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学案12

时间:2019-05-15 03:3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复习学案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复习学案12》。

第一篇:复习学案12

九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案

(十二)——九下基础知识(字词、文常)

备课组:九年级语文

主备人:何建芹

第8周总第29——30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积累九下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字义、文常及古诗;

2、结合考试说明训练说明文阅读;

3、练习部分中考真题拓展训练,把握考点 复习重点难点:目标1、2 课时安排:1课时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锦幛()荇()藻

蓬蒿()蝼()蚁 干瘪()淤()滩 驳()船 簇()新 胚()芽 虔()信 慰..........藉()晨曦()瞰()望 阔绰()羼()水 蘸()颓唐()捯()气唿()哨 名讳()荣膺()............酉()细腻()擀()面杖

嘬()嘴 剜()腌臜()隐匿()断壁残垣()如坐针毡()巉()...........岩 吹毛求疵()骸()骨 清吟()枭()鸟 ....荫庇()倒坍()虬()须 引颈受戮()沉湎()瘠()薄 孱()弱 百鸟啾啾()臆()测 攫..........()取 馈()赠 恻()隐 越俎()庖代 中流砥()柱 遍稽()群籍糍()粑 阴霾()睡眼惺忪()蹑..........()手蹑脚峥嵘()鳞次栉()比 涟漪()..

二、字形词义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沉思冥想:深沉地思索和想象。

倦鸟思巢:疲倦的鸟儿愿回巢,常比喻游子思乡。

巍峨:形容山或者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盘根错节: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比喻事物关系错综复杂,很难处理。

潸然泪下:形容因有所触动而流下眼泪。

困厄:艰难窘迫。

震慑:震动使害怕。

如泣如诉:像哭泣又像倾诉。

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匹夫有责: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

芒刺在背: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有例可援:有成例可以援引。乐此不疲: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睡眼惺忪: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鳞次栉比: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三、重点文常

1、《变色龙》:作者:_________,________ 国作家,代表作:小说《

》剧本《

》等。和他并称“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是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商人》作者:_________,文艺复兴时期____ 国戏剧家、诗人,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喜剧天才”。他著名的“四大悲剧”是《

》《

》、《

》《

》。四大吝啬鬼:【法】莫里哀笔下的 _______、【法】巴尔扎克笔下的 __________【英】莎士比亚笔下的 _______【俄】果戈理笔下的 ________

3、《公输》:选自 ______。《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______-,是春秋战国之际______

学派的创始人。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________家经典之一。孟子:名,字

,战国时期,人称“______——”,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和孟子合称_______.5、《曹刿论战》:选自《

》,又叫《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_________ 所作,它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史书、史学著作和文学著作。

7、《〈诗经〉两首》:选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 _____ 总集,收录了从 ______到 _________时期的诗歌,共_____ 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8、《格列佛游记》作者是___国的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他游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爱》是____国作_______.的作品,男主人公是________,简介简·爱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复习

1、《从军行》中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不从正面着笔写战斗,而是善于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月下独酌》写出李白旷达超脱的浪漫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发誓与明月和身影结成知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羌村(其三)》中,描写战争带来灾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诗只有一句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楼》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浩大的景象。其中借古寓今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胆运用夸张来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特别严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白《行路难》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7、《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表孤寂的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渲染紧张气氛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易水”使人联想起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9、《卜算子中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o、《别云间》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诗人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_____________

6、《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邹忌,战国时齐国人。讽:_____________ 纳:__________

九年级文言文——战争篇

复习目标:

1、积累九下《公输》和《曹刿论战》实虚词;

2、结合部分中考真题拓展训练,把握考点;

3、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难点:目标1、2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看到战争这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1、爱国诗句:

文天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性学习:“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

请你参与 ①拟一个恰当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

②依照示例例举两例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形式: ①战争故事讲述 ② ③ ④ 战争成语接龙

3、战争故事及人物

①以少胜多的古代战役:②评价你喜欢的英雄:③简单评价墨子和曹刿:

二、梳理重点实虚词:

1、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九距之

子墨子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小惠未徧

2、古今异义

牺牲

古义:

今义:

长木

古义:

今义: 文轩 古义:

今义:

虽然

古义:

今义: 我知所以距子矣

古义:

今义: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衣食所安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①为: 公输盘为楚()夫子何命焉为()

必为有窃疾矣()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②见:曹刿请见()

不见我于王()③类:不知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④说: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⑤之:子墨子闻之()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专诸之刺王僚()⑥以:将以攻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徒以有先生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⑦间: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有间令吴广()

虽与外人间隔

()

4、词类活用

一鼓作气()

神弗福也()

我义不杀人()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2、虽杀臣,不能绝也。

3、杀死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三、回答问题

1、分析对话体现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②即可,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2、请分析“肉食者谋之,未能远谋”在文中的作用。

3、请分析“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链接中考

(09山东省枣庄市)阅读《公输》回答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①公输盘不说: ②请说之: ③知而不争: ④不可谓知类:

8、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分)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9.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2分)10.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分)(2008)阅读《曹刿论战》答题:“十年春„„故逐之。”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小惠未徧 徧:(2)彼竭我盈 盈: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

第二篇:3-4复习学案

3-4复习学案

机械振动

一.简谐运动中引入的概念:

不变量:振幅、周期、频率

矢量:振动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 标量:动能、势能

步调:振动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势能与速度、动能互为异步调。注意:【着重理解振动位移与回复力】【注意理解对称性与周期性】

1、如图5-2所示,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在B、C之间做简谐振动,O是平衡位 置,当振子从B点向O点运动经过P点时: A、振子的位移为负;B、振子的回复力为负; C、振子的速度为负;D、振子的加速度为负。

2、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振动。从O点开始计时,振子第一次到达M点用了0.3秒,又经过0.2秒第二次通过M点。则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还要经过的时间可能是

A、1/3秒

B、8/15秒

C、1.4秒

D、1.6秒

二.简谐运动的图象:表示某一振动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反映的:(1)任一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2)振幅A:位移的最大值(3)周期T:两相邻的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的状态间的时间间隔(4)任一时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5)任一时刻速度方向:斜率为正值时速度为正,斜率为负值时速度为负。1.一个质点做简谐振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t=4×10-2s时,质点速度达到最大值 B.振幅为2×10-3m时,频率为25Hz C.质点在0到1×10-2s的时间内,其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D.在t=2×10-2s时,质点的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也为负值

三.单摆:最大摆角α<100,重力的切向分力提供回复力F回=mglx。,周期公式:T2lg可以用来测重力加速度:2g4lT2

1.对单摆的振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摆动时,摆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处处相等 B、单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球所受合力 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

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测得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中的()A.小球质量太大

B.将摆线长当作摆长,未加小球的半径 C.将振次数n误记为(n+1)D.振幅偏小

(2)由实验所得数据画出周期T和摆长的平方根L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直线与横轴的夹角为a,则g=。(3))摆球应采用直径较小,密度尽可能 的球,摆线长度要在1m以上,用细而不易 的尼龙丝;摆线偏离竖直线的角度应小于10°,要在摆球通过 位置时开始计时,(3)注意:摆球每经过此位置 次才完成一次全振动。

四、受迫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共振:驱动力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的现象。

1、.如右图所示,四个摆的摆长分别为L1=2米,L2=1.8米,L3=1米,L4=0.5米.现用一个周期等于2秒的策动力,使它们作受迫振动,那么当它们振动稳定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四个摆的周期和振幅都相等 B.四个摆的周期不等但振幅相等 C.四个摆的周期相等但振幅不等 D.摆3的周期为2秒,振幅最大

机械波复习

1、波形图的画法:平移、以点带线

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波形如图10.3-10所示,-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7m,波的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0.7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则()

A.t=0.9s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B.t=1.2s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C.振源的起振方向一定向上

D.质点Q位于波峰时,质点P位于波谷

2、多解问题:方向、周期性

22.如图11所示,实线为t1=0时刻的图象,虚线为t2=0.1s时刻的波形,求:(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2)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3)若波速为450m/s,波沿什么方向传播.

3、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的转化

7.如图10.3-8是一列波在t=0时刻的图像,如果波以速率v=0.4米/秒沿x轴正向传播,试作出:①波源0的振

动图像;②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距波源0.06米处质点A的振动图像.4、波动与振动

1、如图10.2-15是一列波t时刻的图像,图像上有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b质点的速度为零 B.a质点比b质点要先到平衡位置

C.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a质点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D.若b质点比a质点先到平衡位置,波的传播方向必沿x轴负方向

2.如果图1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则[ ] A.C点的振幅是0 B.BC两点平衡位置间距是λ/4 C.该时刻速度最大的点是A、C、E D.当A振动了一周期时间内,波由A点传到E点

3、如图514所示,为一列横波的图象,在此时刻P的振动速度为v;经过0.2s,P的振动速度仍为v;再经过0.2s,P的振动方向改变,速度大小还是v,从而可以断定()

A.若波向右传播,P质点的加速度正在减小 B.若波向右传播,Q质点比P质点先到达波峰 C.若波向左传播,波速可能为5m/s D.若波向左传播,波速可能为10m/s

5、波的衍射:缝与孔的宽度或障碍物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

1、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以下哪种情况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 ] A.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B.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C.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D.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6、波的干涉: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相位差恒定。(同步调或异步调)若同步调加强点满足△S=(2n+1)λ/2,减弱点满足△S=nλ

7、多普勒效应: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将增大;如果二者相互远离,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将减小.

几何光学

1、物理现象:折射、反射、全反射(α≥临界角)、色散(偏向角反映折射率)

1.如图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侧是红光,b是紫光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D.三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光的传播速率

2.一束白光从三棱镜一边经过较大的入射角射

入并通过三棱镜后,在屏幕P上可以得到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在入射角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最后屏幕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3、一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光学元件,其材料的折射率为n=

2,一

束平行光以45º的入射角射向其上表面,如图所示。求:在图中标出入射光能从其半圆面上射出的范围。

2、做好三方面工作:物理作图--物理规律(sinC=1/n、n=c/v、n=sini/sinr)--几何关系

3、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海市蜃楼、视高视深】

1.如图所示,为一块建筑用幕墙玻璃的剖面图,在其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设该玻璃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发生变化。现有一单色a从原点O以某一入射角由空气射入该玻璃内部,且单色光a在该材料内部的传播路径如图中实线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减小 B.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增大

C.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先均匀减小后均匀增大 D.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

光的波动性

双缝干涉:(1)相干光源频率相等,相位差恒定(一般研究同步调或异步调)。(2)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平行等间距的干涉条纹。

(3)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δ等于光的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处的光相加强,出现亮条纹△S=nλ; 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δ等于光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处的光相减弱,出现暗条纹△S=(2n+1)λ/2。(4)相邻两条干涉条纹的间距xLd

薄膜干涉:(1)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光是相干光(2)利用叠加后的明暗条纹制成了增透膜 【2d=nλ】与高反膜【2d=λ/2(2n+1)】(3)检查平整度,空气膜变薄明暗条纹变疏/(4)牛顿环从中心向外是有密到疏的圆环。

衍射:(1)障碍物或狭缝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2)图样不等间距(3)泊松亮斑

偏振:(1)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2)反射光是偏振光,在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3)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

激光:(1)利用相干性好,可以用光纤传信息及全息照相。(2)利用平行度好,可以用来测距及测速。(3)利用亮度高,可以用来切割与焊接

1.如图所示,用某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P处为第三亮纹,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做这个实验时,则第三亮纹的位置

()A.仍在P处

B.在P点上方

C.在P点下方 D.要将屏向双缝方向移近一些,屏上才会出现第三亮纹

2.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薄凸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环是由透镜下表面的反射光和平面玻璃上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

B、牛顿环是由透镜上表面的反射光和平面玻璃下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

C、若透镜上施加向下的压力,当压力逐渐增大时,亮环将向远离圆心方向平移

D、若透镜上施加向下的压力,当压力逐渐增大时,(乙)

亮环将向靠近圆心方向平移

(甲)

电磁场电磁波

一、电磁波的发现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___________,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_____________。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联系的统一体叫电磁场。3.电磁波

①电磁场的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②电磁波是________波.电磁波的传播________介质。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 ________ ④波速v、波长λ与频率f的关系: __________

二、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是横波。在电磁波中,每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方向总是互相垂直的,并且都跟那里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电磁波的速度(在真空中等于光速)v=3.00×108 m/s。

3.电磁波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

4.电磁波有波的一切特点:能发生反射、折射现 象;能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 5.电磁波向外传播的是电磁能。

三、1、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是横波,2、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观察到了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1、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

3、电磁波按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无线电波、红 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其产生机理

1、在应用电磁波的特性时,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A.医院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B.医院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C.人造卫星对地球拍摄是因为紫外线照相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D.人造卫星对地球拍摄是因为红外线照相有较好的穿透能力 2.下列关于紫外线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紫外线是一种紫色的可见光B.紫外线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低

C.紫外线可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利用紫外线可以进行电视机等电器的遥控

4、电磁振荡:LC振荡电路的变化过程电流、电荷量互为异步调,周期公式T=2Π√Lc

5、电磁波发射与接收: 1.电磁波的发射

①振荡电路必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要有足够的频率;第二,采用电磁场分散到尽量大的空间.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特点,要求发射的电磁波随待传递信号而改变.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的技术叫调制,常用的调制方法有调幅和调频两种. 2.电磁波的接收

①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相同时,激起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电谐振现象.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

②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检波 .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解调。

1、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30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A.1200m/s B.900m/s C.500m/s D.300m/s

相对论

1.惯性系:如果牛顿运动定律在某个参考系中成立,这个参考系就叫做惯性系.相对于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另一个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2.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3.相对论质量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m与静止时的质量m0之间的关系

注意:光速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无关。

mm0 v24.质能方程:E=mc2 1(c)

5、广义相对论:

(1)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一个均匀的引力场与一个做匀加速运动的参考系等价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同时”的相对性:“同时”是相对的。在一个参考系中看来“同时”的,在另一个参考系中却可能“不同时”。

理解:由于光速不变,即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那么当另一个惯性系的速度能够和光速相比时,同时性就是相对的。即在一个惯性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就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2.长度的相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静止时的长度小。即

ll1(v20c)

式中l,是与杆相对运动的人观察到的杆长,l0是与杆相对静止的人观察到的杆长。注意:①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杆的长度没有变化。

②这种长度的变化是相对的,如果两条平行的杆在沿自己的长度方向上做相对运动,与他们一起运动的两位观察者都会认为对方的杆缩短了。

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从地面上观察,高速运动的飞船上时间进程变慢,tt飞船上的人则感觉地面上的时间进程变慢。

v2

1()c式中t是与飞船相对静止的观察者测得的两事件的时间间隔,t是地面上观察到的两事件的时间间隔。

4.相对论的时空观:经典物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是绝对的,二者之间没有联系;相对论则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物质、时间、空间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5.物质的引力使光线弯曲。

1.根据气体吸收谱线的红移现象推算,有的类星体远离我们的速度竟达光速c的80%,即每秒24万公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类星体上测得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1+80%)c B.在地球上接受到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1-80%)c C.在类星体上测得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c D.在地球上上测得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c

2.如果你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朝一星体飞行,你是否可以根据下述变化发觉自己是在运动()

A.你的质量在增加B.你的心脏跳动在慢下来 C.你在变小D.以上三种变化同时发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在高速运动情况下,惯性系中的物理规律也不一定相同 D.牛顿运动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变

4.一大船在平静的大洋中匀速行驶,一个人在其密闭船舱内向各个方向做立定跳远实验,并由止来判断船的航向,假设他每次做的功相等,下列正确的有()A.如果向东跳的最远,则船向东行驶 B.如果向东跳的最近,则船向东行驶

C.他向各个方向跳的一样远,不能判断行驶方向 D.他向各个方向跳的不一样远,能判断行驶方向

留言板:

电磁波、相对论(理论上)选修3-4 选择题其中个别选项。若有重要信息不懂 记住

自己整理 :

第三篇:第二课复习学案

惠民二中2012级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文化生活第二课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轮复习导学案 02 编写人:刘莹 审核人:李茹娟 2014年11月19日

一.高考课程标准

1.描绘当前文化生产和消费蓬勃发展的状况: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2.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高考考点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三、高考考点梳理----夯实基础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与特点

1.来源

(1)来自于特定的_________。(2)来自于各种形式的_________。2.两种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_和_________。(2)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活动、_____活动和_____方式。3.两大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1)潜移默化: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_____的、_____的。

①表现在:一是人们总要处在一定的_________中,二是人们从事_________,许多都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②潜移默化不等于消极被动: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熏陶的过程。(2)深远持久: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难以抹去。

①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

②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_________的影响。

二、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1.文化与人相互影响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_____着人。2.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及原因

_____________: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_________; 增强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有其特有的_______和_______;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_________,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高考核心考点突破

1.正确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从微观上看,影响人们具体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即人的言谈举止;从宏观上看,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即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针对训练

1、(2013·广东)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惠民二中2012级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文化生活第二课

2.区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主要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说的。注意两点: 一是其内涵,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二是人并不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主要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来说的。注意两点: 一是内涵,“深”强调影响的程度,“远”强调影响的空间,“持久”强调影响在时间上的延续性。

二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它们作为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其形成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过来又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针对训练

2、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表演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了()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方面的关系(1)区别:侧重点不同。

丰富精神世界

侧重广度,强调人格的完善,停留在主观领域

增强精神力量

侧重力度,强调力度的加大,强调优秀文化能通过实践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侧重综合素质,强调人的核心素质提高,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2)联系:丰富的精神世界必然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更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从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二者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针对训练

3、(2013·新课标全国)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区分不同性质、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人生不同的塑造作用(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不同:腐朽、落后文化会阻碍人的发展,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起到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2)文化对人生的塑造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名师点睛】关于文化对人的影响,应注意两点

一是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其影响不同,强调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二是不能夸大文化的影响作用,不能将文化的影响作用看作决定作用。5.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5)优秀的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惠民二中2012级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文化生活第二课

五、易错易混点

1.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影响。3.文化塑造人生,一切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发展。

六、高考典例分析

1、[2014·山东卷] 《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2、[2014·江苏卷]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4·安徽卷]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4·海南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

“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惠民二中2012级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文化生活第二课

六、知识体系建构

七、巩固练习

1.[2014·济南期末]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到26日在山东举行。山东省组建了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这是基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2013·江苏高考]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3.[2012·江苏高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2·北京高考]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4·扬州中学检测]“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中可见()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2013·重庆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惠民二中2012级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文化生活第二课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5.I2 [答案] “一校一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和促进全面发展三个角度分析。

答案:示例一:①人创造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②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示例二: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第四篇:桃花源记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1、2、3、知识与能力:复习本课知识,了解常识,积累文言词句,阅读理解,比较阅读,背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诵默写。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初极狭,才通人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八、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复习重点:复习本课相关知识点,形成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复习难点:正确进行比较阅读,联系课内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复习过程:

自主复习完成一至八题(第一层:每人必须掌握)

一、文学常识:作者,朝代,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二、通假字:“要”通“邀”。

三、古今异义:

[鲜美]古: 今: [开朗]古: 今: [交通]古: 今: [妻子]古: 今 [绝境]古: 今: [无论]古: 今: [如此]古: 今: [不足]古: 今: 四、一字多义:

[中] ①晋太元中 [志] ① 寻向所志 [寻] ①寻向所志 [舍]①便舍船 ②中无杂树 ②处处志之 ②寻病终 ② 屋舍俨然

五、重点注释:

阡陌交通..()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不足.为外人道也()处处志.

之()便扶向.路()阡陌..交通()欣然规.往()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便要.还家()欲穷.其林穷()具.答之 咸.来问讯()()悉.如外人

六、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2)豁然开朗:(3)无人问津;(4)落英缤纷;

七、重点句翻译: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 B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理解课文,回答问题。(第二层:三分之二掌握)

九、文意理解。(读课文先完成自己理解部分,不理解部分同桌讨论解决。)1.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 2.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

示例①:作者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描绘了一个自然环

境美好的“世外桃源”。

②: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③作者通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描绘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

3.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5.“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6.第一段描写桃花林美景又什么作用?

7.“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十、中考链接:比较阅读(第三层:有能力的完成)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黄发垂髫.()②甫.行数里()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②悉.如外人()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④自恨.不如远甚也()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1.解词

(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3)或.请重法以禁之(4)自是.数年之后 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问所从来,具答之 B民之所以为盗者 C上哂之曰 D或请重法以禁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4.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 和。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

第五篇:等差数列复习学案

友好三中高一数学学案设计人:刘磊组长审核:设计时间:2009-3-1 讲授时间:

等差数列复习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案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项,并通过通项公式再次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

2、通过等差数列的习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归纳推理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等差”的特点。

三、学法指导:

研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重难点,精读教材,查找资料,独立完成学案,通过小组学习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再通过课堂各小组展示及质疑对抗,共同提高,完成学习任务。

四、知识链接: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五、学习过程:

问题(1):已知{an}是等差数列.请证明2a5=a3+a7和2a5=a1+a9.问题(2):①证明2an=an-1+an+1(n>1)②证明2an=an-k+an+k(n>k>0)

A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7﹢a9=16,a4=1,则a12的值是()

A.15B.30C.31D.6

4B2.设{a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1+a2+a3=15,a1a2a3=80,则a11+a12+a13等于()

A.120B.105C.90D.7

5B3.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a2+a3+„+a101 =0,则有()

A.a1+a101>0B.a2+a100<0C.a3+a99=0D.a51=5

1A4.已知数列{an}满足an-1+an+1=2an(n≥2),且a1=3,a2=5,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5.在数列{an}中,若a1=1,an+1= an+2(n≥1),则该数列的通项an=.B6.等差数列{an}中,a1+3a8+a15=120,求2a9-a10

B7.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2+a5+a8=9,a3 a5 a7 =﹣2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六、达标训练:

B1.等差数列{an}中,a2+a5+a8=9,那么关于x的方程x+(a4+a6)x+10=0()

A.无实根B.有两个相等实 C.有两个不等实根D.不能确定有无实根

2B2.等差数列{an}中,已知ak+ak+1+ak+2+ak+4+ak+4=A,则ak-1+ak+5(k≥2)等于

A.AB.A3C.A2A

5D.5A3.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m﹣n=A,am+n=B,则am=.A4.已知数列{an}中,若a3+a4+a5+a6+a7=60,则a2+a8=.)(1B5.在等差数列{an}中,若a4+a6+a8+a100+a12=120,求a9-a11。

3B6.在等差数列{an}中,若a4+a6+a8+a100+a12=120,则2a9-a10.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反思:

下载复习学案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复习学案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复习学案三

    九年级上册复习学案(三) 一、学习目标: 掌握以下知识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性质、影响;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

    作文复习学案

    九年级上册单元作文范文 1、根据中文提示和英文提示词语,写一篇短文。 今年暑假,你们学校将组织你们前往澳大利亚参加友好活动。学校要求你们写一篇有关北京的简介,以便在交流......

    陈情表复习学案

    《陈情表》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丰集高中语文组武婷2011.10.16 2、命 (1)辞不赴命。 (2)人命危浅。 1.常见的文言现象。 2.课文素材运用。 一、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

    岳阳楼记复习学案

    《岳阳楼记》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实虚词。背诵课文,能默写重点段落。 2、把握全文思路,理解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理解警句的作用。 3、......

    逍遥游(复习学案)

    《逍遥游》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适)、虚词(而、之)、句式(宾语前置),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2、理解默写名句。 3、学会把文中材料运用到作文中。......

    静电场复习学案

    静电场复习学案 一、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物体带电的实质是__________的得失。得到_______的物体带____电荷,失去_______到的物体带____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___________......

    狼 复习学案

    【课文提示】 1.蒲松龄,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

    《爱莲说》复习学案

    《爱莲说》复习学案 一 、文学常识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字( ),号( ),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人称濂溪先生,是( )时著名的( )。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