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6.2 同类项第1课时

时间:2019-05-15 03:4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6.2 同类项第1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6.2 同类项第1课时》。

第一篇: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6.2 同类项第1课时

6.2同类项教学案(1)

一、教与学目标:

1、认识同类项,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及法则。

2、能熟练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培养符号的运算能力。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法则.

难点:识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三、教与学方法:引导、启发、探求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红来到一家超市要买东西,她说:“我要1块橡皮,2支铅笔,3个笔记本;还给同桌买4支铅笔,2块橡皮,5个笔记本。”老板嘟囔说:“怎么颠三倒四的„„”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进而提出,如果你到超市购物,你希望超市是什么样?展示课本6-2超市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特点,使学生体验生活中对同类物品的处理方式。进而转化到从数学角度来看待,引入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课题。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一)观察下面的几个单项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与同学交流

(1)xy,-5xy(2)3x , 2x

2122(3)–a2b, a2b ,1

2ab(4)2a3b2c ,-2a3b2c ,0.8a3b2c 2

(二)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1)3x-4y-2x+y;(2)5ab-4a2b2+3ab2-3ab-ab2+6a2b2(3)你记得乘法对加法的分配率吗?根据分配率4.8a +4.8a=? ab+4.8ab=?(三)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1)3x2

22+(-2)x2

(2)-ab-7ab

22(3)2mn-5mn+10mn;(4)-6xy+6xy

2、合作交流:

叫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具体方法是:把同类项的各项的 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结果的字母及字母的指数

3、精讲点拨:

(一).同类项中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二).同类项中两个无关:(1)与字母的顺序无关;(2)与系数无关

(三).特例:所有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四)例题

1、解(1)3x-4y-2x+y;

(2)5ab-4a2b2+3ab2-3ab-ab2+6a2b2 例

2、解

(1)(1)3x2 +(-2)x2 =﹝3+(-2)﹞x2 =x2(2)-a2b-7a2b=(-1-7)a2b =-8a2b(3)2mn-5mn+10mn=(2-5+10)mn=7mn

(4)-6xy2+6xy=(-6+6)xy2=0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1)、下列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1212222 xy;(2)-ab与0.2ab231333322(3)a与b;(4)-2与3;(5)ab与ba(6)-2xy与-2xy

2(1)2xy与2(2)、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3a+(-5a);(2)4mn+mn;(3)-0.3ab+0.3ab;(4)-a-

2、能力提升:

画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222(1)、5xy-y-x-1+xy+2x-9;2222222(2)、4ab-7ab-8ab+5ab-9ab+ab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1)、下列各题中的两项是同类项的是()

A.x与y B.-5与-5X C.3a与ab D.6mn与nm

2(2)、下列各题与3xy不是同类项的是()

A.5xy B.2xy C.5yx D.-4xy(3)、下列各题中的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2a+3a=5a

B.2a+3a=5a

2C.3a-2a=1 D.2a+3a=6a

2、填空题:(4)、叫合并同类项(5)、合并同类项的具体方法是:把同类项的各项的 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结果的字母及字母的指数

(6)、同类项中两个相同:(1)

相同;(2)

相同

3、解答题:合并同类项(7)、-2x-3x(8)、2y2-6y-3y2+5y

五、课堂小结:

(1)怎样判断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后的结果仍是整式,但不再有同类项。

六、作业布置:6.2A组第1,2,3题

七、教学反思:

233

a 2

第二篇: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8.5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6课时

8.6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6)

一、教与学目标:

1、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明白等积变形的实质;

3、设未知数,正确求解,并验明解的合理性,使学生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使实际问题数学化;

难点:理解等积变形的实质,关键是让学生抓住问题中的不变量。

三、教与学方法:

让学生动手操作及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开发思维,注意联系问题的实际意义进行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的能力,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时候,大家玩过橡皮泥吗?(展示准备好的模型)这是用橡皮泥捏成的高为10厘米的圆柱,现在要将它改捏成高为3厘米的圆柱,但不能剩余橡皮泥,哪位同学愿意试试(不要求很准确)?你能描述一下它的外形变化吗?在这个过程中,圆柱的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通过动手操作,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等积变形,培养学生用方程的思想去分析问题,意图进行本节等积变形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1)在上面的模型中,圆柱的哪些量发生了变化?有没有不变的量?(2)这个问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应该是什么呢?(3)回顾圆柱、球、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4)自学课本178页例6。

2、合作交流:

(1)圆柱的半径、高等都发生了变化,而它们的体积始终不变。(2)变化前的体积=变化后的体积。

(3)圆柱的体积V=_______,球的体积V=_________, 正方体的体积V=_____,长方体的体积V=_____。

3、精讲点拨:

例6:一圆柱形容器的内半径为3厘米,内壁高30厘米,容器内盛有15厘米高的水。现将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18厘米的金属圆柱竖直放入容器内,问容器的水将升高多少厘米?

(本题涉及圆柱的体积V=∏r2h,这里r是圆柱底面半径,h为圆柱的高。一个金属圆柱竖直放入容器内,会出现两种可能:

(1)容器内的水升高后不淹没放入的金属圆柱;

(2)容器内的水升高后淹没放入的金属圆柱,因此列方程求解时要分两种情况。)解:设容器内放入金属圆柱后水的高度为x厘米。

(1)如果容器内的水升高后不淹没放入的金属圆柱,那么根据题意,得

∏·(3-2)·x=∏·3×15 解这个方程,得x=27 因为27>18,这表明此时容器内的水已淹没了金属圆柱,不符合题意,应舍去。

(2)如果容器内的水升高后淹没放入的金属圆柱,那么根据题意,得

∏·3·x=∏·3×15+∏·2×18 解这个方程,得x=23 23-15=8 所以,容器内的水升高8厘米。

(注: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注意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只要方程的解不合实际,这个解就一定不合理,此时,便说应用题无解。)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1)、一个长方体的铁块,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高为2厘米,若铸造成一个正方体,则这个正方体的边长为_________ 厘米。(2)、把一块长、宽、高分别为5cm、3cm、3cm的长方体铁块,浸入半径为4cm的圆柱形玻璃杯中(盛有水),水面将增高多少?(不外溢)

2、能力提升:

(3)、有一位工人师傅要锻造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形圆柱,可他手边只有底面直径为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形圆柱体,这位师傅想知道将这个“瘦长”形圆柱锻压成“矮胖”形圆柱,高成了多少?(4)、现有一条直径为12厘米的圆柱形铅柱,若铸造12只直径为12厘米的铅球,应截取多长的铅柱?(损耗不计)

(四)、达标测评:

1、将一个直径为40毫米、高为300毫米的圆柱体量桶装满水,再把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为90毫米的圆柱体玻璃杯中,则杯中水的高为多少?

2、一种饮水机上的圆柱形水桶的内径为25厘米,内壁高为35厘米,有一种内径为6厘米,内壁高为10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如果把一桶饮用水全部用这种玻璃杯去盛,需要多少个这种玻璃杯?

3、在一个底面直径为3cm,高为22cm的量筒内装满水,再将筒内的水倒入底面直径为7cm,高为9cm的烧杯内,能否完全装下?若装不下,筒内水还剩多高?若能装下,求杯内水面的高度。

五、课堂小结:

(1)圆柱的半径、高等都发生了变化,而它们的体积始终不变。(2)变化前的体积=变化后的体积;等积变形

六、作业布置:课本180页4题,183页7题

七、教学反思:

222

第三篇: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8.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2课时

8.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教学案

一、教与学目标

1、经历探索用去括号的方法解方程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弄清楚每 步变形的依据,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去括号的必要性。

2、让学生会应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去括号的法则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乘数应乘遍括号内的各项。

三、教与学方法

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和与同学合作交流,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领会利用去括号的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下图中马路的旁边栽了几颗树?间隔几段?段数和棵数有什么规律?(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交流,发现规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道与

植树有关的问题

现有树苗若干棵,计划栽在一段公路的一侧,要求路的两端各栽并且每2棵树的间隔相等。如1棵,果每隔5米栽1棵,则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5.5米栽一棵,则树苗正好用完。你能算出原有树苗的棵数和这段路的长度吗?(小组合作列出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后会发现有括号,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本节课学习内容(引入新课),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模型。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1)、比一比谁解得对:① 7y66y ②2a15a 交流解答过程,熟悉移项解方程的方法,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2)、下面去括号是否正确?

① 2(3x5)23x5,② 5x(32x4)5x6x12 学生交流回答,回顾去括号的法则。引导学生用去括号法则解方程。

2、合作交流:

尝试解答方程(1)3x164 ①

(2)4(3x1)64 ②

学生解答交流,体会到方程②通过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可以转化为方程①,从而体验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解某些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步骤。

3、精讲点拨:

解方程:(3x6)95(12x)

解:去括号,得

3x189510x

移项,得 3x10x9518 合并同类项,得

7x14 系数化为1,得

x2

提醒学生注意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不要弄错,去括号后,便把方程转化为已经会解的方程。要求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变形依据,规范解题步骤。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1)、下面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请改正。解方程:25(2x3)2x

解:去括号,得 45x32x

移项,得 45xx23 化简,得 95x1 方程两边除以9,得:

5x95 学生讨论交流错误原因,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改正。(2)、方程(2x1)x2的解是()A)x1(B)x2(C)x3(D)x

42、能力提升:(1)、解出植树问题的方程,注意检验是否合理。(2)、解方程(3x7)2[94(2x)]22

(3)、如果代数式2(a3)的值与3(1a)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a的值等于(学生板演,共同交流。

(4)、要解方程4.5(x0.7)9x,最简便的方法应首先()A、去括号 B、方程两边同乘10

C、移项 D、方程两边同除以4.5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示注意观察题目特点。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1)、对于方程

(73x)(5x3)8去括号正确的是()

A)21x5x158

(B)217x5x158

(C)217x5x158

(D)21x5x158

。()((2)、与方程的解相同的方程是()

2x31(B)2(x2)0(A)(D)(C)2(x2)0 22(22x)1

(3)、如果关于x的方程4(m1)3x1的解是x1,则m应取()

A)

1(B)1

(C)0

(D)2(22、填空题:

(4)、方程(3x3)45(x2)3的解为()

(5)、若方程2xa3(x2)2(x1)的解为x4,则a的值为()

3、解答题:

(6)、按步骤解下列方程,并在草稿纸上检验:

①、(34y2)12(24y)4y2

②、(22x)(312x)7(1x)5(2x)

2008(7)、若方程3x54x1与3m54(mx)2m的解相同,求

(m20)的值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点拨。

五、课堂小结: 遇到有括号的方程应该怎样处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强调如下:

1、遇到有括号的方程通常去掉括号,才能对方程继续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变形,最终求出方程的解。注意规范解方程的步骤。

2去括号时,应按照去括号的法则进行,注意去括号后各项符号不要弄错。遇有多重括号时,要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然后去大括号。

六、作业布置:P168 练习1、2、3

配套练习册P624、5、6(其中6题选做)

七、教学反思:

第四篇: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6.3 去括号

6.3 《去括号》教学案

一、教与学目标:

1.能准确说出去括号法则; 2.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的运算;

二、教与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法则的运用.

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运算.

三、教与学方法:

1、教学方法:启发式与探索式相结合

2、学习方法:观察——总结——训练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并与同学交流。

时代中学原有电脑 a台,暑假新增电脑b台,同时淘汰旧电脑c台,该中学现有电脑多少台?

李老师去书店购书,带去人民币a元,买书时付款b元,又找回c元,李老师还剩多少元?

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题目,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研究的对象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研究的内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模型,另一方面,通过两种不同列法引入本节课。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思考(3)中两组式子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去括号法则中是否只是去掉括号呢?还有什么?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号与是“—”号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

(2)阅读例1(1)这是根据那个法则去的括号?等式右边2a前的“+”号还是等式左边括号前的“+”吗?

(3)阅读例1(2)这是根据那个法则去的括号?等式右边3ab前的 “—”号还是等式左边括号前的“—”吗?(4)阅读例1(3),括号中有几项?去括号时应注意什么?(5)阅读例1(4)括号前有个乘数2,应该如何处理?

2、合作交流:

(1)学生交流去括号法则,尝试背诵法则。

(2)学生交流对例1的体会,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并适时指导。

3、精讲点拨:

<1> 判断:下列去括号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请改正:(1)a2-(2a-b+c)=a2-2a-b+c;

(2)-(x-y)+(xy-1)=-x-y+xy-1. <2>去括号:

(1)a+(-b+c-d);

(2)a-(-b+c-d).

2能力提升:

(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8x-3y)-(4x+3y-z)+2z;

<2>3b-2c-[-4a+(c+3b)]+c.

(2)已知长方形的宽为(4a+3b)米,长比宽多(2a-b)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四)达标测评:

1、下列各式的变形是否正确?如果不对,请改正:(1)(x-2y)-(5z-1)=x-2y-5z-1(2)-(x-3y)+(xy-2)=-x-3y+xy-2(3)-[a-(2b-c)=-a-2b+c

2、填空:

(1)-(2x+y-2)+_________=4x-3y+7(2)(4xy-2x-4)-____________=5xy+3x-5 求代数式的值: 2/3ab-(-1/3ab+b2)+(3ab+2b2),其中a=3,b=1/3.五、反思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大家一起来复述一下.„„去括号时应注意:(1)去括号时应先判断括号前面是“+”还是“-”号.(2)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要么全变号,要么全不变号,切不可一部分变号,一部分不变号.(3)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括号后仍有几项,不能丢项.六、作业布置:

教材134练习1、2;习题6.3A组1——5

七、教学反思:

第五篇: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一元一次方程8.3等式的性质

8.3 等式的性质

一、教与学目标:

1.会举出等式的例子;学会用语言叙述等式变形的两条性质。2.会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将等式变形;能对变形说明理由。

3.通过等式的两条性质的学习,体会由等式走向新等式的解题思想,即为以后方程的同解变形打下基础。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式概念的认识理解,等式性质的归纳。难点: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变形等式。

三、教与学方法:

采取引导发现法,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现在学生回忆一下: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我们可以估算某些方程的解,但是仅靠估算来解方程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讨论解方程,为了解方程,大家首先要想想等式有什么性质呢?

给出如下的数学关系:(出示幻灯片)1+2=3; 3x+5; a+b=b+a; 6=2×3; S=ab; 4+x=7。

师提出问题:观察上面式子表示了什么关系?由学生回答“相等关系”后引出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含义,分清等式的左边和右边。

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演示实验:

两只手中各拿4支粉笔,现在我们再分别从粉笔盒里拿出两支,放入相应手中,问两只手中粉笔个数的关系?如果我们将开始手中的粉笔各放回两支怎么样呢?扩大到原来的2倍,或缩小到原来的2倍,结果还是相等。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1)、小莹今年a岁,小亮今年b岁,再过c年他们分别是多少岁?(2)、如果小莹和小亮同岁(即a=b)那么再过c年他们的岁数还相同

吗?c年前呢?为什么?

(3)、从问题(2)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能用等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如果a=b那么a+c=b+c,a-c=b-c.(用问题串的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师总结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

(4)、你还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等式的基本性质1吗?

(5)、一袋巧克力糖的售价是a元,一盒果冻的售价是b元,买c袋巧克力糖和盒果冻各要花多少元?

(6)、如果一袋巧克力糖和一盒果冻的售价相同(即a=b),那么买c袋巧克力糖和c盒果冻的价钱相同吗?

(7)、从问题(6)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能用等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如果a=b那么ac=bc, a÷c=b÷c(c≠0).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的数,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8)、你还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等式的基本性质2吗?

2、合作交流: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请运用天平解释等式的基本性质1、2。

3、精讲点拨:

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2=5

(2)3=X-5 第一题教师领学生完成,给出解方程的完整步骤,逐步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第二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锻炼学生组织语言能力。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判断:已知等式a=b,下列等式是否成立?(1)、a+2=b()(2)、a+2=b-2()

(3)、a+2=b+3()(4)、-2a=-2b()

2、能力提升:(5)、若a=b,请同学根据等式性质编出三个等式并说出你的编写根据。(6)、从x=y能不能得到x+5=y+5呢?为什么?(7)、从x=y能不能得到x=9y9呢?为什么?

(8)、从a+2=b+2能不能得到a=b呢?为什么?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归纳。与生活实际结合。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1)、如果a=b,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a+1=b-1 B、a+2=b+3 C、a-2=b+2 D、a-3=b-3(2)、如果a=b,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2a=3b B、2a=b+3 C、-2a=2b D、-3a=-3b

2、填空题:

(3)、如果5x=4x+7,那么5x-_____=7;(4)、如果-3x=18,那么x=____;(5)、如果a+8=b,那么a=____;(6)、如果a=2,那么a=_______.4

3、解答题:(7)、从abcb,能否得到ac,为什么?

(8)、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726

(2)5x20

五、课堂小结: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根据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必须两边同时进行; 2.等式变形时,两边加、减、乘、除以的数或式必须相同;

3.利用性质2进行等式变形时,须注意乘以或除以的同一个数或式不能是零。

六、作业布置:

教科书习题8.3A组1、2.七、教学反思:

下载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6.2 同类项第1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6.2 同类项第1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数学教案 三位数的减法第1课时

    二年级数学教案 三位数的减法第1课时 三位数的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验......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练习七 第 6 课时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练习七 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

    6.2中东 第1课时 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下)

    第二节 中东(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图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69课时

    第69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第6-8题和练习二十四的第3-5题。 二、教学过程: 第6题,出示小黑板 1、学校买了一批黑水,每用3瓶,4个月正好用完。学校一共买了多少瓶黑水?......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75课时

    第75课时 一、教学内容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11—13题。 二、教学过程: 第11师,比较两个时间的大小,要先换算把时间单位统一起来,再进行比较,指名板演。 1分80秒2时240分 3......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77课时

    第77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习千克和克、时、分、秒完成第107第2—3和P108第4—5题,练习二十六6—7题。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千克,克,1千克=1000克。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重时......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49课时

    第7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页例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3~ 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 地进行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若干根 教......

    七年级数学上册6.2同类项教学设计(新版)青岛版(新)(合集)

    合并同类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