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时间:2019-05-15 03:1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第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涂埠镇中心小学

熊放牛

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们对其宠爱甚至为溺爱,这种现象令很多小学生无法建立健全的人格。学生认为,别人的付出和他们的接受都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典型的感恩意识缺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懂得知恩,学会感恩,进而让感恩成为他们初期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感恩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形式,不是一堂思想品德课,而是各学科常态下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感恩的素材、在平时身体力行的感恩示范以及在课后留下的感恩影响,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生感恩意识的建立应融入常态的教与学之中,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更应该发挥其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上的作用。《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感恩意识正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必须的。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一些收获,就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认识,将感恩引入数学课堂

21世纪的人才,不是做题的工具,而是有健全人格的健康人[1]。在过去的教学中,学校关注智育较多,教师也对本学科知识的传授更为侧重,而在德育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有所忽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对教师的职责做出了精辟的定义,而“传道”列于首位,因此,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够的,更应该在德育上下足功夫。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数学教育和感恩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他们打开智慧之门之外,更应该点化他们的身心,培养他们的人格。

让学生在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的素质之上,更好地吸收、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

二、遵循规律,让学生德智同步发展

和常规学科教育一样,感恩教育也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现在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习惯了一切待遇。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个数学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大家一起讨论,使知识得到加深,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得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对部分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父母辛苦工作赚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下班回家还给孩子进行复习巩固等。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地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得到这些。也可能会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这种想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适时让学生了解,一切的享有都是有人在为此付出:同学奉献了自己思维的成果,教师奉献了自己的时间和关爱,父母奉献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时心存感激。这样他们就不会漠视同伴、师长和父母的付出。在得到的时候学会感谢,才能在拥有的时候懂得付出。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感恩意识打好基础。能够更珍惜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然而。教师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期望一蹴而就,而是应该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只有当学生能够感受到他所享受的一切都是有施者的时候,他才能知恩,再由知恩内化为感恩,而后外显为报恩。

这样的规律和学科教育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可以乐观的是,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建立和智力培养初期,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感恩思想闪现在各个合适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保证学生品德和智力的同步发展。这样,也能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接受深层次的培养,奠定良好而稳固的基础。

三、善于发掘,让感恩素材润物无声

由于学科的特点,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明显。我们知道,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因此,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时,他们的感知才会更深刻。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有着“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样明显的感恩素材。但是由于学科的特点,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明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个大课堂,它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数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切入点,再结合生活中的感恩素材,或创造情境,或有机渗透,或以身示范,不但能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活学、活用所掌握的知识,更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1.有机渗透、同伴教育

[案例]:《认识钟表》教学片段

教学认识整时后,进行课堂练习。教师用课件同时出示四幅场景图。并问题:看图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然后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把这四幅图排一排。

图1:天黑了,妈妈睡了。钟面显示11时整。

图2:天亮了,小明在吃早餐,妈妈在帮小明叠被子。钟面显示7时整。

图3:天黑了,小明睡了,妈妈帮小明盖好被子。钟面显示9时整。

图4:天微亮,妈妈起床做早餐,小明还没醒。钟面显示6时整。

学生说出钟面分别表示几时整,并且对场景图进行排序后,教师让学生再仔细看看这几幅图,说说有什么想法。指名回答。

生:„„

(学生纷纷表示妈妈起得早,睡得晚;小明不乖,自己的事情没有自己做,还要妈妈给他叠被子;妈妈很辛苦,天刚亮就要帮小明做早餐。)

师:那么,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样?

生1:我起床了要自己叠被子。

生2:吃早饭的时候要跟妈妈说声:“谢谢妈妈!”

生3:我要帮妈妈叠被子。

师:小朋友们真懂事,知道妈妈为了我们早起晚睡很辛苦,所以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要自己做,妈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我们应该和妈妈说一声„„?

生:谢谢妈妈!

同伴教育的力量不容忽视,从同学口中说出的道理,学生更容易相信和接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触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很多这样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自发的去判断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付出,懂得知恩,进而将其吸收为自身的道德标准,成为建立正确人格的必要条件。

2.创造环境、以身作则

教育的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层面,还包含着人文环境。学校和教师是感恩教育的主力,可以说,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一直生活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处于各科教师的影响之下,教师的形象和素养,很容易被学生模仿和吸收。因此,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榜样。

学校也应该构建良好的校风,为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提供一个健康的外部氛围。此外,学校和教师,应该不断的寻找和创设适当的感恩教育手段,不仅在课堂上融入感恩教育,更要在课外、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指导,要让学生感知到:感恩,不仅仅是对父母、师长,更应该是对身边的所有人和事物。更深入的讲,是要让感恩意识成为建立其他人格特质的引线。能够使感恩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浸润身边的人,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感恩氛围,使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能得到精神上的熏陶,最终形成一种感恩的习惯。感恩不仅是一种礼貌,还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健康心态。

常态下的课堂最为隽永。只要能够抓住时机,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感恩情境,适当地渗透感恩教育,不必大张旗鼓、过分渲染,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感恩意识及智力发展的培养工作。

四、拓展延伸,让感恩之心不断传承

感恩是无形的,它可以培养于学生的耳濡目染。教师还可以将感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团结协作诸多优秀品质,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寻找、发掘。

综上所述,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就开始融入感恩意识培养,不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为其建立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感恩意识的成长将会更加自发、正确并且迅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要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学会怎样感恩。要引导他们明白“知恩图报”可以从简单的语言上的感谢做起,从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做起。这样,当其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之后,不仅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更掌握了优秀的专业技能,进而回报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因此,不断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这对整个教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摘要:现在小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已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现象。本文对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促进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人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其必要性、实施手段和意义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 感恩教育 数学教学

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们对其宠爱甚至为溺爱,这种现象令很多小学生无法建立健全的人格。学生认为,别人的付出和他们的接受都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典型的感恩意识缺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懂得知恩,学会感恩,进而让感恩成为他们初期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感恩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形式,不是一堂思想品德课,而是各学科常态下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感恩的素材、在平时身体力行的感恩示范以及在课后留下的感恩影响,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生感恩意识的建立应融入常态的教与学之中,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更应该发挥其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上的作用。《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感恩意识正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必须的。

下面是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收获,就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认识,将感恩引入数学课堂

21世纪的人才,不是做题的工具,而是有健全人格的健康人。在过去的教学中,学校关注智育较多,教师也对本学科知识的传授更为侧重,而在德育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有所忽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对教师的职责做出了精辟的定义,而“传道”列于首位,因此,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够的,更应该在德育上下足功夫。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数学教育和感恩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他们打开智慧之门之外,更应该点化他们的身心,培养他们的人格。让学生在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的素质之上,更好地吸收、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

二、遵循规律,让学生德智同步发展

和常规学科教育一样,感恩教育也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现在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习惯了一切待遇。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个数学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大家一起讨论,使知识得到加深,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得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对部分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父母辛苦工作赚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下班回家还给孩子进行复习巩固等。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地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得到这些。也可能会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这种想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适时让学生了解,一切的享有都是有人在为此付出:同学奉献了自己思维的成果,教师奉献了自己的时间和关爱,父母奉献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时心存感激。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感恩意识打好基础。能够更珍惜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然而。教师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期望一蹴而就,而是应该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只有当学生能够感受到他所享受的一切都是有施者的时候,他才能知恩,再由知恩内化为感恩,而后外显为报恩。

这样的规律和学科教育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可以乐观的是,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建立和智力培养初期,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感恩思想闪现在各个合适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保证学生品德和智力的同步发展。这样,也能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接受深层次的培养,奠定良好而稳固的基础。

三、善于发掘,让感恩素材润物无声

由于学科的特点,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明显。我们知道,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因此,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时,他们的感知才会更深刻。

由于学科的特点,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明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个大课堂,它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数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切入点,再结合生活中的感恩素材,或创造情境,或有机渗透,或以身示范,不但能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活学、活用所掌握的知识,更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1.有机渗透、同伴教育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很多这样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自发的去判断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付出,懂得知恩,进而将其吸收为自身的道德标准,成为建立正确人格的必要条件。2.创造环境、以身作则

教育的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层面,还包含着人文环境。学校和教师是感恩教育的主力,可以说,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一直生活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处于各科教师的影响之下,教师的形象和素养,很容易被学生模仿和吸收。因此,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榜样。

学校也应该构建良好的校风,为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提供一个健康的外部氛围。此外,学校和教师,应该不断的寻找和创设适当的感恩教育手段,不仅在课堂上融入感恩教育,更要在课外、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指导,要让学生感知到:感恩,不仅仅是对父母、师长,更应该是对身边的所有人和事物。更深入的讲,是要让感恩意识成为建立其他人格特质的引线。能够使感恩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浸润身边的人,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感恩氛围,使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能得到精神上的熏陶,最终形成一种感恩的习惯。感恩不仅是一种礼貌,还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健康心态。

四、拓展延伸,让感恩之心不断传承

感恩是无形的,它可以培养于学生的耳濡目染。教师还可以将感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团结协作诸多优秀品质,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寻找、发掘。

数学教学和感恩教育,看似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但他们是可以有机结合的。我认为感恩教育与数学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俗地讲,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到什么是感恩思想,当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感恩意识,就会体会到教师与家长的付出,自己为什么学习,从而表现在行动上,就会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此时,感恩的思想便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并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认识越来越正确。在学科上得到进步,在人格上更为健全,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就开始融入感恩意识培养,不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为其建立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感恩意识的成长将会更加自发、正确并且迅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要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学会怎样感恩。要引导他们明白“知恩图报”可以从简单的语言上的感谢做起,从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做起。这样,当其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之后,不仅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更掌握了优秀的专业技能,进而回报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

第三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鹿泉市实验小学

崔军霞

摘 要:现在小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已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现象。本文对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促进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人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其必要性、实施手段和意义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 感恩教育 数学教学

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们对其宠爱甚至为溺爱,这种现象令很多小学生无法建立健全的人格。学生认为,别人的付出和他们的接受都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典型的感恩意识缺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懂得知恩,学会感恩,进而让感恩成为他们初期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感恩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形式,不是一堂思想品德课,而是各学科常态下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感恩的素材、在平时身体力行的感恩示范以及在课后留下的感恩影响,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生感恩意识的建立应融入常态的教与学之中,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更应该发挥其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上的作用。《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感恩意识正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必须的。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一些收获,就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认识,将感恩引入数学课堂

21世纪的人才,不是做题的工具,而是有健全人格的健康人。在过去的教学中,学校关注智育较多,教师也对本学科知识的传授更为侧重,而在德育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有所忽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对教师的职责做出了精辟的定义,而“传道”列于首位,因此,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够的,更应该在德育上下足功夫。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数学教育和感恩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他们打开智慧之门之外,更应该点化他们的身心,培养他们的人格。

让学生在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的素质之上,更好地吸收、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

二、遵循规律,让学生德智同步发展

和常规学科教育一样,感恩教育也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现在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习惯了一切待遇。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个数学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大家一起讨论,使知识得到加深,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得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对部分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父母辛苦工作赚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下班回家还给孩子进行复习巩固等。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地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得到这些。也可能会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这种想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适时让学生了解,一切的享有都是有人在为此付出:同学奉献了自己思维的成果,教师奉献了自己的时间和关爱,父母奉献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时心存感激。这样他们就不会漠视同伴、师长和父母的付出。在得到的时候学会感谢,才能在拥有的时候懂得付出。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感恩意识打好基础。能够更珍惜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然而。教师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期望一蹴而就,而是应该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只有当学生能够感受到他所享受的一切都是有施者的时候,他才能知恩,再由知恩内化为感恩,而后外显为报恩。

这样的规律和学科教育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可以乐观的是,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建立和智力培养初期,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感恩思想闪现在各个合适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保证学生品德和智力的同步发展。这样,也能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接受深层次的培养,奠定良好而稳固的基础。

三、善于发掘,让感恩素材润物无声

由于学科的特点,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明显。我们知道,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因此,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时,他们的感知才会更深刻。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有着“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样明显的感恩素材。但是由于学科的特点,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明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个大课堂,它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数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切入点,再结合生活中的感恩素材,或创造情境,或有机渗透,或以身示范,不但能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活学、活用所掌握的知识,更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1.有机渗透、同伴教育

[案例]:《认识钟表》教学片段

教学认识整时后,进行课堂练习。教师用课件同时出示四幅场景图。并问题:看图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然后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把这四幅图排一排。

图1:天黑了,妈妈睡了。钟面显示11时整。

图2:天亮了,小明在吃早餐,妈妈在帮小明叠被子。钟面显示7时整。

图3:天黑了,小明睡了,妈妈帮小明盖好被子。钟面显示9时整。

图4:天微亮,妈妈起床做早餐,小明还没醒。钟面显示6时整。

学生说出钟面分别表示几时整,并且对场景图进行排序后,教师让学生再仔细看看这几幅图,说说有什么想法。指名回答。

生:„„

(学生纷纷表示妈妈起得早,睡得晚;小明不乖,自己的事情没有自己做,还要妈妈给他叠被子;妈妈很辛苦,天刚亮就要帮小明做早餐。)

师:那么,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样?

生1:我起床了要自己叠被子。

生2:吃早饭的时候要跟妈妈说声:“谢谢妈妈!”

生3:我要帮妈妈叠被子。

师:小朋友们真懂事,知道妈妈为了我们早起晚睡很辛苦,所以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要自己做,妈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我们应该和妈妈说一声„„?

生:谢谢妈妈!

同伴教育的力量不容忽视,从同学口中说出的道理,学生更容易相信和接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触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很多这样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自发的去判断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付出,懂得知恩,进而将其吸收为自身的道德标准,成为建立正确人格的必要条件。

2.创造环境、以身作则

教育的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层面,还包含着人文环境。学校和教师是感恩教育的主力,可以说,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一直生活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处于各科教师的影响之下,教师的形象和素养,很容易被学生模仿和吸收。因此,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榜样。

学校也应该构建良好的校风,为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提供一个健康的外部氛围。此外,学校和教师,应该不断的寻找和创设适当的感恩教育手段,不仅在课堂上融入感恩教育,更要在课外、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指导,要让学生感知到:感恩,不仅仅是对父母、师长,更应该是对身边的所有人和事物。更深入的讲,是要让感恩意识成为建立其他人格特质的引线。能够使感恩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浸润身边的人,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感恩氛围,使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能得到精神上的熏陶,最终形成一种感恩的习惯。感恩不仅是一种礼貌,还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健康心态。

常态下的课堂最为隽永。只要能够抓住时机,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感恩情境,适当地渗透感恩教育,不必大张旗鼓、过分渲染,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感恩意识及智力发展的培养工作。

四、拓展延伸,让感恩之心不断传承

感恩是无形的,它可以培养于学生的耳濡目染。教师还可以将感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团结协作诸多优秀品质,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寻找、发掘。

[案例3]《我们认识的数》教学片段

在认识100以内的数之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自己认识的100以内的数。其中有个练习要学生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于是让学生回去询问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年龄,也可以关注一下他们的生日,在生日的时候送上一句问候,或者自制贺卡,都是一种不错的报答。

数学,是抽象而理性的学科,数学教师,应运用本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而令其自发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比灌输式的教育更具成效且影响深远。

数学教学和感恩教育,看似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但他们是可以有机结合的。笔者认为感恩教育与数学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俗地讲,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到什么是感恩思想,当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感恩意识,就会体会到教师与家长的付出,自己为什么学习,从而表现在行动上,就会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此时,感恩的思想便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并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认识越来越正确。在学科上得到进步,在人格上更为健全,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就开始融入感恩意识培养,不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为其建立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感恩意识的成长将会更加自发、正确并且迅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要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学会怎样感恩。要引导他们明白“知恩图报”可以从简单的语言上的感谢做起,从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做起。这样,当其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之后,不仅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更掌握了优秀的专业技能,进而回报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因此,不断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这对整个教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一股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源不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动着一个民族壮大成长。在当今这个时代,科技得以飞速发展的根源也来自各种人才的创新,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就要从基础教育入手。教学方式的转型过程,首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的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薄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摈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方式,扫除创新型人才成长中的障碍,作为低年级的教师,要勇于承担这副重担,在教学实践中,把创新理念渗透到到教学环节,努力寻求适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下的课程改革。下面,本人就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实践中,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发现与经验。

一、课堂,轻松、民主的学习空间

师生教与学的所在,主要在课堂。课堂教学的运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空间。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首要教师要让课堂营造出创新气氛。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悦、平等民主的环境里,体验探索、创新的历程。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对于学习知识过程的经历与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重视和掌握学生学习这些数学知识的心理活动过程,以便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明确学习相应数学知识的思维起点和思维活动展开的方向,使他们能够主动走进数学课堂,积极参与数学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候,充满乐趣,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例如:在《厘米的认识》的教学中,在了解了1厘米的概念后,我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1厘米、2厘米、3厘米......等若干条线段,然后在小组内,交换练习本,互相测量检查画好的线段,使学生对厘米有了抽象与具体的认识后,提出一个问

题:“要想你们课桌面的长度,用什么来测量呢”?学生抢着回答:“用尺子!用尺子!”“可是,你们的学生尺子可没有桌面那么长啊。让我们看看哪组能想出办法来!” 学生的兴趣高涨,有的学生负责一尺子一尺子的测量,其余学生记录; 有的先量出一拃是多少厘米,再量出桌面的长有几拃;有的干脆拿出自己的跳绳,用绳子比划出桌面的长度,然后对折,再对折,先量出一折的长度,然后把每折的长度相加;有的组把文具盒沿着桌面排列,然后量出每个文具盒的长度,最后把每个文具盒的长度相加一起.....小组汇报后,教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学生得到赞扬,兴致更高,纷纷在教室里寻找物体来测量:比如黑板、课桌、课本、窗户、锦旗、标语等等,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接受了新的任务:你能测量家里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吗?学生听后,信心满满,跃跃欲试。通过这样一节教学,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品味了学习主人翁的甜蜜,增加了主动学习知识的信心,同时,培养了他们活跃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课堂,分级的台阶

每个班级的学生,接受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是有高低上下之分的。学生的起跑点不一样,教师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教学活动就很难进行: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薄弱的学生很吃力。这样的一堂课很难说是节成功课。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经验,就是在接手一个班级后,就着手考察每个学生的能力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按照学生的已有能力,把学生按能力分组,每组优、良、弱,三名学生。能力强的同学检查和督促能力中等的学生,逐级督导,这样既让能力强的同学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表达能力,还能从别的同学那里意识到知识薄弱点,从而,提高自己知识的认知度。而能力弱的同学,我不能只让他们满足于勉强接受知识的现状,而是在掌握知识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给

他们安排机会,提升他们的各种能力。比如:通过竞赛,在能理解的基础上,就一些问题,先在组内由能力强的同学进行指导,然后在班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到黑板前板书,由于参加竞赛的同学能力相当,没有来自同学的压力,很容易提升自信心。能力强的学生之间也经常需要更高理解能力的竞赛。由于是相同层次之间的竞赛,每个学生都不存在挫折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有欲望,对学习充满乐趣,而兴趣又让学生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三、学生,课堂活动的主人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对知识领悟的能力,把握学生掌握的生活经验程度,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铺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课堂展现给学生一个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数学知识求索中。教师的精讲,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引导着学生从数学角度出发,去观察,去思考,去求证,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探索的乐趣的同时,掌握了相应的数学知识,又把掌握到的知识应用到数学中去。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在课堂教学开始,出示充满了情趣教学数学问题后,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通过板书学生的思路和一些小小的奖励,给学生创新学习以动力。

四、学生,课堂的精灵。

从事中低年级教学的老师都知道,中低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想象力,情感色彩张扬,但注意力集中地时间很短,可是在课堂上却很难坐

得住。低年级的教学,教师除了在课堂中掌握相应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还得重视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很难一节课都保持着旺盛的热情。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我再教学实践中就采取多种形式转换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还没消失的情况下,就转成了另一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保持着对教学知识的兴趣,避免了因小学低段年龄特点对学习的倦怠感。由于低年级的孩子主要是形象思维,在转变教学时候,多多运用直观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围绕着教学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中,对事物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教学时间,注意保持多种形式的转换,包括语调高度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安排一些富有情趣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饶有兴趣地获得知识。利用电教器材,有针对性的融入数学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表象,让学生在愉快中经历知识掌握的历程。

五、家长,不再是老师祭起的大旗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单纯,老师和家长的几句表扬就能让他们兴奋不已由于自控能力较差,心理容易受挫,这时候的教师就要努力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在学生的这一年龄段,不要打击此时的小学生,多鼓励,少指责,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时时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清代教育家颜元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的赞扬。如果学生经常听到教师和家长指出自己的错误

与不足,那他的自信心会受挫,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发展。经常对他哪怕细微的优点也及时的给予肯定,他都会对学习充满着喜悦,经常能保持这种积极乐观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很好的发挥出来。在学生巩固好习惯的同时,才能对他提出更好的要求,促他更上一层楼。在这方面,教师能做到经常性的对学生鼓励,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采取的是粗暴态度,言语粗暴,甚至暴力相加。尤其是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候,有的教师直言不讳的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和盘托出,愿望是好的,希望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但事与愿违,有的家长对当今的教学理念不了解,对教育孩子,尤其是低段年龄的孩子,方法简单。这样的与家长沟通,对学生的进步帮助不大,效果很不理想。我在和家长沟通时,本着维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和家长交谈,几乎是报喜不报忧,肯定孩子最近的成绩和进步,希望家长针对孩子的特点,有目的性的帮助孩子,配合老师,使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这样的家长沟通,不再是学生恐惧的“叫家长”,不再是家长怵头的“叫家长”,不再是老师的法宝“叫家长”。创新教学,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是复制粘贴,教师首先解读创新理念,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一个创新理念掌握的环境,教与学的关系就是平等、民主、和谐,维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成为创新的人才做好基础工作。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数学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应小于江敏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发展理念的今天,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的心理要求。感恩,不仅仅是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一种尊重,更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育学家认为,感恩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强化物,还是一种传统美德。作为一种美德,感恩是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体验感恩的能力及表达感恩的能力。

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导入时出示故事式趣题,小强今年已经10岁,小强的妈妈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8个生日,请同学们想一想,小强的妈妈今年是几岁?这时学生就议论开了。正常情况下,过了8个生日就应该为8岁。但是,小强今年都已经10岁了,那么他的妈妈怎么可能是8岁呢?这时同学们顿生疑惑。于是我顺势接着说:“同学们想知道小强的妈妈究竟是几岁吗?学了这一堂课大家就明白了。”在最后揭示答案之后(闰年的2月29日出生的),我又问:“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妈妈的生日是哪天吗?”一句话顿生波澜,有的学生表示知道,有的表示不知道。最后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评析:小学生只有理解感恩、认同感恩、学会感恩、实践感恩,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责任心,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多一些宽厚和快乐,减少抱怨和对抗,进而建立起和谐的个人发展理念。通过感恩教育,让广大小学生树立起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意识,进而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提高,促进小学生人格魅力、道德素质的提升。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发展理念的今天,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下载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新邵县新田铺镇资滨完全小学李春桃 摘要: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重视感恩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良好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几点体会(五篇)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几点体会 教了几轮低年级,最大的感触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教学。要想学生有最大的发展,教师就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 展潜能和......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

    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课堂焕发活力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优......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

    浅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西宁市南山路小学 曹静邮编810000 性别:女学历:本科 出生:1978、06、26 职务:教师职称:小学一级 联系电话:*** 注明:不上......

    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弹子学校 高空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酷爱的一种活动。游戏引入课堂,开始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现在已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把游戏引......

    数学游戏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游戏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