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3329
浙江省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33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语文”课程正式定名的年份是()A.1949年 C.1933年
2.1950年,教育部颁布了()A.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C.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B.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D.九年制小语大纲 B.1950年 D.1921年
3.中国有文字记载的 C.综合评价 D.学能评价
9.主要在于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是()A.基础研究 C.行动研究
10.Google是一种()A.搜索引擎 C.网络数据库
B.信息校对系统 D.教育网址 B.科学研究 D.实证研究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重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课程目标是教学的具体要求。()4.传统识字教学主张先集中识字,后读书。()5.提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的是孔子。()6.在功能和结构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有差别的。()7.中年级观察作文的最佳形式是分格训练。()8.语文教学实验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条件的。()9.口语和书面语是一个动态的复合过程,互动性较强。()10.综合性学习不是一种个体性学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工具性和_________的关系争论上。
2.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_________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3.目前中国主要的三套小语教材是_________版、北师大版和江苏版。4.我国_________年正式公布《汉语拼音方案》。
5.现行的阅读课模式有两种,一是知识理解型,二是_________。6.从听、说、读、写看,语文素养综合体现在_________能力上。
7.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语文学习成就的评价方式是_________评价。8.关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新课改中应更重视_________评价。
03329#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9.语文教学实验研究可分真实验、_________和前实验。
10.根据调查对象,语文调查研究可分为全面调查和_________调查。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课程目标 2.语感 3.语文教学评价 4.语文教学实验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与历年相比,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方面的新变化? 2.写字教学的策略是什么? 3.阅读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4.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2.结合实际,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03329#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第二篇: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3329
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3329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宋元时期,散文类阅读教材包括经书和故事。“_________”被定为学校的基本教材,《小学日记切要故事》是故事类教材的代表。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识字总目标是: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较强的_________能力。
3.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简化为_________,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认字,降低难度。
4.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包括掌握识字的三套工具:掌握_________,能运用汉字结构规则分析字形和学会使用字典。
5.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利用有意记忆,分批认识汉字;先识后写,逐步达到四会。这是_________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
6.阅读理解的过程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_________几种模式。
7.鼓励学生驰骋想象,放胆作文,不受约束;到了一定阶段,要求他们学习精炼严谨的作文方法。这是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中“_________”的训练序列。
8.语文教学评价实施方法较多,_________的方法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日常观察和阶段考查等,考试的方法包括书面考试、口头考试和操作考试等。
9.常用的表现性评价方式有结构性表现测验、口头表述、模拟表现、实验、作品、项目以及_________等。
10.语文教学研究,按照_________划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和评价研究四种。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名称的变化,实质上表达的是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认识的变化。()2.识字是学语文的基础,对儿童智力发展起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3.宋元是中国古代蒙学语文教学大发展的时期,识字教学的方法包括:抄写“
三、百、千”03329#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一类的读物;读书;辨别字形;认字牌和认字块等。()4.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任务是:大胆地改革传统的小学作文教材体系,科学地制订小学低、中、高年级的教学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式以及训练方法。()5.老解放区的“读读写写”作文训练序列,一是考虑读什么,写什么;二是考虑读和写的内容要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三是初步学会各种体裁的文章,讲究实用性。()6.主要发展学生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这是小学一、二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7.语文课程功能的重新定位,未来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8.坚持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9.在试卷编制过程中,编制双向细目表的过程是提高命题科学性的重要一环。双向细目表应该按知识要点进行横向设计,按能力水平进行纵向设计。()10.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书面考试常用的评分方法有等级制和百分制两种。()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四书》是古代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它包括()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论语》、《孟子》、《大学》、《春秋》 C.《孟子》、《春秋》、《中庸》、《论语》 D.《春秋》、《大学》、《孟子》、《中庸》
2.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述评价建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A.评价的价值取向 C.课程评价主体
B.课程评价手段 D.语文评价的目的
3.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归类识字,以看图识字为基础,形声字归类为主体,辅之以基本字带字、偏旁部首识字、形近字对比、反义词对比等多种形式。这种识字教学方法是()A.集中识字
B.分散识字
03329#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C.注音识字 D.韵语识字
4.把学习方法和过程归纳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步的是()A.《论语》 C.荀子
B.《中庸》
D.朱熹
5.把阅读教学的序列归纳为“自博而约,自易而难,自近而远”的是()A.孟子 C.荀子
B.韩非子
D.朱熹
6.既发展语言能力,又发展一般心理能力,而关键是发展一般心理能力。持这种主张的小学作文训练序列是()A.“科际联系型”训练序列 C.“语言交际功能型”训练序列
B.“写作能力型”训练序列 D.“心理能力型”训练序列
7.说明小学生每个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是什么,以及在这些活动中语言应完成哪些社会联系的任务的是()A.思维能力训练系统 C.语言功能发展系统
B.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系统 D.思想内容积蓄系统
8.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主线序列中,低段(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的()A.表达功能和调节功能 C.想象功能和交往功能
B.表现功能和启发功能 D.想象功能和启发功能
9.学生学习评价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习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所依据的标准是()A.评价结果呈现形式 C.评价用途
B.评价内容
D.分数解释参照标准
10.调查研究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划分的依据是()A.资料收集的方法 C.调查的功能
B.调查对象 D.研究的范畴
四、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语感
2.语文综合性学习3.个性化教学策略 4.语文教学研究
03329#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2.语文素养的内涵。
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的方法。4.选择研究课题的途径。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2.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
03329#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第三篇:浙江省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浙江省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一般说来,艺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实践性与主体性,(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形式美与形式感,(5)创造性,(6)情感性。2.艺术有三大社会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题材,二是______________。4.对于文学体裁的划分,历来存在“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三种方式。“三分法”是指把文学体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戏剧文学,这是欧洲传统的划分方式。
5.电影与电视的主要特征:(1)具有运动的画面语言;(2)______________;(3)具有时间转换的自由性;(4)______________。
6.书法的艺术特征主要把握两点,其一是______________;其二是形与意的结合。7.文学界讨论散文特点时得出的一个共识是______________。8.通常认为戏剧有4个要素,即演员、导演、剧本、______________。
9.按照一般的说法,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感染性。也有的理论家把真实性、典型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看作是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10.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1.形象思维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1)形象性;(2)______________;(3)情感性;(4)艺术个性;(5)______________。
12.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有二:(1)寓教于乐;(2)______________。13.艺术作品本质上是______________产品,而不是商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4.艺术发生于()是一个正确的命题。A.巫术
C.游戏
B.劳动 D.灵感 B.听觉艺术 D.想象艺术 15.戏剧、电影和电视剧属于()。A.视觉艺术
C.视听艺术
()。A.主动性 C.静止性
B.被动性 D.创造性 16.“艺术世界”对艺术接受的作用除了它的中介性、接受性、制度性与惯例性外,还有00504# 艺术概论试题 17.理解、体验、回味,是艺术接受和艺术欣赏的()。A.准备阶段
C.中级阶段
A.题材与主题 C.头尾和段落 A.诗学
C.心理学
B.初级阶段 D.高级阶段 B.素材和体裁 D.结构和艺术语言 B.画学 D.矿物学 18.艺术作品的形式由()构成。
19.“品味”一词原是()上的术语。
20.()的形成是时代、民族和艺术家在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从而趋向成熟的标志。A.艺术风格
C.创作个性
B.艺术特色 D.创作特点
21.毛泽东同志说:“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 A.特殊性 C.民族性
B.普遍性 D.科学性
22.“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此话作者是()。A.黑格尔 C.罗丹
A.武打片 C.戏剧
B.丹纳 D.毕加索 B.动画片 D.舞蹈 23.动作性、抒情性以及同音乐的密切性,这是()的主要特征。
24.巴尔扎克的小说、托尔斯泰的小说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属于具有()创作方法的文学作品。A.现实主义
C.表现主义
A.艺术构思
C.艺术手法
A.静止性 C.空间性 A.书法
B.古典主义 D.浪漫主义 B.艺术选材 D.艺术语言 B.视觉性 D.永固性 B.雕塑 25.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它上承观察和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物化。
26.美术具有许多特性,在许多特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它的造型性和()。
27.园林与()的关系最为密切。
00504# 艺术概论试题 C.建筑
D.绘画 B.旧唯物主义 D.毛泽东思想 28.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A.唯心主义
C.马克思主义 29.艺术典型 30.艺术流派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1.关于艺术发展的模式论,主要有哪几种观点? 32.艺术发展的他律性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3.哲学与艺术的区别。
34.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00504# 艺术概论试题
第四篇: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艺术历史的起点是建筑。这话是()说的。A.黑格尔 C.列宁
B.马克思 D.恩格斯
2.“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此话的作者支持()。A.游戏说 C.劳动说
B.巫术说 D.灵感说 B.良好的技巧 D.刻苦的精神 3.()不属于艺术家的修养。A.进步的世界观
C.深厚的文化底蕴
4.在艺术表现方法上,采用反讽、荒诞和调侃等多种方法直观表现当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分解状态的被称为()。A.波普艺术
C.后现代艺术()。
A.象征主义创作方法
C.古典主义创作方法
B.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D.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B.前卫艺术 D.现代艺术
5.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艺术手法是6.艺术作品本来就是供人欣赏的,这就决定了艺术形象思维必须反映艺术美,符合艺术的规律构思艺术形象,具有一定的()。A.审美性 C.逻辑性
B.情感性 D.形象思维
7.从艺术创作的实践经验来看,艺术创作中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突然因为某一事物触发而得以顿悟的心理活动是()。A.艺术创作方法
C.艺术经验
B.艺术思潮 D.艺术灵感 B.意象物化 8.艺术创作过程一般包含生活体验、艺术构思和()三个阶段。A.艺术创作的心理成熟 C.作品形成
D.题材和主题的选择
00504# 艺术概论试题 第 1 页(共 3 页)9.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A.当代社会思潮
C.宗教
A.游戏说 C.巫术说
B.生产劳动实践 D.经济 B.宗教说 D.劳动说 10.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在艺术发生的众多理论中高度重视和支持()。
11.不同的艺术之间的联系和融通,存在多种不同的方式,其中能从其它作品中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的是()。A.借鉴
C.配合()。A.生产的方式 C.思维的方式
B.艺术的方式 D.哲学的方式
B.扬弃 D.结合
12.马克思提出了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理论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实践的方式和13.艺术形象必须以具体的、可感的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观,同时也通过可感的形象表现深层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因此具有()。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A.艺术美 C.社会美
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B.现实美 D.自然美 14.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
15.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具有()。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10分)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艺术批评对美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方面。()3.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可分为:视觉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艺术。()4.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5.艺术的接受与消费在潜在意义上又同时是整个艺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
()00504# 艺术概论试题 第 2 页(共 3 页)
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6.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承和革新的辩证统一中向前发展,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规律。()7.审美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意义。()8.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的一般言论和行动,但是不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9.从产品的消费来看,“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一般劳动产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主要是商品,而艺术产品有自己的特殊属性,主要是审美属性。()10.艺术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2.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或本质区别。3.美术的主要类型。
4.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5.艺术的社会功能。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从艺术的认识本质的角度,谈谈艺术形象的特性。2.各门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00504# 艺术概论试题 第 3 页(共 3 页)
第五篇: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历史唯物论与社会学的关系是______的关系。
2.对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是______。3.文化的______功能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4.马克斯·韦伯把权威分成三种理想的类型,即______权威、______权威和______权威。5.当代现代化理论中的“信息社会论”的代表有:《
C.提供食物、补充能量、提供热量
D.生物交流、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13.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14.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15.群体动力论的著名代表是()
A.达伦多夫
B.勒温
C.库利
D.米勒 16.新正统区位理论把社区研究从空间的分布转移到()
A.人口适应
B.生态环境
C.立体结构
D.社区发展 17.社会行为是一种()
A.无意识的行为
B.偶然性行为
C.反射性行为
D.有意识、有意义的行为 18.从众行为是一种()
A.消极行为
B.积极行为
C.既有消极的,又有积极的 D.价值中立的 19.“社会控制”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
A.库利
B.罗斯
C.米德
D.萨姆纳 20.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是()
A.直线式的前进
B.循环式的前进
C.波浪式的前进
D.曲折的倒退
21.英国的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提出了()
A.社会进化论
B.社会革命论
C.社会改良论
D.社会循环论 22.社会运行的评价最主要是()
A.协调程度评价与发展程度评价
B.运行程度评价与协调程度评价
C.社会运行的数量评价和质量评价
D.社会运行的满意度评价 23.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A.人口多
B.交通发达
C.生活水平高
D.集中度高 24.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工业化
B.农业发展
C.人口众多
D.科层化 25.我国对小城市的发展方针是()
A.积极发展小城市
B.控制小城市的数量
C.稳妥发展小城市
D.合理发展小城市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1.离轨行为包括()
A.违法行为
B.违章行为
C.违规行为
D.适应性行为
E.从众行为 2.社会控制的工具性手段包括()
A.身体惩罚
B.精神惩罚
C.经济处罚
D.组织处分
E.说服劝告
3.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有()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00034 社会学概论
D.韦伯
E.帕森斯 4.社会制度的特征有()
A.时空上的普遍性
B.变异性
C.相对稳定性
D.强制性
E.阶级性 5.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B.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C.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 D.文化是社会遗产
E.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组织理论意义上,韦伯是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2.夫妻关系属于家庭纵向关系。()3.阶级阶层划分是对社会结构的动态分析,社会流动则是社会结构的静态分析。()4.古典区位理论就是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人文区位学理论。()5.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内在控制 2.预期社会化 3.内群体
4.社会学的描述性功能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从欧洲传入美国后的具体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家庭的社会功能
2.试述帕森斯关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模式变项。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03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指导与被指导
2.圣西门
3.整合
4.传统型权威
个人魅力型
法理型
5.托夫勒
奈斯比特
6.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C
2.B
3.A
4.C
5.B
6.B
7.C
8.A
9.D
10.A
11.C
12.A
13.B
14.B
15.B
16.A
17.D
18.C
19.B
20.C
21.D
22.A
23.D
24.A
25.D
00034 社会学概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BC
2.ABCDE
3.ABCD
4.ABCDE
5.ABCDE
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改“纵向”为“横向”。
3.×。把“动态”改为“静态”,把“静态”改为“动态”。
4.√。
5.√。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是由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控制。
2.是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
3.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
4.是指那些为了解释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研究。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后一句话不答也不扣分)。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分层结构的三重标准:
(1)经济标准,指个人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收入和财富的多少。
(2)政治标准,即权力。
(3)社会标准,即声望。
2.(1)研究理论的模式化;
(2)研究过程的程序化;
(3)测量工具的精确化。
3.(1)劳动是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决定力量。
(2)劳动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人类自己。
(3)劳动是社会向自然吸取物质资料,创造社会财富,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
(4)劳动是全部社会发展的动力。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性生活功能;
(2)经济生活功能;
(3)精神生活功能;
(4)教育功能;
(5)抚养、赡养功能
(6)稳定社会功能
2.(1)情感方面:情感性——情感中立。
(2)义务方面:扩散性——专一性。
(3)规范方面:特殊性——普遍性。
(4)地位方面:先赋性——自致性。
(5)利益方面:集体——个人。
00034 社会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