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教案
第一节 质量教案
授课人:尹伟
一、教学知识点阐述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质量的概念只作粗浅介绍,重点讲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通过列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对物体和物质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各具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在质量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质量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才能比较质量的大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
(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物体的属性,但是,教材内容中已涉及到这一点,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应明确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通过实践予以说明,这样有利于后面密度的教学.
(三)质量的单位
学生在小学学习过质量的单位吨、千克、克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质量的单位.教学中可先复习学生原有知识,使学生知道吨、千克、毫克之间的关系.然后说明千克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1kg的质量有多大,使学生对千克形成具体观念.接着介绍吨、克、毫克,这些单位常用在什么情况下.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可进一步使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
讲过质量的单位后,可以告诉学生,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是物理学中都统一叫质量.
(四)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质量的工具有很多,可先向学生介绍几种秤,使学生知道它们都是用来称质量的.然后重点讲实验室里用的天平.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重点讲述的对象.如果本校实验室里托盘天平较多,学生实验中主要用托盘天平,则可重点讲托盘天平.
天平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教师应从1.认识天平2.调节天平3.使用天平三个方面入手.为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为下几节课打基础,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分层次讲授.
二、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组织学生举例、分析、讨论弄清什么是物体、什么是物质.
(二)组织学生分析、比较同一材料组成的不同物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而引出质量的概念.
(三)组织学生观察天平,观察应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局部的层次进行.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以下为本教学示例所需的教具和学具,教师可参考本示例和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dm3的纯水、大烧杯、天平、砝码盒、金属块、杆秤、托盘秤、板书演示课件、投影仪、各种幻灯片、铁钉、铁锤、冰、水、“天平的使用”交互式动画
五、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导入
需要的教具与学具:教室内的各种装备、行星与恒星的幻灯片、讲桌和木椅实物、铝锅和铝勺实物、铁锤和铁钉实物.
方案一:观察教室中的桌椅、黑板、粉笔、黑板擦,教室外的树木、房屋、汽车、飞机,放映幻灯片“行星、恒星”,向学生介绍物体是由铁、木头、水等各种材料组成的,人们叫这些材料为物质,也就是说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方案二: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几种物体,指出它们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例如,指出讲桌和木椅由木材构成;铝锅和铝勺由铝构成;铁锤和铁钉由铁构成.接着向学生提问:讲桌和木椅;铝锅和铝勺;铁锤和铁钉除形状和用途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东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一张课桌比一把木椅所含的木材多;一个铝锅比一把铝勺所含的铝多;一把铁锤比一个铁钉含的铁多.引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课桌和木椅虽然都是由木材构成,但是它们的质量不同.
注意事项:在质量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质量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才能比较质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
(二)新课教学
1.质量的概念教学
为了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量的不同,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质量.
2.质量的单位
本处教学建议使用幻灯片投影或视频形式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可先复习学生的原有知识,使学生知道吨、千克、克、毫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千克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1kg的质量有多大,使学生对千克形成具体观念.接着介绍吨、克、毫克,这些单位常用在什么情况下,例如汽车、火车的装载量,粮食、钢铁、煤的产量等常用吨,药房和实验室常用克或毫克做质量的单位.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可进一步使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此处可用幻灯片投影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物体的质量.使学生知道大象的质量是人的近百倍,鲸的质量可达大象的二十多倍,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八十多倍,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三十多万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由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温度的测量引出质量的测量
实验演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幻灯片放映辅助实验教学.
一个铁钉,它的质量是100g,把它弄弯,它含有100g铁这种物质.100g的冰化成水,质量仍是100g.将一个200g的大苹果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去,质量仍然是200g.
4.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知识点的引入
1964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只秦代生铁秤砣,它说明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了秤.我国传统称量质量的工具是杆秤,今天还常用台秤、磅秤、电子秤.在实验室,称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由此引入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知识点的学习.
5.天平的构造
认真观察自己桌上的天平,认识它的构造.认真观察砝码盒内的砝码,观察盒内每个砝码的质量数,提示学生注意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应当用镊子夹取.
学生观察一段时间,教师可用投影仪把天平的实物图打在幕布上,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说出天平各部分构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自己所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
6.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关于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教师可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讲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分组让学生边看教师演示,边自己动手练习.最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搞清楚使用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看书后,请同学合上书.并请同学口述天平使用方法,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投影把
教材相关内容打在幕布上.
在天平使用方法中,要特别注意横梁平衡问题的教学.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横梁平衡,当指针指在横梁中点时,我们就说这时横梁平衡(用投影将所示图形打在幕布上).第二是如何调节横梁成平衡(投影片是活动片,横梁可绕中心轴转动,螺母可以左右移动,用投影片显示,当横梁失去平衡,指针向左或者向右偏转时应如何移动螺母使横梁平衡.).第三,左盘放入物体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这时不能再移动螺母.
教师可用投影仪将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打在幕布上,边演示,边讲解如果不遵守这些注意事项会产生的后果.
7.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天平,称出课桌上小金属块的质量.
不能正确读出游码指示的质量是学生常发生的问题,因此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游码.提醒学生注意标尺上的刻度,弄清每个刻度线表示的质量数.
(三)总结、扩展
总结概括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天平的使用几个知识点的内容和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扩展学生知识面的知识.
第二篇:6.1质量教案
6.1 《质量》教学设计
2号参赛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介绍测量质量的工具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金属块等。
【教学方法】
1.讲解与示范结合,自学与讨论结合,探究与交流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课本5分钟从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以大到天体,如太阳、月亮,小到人们的日用必需品,如水、衣服、食物、住房等一切物体尽管形态各异,但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新课开始,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物体,使学生对“物体”、“物质”的模糊理解顿时变得清晰明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联系生活,学习新知
(一)巧妙设问,直奔重点——学习质量的概念.
课件显示木尺、木桌子图片,木尺与桌子那个用的木材多一些呢?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桌子用的木材多,并设问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木尺、木桌所含物质的多少呢?
(师生)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的.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用字母m来表示。并提出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说的“质量”的意义是否相同?
设计意图:针对质量的概念比较抽象、难理解,我采用对比木尺、桌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明白“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从而归纳出质量的概念.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质量的概念.
(二)讲授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1.以任何物理量都有其单位讲授出质量单位和换算。(以课件出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质量的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t =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课堂练习:(课件)
1、(1)800mg= _________ g = kg(2)0.5t= kg = g
2、交流填写下列物体质量单位(1)一张邮票质量约50__(2)一枚1元硬币质量约10__(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___(4)一头象质量约5__ 3.阅读109页小资料“一些物体的质量”.
设计意图: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后,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使所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老师有的放失,适当点拨.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四、提出以什么仪器来测量?展示课件,观察托盘天平实物,具体感知——了解质量的测量工具和讲授测量工具的发展简历。
(一)1.介绍常用测量质量的工具
你们知道哪些工具可以测量物体质量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课件显示一些测量工具.
着重指出: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已经应用了许多年,但由于精确度不够,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台秤,电子秤,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发明出更便于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质量的仪器.
2.过渡:虽然测量质量的仪器较多,但我们学校实验室中使用天平测质量,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我们初中阶段需要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托盘天平的结构图)下面给同学们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底座、两个托盘,另外每架天平都配有一套标准的砝码。
(二)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所以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要牢记几条要求。学生:(大声阅读课本109页1,2,3)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五.教师使用托盘天平做测质量的演示实验并提醒同学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课件出示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调节方法:左低右调,右低左调)
3、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左物右码)。
4、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
六.学生以组使用托盘天平做测量物体质量。课件出示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1、称量物体的质量不得超过天平的量程。
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可用手拿。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4、加砝码应从大到小,减砝码应从小到大。
5、读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时,应以左边刻度值 为准。
6、测量完毕砝码要装入盒内,并将游码归零。
7、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把砝码弄脏,以免锈蚀。
设计意图:采用教师、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天平的使用方法,突破难点。七.顺势而导,化难为易——掌握质量的基本属性
1.课件显示泥团捏成泥人的图片,泥团捏成不同的形状放到天平上称量,质量会变吗?为什么?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没有变化;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
2.课件显示冰块熔化成水的照片,冰块熔化成水,什么改变?质量变不变?物体的状态变了,质量没有变化;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
3.宇航员离开地球来到太空什么改变?质量变不变?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已成功把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宇航员送入太空,2012年发射的神舟九号首次有女宇航员刘洋进入太空,3名航天员将首次在太空进行手动交会对接,显示出我国的航天实力。如果他们把一瓶八宝粥带了上去,请问八宝粥的质量会变吗?为什么?你从超市买了2千克香蕉带回家,质量会变吗?为什么?他们的空间位置变了,质量没有变化 ;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
小结 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位置变化无关.
设计意图 :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出发,分别围绕“形状、位置、状态”创设三个情景,如:“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学生了解前沿科学,关心科技发展,并产生民族自豪感;从
“泥团产生形变”,“市场上买了水果带回家”的现象又是学生熟悉的身边事,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直观形象地使学生懂得“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八、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感受,谁愿意谈谈,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课件展示小结)
小结及板书设计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用m表示。2.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千克 Kg;常用单位:吨 t 克 g 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1)知道测量物体的质量的工具
(2)能正确的使用托盘天平
4.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九、课后作业
1.如何称粉末状的物体和液体的质量?2.如何称质量较小的物体的质量?如大头针等。
3、如何用天平测出一卷细铜线的长度?由于时间关系,这些问题作为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讨论完成。另外,请同学们完成11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
【自我评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者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上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的,通过讲解、设疑、自学、小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质量的概论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而改变,以及常见的测质量的仪器。通过观察、讲解、示范操作,学生亲自操作,让学生认识天平的结构,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这种教学设计基础夯实有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本节课在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关注学生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主要的课程,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主动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体会互相分享探究成果的快乐,这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本节课在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上,通过介绍杆秤等日常生活中的测质量仪器,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天平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科学求实的实践精神;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增进同学们间的合作精神,增进友谊。
这节课关于学习托盘天平使用方法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变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更好。可以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制成“使用说明书”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经过阅读、讨论、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只提出使用需注意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等形式,学习掌握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第三篇:7.1质量教案
教案
《质 量》
赤眉二中
吴鹏
2008.12
课题:质量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通过练习,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在实际测量中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理解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借助实物和插图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4.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能力要求】:
1.通过实验和具体的例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2.通过质量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能力。【德育要求】:
1.从实际的物理情景出发,养成一种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2.通过由生活走进物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能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又由物理走进社会,培养其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同时认识物体单位统一度量的意义。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质;拓宽视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物体质量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2、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3、质量的单位,托盘天平的用途、构造 教学难点:
1、学会科学归纳,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托盘天乎的构造、功用。
2、利用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主导,结合活动的教学原理,采用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辅以直观演示和活动的教学方法:
1、教法的总体构思及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特点,我主要运用演示实验、启发、诱导、探究式教学,并贯穿使用启发式和讨论式。这样做,一方面符合了辩证唯物法所讲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另一方面也符合教学发展相合教学要求,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尽量增加学动手实验的机会,使教学更加直观具体,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整个教学的效果。
2、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a、充分利用实验和生活事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b、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物理成功的喜悦。c、学生对有些难度的问题加以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合作,使所有参与进来做课堂的主人。d、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
三、学法指导:
“质量”的概念较抽象,虽然学生对“质量”有了一定亲身体验,但比较模糊,因此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主要指导学生学会“会根据实例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会通过合作交流和演示实验,自己去观察、引导思考,得出结论。
四、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铁钉、铁块、木块、半杯水、一杯水。(教师用)苹果、钩码、一元硬币、砝码、镊子、托盘天平。(学生用)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质量的概念。(1)、出示一杯水、铁钉、木块、课本、镰刀、人。问:这些物体分别由是什么组成。(说明:一杯水、铁钉、木块、镰刀、锄头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水、铁、木、肌肉、骨等,物理学中称为物质。)(2)、再出示铁钉和铁块、木块和课桌、半杯水和一杯水。问:分别比较每组中的两个物体各是什么物质组成?它们分别含有的这种物质多少是否相同?有何不同?(学生回答)铁块比铁钉含的铁多;一杯水比半杯水含的水多;木块比木桌含的木材少。可见,物体中含有的物质有多少之分。
物理学中用质量来区别物体的这种性质。板书: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3)、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116的文字和图片,讨论:a、每副图片说明了什么?b、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后师出示课件:进行演示验证。总结实验结果: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解释现象:试一试: “神州6号”载人飞船和火箭离开地球,升上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讨论:杨利伟带到太空中去的某仪器在地上和太空中质量有没有变化?你有什么感想呢?
2、质量单位:(1)、自学指导: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116~117的文字和图片:a、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有哪些?符号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填空。b、一千克,起初人们是如何规定的?现在是如何规定的?引导学生列举熟悉的质量单位。在此基础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t、kg、g、mg)。
讲解: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克(g)和毫克(mg)。
板书: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测量质量的工具:提问:我们买粮、买菜时,售货员要用秤来称粮与菜的质量。那么,你见过哪些种类的秤呢?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回答)生产和生活中质量的测量工具有:杆秤、磅秤、电子秤、天平……
设疑:学校实验室中、工厂的化验室中,常用什么仪器测物体质量呢?板书:托盘天平;托盘天平是测物体质量的仪器。托盘天平使用简便,我们的要求是: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学生先观察桌上托盘天平的构造。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
4、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2、质量的单位
3、测量质量的工具 巩固练习:(1)、活动一:猜质量(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教师出示物体,如苹果。各个组同时派一个学生写出它的质量。然后教师公布其真实质量,最接近的组得10分,差距最大的组扣10分。
共三个物体:一支钢笔的质量、物理课本的质量、教师的质量。每组派三个同学轮流参赛。
(2)活动二:单位换算比赛。
每组派两位同学比赛,单组做A组题目,双组做B组题目。其余的同学单组做B组题目,双组做A组题目。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后,由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批改评分。对一题得10分,错一题扣10分。下面列举一组题目:
A组:
①2.5吨=
千克③0.073千克=
克
⑤3.73×10-6 克=
千克
B组: ②3.7×106 千克=
吨④7.65×10-8 吨=
千克⑥60克=
千克 活动三:选择正确的答案。
共四个题,每组轮流派2位同学比赛,正确得10分,错误扣10分,不选不扣分。题目如下:选择题: A组: 1.一个经多年使用磨损的铅球,下列物理量中发生变化的是()。A.质量
B.物重
C.体积
D.以上三个答案都正确 2.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A.150t
B.150kg
C.150g
D.150mg 3.质量为1.5×106mg的物体可能是()。A.一只鸡 B一个鸡蛋 C.一粒沙子
D.一头牛
4.下列情况中,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A.跳到水里游泳的人,觉得自己变轻了 B.铁块在高温下变成铁水 C.把一根金属棒拉成金属丝
D.粉笔写字后变短了 B组:1.某物体的质量为2×106 毫克,可能是:()A.一个小学生
B.一只大老虎 C.一只母鸡
D.一根项链
2.某同学在测自己的质量后,记为5.75×104,他忘记了单位,这个单位应为:()
A.吨
B.千克
C.克
D.毫克
3.宇宙员的一只手表,在地球上测得为50克,到太空后手表的质量:()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测不出质量,因而为0 4.下列不属于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A.托盘天平
B.杆秤
C.磅秤
D.弹簧测力计
第四篇: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教材分析
该节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刚从小学跨入当初中,是一个转折型的阶段,所以学好这一节很重要。本节教材主要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反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然后进一步要求掌握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天平这种较为精密的测量工具,因而教材先介绍天平的主要结构,天平的调整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然后安排多种形式的实验练习使学生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技能。对于天平的量程,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也要求学生形成深刻印象。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很重要的。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质量这一概念他们在小学中有所涉及,但不是科学里系统的,而是数学里一些简单的质量单位转化而已,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要涉及到质量的,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质量是个若远似近的概念,所以教师要将学生脑中零散的质量概念个给系统化。而该阶段的学生在小学中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在理论部分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而实验动手的能力在小学时他们因为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较少,所以相对欠缺点,此时教师该慢慢地引导,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教法指导
1.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因材施教、直观性和量力性原则以及教材和学校实验器材的配备特点,每两个学生配备一架天平,采用边演示边讲解边讨论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天平的调节和使用。2.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其中学生实验占1课时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2.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4.对身边一些传统的质量单位也有所了解。㈡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观察天平的构造,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并了解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游码在标尺上任一位置所对应的质量数.
2.培养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学会调节天平,学会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知道使用天平时应注意的问题.
3.培养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概括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培养思维能力。利用实物的对比,通过形象思维抽象出质量的概念. ㈢情感目标 1.通过对天平的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教给学生实验手段以及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
2.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通过实验时用镊子取砝码等细节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理解,质量的单位及其转换,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⒉教学难点 :质量的性质及天平的读数。
三、教具准备
演示用:托盘天平一架,铁钉,铁皮,纸张若干,两个烧杯(装上不同质量的水)学生用(2人):托盘天平一架,小木块一块,同一规格小螺钉10枚,铁丝一条,橡皮泥,矿泉水瓶,剪刀,一只烧杯,一小纸包食盐。
四、教学过程 ㈠物体质量
1.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教具,将一枚铁钉和铁皮一组,一张纸和一叠纸一组,两只装不同质量水的烧杯里的水一组,提问:观察这三组物体,它们两两之间有什么不同? 这三组物体的组成都是相同的,只是它们所含的多少不同而已,从这一点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物理量的本质,从而引出新课——质量及其测量和质量的概念——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在PPT上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这些物体有从微观的细菌等小质量的物体一步步递进到大象等大质量的物体,在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地感受质量中时,提问: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小学时所学习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质量的单位,之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里质量单位的转换(3分钟时间),于此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吨=1千克=()克=()毫克,让学生一起回答黑板上的该怎么填。
随后口头提问:0.47吨=()千克 69千克=()吨 0.63千克=()克=()毫克
3在介绍学生知道标准质量单位后还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传统的质量单位,提问:在你们跟父母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买菜叔叔阿姨用的是什么单位,和我们刚才说的一样吗? 在现在生活中,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很少涉及传统中的一些东西,告诉学生传统质量单位与标准质量单位之间的转换是:1千克=2斤=20两。㈡测量质量的工具
讨论:大家平时在家里活超市,市场中见过及用过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 小结:磅秤、电子秤、托盘天秤、杆秤,引出实验室常用的是托盘天平。㈢天平的使用
⒈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教师结合PPT和实物进行介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天平由横梁、指针、标尺、托盘、平衡螺母、横梁标尺、游码、底座、砝码和砝码盒组成)⒉原理:
⑴只有两个盘里的质量相等,横梁才停在水平位置,或者说横梁平衡。⑵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盘里加砝码。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质量。
⒊使用方法(教师演示):
⑴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指明游码左边的一条线指在“0”刻度线)
⑵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问:若指针偏左,哪边重?右边平衡螺母怎么调?左边平衡螺母怎么调?)找出调节平衡规律。
⑶把被测木块放在左盘,强调不能错放到右盘。估计物体的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轻放到右盘(指明砝码的放置顺序应由大到小),根据右盘的高低,增减砝码或适当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强调在称量过程中不能再去调节平衡螺母,只能用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达到天平的平衡。
具体举例游码刻度的读法。明确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代表的质量数,读数时应读游码左边的质量值。4.学生自己使用天平
⑴按刚才使用的演示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称量木块的质量。
⑵提问:向一个小铁钉那样的小质量物体可以直接去测一个的质量吗? 让学生试试,当他们发现指针偏转很少的时候让学生思考该怎么办,之后再让学生拿十枚铁钉一起测质量试试,告诉他们十枚的总质量除以十就是每枚的质量了,从而可以让学生知道小质量物体测量的方法。
5.继续让学生讨论:当物体放错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这时的读数是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吗?
学生讨论后小结:这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基于此再次提醒学生测量物体质量时一定是要左物右码。㈣质量的性质
将学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学生做:先称量完整的矿泉水瓶的质量(去盖子和外面的广告纸),随后用剪刀把矿泉水瓶剪碎,再将全部的碎片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前后质量的变化。另一组学生做:先称量烧杯和它里面的水的质量和那纸包食盐的总的质量,随后将食盐溶解到水中再称那杯食盐水的质量(当然把包食盐的纸也是一起放到天平上的),比较前后的质量变化。完成食盐后,两组学生交换实验结果,讨论得出的结论。物体的质量不会因为物体的形状及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可以进一步得理解这个性质,如果知识单纯得去解释这点,有点难以理解。㈤天平的维护
问:能用天平称一张纸的质量吗?能称15斤苹果的质量吗? 指导学生了解天平铭牌所示的测量范围和感量,让学生明确天平是精密仪器,提出天平应维护的要求,并进行爱护公物,培养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㈥小结练习
⑴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
(A)6000毫克(B)600克(C)0.06千克(D)0.0006吨
⑵用托盘天平在称量的时候,如果左盘稍上翘,表明()(A)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应向左移动游码(B)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应向右移动游码(C)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应向左移动游码(D)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应向右移动游码 ⑶指出100毫克=100毫克÷1000克=0.01克的错误
⑷某宇航员质量为75千克,若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那么宇航员到达地球时,质量为
⑸用已经调好的天平称一只鸡蛋的质量,当右盘放50克和10克砝码,游码移至如图所示位置,则鸡蛋质量为 克。
⑹使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本书的质量,请从下列操作步骤中选出所需项目,并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A)把平衡螺母旋到左端尽头
(B)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标尺的中央(C)把书放在左盘(D)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
(E)用镊子往右盘加适量的砝码,使天平大致平衡(F)旋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G)统计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刻度值(H)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正中央(I)用镊子把砝码全部放回砝码盒 ㈦ 板书
1.质量的概念: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2.()吨=1千克=()克=()毫克。3.左物右码
第五篇:质量管理学授课教案
《质量管理》教案 第一章
质量管理总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质量管理学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明确质量及质量管理在当今的地位,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学习内容等。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该学科的框架及基本常识。
[教学时数]
3学时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地位
一、如何理解质量
质量是实体满足人们需求的所有标准(特性)之和。
二、大质量与小质量
广义质量与狭义质量。
三、质量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基础与核心地位。
第二节
质量管理大师简介
戴明、朱兰、费根堡姆、石川馨、水野滋、克劳斯比、张公绪、刘源张、郎志正。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衣服的质量?
2、如何理解大质量与小质量?
3、什么是质量管理?
4、如何理解质量及质量管理在当今的地位?
5、了解质量管理的研究对象。
6、质量管理学有哪些主要内容?
7、了解质量管理的前辈。
参考书目:
1、[日]水野滋著,孙良康、梁宝俭译,《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1988年版。
2、[日]石川馨著,李伟明译,《日本的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1984年版
第二章
质量管理的基础——定义质量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我们经常讲质量,那么什么是质量?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其理论。
[基本要求]
对质量的含义有深入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于定义各类实体的质量。
[教学时数]
2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国际标准的定义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其它质量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国际标准的定义
一、94年版ISO9000
质量是实体满足明确需求与隐含需求的特性之总和。
二、2000年版ISO9000
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需求得程度。
第二节
应用
一、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产品满足明确需求与隐含需求的特性之总和。
二、服务质量
是服务满足明确需求与隐含需求的特性之总和。
三、其它质量
如教学质量是教学满足明确需求与隐含需求的特性之总和。
思考题
1、质量的国际标准定义。
2、产品质量及特性。
3、服务质量及特性。
4、对身边的任一实体质量如何定义?
参考书目:
1、龚益鸣主编,《质量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尤建新、张建同、杜学美编著,《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3、黄怡著,《质量——生存与价值的起点》,甘肃省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第三章
质量及质量管理的意义及现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质量及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了解现状,才能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质量及质量管理的现状,引起责任感、危机感。
[基本要求]
掌握质量及质量管理的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并能从文字和图解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了解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时数]
4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管理等于经营管理。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现有图形、创作图形。
第三节
讲授知识要点:世界质量管理测量表。质量管理百年发展的历史我国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环境质量、人员的质量等现状。
第四节
讲授知识要点:21世纪企业面对的环境、企业质量管理战略的路径(观念、管理模式、方法)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文字表述质量的意义
一、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二、质量管理等于经营管理
三、质量生存与价值的起点
第二节
图解表述质量的意义
一、现有图形
二、创作图形
第三节
世界及我国质量管理概况
一、世界质量管理测量表
二、质量管理百年发展的历史
四大阶段:检验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
三、历史差距
四、我国状况
第四节
企业质量管理战略
一、21世纪企业面对的环境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二、企业质量管理战略的路径(观念、管理模式、方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2、如何理解“质量管理等于经营管理”
3、掌握理解某一图示或会画图。
4、什么是戴明奖、玛尔科姆·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
5、质量管理百年发展经历的阶段及特点。
6、了解并掌握中国的质量现状及解决的思路。
7、假冒违劣商品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8、分析21世纪企业面对的环境。
9、探讨企业质量管理战略的路径(观念、管理模式、方法)。
参考书目:
黄怡著,《质量——生存与价值的起点》,甘肃省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第四章
组织的质量文化环境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提升质量的前提是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而质量意识植根于一定的土壤。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
[基本要求]
掌握质量意识的内涵、企业质量文化的内涵及企业质量文化环境的培育路径。
[教学时数]
3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质量意识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企业质量文化的内涵、企业质量文化环境的培育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质量意识
一、含义
组织或个人对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
二、表现
第二节
企业质量文化环境
一、质量文化
一个组织体现的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精神风貌、制度规则、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培育的路径
教育培训系统、制度系统、实物流程系统。
三、案例分析
思考题
1、如何培育员工的质量意识?
2、衡量企业质量文化环境的标志有哪些?
3、如何培育企业的质量文化环境?
参考书目:
1、黄怡著,《质量——生存与价值的起点》,甘肃省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2、龚益鸣主编,《质量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五章
全面质量管理(TQC)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要提升质量,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TQC是有效的提升质量的方法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TQC的理论与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TQC的内涵及方法,并了解企业的实际做法。
[教学时数]
3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TQC的含义、TQC的特点。朱兰质量螺旋及三步曲理论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TQC的理念,质量第一,用户至上,预防为主,防检结合,最好用数据说话,以人为本,追求零缺点
第三节
讲授知识要点:PDCA循环含义、图形、实践运作步骤、特点。
第四节
讲授知识要点:
TQC的基础工作内涵、具体内容,标准化、计量、教育培训、责任制、质量信息。
第五节
讲授知识要点:
TQC的工具、工具系统、特点。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TQC的概念及特点
一、TQC的含义及TQC的特点
TQC的含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实现三满足为目标,谋求长远成功的管理方式。
TQC的特点:三全一多样
二、朱兰质量螺旋及三步曲理论
第二节
TQC的理念
一、质量第一
二、用户至上
三、预防为主,防检结合
四、最好用数据说话
五、以人为本
六、追求零缺点
第三节
TQC的工作程序——PDCA循环
一、含义: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是质量改进的工具。
二、图形
三、实践运作步骤: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四、特点
1、每转动一周质量水平就提升一步
2、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3、关键在A阶段
第四节
TQC的基础工作
一、内涵:进行质量管理所需的基本手段、条件、数据资料等管理工作。
二、具体内容
1、标准化,2、计量,3、教育培训,4、责任制,5、质量信息
第五节
TQC的工具
一、工具系统
1、老七种工具
2、新七种工具
3、其他工具
二、特点
思考题
1、TQC的概念
2、TQC的特点
3、什么是TQC的“三满足”?
4、掌握TQC的基本理念及对每一理念的分析理解。
5、掌握PDCA循环的概念、图形、特点及应用。
6、掌握TQC基础工作的概念、内容及每一基础工作的具体内容、应用。
7、掌握朱兰质量螺旋及三步曲理论。
参考书目:
约瑟夫·M·朱兰《朱兰质量手册》(Juran`s Quality Handbook),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六章
质量管理的工具系统——老七种工具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要提升质量,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工具,质量管理老七种工具是TQC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的提升质量的方法与工具。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理论方法与应用。
[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老七种工具的理论方法并能熟练应用与实践。
[教学时数]
10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数据的分类、特性、各种数据的概念、特点。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因果图的概念、制作、应用。
第三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排列图的概念、制作、应用
第四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调查表的概念、制作、应用。
第五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分层法的概念、制作、应用。
第六节
讲授知识要点:了解散布图的原理。
第七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直方图的概念、应用。掌握工序(过程)能力的内涵,工序(过程)能力指数(CP值的含义、公式、计量值数据CP的计算分析)
第八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控制图的概念、应用。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工具应用基础
一、数据
数据的种类:计量值数据、计数值数据、评比值数据。
数据的特性:波动性、规律性。
二、语言资料
第二节 因果图
一、含义:分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弄清影响质量问题所有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的工具。
二、制作步骤
三、应用
第三节
排列图
一、含义:寻求关键问题与原因的工具
二、制作步骤
三、应用
第四节 调查表
一、含义:为了解现场质量问题而设计的图表。
二、几种常用的调查表
产品缺陷位置调查表、记录用调查表
三、应用
第五节 分层法
一、含义:对收集到的数据分门别类,以便分析质量问题的工具。
二、应用
第六节
散布图
一、含义:对具有相关性因素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最佳质量控制点的工具。
二、制作步骤
三、应用
第七节
直方图
一、含义: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并画出直方图形进行分析质量特性的符合性的工具。
二、制作步骤
三、应用
四、工序(过程)能力
1、工序(过程)能力的内涵
2、工序(过程)能力指数(CP值的含义、公式、计量值数据CP的计算分析)
第八节
控制图
一、含义:是画有控制界限的图表。它是用来区分质量数据波动是由于偶然性因素引起还是系统性因素引起,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正常的工具。
二、制作步骤
三、应用
思考题
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有哪些?为什么叫“老七种工具”?
2、掌握数据的分类、各种数据的概念、特点。
3、掌握因果图的概念、制作、应用。
4、掌握排列图的概念、制作、应用。
5、掌握调查表的概念、制作、应用。
6、掌握分层法的概念、制作、应用。
7、了解散布图的原理。
8、掌握直方图的概念、应用。
9、掌握控制图的概念、应用。
10、工序(过程)能力的内涵
11、工序(过程)能力指数(CP值的含义、公式、计量值数据CP的计算分析)。
参考书目:
1、张公绪主编,《新编质量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甘烽、宋光贵编,《技术与质量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周纪芗,茆诗松编,《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第七章
TQC的新七种工具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要提升质量,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工具,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TQC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的提升质量的方法与工具。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理论方法与应用。
[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新七种工具的理论方法并能熟练应用与实践。
[教学时数]
6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系统图的含义、制作步骤、应用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KJ法的概念、制作、应用。
第三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关联图的概念、制作、应用
第四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矩阵图的概念、图形、应用。
第五节
讲授知识要点:了解数据矩阵图的概念、应用。
第六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PDPC法的含义、原理、应用。
第七节
讲授知识要点:掌握箭头图的概念、应用。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系统图
一、含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明确各级的目的手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实现目标的科学方法。
二、制作步骤
三、应用
第二节
KJ法
一、含义:对收集来的杂乱无章的语言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的方法。
二、制作步骤
三、应用
第三节
关联图
一、含义:对复杂因素相互纠缠的问题弄清其因果关系,以找出适当解决措施的科学方法。
二、制作步骤
三、应用
第四节
矩阵图
一、含义:通过多元思考明确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方法。
二、图形
三、应用
第五节 数据矩阵图
一、含义:对矩阵图中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二、应用
第六节
PDPC法
一、含义:也称过程决策程序图法。随着过程的进展,对事物发展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进行预测并提出多种防范措施,以有效达到目标的方法。
二、应用
第七节
箭头图
一、含义: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费用、最少的资源有效完成任务的方法。
二、应用
思考题
1、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2、掌握系统图的含义、制作步骤、应用
3、掌握KJ法的概念、制作、应用。
4、掌握关联图的概念、制作、应用
5、掌握矩阵图的概念、图形、应用。
6、了解数据矩阵图的概念、应用。
7、掌握PDPC法的含义、原理、应用。
8、掌握箭头图的概念、应用。
参考书目:
1、胡铭主编,《质量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2、焦叔斌、陈运涛主编,《质量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第八章
ISO9000族标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ISO9000族标准是有效开展TQC的制度与组织保证。是提升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
[基本要求]
掌握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理论,掌握ISO9000族标准中的相关方法,如:建立健全质量体系、过程管理法、认证等并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教学时数]
9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ISO9000族标准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的时间。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ISO9000族标准的颁布对国际(内)质量管理的影响、现代质量管理阶段的特征。
第三节
讲授知识要点:1987年、1994年版ISO9000族主要标准的构成及内容。
第四节
讲授知识要点: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理解与贯彻、颁布的时间及原因、标准的构成及内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过程管理)
第五节
讲授知识要点:ISO9000族标准在运作中的三大主线:主线一: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主线二:质量体系的认证;主线三:质量的改进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ISO9000族标准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产生的时间
1987年3月
二、历史背景
1、全面质量管理深化发展的要求
2、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
3、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
第二节
ISO9000族标准的颁布对国际(内)质量管理的影响
一、使质量管理成为世界性的活动
二、现代质量管理阶段的特征
第三节
1987年、1994年版ISO9000族主要标准的构成及内容 一、六个标准
二、主要内容
第四节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理解与贯彻
一、颁布的时间及原因
二、标准的构成及主要内容
第五节
ISO9000族标准在运作中的三大主线
主线一: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一、质量体系的内涵
二、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与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如何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主线二:质量体系的认证
一、认证的含义
二、质量体系的认证的含义
三、质量体系认证的意义
四、质量体系认证的程序
主线三:质量的改进
一、质量改进的含义
二、质量改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质量改进的对策
思考题
1、ISO9000族标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
2、ISO9000族标准颁布的意义。
3、了解1994年版ISO9000族主要标准的构成及内容。
4、掌握质量体系的概念、意义及运作程序。
5、掌握质量体系认证的概念、意义及程序。
6、掌握质量评审与质量审核的概念、区别。
7、了解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颁布时间、原因、构成、内容。8、1994版ISO9004与2000版ISO9004的区别。
9、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与企业的发展
10、质量改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1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及实践运作
12、简述ISO9000标准中的过程管理思想
参考书目:
1、刘源张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宣贯教材》,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年版。
2、姚根兴、腾宝红编著,《如何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3、马林、尤建新主编,《高等院校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指南》,2006.1
第九章
六西格玛管理模式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六西格玛管理是近几年来,6西格玛管理在西方企业中普遍推崇,取得了巨大的成效。6西格玛管理模式是1987年由摩托罗拉提出并实施、1995年由通用电器进一步完善并使其发扬光大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通过减少缺陷、降低成本、使顾客满意,增加利润的系统管理方法。6西格玛管理的质量目标是一百万个产品里只允许有3.4个缺陷。六西格玛管理是提升企业质量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
[基本要求]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应用到企业实践中。
[教学时数]
4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六西格玛管理的含义、六西格玛管理的产生发展、六西格玛管理的管理系统(目标系统、观念系统、组织系统、方法系统、基础系统、工具系统)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的现状(西方、我国)、六西格玛管理实施步骤、我国引入的考虑。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六西格玛管理概述 一、六西格玛管理的含义
统计含义与管理含义。二、六西格玛管理的产生发展
1985年产生于摩托罗拉公司,1995年通用实施并发扬光大。
六西格玛管理的管理系统
目标系统、观念系统、组织系统、方法系统、基础系统、工具系统
第一节 六西格玛管理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一、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的现状 二、六西格玛管理实施步骤
三、我国引入的考虑
思考题
1、什么是六西格玛管理?
2、六西格玛管理是怎样提出的,发展如何?
3、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4、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现状。
5、六西格玛管理实施步骤。
6、我国企业如何有效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模式?
参考书目:
1、徐育才主编,《6西格玛管理培训》,京华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苏比尔·乔杜里著,《六西格玛的力量》,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
第十章
质量成本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质量成本是进行质量管理的货币语言,搞好质量成本管理是提升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基本要求]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量成本的内涵,对质量成本的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
[教学时数]
3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质量成本的内涵、质量成本的构成。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质量成本的管理的意义、质量成本的核算、质量成本的分析指标、模型、应用。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怎样理解质量成本
一、质量成本的内涵
是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引起的费用和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而引起的损失。
二、质量成本的构成
1、预防成本
2、鉴定成本
3、内部损失成本
4、外部损失成本
第二节
质量成本的管理
一、质量成本的管理的意义
二、质量成本的核算
三、质量成本的分析
1、计算指标
2、分析模型
3、确定所在区域
4、质量改进的决策
四、应用
思考题
1、掌握质量成本的概念、构成内容。
2、了解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3、了解质量成本分析模型。
4、掌握质量成本分析应用。
5、掌握两类质量成本的性质。
参考书目:
1、龚益鸣主编,《质量管理学》,復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尤建新、张建同、杜学美编著,《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
第十一章
QC小组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QC小组是TQC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质量的群众性组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
[基本要求]
掌握QC小组的内涵及企业有效开展QC小组活动的方法。
[教学时数]
3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QC小组的含义、特点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QC小组活动的组建、活动(PDCA)、管理
第三节
讲授知识要点
QC小组成果发布会的含义、意义、有效组织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概述
一、含义:是有现场的一线员工自愿组织起来以提高质量量为目的进行质量改进活动的小组。
二、特点
群众性、目的性、自愿性、科学性
第二节
QC小组活动
一、组建
二、活动——PDCA循环
三、管理(小、实、活、新)
第三节
QC小组成果发布会
一、含义:定期召开的以促进QC小组健康发展,促进企业质量改进的会议。
二、意义
1、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经验交流,互相学习促进
三、组织(充分准备、合理评价、调动积极性)
思考题
1、掌握QC小组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2、如何搞好QC小组活动?
3、如何有效的开好QC小组成果发布会?
参考书目:
1、朱立恩编著,《商业服务业QC小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2、[台]林正修著 《现代质量管理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第十二章
质量管理的理论前沿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及时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前沿是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质量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
[基本要求]
掌握及时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前沿。
[教学时数]
2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节
讲授知识要点:发展趋势、热点理论(卓越绩效模式、魅力质量理论、质量屋原理等)。
第二节
讲授知识要点:卓越绩效模式的内涵、产生背景、基本内容。
三、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及理论
一、发展趋势
二、热点理论(卓越绩效模式、魅力质量理论、质量屋原理等)
第二节
卓越绩效模式
一、内涵:以世界三大奖的评价标准为基础,所体现的一套综合的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二、产生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方面,用国家质量奖的方式来推动企业追求卓越。另一方面企业也用国家质量奖的评奖标准来进行企业的质量改进。
1、基本内容 2、11项价值观
3、七大类评奖标准
思考题
1、发展趋势是什么?
2、了解卓越绩效模式的内涵、基本内容。
3、了解魅力质量理论及应用。
4、了解质量屋原理及应用。
参考书目:
1、[美]克劳斯比,《零缺点的质量管理》
2、[美]吉姆·柯林斯著,《从优秀到卓越》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3、焦叔斌译,《卓越绩效准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第十三章
实践教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锻炼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基本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联系企业及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
[教学时数]
2学时
二、教学大纲
前述第一章到十二章节的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核心内容实习
1、课程认知实习
2、全面质量管理流程模拟实验
3、质量管理的工具应用系统实验
4、ISO9000标准流程实验
5、QC小组活动模拟实验
6、质量管理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撰写
思考题
1、实践中的组织质量管理的现状
2、所学理论与方法在各类组织中的应用
参考书目: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主办,月刊,《中国质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