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上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 第一课
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难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第二课
杠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还有其他方法吗 ?
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5、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教学重点难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
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
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
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实验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
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5、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
2、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3、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
4、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四、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第五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2、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否()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第六课
滑轮组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教学重点难点】用实验研究探究定、动滑轮的作用。【教学准备】铁架台、线、滑轮、钩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滑轮组的定义引入
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
a)
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b)
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 请学生猜想,c)
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
(实验要求:
1、明确分工。
2、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
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d)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
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
(2)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 1)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3)、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 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教学准备】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
一、结合影视导入新课 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 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
2、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3、跟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得出的问题:斜面能省力吗?
4、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实验要求: 1)、指导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3)、分工提升不同的物体 4)、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斜面的状况 提升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A B C D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5、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其他组的数据相比较,你还发现了什么?
(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那么坡度不同对于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
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计划表(教师准备)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 预测 坡度越大,用力越()坡度越小,用力越()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2)交流计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
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我们的发现2 3 4
4)观察数据表格,讨论发现数据规律,进行总结。
三、巩固与拓展
1、现在结合我们的生活说一说:如我们的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S”型。)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面工具?(螺丝、大桥„„)
第八课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过程与方法:发现并分析自行车上更多的机械种类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整理已认识的各类机械和机械的作用,一时倒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难点】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 【教学准备】自行车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自行车是利用一个怎样的工作原理前进的呢?以前同学们可能觉得很神奇,但在你们学习完这章后再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那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
1、在自行车上的各个部分中,你最好奇的是哪个部分? 思考: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能起到什么作用?
2、观察前后2个齿轮,你发现了什么?齿轮的大小对自行车速度有什么影响?
3、对自行车的前后2个齿轮进行观察研究,并做好记录工作。观察内容 记录数据 大齿轮齿数
小齿轮齿数
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几圈?
小齿轮转一圈,大齿轮转几圈?
4、小组内进行探究讨论,发现2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总结(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机械原理,找找看,我们能在自行车上发现哪些简单的机械的应用。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把大家的发出记录下来。自行车部件 简单机械类型 所起到的作用
3、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关于自行车的机械问题,和小组同学一起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然后开展研究。
第二篇:科学教案(五年级上)
1单元 白天和黑夜
1、太阳和影子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2、知识与技能
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二、教学重难点
观测影子、画影子、玩影子游戏
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大部分时间在室外进行,前半节课安排在室外,后半节课回到室内进行。㈠课堂组织,导入
1、带领学生到操场,提出活动要求,提醒注意安全。
2、导入:今天我们没带东西,到这儿研究什么呢?猜猜看。看看身边,有什么?(影子)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影子。
先请大家做一个事情,找一个物体,用粉笔在地上描画出它的影子,也可以画自己的影子,但注意要连脚一起画上,并在影子旁边标上时间。
学生分组描画,教师巡视,指导。㈡交流学生已了解的内容,进行猜测 对于影子,你了解吗? 学生发言、交流。
刚才我们画的影子,会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
大家猜测的对吗?我们去看看,并把现在这个物体的影子用粉笔再重画一下。再过一会儿,你们认为影子会有什么变化?能用不同颜色的粉笔预先画出来吗?小组讨论一下,试试看。
㈢影子游戏
大家对影子这么了解,能不能利用影子玩一些游戏呢?
马上大家就自己分组玩游戏,注意,虽然说是“玩”,但要玩出水平,比比谁在玩中有新的发现。
学生分组进行影子游戏,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游戏活动结束,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有什么新的发现。㈣重画物体影子,验证假设
不错,在游戏中大家还能有这么多的发现。那刚才我们画的影子,现在怎样了,看看,与大家预先画的吻合吗?猜测对吗?
学生观察,汇报、交流。㈤整队,回教室 ㈥质疑、交流
研究了这么长时间的影子,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问,试着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留着课后自己研究或下几节课研究。大家有没有想过,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思考、交流。
那今天我们所画的影子在不断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什么原因? 学生解答。㈦想像,绘画影子
看来大家对影子已经有很多了解了,刚才画影子是描出来的,下面能不能就根据物体,画出它的影子?影子画在哪边?那除了画影子,还要标出什么?(光的方向)
学生自己绘画。组织展示,互相评价。㈧课后延伸
课后继续观察阳光下的影子,看看还有什么发现,也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资料。
2.太阳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
三、教学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太阳钟:a.介绍牛顿的故事
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b.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
c.学生回答 d.教师小结
2.探究日晷原理
a.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b.制作日晷
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c.探究原理
(1)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它拼装完了!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
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8)学生讨论,汇报
3.认识手掌日晷
1).原来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那么在没有日晷的时候你能利用这一原理计时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4).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台下同学说说指向的时间。
6).从这个试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7).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
(三)认识古代计时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3.小组请代表汇报
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
(四)归纳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五)巩固新知,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3.昼夜交替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对地心说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知道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2.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以回答和解决有关昼夜交替成因的问题。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三.教学准备:地球仪、记录纸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探究
1.比较两幅图片的异同。引发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2.介绍科学史。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 3.模拟昼夜的成因。
实验:(1)围绕“地球仪”转动手电筒,观察地球仪明暗的变化,并想一想,太阳绕行一周,可能需要多长时间。
(2)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思考:地球自转一周需多长时间。
4.对昼夜成因的实际应用。
让学生找出当中国是夜晚时,哪些国家是白天?(那些与中国地理位置相反的国家的昼夜变化与中国相反)
5.解释不同地区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
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秦皇岛地处东部,乌鲁木齐地处西部,当地球围绕太阳由西向东旋转时,秦皇岛先看到日出。6.探究时差对人的影响。
(二)课外拓展:自制地球仪。
(三)活动反思: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太阳的东升西落)2.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哥白尼)
4、看月亮
一.教学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月亮的基本情况。
能在模拟环境下观察月相变化情况,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即总结月相变化规律)。在课后能连续一个月实地观察月相,并用一定方式记录月相变化。2.愿意观察月亮的变化,意识到坚持性在科学观察中的重要性。
能实事求是地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情况。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月亮的基本情况,在模拟环境下会观察月相变化,描述月相变化
情况。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排球、投影机、卡片(每片上写有不同农历日期)。
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探究:
1.认识月亮的基本情况。
谈话关于月亮的事情你知道多少呢?
学生交流
(2)提供月亮基本情况资料。
阅读后交流:你知道了月亮的哪些基本情况? 2.画出记忆中的月亮。(1)观察学生画的月亮。(2)学生交流,作出评价。
(3)组内按照时间给月亮“排好队”,汇报原因。(4)讲述:月相的定义。3.观察模拟环境下的月相变化。
(1)讲述:场地中央排球代表“月亮”,投影仪的光代表“太阳光”,周围卡纸上的时间代表阴历日期。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才能观察到完整的月相变化。学生汇报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在模拟环境中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下来。(4)巡视,指出可能出现的错误:顺序、角度的错误。4.交流观察所得。
(1)汇报交流 :描述观察到的月相及其变化规律。(2)在观察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三)课后拓展:
我们要实际观察月相变化,要从哪些方面观察?怎样观察?什么时间观察?
(三)活动反思:月相的周期变化是(一个月)
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现(不出现月亮)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活动,有的适合夜间活动。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2.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找到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能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3.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二.教学重点、难点:能解释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三.教学准备: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的影响的资料。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为什么没有闹钟的铃声,你却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揭题。
(二)活动探究:
1.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观察:第65页的插图。
发现:每种植物的习性和生命活动都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的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性变化一样。了解花钟。
2.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蜜蜂和蝙蝠会相遇吗?说说你的解释。
(2)调查猫、刺猬、蛾、猩猩、猫头鹰、刺猬等动物是夜间或昼间活动。
(3)交流:你能想出办法知道蜗牛、蚂蚁、土鳖是白天还是晚上活动。
(三)课外拓展:
选择一些典型的夜间活动的动物来讨论,了解是什么决定他们的活动时间。
(四)活动反思: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早晨—下午)
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夜晚)
2单元 光与色彩
1.光的行进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能够用语言和简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2.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3.感受到光学世界的奥秘和神奇。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并能解释原因。三.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诗朗诵。学生朗诵,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五彩缤纷。那么关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二)活动探究: 1.认识光源。
(1)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观察书中的插图,想想为什么选这四种光源?他们有什么代表性?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月球及金星等行星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因此不是光源)
(2)讨论:书本P14 2.光是怎样行进的。
(1)提问:光是怎样行进的?
(2)观察:看P15的三幅图,推测光的传播路线,并画出路线图。
(3)实验: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孔照到墙上。3.小孔成像实验。
(1)介绍两千多年前墨子的发现,并指导他们的制作小孔成像盒。
(2)学生动手操作。讨论,汇报:蜡烛的火焰能透过小孔成倒像。
(三)活动反思:光是怎样行进的?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2.照镜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能够用图画、语言对镜子、潜望镜成像的原理作出合理的解释。尝试制作望远镜、万花筒。
3.能够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三.教学准备:平面镜、硬板纸、彩色碎纸屑、勺子。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照镜子是同学们非常熟悉又感兴趣的活动,你们照镜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
(二)活动探究:
1.镜子为什么能照出影象。(1)讨论、汇报。
(2)讲述:皮球可以在墙壁上反弹光线也可以在物体表面反弹,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3)讨论:人在照镜子的时候,反射的光是人发出的吗?
2.制作万花筒,尝试解释其中的原理。
3.玩镜子反光的游戏,使他们认识到镜子有及强的反光能力。4.制作潜望镜。
(1)讨论:我们通过潜望镜怎么会看见东西的?路线是怎样传递的?(2)制作潜望镜。5.照曲面镜。
(1)推测:把镜面弯曲,会照出什么样的像?观察。(2)观察不锈钢汤勺。
(三)活动反思:哪些物体像镜子一样具有及强的反光能力?总结特征
(四)课外拓展:制作一个不用回头就看见身后景物的潜望镜,画出原理图。
(五)活动反思:越(光滑)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3.研究透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2.学会做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尝试制作望远镜。
3.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做凸透镜的成像实验。三.教学准备:实验材料。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察:把水滴、水柱、水碟放在有字的纸片上,你发现了什么?揭题。
(二)活动探究: 1.认识凸透镜。
(1)观察,用手摸放大镜,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作用?(2)讲述: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它有聚光和放大的作用。2.凸透镜的成像实验。
(1)调节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距离,怎样才会出现清晰的象?(2)学生实验、讨论、汇报。
(3)总结:放大镜的作用:放大、聚光、成像。3.凸透镜的应用。
学生讨论:哪些地方可以看见凸透镜?
介绍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蜡烛相当与景物,屏幕相当于底片。
照相机的镜头不是一个单独的凸透镜,而是一组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三)活动反思:你知道凸透镜的作用了吗?
(四)课外拓展:1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之处。2.查阅望远镜的历史。
4.七色光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实验。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2.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秘,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
三.教学准备:三棱镜、喷壶、彩笔、陀螺、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见过彩虹吗?他有几种颜色组成的/你知道怎样制造彩虹?
(二)活动探究:
1.制造彩虹,背对太阳喷雾。2.认识太阳光是有七种色光构成的。(1)指导学生做日光的色散实验。分组实验:
A.用三棱镜 B平面镜、水、卡片 C观察光盘(2)汇报:日光是有七色光构成的。
(3)提问:是谁最早发现日光是有七色光构成的? 3.简介科学史。
4.怎样证明日光是有七色光构成的。
学生讨论实验:用放大镜或三棱镜将还原成白光。5.讨论: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
演示实验:将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分别能看到什么光?
引导发现:不同颜色的纸张,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由此显现的色彩也不同。6.通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图案,看看有什么变化? 7.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实验,发现什么,说明什么?(1)学生实验:先混合两种色光,最后将三种色光混合。
(2)讨论,总结:将三种色光混合才可合成白色,这就是光的三原色。
(三)课外拓展:继续研究光与色彩的关系。
3单元 电和磁
1.简单电路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认识一些常用的电路符号,能够画出简单的闭合电路图。2.能够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会画简易电路图,能够用语言、符号、图示等来描述组装的电路。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价值。二.教学难点、重点:
让学生在组装手电筒的过程中去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三.教学准备:
手电筒、导线、电池、开关、灯泡、胶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电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举例说说。
(二)活动探究: 1.让灯泡亮起来。
(1)提问: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
(2)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灯泡亮起来。
(3)绘制电路图,指导认识电路符号。2.制作简易手电筒。
(1)学生分组讨论:手电筒亮起来要哪些条件?
(2)学生操作,认识一个闭合电路的组成条件。3.组装电路。
(1)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
(2)学生操作,使电路能够亮起来。4.认识不同的电路。
(1)组装32页中的两种不同的电路。
(2)提问:你能用电路符号画出这两种电路的电路图吗?
(3)比较这两种电路图,说说想法。
(三)活动反思:你知道怎样使灯泡亮起来?
(四)课外拓展:完成第32页的动手(2)
2.导体和绝缘体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他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2.能够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并说出依据,能设计方案验证;能够在电路中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
3.认识到交流与合作在研究中的价值。感受到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二.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三.教学准备:
铁片、木片、铅笔芯、橡皮、钥匙、胶带纸、组装电路的材料。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物体都能导电吗?
(二)活动探究:
1.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
(1)让学生自己设计如何进行验证,该注意哪些问题?
(2)关于水的导电性能,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
(3)用验电球做人体导电游戏,思考:验电球为什么能发光?
(4)提问: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特点是什么?
(5)总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2.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及作用。
(1)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导体和绝缘体?分别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有什么作用?
(2)小组交流,汇报。
(3)提问:这些地方为什么使用导体和绝缘体?其他材料行吗?
(三)活动反思:你怎样判断出是导体和绝缘体。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知道解秘的方法。2.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的电路,能利用简单的图形整理检测结果。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解秘的方法。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三.教学准备:暗箱、电池、灯泡、导线。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电路,是我们看不见的电路,有办法画出他的电路图吗?
(二)活动探究:
1.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的电路。
(1)学生观察暗箱判断暗箱的电路连接,设计验证的方案。
(2)学生用检测器检测暗箱。2.活动记录的整理和交流汇报。
(1)自己的研究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
(2)小组交流,说出自己验证的一些想法和依据。
(三)活动反思: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研究磁铁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的性质,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知道磁铁磁力的大小的测量方法。知道指南针的作用。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性的性质,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能利用表格、数据等形式说明磁力大小变化的研究结果,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解释。3.意识到磁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得好处,乐于探究,善于发现。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利用各种方法测量出磁力的大小,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三.教学准备:各种磁铁、天平、杯子、垫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对磁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我们将对磁铁进行探究,更全面的了解磁铁。
(二)活动探究:
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1)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磁铁的一些知识。
(2)出示磁铁。让学生知道磁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2.研究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1)利用磁铁学生展开活动。
(2)汇报:你们是怎么做的?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3)了解指南针。验证磁铁也可以指示南北方向。3.制作磁铁和磁铁玩具。
(1)学生根据磁铁性质来完成操作。
(2)汇报:用到了磁铁的什么性质。4.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磁铁,运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5.探究如何测量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1)提问:同学们,不同的磁铁他们的磁力大小一样吗?
(2)交流:用什么方法测量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3)学生活动。
6.测出隔着东西以后,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1)谈话:隔着东西以后,磁铁磁力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
(2)学生发表意见,展开活动。
(3)学生完成书中的表格。
(三)活动反思: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磁铁/
5.电磁铁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绕的圈数有关,知道电磁铁的两极变化及应用。
2.能制作电磁铁,能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能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索。能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3.意识到电磁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二.教学重点、难点:
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三.教学准备:
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指南针、回行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电和磁,今天学习认识电磁铁。
(二)活动探究: 1.制作电磁铁。
游戏:接通电源吸铁,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讨论:永久磁铁和电磁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谁的电磁铁吸的大头针较多?观察这些装置的特点。
2.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学生提出假设,分组实验。
(2)总结: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电池越多,磁力越大。
与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圈数越多,磁力越大。
3.分辨电磁铁的两极。
(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磁铁的两极,那电磁铁是否也具有两极呢?
(2)学生讨论怎样验证。影响两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电池连接的位置变化而导致电磁铁两极的变化。
绕线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极性改变。4.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外拓展:电与磁的转换。
4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和心跳之间的关系,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
2.能准确的测量自己在运动前、运动后、运动结束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心跳和脉搏次数。会通过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脉搏跳动的规律。
3.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带来的影响。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发现呼吸和脉搏跳动的规律。三.教学准备:手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我们在运动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追问:同什么时候相比,呼吸和心跳加速了呢?
(二)活动探究:
1.测量自己静坐时1分钟呼吸、心跳和脉搏次数。
(1)讲解:测量方法。
(2)学生之间相互展开测量,并填写记录。2.测量运动结束时呼吸和脉搏的次数。3.测量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4.分析比较三次测量的数据。
(1)提问;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个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分析比较自己采集的数据,寻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讨论汇报:人运动后,呼吸和脉搏跳动都增加了,休息之后两者都要减少,并逐步恢复到静坐是的频率。
5.组织学生讨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1)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讨论,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3)学生交流汇报。
(三)活动反思: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肺和呼吸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知道身体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心脏是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2.会做石灰水和气体的混合实验;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3.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三.教学准备;石灰水、塑料袋、吸管、烧杯等。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你知道我们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2.学生讨论,汇报。
3.提问:用什么方法能证明我们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二)活动探究:
1.做石灰水实验,认识我们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
(1)学生实验:
A.塑料袋搜集一些空气,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什么变化? B.塑料袋搜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什么变化?
(2)教师指导:石灰水有这样的性质,当遇到二氧化碳时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3)提问:A 我们呼出的主要是什么气体?
B 我们吸入的主要是空气中的哪些成分?
(4)比较实验:燃烧的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但在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则不能燃烧。(氧气被人体吸收)
(5)讲解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2.听心脏跳动的声音,寻找身体的哪些部位有脉搏。
(1)提问:我们的心脏为什么总是不停的跳动?心脏跳动时是什么样?
(2)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3)提问;在你的身上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能摸到脉搏。
(4)小组内相互找一找。
(5)提问:心脏跳动和脉搏之间有什么关系/(6)安排活动:边听心脏的跳动,边摸脉搏,看看之间有什么联系? 3.认识呼吸和血液循环。
(1)提问: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我们身体哪个器官进行交换?(肺)
血液在我们人体内怎样进行循环呢?
(2)指导阅读P53的资料。
肺是呼吸的重要器官;心脏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三)活动反思:
1.通过学习,你对呼吸和血液循环知道些什么? 2.运动时,为什么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3.心脏和血液循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肺活量的含义及其大小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认识常见的呼吸传染疾病和心脏疾病,并了解如何预防这些疾病,了解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肺和心脏。
2.会通过对肺活量大小的比较,知道不同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不同。通过设计制作小报来宣传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3.意识到疾病对人体的伤害,并能意识到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常见的呼吸传染并和心脏疾病,并了解如何预防这些疾病。三.教学准备: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为什么参加体育锻时有的人轻松,有的人却总是气喘吁吁?
(二)活动探究:
1.指导学生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1)讲解肺活量的含义。
(2)组织学生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3)比较:把肺活量大的同学和肺活量小的同学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肺活量越大,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越少)
(4)讨论:A 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B 怎样才能使肺活量增加,使心脏跳动更有力/ 2.保护肺和心脏还要注意什么。
(1)提问:除了参加体育锻炼外,保护肺和心脏还要注意什么?
(2)讨论交流:
(三)活动反思;
我们的哪些行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破坏。
(四)课外拓展;设计制作人们戒烟小报。
5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解释,如何解释,能对某些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知道解释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知道解释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价值。
2.能对问题进行假设性解释,能对观察结果提出自己的解释,会通过各种途径使自己的解释更合理。
3.意识到解释是解决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解释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价值。三.教学准备: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释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会解释。
(二)活动探究:
1.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解释。
(1)出示图片,问:这只猫在干什么?学生手拿一块毛巾时,脸部的表情有什么变化?雪地上动物的脚印为什么两行变成一行?
(2)学生交流。
(3)小结:对于一种现象,只要你作出合理的解释,你的解释就是科学合理的,并没有哪一种正确,哪一种不正确,这仅仅是一种假设性解释。
2.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
(1)学生交流P59页的内容。
(2)小结:1—4为事实,5为解释。3.引导学生理解怎样使解释更合理。
(1)实践活动:用水彩笔在过滤纸上画一朵小花,蘸湿手指尖轻轻触摸花中心,对看到的现象作出解释。
(2)提问;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
(3)学生讨论,举例历史上科学家的解释。
(4)尝试解释一些著名的科学现象。
4.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于众,和他人交流。
(1)提问;你的解释合理吗?那怎样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与众?
(2)学生交流。
(三)活动反思:
做一个纸飞机,详细记下做的步骤,与别人交换记录,再按他的步骤做纸飞机。
2.建立模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模型解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学会做一个简单模型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
2.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利用模型进行解释,学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模型的方法、作用。3.体会做成模型后的乐趣。意识到利用模型进行解释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做一个简单模型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2.学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模型的方法、作用。三.教学准备:三球仪、细胞模型、九大行星图。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科学家怎样解释板块说的?
2.科学家解释板块是不可能把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搬来搬去,他们是怎样来解释的?
(二)活动探究:
1.“黑盒子”里面是什么结构。
(1)了解科学家用模型解释其观点的事例。
(2)教师出示三球仪模型、细胞模型、九大行星图,任选一种介绍,说说他们的作用,你根据模型懂得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用图画模型解释现象的方法。
(1)实验:通过滚珠的运动来猜测障碍物的位置。
(2)讨论研究: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障碍物的位置,可用什么方法确定? 1.密封纸同里的秘密。
(1)教师出示一个大纸筒,有四个可以拉出的绳头,随意拉动哪一根,其他的绳头都会缩进筒里。
(2)学生画出结构图。
(3)学生制作。
(三)课外拓展:做一个肘关节模型。
第三篇:四年级(上)科学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课时 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了解并关注压缩空气在生活及生产中的应用。
2、能做简单的压缩空气探究性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难点:了解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教学准备:
水槽、透明的玻璃杯、空塑料瓶、气球2个、纸、橡皮、塑料袋、注射器、细木棍一根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一起猜个谜语好吗?“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动物植物都需要。”——(教师出示迷面,生猜。)(展示一只空塑料瓶)瓶中有什么?
二、学习新课
1、证明空气的存在。
头脑风暴:你对空气知道多少?(请同学们尽可能多的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还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空气确实存在,就在我们的周围,再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吧。
2、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1)实验一
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底部,再把杯子竖直压入水槽中,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
究竟结果怎样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现象,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教师演示纸团不会湿实验)待同学们看到纸团未湿后,再演示纸团被浸湿实验,请生说说两种实验结果为什么不同,大胆猜测。(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上面的两个实验,说明空气具有什么性质?(师生共同总结)
3、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2)说明了空气具有什么性质?(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4、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具有流动性。你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生吹大气球,对着自己的脸放出气球里的空气,用皮肤感觉空气的存在,并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5、感受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体会手压充气塑料袋的感觉和观察松手后塑料袋的复原。“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师演示喷气气球实验,生记录、观察,得出结论: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有关。充气量越多,气球跑的就越远。
(3)生自己设计实验: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验证压缩空气有弹性。(4)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
师小结: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空气与其它物体的性质对比。
(1)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了解的水吗?
(2)谁来说说水和空气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3)书上的表格请你们讨论以后填写。(4)学生汇报、补充。
三、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1)今天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其中有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的非常多,就是压缩空气,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2)他们是怎样应用的?
(3)想不想做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
(4)教师讲解三种玩具的做法,并简要介绍原理。
四、课后拓展:自制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附:板书设计 会流动 空气的性质 占据一定的空间
有质量
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第二课时 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2、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教学准备: 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空气会流动么?
3、我们身边的空气一般是怎么流动的?谁来描述一下?
4、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以后还会向我们刚才描述的那样流动么?
二、教学新课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②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④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⑤能不能再想一个实验证明热空气是上升的?你准备怎么做? ⑥书上的实验你能看懂么?谁来做? ⑦实验再一次说明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生活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冷空气? ②打开冰箱冷藏室。冰箱里的“白气”往哪里流动? ③冬季的冷风从哪里钻进来?
④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冷空气往哪里流?
3、认识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5)由于地面冷热不同导致的空气流动就是风。
三、巩固
(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2)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由来及升空原理。(3)教师、学生一起来完成一只热气球。
四、作业
学生回家做一个热气球。
五、板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 热空气 上升 冷空气 下降
第三课时 空气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2、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教学准备:
蜡烛、水槽、集气瓶、杯子、石灰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空气。
2、蜡烛的燃烧能离开空气么?你怎么知道的?
3、现在老师这里有三个蜡烛,分别放在空气中,小杯子、大杯子里,蜡烛能燃烧么?
4、他们的燃烧情况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谁来解释一下?
二、教学新课
1、空气的成分
(1)为什么会出现蜡烛熄灭的结果,我们在来看一遍实验,不过我们稍加一些改变。(2)教师演示书上实验。(建议改为大一些的集气瓶)(3)蜡烛熄灭后,你还看到什么现象?
(4)用空气占据空间解释水为什么进入了杯子,说明了什么?
(5)杯子中的空气有没有完全消失?剩下的空气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我们在看。(6)教师演示实验。
(7)火柴为什么会熄灭?正常情况下会不会熄灭?说明剩下的空气有什么性质?(8)通过蜡烛的燃烧与火柴的熄灭你能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他们分别有什么性质?(9)教师简单介绍空气的成分。
2、认识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虽然在空气中很少,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重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制取方法。
(2)教师制取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究有什么样的性质?(4)教师演示实验。
(5)蜡烛由下而上的熄灭可以说明什么?(二氧化碳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6)教师继续演示实验。
(7)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谁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三、巩固
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应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么? 学生做介绍。
教师对书上图比较难理解的做介绍。
四、作业
了解氮气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
空气中有什么 氧气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 重
氮气
第四课时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教学目标:
1、能调查搜集当地空气污染状况,了解污染原因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知识与技能:
2、知道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关心自己生存的空气环境,能针对当地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积极提出建议;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方便舒适的生活会给空气造成污染。教学过程:
一、探究空气的重要性。
1、憋气活动:教师数秒数,学生憋气,能憋多久(不舒服时立刻停止,记下憋气的时间)。
2、提问:憋气下来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说明了什么?
3、讲述:是呀,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我们周围的空气,陪伴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还有数不清的动物、植物。你们看,它们在地球妈妈的怀抱里,生活得多么自由自在呀!(播放多媒体课件)
4、除此之外,自然界里还有哪些生命体也需要空气呢?它们为什么需要空气?
5、小结: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二、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1、提问:我们周围的空气洁净吗?通过前几天的考察,你有没有发现不好的现象呢?
2、学生交流。
3、提问:这些行为会使空气怎么样呢?(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变坏)
4、学生交流。
5、提问:为什么它们会污染空气呢?
6、现在,请小朋友把眼光收回来,集中到我们的日常饮食起居、衣食住行的家居生活中,找一找,在我们的家里,有没有污染空气的家用设备或行为呢?
7、讨论:科学技术发展和越来越舒适的生活与空气污染有什么关系?
8、汇报分析车辆尾气对植物影响的对比实验的结果。
9、设想:如果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在充满车辆尾气的环境中,会怎么样?
10、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
11、讨论: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给地球造成了什么后果?
三、探究保护空气的可行性。
1、提问:在前几天的考察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2、学生交流自己的亲眼所见。
3、提问:看到这么多使人不满意的现象,你们有何想法?(要使空气清洁一些)
4、提问:那你们认为怎么样做可以使空气变得洁净一些呢?
5、小组讨论、记录。
6、讲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讨论,相信大家已经找到了一些改变空气质量的好措施了,请大家来交流交流。
7、学生交流保护空气的办法。有不同意见可以补充。
四、课后拓展争当保护空气的小明星。
1、回家记录“我家的节能行动”记录表,一周后交流,评选环保家庭。
2、调查了解当地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并向有关部门以信或倡议书等形式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
第二单元 冷和热
第一课时 冷热与温度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2、知识与技能
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教学重难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学准备:
冷水、热水、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温度计、铁架台。教学过程:
一、建立温度的概念。
出示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
演示: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要求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 学生分组进行体验,小组交流体会。
二、形成温度概念。
学生试着对观察的体验做出自己的解释。
全班交流,感受到: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讲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定出物体的温度。
三、学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学生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同时思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交流: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1)液泡浸在水中,不碰杯壁;(2)液注变化稳定后观察温度;(3)观察温度要水平观察;(4)学习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利用温度计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
四、预测水的温度变化。
提问::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样?如果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的猜想可能有:
第一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是有规律的。(1)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2)呈现先慢后快的趋势;(3)温度均匀下降。
第二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五、制定热水变凉的研究计划。
讨论: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
在讨论中明确学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需要哪些材料:(温度计、铁架台、杯子、热水、记录纸、手表)(2)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3)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隔多长时间记录?
(4)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各有分工,每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角色)
六、小组研究,收集数据。
学生取热水和记录表;学生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师注意巡视。
七、作热水变凉的曲线图,并学习分析数据。
1、选择一组记录表,讲述:记录表有时不能很明显的看出变化规律,我们可以用一条曲线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这样的图就叫做曲线图。
2、讲解曲线图的作法。
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温度,教师示范作出曲线图。①描点;②连线。
3、学生作曲线图。
1)学生根据各自的表格作出曲线图。2)分析曲线图,研究温度变化的规律。3)讨论: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4、把各组的曲线图贴在黑板上,作下面的比较: 1)刚开始的温度一样吗?最后的温度一样吗? 2)从曲线变化,你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3)各组的曲线的弯度一样吗?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5、小结发现:
1)温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 2)温度下降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八、作业设计。
1、再次预测: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是否一直这样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水温究竟下降到多少度?
2、如果有杯凉水,测出凉水的温度,然后给凉水加热,那么温度升高有什么规律呢?
第二课时 热的传递
教学目标: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会做固体热传导的实验。
4、会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5、能正确使用酒精灯。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
2、愿意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
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橡皮屑。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谈话:把我们的手放在桌子或暖气上,看看有什么样的感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热往哪里传?
2、热在固体、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二)探究固体(金属)怎样传热。
1、提出问题:热在金属里是怎样传递的?
2、学生进行猜想并作出假设。(学生画出假设图示,并配有课件辅助)
3、讨论设计实验:怎样能方便看见金属是怎样传热的?进行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4、教师讲解示范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学生练习使用。
5、小组实验,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6、各组汇报并展示实验结果,交流后达成共识: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7.教师小结: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叫传导。
(三)探究液体的传热方式——对流。
1、提出问题:热在固体中是用传导的方式进行传递的,那么在液体中,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2、讨论设计实验:实验方案要能够方便观察水的传热情况,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设计利用借助物观察实验)
3、师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水在受热过程中运动方式,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准确的描述和表达。小结:水受热后会发生流动,靠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对流”。空气也是靠对流传递热的。
(四)认识热辐射。
1、小游戏,气功演示。把你的两只手掌心相对,慢慢靠近,有什么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2、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3、教师讲述:太阳的热传递到地面上来,既不是传导也不是对流。像这样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五)巩固应用
1、提出问题:在这张图中有哪些热传递的方式?
2、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热的传递
方式 适用物体 特点
传导 固体 高温 低温
对流 液体、气体 受热上升、遇冷下降 辐射 太阳 向四周直接发射
第三课时 加热和冷却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做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通过做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3、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4、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阅读温度计发明的故事。
6、理解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教学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教学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
蜡烛、火柴、固体体胀器、酒精灯等。教学过程:
一、话题“聚焦”。
1、提出问题: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有哪些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想?
二、研究受热和冷却后物体形态的变化。
1、提出问题:糖和蜡受热后会有什么变化?冷却呢?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学生做实验,并给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1)先将蜡烛点燃,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再将蜡烛熄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观察糖和蜡有固体变为液体,再由液体便固体的过程。(4)学生小组讨论:蜡烛加热和冷却后,各有什么现象发生?(5)学生汇报:蜡烛在加热和冷却后,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结:蜡烛加热后会融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变成固体。糖呢?
4、像糖和蜡烛的形态变化只是一个例子,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与糖和蜡一样的变化?
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常见物体和糖、蜡一样,容易在冷热变化条件下改变形状,如松香、巧克力等。这些都是固体在加热和冷却后的变化,那么液体呢?
5、了解二氧化碳的液化和汽化。(1)学生分组阅读资料。
(2)课件展示:二氧化碳的液化和汽化。
(3)小结:气体间冷却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加热又会变成气体。
三、研究物体体积的热胀冷缩现象
(一)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铜球,在加热和冷却以后会有什么变化吗?(2)学生猜测。
(3)学生分组实验。
① 铜球没加热时恰好能从铁圈中通过。② 给铜球加热。③ 铜球不能通过。
④ 把铜球放在水中冷却后,再试着让它通过铁圈。(4)学生讨论交流(5)学生汇报交流
(6)小结:一些看不出变化的物体比,如铜球受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收缩。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气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提问:酒精或水和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铁垫圈这样体积发生变化吗?
1)引导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可以看书上的方法,也可以自己设计)2)学生设计 ① 提出假设。② 设计实验。(研究气体是否会热胀冷缩时最好能把自己的设计画出来。)
例如:将烧杯倒入在水中,用毛巾焐热烧杯,观察冒出的气泡,或者还可以做一个气压小喷泉等。
(2)师生讨论实验方法:
1)借助什么可以观察到液体或气体体积的变化?
2)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能够证明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3)实验中可能要注意什么?(气密性)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尝试。
3、小结: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史
1)提问:你们知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吗?他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
2)学生谈谈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再猜想一下温度计是怎样发明的,最早的温度计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的资料。4)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了解加热和冷却在生活中的应用
1、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看教材中的插图并加以解释。
(1)学生解释。
(2)教师小结:教材中的插图不仅有热胀冷缩的应用——是乒乓球边鼓、设计铁轨,还有改变物体形态的活动,如弯玻璃管和炼钢。
4、教师补充事例:
据科学家测算,每升温1ºC,钢轨便伸长10万分之一米。冬夏温差达50ºC时,北京至太原的514千米钢轨在夏天会伸长257米。
(1)讨论: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给我们哪些启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探究:(1)夏天,电力工人架电线时总是架得松一点,这是为什么?
(2)夏天,小明给自行车打气,爸爸叫小明不要能打得太多,呢知道这是为什么吗?(3)天冷瓶盖不容易开,可用什么办法使瓶盖容易打开?
五、总结
1、我们通过探究性研究学习,发现物体加热和冷却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都会发生变化。
2、温度计是利用什么原理做成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板书:
3、加热和冷却
物体形态 物体体积
加热 变化 热胀 冷却 变化 冷缩
第四课时 吸热和散热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散热材料和隔热材料,知道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不同。
2、能够从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现实发生的事情中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分类,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保温瓶,瓷杯,玻璃杯,不锈钢杯,温度计等。
2、分组实验材料:烧杯,瓷杯,不锈钢杯,保温杯,塑料杯各1只,温度计3根,泡沫,棉花,碎布料,热水若干,纸盒,雪碧各1个,直尺,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思考问题:
1.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2.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二、新授。
1、测量不同杯子里的水温度下降的快慢
(1)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那么如果在3只不同的杯子中分别倒满热水,它们的温度下降得一样快吗?
(2)学生预测,并说出理由。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小结:不锈钢杯子中的水下降得最快。
(5)讨论:3只杯子里的水温度下降得不一样快,说明了什么?(6)学生汇报,小结: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活动注意点:
(1)在实验前,可以针对“温度下降得一样快吗?”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如还需使用什么仪器,怎样使用,时间是否需要相等,引导学生学会控制条件。
(2)学生汇报时可多找几名同学,防止因错误使用温度计而得出不正确的结果。
2、把身边的物品按传热本领的大小分类
(1)谈话:根据你们的经验说说哪些材料的物体传热的本领大,哪些材料的物体传热本领小。
(2)设计证明自己想法的方案。
(3)分组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分类。(4)汇报实验结果。
(5)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传热本领特别大的材料有哪些? 活动注意点:
(1)提供的材料种类要多,覆盖面要广,必要的话,也可由学生自备。(2)学生在分类前,教师提出“按传热本领的大小分类”的要求。
3、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他们吸热和散热的本领一样吗? 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深色和浅色的物体吸散热的性能。
(1)同时加热深色和浅色的同种液体,用温度计测量。学生轮番记录。(2)停止加热,学生记录。
小结:深色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本领强于浅色物质。
4、利用感官触摸、观察身边的物体
(1)让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摸教师里的不同物体(要求:两只手摸的物体不同)。(2)汇报自己的感觉。
(3)说说摸哪些物体的感觉是相同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将刚才摸的物体分类。(4)让学生摸一些典型的物体:金属,玻璃,棉布类。
(5)讨论:哪些物体的传热性能较强?哪些物体的传热性能较弱?(6)讨论传热性能的快慢和散热的快慢的关系。
第五课时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能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他们的成因。
3、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4、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5、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难点: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教学准备:
师:一杯温水、一支冰棒、造霜的录像
生: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火柴、盖玻片、纸巾、试管、扇子、湿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手中的杯子里装的是什么?(水)
2、提问:水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朋友,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水呢?
3、课件演示:水的各种形态
4、小结:水在加热和受冷后,会变成云雾雨露霜雪冰等各种形态,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新课: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的变化,板书课题: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5、小组讨论:关于水的变化,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6、汇报交流,师小结:(1)水有几种形态?
(2)水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二、模拟雨雾霜的形成:
1、提问:你会造雨、造霜、造雾吗?
2、分组实验:造雨 a 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b 用一块冷玻璃罩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
(1)提出要求,注意安全。
(2)思考:
水沸腾后,盖玻片上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是为什么?
(3)讨论后回答以上问题
3、观看录像:造霜
思考: 水结冰是多少度?为什么会有霜出现?
讨论后,小结:霜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4、演示实验:造雾
思考: 你知道白气是什么吗?是怎么形成的?
讨论后小结: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极细小的水珠,它在高空是云,低空是雾。
三、认识蒸发现象。
1、讨论:空气中的水蒸气是哪里来的呢?
课件演示:晒干衣服 海水蒸发
2、小结: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回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讨论: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4、分组实验,讲清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a 王大小不同纸巾上倒入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观察水的变化。
b 在黑板上用水图出两块同样面积的水迹,用扇子扇其中的一块,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5、蒸发的快慢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6、小结。
四、总结水的变化及循环。
1、提问:水有哪些基本形态?
2、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的?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第一课时 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
2.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抽象概括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3.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教学准备:
尺子、小鼓、绿豆、鼓槌、干净的透明瓶子、细盐、钹、保鲜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我们周围,声音无处不在。你都听过哪些声音呢?这些声音都表示什么意思?(声音可以表达信息)
2、你能用哪些方法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弹、摩擦、等等)
3、你能不借助于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几种声音吗?
4、你能模仿动物的叫声吗?
5.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研究声音的产生:振动产生声音。
1、要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首先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实验一:一只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拨。看尺子会怎样?(1)分组实验,有什么发现?
(2)小组讨论探究:尺子为什么会发声?(3)汇报探究结果。
(4)小结:尺子振动,发出声音。
3、实验二: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有什么发现?(有声音、豆子抖动)(1)分组实验,有什么发现?
(2)小组讨论探究:鼓为什么会发声?你怎么发现鼓面在振动的?(3)汇报探究结果。
(4)小结: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4、实验三: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有什么发现?(手感到瓶壁振动、瓶内细盐跳动代表空气振动)
(1)分组实验,有什么发现?
(2)小组讨论探究:有什么发现?瓶子为什么会发声?(3)汇报探究结果。
(4)小结:细盐振动,发出声音。
5、总结:
(1)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2)猜测:如果物体振动停止,声音会怎样?
6、实验四:用手摸喉部,发“啊„„”的声音。终止发声后,你感觉有什么变化?(1)分组实验,有什么发现?
(2)小组讨论探究:发声与停止发声,你感觉有什么变化?这组对比实验说明什么?(声带振动产生声音,声带振动停止声音消失)(3)汇报探究结果。
(4)小结:振动产生声音;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7、实验五: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声音会停止?(1)分组实验,有什么发现?
(2)小组讨论探究: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声音会停止?(3)汇报探究结果。
(4)小结:振动产生声音;停止振动,声音消失,这从反面证明:振动产生声音。
8、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发现:物体发出声音,与什么有关?(物体的振动)
三、总结
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2.那,什么叫振动呢?物体快速地来回做的运动就叫做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第二课时 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的: 过程与技能:、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2、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科学知识:
1、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学会制作土电话,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3、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物体的振动,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的是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你们是怎么看的呢?(学生会提到通过空气传播。)
2.教师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提醒学生将前后听到的音量进行对比。
方法:先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活上烧开,然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 引出问题: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
二、探索和调查
1.那么到底固体和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如果可以,传播的效果又如何呢?我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进行研究。
隔着沙子、水、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教师讲活动步骤。提出问题:
(1)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效果最好?哪个最不容易听到声音?(2)坐正身体听和把耳朵直接贴在桌面上听,哪个效果更好? 2.做“土电话”的活动
让学生知道棉线也可以传播声音(提醒做的时候棉线要拉直。)
三、回顾和解释
1.自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 学生填写预测并设计实验
(可以从固体、液体、气体等几方面着手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鼓励学生将思维拓展开,从各个领域入手。)
学生汇报实验设计(互相质疑补充)
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2.拓展
(1)你能用你学得的知识来解释成语“伏罂而听”吗?(2)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第三课时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
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
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
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四、研究耳廓的作用。
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五、总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第四课时 不同的声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力目标:
1.通过做“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法。2.了解探究学常用的方法──转换法。情感目标:
1、通过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声音,欣赏美妙动听的。乐曲,充分享受科学的美感。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意识和互相配合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声音的音调和响度。教学难点:声音的音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2、[师]我们所能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你感觉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3、[师]引导学生观看录像。
师:可见,影响声音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声音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声音的音调
1、【提出问题】同样是唱歌,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响亮有的不太响亮,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用音调来描述。单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2、【猜想】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设计实验】用同样大的力,让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观察声音的不同。
3、【实验器材】钢锯条(或塑料尺)、发音齿轮、纸片
〖方案1〗按教材的样式,将钢锯条压在桌子边,使钢锯条露出的长度不同,然后用同样的力拨动钢锯条,比较所听声音的不同。
〖方案2〗让发音齿轮按一定的速度转动,用硬纸片在齿轮边靠近齿轮,通过硬纸片在不同齿数齿轮上靠近时,感受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4、结论:物体振动越快,其发出声音的调子就越高,我们把这种声音的变化称之为音调的不同。即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关,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5、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6、观看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图(通过视频播放)
7、认识一般声音的频率范围:
通过看课本上的图1.3-2,引导学生总结出(1)人的发声频率范围;(2)人的听声频率范围;(3)哪种动物听声的频率最低和最高;(4)频率范围最广的是谁。
8、观看多媒体,进一步了解动物之间交流的情景。
9、超声: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次声: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10、介绍超声和次声的应用。
(二)响度
1、【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除了有高低的不同外,还有大小的差异,这大小的差异,我们就说它们的响度是不同的,那么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该怎样描述它呢?
2、【猜想】响度与所用力的大小有关,根据是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就越响。
3、【设计实验】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响度与用力的关系呢?
4、【实验器材】钢锯条(或塑料尺)、鼓、碎纸屑、音叉、小用细线悬吊的乒乓球
5、消除学生对用力大小是声音大小因素的误区,说明所用力的大小只是外因,物体声音的大小在其内部看来,决定于其振动的幅度。
6、结论:我们把物体振动时的幅度就做振幅,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
(三)音色
1、【提出问题】如果声音振动的频率和振幅都相同,这两个声音就是一样的吗?
2、【多媒体展示】 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个曲子,听起来一样吗? 观看声波的录像。
3、音色:有别于其他声音的特殊因素,它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4、举一些振动频率、振幅均相同,但音色却不同的例子。如课本中的图1.3-5可以看出,音叉、钢琴和长笛的基频(振幅最大的振动的频率)相同,但是在基频的基础上还有一些附加的小的振动,这些小的振动和大的振动一同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四)三种典型的乐器 先播放几种乐器的录像
1、打击乐器
通过打击物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鼓、锣等。
2、弦乐器
通过拨动弦,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二胡、琵琶、小提琴等。弦振动的频率与弦的张紧程度有关,弦越紧,音调越高。
3、管乐器
通过管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笛子等。空气柱越短,发声的音调也就越高。
4、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乐器。
(五)小结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课时 我们吃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知道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能用实验的方法,监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和脂肪。
3、能按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
4、能用如表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
5、意识到食物多样化的必要性,知道不能偏食挑食。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人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2、教学难点是按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东西?
2、同学们对吃并不讲究,只要喜欢吃就吃。其实,吃在生活中非常重要,吃是非常有学问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吃什么”。
二、自定标准给食物分类
1、看图片,想一想,议一议:可以把它们分几类?
2、汇报分类情况
3、小结:同学们按自己的标准给食物分类,分了很多种类。现在我们看看营养学家是怎么给食物分类的?
三、了解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知道营养学家给食物分类的标准
1、分组学习,讨论:按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食物可以分哪几类?
2、汇报交流。
3、不同类的食物中分别含有哪些不同的营养成分?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通过研究,你对食物的分类和食物的营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认识食物营养成分标签
1、看“饼干”和“燕麦片”的营养成分标签,了解它们的营养成分。
2、比较“饼干”和“燕麦片”的营养成分标签,判断谁的营养成分高?
3、想一想:为什么说“饼干”是垃圾食品?
五、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看图,知道:碘酒是淀粉探测器,棕色的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
2、实验一:滴几滴碘酒到土豆和萝卜片上,看看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3、实验二:想办法看看花生里有没有油脂?
4、营养学家通过实验判断出食物的营养成分,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
5、看图表,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再给食物分分类。
六、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食物,教育学生不要偏食
1、统计一下全班同学最爱吃的食物。
2、分析统计图,我们有说明发现?
3、讨论:
(1)研究我们的统计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2)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为什么?
4、小结: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必需的全部营养。为了我们健康成长,食物需要多元化,不能偏食、挑食。
七、总结
1.根据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营养学家把食物分为哪几类? 2.为什么我们不能偏食、挑食? 板书:
一 淀粉类:碳水化合物
二 鱼、肉、蛋、奶、豆类:蛋白质 三 油脂类:脂肪
四 蔬菜、水果类: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二课时 怎样搭配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作自己一天饮食的“食物金字塔”;设计一天的食谱,并用食物卡片模拟配制午餐。知识与技能:知道如何科学搭配食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的意识,注意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准备:食物结构金字塔方案、文具、塑料盘等 教学过程:
一、评价食物的营养搭配。
1、出示几份食物的搭配,提问:这几份食物的营养搭配是否合理?
2、学生分组讨论。
3、交流各组的评价结果。
4、谈谈自己最喜欢哪份食物?为什么?
5、引导:评价必须要有标准。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呢?
二、学习搭配食物。
1、认识“食物金字塔”。(1)“食物金字塔”分几层?
(2)每层有哪些食物?各是哪类食物?(3)一共有几大类食物?
(4)“金字塔”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我们在搭配食物时应注意什么?
2、讨论:每天的食物应该怎样搭配,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均衡?(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总结。
三、设计食谱、模拟配餐。
1、分析自己的食物搭配。(1)出示各自的食物日记。
(2)根据自己的食物日记制作自己的食物“金字塔”。
(3)你的食物金字塔有什么优点?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该怎样改进?
2、设计食谱。
(1)根据以上情况自己设计一份一天的食谱。(2)分组对设计的食谱进行交流、评价、修改。(3)将设计的最终食谱填写在P86活动记录中。
3、模拟配餐活动。
方案A:利用食物卡片来配餐。
方案B:采用纸制餐盘用文字或图画来表示配餐情况。(1)要求:设计的食物搭配应又好吃,又省钱„„(2)学生活动,教师作适当指导。(3)总结。
四、作业。
1、制作一周内每天的“食物金字塔”。
2、对家里的食物搭配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进行分析,向自己的父母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
第三课时 食物的消化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①熟悉人体的消化器官; ②品尝和“跟踪”饼干;
③对饼干在体内的“旅行”和变化作出假设。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消化过程,认识消化器官;
②知道并学习怎样的饮食习惯比较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关注饮食要卫生;
②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二、重点、难点:
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以及消化道运动的方式。
三、教学准备:
饼干、听诊器、消化器官、消化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通过课前的交流,老师知道同学们个个思维敏捷,见多识广,猜谜语也很厉害。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有关人体器官的谜语,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谜语:
(1)一个住在这边,一个住在那边,说话都能听见,到老也不见面。(2)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是香还是臭,问他他就懂。
(3)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假如你要猜不着,请你对我瞧一瞧。(多媒体逐个点击出示)
师:刚才同学们猜的很对,耳朵、鼻子、眼睛都是我们身体的外部器官,你们还知道人体的哪些内部器官呢?
师:可是光知道名称还是不够的。你们能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在人体的什么位置吗?(并点出今天要研究的器官)
2、合作探究,进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了这些器官和它们的位置,那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器官吗?
师:是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就要靠这些消化器官来消化。课上到这里,同学们肯定知道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了吗?(生答揭题)
师:对,食物要消化我们首先就要让食物——(吃下去)。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点心,我们就来吃一吃,但老师有两个要求,一要细细地品尝,二要请同桌的同学一个吃,另一个用听诊器来追着听。
(一个学生吃饼干另一个拿听诊器听,然后相互调换,并进行交流。)
师:你尝到了什么味道? 用听诊器听到了什么声音? 饼干到哪里去了?
3、大胆猜测,进行新课
师:饼干由口腔经过食管到达胃里,到了胃里之后食物又怎样在我们体内“旅行”呢?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带着四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交流。
(1)食物在体内是通过怎样的路线旅行的?(2)食物在消化道中运动的方式是什么?(3)运动过程中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4)食物中的营养主要靠什么器官吸收的?
师:通过看书和讨论交流,大家都弄清了食物在我们体内的“旅行”。为了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食物在人体消化的过程和情况,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动画。
4、总结拓展,结束新课 师:“民以食为天”,通过今天的学习,食物的消化真是一件复杂的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一丝懈怠,不能出一点差错,那么我们平时应该养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来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
注意卫生,饭前要洗手。少吃零食,要按时就餐。
吃东西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能暴饮暴食。还要注意食物的搭配。„„
师:说得真好,其实啊在民间有许多有关饮食方面的谚语,有哪些是你们知道的呢?如: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冬吃萝卜夏吃姜。
师:其实在民间有许多这样的关于饮食方面的谚语,老师这里就还有几条,如: “有荤有素,有粗有细。”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饭后一个果,医生不找我。”(多媒体出示)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5、作业:
(1)收集有关饮食方面的谚语,并且在班内交流。
(2)根据书本47页上图内容,收集相关材料,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中运动的实验。
五、板书设计:
食物的消化
口腔
↓
食道
↓
胃
肝 → ↓ ← 胆胰
小肠 心脏
↓
大肠 肾
↓
肛门 肺
第四课时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加工食品、什么是安全食品,并能够准确识别。
2、知道过多摄入食品添加剂有损健康。
3、知道怎样做到安全饮食。教学重难点:
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鹿奶粉事件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谁来补充?)(课件演示)是啊,就是这小小的奶粉危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使无数家庭陷入了痛苦。俗话说“病从口入”,那么“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揭题)
二、认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
1、近三天你都吃过哪些食物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请你拿出调查表,认真填写,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生填写表格,并展示交流)(评语: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同学们都是不挑食的好孩子,表现真不错。)
2、老师选取了同学们常吃的几种食物,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课件出示食品:鱼、南瓜、香蕉、果冻、可乐、火腿肠)生自主分类。
3、同学们分类的方法都不错,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的食品分类方法。(板书:食品;课件演示分类)像南瓜、鱼、香蕉这样,从大自然中直接得到的是天然食品;像果冻、可乐、火腿肠这样,为了长期保存、便于食用,人工处理过的叫加工食品。(板书:天然 加工)同学们,我们日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引说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
4、同学们常喝这两种饮料。(出示番茄味果汁与鲜榨番茄汁)鲜榨番茄汁是天然食品,农夫果园果汁是加工食品。看看它们的配料表,(课件出示两者配料表:鲜榨番茄汁——番茄;番茄味果汁——白砂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柠檬酸、乳酸钙、食用香精、果胶„„)讨论:你有什么发现?(天然食品没有经过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加工食品是人工处理过的食品,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一些其他的物质,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5、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天然食品,什么是加工食品。请同学们拿出调查表,把你吃过的食物分为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两大类。(生自主分类,可同桌互相交流)谁来给大家展示下自己的调查表?(展示交流,生自己进行介绍)
三、调查加工食品,正确对待加工食品
1、同学们分类又快又准,老师要奖励大家,请你们去逛逛超市。瞧,货架上饮料的品种真多呀!你喜欢哪一种吧?(自由交流)
2、老师从中选了三瓶饮料。(出示美年达的三种饮料)同样是汽水,为什么颜色会不一样呢?(色素)
3、认识食用色素:(1)这三瓶饮料里含有不同的食用色素。橙味汽水含有日落黄、胭脂红,苹果味汽水含有柠檬黄、亮蓝,葡萄味汽水含苋菜红、葡萄红(课件演示色素名)因为含有的色素不同,汽水的颜色也各不相同。(2)(手指已出示的色素名)这些色素都是人们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是人造色素。还有一些色素,是从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叫做天然色素。比如胡萝卜素、叶绿素、姜黄素(课件出示)等。(3)为什么要在饮料中添加食用色素呢?(改变饮料的颜色和口味,让饮料更加诱人。)(4)(课件演示:P48喝胡萝卜汁和汽水)观察下,喝完不同的饮料,小女孩的舌头有什么不同?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食品中含有的人造色素过多,会损害健康,同学们购买饮料食品的时候可要留意哦!)
4、加工食品中并不只有色素这一种添加剂,还有哪些呢?让我们来做一做有心人。
5、(课件演示友情链接:防腐剂、香料、增湿剂、碱化剂、膨松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小结:像色素、防腐剂、香料、增湿剂、碱化剂、膨松剂这样的,能让食物外观、口味发生改变的物质我们都可以看作是食品添加剂。
6、(课件演示:火腿肠、可口可乐配料表)老师收集了可乐和火腿肠的配料表,你能找一找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吗?(指名生回答,课件相机演示,食品添加剂变亮)
7、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加工食品包装袋,看一看食品配料表,找一找有哪些添加剂,再完成小调查。(生实践,师巡视指导、参与)
8、(调查表展示交流,生自主介绍)相机小结:食物添加剂在用量范围之内是允许的、安全的,但对人体没有好处,一旦超过安全用量就会危害人的健康。(板书:符合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加工食品才是安全健康的。
四、认识天然食品是否一定安全
1、加工食品存在安全问题,我们吃的粮食、鱼肉、蔬菜等天然食品就一定安全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50页,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生自由讨论)
2、谁来说说你的想法?(课件演示:垃圾猪、被污染水里的鱼、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长期存放的食品)(为了人类自身的安全,我们要爱护环境,关爱地球妈妈;已经变质的食品,不论它原先的营养价值多高或多贵,都应该弃之不吃,否则对健康有害。)
4、(板书:未被污染)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未被污染的天然食品是比较安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选择未被污染的天然食品、符合标准的加工食品。(板书)
五、了解食品安全常识
1、我们的食物存在安全隐患,日常饮食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食品安全常识。
3、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我们国家不仅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还针对食品安全设置了相关标志。
4、弹性设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来谈一谈?
五、课外拓展
注重食品安全,保障身体健康。课后同学们可以这样做:
1、调查:了解市场上有哪些不安全的食物,并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更多安全饮食的方法。
2、宣传:向周围的人介绍安全饮食常识,出一份“安全饮食,保障健康”小报。
板书: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天然食品
未被污染 加工食品
符合标准
第五单元 排序和分类
第一课时 排序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
难点是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原理,请大家完成以下两题的练习(用投影仪出示):
1.书架上层放着50本不同的社会科学书,下层放着40本不同的自然科学的书.
(1)从中任取1本,有多少种取法?
(2)从中任取社会科学书与自然科学书各1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某农场为了考察三个外地优良品种A,B,C,计划在甲、乙、丙、丁、戊共五种类型的土地上分别进行引种试验,问共需安排多少个试验小区?
二、讲授新课
学习了两个基本原理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排列问题,这是我们本节讨论的重点.先从实例入手:
1.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飞机票?
由学生设计好方案并回答.
(1)用加法原理设计方案.
首先确定起点站,如果北京是起点站,终点站是上海或广州,需要制2种飞机票,若起点站是上海,终点站是北京或广州,又需制2种飞机票;若起点站是广州,终点站是北京或上海,又需要2种飞机票,共需要2+2+2=6种飞机票.
(2)用乘法原理设计方案.
首先确定起点站,在三个站中,任选一个站为起点站,有3种方法.即北京、上海、广泛任意一个城市为起点站,当选定起点站后,再确定终点站,由于已经选了起点站,终点站只能在其余两个站去选.那么,根据乘法原理,在三个民航站中,每次取两个,按起点站在前、终点站在后的顺序排列不同方法共有3×2=6种.
在航海中,船舰常以“旗语”相互联系,即利用不同颜色的旗子发送出各种不同的信号.如有红、黄、绿三面不同颜色的旗子,按一定顺序同时升起表示一定的信号,问这样总共可以表示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由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写出这些所有的三位数.
根据乘法原理,从四个不同的数字中,每次取出三个排成三位数的方法共有4×3×2=24(个).
根据乘法原理,所以共有4×3×2=24种.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我们讨论了三个实例,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从一些研究的对象之中取出某些研究的对象.
(2)取出的这些研究对象又做些什么?
实质上按着顺序排成一排,交换不同的位置就是不同的情况.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按着这个定义,结合上面的问题,请同学们谈谈什么是相同的排列?什么是不同的排列?
从排列的定义知道,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即元素所在的位置)也必须相同.两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不符合,就是不同的排列.
如第一个问题中,北京—广州,上海—广州是两个排列,第三个问题中,213与423也是两个排列.
再如第一个问题中,北京—广州,广州—北京;第二个问题中,红黄绿与红绿黄;第三个问题中231和213虽然元素完全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也是两个排列.
(2)还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一个排列”是不是一个数?
生:“一个排列”不应当是一个数,而应当指一件具体的事.如飞机票“北京—广州”是一个排列,“红黄绿”是一种信号,也是一个排列.如果问飞机票有多少种?能表示出多少种信号.只问种数,不用把所有情况罗列出来,才是一个数.前面提到的第三个问题,实质上也是这样的.
三、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55-59页。
教学目标:
1、能按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具准备:磁性黑板,实物投影图片,圆,三角形,动物图片,正方体,扇形。学具准备:学具盒,铅笔。教学过程:
一、引入,感知分类的意义
1、感知分类:你喜不喜欢和妈妈一起逛超市?
(课件1)欣欣超市开业了。你看到了什么?
仔细观察,这里的东西是怎么放的? 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分开放,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这里还有些东西没整理好,我们来帮他。
练习本应放在第几层?请你指出来。(课件1演示)为什么?
钢笔呢?计算器呢?
(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叫分类。)板书。
3、分类的意义:(课件2)家家超市也开业了。你看到了什么?
仔细观察,这里的东西是怎么放的?发现了什么?
请你来分类、整理,一样的东西放在一个柜台,怎么分?请你指出来。(课件2演示)为什么?
请给这三个柜台分别取个名字,第一个柜台叫什么?第二个呢?第三个呢?(水果柜、帽子柜、钟表柜)
二、单一标准分类
1、(实物投影1)你看到了什么?
请把它们分类,同一类的圈在一起。怎么圈? 为什么?(这三朵都是红色,另一朵是绿色)
2、(实物投影2)你看到了什么?
请把它们分类,同一类的圈在一起。怎么圈? 为什么?(它们都是车子,另一架是飞机)
3、(磁性黑板)你看到了什么?
请你来分类,同一类的放在一起。怎么分?
为什么?(因为这几个都是圆,那几个都是三角形)
4、(磁性黑板)你看到了什么?
请你来分类,同一类的放在一起。怎么分?
为什么?(因为这几只动物都是生活在陆地上,那几只动物都是生活在水里的)
5、(实物投影3)看,这是小红的学具盒,另一个是小明的。发现什么?希望同学们的学具盒都像小明的这样整齐清楚。拿出自己的学具盒,把里面的东西分类,摆整齐。(展示)说说你是怎么摆的?为什么?
6、(课件3)这是哪儿?你看到了什么? 在马路上有没有分类? 哪些是同一类的?为什么?
7、有时候,分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法。
三、多种标准分类
1、(磁性黑板)看到了什么?
请分类,同一类的放在一起。怎么分?
为什么?(按颜色分)
还可以怎么分?
为什么?(按形状分、按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分„„)
2、同学们文具盒里有很多铅笔,你能把自己的铅笔分类、整理一下吗?
可以怎么分?(实物投影)为什么?
还可以怎么分?„„
3、现在教室里的人能不能分类?怎么分,哪些人分为一类?
还可以怎么分?„„
四、拓展延伸
1、生活中还有哪儿有分类?
2、总结:我们学会了什么?
请你平时再仔细观察,哪儿还有分类,回家说一说,好吗?
第四篇:五年级(上)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课题一: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
趣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
教学重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
趣
教学准备: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
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
二、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让学生说一说:绿豆怎样才能发芽师进行小结学生说的绿
豆发芽的条件
师:如果我们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
三、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选择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需要考 虑的五个方面选择需要改变的另一个条件,请学生按五个方面 加一说明
四、确定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计划
学生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调整学生选择的课题,学生阅读资料,着手写实验计划 课题二: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对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实验设计,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种子发芽实验盒,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计划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
师简要记录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依次报告其他两项实验的计划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二、配备实验装置
对照教材,了解方法,然后动手做。让生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猜测实验结果
让学生猜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发生变化可能要多长时间,几天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
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即时发现变化
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第三课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汇集实验组获得的数据和对照组获得的数据。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准备:
汇集数据、得出结论用的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记录了哪些数据?”
二、探究内容:
1.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1)汇集各组数据。
(2)看看收集的时间数据是否一样?(3)讨论数据为什么会不同,该怎样处理?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各实验小组报告实验数据,每人在表格中做记录。(2)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3)“实验结果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吗?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4)综合说明光、温度和水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3.扩展与思考。
(1)让学生说说P7的四项内容。(2)填好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三、全课总结。
师生评价各小组的数据记录。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绿豆的生长并做好记录。教学反思:
4、蚯蚓的选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2、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教学材料用具:蚯蚓、解剖盘、培养皿、玻璃板、纸板或书、湿布、棉签。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你是在什么环境中采集到蚯蚓的?采集来的蚯蚓主要分布在容器中的什么地方?这与光线有关系吗?根据你的经验和初步判断,提出的问题是。
二、作出假设
针对你的问题,作出假设。你作出这个假设的依据是。
三、制定计划
(一)实验装置的设计:
在解剖盘内铺上湿布,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纸板或书,在盘内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思考:为什么要在解剖盘内铺上湿布?
(二)将蚯蚓放入实验装置,静置2分钟。
提示:想想看:下列放置蚯蚓的方法中,哪种最科学?
(三)2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蚯蚓,统计3次。
环境 明亮 阴暗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共 计
(四)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经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是:明亮处 条,黑暗处 条。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你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与你们的假设一致吗?。讨论与思考
1.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 2.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四、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学会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2、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的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3、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教学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参与我们课堂活动的嘉宾是蚜虫、瓢虫、麻雀、蜜蜂、花、树叶(出示这些动植物的图片,并依次显示图片)这些动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之间有怎样的食物关系?
二、探究过程:
1、讨论:他们谁被谁吃? 1)平时有许多习惯性说法,我们在科学课上统一按照“谁被谁吃”顺序说一说,(板书:谁被谁吃)据生回答贴卡片。然后明确我们用箭头把他们连接起来。请生观察,箭头朝向谁?(获取营养的动物)
预设:花——蜜蜂——麻雀 树叶——蚜虫——瓢虫——麻雀 2)分析这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
问:想象一下,他们的食物关系象一个个什么连在一起?(链环)你能给他们起一个形象的名字吗?能说说什么叫食物链吗? 明确: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板书:食物链)3)观察这三条食物链,你发现了什么?(暗示:起点、结束)
预设1:这几条食物链中,树叶和花能自己制造食物。其他的吃别人制造的食物。对策:我们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食物的叫做消费者。板书:生产者、消费者。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生产者,哪些消费者? 预设2: 这几条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到动物结束。(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
对策:他们的食物来自何处?(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动物吃别人制造的食物。)我们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食物的叫做消费者。
这几条食物链中,谁为生产者、谁为消费者?
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发生联系,你还能举出出例子吗?
3、水田里的食物网 清楚了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之后,我们来个小竞赛,有信心获胜吗?竞之前,先来热热身:写食物链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拓展与思考:
课件演示1: 例如,五十年代,我国农村曾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人们发现,在麻雀被大量捕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粮食大量减产。农民伯伯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谁给农民伯伯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回答后,师:你的发现和科学家一样。
2、在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鹿的大敌——狼。
提问:请你预言一下,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狼或者麻雀,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对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联系的,只有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与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四、本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请你观察身边的环境,画出一个包括植物、动物、人在内的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积极地参与讨论做一个生态瓶的活动,共同协作制作一个生态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池塘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设计一个生态瓶的建造方案。能在课后坚持观察,关注生态瓶的变化。
科学知识:知道池塘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制作一个生态瓶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池塘生态系统的挂图、投影片或视频资料。
2.学生分组:大饮料瓶、剪刀、泥沙、自然水域的水、水生生物等,活动手册。
3.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大的饮料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池塘生态系统。
1.出示池塘生态群落的挂图,学生根据图片简要记录池塘里的生物与非生物。
2.讨论池塘群落中各部分的作用。·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池塘里的动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二、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
1.我们可以在教室或家里模拟建造一个生态瓶来研究池塘群落。2.先让我们来设计一个建造方案。设计方案之前,教师播放水族箱视频资料或出示一个小的水族箱,让学生看看水族箱里放养了哪些生物。
3.讨论:在我们的生态瓶里可以放养哪些生物? ·四人小组讨论,并填写在活动记录上。·交流各组的想法。明确以下几点 用什么材料来建造生态瓶? 瓶子里放什么水?
要放泥沙吗?如果放,需要放多少? 动物什么时候放进去合适?放多少动物? 动物的食物怎么办?
5.填写做生态瓶的方法和步骤,交流。
三、做一个生态瓶。1.分发相应的材料。
2.根据 设计方案和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
四、课后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用什么材料来建造生态瓶? 瓶子里放什么水?
要放泥沙吗?如果放,需要放多少? 动物什么时候放进去合适?放多少动物? 动物的食物怎么办?
5.填写做生态瓶的方法和步骤,交流。
三、做一个生态瓶。1.分发相应的材料。
2.根据 设计方案和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
四、课后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1.经历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能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2.经历添加动物或植物后,引起生态瓶变化的原因分析活动。3.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生态瓶,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得好,然后选择下面两个实验中的一个进行实验活动。
二、向生态瓶里添加动物的实验。
1.先观察准备添加到生态瓶中去的 5 条小鱼的状况,按教材的要求操作。
先取生态瓶里的一些水滴到杯子里,加少量的水到杯子的一半处,再把 5 条小鱼放到杯子中进行观察,然后把小鱼连同杯子里的水倒入生态瓶里。这个过程是必要的,一是杯子空间小,可以清楚地观察小鱼的情况;二是可以让小鱼先适应水体后再放入生态瓶。
2.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观察添加小鱼后生态瓶内的情况,作好观察记录。
3.预测生态瓶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鱼的数量增加两倍、四倍,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三、向生态瓶里添加植物。
1.先观察准备添加到生态瓶中去的 5 棵水草的状况,按教材的要求操作。
2.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观察添加水草后生态瓶内的情况,作好观察记录。
3.预测生态瓶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水草的数量增加两倍、四倍,生态瓶中又将会是一种什么现象 ?
四、讨论。
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生态瓶里动物和植物的生长 ? 请大家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思考这个问题。教学反思: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2.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的鹰、兔。3.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4.为维护生态平衡,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到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图片(播放动物图片)。
师:如果我把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交换一下,老虎到北极去,斑马到大海中去,海豚到草原上去生活,行吗?为什么?
生1:不行,老虎到北极去会冻死的,海豚没有脚在草原上无法走路。
生2:斑马不会游泳,会淹死的,而且海水里没有青草,会饿死的。
生 :这些动物世世代代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换一个地方会不适应。
师:同学们说得精彩极了,确实动物们适应一个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世世代代啊!通过长时间适应,形成了当地独有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扮演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角色。
二、研究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师:草原上生活着鹰、兔、草,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 ?(生自己到黑板上绘食物链)
三、分析自然现象 师:请你分析一下,下面这种情况可能是什么引起的?(课件)
四、课外作业 师: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野生动物和植物的一些资料。第 二 单 元 光
1、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二、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2、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3、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三、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3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推测: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4、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3、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1)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4、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 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光的路线图
5光与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5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2)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1)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刻度值是多少、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1、总结归纳
回顾第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七、板书设计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对比实验一: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对比实验二: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2、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路、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3、体会到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融合了多种知识和技术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三、教学重、难点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最好有课件、图片)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六、作业设计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七、板书设计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箱、保温箱、控制系统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过程与方法
1、按照活动的要求检验太阳能热水器,并做好数据的观测和记录
2、总结、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乐趣。
2、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产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团结合作一级善于学习、反思、改进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选择并划分场地,钟表、冷水
分组实验:各组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检验标准 装水200毫升 在15分钟内,使水温上升 2)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3)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4)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3、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六、作业设计
继续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七、板书设计
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一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地名 地形 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
第二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第三课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过程与方法:
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 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⑶ 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 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 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⑵ 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结,延伸。
⑴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 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第四课 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
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资料阅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三、土壤和生命
1、讨论。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
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4、小结。
四、课外拓展活动 阅读高士其的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
第五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
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教师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观看学习。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拓展。
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斜坡上的这许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许多小细沟中汇集的水流又会怎样改变地形。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四、课外拓展活动
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观察与研究。
第六课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第七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交流。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图片。
3、学生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
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
6、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第八课 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第五篇:五年级上科学教案
第二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板书设计:
第二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地壳不断运动造成不同的地形和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