡烛和半截蜡烛,如果把它们同时放到水里在,会出现哪些现象呢? T:为什么会浮起来呢? S:学生汇报
T:其实,蜡烛上浮,以及小石块下沉还一艘巨大的轮船会浮在水面,这跟浮力的大小,物体的密度,体积等因素有关,关于密度、体积、浮力这方面的知识,以后我们到初中会继续研究学习。
6、请同学们把这些固体从水里取出来,都取出来了吗?有没有变化呢? S:方糖融化。T:方糖哪去了? S:方糖化了
T:像方糖均匀分散在水中成为溶液的现象叫做溶解。反之,像沙子这样沉下去,没有变化,叫做不溶解。
看来固体放到水里除了沉浮现象以外,还有其他性质,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进一步研究吧!
三、溶解现象
1、老师这里有两种固体,同学们看看你们都认识吗?如果把这两种固体放到水里会出现哪些现象?
S:现在发小组为单位,我们同学来猜一猜?
T:怎样做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实验。S:学生汇报
T:老师提出几点要求:
1分别把沙子和高锰酸钾倒入水中,边倒边观察现象,然后再用搅拌棒搅拌,一边搅拌一边观察现象。
2搅拌后静置一会儿,再仔细观察,及时做好记录。3注意安全,保持桌面卫生。T:谁来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 S:汇报
2、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把固体放到水里,有的会溶解,有的不溶解,还有的会下沉,有的会上浮,利用固体在水中的这些性质,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而且丰富我们的生活。
T: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应用呢? S:学生汇报
T:看来同学们在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积累一些的生活经验。
四、分离
T: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小组讨论一下他们都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板书:分离)
T:那么怎样才能把溶解或不溶解在水中的固体分离出来呢? S:让沙子沉下去,把水倒掉,这样的现象在科学上称为沉淀。用太阳把水晒干,这样叫做蒸发 用细小的沙布把水漏下去,这叫过滤。
T:小结:谁能说说把固体从液体分离出来有哪些方法?(板书)
五、拓展
T:老师看同学们上课积极踊跃的发言,表现这么好,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礼物,想不想知道这漂亮的树枝是怎么做成的呢?
T:感兴趣的同学们动手做一做,把你们作品展示给大家,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你的成果!
第五篇:《浅水里的小鱼》教案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毕兰小学
曾妍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的可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认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对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能说说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喜欢它的什么呢?”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说出各自的感想。猜一猜老师喜欢的动物?展示图片,提问学生这是哪里,你看到什么?(海里,鱼多)
2、老师小结:是呀,这么可爱的小生命在美丽的大海生活得多自在,有一首儿歌说过大海是鱼儿的妈妈,生活在大海妈妈幸福的怀抱里,多么自在,多么快活啊!可是有一天晚上,一个巨浪打来,清晨小鱼儿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那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你就知道啦!
3、展示课件 揭题《浅水洼里的小鱼》。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现在同学们可以初读一下课文,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一边读一边把生字标上拼音,并且标出自然段,你们能做到吗?)
(全文有6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海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吧!)
(三)理解内容
1、第一自然段
①让学生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什么时候?谁在哪儿干什么?(清晨,我在海边散步)
②我发现了什么?(沙滩上的浅水洼里,有许多小鱼,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
③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多吗?展示课件(老师指导学生读第四句)
④学生思考这些小鱼会遇到什么后果呢?展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浅水洼里的水慢慢被沙粒吸干,小鱼会被太阳蒸干)指导学生读读第五句话。
⑤那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学生讨论。(觉得小鱼很可怜)⑥指导学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会有人去救小鱼吗?他是怎么样去救的?课件展示第二段第二句话。
②我们看得出来小男孩是想把小鱼送回大海的,从哪些字就能看出来啊? 学生回答“走、弯、捡、扔”老师小结,从“走得慢,不停地,用力的”更能看出小男孩对小鱼的爱。(带着你的感动去读一读)思考,如果是你看到小男孩那么执着地去把小鱼送回大海,你想不想跟他一起扔啊?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中的我是怎么做的吧!
1、第三~六自然段
①展示图片,让学生区分我和小男孩。在让学生把我和小男孩说的话用笔勾出来。我对小男孩说的用“——”划出来,小男孩说的话用“~~”划出来。划完以后分角色朗读一下。老师来读旁白,女生来读“我”说的话,男生来读小男孩说的话。
②哦!有成百上千条小鱼。这么多的鱼,小男孩捡得完吗?(捡不完)那他知道捡不完为什么还要去捡呢?请学生起来回答(怕浅水洼里的水会被沙粒吸干,太阳出来小鱼会被干死)
③老师读第六自然段第一句提问,你们知道小鱼在乎的是什么吗?(回到大海妈妈的怀抱)在读第二句,小男孩又在乎什么呀?(在乎每一条鱼都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生命)
④指导学生读小男孩,捡鱼扔鱼的句子。(读出小男孩对小鱼的感情)
⑤你看小男孩那么善良,这一条条小鱼就这样被小男孩用温暖的小手送回了大海,如果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学生举手讨论。(加入,保护动物)
(四)实践活动
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会在乎吗?你会怎么做呢?
总结:老师看到你们也有一颗善良的心。如果我们人人都在乎的话,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美好啊!带着我们的在乎和善良再来齐读全文吧!
【板书设计】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捡起——不停地
↓
↓
扔回——用力地
↓
↓
珍惜生命——爱动物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主要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树立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课文通过小男孩把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的故事中,可看出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这种举动很令人感动!课文中的小男孩却将小鱼儿看成一条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啊!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深深体会到小男孩的肃然起敬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